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
3.1.2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共24张PPT)
![3.1.2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c5bd8a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b.png)
雌激素
设计实验及实验结果
性染色体组成
外生殖系统表观
未做手术
手术后
XY
雄性
雌性
XX
雌性
雌性
1. 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哪个假说?若另外一个假说成立,请预测相应的结果。
验证了假说1。如果假说2成立,性染色体为XX的家兔胚胎,手术后应发育出雄兔。
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可以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
结论:
2. 有同学设计了新的实验加以完善。请评述A、B两位同学的实验设计,哪位更具科学性?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性腺激素
甲状腺
肾上腺皮质
卵巢睾丸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性激素
分泌
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
分泌
分泌
分泌
内分泌调节枢纽
各种内分泌腺间具有复杂的功能联系,共同调节机体活动。
总结: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内分泌腺
第1节第2课时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第3章 体液调节
由相对独立的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
(1)概念:
内分泌腺
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
1. 内分泌系统
(2)组成: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细胞聚集在一起成为内分泌腺体
内分泌细胞分散在一些器官、组织内
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
靶 器 官:作 用:化学本质:
几乎体内所有细胞
类固醇
卵巢
睾丸
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②促进卵细胞的生成③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6)卵巢
人体解剖学:内分泌系统
![人体解剖学:内分泌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20affd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0.png)
甲状腺
• 位置:喉的两侧,气管上 部的前方。
• 分叶: 侧叶(左右叶) 峡部
• 功能:调节基础代谢。
垂体
垂体
•垂体前叶(腺垂体) 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产生的促垂体激素经轴突到
达漏斗部的毛细血管处,继经垂体门脉系统进入垂 体前叶,作用于垂体的内分泌细胞。
•垂体后叶(神经垂体) 下丘脑产生的激素经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
一、内分泌概述 二、主要内分泌器官
一、内分泌概述
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分泌腺
管
腺
内分泌器官
内分泌组织
激素
体液循环
二、主要内分泌器官
• 肾上腺 • 甲状腺 • 垂体
肾上腺
• 位于肾的上方 • 左肾上腺半月形 • 右肾上腺三角形
功能: 肾上腺皮质— 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髓质— 分泌(去甲)肾上腺素
轴突下行进入后叶,止 于毛细血管网处,可直 接入血。
练习
❖ 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全身主要的内分泌器官有哪些?各位于何处?
内分泌系统总体概述
![内分泌系统总体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044978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4.png)
对于骨骼系统病变,如骨质疏松、骨 肿瘤等,X线检查可以提供重要的诊 断信息。
对于浅表内分泌腺体及腹部内分泌器官,如 甲状腺、胰腺等,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便捷 、实时等优点,是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
CT和MRI检查
对于内分泌腺体的病变,如垂体、甲状腺、 肾上腺等,CT和MRI检查可以提供高分辨率 的影像信息,有助于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
压力管理对维护良好内分泌环境重要性
1 2
压力导致激素分泌失衡
长期的精神压力可以导致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激 素分泌增加,进而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HPA轴)的正常功能。
压力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压力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患糖尿病等代 谢性疾病的风险。
3
减压技巧
为了维护良好的内分泌环境,需要学会有效管理 压力,如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来放松 身心。
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表现
01
心悸、手抖、多汗、消瘦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表现
02
乏力、怕冷、皮肤干燥、记忆力减退等。
处理方法
03
药物治疗(如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等)、手术
治疗、放射性碘治疗等。
垂体瘤导致激素水平异常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患者因垂体瘤导致生长激 素分泌过多,出现巨人症、 肢端肥大症等表现。
运动锻炼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等益处
01
运动对胰岛素敏感性 的改善
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 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降低患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02
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 综合调节
运动还可以促进多种激素的分泌,如 生长激素、睾酮等,有助于促进肌肉 合成和代谢。
03
运动建议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159040a3968011ca30091a5.png)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一、本章要求掌握: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腺的一般组织结构特点;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的组织结构及所分泌的激素。
熟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的位置与形态。
