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武侠电影的视听音乐艺术【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武侠电影音乐赏析管理论文

武侠电影音乐赏析管理论文

武侠电影音乐赏析管理论文武侠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产业中的热门题材,其独特的故事情节、精彩的打斗场面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关注。

然而,在这样一部电影作品中,音乐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因此,本文将从武侠电影音乐的赏析角度出发,探讨其在电影管理中的作用。

首先,从音乐的角度来看,电影中的音乐是为电影作品中的情节、角色和场景进行背景音乐,它可以烘托出电影氛围,增强电影情感,从而提高影片的观赏性。

武侠电影自1994年《霸王别姬》以来,开启了“武侠电影”的新时期,而电影音乐在其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例如,《黄飞鸿》系列的音乐常常具有东方特色的曲调,其中的音乐设计非常精心,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电影中的情景。

而在《倚天屠龙记》这样的电影中,音乐的设计更是凸显了电影中武侠与情感复杂的极致。

因此,电影音乐在武侠电影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能够直接影响到电影的观感、形象以及评价。

其次,从电影管理的角度来看,电影音乐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

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影经理人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已成为电影制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电影音乐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电影经理人需要在电影制作的前期选择合适的音乐制作公司和音乐创作人员,为电影的音乐制作提供支持。

其次,对于不同的电影风格和情感表达要求,电影经理人还需要对音乐进行制作和修改,保证音乐与电影的整体风格和氛围相符合。

再次,电影的发行和宣传也需要借助于音乐。

例如,在电影的宣传过程中,电影经理人需要通过音乐作品引起观众的关注,提高电影的知名度和宣传效果。

因此,电影音乐不仅直接关系到电影的口碑和票房,同时也是电影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最后,从管理论文的角度来看,对于电影音乐的管理也需要进行系统规划和细致设计,以保证电影制作的高质量。

例如,在制作电影音乐方面,电影经理人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音乐制作公司、如何根据电影的风格和情感表达要求进行音乐的制作和修改、如何将音乐与电影整体风格和氛围进行结合,等等。

仙侠剧中音乐的特点和审美分析

仙侠剧中音乐的特点和审美分析

仙侠剧中音乐的特点和审美分析[摘要]随着仙侠小说在广大青年中的传播,仙侠剧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电视剧的一股新热潮,其艺术表现脱胎于武侠世界又有别于武侠世界,其中音乐的特点尤为鲜明,带着浓厚的中国风,同时又饱含现代流行音乐的时尚气息。

文章通过对仙侠剧中的音乐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进而对仙侠剧中的音乐做出审美讨论。

[关键词]仙侠剧;电视音乐;审美分析[收稿日期]2022-09-11一、经典仙侠剧中的音乐元素一般意义上,传统武侠小说是仙侠小说的发展基础。

由于武侠小说的写作与阅读需要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已经无法满足快餐式浅阅读消费者的需求,而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传播的仙侠小说却给了现代读者发挥想象的自由空间。

根据仙侠小说改编的仙侠剧,自然也保留着武侠剧的音乐特点武侠剧的音乐表现方式和表达内容,在仙侠剧发展初期的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沿用,所以最初几部仙侠剧的视听感受是一种“后武侠剧”的感觉。

目前仙侠剧的背景音乐一般有着明显的古典特色,演奏的乐器主要有琵琶、葫芦丝、笙、箫、鼓等,除了要烘托气氛和推动故事情节外,最主要的是来表达仙侠世界的爱情生活,许多生死虐恋都会运用背景音乐来表达,这些背景音乐有的甚至就是該剧的主题曲。

这种艺术效果就在于多年后人们已模糊了剧中的具体情节,但是对仙侠剧的音乐旋律却不会忘记,记忆依然十分清晰,仙侠剧《仙剑奇侠传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剧中徐长卿和紫萱的三世情缘、龙葵与景天的兄妹情、茂山与景天的手足情、魔尊重楼对紫萱的爱慕之情,以及贯穿全剧的景天与雪见那种单纯热烈的爱情都在《此生不换》《答应不爱你》《忘记时间》中徐徐展开,并在张芸京演唱的《偏爱》歌声中达到“爱”的顶点。

这些歌曲已成为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新理解,并久久萦绕于现代男女爱情生活中。

在仙侠剧《花千骨》中,最后的故事情节是失去记忆的小骨和师父白子画偎依泛舟碧波之上,这时背景音乐响起,通过男女主角演唱的《不可说》,前奏由笛子演奏,主奏由钢琴与琵琶演奏,中段加入了箫与笛子,最终由笛子结尾,道出了白子画和花千骨在世俗的师徒关系的束缚下,两人爱情的无可奈何,浓浓的情意中又饱含了命运的捉弄。

电影《卧虎藏龙》中民族音乐的运用研

电影《卧虎藏龙》中民族音乐的运用研

2021-0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电影《卧虎藏龙》中民族音乐的运用研究文茜(谢菲尔德大学,英国谢菲尔德S102TN)摘要:李安导演的经典武侠电影《卧虎藏龙》曾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也为中国电影在全世界做出了一次重要的推广与展示。

