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汇编现代文阅读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f9f56d1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00.png)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徐则臣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
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
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
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
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
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
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
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
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
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
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
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
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
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
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撤,怕它踢。
当然后来我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
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
近五年高考试卷真题语文
![近五年高考试卷真题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e372f1a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5.png)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30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 草原,是天地间最为宽广的画布,它用绿色的画笔,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的画卷。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勤劳、勇敢、善良的蒙古族人民。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独特的草原文化。
② 蒙古包是草原上最具特色的民居。
它由蒙古族人民自己搭建,用羊毛、木棍和泥土构成。
蒙古包内部装饰简单而温馨,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审美情趣。
每当夜幕降临,蒙古包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那是草原人民在欢庆丰收、迎接佳节。
③ 草原上的生活充满了诗意。
蒙古族人民骑马、射箭、摔跤,这些传统技艺代代相传。
在草原上,他们追逐着骏马,驰骋在广袤的原野,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每当夏末秋初,草原上的牧民们会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④ 草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见证了蒙古族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也展现了草原的壮美和生命的活力。
今天,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草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片神奇的土地。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展现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B.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C. 文章通过描写蒙古包、那达慕大会等,展现了草原人民的生活习俗和节日庆典。
D. 文章的结尾强调了传承和弘扬草原文化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用“草原,是天地间最为宽广的画布”比喻草原的美丽,生动形象。
B. 文章中“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勤劳、勇敢、善良的蒙古族人民”一句,用“勤劳、勇敢、善良”三个词概括了蒙古族人民的品质。
C. 文章通过描写蒙古包、那达慕大会等,展现了草原人民的生活习俗和节日庆典。
D. 文章的结尾强调了传承和弘扬草原文化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往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
![往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102bed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9.png)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以“我的童年”为线索,通过对童年记忆的回顾,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B. 文中“那些夜晚,我常常躺在妈妈的怀里,听着她讲述着关于家乡的故事,那些故事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童年的夜晚”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C. 文章结尾“家乡,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地方”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D. 文章整体上采用了平实的语言,没有过多的修饰,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答案:C解析:C项中,“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地方”并非直接表达对家乡的眷恋,而是通过这句话,将家乡与“温暖”这一情感联系起来,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4.下列关于这篇小说情节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女孩因为偷苹果而被父亲责打,最终导致她离家出走。
B. 小女孩离家出走后,遇到了一位好心的老人,老人帮助她找到了回家的路。
C. 小女孩回到家后,父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D. 文章通过小女孩的经历,揭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A解析:A项中,“小女孩因为偷苹果而被父亲责打”这一情节在原文中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7.下列关于这篇小说主题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通过小女孩的经历,探讨了家庭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B. 文章揭示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过度惩罚、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等。
C. 文章呼吁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
D. 文章主题是“爱”,强调家长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答案:D解析:D项中,“爱”并非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小女孩的经历,探讨家庭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考语文科目试卷及答案
![高考语文科目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6f543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f.png)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甲】段落在时间的长河中,总是悄无声息地被抹去,只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才会被永远地保存。
人们总喜欢回忆过去,那是因为过去的日子充满了我们的欢笑、泪水、喜悦与悲伤。
回忆,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憧憬。