二、复习要点(一)内分泌系统概述1. 内分泌系统包括:①体内独立的内分泌腺;②位于其他器官内的内分泌结构;③散在分布于其他组织或器官内的内分泌细胞。
2. 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①腺细胞通常排列成索状、团块状或囊状;②不具备排送分泌物的导管;③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3. 内分泌细胞分类: 按其分泌物的化学性质,可分为两大类:①分泌含氮激素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蛋白质、肽及胺类等)②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二)内分泌器官1. 甲状腺(1)位置及外形甲状腺呈“H”形,分左、右两个侧叶和中间的峡。
(2)组织结构及分泌激素1)滤泡滤泡大小不等,呈圆形或卵圆形,滤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称滤泡上皮细胞,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①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②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对幼儿的骨骼发育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影响显著。
2)滤泡旁细胞功能:分泌降钙素,能促进成骨细胞的活动,使钙盐沉着于骨质内,并抑制胃肠道和肾小管吸收Ca2+,使血钙下降。
2.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呈扁椭圆形,位于甲状腺两侧叶的后面,分上、下两对。
其腺细胞分为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两种。
主细胞分泌甲状旁腺素。
3. 肾上腺(1)位置及外形左右各一,位于腹膜后间隙,两肾的上方,与肾共同包在肾筋膜内。
(2)组织结构及分泌激素1)皮质球状带位于被膜下方,较薄,细胞排列成团块状。
功能:分泌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等。
束状带位于球状带深部,最厚。
腺细胞排列成单行或双行细胞索,索间为少量结缔组织和窦状毛细血管。
功能:产生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皮质酮等。
网状带靠近髓质。
细胞索相互吻合成网,网孔中有少量结缔组织和窦状毛细血管。
细胞较小,核小着色深。
胞质中含少量脂滴和较多脂褐素。
什么是内分泌系统?
![什么是内分泌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49b22e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3.png)
什么是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人体保持健康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它独特的特性以及它的重要作用。
一、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内分泌系统是指人体内的激素分泌机制,它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就是调节各种事物被调节的过程,是人体内部的一种调节机制;其中分泌的激素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到全身,作用在不同的细胞上,以实现调理机体的目的。
这种内分泌系统,强大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外周神经系统所不能比拟,这使得它一直独树一帜。
二、内分泌系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1、控制各类代谢过程:内分泌系统可以控制各类代谢过程,调节多种化学反应,调节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保证机体正常的代谢状态。
2、调节机体的物质的平衡:内分泌系统可以调节水盐的分布,控制饮食营养物种的吸收利用,维持机体的水盐和碳水化合物的平衡。
3、维护体征的稳定:内分泌系统可以调节血液的成分和压力,维护心脏的节律,调节体温,维护内分泌物质的平衡,保持各种体征的稳定。
4、调节机体的功能:内分泌系统可以调节机体的饥饿、性欲、自我保护感受以及免疫功能,调节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整体的正常工作,保证机体的功能的正常运转。
三、维护内分泌系统的健康1、合理作息: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调节自己机体内分泌物质的分泌,从而维护身体健康。
2、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营养的摄入,可以提供机体健康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有助于内分泌系统的健康。
3、放松心情:一定要及时放松,但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少休息一下,减少心情的紧张和疲劳,也会保护我们的内分泌系统的健康。
综上所述,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它不仅拥有独特的特性,还能有效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控制机体各类代谢、调节机体物质的平衡、维护机体体征的稳定、调节机体功能以及调控人体的情绪。
要保护好内分泌系统,维护身体的健康,除了要多做运动、保证良好的作息时间,还要注意饮食均衡,多放松心情,少压力,这样才能使内分泌系统发挥最大的功效。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system)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system)](https://img.taocdn.com/s3/m/bc01004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3.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分泌器官和激素
甲状腺 (Thyroid)
分泌甲状腺激素,控制新陈代 谢、生长和发育。
胰腺 (Pancreas)
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 节血糖水平。
肾上腺 (Adrenal Glands)
分泌酮体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帮助应对压力和调节电解质平 衡。
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
内分泌系统对身体的许多关键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代谢、生长与发育、性别特征、水平衡、 免疫系统功能等。
2 定期运动
保持适度的身体活动,增强代谢和激素的平衡。
3 减压
学会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法,保持情绪稳定。
结论和要点
• 内分泌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调节系统,通过分泌激素调节和控制身体内部功能。 • 内分泌器官包括甲状腺、胰腺和肾上腺。 • 内分泌系统的失调可能导致情绪变化、睡眠障碍和代谢问题。 • 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甲状腺问题、糖尿病和垂体瘤。 • 通过健康饮食、定期运动和减压可以预防内分泌系统疾病。
内分泌系统 (Endocrine System)
内分泌系统是身体内的一个复杂的调节系统。它包括一系列分泌内分泌激素 的器官,这些激素通过血液传输到目标细胞,控制和调节身体的各种生理过 程。
内分泌系统的定义
内分泌系统是一套通过分泌激素调节和控制身体内部功能的器官和组织。它 与神经系统一起协调和维持身体的稳态。
内分泌失调的影响