这部极具浓郁东方色彩与武侠情怀的优秀作品获得了世人的赞誉和认可。

这部影片中民族音乐的运用可谓完美且得当,渲染影片各条主线以及情节的同时,让全世界影迷充分了解和享受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

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电影《卧虎藏龙》民族音乐的具体运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我国今后民族音乐在各类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卧虎藏龙》;民族音乐;运用分析中图分类号:J61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02-0127-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02.061一、前言电影音乐无疑是整个电影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升华影片主题思想,渲染不同场景以及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起到极为关键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1]。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优秀民族器乐和民族音乐元素被电影音乐所广泛运用和参考。

2001年,由著名导演李安执导,著名音乐家谭盾配乐的武侠电影《卧虎藏龙》获得了全球盛赞,这部影片不仅获得了73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还获得了极具分量的“最佳音乐奖”,创造了中国影史的一个奇迹。

谭盾在《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创造过程中大量运用了民族音乐元素,并且让民族音乐充分烘托和渲染了影片的意境与气氛,为影迷增添了欣赏性和听觉感受,这种成功也为未来的民族音乐在影视作品创作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运用奠定了最佳的基础。

二、解析《卧虎藏龙》独特的艺术特色时光荏苒,20年前的2000年7月,《卧虎藏龙》在我国正式上映,随后又在北美乃至全球热映。

这部影片可谓开创了中国武侠电影题材的一个先河。

武侠音乐分析报告

武侠音乐分析报告

武侠音乐分析报告1. 引言武侠音乐是一种琴弦凄绝、豪情万丈的音乐形式,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情感表达方式,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武侠音乐的分析,揭示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并探讨其在传统音乐领域中的意义。

2. 背景武侠音乐起源于中国古代武侠小说和电影的影响,通过音乐表达武侠剧情的激烈、激动人心的情感。

它通常以古筝、琵琶、二胡等传统乐器为主,结合现代音乐元素,创作出独具魅力的旋律。

3. 武侠音乐的特点3.1 情感表达武侠音乐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而闻名,它通过音乐旋律和节奏来传达出武侠剧中的激情与豪情。

音乐中常见的琴弦颤音和剧烈的音符跳跃,使得听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剧情的紧张和激烈。

3.2 独特的音乐元素武侠音乐融合了传统和现代音乐元素,创造出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它既保留了传统乐器的特色,如古筝的悠扬和琵琶的婉转,又结合了现代音乐的流行元素,如电子音效和合成器的运用,使得整个音乐更具现代感和时尚感。

3.3 故事叙述能力武侠音乐通常作为武侠电影和电视剧的配乐,它具备很强的故事叙述能力。

通过音乐的起伏和节奏变化,武侠音乐能够精确地表达出剧情的发展和角色的情感变化,使得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故事的内容和情感。

4. 武侠音乐的意义4.1 传承中华文化武侠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将传统乐器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武侠音乐保持了中华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使得更多的年轻人对传统音乐产生兴趣,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2 拓宽音乐表达领域武侠音乐的出现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它突破了传统音乐的限制,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为音乐家们拓宽了音乐表达的领域。

同时,武侠音乐也为观众带来了不同寻常的听觉享受,丰富了人们的音乐生活。

4.3 激发情感共鸣武侠音乐凭借其激情四溢的旋律和动人的音乐元素,能够深深触动人们的情感。

它通过音乐表达出的豪情和激情,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使得人们在欣赏武侠音乐时,能够更好地释放情感,减轻压力,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

卧虎藏龙配乐研究报告

卧虎藏龙配乐研究报告

卧虎藏龙配乐研究报告标题:《卧虎藏龙》配乐研究报告1. 引言《卧虎藏龙》是一部由台湾导演李安执导的武侠电影,于2000年上映。

该电影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赞誉,并赢得了四个奥斯卡奖项。

其中,电影的配乐也被认为是其成功的一部分,因此本报告将对《卧虎藏龙》的配乐进行研究。

2. 配乐的作用配乐在电影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增加电影情节的紧张感、表达角色的情感以及为电影营造独特的气氛。

在《卧虎藏龙》中,配乐的作用尤为明显。

3. 配乐的构成《卧虎藏龙》的配乐由著名音乐家谭盾负责创作。

谭盾通过运用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管弦乐的结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

在配乐中,我们可以听到古琴、笛子、二胡等传统乐器与弦乐器的交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画面。

4. 配乐与电影情节的契合谭盾的配乐与电影情节紧密相连。

在电影的紧张激烈的打斗场面中,配乐采用了鼓点和强烈的音乐旋律,增强了场景的紧张感。

而在感人的爱情场景中,配乐则采用了柔和的音乐,表达了角色之间的情感。

5. 配乐的表达方式谭盾的配乐通过运用不同的音乐元素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他在一些戏剧性的场景中添加了一些扩声效果,使得音乐更具戏剧性;在一些镜头切换的地方,配乐采用了转调或剪接的方式,以突出不同情节的转折点。