【乙】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值得我们珍惜的瞬间,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那些美好的瞬间。
1. 请概括“段落在时间的长河中,总是悄无声息地被抹去”这句话的意思。
(3分)2.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生活中处处都有值得我们珍惜的瞬间”的理解。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古代文学中,山水诗占据着重要地位。
山水诗以自然山水为题材,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下面是一首山水诗,请分析其艺术特色。
《登高》唐代: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下是一段关于科技创新的文字,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5G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些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 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
(3分)5. 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这段文字的论证过程。
(3分)二、古诗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e2326d0b4e767f5bcfce2f.png)
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及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分享经济的诞生,源于社会资源的过剩。
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所谓的发展即生产效率提高、投资不断加大,从而带来产量的增加。
这样的发展基于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社会物资是短缺的。
时至今日,工厂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东西。
直到某一天,我们发现生产出的东西已经远远大于我们的需要,我们把已经存在的东西重新分配。
此时,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拥有一件物品的人和使用这件物品的人可以不是同一个人。
这样物资就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从而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拥有多余物资的人们,可以把物资的使用权让渡给不拥有物资的人,作为回报,后者给予前者一定的报酬,而提供这个服务的平台,也可以从报酬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分享经济由此产生。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分享经济的创业者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细分领域的平台,供物资的所有者发布和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找到物资。
不经意间,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分享经济的身影。
分享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方式,在许多领域,也都出现了不同的模式。
那么,分享经济究竟改变了什么呢?首先,它改变了供给端。
分享经济让产品的供给方从机构变成了个人。
比如,原来人们出去旅行,只能住酒店集团提供的酒店,而分享经济让个人房主也可以提供相当于酒店的服务。
原来人们只能坐出租车公司提供的车子,现在则还能坐个人开的私家车。
分享经济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
人们旅行的时候可以住各种风格的房子,人们出行的时候可以坐各种不同的车型,遇见各种性格的司机。
如今人们个性化的诉求越来越高,分享经济正好可以满足这一点。
其次,它让个人崛起。
分享经济降低了个人微创业的门槛,让人们可以更简单地实现微创业。
利用业余时间,做个小房主,做个专车司机,都是简单方便的微创业。
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让作为供给端的个人,能够有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
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含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d85d784a7302768e9939a0.png)
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含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曲唱”是由中国戏曲传承者和戏曲爱好者在舞台空间之外进行的一种戏曲唱段演唱形式。
这种表演方式代代相传,逐渐成为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在千百年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演出传统。
明代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特别标明“良家子弟有通于音律者,又生当太平之盛,乐雍熙之治,欲返古感今,以饰太平。
所扮者,隋谓之康衢戏,唐谓之梨园乐,宋谓之华林戏,元谓之升平乐”,由此可见,这种由普通人扮演的戏曲样式,与由戏曲艺人在勾栏做场演出的“娼戏”,有着判若渭泾的差别,分别代表了传统社会中的普通人和艺人群体对于戏曲艺术不同的接受方式和传承形态。
不论是哪个群体,他们传习的艺术核心内容实际都是以戏曲剧目为基础的曲牌、唱段和音乐等。
也正是因为有曲唱群体的传承,戏曲艺术不但可以在戏场庙台进行整台大戏的表演,以供观众酣畅淋漓地观看听赏,也可以供戏迷票友在戏场庙台之外的生活空间中自唱自赏。
可以说,前者是由戏曲艺人进行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艺术实践行为,后者则主要是由普通群体进行的艺术体验行为。
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一些戏曲剧种的曲唱群体颇具专业水准,有很多业余曲唱的传承者“下海”成为职业艺人,这充分说明“曲唱”是中国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一种极为传统有效的传承方式。
戏曲曲唱是以唱段演唱、传习作为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其特点自然反映着戏曲声腔与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
具体而言,一是曲唱唱段具有普及性,其传唱的内容基本都是适合大众欣赏、自我娱乐的唱腔唱段,不论是一段曲牌,还是一段板腔,都集大成地展现了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文学成就。
戏以曲传,一段流传甚广的曲唱就是一部作品最成功的段落,汇集了创腔者、词作者的艺术智慧。
二是曲唱唱段具有代表性,鲜明地展示着戏曲行当、流派乃至剧种的基本特色,脍炙人口的唱段几乎等同于对剧种及其代表人物的认同,一个时代的文化印象是通过杰出的戏曲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得以彰显的,而这些艺术成就正凝聚在曲唱唱段中。
语文近五年高考试卷
![语文近五年高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5108e7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2.png)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0分)【甲】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载着生命在茫茫星海中漂泊。
这颗蓝色的星球,孕育了无数奇迹,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兴衰。
如今,地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这些问题如同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我们: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兴起了环保的热潮。
人们纷纷行动起来,从节能减排、植树造林到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各种环保措施层出不穷。
然而,环保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努力,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乙】在我国,环保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绿色发展。
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形成了全民共治的良好局面。
然而,环保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近日,某市环保部门开展了一次专项行动,对一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了查处。
这些企业长期超标排放污染物,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此次行动中,环保部门共查处违法排污企业20余家,罚款总额超过500万元。
