教师法律法规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法律法规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法律法规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法律法例知识点1,《教育法》在教育法例系统中属于(基本法律)范围 2,《义务教育法》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的法定年纪为( 3,我国中小学推行(校长负责制)4,在聘用制条件下,学校与教师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5,离职是(教师单方要求排除聘用合同的行为)6,法律规范往常由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法律结果三个因素构成 7,(依法治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色8,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同等关系)9,依法治教的法律依照是(教育法律和与教育关系亲密的有关法律)10,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 11,《教育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经(县级)人民政府同意,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依据自发,量力的原则,可在本行政地区内集资办学,用于实行义务教育的危房改造和修葺,新建校舍,不得挪作他用。

”12,《教育法》的基来源则有:方向性原则,13,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关系称为(教育法律关系)14,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因素包含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系内容15,教育一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一定与(生产劳动)相联合,培育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6,学校拥有行政主体,(法人)和行政相对人三种不一样身份 17,委任制放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是(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18,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推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允许制度) 19,某教育厅工作人员李某到一所学校检查工作,因工作与学校工作人员王某发生争吵,最后动起手来,并将该工作人员打伤。

本案波及的法律关系主体是(教育厅与王某)20,某校教师张某在教课工作中违犯《教师法》,未准时达成教育教课任务给学校教育教课工作造成损失,其法律责任主体为 (教师张某)21,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含有伤害事实,伤害行为一定违犯(教育法律)官上有过失和违纪行为与伤害事实之间拥有因果关系 22,经过必定的程序和门路判决教育活动中的纠葛,上的挽救的制度称为(教育法律救援)23,教育政策与法律法例的同样点是(性质同样)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益和义务)25,《教育法》的渊源是赐教育法的详细(表现形式)26,依据宪法例定,国务院有权拟订和公布(教育法例) 27,《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余教育机构从(自同意建立或登记注册之日起)获得法人资格28,《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依据各少量民族的特色和需要,帮助和扶助各少量民族地域,边远贫穷地域发展教育事业。

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法律法规知识

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法律法规知识

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法律法规知识一、引言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学前教育环节中重要的教育主体,他们的教育方法和行为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幼儿的权益、确保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教师在教育中需要了解的法律法规知识,并总结了实施这些法规的重要方法。

二、幼儿园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作为我国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原则。

幼儿园教师应遵守宪法,尊重和保障幼儿受教育权利,不得歧视、虐待或忽视孩子的成长需求。

2. 幼儿教育法该法规定了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和组织形式等。

幼儿园教师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制定教育方案,合理安排幼儿的学习生活,培养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 幼儿园监督管理条例该条例明确了幼儿园的管理责任,并对幼儿园教师的资格、招聘、聘用和业务能力进行规定。

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并接受相关机构的监督和评估。

4.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中需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不得侵犯、虐待、遗弃或忽视幼儿的权益。

当发现儿童遭受虐待或疏忽时,教师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配合调查。

5. 教育部有关规定教育部发布了一系列针对幼儿园教育的规定和指导意见,包括教学活动的内容、课程设置、教师职业道德和执业资格等。

幼儿园教师应熟悉这些规定,以指导日常教学工作。

三、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法律法规实施方法1. 学习法规知识幼儿园教师应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不断学习更新。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阅读相关书籍和法规,以及与同行交流来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和教育管理能力。

2. 制定规章制度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教师的职责和义务,约束教师的行为。

规章制度应包括幼儿教育的各个方面,如课程安排、教学要求、教材选择、班级管理等。

3. 建立信息渠道建立和完善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及时告知他们幼儿园的教育法律法规要求和政策变化。

通过家校合作,促进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理解和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教育和发展。

新入职教师的教育法律知识 了解基本法规

新入职教师的教育法律知识 了解基本法规

新入职教师的教育法律知识了解基本法规教育领域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教师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具备相应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

了解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新入职的教师而言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新入职教师应了解的基础法规,以帮助他们在教学工作中遵守相关法律,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教育法律法规概述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对于教育工作所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的总称。

教育法律法规主要涉及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教育的质量评价、师生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熟悉教育法律法规,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履行职务,保护自身权益。

