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音特征及其英汉音位系统的对比
英汉元音对比分析
![英汉元音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19d09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1.png)
英汉元音对比分析元音是语言中最基本的音素之一,是组成单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和汉语中的元音虽然对于母语为汉语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元音差异是很大的。
本文将从英汉元音发音的区别、元音发音的困难点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英汉元音发音的区别1. 不同元音数量和种类2. 不同元音位置英文的元音发音强调喉下、舌根以及口腔较为充分的运用,而汉语元音比较注重口型的变化。
如英文 /i/、/ɪ/ 两个元音发音要求舌头高抬,紧关牙齿区域,声带振动以及口腔周围肌肉的参与;而口型的变化相对较小;汉语中的 /i/ 元音却要求舌头前部稍稍往上抬,嘴唇也相对的要小嘴型些,发音时相对口型的变化比较显著。
3. 不同元音连读规则英文中,元音的连读十分常见。
比如:两个元音相邻时,第一个元音嘴形终止,第二个元音嘴形即开始。
这种元音公司也是英文的一个重点之一。
而在汉语中,词语之间的元音搭配多为平行性结构,消亡相对而言比较少。
二、元音发音的困难点学习英语和汉语的人士在学习元音发音时都会面临着一定难度和困惑。
以下为其主要困难点:1. 发音物理属性不同英文中的元音发音需要吸气,在喉咙和口腔内呼出。
因为鼻腔是关闭的,所以产生的声音相对较大、清晰。
但是,汉语元音的发音则比较难以分辨,而且汉语的元音不同于英语在口腔中使用舌头、齿龈和唇部的形态口语习惯。
2. 思维负担对于汉语母语者来说,合适的英语元音就像一个全新的思维负担。
他们已经熟悉了汉语的发音系统,所以学习元音发音时,必须要培养耳音的感觉、视觉方面的感受和口腔肌肉的反应和拓展。
三、学习方法元音发音是学习英语和汉语的关键之一,以下是一些学习方法:1. 长时间听英语和汉语。
3. 练习嘴唇、舌头及颚部肌肉的运用。
4. 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元音,例如/ɪ/、/ʊ/、/e/,等等。
5. 通过模仿视频和听力练习,找到自己最佳的元音发声位置。
6. 在日常交流中尝试正确地用汉语和英语发出不同的元音。
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资料
![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39c8daf59eef8c75ebfb3b6.png)
的方法又有分歧 。
汉语:a.1382个音节(《现代汉语词典》);
b.汉语北京话如不算声调,共有411个音节,如附上四声,
则有1644个音节(词素morpheme)(《普通语音学》 )。 BACK
BACK
汉语:音节计时的(syllable-timed) 在汉语中,音节(字)的数目是韵律的基础。如我国的旧诗依
照每行的音节数来决定其韵律和节奏。每一行诗中意群 (sense group)的划分,停顿的位置,各音节时间的长度, 以及声调类型的搭配都以音节的数目为基础。
Eg.
____白居易《草》
五言诗总是五个音节,通常以前两个音节成为一个意群,后三 个音节又成另一个意群。第一个意群后稍有停顿。前两个音 节约占一拍,后三个音节约占两拍。而声调类型的搭配(所 谓的“平仄”也是根据音节数目来定的。)
出现位置 英语:a.出现在词尾或辅音前的混浊 /l/;eg./fu:l/,/d l/
b.除了[h]和[w],[j]从不出现在词尾,其它的辅音都可以 出现在词尾。 汉语:a.只有出现在元音前的清晰/l/;
b.汉语的音结尾只出现/n/或/ /两个鼻辅音,不出现其他任 何辅音。
结果:我国学生初学英语时往往在词尾的辅音后面加一个元音。 eg. that/z t /; book/buk /
汉语中的语调现象
汉语句子的语调显示在语句末尾的重读词上。但汉语的每个音 节(字)都有固定的声调,语调就必然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只能把 字调稍加改变,而不能把字调完全改变。所以有些语音学家认为汉 语的语调实际上是在字调上加语调。也就是在原来字调的基础上稍 加改变,使它既不失去原来的声调,又符合语调的要求。 Eg.那么做就很 难(nán),这么做就很容 易(yì)。(声调与语调一致) 这么做就很容 易(yì),那么做就很 难(nán)(声调与语调不一致) (“易”字原来是降调,而在句子中间需要的是升调,所以只能变 通办理,把“易”字下降的幅度调小,变为稍降。“难”字原来是 升调,但句末要求用降调,所以也只能用折中的办法,把“难”字 上升的幅度减小,变为稍升。)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4a1662a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5.png)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
汉语和英语在语音上有很多差别。
下面是一些主要差异的例子:
1. 发音方式: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结合发音,而英语中的辅音和元音
独立发音。
汉语的发音较为平坦,而英语的发音更具有音调。
2. 音节:汉语的音节结构通常是辅音+元音或者只有一个元音,而英语的音节结构更加复杂,可以包含发音较多的辅音组合。
3. 音调: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音调的变化会改变词义,而英语的音
节重音更为强调,但并不改变词义。
4. 辅音差异:汉语中的辅音相对较少,只有大约20个,而英语有约24个辅音。
一些英语的辅音发音在汉语中并没有对应的音。
5. 元音差异:汉语和英语中元音的数量和发音方式也有差异。
例如,
汉语中只有单元音(如"i"、"a"、"u"等),而英语中有单元音和双元音(如"ee"、"ai"、"ou"等)。
6. 语音连读:英语中的语音连读较为常见,即单词之间的边界不明显,而在汉语中较少。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差异在不同的方言和口音中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由于语音差异较大,因此汉语学习者通常需要特别强调发音练习。
英汉语音在音长中的表现及功能差异
![英汉语音在音长中的表现及功能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077bafc941ea76e58fa0497.png)
摘要:留学论文音长在英语语词里是区别特征,属语言成分; 在英语语句及汉语语词、语句里却是非区别特征,属副语言成分。
揭示英汉音长韵律特征的功能差异,对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和英语语音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音长功能差异一、韵律特征的概念及性质语言的韵律特征(prosodic feature)通常指传统观点上的“非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它包括音高、音强和音长三个方面的特征,涉及语音的音位层、音节层、音节组合层和语句层。
在音位层,韵律特征往往能起提高音质音位听辨度的作用,使音质音位的感知更加准确和清晰;在音节层,韵律特征最突出的表现是声调语言中的声调以及非声调语言的轻重音(stressed and unstressed);在音节组合层,韵律特征主要表现在语流音变或连读变调;在由音节和音节组合组成的语句层,(intonation)是韵律特征最突出的特点。
每一个音段,不管是多短或多长,都必然伴有一定的音高、音长和音强,三者共同构成了这个音段特有的韵律特征。
人类巧妙地运用这些特征来分辨意义,表达感情,增加听辨率。
这多方面的作用交织在一起,虽难于描写和分析,但却容易控制和模仿,形成语言的韵律特征的各个特色。
下面,以音长为出发点,分析韵律特征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中的不同表现及功能差异。