此举有力地震慑了违法排污行为,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0分)【甲】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然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伦理道德等。
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关注和解决。
【乙】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其列为国家战略。
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部分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仍存在一定差距。
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大研发投入、培养人才、加强国际合作等。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0分)【甲】历史是一面镜子,映照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语文近五年高考真题试卷
![语文近五年高考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c70be4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2.png)
一、现代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共20分)【甲】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一颗渺小的星球。
然而,在这颗星球上,生命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多样性和繁荣。
从南极的企鹅到北极的北极熊,从热带雨林的猴子到沙漠的骆驼,生命在地球上顽强地生存着。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日益严重,地球上的生命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为了拯救地球上的生命,人类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
从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到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正在努力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
【乙】保护地球上的生命,首先要从自己做起。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节约用水: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避免浪费。
2. 节约用电:电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能源,我们要合理使用电器,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3. 减少塑料使用:塑料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之一,我们要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选择可降解的环保材料。
4. 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要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环境,让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延续。
【丙】除了个人行动,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当承担起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责任。
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环保事业的投入。
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各种环保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总之,保护地球上的生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为地球上的生命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主要讲述了地球生态环境面临挑战,以及人类采取的措施。
B. 文章强调个人行动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相对较小。
C. 文章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如节约用水、减少塑料使用等。
D. 文章以地球生态环境为切入点,探讨了生命在地球上的多样性和繁荣。
2. 下列对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以事实论证为主,辅以道理论证。
B.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以道理论证为主,辅以事实论证。
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56326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2.png)
一、现代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篇通过引用哲学家的话,引出了“创造”这一核心概念。
B. 文章认为,创造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主动的、有目的的探索过程。
C. 文章指出,创造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挫折和失败,但正是这些挫折和失败,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
D. 文章最后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创造的勇气和智慧。
2. 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创造的定义、创造的过程、创造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B. 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创造的重要性。
C. 文章通过对比论证,突出了创造与模仿的区别。
D. 文章的论证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论据充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创造是一种需要付出努力的过程,但并不一定能够成功。
B. 创造是一种需要智慧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C. 创造是一种需要勇气的过程,需要敢于挑战权威。
D. 创造是一种需要环境的过程,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1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位年轻人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一位老人在喂鸽子。
年轻人好奇地问:“老爷爷,您怎么这么喜欢鸽子呢?”老人微笑着说:“鸽子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它们能给人带来快乐。
”年轻人听了老人的话,心里一动,他决定自己也要养鸽子。
于是,他开始学习如何照顾鸽子,如何训练鸽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鸽子终于学会了飞翔。
有一天,年轻人带着他的鸽子去公园。
他看到一位小朋友在哭,于是他走过去问:“小朋友,你怎么了?”小朋友说:“我的鸽子飞走了。
”年轻人安慰他说:“别担心,我的鸽子会帮你找回来的。
”年轻人带着鸽子飞上天空,他让鸽子去寻找那只丢失的鸽子。
鸽子很快就找到了那只丢失的鸽子,并把它带回了小朋友的手中。
小朋友非常高兴,连声谢谢年轻人。
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e8913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5.png)
一、现代文阅读(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0分)老屋张爱玲老屋坐落在市中心的一座小山丘上,三面临街,朝南的一面却与邻居家后墙相接。
门前有一方小石阶,下面是一条小巷,通往繁华的市区。
老屋虽小,却别有洞天。
院子里种满了花草树木,四季常青。
屋内布置得古色古香,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古董。
主人是一位退休的教授,他对这些古董情有独钟,每天都会擦拭一番,仿佛在抚摸着历史的痕迹。
教授的儿子在外地工作,老屋只有他和他的妻子居住。
他们的生活简单而宁静,每天早上,教授会去公园散步,妻子则在家中照顾花草。
他们的日子过得像一幅画,充满了诗意。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屋的周围开始变得繁华起来。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车水马龙,喧嚣声不断。
教授感到很不适应,他开始怀念过去的日子。
有一天,一位房地产商找到教授,提出要买下老屋。
教授犹豫了一下,最终同意了。
他明白,老屋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它必须让位给新的建筑。