二、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中国教育事业的基本法律。

新入职教师首先要了解并遵守该法律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教育的内容、义务教育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的设置与类型等内容,并对教师的权益和教育行政管理进行了规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师德师风建设标准》教师作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承担教育使命的治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师德师风。

《中华人民共和国师德师风建设标准》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水平、班级管理、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新入职教师要认真学习和遵守这些规定,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教育工作在很多方面与学生、家长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刑法的相关内容也非常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对于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的法律制裁。

作为教师,要时刻谨记法律的底线,避免触犯刑法,同时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4. 学校规章制度除了以上法律法规,教师还要了解所在学校的规章制度。

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内部法规的具体体现,包括学校教师职责、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活动的各项规定等。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法律法规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法律法规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规范教育行为、保障教育权益的法律依据。

了解教育法律法规不仅有助于教师提升专业素养,还能指导教师正确履行职责、维护学生权益。

本文将从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主要内容以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教育法律法规是对教育活动进行规范和监督的依据,它具有以下作用:1. 保障教育权益:教育法律法规确保了公民享受平等、免费、义务的受教育权利,保护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合法权益。

2. 规范教育行为:教育法律法规对学校组织管理、教师行为、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规范,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 维护社会稳定:教育法律法规有助于预防和处理教育领域的纠纷,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 教育法律法规的层级和来源:教育法律法规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大纲性文件、行政规章等,它们在层级上由上到下逐渐细化,构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

2.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教育法律法规遵循的基本原则有法治原则、公平原则、服务原则等,这些原则为教育提供了法律的保障和指导。

3. 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教育法律法规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学校管理、教师行为、学生权益、课程设置、考试评价等方面,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1. 遵守学校管理规定:教师应该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积极参与各项教育活动,配合学校的组织和安排。

2. 遵循教师行为规范:教师应该以身作则,遵守教师行为准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从事违法违纪行为。

3. 保护学生权益:教师有责任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对学生平等对待,不歧视、不虐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

4. 合理设计课程:教师应根据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确保教育目标的达成,并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

5. 公正评价学生成绩:教师在考试评价方面要公正、公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不进行舞弊等不当行为。

教师资格证法律法规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法律法规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法律法规知识点1,《教育法》在教育法规体系中属于(基本法律)范畴2,《义务教育法》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的法定年龄为(6 周岁)3,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4,在聘任制条件下,学校与教师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5,辞职是(教师单方要求解除聘任合同的行为)6,法律规范通常由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7,(依法治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8,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关系)9,依法治教的法律依据是(教育法律和与教育关系密切的相关法律)10,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11,《教育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根据自愿,量力的原则,可在本行政区域内集资办学,用于实施义务教育的危房改造和修缮,新建校舍,不得挪作他用。

”12,《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有:方向性原则,(公益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终身性原则13,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表现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力和义务联系的社会关系称为(教育法律关系)14,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教育法律关系客体)和教育法律关系内容15,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6,学校具有行政主体,(法人)和行政相对人三种不同身份17,任命制下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是(教育行政法律关系)18,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19,某教育厅工作人员李某到一所学校检査工作,因工作与学校工作人员王某发生争执,最后动起手来,并将该工作人员打伤。

本案涉及的法律关系主体是(教育厅与王某)20,某校教师张某在教学工作中违反《教师法》,未按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其法律责任主体为(教师张某)21,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有损害事实,损害行为必须违反(教育法律),行为人主官上有过错和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22,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裁决教育活动中的纠纷,从而使权益受到损害的相对人获得法律上的补救的制度称为(教育法律救济)23,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的相同点是(性质相同)2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5,《教育法》的渊源是指教育法的具体(表现形式)26,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教育法规)。

幼儿园教师法律法规知识概述

幼儿园教师法律法规知识概述

幼儿园教师法律法规知识概述一、概述幼儿园是培养和教育儿童的重要场所,幼儿园教师作为专业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法律法规知识,以确保儿童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自身的教育行为符合法律的要求。

本文将从法律法规的体系结构、教师的法律责任和法律风险防范等方面,对幼儿园教师法律法规知识进行全面概述。

二、法律法规体系结构1. 中国法律体系中国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等多个层级。

幼儿园教师需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层级和适用范围,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要求。