二、音长在汉英语言中的表现及功能差异2.1音长特征在汉语中的表现及功能2.1.1语词音长:音长在普通话语词中属于非区别性语音特征。
普通话语词一般不以单纯的语音长短来形成音位对立,语音长短的差异也往往附于其他语音特征上。
例如,普通话非轻声音节读音长,音域宽,发音相对完足,而轻声则恰恰相反。
普通话上声读音较长,而阳平读音则相对较短,但音长特征在这里只是从属特征,并不形成对立。
普通话的声母虽然有长短差异,并不造成对立,属于非区别性语音特征。
2.1.2语句音长:普通话的语句中,音长特征却有一定的音位作用。
在这里,音长虽然不是基本表意手段,不能看作主音位,但可以看作一种重要的次音位。
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资料
![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39c8daf59eef8c75ebfb3b6.png)
桂灿昆
Contents
引言 一、音位方面的区别 二、声调语言与语调语言间的区别 三、节奏上的区别 四、词句发音衔接上的区别引言
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特有的一个语音系统、特有的一套发音 规律。比如,有多少个音位,哪些发音上的差别足以构成不同 的音位,而哪些发音上的差别又只能构成同一音位的变体。在 使用其他的语音特征方面,如用声调来区别词义,用不同的重 音位置来区别词语的意思,用语调来表示说话者的态度或口气 等,不同的语言也有不同的特点。学习外语在某种程度上必然 会受到本族发音习惯的影响。往往会不自觉地把本族语的一套 发音习惯搬到外国语中去。比方,用本族语近似的音位去代替 外语的音位,将本族语的重音、声调、节奏、语调等方面的规 律套在外语的词句上。两个语音系统间的差别问题,我们在多 年的英语教学中已深深地体会到;美英各国亦有同感。汉语和 英语是两种很不相同的语言,单就语音系统来说,就有很大的
出现位置 英语:a.出现在词尾或辅音前的混浊 /l/;eg./fu:l/,/d l/
b.除了[h]和[w],[j]从不出现在词尾,其它的辅音都可以 出现在词尾。 汉语:a.只有出现在元音前的清晰/l/;
b.汉语的音结尾只出现/n/或/ /两个鼻辅音,不出现其他任 何辅音。
结果:我国学生初学英语时往往在词尾的辅音后面加一个元音。 eg. that/z t /; book/buk /
英语:元音
和辅音
等。
在英语中是不吐气的浊音;而在汉语中则是不吐气 的清音。
在英语中是圆唇音,而在汉语中则不是。
BACK
英语:辅音的清或浊起着区别词义的作用。 Eg./p/,/b/;/ // / 汉语:辅音的吐气与否起着区别词义的作用。 Eg. sh,r
汉英语言对比
![汉英语言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1241bfef2cc58bd63186bd56.png)
课题第二章汉英语音对比需1 课时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发现汉英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帮助更好地学习英语以及在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起到较好的作用。
教学重点汉英语言的音位系统对比教学难点汉英语言的音位系统对比教案编写日期2015年03 月24日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提示与补充Ⅰ导入在黑板上写上“语音”、“语系”、“语音学”、“语系学”这几个词语,并且发问“你们知道他们之间的关联吗?”(找2-3个学生回答)然后引入第一小节。
Ⅱ新课第一节语音系统的基本特征一语音要素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不同价值音高、音长、音强、音质四要素(借助《现汉》)其中,音质是各种语言都重视的。
(一)汉语对音高敏感汉语为声调语言,对音高敏感(音高的变化-声调),声调区别意义,主要表现●汉语同音字非常多,需要根据充满音高变化的上下文来判断一个字的意义。
例:汉语韩语韩愈●声调如此重要,其准确度甚至比声韵母的正确发音更重要。
(上海人不分平翘舌,却在交流中没给听者带来太大的理解障碍。
)●外国人讲中文,可能每个字都字正腔圆,但声调有一点点走样,我们可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例:wo mai tan zi. 买、卖、毯子、坛子?(二)英语对音强敏感英语为语调语言或重音语言,音强对英语的价值更高。
英语也有音高,但只表现在句子语调,在词的层面不具区别性,英语中起到辨义功能的是重音。
例:名词性质的conduct与动词性质的conduct两者的重音位置不同,发音也就不同。
简单解释音高、音长、音强、音质这四个词。
二音节结构的对比(一)汉语音节的结构类型和结构特征从音节中元辅音的线性序列观察:1、音节中最少须有1个元音,最多可以有4个因素2、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可以有2个或3个元音连排,而且以开音节居多。
3、音节中可以无辅音,不存在辅音连缀。
从传统音韵学观察:声、韵、调(PPT上展示树状图)(二)汉语音节结构内部的规律韵母:开、齐、合、撮四呼普通话的音节结构十分简单,数量有限:除儿化音和轻声外,不分声调的普通话音节有414个,如果分声调的话,由于并非每个音节都存在4个声调,因此带调音节也只有1254个。
英汉语音系统对比分析
![英汉语音系统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92203e453610661ed9f4c4.png)
(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 桂林 5 4 1 0 0 4 )
摘 要 英 语 和 汉语 分 属 印 欧 语 系和 汉藏 语 系 。 英 语 和 汉 语 的 语 音 系 统有 其 相 同之 处 , 也 有 很 大 区别 。作 为英 语 教 师
( 特 别是大学英语 教师) ,更 系统地 了解这 两种语 言的 区别
Ab s t r a c t En g l i s h a n d C h i n e s e b e l o n g t o t h e I n d o — E u r o p e a n
l a n g u a g e f a mi l y a n d S i n o - T i b e t a n l a n ua g g e f a mi l y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En g l i s h a n d C h i n e s e p h o n e i t c s y s t e ms p o s s e s s t h e i r s i mi l a r i t i e s ,
b u t t h e r e a r e a l s o g r e a t d i f e r e n c e s . A s E n g l i s h t e a c h e r s( e s p e - c i l a l y c o l l e g e E n g l i s h t e a c h e r s ) , t h e y s h o u l d mo r e s y s t e ma t i c a l l y
带” 这一 意 义 。 2 . 2语 调 的 对 比 语调是说话时语音高低轻重配 置而形成的腔调 。在汉 语 中, 语调 的高低轻重是表情达意 的重要手段。汉语 句子根
英汉语音系统对比研究分析
![英汉语音系统对比研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e8f28048d7c1c709a14577.png)
英汉语音系统对比研究分析引言语音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难点。
然而外语界对于语音教学的研究探索却明显少于其他领域。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共性与相似性,但民族语言的个性也相当明显,两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语音系统和发音规律。