在老屋被拆除的那一天,教授和妻子默默地站在原地,看着那座熟悉的老屋变成了一片废墟。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伤感。
教授的妻子说:“我们曾经在这里度过了那么多美好的时光,现在它却消失了。
”教授叹了口气,说:“是的,但生活总是在向前,我们不能停留在过去。
”老屋虽然消失了,但它留给教授和妻子的是无尽的回忆。
每当他们提起那段往事,脸上总会露出幸福的笑容。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以老屋为线索,描绘了教授一家人的生活,展现了生活的美好。
B. 文章通过对比现代城市发展与老屋的消失,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C. 文章结尾点明了主旨,即生活总是在向前,我们不能停留在过去。
D. 文章语言优美,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 文章中“老屋坐落在市中心的一座小山丘上,三面临街,朝南的一面却与邻居家后墙相接”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4分)3. 文章结尾“老屋虽然消失了,但它留给教授和妻子的是无尽的回忆”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近三年高考语文试卷试题
![近三年高考语文试卷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0cf5b3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5.png)
一、现代文阅读(30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2分)①站在长江的源头,仰望雪山,你会有一种飞翔的感觉。
高耸入云的雪山,不仅是水的源头,也是生命的象征。
雪山之水,汇聚成无数河流,滋养着长江流域的万物。
②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③近年来,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得益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
同时,长江流域的居民也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共同守护母亲河。
④然而,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加强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同时,加大生态补偿力度,鼓励居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⑥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继续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让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1)请概括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
(4分)(2)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的理解。
(6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8分)①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生活着一种神奇的动物——长颈鹿。
长颈鹿的身高可达5米以上,长长的脖子使它们能够轻松地吃到高处的树叶。
然而,长颈鹿的身高也带来了许多不便,如难以喝水、难以躲避天敌等。
②长颈鹿的脖子长,与其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在非洲大草原上,树木稀少,水源稀缺。
长颈鹿的身高,使它们能够轻松地获取食物和水源,适应了非洲大草原的生存环境。
③然而,长颈鹿的身高也带来了许多不便。
在干旱季节,长颈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寻找水源。
此外,长颈鹿的天敌众多,如狮子、豹子等。
长颈鹿的身高虽然有助于躲避地面上的天敌,但无法避免来自空中的威胁。
现代文阅读Ⅰ专题练习一--2020-2024五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Ⅰ专题练习一--2020-2024五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82ef6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5.png)
现代文阅读Ⅰ专题练习一(五年高考真题)参考答案与解析目录现代文阅读Ⅰ专题练习一(高考真题) (1)参考答案与解析 (1)一、2024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 (2)二、2024全国甲卷(实用类文本) (3)三、2024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 (4)四、2024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 (6)五、2023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 (9)六、2023全国甲卷(实用类文本) (9)七、2023全国乙卷(论述类文本) (11)八、2023全国乙卷(实用类文本) (12)九、2023新高考Ⅰ卷(信息类文本) (13)十、2023新高考Ⅱ卷(信息类文本) (14)十一、2022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 (16)十二、2022全国甲卷(实用类文本) (17)十三、2022全国乙卷(论述类文本) (18)十四、2022全国乙卷(实用类文本) (19)十五、2022新高考Ⅰ卷(信息类文本) (19)十六、2022新高考Ⅱ卷(信息类文本) (21)十七、2021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 (22)十八、2021全国甲卷(实用类文本) (23)十九、2021全国乙卷(论述类文本) (24)二十、2021全国乙卷(实用类文本) (25)二十一、2021新高考Ⅰ卷(信息类文本) (26)二十二、2021新高考Ⅱ卷(信息类文本) (28)二十三、2020全国Ⅰ卷(论述类文本) (30)二十四、2020全国Ⅰ卷(实用类文本) (31)二十五、2020全国Ⅱ卷(论述类文本) (32)二十六、2020全国Ⅱ卷(实用类文本) (33)二十七、2020全国Ⅲ卷(论述类文本) (35)二十八、2020全国Ⅲ卷(实用类文本) (35)二十九、2020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 (37)三十、2020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 (38)一、2024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3分)C2.(3分)D3.(3分)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高考卷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卷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e8367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3.png)
高考卷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A. 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唯一力量。
B. 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C. 文化自信是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
D.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华文明延续的要求?()(3分)A. 薪火相传、代代守护B.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C. 坚持文化自信D. 依赖外部力量3. 下列关于文化精神弘扬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 要弘扬跨越时空的文化精神。
B. 要弘扬超越国界的文化精神。
C. 要弘扬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精神。
D. 要弘扬失去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学逐渐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领域。
网络文学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传播途径和审美趣味,吸引了大量年轻读者。
然而,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抄袭现象严重等。
如何提高网络文学的质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4. 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4分)A. 创作方式单一B. 传播途径狭窄C. 内容质量参差不齐D. 抄袭现象严重A. 网络文学已经取代了传统文学。
B. 网络文学只受年轻人欢迎。
C. 网络文学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领域。
高考十年真题试卷语文