情绪变化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
代谢问题
激素不平衡可能导致代谢减慢或加速。
睡眠障碍
失调的激素水平可能干扰睡眠质量。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
• 甲状腺问题 • 糖尿病 • 多囊卵巢综合征 • 垂体瘤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system)PPT课件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system)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e0d58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7.png)
保持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与健康
合理饮食
饮食是维持内分泌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应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避 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系 统的正常功能。
减少压力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可能导致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应学会调节 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
睾丸
分泌雄激素和少量的雌激素。
下丘脑
作为神经内分泌中心,调节垂体 的活动。
控制体温、食欲、睡眠、情绪等 生理功能。
对体内环境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03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激素的合成
内分泌腺或细胞能合成和分泌激 素,这些激素是化学信使,能调 节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生 理过程。
激素的分泌
等。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应的 药物进行治疗。
替代疗法
对于某些内分泌腺体功能减退 的情况,可以采用替代疗法, 如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等。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内分泌腺体肿瘤等疾 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05
结论
内分泌系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生长发育
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 用,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调节骨骼、肌肉和内脏 器官的发育。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身体机能下降。
02
01
03
精神压力
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 情绪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
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 等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
05
04
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内分泌失 调。
内分泌失调的治疗方法
01
02
03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fe8483a0029bd64783e2cd7.png)
①促甲状腺激素 细胞(thyrotroph)
分泌颗粒
嗜碱性
分泌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TSH
生理作用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②促性腺激素 细胞 (gonadotroph)
分泌颗粒 嗜碱性
分泌激素 卵泡刺激素 FSH
生理作用
雌
黄体生成素 LH 雄
FSH促进 卵泡发育 LH促进 黄体生成、排卵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
概述
1、内分泌腺:独立存在,包括: 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 2、内分泌组织:位于其他器官内,如: 胰岛、卵泡、黄体、睾丸间质等 。 3、内分泌细胞:散在分布,如: 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等。
内分泌系统组成与功能
内分泌腺(器官) 组成 内分泌组织(胰岛、睾丸间质细胞等)
内分泌细胞(分散在其它器官内)
3、网状带(zona reticularis)
(1)结构 细胞排列成索状,并互相吻合成网。 细胞小,胞质嗜酸性,含较多脂褐素颗 粒,且随年龄而增加。(图1)(图2)
(2)功能 主要产生雄激素; 也可产生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二)髓质
1、结构 主要成分: 髓质细胞 排列成团状或索状。 (图) 其它成分: 丰富的毛细血管; 少量的结缔组织和交感神经节细胞; 成束的无髓神经纤维。
视上核
神经垂体
3、结节部(pars tuberalis)
呈套状包围着神经垂体的漏斗。腺细胞 较小,沿血管呈索状排列。 主要:嫌色细胞 少量:嗜酸性细胞
嗜碱性细胞
(二)神经垂体
1、神经垂体的结构 由大量无髓神经纤维、 神经胶质细胞、 丰富的毛细血管组成。
(1)无髓神经纤维
来自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等处的分泌 性神经元的轴突。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e8178a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b.png)
内分泌系统大纲要求◆内分泌系统概述◆下丘脑-垂体疾病◆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糖尿病与低血糖◆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失调概述一、内分泌系统概述(一)内分泌的概念内分泌是人体一种特殊的分泌方式,内分泌组织和细胞将其分泌的微量的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物质-激素和分泌因子直接分泌到血液或体液中、对远处或局部激素敏感的器官或组织发挥它的生理调节效应。
(二)内分泌系统、器官和组织激素分泌腺体: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松果体、胸腺等;激素分泌组织:下丘脑、胎盘、胰岛等;激素分泌细胞:APUD系统(中枢及外周的胃肠道等)和非APUD系统(心、肺、肝、肾、皮肤、脂肪等)。
(三)内分泌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1.下丘脑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兼有神经细胞和腺体细胞的特点。
◆视上核细胞:分泌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室旁核细胞:分泌催产素(缩宫素)◆下丘脑促垂体区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促垂体激素,调节腺垂体激素分泌。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物是通过垂体门脉流入垂体前叶◆激发垂体前叶的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泌乳激素释放因子(PRF)、黑色素细胞刺激素释放因子(MRF)等◆抑制垂体前叶激素的释放: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IH或SS.)、泌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黑色素细胞刺激素抑制因子(MIF)等。