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但它也无法摆脱其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
“外语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是中外语言的比较教学”(王力,1985)当今语言学家认为,音系学对比是语音对比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即通过两种语言的音位系统的构成、特征和音节结构(即音段音位,segmentalp honem es)及重音(stress)节奏(rhythm)、音调(tone)、语调(in2tona tion)和音渡(junctu re)等方面问题(即超音段音位sup ra segm en ta l p honem es)的对比研究来揭示语言之间的本质区别。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索英汉两种语言语音系统的本质差异,以期指导英语语音教学。
1、对比分析语音学音位学1.1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迁移理论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假设。
20世纪50年,为适应外语教学的需要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提出了对比分析理论。
它运用同一种原理和方法对两种语言的系统(如语音系统和语法系统)进行对比和分析。
其目的是要通过系统地比较母语(mother lan2guage)和目的语(ta rget language)之间的异同来建立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1.2语音学与音位学语音学是研究人类发音特征的科学。
特别是研究语言中所用的语音并对其进行描述、分类和标音。
音位学研究的是声音系统。
即一种语言里所有的区别性语音及其模式。
“为了获得言语活动中的集体规则,必须抛开和言语活动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物理、生理和个人习惯等异质要素,否则人们根本没有办法认识存在于集体意识中的语言规则。
”从复杂的言语活动中去掉言语而得到语言,再从语言中去掉语言的外部现象而得到内部语言现象,最后从内部现象中去掉历时语言事实而得到一个由对立关系、组合和聚合关系构成的同质共时语言系统,从而从复杂的英汉语音现象中,借助于形式语法对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进行详细的描写。
普通话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
![普通话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982c522d6294dd88d1d26bc3.png)
普通话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摘要:英语与汉语采用相同的26个拉丁字母。
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学习英语时难以识别英语与汉语普通话在语音上的差别。
探讨两种语言在元音、辅音及节奏、语调方面的差别,找出两者间的规律性的差别,有助于英语的学习。
关键词:普通话英语语音音位虽然各种语言有其相通的一面,但各有其语音体系,并有自己独特的发音规律。
要全面正确地了解普通话与英语语音上的差别,学习好英语,就应该从普通话与英语在音位方面的特点作科学的对比研究。
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素,但是在言语交际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位。
音位分为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两种,前者包括元音、辅音;后者则指重音、音调、语调等。
以下是两种语言音位的对比分析情况:一、元音、辅音和声母、韵母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英语有20个元音、28个辅音。
英语的音位是区别词义的最小单位。
属于汉藏语系汉语的音位和英语一样,也是区别词义的最小单位。
普通话是汉语的代表语言,有辅音音位,即声母22个、韵母31个。
英语元音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普通话的元音分为单韵母和复韵母。
英语的单元音数量比普通话的单韵母要多,而且分得细。
普通话里只有6个单韵母;英语有12个单元音,而且分为前、中、后元音。
其中/I、U、e、A/等单元音在普通话中找不到近似的音。
而在普通话中能找到的近似音如/i、u/,前者发音的舌位比英语更靠前。
另外,普通话的复韵母/ei、ou/和英语的双元音/eI、aI、au/虽都以强元音为主,向弱元音方向滑动。
但是,普通话滑动较快,而且并没有达到弱元音的位置,念起来两音浑然一体;英语的双元音滑动较明显,两者相对独立,普通话较好的人很容易将like误念成/lak/或/lek/。
值得注意的是两者在发音的部位和口形上都存在差异。
发复韵母/ei、ou/的口形张得小于发双元音/eI、aI/,但舌位略靠后。
普通话和英语里都有三元音,其发音方法各不相同:发普通话三元音的方法是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中间的元音紧张度强,形成一个音节;英语的三元音由双元音加/[/组成,但不是出现在同一个音节里,其发音方法是由强到弱,再由弱到次强。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英汉语音对比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英汉语音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8b35d4b52acfc788ebc924.png)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英汉语音对比分析文章综合阐述了当前汉语、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诸多现实问题,以对比语言学为理论依据,对比分析了英汉语字母名称音的重要性,英语语音的元音和辅音、汉语语音的韵母和声母两对概念,英汉元辅音系统的组成,英汉音位系统,英汉音节结构特征,英语语调及汉语声调,英语语音有别于汉语语音的长短音、轻重音等方面的异同,对改善英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材的编写水平、英汉文化交流工作等方面都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字采用或参照26个拉丁字母,该字母一旦被用来记录某种语言的语音,就成了该语言的文字或语言的拼音方案。
虽然同样都是拉丁字母,且字母顺序是全球一致的,但各国毕竟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都有各自的与其本语音体系相适应的独特的名称音,各有一套充满“个性”的字母发音规律是极为正常的和必要的。
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的发音也是如此,存在着很大差异。
一、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与改革中文的汉语拼音以26个拉丁字母为基本字母,根据每个拼音字母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不同发音音值分为三种读音:本音、呼读音和名称音。
表示汉语声母和韵母音素的音值时读本音,用作汉语拼音声韵母教学时读作呼读音,而在称呼字母身份时应读作名称音。
《汉语拼音方案》中字母V只用来拼写外来语、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
V读作鱼(平声),以适应现代电脑技术时代的需要。
在汉语字典里没有字母IUV,除了“ü”以外,其它的拼音都能找到与汉语拼音相对应的英文字母。
《字母表》早已为每个汉语拼音字母规定了法定的名称音,这是称呼字母和朗读字母表的基本依据。