![高考十年真题试卷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eff42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1.png)
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15分)文章节选:在广袤的草原上,有一种神奇的植物——野百合。
野百合生长在严酷的环境中,却能在逆境中顽强生长。
它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着坚韧的品质。
野百合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野百合生长在严酷的环境中,却能顽强生长。
B. 野百合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有着坚韧的品质。
C. 野百合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D. 文章主要讲述野百合的故事,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
2. 下列对文章中“神奇的植物”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神奇”是指野百合在严酷的环境中能顽强生长。
B. “神奇”是指野百合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着坚韧的品质。
C. “神奇”是指野百合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D. “神奇”是指野百合的生存方式与众不同。
3. 文章中“在广袤的草原上”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A. 引出野百合的故事。
B. 表达对草原的赞美。
C. 强调野百合的生长环境。
D. 交代野百合的生长地点。
4. 文章第2段中,“在逆境中顽强生长”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A. 强调野百合的生命力。
B. 引出下文对野百合品质的描写。
C. 说明野百合的生存状态。
D. 表达对野百合的赞美。
5. 文章结尾一段的作用是()A. 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B. 突出野百合的神奇。
C. 表达对生命的赞美。
D. 强调野百合的坚韧。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10题。
(15分)现代文阅读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许多复杂的任务,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以下是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报道:近日,我国某科技公司研发出一款智能助手,能够根据用户的喜好,自动推荐音乐、电影等娱乐内容。
这款智能助手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思维能力的退化。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非连续类文本阅读(含答案)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非连续类文本阅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56cad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5.png)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非连续类文本阅读(含答案)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二:非连续类文本阅读一、北京卷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
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
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a6555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6.png)
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文章文章内容:(此处省略文章内容,假设为一篇记叙文,讲述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悟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1. 作者在文中提到“时间的重量”,这是指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8分)2. 文章中提到了“记忆”和“遗忘”,它们在文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8分)3.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受?请列举至少两个例子。
(8分)4. 文章最后一段提到“生命的价值”,作者对此有何看法?(8分)5.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概括。
(8分)参考答案:1. “时间的重量”在文中指的是时间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和价值,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深刻感悟。
作者通过个人经历和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表达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珍贵性。
2. “记忆”在文中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而“遗忘”则是时间流逝的自然现象。
它们共同构成了人对时间感知的复杂性。
3. 作者通过描写老照片、季节变化等细节,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直观感受。
4. 作者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经历和体验,以及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自我实现和贡献社会。
5. 本文的主题是对时间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通过个人经历和对时间的反思,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二、古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6-10题。
古文标题:《岳阳楼记》古文内容:(此处省略古文内容,假设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感慨。
)6. 请解释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6分)7. 文中“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8.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自然景观?请列举并分析其象征意义。
(6分)9. 文章最后一段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6分)10. 你认为《岳阳楼记》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
(6分)参考答案:6.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愿意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困难时先于他人感到忧虑,在国家和民族欢乐时最后感到快乐。
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及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dae2de524de518964b7d38.png)
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及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2019•江苏)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表妹林斤澜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
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
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
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
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
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
前边的说:“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平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客人,转着身于看这个新鲜的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阴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担断了脚筋。
哪有你们城里的马路好走。
”“下雨天也洗衣服?”“一下天呢,二十天呢。
就是三十天不洗也不行。
嗐,现在一天是一天的事情,真是日日清,月月结。