6. 配乐与文化背景的关系《卧虎藏龙》是一部展现中国文化的电影,因此其配乐也不可避免地与中国文化有关。

在配乐中,我们可以听到许多中国传统乐器的声音,这种音乐元素的使用不仅突出了电影的中国特色,也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7. 结论通过对《卧虎藏龙》配乐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谭盾在配乐方面的独到之处和才华。

他的音乐不仅表达了电影情节的紧张感和角色的情感,更为整部电影增添了独特的氛围。

谭盾的配乐为《卧虎藏龙》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8. 参考文献- 《卧虎藏龙》电影- 谭盾音乐作品回顾。

当前我国武侠电影音乐的特点和赏析

当前我国武侠电影音乐的特点和赏析

当前我国武侠电影音乐的特点和赏析09护理(1)何卉200901020041摘要:电影音乐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应运而生,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达手段,电影音乐和画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电影的艺术构思和美学欣赏原则。

在我国武侠电影发展过程中,电影音乐正逐渐成为武侠电影的重要构成元素,从而引起了它的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广泛关注。

近期《英雄》、《十面埋伏》、《功夫》、《卧虎藏龙》等一系列武侠电影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产生了重大的反响。

本文试以这些主要的优秀武侠电影作品为例,来探讨当代武侠电影音乐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武侠电影,音乐,赏析一、引言一幅幅刀光剑影的江湖画面,一段段恩恩怨怨的儿女情愁,一招招出神入化的盖世神功,一座座侠肝义胆的英雄塑像,武侠电影带给了我们这些神奇。

武侠电影音乐是专门为武侠影片创作、编配的音乐,是武侠电影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新的艺术体裁。

武侠电影音乐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使武侠电影观众把听觉形象与视觉想象结合起来,达到视听的统一和享受。

我国武侠电影音乐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因此也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

我国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国文化,以其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蕴赋予了我武侠电影音乐极强的生命力。

二、当前我国武侠电影音乐的特点和功能武侠电影音乐应服从于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武侠影视作品特定的主题思想、内容情感或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表现需要,并与其有机结合,从而在内容情感上呈现出某种特定性。

武侠电影音乐可以根据武侠作品表现的需要随时改变自己的结构形式,根据不同的情节、人物、环境,运用不同情绪的音乐去渲染和表现。

武侠电影音乐往往可以运用分散穿插的结构方式,在特定的人物活动或特定的环境氛围中穿插点染,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此外,武侠电影音乐的艺术效果必须通过武侠电影艺术整体各构成元素的有机融合去实现,通过与画面、人物语言和音响的共融,去服务于武侠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刻画。

乱花渐欲迷人眼——论类武侠电影的开题报告

乱花渐欲迷人眼——论类武侠电影的开题报告

乱花渐欲迷人眼——论类武侠电影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中国武侠电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其中,类武侠电影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还充满了想象力和梦幻。

然而,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和观众对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类武侠电影也面临着质量不稳定、缺乏新意、故事情节陈旧等问题。

因此,对类武侠电影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挖掘电影的深层内涵和审美价值,还可以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本文将以“乱花渐欲迷人眼——论类武侠电影”为题,探讨类武侠电影的多重魅力和发展趋势。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类武侠电影的特征与类型介绍类武侠电影的基本特征和类型,并对每一种类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对比和解析,深入了解类武侠电影的美学属性和文化内涵。

2.类武侠电影的发展历程回顾类武侠电影的发展历程,重点关注其在中国电影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电影历史的梳理和分析,探究类武侠电影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关系及其对当代电影的影响。

3.类武侠电影的制作与剧情探讨类武侠电影的制作技术和创作理念,如何通过特效、画面、音效等手段营造出独特的世界观和情感氛围。

同时,对类武侠电影常见的情节、角色和主题进行分析和解读,了解不同制作公司的创新实践和探索。

4.类武侠电影的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分析类武侠电影在电影市场中的表现和受众群体,通过案例分析和市场研究,了解类武侠电影的市场规律和趋势,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和探讨。

三、结论和启示通过对类武侠电影的全面分析和研究,旨在挖掘其深层内涵和审美价值,并探讨其在当代电影产业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同时,本文也可为电影制作公司和电影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帮助他们制作出更具有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电影作品。

武侠电影中的配乐研究

武侠电影中的配乐研究

武侠电影中的配乐研究作者:唐芳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30期摘要:电影艺术作为一门集当代科技、文化、思想理念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的复杂性不言而喻,支撑起这门艺术的环节尤为繁多,其中配乐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电影整体质量的好坏,这一现象在我国武侠电影中尤为显现。

《笑傲江湖》是一部经典的武侠电影,本文将以它为研究对象对武侠电影配乐中的音乐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武侠;笑傲江湖;电影;配乐如今,我国电影事业已经蓬勃发展起来,各类电影出产量在世界上排名靠前,其中武侠电影是我国所独具一格的一个门类,它们多出自文学家的武侠作品,由武侠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进行拍摄。