【鸿雁记忆技巧】上压旁催、 XX释放、XX抑制甲状腺激素:保证产热及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降钙素:抑制骨的吸收,减少体内钙由骨向血中迁移。
在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激素(LH)、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
7.胰岛8.肾脏分泌肾素、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和使25-(OH)D3,进一步羟化为活性1,25-(OH)2D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调节血容量和水、电解质的功能。
内分泌 系统
![内分泌 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8b17b71bceb19e8b9f6ba5b.png)
第3 页
第4 页
一、内分泌系统概述
脑垂体
脑垂体位于脑底,与下丘脑相连,胎儿出生时已发育好,如黄豆般大小,是人体最重要的内 分泌器官。脑垂体受下丘脑控制,能分泌多种激素,支配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的活动。
如果学前儿童时期甲状腺机能不足,可能发生呆小症;如果分泌过多,可能患甲状 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
二、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特点
呆小症
甲亢
第 10 页
呆小症又称克汀病,患儿主要表现为身 材矮小,身高比例失常,躯干长、下肢短; 头骨过早停止发育,大脑不发达,智力低下; 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和语言障碍,呈痴呆面容, 基础代谢过低。
女性生殖器官和女性性征的发育 性腺还可以促进肌肉发育,对脑垂体活动
有抑制作用,因而可抑制骨骼的生长
第7 页
二、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特点
脑垂体的特点
在4岁以前和青春期,脑垂体的生长最为迅速,机能也最活跃。生长激素在昼夜间分泌并不均 匀,白天分泌少,夜间分泌多。
学前儿童的生长激素分泌不正常会导致侏儒症或巨人症等。
性腺自胚胎期4~5周开始形成。 男孩的睾丸在出生时已下降到阴囊内,10岁以前发育缓慢,性成熟时才 迅速发育。 女孩的卵巢在10岁前也发育缓慢,月经初潮时的重量只有成人的30%, 18岁时可达到成人卵巢的重量。
性腺的特点
三、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保育要点
提供合理的营养
注意供应维生素A、B、C、D,以及钙、铁等多 种微量元素
第6 页
一、内分泌系统概述
甲状腺
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 位于气管上端甲状软骨两侧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有调节新陈代谢、
高三生物——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高三生物——人体的内分泌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13372f7faaea998fcd220e4d.png)
高三生物——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知识梳理
1.内分泌系统
(1)组成
①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和性腺等腺体。
②分散细胞:如胃、肠中的内分泌细胞。
③兼有内分泌作用的细胞:如下丘脑的神经细胞等。
(2)激素: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在一定的刺激(神经的或体液的刺激)作用下分泌到体液中的特异性物质。
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特定的器官,调节其活动。
(3)体液调节:激素等物质是通过体液的传送而发挥作用的调节方式。
(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2.下丘脑与垂体
3.甲状腺激素
(1)种类:甲状腺素(T4)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3)。
5.1内分泌系统PPT
![5.1内分泌系统PPT](https://img.taocdn.com/s3/m/3447790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f.png)
相对于外分泌而言
内分泌腺
(二)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内分泌组织
内分泌细胞
(三)激素的概念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
第一节 概述
二、激素的分类及信息传递方式
(一)激素的分类
含氮激素 类固醇激素
(二)激素信息传递的方式
激素信息传递的方式
A.内分泌(远距分泌);B.神经分泌; C.内在分泌;D.自分泌;E.旁分泌
第一节 概述
(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通过神经纤维束相连
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示意图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
第三节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第三节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一、甲状腺 (一)甲状腺的形态结构
最大的内分泌腺。 位于颈前部,呈H形,分左、右 两个侧叶,中间以峡部相连。
甲状腺(前面)
第三节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二)甲状腺激素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
THANKS
谢谢观看
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7种激素;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可引起侏儒症;若分泌过多,可导致巨人症; 成年人若分泌过多可引起肢端肥大症。
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合成的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通过下丘脑-垂体束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运送到神经垂体贮存,再由神经垂体释放入血。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
小结
3.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3是体内调节钙、磷代谢的3种主要激素,它们通过对骨、肾和肠 3种靶组织的作用,维持血中钙、磷水平的相对稳定。 4.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和性激素。糖皮质激素的 分泌主要受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轴的调节及糖皮质激素的反馈调节。 5.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人体遇到紧急情况时同时产生应急反应和应激反应, 前者在于提高机体对环境突变的应变能力,后者则是增强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耐受能力。 6.胰岛素是调节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是生理状态下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当 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可引起糖尿病。