但长期以来,很多汉语教师在对初学者汉语拼音授课中字母,却存在两种读法教学。
汉语教师为了方便,用声韵呼读音(a)(bo)(ci)(de)(e)(fo)(ge)(he)(i)(ji)(ke)(le)(mo)(ne)(o)(po)(qi)r(ri)(si)(te)(u)(v)(wu)(xi)(yi)(zi)来读字母表,汉语拼音教学计划总是按单元音韵母、四声、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字母歌》这样的顺序逐次来教学,对于汉语字母名称音的教学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英汉两种发音体系对比
![英汉两种发音体系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f58dee130912a21615792913.png)
英汉两种发音体系对比摘要: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过程中,汉语的发音方式和发音习惯不可避免地对英语语音学习产生正迁移和负迁移,从而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语音学习的效果。
这是由两种语音体系的异同造成的。
为了给英语语音学习者和教学者提供启示和帮助,对中国学生英语语音学习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归纳,将英汉两种发音体系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英语语音;汉语;正迁移;负迁移一、语言迁移理论概述迁移是指学习者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和经验对其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技能的影响。
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即旧的知识能够帮助和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反之,如果旧的知识、经验妨碍新知识的获得,就是负迁移,即干扰。
在外语学习中,迁移主要是母语及母语学习经历对学习新语言的影响,称为一语迁移,发生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文化等各个层次上。
如果目标语与母语有相通或对应结构,母语对目标语的学习起促进作用,在学习中就会出现正迁移现象。
但是如果两种语言中的对应结构有差异或没有对应结构,母语就会对目标语的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从而产生负迁移现象。
对于语言迁移现象,语言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各自的观点。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语言学家弗赖伊斯和雷多提出对比分析假说。
他们认为“外语学习的主要困难是由两种语言的差异引起的,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并克服这种差异”,因此应当“将学习者的母语与目标语进行各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出两者的差异,解释或预测外语学习中已经或将要出现的困难与错误,并以此来指导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活动。
”这一理论侧重于语言学习中的负迁移。
20世纪80年代,乔姆斯基提出了普遍语法理论。
他认为“人类语言结构存在普遍性”,普遍语法是人类所特有的语言知识体系,存在于正常人的大脑中,并对一切语言学习起作用。
这一理论强调母语在目标语学习中的正迁移。
各种语言具有一定程度的共性,使得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正迁移作用,同时每种语言又具有特殊性,使母语迁移对外语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即负迁移。
汉英语言中音高语音特征的表现形式及表达功能比较
![汉英语言中音高语音特征的表现形式及表达功能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b2f8efd4b73f242326c5f2d.png)
汉英语言中音高语音特征的表现形式及表达功能比较一、引言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往往离不开超音段手段来表达。
超音段手段是语音的音高、音强和音长等物理属性的表现,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音高手段,也是最为复杂的。
声带振动的基本频率是改变音高的物质表现形式。
音高表现在语言的语音系统中其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声调和语调2.轻音和重音3.节奏和音渡本文将对这几个方面在英汉语言系统中的异同进行考察。
二、声调和语调(一)概念的区分英语语言系统中没有“字”的概念,因而没有“字调”。
句调在词典中因见字名义而未收录,我们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句子的语调。
从表1可以看出,声调是基于音节、单词或词的,而语调是基于句子这一级语法单位的。
语言学科对这几个概念的定义如下:声带振动的基本频率是改变音高的物质表现形式。
这种变化在语言中的表现叫作旋律(melody)。
旋律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现方式不同。
如果以音节或词作为旋律的基本载体,这种旋律被称作“声调”(tone)。
具有这种性质的语言被称为“声调语言”。
如果以短语或小句作为旋律的基本载体,这种旋律被称作“语调”(intonation)。
具有这种性质的语言被称为“语调语言”(韩波,2004)。
声调和语调都属于超音段范畴。
两者在音高上都表现为高低升降变化但从旋律涉及的语音范围来说,声调以重读音节或词作为基本载体单位;语调以短语或小句为基本载体单位(陆颖,2004)。
很明显,汉语是声调语言,汉语的旋律主要表现为声调,以字为单位;英语是语调语言,英语中的旋律主要表现为语调,以短语、句子为单位。
但这并不代表汉语就没有语调,这是矛盾的主次问题。
确定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归属问题以后,我们就可以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了。
(二)汉英声调语调对比分析1.调型及调值汉语的声调有四种调型: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就音高特征来说,它们是平调、升调、曲折调和降调。
英语的语调有五种基本调型:降调、升调、升降调、降升调、平调,也有学者认为有七种调型,即把降调和升调细分为低降、高降、低升、高升。
英汉语音对比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
![英汉语音对比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40d108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0.png)
英汉语音对比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在英语语音教学中,英汉语音对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因为中英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地掌握英语的语音规律,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听说能力。
因此,英汉语音对比不仅是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内容,还是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英汉语音系统的差异英汉语音系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元音的数量和发音方式不同。