这类电影配乐也都具有中国特色,里面的乐器大都为我国历史上的传统乐器,音乐也都是传统音乐风格。

下面将以《笑傲江湖》的配乐为例子展开论述。

一、《笑傲江湖》劇情简介故事根据金庸同名小说改编,明朝年间,禁宫秘笈“葵花宝典”神秘失窃,锦衣卫大太监怀疑是福建林震南所为,为免失宝信息外传,收买武林人士左冷禅暗中查实,遂派锦衣卫古金福率众出京直捣林府。

与此相同,各路英雄为追寻藏书之地,互相残杀;生性率直的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与师妹岳灵珊受命救援林震南,适逢林府大难,冲、珊沿途被左冷禅追杀。

令狐冲初入江湖时,武功平平,后得剑宗高人风清扬授以独孤九剑,相识了魔教长老曲洋与衡山派刘正风,二人在临终之时授予令狐冲笑傲江湖之曲,令狐重载逃避追杀时无心中与日月神教教主之独生女任盈盈相交,在与东厂“锦衣卫”争斗中,令狐冲仗义而出,却意外得悉师父岳不群的伪善面目。

最终,令狐冲用独孤九剑击败师傅,因而看透红尘,决心与众师兄弟归隐江湖。

二、电影主题音乐创作动机(一)配乐与欣赏主体电影配乐不是简单的迎合剧情进行创作就行了,而是既要迎合剧情又要兼顾观看者的感受来进行考量。

电影配乐往往会由多位作曲家对同一剧情进行创作,然后从众多作品中选出最为合适的作为最终选择。

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主导权在导演、制片人和编剧等人的手中,他们往往是以普通观众的身份来对备选配乐进行评判,不能先入为主的站在专业人士的角度来进行评判,这个过程不仅十分艰辛和纠结,而且还会承受较大的压力,因为他们也不确定最后的选择是不是就是最优的。

论武侠电影与主题音乐的审美意境

论武侠电影与主题音乐的审美意境

104影视艺苑The Realm of Movie and TV Arts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儒家、道家、墨家、兵家和佛家等众多各有内涵的特质文化,这些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广大民众在长期实践生活中积淀而成,是众多智者毕生奉献出来的精华。

作为深受墨家思想影响的武侠文化,一直流行于广大社会民间,他们侠义情怀、潇洒自由、伸张正义等精神深深融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中国的武术不仅是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深受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喜爱的历史文化。

传统武术与现代声像、音乐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一部部电影经典之作,武侠电影里的诱人招式、优美歌曲、人物形象,成为中国向外传播的重要精神文化。

中国武侠电影总是带着神奇与迷人的色调,江湖道场的侠骨柔情、荡气回肠,英雄们追求自由逍遥的生活环境,梦想与红颜知己快意人生,期待与豪杰友人对酒当歌,行走江湖路上的笑傲闲谈。

一部好的武侠影片,小到能打动观众的内心世界,大到能够艺术反映一个时代,传播江湖人物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展现江湖之间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环顾中国电影,成就了李小龙、徐克、洪天宝、袁和平、程小东、成龙、李连杰、甄子丹、赵文卓、杨紫琼、章子怡等一批国际巨星,辉映世界影坛,不仅是华人的骄傲,还是民族的丰碑,更是把中国文化传播世界。

在武侠片中,《男儿当自强》《少林少林》《牧羊曲》《精武英雄》《信仰》《一生所爱》等众多主题曲成为传达江湖人士的独特心声,或慷慨激昂,或优美动听,或温婉多情,或瑰丽凄美,不仅唤起了潜藏于中国观众内心的英雄豪情,更是传播了民族鲜明的音乐特色,渲染了浓郁的江湖文化,造就了一部部经典的武侠影片。

一、 自强不息与刚健有为审美型《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刘邦在当皇帝回家时也不由得歌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歌曲何等刚健,何等自强,何等气魄。

中国近现代以来与西方对抗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不管晚清政府和欧美列强签订多少不平等王月明【作者简介】王月明,女,陕西西安人,三峡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音乐理论研究。

武侠电影音乐的特点和赏析

武侠电影音乐的特点和赏析

武侠电影音乐的特点和赏析作者:张倩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06期[摘要]电影音乐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应运而生,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达手段,电影音乐和画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电影的艺术构思和美学欣赏原则。

在我国武侠电影发展过程中,电影音乐正逐渐成为武侠电影的重要构成元素,从而引起了它的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广泛关注。

几年来,《英雄》、《十面埋伏》、《功夫》、《卧虎藏龙》等一系列武侠电影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表现形式也由单纯民族性旋律描述、氛围渲染,而逐渐交响化,写意化,使音乐形象更为丰满,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反响。

[关键词]武侠电影音乐赏析一、引言一幅幅刀光剑影的江湖画面,一段段恩恩怨怨的儿女情愁,一招招出神入化的盖世神功,一座座侠肝义胆的英雄塑像,武侠电影带给了我们这些神奇。