内分泌系统教材教学课件
![内分泌系统教材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325a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7.png)
03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调节
下丘脑-垂体结构功能联系
下丘脑通过分泌多种激素调节垂体的功能,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刺激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
垂体分泌的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形成反馈调节机制,如TSH可负反馈 调节TRH的分泌。
下丘脑与垂体之间存在丰富的血管联系,确保激素的快速传递和调节。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 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运输 到靶器官或靶细胞,调节其生理活动 。
激素分类
根据化学性质,激素可分为胺类、肽 与蛋白质类、脂类三大类。
激素作用机制及受体介导
激素作用机制
激素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触发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从而调节 靶细胞的生理功能。
受体介导
01
降糖药物使用注意
避免低血糖反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调整药物剂量。
02
甲状腺激素类药物使用注意
过量使用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03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注意
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库欣综合征、感染等副作用,需严格掌握用药指
征和剂量。
07 预防保健措施及生活调整 建议
合理膳食结构对内分泌健康影响
06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内分泌疾病治疗原则
糖尿病
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治疗原则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 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需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甲状腺功能减退 症则需补充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疾病
根据疾病类型,采取手术、药物或放射治疗,调节肾上腺激素水平。
甲状腺
位于颈部前方,分泌甲状腺激素和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调节机体的代 谢和生长发育。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5af69b1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f.png)
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一、体液调节的性质•二、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三、激素与稳态这是保证生存和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怎样解决?神经系统: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内分泌系统: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作用二者配合将机体各部分活动协调成为一个整体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分布在其他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
分泌腺①外分泌腺: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
如皮脂腺、汗腺、唾液腺、胰腺等②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
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
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体液调节就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H+、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至其他部位或细胞来调节动物的生命活动。
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例:二氧化碳调节:血液中CO 2血液中CO 2浓度较高 浓度下降呼吸(+)肺通气量(+)———————————————呼吸中枢(+)(—)特定刺激(神经性、体液性)→ 内分泌器官(无管腺)、细胞→ 分泌特异性物质(激素)→ 体液→ 血液循环 → 靶器官(细胞)→ 特异性作用激素调节的过程激素的传递方式:远距分泌: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而发挥作用的方式。
旁分泌:经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临近细胞的方式。
自分泌: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自身的方式。
神经分泌:激素沿神经细胞轴突借轴浆流动运送至末梢释放而发挥作用。
激素(hormone)的特点1.特异性物质: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细胞),产生特定的效应2.由无管腺、细胞分泌到体液中:内分泌(endocrine)3.量少: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4.信息载体:提供调节组织活动的信息,调节特定过程的速率5.与酶的作用方式不同:只对复杂的细胞结构起作用6.不是供能物质作用特点(与神经调节相比):反应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作用范围较广泛激素的作用: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调节能量转换)调解和控制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促进生长发育及生殖活动) 调解细胞外液的成分和量,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维持稳态)增加机体对有害刺激和环境急剧变化的抵抗或适应能力(调节行为)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细胞。
人体解剖生理学-内分泌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内分泌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d1cb2b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b.png)
目 录