英语中有12个单元音和8个双元音,而汉语中只有6个元音。
此外,英语的元音发音方式也与汉语不同,例如英语中的/i:/、//、/e/等元音在汉语中并不存在。
2.辅音的发音方式不同。
英语中的辅音发音方式与汉语也有很大的差异,例如英语中的/th/、//、/v/等辅音在汉语中并不存在。
此外,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的组合方式也与英语不同,例如汉语中的“zh”、“ch”、“sh”、“ou”、“ei”等音在英语中也并不存在。
3.语音的重音和语调不同。
英语中的重音和语调非常重要,能够影响到词义的理解和表达。
而汉语中并没有重音和语调的概念,因此对于汉语母语者来说,正确地掌握英语的重音和语调是一项难度较大的任务。
二、英汉语音对比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作用1.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英语的语音规律。
通过对英汉语音系统的对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中的元音、辅音、重音和语调的发音规律,帮助学生正确地发音和理解英语的语音。
2.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英汉语音对比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语音规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通过对比英汉语音的差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的发音规律,从而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3.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英汉语音对比还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三、英汉语音对比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实践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英汉语音对比的教学:1.对比元音的发音。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827becc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8.png)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英语与汉语就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语言。
如果能够精通这两门语言,在世界各个领域内的交流应该就是没有问题的。
而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意义更就是非同凡响的。
既然学好英语与汉语有诸多好处,那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就真的很有必要学好英语与汉语了。
英语与汉语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诸多的共同处,但就是英语与汉语也有很多的差别,比如二者在语音上的差别就很大。
下面我们对两者在音素、音位、音节、语调、及节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
语音的最小单位就是音素,但在言语交际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就是音位。
音位分为音段音位与超音段音位两种,前者包括元音、辅音、元音与辅音、辅音与辅音在词中的组合,即音位组合成音节;后者则指重音、音程、节奏、音调、语调及音渡等。
英汉两种语言选择发音的部位与方法有很大的共性,例如都使用双唇、舌尖、舌面、口、鼻、齿、腭、声带等部位,都采用塞、擦、塞擦、送气、阻碍等方法。
一元音辅音与声母韵母英语属印欧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普通话就是汉民族的代表语言。
汉语的声母一般位于音节的开头,韵母就是声母后面的一部分,一般由元音如ao、ou、ai,或元音加辅音n、ng 构成的16个鼻复韵母,如an、ian 、uan、en、in、un、ang 、ong、iong等。
英语的单元音数量比普通话多,而且分得很细。
普通话里只有6个单韵母;英语有9个单元音,分为前、中、后元音。
英汉近似音如/i/, /u/,在普通话里发音的舌位比英语更靠前,英语则更靠后。
普通话的复韵母/ei, ai, ao,ou/与英语的双元音/ei,ai, ao, ou/虽都以强元音为主,发音时向弱元音滑动,但普通话较快而且并没有达到弱元音的位置,念起来两者浑然一体;英语的双元音滑动较明显,两者相对独立。
同时发音部位也不同:发复韵母/ei, ai, ao, ou/的口型张的小于发双元音/ei, ai, ao, ou/,单舌位略靠后。
英汉单元音对比分析
![英汉单元音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a2ef770029bd64793e2c40.png)
英汉单元音对比分析语言的结构由语音单位、句法和词汇等部分组成,其中语音比其它语言结构具有更大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元音是英语语音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英语和汉语单元音系统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有助于减少学习英语单元音的困难。
通过对比,我们既能看到英汉单元音的相似性,又能看到其不同特点,这对深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标准英国英语(Received Pronunciation),和汉语普通话为例。
英语元音系统的分类标准主要参照吉姆森(Gimson ,1994),汉语元音系统的分类标准主要参照林焘和王理嘉(1992)。
标签:英汉相似单元音差异运用一、英汉单元音概述无需与其它元音结合就能在音节中单独存在的元音称为单元音。
单元音是一种语言中的基本元音。
它的描述标准不一,常用的是发音的生理标准,包括:(一)舌头的位置,分舌前、舌中、舌后,对应位置发出的元音分别称前元音、央元音和后元音。
(二)下颚的高度,即口腔的开合程度,一般分为高、中、低,或闭口、半闭、半开和开口,对应高度发出的元音分别称为高元音、中元音、低元音,或闭口元音、半闭元音、半开元音和开口元音。
(三)唇的形状,可简单分为圆唇和非圆非展唇,相应的元音可分为圆唇元音和非圆非展唇元音。
英语中共有12个单元音, 它们是: /i:/、/i/、/e/、/æ/、/ə/、/ə:/、/Λ/、/a:/、/ɔ/、/ɔ:/、/u/、/u:/。
汉语有6个, 即: i、u、ü、e、o、a。
两者在舌位图上的位置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为比较方便, 两个单元音系统可列表如下:二、英汉相似单元音描述按照元音发音时口腔的开度、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嘴唇的圆展,其中[i]是前高不圆唇元音,[u]是后高不圆唇元音,[a]是前低不圆唇元音,[ɑ]是后低不圆唇元音。
以上四个元音分别代表元音舌位的四个极点。
音位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体现分析
![音位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体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cd797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a.png)