武侠电影音乐是专门为武侠影片创作、编配的音乐,是武侠电影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新的艺术体裁。

武侠电影音乐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使武侠电影观众把听觉形象与视觉想象结合起来,达到视听的统一和享受。

我国武侠电影音乐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因此也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

我国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国文化,以其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蕴赋予了我武侠电影音乐极强的生命力。

二、当前我国武侠电影音乐的特点和功能武侠电影音乐应服从于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武侠影视作品特定的主题思想、内容情感或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表现需要,并与其有机结合,从而在内容情感上呈现出某种特定性。

武侠电影音乐可以根据武侠作品表现的需要随时改变自己的结构形式,根据不同的情节、人物、环境,运用不同情绪的音乐去渲染和表现。

武侠电影音乐往往可以运用分散穿插的结构方式,在特定的人物活动或特定的环境氛围中穿插点染,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此外,武侠电影音乐的艺术效果必须通过武侠电影艺术整体各构成元素的有机融合去实现,通过与画面、人物语言和音响的共融,去服务于武侠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刻画。

武侠电影配乐中民族音乐元素探析

武侠电影配乐中民族音乐元素探析

关键词:电影配乐武侠配乐民族音乐元素一、民族音乐元素的直接套用(一)民族器乐曲器乐曲的套用最为常见。

无论是传统民族器乐曲《十面埋伏》,还是现代创作的民族音乐作品《东海渔歌》,都以烘托气氛为目的,大量地出现在武侠片的配乐中。

传统琵琶舞曲《十面埋伏》是香港武侠片在表现群雄激战场景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首器乐曲。

序引中“列营”这一节在电影《功夫》中得到巧妙运用,琵琶特有的扫弦和轮指技巧预示着当时猪笼城寨平静即将被打破,随后音乐由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音乐中的不稳定性烘托出紧张的气氛。

《东海渔歌》是以江浙的民间音乐为素材,表现东海渔民劳动生活的民族管弦乐作品。

该音乐素材被用于周星驰的《功夫》中,以竹笛为散板的旋律描绘平静生活。

竹笛因特有的空灵又悠扬婉转的音色,十分符合武侠片的意境与画面,许多广为人知的传统竹笛曲便以段落截取或整曲照搬的形式挪用,如《鹧鸪飞》《庆丰收》和《姑苏行》等。

①(二)民歌曲调民歌是流传于市井且具有强烈地域性和鲜明风格的艺术形式。

由于它能充分地展现地域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故而是表达武侠片中特定的角色特征和情感时的良好音乐素材。

新派武侠影片《新龙门客栈》中,为配合黄土高坡大漠无尽的画面,并烘托客栈老板娘热情坦率的性格,将带有高亢特质的陕北民歌《大漠里的妹妹爱哥哥》选为插曲。

(三)戏曲音乐各个民族和地区都有独具特色的戏曲曲目和风格。

香港的武侠片自然将这种富有民族性的音乐元素融合进行配乐。

1966年的《大醉侠》中,京剧的武戏配乐将锣、鼓、钹、梆子等打击乐器反复运用在激烈的打斗场面中,以控制着画面的节奏,并烘托矛盾的氛围。

《龙门客栈》的配乐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吴大江运用京剧点子配合武打、追逐;用锣鼓和梆板配合人物的眼神、手势和跑跳等。

除了戏曲节奏元素的借鉴外,唱段也经常被套用。

如《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中穿插着黄梅戏《天仙配》的旋律以配合诙谐幽默的情节;《武状元苏乞儿》中,主人公感叹世态炎凉落寞情绪时,便以粤剧《三笑姻缘》中的片段作为背景音乐来加深凄凉的气氛。

浅析武侠大片中音乐与视觉的包装

浅析武侠大片中音乐与视觉的包装

201文|高 洁浅析武侠大片中音乐与视觉的包装一、音乐是武侠大片直击心灵的包装《泰坦尼克号》中当唯美的苏格兰风笛响起时,相信每个观众都感受到了心灵的颤动。

然后当人们知道这首曲子制作费的高昂后,又都让人咂舌。

音乐的包装胜在高雅,让人感觉舒服更易接受。

对于中国影迷来说,小刀会序曲一响,脑海中就已经有了周星驰版孙悟空的形象,电影音乐的魅力大抵如此了。

武侠大片作为一个特有类型的电影,这注定他的音乐音效更要有特色,通过与类型化后的音乐相结合,更好的将视听艺术与文字想象的美学概念做了镜头语言的转换和感官印象的统一。

武侠片的出现和演过过程中,配乐的作用和意义得到越来越元素化的凸显,也引发了创作者和观影者作为供给和受体两个电影主题集团的重视。

张彻、胡金铨,徐克、程小东,张艺谋、李安,作为不同时代的导演,虽然风格不同,但无一例外的将中国传统音乐配词,运用到构建属于中国历史的共性,也属于他们个人的风格化的武侠世界里。

特殊的音乐可以给武侠电影增添一种极具带入感的世界观背景,以让人快速融入江湖作为仗剑行走的主角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法。