2. 相关法律法规在幼儿园教师工作中,以下法律法规尤为重要:•幼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幼儿教育法》是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基本依据,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相关规定。

•儿童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权益保护法》规定了幼儿园教师应保护儿童的基本权益,如生存权、发展权、保健权等。

•宪法和刑法:教师在工作中应遵守宪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保证儿童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侵权责任法:幼儿园教师应了解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避免因自己的过失导致儿童的伤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教师的法律责任1. 保障儿童权益幼儿园教师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应当积极保障儿童的权益,并追求儿童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根据幼教法和儿童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确保儿童受到平等待遇、得到合理的教育和照顾。

2. 安全保障责任教师在幼儿园工作中,应当时刻关注儿童的安全情况,保障儿童的人身安全。

教师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制度,防范和应对各种安全风险。

3. 教育行为规范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应符合法律、道德和职业规范要求。

教师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虐待、体罚或侮辱儿童的行为,同时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避免过度干预儿童的成长过程。

4. 保密责任教师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儿童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应当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外部人员。

教师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儿童个人信息的安全。

2023中学教资笔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

2023中学教资笔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

2023中学教资笔试《教育法律法规》知
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2023年中学教资笔试中与《教育法律法规》相关的知识点。

一、教育法律法规概述
- 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针对教育事业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目的是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维护教育秩序,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二、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
1. 宪法和基本法律
-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 教育法律法规按照层级不同分为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等。

3. 教育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 例如《中小学教师资格条例》
4. 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
- 各级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的校内规章制度。

三、常见的教育法律法规
1. 义务教育法律法规
- 例如《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 高等教育法律法规
- 例如《普通高等学校法》、《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法》
3. 中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 例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4. 学前教育法律法规
- 例如《学前教育法》、《幼儿园卫生标准》
四、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
- 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
- 维护教育秩序
- 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以上是对2023年中学教资笔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的一个概括和总结。

参考文献:。

教育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理

教育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理

教育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理
一、教育法律法规的层次结构
教育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规范性文件等多个层次。

具体而言,宪法是最高法律法规,确立了国家教
育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
力的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定全国范围内的教育事务的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适用于本地区的法规;规章是中
央和地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是中央和地
方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为加强教育管理、促进教育和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
文件。

二、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
教育主管部门是国家行使教育管理职能和权力的机关,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实施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有关教育管理和监督的规程和办法;审批
办学许可证和开展学校评估;监督教育行政执法和公办学校管理;促进教
育和发展等。

三、义务教育法律法规
四、高等教育法律法规
五、教师法律法规
六、幼儿教育法律法规
七、校外培训机构法律法规
总之,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
从业者和教育管理者应当熟悉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教育管理和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教师招考法律法规知识点完整版

教师招考法律法规知识点完整版

教师招考法律法规知识点完整版作为教师招考的一个重要内容,法律法规知识点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教师招考法律法规知识点的一个完整版,其中包含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一、宪法1.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国家机构和国家组织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4.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制定和发布。

5.国家权力的结构和分工。

6.国家和社会组织的关系。

二、民法1.法的适用和适用原则。

2.自然人和法人的权利和义务。

3.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4.财产权的保护原则和制度。

5.继承和遗产的处理。

6.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的基本原则。

三、刑法1.刑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

2.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性质和制度。

3.刑事侦查和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4.刑罚的执行方法和程序。

5.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法律规定。

四、行政法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

2.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的职权和职责。

3.行政程序的基本要求和程序规定。

4.行政权力的限制和监督。

5.行政法律责任和行政赔偿。

五、劳动法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

2.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3.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的保障和保障措施。

4.劳动争议和劳动争议解决的法律程序和要求。

5.劳动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法律规定。

六、教育法1.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

2.教育体制和教育机构的职权和职责。

3.教育投入和教育财政的保障和保障措施。

4.教育法律责任和教育法规的制定和发布。

5.教育和教育发展的法律程序和要求。

以上是教师招考法律法规知识点的一个完整版,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对于参加教师招考的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教材进行学习和复习,同时也应该多加练习,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