音位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体现分析音位是语音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是语音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单位。
在不同语言中,音位的特征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从音位的基本特征出发,探讨它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体现方式以及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一、音位的基本特征音位有许多基本特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音高、音长、音调、浊音和清音。
这些特征不仅是表达言语的必要因素,也是语言学和音乐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音高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程度,是一个音在频率上的表现。
在语音中,音高决定了词语的声调,也即是说,改变音高会导致词义的改变,如中文中的“ma”可以表示“妈”、“麻”、“马”等不同的意思,就是因为它们的声调不同。
2.音长音长是指声音的持续时间,是单词和句子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在英语中,音长往往会影响重读的位置,也就是强调的部分,例如,“China”和“Chinese”就因最后一个音节“i”长短不同,而强调位置有所差异。
3.音调音调指的是高低发生变化的声音。
主要在中文等有声调语言中出现,可以影响一个音节的意义。
根据音调变化,可以将中文音节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个声调。
4.浊音和清音浊音指发声时声带振动的音,如“b”、“d”、“g”等,而清音则是不振动的音,如“p”、“t”、“k”等。
浊音和清音的区别会对词义产生影响,二、汉语中音位的体现在汉语中,音位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声调、音长和辅音搭配上。
1.声调汉语中的声调是一个重要的音位特征,它可以改变词义和语法意义。
汉语中常用的声调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它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音节上。
例如:“买”、“麦”和“卖”这三个字,都是由“mai”这个音节组成。
但是它们的声调不同,导致具有截然不同的意义。
2.音长音长在汉语中也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区分词义。
例如,“姑娘”和“姑凉”用了不一样的音长,就使词义发生了区别。
3.辅音搭配汉语中的辅音搭配也很有特点。
许多词语都由辅音和元音组成,如“爱”、“出”等,它们的搭配也是非常规则的。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5576825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7.png)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英语和汉语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语言;如果能够精通这两门语言,在世界各个领域内的交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意义更是非同凡响的;既然学好英语和汉语有诸多好处,那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就真的很有必要学好英语和汉语了;英语和汉语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诸多的共同处,但是英语和汉语也有很多的差别,比如二者在语音上的差别就很大;下面我们对两者在音素、音位、音节、语调、及节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素,但在言语交际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是音位;音位分为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两种,前者包括元音、辅音、元音与辅音、辅音与辅音在词中的组合,即音位组合成音节;后者则指重音、音程、节奏、音调、语调及音渡等;英汉两种语言选择发音的部位和方法有很大的共性,例如都使用双唇、舌尖、舌面、口、鼻、齿、腭、声带等部位,都采用塞、擦、塞擦、送气、阻碍等方法;一元音辅音和声母韵母英语属印欧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普通话是汉民族的代表语言;汉语的声母一般位于音节的开头,韵母是声母后面的一部分,一般由元音如ao、ou、ai,或元音加辅音n、ng 构成的16个鼻复韵母,如an、ian、uan、en、in、un、ang、ong、iong 等;英语的单元音数量比普通话多,而且分得很细;普通话里只有6个单韵母;英语有9个单元音,分为前、中、后元音;英汉近似音如/i/,/u/,在普通话里发音的舌位比英语更靠前,英语则更靠后;普通话的复韵母/ei,ai,ao,ou/和英语的双元音/ei,ai,ao,ou/虽都以强元音为主,发音时向弱元音滑动,但普通话较快而且并没有达到弱元音的位置,念起来两者浑然一体;英语的双元音滑动较明显,两者相对独立;同时发音部位也不同:发复韵母/ei,ai,ao,ou/的口型张的小于发双元音/ei,ai,ao,ou/,单舌位略靠后;普通话和英语都有三元音,发音方法各不相同:发普通话的三元音是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中间元音紧张度强,形成一个音节,如/iao,uai,iou,iau/等;英语的三元音由双元音加音标符号//组成,但不出现在同一个音节里,其发音方法是由强到弱,再由弱到次强;普通话和英语的辅音音位也存在异同;英语的辅音多是清浊成对的,如/p,b/,/t,d /,/k,g/等,而普通话的辅音多数分为送气和不送气的辅音,如b,p,t,d,k,g,j,q,x,zh,ch,sh,z,c,s等,浊辅音只有r,m,n,l,ng5个;不送气的/p/和送气的/p‘/是英语和汉语都有的两个音素,汉语拼音方案/p/写作b,/p‘/写作p 但它们的作用大不一样:汉语的/p/和/p‘/在汉语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语音单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表”/piao/和“飘”/p‘iao/,它们是对立的;而在英语里,/p/只出现在/s/的后面,/p‘/只出现在词的开头和其他位置,如sport的p发成/p/,port 的p发成/p‘/,换一下也不会引起混淆;在英语里,/p/出现的位置不会出现/p‘/,/p‘/出现的位置不会出现/p/,它们出现的环境处于互补关系,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鼻辅音在英汉两种语音系统中可用同样的区别特征来描述:/m/:+辅音性,+鼻音性,-后部性,+双唇性,/n/:+辅音性,+鼻音性,-后部性,+齿龈性,/N/:+辅音性,+鼻音性,+后部性,+软腭性;英语中还有一些音是汉语所没有的,如齿摩擦音/W,e/,腭龈摩擦音/F,V/;英汉有些相似的辅音却有不同的描述:/s,z/在英语中为齿龈摩擦音,在汉语里/s/为齿摩擦音,/z/为齿塞擦音;/h/在英语中为喉擦音;在汉语里为软腭摩擦音;/r/在英语中为无摩擦延续音;在汉语中为卷舌摩擦音;二音位变体汉语里有些音不起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哀”“安”里的a是前/a/,“啊”中的a 