自由和狂放的背景音乐可以让观众拥有更畅意的江湖体验,婉转内敛的细腻感受,音乐之于武侠犹如古装之于历史,可以将虚构的故事渲染出真实的感受。

由此可见,武侠电影音乐是武侠电影之所以能够称之为武侠电影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众多武侠电影中作为配乐的大众广为熟悉且接受的,《黄飞鸿》系列电影算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

黄霑将古曲《将军令》加以修改,并根据原曲的曲风配上以忠孝仁义为主题的儒风填词,将电影主角黄飞鸿所具有的人物特点——小细节上抛弃不掉的中国人性中带着可爱的迂腐、内敛和中庸,大心境上却能够做到锐智、勇敢和执着。

这便是电影配乐在武侠电影中对人物塑造最典型的范例之一。

张艺谋的第二部武侠电影《十面埋伏》,在中国古乐中提取了很多十分显著的代表性特征,是后武侠时代对中国历史厚重元素融入武侠的比较典型的代表作品,配合精致布景的长袖击鼓舞曲,融入夜色幽静的独影琵琶奏,林间追逐铿锵的鼓点,雪落花间悲情的胡琴,将整个故事转景需要的情绪转换,过度的具有美感且自然流畅,填词古韵清儒,放声即将年代的距离感和看似人物的普世共鸣互文于高诵低吟之间。

中国武侠电影音乐的国际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武侠电影音乐的国际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武侠电影音乐的国际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中国武侠电影音乐一直以来都具有独特的美学魅力和文化厚度,深受国内外影迷的喜爱。

例如,张艺谋的《英雄》和蔡明亮的《降头》等电影都因为其精美的音乐原声而广受好评,这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武侠电影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和认知。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武侠电影音乐对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文化和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力图从中揭示武侠电影音乐在国际上的实际应用和广泛影响,以及它对于文化交流和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1. 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1)武侠电影音乐在国际上的传播和认知情况是怎样的?(2)武侠电影音乐对于国际音乐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有哪些?(3)中国武侠电影音乐如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自信的提升?2.研究方法本研究旨在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学术文献以及音乐评论、艺术杂志等资料,探讨武侠电影音乐在国际上的传播和认知情况,以及对于国际音乐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2)调查问卷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大众对于武侠电影音乐的认知和喜爱程度,以及对于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意义的看法。

(3)实证研究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武侠电影音乐作品,进一步研究其中的音乐元素和文化符号,从而揭示武侠电影音乐对于国际音乐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三、预期研究结果和实际价值1.预期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对武侠电影音乐的国际传播和影响进行深入探讨,预计可以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中国武侠电影音乐已经在国际音乐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深受国际音乐爱好者的喜欢和赞誉。

(2)武侠电影音乐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是其影响力的重要来源。

(3)武侠电影音乐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中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推广中国文化和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和沟通。

2.实际价值本研究的实际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国武侠电影音乐在国际上的发展和应用,为国内电影音乐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影视音乐的艺术形态与运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影视音乐的艺术形态与运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影视音乐的艺术形态与运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影视音乐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与娱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影视音乐不仅可以增强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视觉媒介的艺术感染力,丰富了大众
文化生活,也有利于宣传文化理念、弘扬中华文化,因此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但是,目前国内对于影视音乐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制作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本文旨
在对影视音乐的艺术形态与运用进行研究,提高影视音乐创作与制作水平,满足人们
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研究目的
1.探究影视音乐的艺术形态,包括音乐的结构、元素、风格、表现手法及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研究。

2.分析影视音乐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视觉媒介中的运用,研究影视音乐的设计手法、创作技巧及其与影视作品情感共振的关系。

3.总结影视音乐制作的经验,提出影视音乐制作质量与工程管理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影视音乐制作水平。

三、研究内容
1.影视音乐的艺术形态研究
2.影视音乐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视觉媒介中的运用研究
3.影视音乐制作质量与工程管理的问题研究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观察、试验分析等方法,旨在全面系统地研究影视音乐的艺术形态与运用,并提供具实际操作性和应用性的方案建议,以提高
影视音乐的创作与制作水平。

五、预期成果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影视音乐的艺术形态与运用,为影视音乐创作者和制作人员提供操作性建议,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制作难题,提高制作质量,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同时,通过本文的研究,也有可能拓宽国内对于影视音乐相关研究的视野,促进影视
音乐的传播与发展。

卧虎藏龙配乐研究报告

卧虎藏龙配乐研究报告

卧虎藏龙配乐研究报告1. 引言电影《卧虎藏龙》是由中国导演李安执导的一部获得国际声誉的武侠电影。

该片于2000年上映,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除了人物演技和故事情节外,该片的配乐也被广泛赞赏。

本报告旨在分析《卧虎藏龙》配乐的特点和魅力。

2. 背景介绍《卧虎藏龙》讲述了中国古代江湖武林中的爱情、友情和江湖恩怨。

这部电影根据作家金庸的同名小说改编,并通过精湛的武术动作和迷人的视觉效果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神秘而浪漫的武侠世界。