希望考生能够通过努力的学习和准备,顺利通过教师招考。

新入职教师的教育法律知识 了解基本法规

新入职教师的教育法律知识 了解基本法规

新入职教师的教育法律知识了解基本法规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教育法律知识,以保障教育行业的稳定运行和学生的权益。

新入职教师尤其需要了解基本的教育法规,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并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入职教师需要了解的基本法规。

一、劳动法和教师权益保障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劳动法对教师权益的保障非常重要。

劳动法规定了教师的工作时间、休假制度、工资支付、劳动合同等基本规定,新入职教师需要仔细学习并与学校签订合适的劳动合同,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二、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对教育的目标、内容、体制、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新入职教师应当熟悉教育法的相关内容,了解教育工作的法律基础,以便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我国刑事法律的基本法律。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可能面临各种情况,包括学生违法犯罪、虐待学生等。

了解刑法相关内容,可以帮助教师正确处理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学生和自身的权益。

3. 学校规章制度学校会根据法律法规制定一些校内规章制度,新入职教师需要详细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学校的规定,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教育活动。

在了解和履行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维护学生权益。

三、学生权益和保护作为教师,保护学生的权益是首要任务之一。

在教育活动中,新入职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和保护学生的隐私、人身安全、精神健康等权益。

同时,教师也需要了解学生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四、教育机构管理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机构管理条例》教育机构管理条例是针对教育机构的管理和运营提供的法律指导。

新入职教师需要了解教育机构管理条例,明确自己在教育机构中的职责和义务,以便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

2.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行业对教师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法律法规

教师法律法规

教师的基本权利:1教育教学权2学生管理权3科学研究权4获取报酬权5民主管理权6培训进修权如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首先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各级政府教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教师的人格及学校里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其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尊师重教的教育。

最后教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水平,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欢。

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困难是指智力基本正常由于环境、心理和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出现障碍,学业成绩明显落后的学生。

形成因素: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1.生理因素:受遗传基因影响智商较低2.环境因素:(1)不良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2)不适当的学习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心理因素: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差,情绪易波动;意志障碍,认知障碍,自我意识水平低等。

改善方法:不歧视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他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积极诱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上进、努力拼博。

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学生形成教育合力。

如何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3、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4、保障少数民族各方面的合法权益5、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并搞好各族干部之间的团结统一6、保护和弘扬各具特色的民族优秀文化7、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促进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

四、1、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

班上有一名“在野学生领袖”,喜好《水浒》人物打抱不平,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

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蜂拥而上。

班上正气不能抬头,班干部显得软弱无力,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

请分析说明:(1)如何将乱班教育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②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③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④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

最新【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法律法规知识点归纳,真题+解析实战记忆

最新【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法律法规知识点归纳,真题+解析实战记忆

最新【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法律法规知识点归纳,真题+解析实战记忆第一节教育与教育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单选】第四条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第八条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第十二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

民族自治地方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从实际出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实施双语教育。

第十四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中小学——区县;高中、市属大学——市教育局;省属大学、211——省教育厅;985、教育部直属——国家教育部)第二十七条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师;(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第三十五条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三十六条员工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第三十七条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第五十四条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第六十七条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只有教育法中有)第九章法律责任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单选】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教师法知识点

教师法知识点

教师法知识点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和掌握教师法中的相关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法是一套为教师制定的法律法规,旨在保障教师的权益、规范教师的行为以及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教师法相关的知识点,帮助教师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法律法规。

一、教师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教师法是指国家对教师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法律、规章、制度、规范等各种形式的规定。

教师法的目的是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教师权益: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保障教师的职业尊严和权益。

2. 规范教师行为:教师法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规范,明确了教师的职责和职业道德准则,要求教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

3.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法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

二、教师法的主要内容和要点1. 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师有言论自由、组织自由、罢工自由等基本权利,同时也有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义务。

2. 教师的职业行为准则:教师应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坚持德育为先、潜心教育、严守纪律等原则。

3. 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级制度: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级制度,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4. 教师的权益保障:教师享有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有权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同时受到侵权违法行为的保护。

5.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教师应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参加教师培训和进修,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三、教师法的适用范围和遵守原则教师法适用于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教师,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

教师在遵守教师法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 法律纪律原则:教师应遵守教师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严守纪律,不得违反法律纪律。