是中/A/,“奥”“昂”中的a是后/B/,它们是一个语音单位,都是/a/音位的变体音位;英语里也有类似的现象;某些辅音根据所处的位置和所连接的音位关系,也产生音位变体;如/t/在不同的发音环境中,它的发音是不同的:在top中是送气的;在stop中是不送气的;在cotton中是鼻腔爆破;在little中是舌边爆破;在thatcap中是不完全爆破;在thatgame中是失去爆破;英语的清浊音可以影响元音的长度和同化相邻的辅音,浊音能延长前面带的元音,如元音/C:/在caw,cord,caught三个单词中的音程不同:在caw 中发音最长,在cord 中次之,在caught 中则最短;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英汉语言都有发生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现象,如books的s发/s/是受清音/k/的影响,dogs的s发/z/是受浊音/g/的影响;汉语里如“棉”/mian/,“面”/mian/中的/n/在“棉袍”、“面包”中变/m/,这是被“袍”、“包”的声母/p‘/、/p/在部位上同化的结果;汉语的轻音是弱化音节,英语的非重读音节,一些常用的小词的弱式发音往往是弱化音节,如冠词an发/En/,history发/′histri/;三音位组合和音节对比从结构上说,音节是由一个或一系列音位构成的语音结构;英语音节构成形态要比普通话音节构成复杂得多;元音是音节的必备要素,一个元音可组成一个音节,辅音不能单独构成音节;汉语的音节组合规则不同于英语: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比较简单,通常是单辅音加元音;英语音节的首、尾常常出现辅音群即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辅音组合,如star中的/st/,street中的/str/,而普通话中只有单辅音性的音节,没有辅音组合的音节,大多数的音节以元音结尾,而不以辅音结尾,辅音只能在的开头,而英语中经常出现最后的重读音节带辅音结尾,如six/siks/,desks/desks/;一般地,汉语的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如“飘”piao是一个音节,“皮袄”pi’ao是两个音节;汉语的音节通常有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构成要素,即声、韵、调三部分;总的说来,汉语的音位组合格局比较简单,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呼,没有辅音组合,能够形成的音节数目比较少;用汉语翻译英语的音往往要增加音节的数目,如Smith 在英语里是一个音节,译成汉语“史密斯”就变成了三个音节;汉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英语每个单词都有重音;四语调语言和声调语言英语属于语调语言,以音高的起伏变化分为声调和降调两种基本语调;英语的语调在口语中的作用很大,表达说话人的感情色彩和态度、意图;汉语是声调语言,句子的语调和英语一样都在句子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上升或下降,但语调是偏于平稳的,英语的语调则起伏较大;普通话里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普通话里五度标音法把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声调不同,其意义也不同,如妈/mā/,麻/má/,马/mǎ/,骂/mà/,吗/ma/;英语的音节只有重读、轻读之分,声调不会改变词义;英语的单词重音、次重音能改变词义,如a′greenhouse一间温室,agreen′house一间绿色的房子;普通话和英语都有逻辑重音,起反衬和突出的作用,二者的意义和重音的位置基本一致,但是英语的音节没有固定的声调,在句中的升降相对自由,高低音之间的音域较宽;普通话的每个音节的声调一般不能随便改动,故语调基本平稳;五节奏英汉都讲究节奏,不同的是英语的节奏讲究轻重搭配,而普通话的节奏讲究声调搭配;英语的节奏表现为轻重音交替出现,实词重读,虚词弱化,有连读、省音、同化等现象,重读音节之间,不论音节多少,发音时间是一样的,节奏“以重音计时”;普通话的节奏是以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的形式出现的,除轻读语气词以外,几乎每个音节需要相同的时间,音节之间的界限比较明显,节奏“以音节计时”;汉语的元音占优势,以音节为节拍,音节分明,语言富有节奏,声调抑扬顿挫,并运用双声、叠韵、叠音、四字格词语等;英语语音以重音为节拍,强弱、轻重分明,语调由高到低呈瀑布式依次下降;除鲜明的节奏感外,英语语调的高低起伏还对原有的词汇语法造成如感情、态度等意义上的变化;上面就是英语和汉语在语音方面的区别,主要都是体现在音素、音位、音节、语调、及节奏等方面;英语和汉语都是很精深的语言,两者在各方面的差别也不是几句话能概括完的,要想真正的深入的研究它们,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音特征及其英汉音位系统的对比来源:英语专业论文 /一、英语爆破音的发音特征英语的爆破音共有三对,发音方法是:使气流在口腔某处成阻,再让气流冲决阻碍,爆破生音,因此叫爆破音。
英语的6个爆破音中:/p/和/b/的发音部位是双唇;/t/和/d/的发音部位是舌尖和齿龈;/k/和/g/发音时,则是用舌后部触软腭形成阻塞而爆破成音。
其中,/p/、/t/和/k/是清辅音,因为发这3个音时声带无需振动;而/b/、/d/和/g/在发音时,声带振动,是浊辅音。
二、英汉爆破音音位系统对比分析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将汉语的声母加上双圆括号,以区别于英语辅音音素。
爆破音的学习在发音部位方面并不难掌握:英语的爆破音与汉语的声母(b、p、d、t、k、g)极为相似。
所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发音方法上。
总的来说,英语的3对爆破音的区别特征是清辅音和浊辅音;而区别汉语3对声母的特征则是送气音与非送气音。
换句话说,汉语辅音音位系统的特点之一是有系统的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因而汉语中有[p]与[p],[t]与[t],[k]与[k]等成对对立的音位;而英语辅音音位系统中,没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其特点是有系统的清浊对立,因而英语中有/p/与/b/,/t/与/d/,/k/与/g/等成对对立的音位。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两个音位系统中相对应音位的主要音位变体构成情况,及对比这些音位变体的分布环境。
英语音位/p/的两个主要音位变体[p]和[p]的分布是互补的,不送气的[p]只出现在/s/音后面。
而汉语中不送气的[p]本身构成一个音位,与送气的[p]对立,因而两者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分布环境。
我们再用生成音系学中的方法来描述这一语音现象。
前面我们提到,英语中的音位/p/有两个主要的音位变体,一个是送气的[p],另一个是不送气的[p]。
这样的音位变化分布在英语中并不是/p/所独有的/t/和/k/也具有类似的音位变体分布。
那么,我们可以制订一条统一的送气规则来描述这一语音现象。
首先,我们用一组区别性特征来作为这三个不同音位的共同语音表述。
由于/p/、/t/、/k/都具有[-延续性]、[-迟除阻音]、[-浊音]这几个特征,因此我们可以用这一组区别性特征来表示这三个不同的音位。
英语中的送气规则如下:[]号表示里面所列的语音标记任选一种+号表示具有后面所列的特征-号表示不具有后面所列的特征或具有与其相反的特征→号表示变为/表示在什么情况下#表示音节界限———决定有关音段变化的或前或后的位置V代表重读元音我们用英语读出这一规则应是:Voiceless stop s([-continuant,-voicedsegments])become asp irated when they occur syllable initial2ly before stressed vowels(/#———V)我们再用汉语描述这一规则:-延续音-迟除阻音-浊音→[+送气音]/#[-糙音]———-辅音(元音)+重音这条音位变体规则说明,英语中的清塞音/p/、/t/、/k/在词首、非糙音后或重读元音前一律变为送气音,如pit和repeat中的[p];但in#spect或com#pass中的[p]通常是不送气的。