配乐在这样一个电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增强情感表达,调动观众的情绪,以及加强剧情的紧张感。

3. 配乐的功能配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卧虎藏龙》的配乐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出了其独特的功能:3.1 增强情感表达配乐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绪传递来增强故事中人物的情感表达。

例如,在电影的重要场景中,配乐通常会引导观众进一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3.2 调动观众情绪配乐在许多场景中成功地调动和引导观众的情绪。

在紧张激烈的对决场景中,配乐加强了戏剧性和爆发力,使观众更加紧张和充满期待。

同时,在柔情脉脉的爱情场景中,配乐温柔恬静地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3.3 强化剧情紧张感电影中的配乐还能够加强剧情的紧张感和悬疑氛围。

通过合适的音效和音乐创作,配乐能够增加电影的紧迫感和引导观众对故事发展的期待。

在《卧虎藏龙》中,配乐的效果尤为突出,通过创造紧张的音乐氛围,使观众紧随主人公的脚步,充分体验他们所面临的不确定和危险。

4. 配乐的特点《卧虎藏龙》的配乐以其独特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以下是该配乐的几个显著特点:4.1 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配乐中广泛使用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如二胡、琵琶、古筝等。

这些古老乐器的声音使电影更加地道和中国文化氛围。

此外,民族音乐元素还进一步增强了电影对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的情感内涵。

4.2 情绪化的旋律配乐中的旋律极富情感,并能有效地与电影中情境进行呼应。

《卧虎藏龙》电影音乐分析

《卧虎藏龙》电影音乐分析

《卧虎藏龙》电影音乐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卧虎藏龙》为中国古装武侠片。

这种体裁及类型的影片是中国所特有的。

因为这种影片中能够突出中国独有的文化底蕴及历史背景。

因此影片的音乐中就少不了中国的民族乐器,更少不了民乐与交响乐的配合。

今天我们将从配乐和歌曲两部分析《卧虎藏龙》的音乐。

一、影片配乐影片配乐分为主题音乐、背景音乐和场景音乐三部分。

1、主题音乐主题音乐对于电影主题的表达至关重要,成功的主题曲设计能够将光中带入影片情景中。

主题音乐的风格要与电影背景相互衬托,时刻为表达电影主题服务。

本片的主题音乐的由旅美作曲家谭盾谱写的三段式主题音乐。

影片开始于大提琴演奏的低沉缓慢、忧伤深沉的主题音乐,并贯穿整部影片。

大提琴是整部音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音色微微的发颤,仿佛一幅淡彩水墨长卷缓缓展开——画面的介入亦如水墨画勾勒出宁静美丽的水乡。

然而,虽然风景如画,万般诗意,我们却听得琴声里杀机一现。

带着观众步入龙虎争斗的复杂江湖。

2、背景音乐影片《卧虎藏龙》的背景音乐主要在李慕白和俞秀莲、玉蛟龙和罗小虎之间的感情场面时出现。

以爱情为主要表现元素。

该影片的背景音乐唯美动人,从低沉的二胡声开始,然后弦乐和管乐跟进。

在背景音乐演奏到一半的时候,有一个二胡的二度滑音,类似扬琴推弦,一下子将柔情凄婉的气氛烘托出来。

一直到结束。

这段音乐的节奏都是由大鼓和锸来固定。

定音鼓作为一个情绪色彩的点缀来使用。

中间使用的乐器除了管弦,失真吉他,并佐以女声柔声风格的吟唱来强化音乐的画面感。

更重要的一点:主奏乐器是一种电子合成音色。

有一点像吹笛子的气流声,但是很有质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音色。

3、场景音乐电影音乐中的场景音乐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场景音乐来烘托,而场景音乐需要专门设计。

在影片中我们会听到一种酷似北方大草原马头琴和二胡,带有滑音的苍凉而悠长浓郁的东方色彩的音调,加上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的华裔身份,使我们在熟悉的大提琴音色里,感受到一股不同于西方的具有民族色彩的清新之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播音与主持艺术
解析武侠电影的视听音乐艺术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侠文化在悠久的中华历史上有着特殊而又举足轻重的地位。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进行的一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侠"。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荆柯刺秦王到成书的《史记-游侠列传》,以及唐人传奇中的《虬髯客传》、《红线》、《聂隐娘》、《昆仑奴》,再到明清以历史题材为背景的小说(一般以武将作为主角),较有名的如《说岳全传》、《三国演义》以及《说唐演义》等等。

最后就是现代港台的新武侠,比较有影响的有:金庸,古龙,梁羽生,黄易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武侠小说被拍成电视剧、电影。

而在武侠电视之中,尽尝人间之生,老,病,死。

具体说来,就是:古灵精怪,喜气洋洋,豪气中天,缠绵悱恻,淡淡幽思,危机四伏,双雄对峙,晴天霹雳,黯然消魂,后悔莫及,疗伤神法,久别重逢等等。

而以此为艺术平台,武侠配乐也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音乐呈现出多元化,而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特之处,而又深深地植根于中华传统音乐。