2. 职业道德原则:教师应恪守职业道德,对学生尽职尽责,不得有不当行为,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必考知识点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必考知识点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必考知识点1.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而高等教育则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共同管理。

【教师法14】2.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教育工作的主管机构,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则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则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育工作。

【教育法15】3.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教师法5】4.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教师法13】6.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

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和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教师法17】7.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义务教育法】8.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休学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义务教育法11】9.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义务教育法58】一)年龄类1.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义务教育法11】2.未成年人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未成年人保护2】3.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除国家另行规定外。

已满十六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任务。

【未成年人保护38】4.对于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准备就业的未成年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应将法律知识和预防犯罪教育纳入职业培训内容。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第一讲依法执教——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法律素质1、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

2、依法执教具有四个特点:①执教主体的特定性;②执教依据的专门性;③执教性质的特殊性;④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①依法执教的主体是特定的,只能是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任教的教师和其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实施教育的教师的执教活动,必须依照教育法律进行并受教育法律调整和规范;③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行为,既不能任意行使也不能随意放弃,而是集权利处义务为一体,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3、当代教育为什么必须依法执教?(或简述当代教师依法执教的义务)答:当代教师依法执教是因为:①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②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③教师法律素质的亟待提高;④教师以德执教的必然要求;⑤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

4、简述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哪几部?答: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①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②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⑤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⑥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⑦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与教育有关法律《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5、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颁布实施至今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

6、“依法执教”和“以法执教”区别:依法执教是指依据法律来进行执教活动,其内容和形式都必须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

以法执教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执教活动,它侧重于法律形式的应用。

第二讲教育法律基本知识(上)1、狭义的教育法,是特指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制订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即教育法律,在我国它专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最高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法律法规 教师法考点解读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法律法规 教师法考点解读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法》考点解读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第三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考点:全条都重要(填空题、选择题备考)※第五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师工作。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规定,自主进行教师管理工作。

考点: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第六条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考点:九月十日【知识链接】198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同年是第一个教师节。

1994年9月10日是第一个法定教师节。

(注意考题中是否是法定教师节)1985年《中国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施义务教育,次年义务教育法颁布。

第二章权利和义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颁布;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颁布。

※※※※※第七条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考点:◆教育教学权——最基本权利◆科学研究权(学术自由权)◆管教权——品行和学业成绩◆获取报酬权——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带薪休假注意:寒暑假教师不可进行培训,违反带薪休假权。

◆民主管理权——参与(注意:并非领导)◆进修权——如考上研究生不上去记忆口诀:教育科研凭学生,进修管理获报酬考查题型:简答题(答题时要答原文)※※※※※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梳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梳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梳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了解我国教育的性质、方针和原则,掌握我国基础教育相关制度安排、受教育者的权利义务、违反教育法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⑴、我国教育的性质:社会主义性质。

⑵、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国家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教育发展的总方向。

(3)、中国的基础教育制度:①学校教育制度。

②义务教育制度。

③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

④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⑤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⑥扫除文盲教育制度。

⑦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⑸受教育者的权利:①、享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

②、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③、享有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权利。

④、享有申诉权。

⑤、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⑹、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义务:①、遵守法律、法规;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⑺、违反教育法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

1、违反教育经费规定的法律责任2、扰乱教育秩序、破坏、侵占学校财产的法律责任3、使用危险教育设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法律责任4、违反国家规定向学校收费的法律责任5、违法办学、招生、举办考试、颁发学业学位证书及向学生违法收费的法律责任6、招生考试中舞弊作弊的法律责任以上六大类14种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主要应负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应负民事法律责任的,同时也要追究民事法律责任。

此外,《教育法》分别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受教育者、教育者享有的权利作了规定,凡侵犯其合法权益而造成损失、损害的,同时违反了《教育法》和《民法通则》的,均应由人民法院依法追究民事法律责任。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掌握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义务教育的就学制度、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实施义务教育的条件保障和违反义务教育法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点总结教师资格证是教师行业中的重要资格认证,它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对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

在教育领域,法律法规是教师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素养之一。

本文将总结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教育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点,助您更好地备考。

