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摘要:新课导入是小学数学新课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它不但能起到启迪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顺利地、较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之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新课导入;导入艺术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快速引入兴趣的大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良好的新课导入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备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让学生迅速开启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炬。“一粒沙里见世界”,虽然这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熔铸和凝聚了教师的智慧和爱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养。

一、重视新课导入的教学环节

多年来的数学教学工作证明,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课导入必须精心设计。一节数学课若没开好头,对下面的讲课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对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说,这种影响可能很小,但对经验较少的年轻老师来说,影响可能较大,直接的可能会导致学生感觉索然无味,难以进入预期的学习状态,或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或导致时间紧张下课时拖堂等等。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上课伊始,学生的学习心理准备难免不充分,师生之间难免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很显然,新颖别致的高超导课艺

术,必然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欲罢不能、不得不听,整个教学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

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一堂课如何开头,也没有固定的方法。由于教育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每堂课的开头也必然不同。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重视一堂课的开端和知识的转折与衔接。他们总是精心设计导入,讲究导入的艺术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

二、新课导入的几种形式

1.问题导入

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可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设疑导课的启发思维功能,精心设置疑问,以鼓励学生思维的风帆。

例如,一教师在上《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采用如下步骤:

①向学生出示一个可变形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提问: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②变换平行四边形框架:平行四边形→矩形。提问: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有学生认为矩形是平行四边形,有学生认为不是。引导学生

陈述理由。得出结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③学生提问:“长方形是属于平行四边形的还是属于正方形的?”

④请学生对模型指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几个学生都没有讲对。教师讲解,再把模型竖起来,让学生指出高。

⑤提问:每个小正方块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你能知道下面图形的面积吗?

问1:

师:你是怎么求得的?

生:数格子,量长宽。

问2:

师:可是形状变了呀?

生:形状变了,面积不变。

问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目标中阐述:“经历探究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教师在导入时,就应该这样设计,使学生对本课的内容产生疑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功能,提高学生的兴致,为新的学习作好方法上的准备。

2.故事导入

把课讲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始终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

的标准之一。针对小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谜语、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识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在讲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时,我口述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猪八戒找到4个大西瓜,他想:4除以4等于1,每人一个。于是便喜滋滋地抱着西瓜去找唐僧。结果猪八戒边走边吃,等到了唐僧面前,西瓜一个也没有了。0个西瓜唐僧、孙悟空、沙和尚怎么分呢?

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为课堂教学成功铺下基石。

3.悬念导入

悬念,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教师在悬念中既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又创造出探求知识的良好情境。悬念的设置要恰当、适度。而且,只有寓事实于悬念中,才能引起学生开动脑筋,兴趣盎然地探索未知。

例,在讲授《圆的周长》时,教师便口述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

问题:阿凡提从起点开始跑一圈,绕正方形还是绕圆形跑得更快?

4.情境导入

有些概念、性质等基础知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性认识。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就是好动,因此课堂活动总是会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导入时所组织的活动不宜太复杂,用的时间也不宜太长,直接参与活动的人也不宜太多。

例如,在上《可能性》一节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问学生:“喜欢做游戏吗?”然后把课前准备好的黄、白、红色纸球及摸球箱拿出,按“我摸你猜”的形式,让生猜师摸的球是什么颜色的。通过形象的观察,学生自然对“一定”“不可能”“可能”三个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这样导入新课,不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扫清了障碍,而且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

5.经验导入

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素材出发,用生动有趣的提问、讲解等导入新课,是经验导入。这种方法使学生有一种亲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