”客人随即称赞:“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事,天天洗这么多。
”主人微微笑着,手里捶捶打打,嘴里喜喜欢欢的:事情多着呢。
只有晚上吃顿热的,别的两顿都是马马虎虎。
本来还要带子,现在托给人家。
不过洗完衣服,还要踏缝纫机。
”客人其实是个做活的能手,又做饭又带孩子又洗衣服这样的日子都过过。
现在做客人看着人家做活,两只手就不知道放在哪里好。
把左手搭在树杈上,右手背在背后,都要用点力才在那里闲得住。
不觉感慨起来:“也难为你,也亏得是你,想想你在家里的时候,比我还自在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语文高考复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影响学生语文高考分数的瓶颈。
现代文阅读怎么样才能取得高分?现代文阅读有什么技巧?是很多高三学生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
高考宝典特地总结了此部分的高考复习资料供同学们使用!
(全国新课标卷)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血的故事林海音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
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
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
张医师最近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
大家都没有动过大手术,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
这位彭先生说,作为现代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呢!
这时,钱太太开腔了:“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
”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
钱太太“咯”地笑了:“还管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这里还
有段恋爱悲喜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
“我们当然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
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糟糕的就在秀鸾是台湾小姐。
”彭先生接着说。
“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
”有人说。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就是不许她嫁给我。
”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
秀鸾跟她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
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
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高&考%资(源#网
“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过来。
可是一年下来,我的愿望始终就没实现,有时看着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站在门口,我真想冲进去。
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真惨!”林太太不胜唏嘘。
“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点心什么的。
”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
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迭格【注】老泰山凶得来!”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什么病呀?’’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
!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柔肠寸断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
林太太说:“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
“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
“秀鸾说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五百块钱100CC,共需300CC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
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你爸爸是O血型的喽?’秀鸾点点头。
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O型的呀!’
“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
“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血交流,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明天就去验。
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
”
“对!对!血型不可不验。
”大家同声地说。
(有删改)【注】迭格:吴方言,意为“这个”。
(高考宝典为高三学生提供最好的高考复习资料和高考辅导资料)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张医师紧接过彭先生的话,让彭先生讲述自己的恋爱悲喜剧,因为他事先知道彭先生的爱情故事很是生动曲折。
B.台湾姑娘秀鸾与彭先生相爱,却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
为了捍卫爱情,她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
C“铁石心肠”的老丈人有一天“柔肠寸断”,这是他改变对女婿态度的起因,而这一情节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Ks5u D.这篇小说借助人物之间的对话,讲述了一个与血型有些关系的婚恋故事;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南腔北调的外省人在台湾的爱情故事。
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文笔诙谐而又细腻。
答案: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 不给分。
解析:A项彭先生的爱情故事是悲喜剧,不是生动曲折,张医师让彭先生讲故事是为了劝大家验血型。
E、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外省人彭先生与台湾小姐的爱情故事。
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对话风趣而又细腻。
B、“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错,秀鸾说过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的话,但没有这样做,也没有牺牲亲情
(2)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答:①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②提示小说主题的解读路径;③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
解析:本题考查细节的作用,应考虑细节本身的内容,细节与上下文的关系,细节与主题的关系。
(3)“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答: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
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分)
答案:观点一: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不合适。
①“血”这个词可让人联想到“血脉”、“血缘”、“血性”等多种含义,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题意就显得单一了;②外省人和台湾人血脉同源,这是“血般的故事” ③彭先生的恋爱故事,实质上折射了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小说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
观点二: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合适。
①“血”有类型之别,而语言有“南腔北调”之分,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彰显作者的巧思;②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与内容更吻合;③可显
示“验血型”在文中的重要性,也与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不相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