一、国家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规定了教育的基本任务、公民的教育权利和义务,以及教育的经费投入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 强调了义务教育和优质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教育质量的标准和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确立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保障了民办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

- 强调了民办教育机构的规范管理和教育质量的保证。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规定了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教师资格的取得和管理。

- 强调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对违反师德的行为做出了惩戒措施。

二、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1. 教育公平原则- 提倡公平机会,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

- 禁止以贫富、性别、民族、残疾等因素进行歧视和限制。

2. 教育管理原则- 建立健全的教育管理制度,确保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 加强教育资源的统筹配置和监督管理。

3. 教育改革原则- 推动教育创新和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 促进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适应时代变革的需求。

三、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1. 教育管理- 学校管理制度与课程管理- 教师队伍和教职工管理- 学生管理和校园安全2. 教育质量和评估- 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 教育资源配置和使用- 教育信息化和技术应用3. 教育经费和投入- 教育经费保障和管理- 教育资助和奖助政策- 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四、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督1. 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国家、地方和学校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划分- 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法定职责和权限2. 教育法律法规的监督和追责- 教育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处理- 教育监督机构的监督职责和权力- 教育法律责任和法律保护机制综上所述,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教育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笔记第一讲依法治国—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法律素质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1995年至得那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股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与此同时,自上而下的纵向型的教育行政管理关系的单一格局,已经开始并且正在转变成大量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横向型的教育法律关系东纵向型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并存的新格局。

作为教师,在法律上,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普通公民,另一方面是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治化和规范化。

依法执教的主体是特定的,只能坏死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任教的教师和其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 教师执教是一种履行绞死职务的行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关系,即使完全民事关系,又是行政关系,而是一种传道授业,教学相长,尊师爱生的特殊综合法律关系.因此教师的权利即不能任意行使也不能随意放弃。

当代教师依法执教的必要性/原因;1法制完善;2公民法律意思的不断增强。

3教师法律素质的亟待提高;4教师夷的执教的必然要求;5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

教育立法,即教育法的制定,即使教育法制建设的起始环节,也是教育法制建设的基本前提。

1980年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实施.处理好依法治教和“以法执教”的关系:依法治教指依据法律来进行执教活动,其内容和形式都必须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

“以法执教”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来进行执教活动,它侧重于法律形式的应用。

第二讲教育法律基本知识学科定位:教育法是教育科学与法学的一门新兴交叉边缘学科。

依法治教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显著特征。

依法执教的过程世界上教育和法这两种社会现象有机结合的过程。

广义的教育法,是指体现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的基本权利:1教育教学权2学生管理权3科学研究权4获取报酬权5民主管理权6培训进修权如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首先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各级政府教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教师的人格及学校里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其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尊师重教的教育。

最后教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水平,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欢。

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困难是指智力基本正常由于环境、心理和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出现障碍,学业成绩明显落后的学生。

形成因素: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1.生理因素:受遗传基因影响智商较低2.环境因素:(1)不良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2)不适当的学习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心理因素: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差,情绪易波动;意志障碍,认知障碍,自我意识水平低等。

改善方法:不歧视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他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积极诱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上进、努力拼博。

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学生形成教育合力。

如何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3、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4、保障少数民族各方面的合法权益5、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并搞好各族干部之间的团结统一6、保护和弘扬各具特色的民族优秀文化7、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促进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

四、1、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

班上有一名“在野学生领袖”,喜好《水浒》人物打抱不平,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

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蜂拥而上。

班上正气不能抬头,班干部显得软弱无力,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

请分析说明:(1)如何将乱班教育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②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③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④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

建立正常的班级秩序(2)如何正确对待和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①严格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规;②利用其特长为班集体做好事,争荣誉;③将“野学生领袖”转化为“正式学生领袖”。

2、有一次上课时,初二(3)班的刘强不好好听课,而把旁边的同学推来搡去,扰乱了课堂纪律。

青年教师小李发现后先是高声喝斥,说刘强是“害群之马”,“朽木不可雕也”;又将刘强推出教室,罚站在楼道走廊。

请分析说明:(1)小李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些要求?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2)小李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哪些合法权益?人身权、名誉权、受教育权;(3)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才对?小李老师的做法运用暗示教学法,用眼神或手势时间该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策略有哪些?1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习教师道德理论,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2积极参加实践,坚持知与行相结合3勇于自我反思,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后进生:是指那些智力发育正常,有品德不良行为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从外因看,主要有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有学校教育的失误。