同时,斜线后的[-糙音]这一条件正确地把spot、stop、sky等词中的清塞音排除在外,因为/s/具有[+糙音]这一特征,因此,/s/后面的/p/、/t/、/k/是非送气的。
进而我们可以认为,汉语与英语的区别在于:英语中有一条送气规则,这条规则阐明了清塞音的音位变体分布规律;而汉语中却没有这条规则,因为汉语中的送气音和非送气音是对立的,构成两个不同的系统音位。
三、英语的送气与不送气音一个辅音的发出,有两个条件决定:一是发音部位。
二是发音方法。
鼻音、边音、滚音都是声带振动的浊音,没有与其对应的清音,不存在清浊对应。
塞音、擦音、塞擦音则声带既可振动也可不振动,所以既有清音又有浊音,有清浊对应,还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
所以,塞音和塞擦音既有清浊对应,又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对应。
我们以pit和spit 为例,来说明英语中的送气与不送气的音。
在发清音/p/时,声门打开,气流自由地通过声带之间的开口。
但当清音后跟浊音如元音,声带必须关闭来振动。
清音根据声带关闭的“时间”(timing)分为两类。
在英语中,当我们读单词pit时,在发完[p]音后紧接着有一个短暂的无声期(voicelessness),也就是说,双唇分开后,声带保留着一个短暂的开放状态。
这样的音叫做送气音,因为产生了一股额外的气流。
但当我们发spit中的[p]音时,双唇一分开,声带就开始振动。
这样的音叫做不送气音。
再如tick中的[t]音和kin中的[k]音是送气音,而stick 中的[t]和skin中的[k]是不送气音。
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拿一张纸放在双唇前,然后发pit,一股气流(送气)就会推动那张纸;当你发sp it时,那张纸就不会动。
当我们发完全浊音/b/时,声带在整个发音过程中都是振动的。
但英语中的浊闭塞音可以不完全振动。
在发浊音/b/时,整个闭唇过程中声带都在振动,并且在双唇分开发元音时,声带仍在继续振动。
大多数说英语的人在发词首的/b/音时,声带并不完全振动。
由于我们重读了词首的送气音/p/,所以区别这两个音不会有什么困难。
但是在发spin中的不送气的[p]音时,闭唇时声带处于开放状态,双唇一分开声带就合并开始振动。
在发pin中的送气音[p]时,声带在双唇开启后仍有一个短暂的时间保持开放状态。
下面我们就其成因进行分析。
在以北方语言为基础的普通话及许多地方方言中,除了(m),(n),(ng),(l)这四个浊音的辅音音素能在英语里找到对应相同的浊音/m/,/n/,/g/,/l/外,其余的辅音音素均没有与英语其他浊音对应相同的音素,有的只是一些与英语某些浊音相似(仅仅是相似)的音素。
所谓相似,笔者指的是这三个音(b),(d),(g)与英语的/b/,/d/,/g/在某些特征(而不是所有特征)上有相同的一面。
例如,首先,(b),(d)和(g)与英语的/b/,/d/和/g/同属爆破音。
其二,按照汉语的音位系统,它们与另外三个音(p),(t),(k)在音位上分别相互对立。
英语的/p/,/t/,/k/与/b/,/d/,/g/也是互为对立的。
再者,汉语拼音的(b),(d),(g)在形态上与英语的/b/,/d/,/g/相同。
正是由于以上三个相同之处,特别是形态方面的相同(形态的相同最容易给人们直观的联想),人们才认为(b),(d),(g)与(p),(t),(k)的对立与英语的/b/,/d/,/g/与/p/,/t/,/k/的对立一样是清与浊的对立,也就用发(b),(d),(g)的方法来发英语的/b/,/d/,/g/。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汉语的(b),(d),(g)与(p),(t),(k)是同属清音的。
尽管这两组有区别性特征,即送气与不送气,但它们在发音时声带都不振动。
而英语的/b/,/d/,/g/与/p/,/t/,/k/之间的对立除了送气与不送气以外,还有声带振动与不振动。
正是因为这点极为重要的不同,我们只能说汉语的(b),(d),(g)与英语的/b/,/d/,/g/是近似音,决不能将它们等同起来!然而,由于前面提到的对英语浊音的错误认识,许多人将它们等同起来。
于是乎,在英语爆破音后面加上schw a音也就“顺理成章”了。
五、无摩擦延续音/r/的发音及存在的问题./r/音位的特殊性及其语音表现形式在英语的音段音位中,/r/音位是个比较特殊的音位。
从生理特征方面分析,它具有元音的性质,因为在其产生的过程中,气流在口腔中几乎未遇到阻碍,但从分布情况看,该音位应属辅音范畴,因为它只能与元音结合构成音节。
的确,/r/音位的分类给语音学家带来了麻烦。
根据发音部位,它是一个后齿龈音(post-alveolar)。
若从发音方法的角度分类,它有时被归入摩擦音(fricative)。
有些语音学家还将其与舌侧音/l/和鼻辅音/m/、/n/一起归为流音(slide)一类,因为/r/音位表现出的声学特征与鼻音和舌侧音相似。
在GB中,/r/音位的确常常被视为摩擦音。
但事实上,许多英格兰人在发/r/音时,听不出摩擦,他们将该音发成无摩擦延续音(approximant or frictionless consonant),即在发音时气流通道较宽,送气也较弱。
发此音时舌身向上卷起,舌尖向齿龈后部翘起,接近齿龈隆骨的后部,但却不与其接触。
同时,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舌中部凹陷,气流从舌中心部分的上面通过,同时伴有声带振动,双唇略突出成圆形。
/r/音位的语音表现形式比英语中任何一个辅音音位都要多,但大部分出现在英语的不同方言中。
除了GB中的无摩擦延续音外,一个比较常见的变体是闪音如:very,sorry中的r和rr的读音。
这一变体通常出现在两个元音之间。
闪音的发音特点是:舌尖与上齿龈及硬腭交界处只发生一次接触。
其发音部位与爆破音/d/很相似,但发闪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的位置要比/d/的发音部位更靠近齿龈的后部,而且舌端与上齿龈之间的接触很短,很轻,不像发/d/时接触得那样实。
2.发/r/音时存在的问题/r/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英语语音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他们中有些人常常用汉语拼音中的声母(r)来代替英语中的/r/音位的发音,把rose/r uz/读成“肉孜”,road读成“肉德”。
还有一些学生将其发成了闪音,听起来像是在发英语的,而不是[r],如将room发成loom等等。
另外,在发单音/r/时,很多学生把/r/音发成/r/,这也是我们部分教师存在的问题。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将给我们的语音教学带来很大的麻烦。
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在汉语拼音中不存在英语的无摩擦延续音/r/,虽然汉语普通话中的声母(r)与英语/r/音位符号相同,发音也有些相似,但在发音方式与发音部位方面都有区别。
汉语普通话中(r)是个舌尖后浊擦音,发音时,舌尖向硬腭前部卷起,双唇舒平,不向前突出。
而发英语/r/时,舌尖向上齿龈后部翘起,也就是说舌的卷曲程度不如汉语的(r)那样大。
四、结语《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的语音教学四级要求中指出,“发音正确;较好地掌握朗读和说话的节奏感;掌握语流中的变化规律、连读、辅音爆破和语音同化等技巧以及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调;初步掌握语段中的语音轻重和新旧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
”发音问题看似小事,实际上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表现。
我们高校教育方向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基础教学工作,他们自身的专业功底与教育质量将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教育质量。
我们要把握好语音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