以中华传统音乐为基础,不断汲取现代的new age、电子等新元素。

这种音乐又与新民乐、new age等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武侠影视是在上世纪7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基本上包括香港武侠电影、TVB武侠剧集、ATV武侠剧集、台湾武侠剧集、大陆武侠电视剧及电影、新加坡武侠剧集。

在武侠音乐方面,香港武侠电影音乐、TVB武侠剧集配乐是武侠音乐的两座高峰。

电影音乐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应运而生,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达手段,电影音乐和画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电影的艺术构思和美学欣赏原则。

在我国武侠电影发展过程中,电影音乐正逐渐成为武侠电影的重要构成元素,从而引起了它的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广泛关注。

《英雄》、《十面埋伏》、《功夫》、《卧虎藏龙》等一系列武侠电影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表现形式也由单纯民族性旋律描述、氛围渲染,而逐渐交响化,写意化,使音乐形象更为丰满,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反响。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博大精深的武学文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感天动地的儿女情长。

武侠电影不仅
成为华语电影中独树一帜的题材,更是一个传递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火种,当我们沉浸在武侠电影的同时,武侠电影的音乐就成了我们心中久久不忘的情怀。

可以说聆听这些或恢宏大气,或忧伤委婉的音乐就是感受我们心中对民族音乐的赏析,就是感受那份阔别已久的武侠梦。

电影音乐不仅是联系银幕和观众的纽带,它包涵一切,将一切电影效果统一成一种奇特的体验。

"中国传统音乐本身已自成体系,理论研究和创作表演都有大量可取之才,纵观华语电影音乐的创作,导演将自己作品的音乐越来越多的定位于传统化、中国化。

很多时候,电影本身的故事情节并没有给观众产生深刻影响,但是影片中的音乐却让人们深深地记在心里,许多上世纪九十年代,甚至更久远的影视作品,其中的影视插曲却被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当时耳熟能详,至今仍未流传的佳曲。

电影音乐在电影艺术中非常的重要,正如电影音乐大师伯纳德·赫尔曼所说:"银幕上的音乐能够挖掘出并强化角色的内在性格。

武侠电影音乐是武侠电影艺术的重要表达手段,有音乐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是武侠电影艺术语言不可缺少的载体。

而今,在导演们和作曲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武侠电影音乐的表现手法必将日益丰富多彩,在武侠电影中发挥更加广泛和多方位的艺术功能。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1.从武侠电影中的插曲,感受音乐对整个电影给予观众的影响。

2.影视金曲,经历时间的推移经历了怎样的改变和翻唱。

3.从音乐对歌手知名度的影响,反映武侠音乐对于歌手的成就。

四、参考文献
[1] 韩璐.论武侠电影的声音艺术创作[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
[2] 侯燕.音画统一与视听合一:电影音乐特性研究[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7.
[3] 张晓云.武侠电影配乐中的中国民族音乐[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4] 周一红.新武侠电影中国鼓的角色化叙述[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5.
[5] 陈斌,程晋.影视音乐[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6] 李竞成.电视专题片在后期编辑中视听元素的运用分析[J].科技信息,2010,17.
[7] 王秋兰.试论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J].电影评介,2008,8.
[8] 张爱萍.音乐电视(MTV)的主要艺术特征[J].剧作家,2003,2.
[9] 周冰冰.音乐电视的视觉建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5.
[10] 周传基.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11] 图小文.醉里挑灯看剑[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
[12] 姜燕.影视声音艺术与制作[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13] 李翔.音乐元素对画面制作的暗示作用[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8,7.
[14] 李锋,张海燕、李惠超、王炜.解析影片《和你在一起》的影视听音乐艺术[J].电影评介,2009,6.
[15] 郑树森.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6] 双城,列狐.法国电影手册十年百部佳片[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7] (美)Taylor·L ,Weilis·A.Media Studies: Texts,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8] Chin-Chuan Lee,John K. Fairbank.Voices of China: the Interplay of Politics and Journalism [M].New York, Guilford Pr., 1990.
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
1. 9月中旬,成立分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

2. 9月下旬,向学生通报相关老师研究方向,引导学生选择指导老师。

3. 教研室组织教研活动进行初步审查。

4. 10月初,学生完成网上选题。

5. 10月31日前,指导老师下达任务书,明确写作任务。

6. 11月初,教研室组织教研活动,按照省论文抽查标准审查任务书及最终选题。

7. 11月20日前,学生完成文献综述。

8. 12月15日前,学生完成开题报告。

9. 2011年1月10日前完成论文初稿。

10. 2011年1.10-18,进行论文中期检查,指导教师网上填写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

11. 2011年4月10日前,学生论文定稿。

12. 2011年4月下旬,学生论文答辩。

六、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1.音乐对于电影主题的烘托,以及音乐插曲在整部影片中的表现力。

2.它能将画面场景笼罩上特定的气氛:恐怖、壮丽、欢乐或悲惨。

平淡的对话一经音乐的衬托便上升为诗意的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