从内因看,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经验少,是非能力差,意志薄弱等,都很容易成为后进生接受消极影响的内部动因。

转化教育:第一,以爱动其心。

第二,以理服其人。

要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去明察问题,分析根源,清楚性质,明白危害,改过自新。

第三,以智导其行。

要利用教育机智,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过错反复现象,要耐心说明,持之以恒,善于反复中抓教育,帮助他们经验,增强与诱因作斗争的抵抗力。

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第一享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第二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第三,享有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权利第四,享有申诉权第五,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免试入学权;就近入学权;不交学费权;在新时代下教师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德品质:1提高师德意识2陶冶教师道德情感3磨炼教师道德意志4培养教师道德行为习惯八、教师的基本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义务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

十、受教育者的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三条对受教育者的教育义务做了明确的规定:第一,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第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习惯第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第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十一、侮辱、殴打教师的法律责任:《教师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情节较轻的侮辱,由所在单位批评教育或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情节稍重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侮辱,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人民法院依照《刑法》规定的侮辱罪,追究刑事责任。

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1调适工作压力,增强教师的职业满意感2减轻负担,增强教师的工作乐趣感3民主团结,增强学校人际关系和谐感4加强人格锻炼,增强教师的面耐挫力5推进继续教育,增强教师的时代责任感。

教师的基本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注重礼仪,遵守公德;尊重家长,团结协作;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课堂学习策略: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在教师组织下进行的学习活动,课堂学习策略直接影响其活动的效果。

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要有一定的策略。

第一、做好听课准备工作,它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

听课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准备,学生听课过程中要记录相关的内容,准备好上课的课本、笔记本,以及其他学习方面的用具(2)生理准备。

上课要靠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

学生要调节好自己的胜利状态、使大脑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上(3)心理准备。

为提高听课效果,必须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饱满的学习热情、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强的学习意志(4)知识准备主要通过预习来进行,预习有助于扫除听课中的支持障碍、有助于提高听课效果。

第二集中注意。

从学生角度听课时要集中注意(1)要寄希望于课堂(2)积极进行思考(3)养成注意习惯(4)听课要有针对性(5)积极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6)正确处理和记笔记的关系。

第三最重要的内容是弄清教师讲课的思路。

第四为提高听课效率听课时还要把握课程特点和教师的特点。

如何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就是要使学生能够调控自己的行动,以道德意志去克服内外干扰为更好她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通过提高道德意识,丰富道德情感来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使学生懂得道德意志的意义。

进一步增强意志锻炼的愿望和进行意志锻炼的决心和信心。

二、教师要在各种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道德意志锻炼,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制力。

可有意创设一些困难情境。

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条件。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意志行动进行自我评价。

增强道德意志锻炼和自控能力。

三、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有差异的意志品质不同训练的策略也不同针对不同的意志品质。

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锻炼他们道德意志的自制力和沉着、耐心的意志品质。

只有针对地进行教育才能收到锻炼道德意志的良好效果。

论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是学生品德不良的行为。

通过对学生不良品德心理分析。

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在有利的条件下良好品德是可以转变的。

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应采取如下教育措施:一、提高道德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通过道德教育和自身实践,提高道德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二、消除疑惧心理,培养师生感情。

为了消除学生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教师要首先从感化入手。

要关心,亲近和开导他们的满腔的热情。

使他们体验到教师的真诚、相伴教师的善意,把老师看做知心人。

用感人的事例启发他们,使其觉醒过来,接受教育。

力求上进。

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注意的问题: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3培养稳定积极的情绪、情感4进行青春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性法制教育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害事故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重视人生观教育对教师的语言有哪些基本要求: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清晰流畅具有逻辑性;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的巧妙结合。

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素质教育即我国现代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德、智、体、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教学计划的构成要素: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说明;课时安排及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实施要求。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1教育思潮的演变。

首先,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其次,从科学主义、经济主义到时推崇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再次,从国家主义教育到国际化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