• 内分泌系统概述 • 激素及其作用机制 •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及功能 • 甲状腺、甲状旁腺及肾上腺内分泌功能 • 其他重要内分泌器官及功能 • 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及治疗方法
01 内分泌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内分泌系统是一系列腺体和组织的集 合,它们通过分泌激素直接进入血液, 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05 其他重要内分泌器官及功 能
松果体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
要点一
结构特点
要点二
生理功能
松果体位于第三脑室顶,与下丘脑相连。它主要由松果体 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对光敏感,能够分泌多种激素。
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主要是褪黑素,它参与调节生物钟和睡 眠-觉醒周期。此外,松果体还分泌一些其他激素,如促性 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等,参与调节生殖系统和水 平衡。
抗甲状腺药、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等。
A
B
C
D
生活方式调整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等生 活方式的调整对于内分泌疾病的防治也有 重要作用。
放射治疗
部分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癌等可采用放射 性碘治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肾上腺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
结构特点
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方,左右各一。肾上腺分为皮质和 髓质两部分,皮质由外向内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 状带三层。髓质位于肾上腺中央,主要由嗜铬细胞构 成。
生理功能
肾上腺皮质分泌多种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 )、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和性激素等。糖皮质激 素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调节,具有抗炎、抗 过敏等作用;盐皮质激素主要调节水盐平衡;性激素 则与性发育和生殖有关。肾上腺髓质主要分泌儿茶酚 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激素 在应激反应中发挥作用,能提高心率、升高血压、扩 张支气管等。
内分泌系统概述
![内分泌系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bce64c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5.png)
内分泌系统概述内分泌系统是人体一个重要的调节系统,它由一系列产生和释放激素的内分泌腺和器官组成。
这些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对其功能和代谢产生影响。
本文将对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进行概述。
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内分泌系统主要由以下腺体和器官组成:1.1. 脑下垂体:位于脑的底部,通过下丘脑释放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体的功能。
1.2. 甲状腺:位于颈部前方,产生调节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甲状腺激素。
1.3. 胰岛:位于胰腺内,产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水平。
1.4. 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方,产生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调节应激反应和代谢过程。
1.5. 卵巢和睾丸:分别在女性和男性身体内,产生性激素,调节生殖发育和性功能。
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平衡和稳定。
它通过调节下列方面来实现这一目标:2.1. 新陈代谢调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和胰岛素等激素控制着机体的能量代谢、物质转化和热量消耗。
2.2. 生长发育调节: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在青春期时期对身体的生长和发育起重要作用。
2.3. 血压和电解质平衡:肾上腺素、醛固酮等激素可调节钠、钾、钙等离子在体内的浓度,维持血压和电解质平衡。
2.4. 生殖调节:性激素对于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性功能的调节至关重要,它们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内分泌系统的调节通过自身反馈和神经系统的协调来实现。
下丘脑是内分泌腺体的主要调节中枢,它通过释放释放激素释放因子(放出激素释放激素,RH)或抑制激素释放因子(抑制激素释放激素,IH)来调节脑下垂体的激素分泌。
脑下垂体分泌的激素进一步刺激或抑制其他内分泌腺体的激素分泌。
此外,一些激素的分泌也受到外界刺激或环境因素的调节。
例如,食物摄入可以刺激胰岛素的释放,而压力和焦虑可以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
四、常见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4.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症状包括心悸、体重减轻和焦虑等。
什么是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作用?
![什么是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115162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0.png)
什么是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作用?人体的正常功能及疾病的发生与治疗,均需要内分泌系统的参与。
那么内分泌系统是什么?它又对我们的身体有何作用呢?1. 什么是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又称为内分泌腺系统,指能够分泌激素到血液中,从而影响全身性调节的体系,亦是调节与维持生物体内应激的机制。
它的成分包括了内分泌腺与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系统,即血清中的原子物质及其分子物质。
2.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内分泌系统主要作用于人体的整体能量及生长水平,其作用包括: * 调节人体的热量平衡,调节新陈代谢过程中涉及的全身小分子代谢物质,浓度和可变量决定了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 促进营养物质的循环转化,合成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核酸,胆固醇等,使人体维持充足能量供应。
* 促进生长及发育,分泌许多皮质激素,同时,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可以调节细胞新陈代谢,正常生殖及维持成人体型。
* 调节机体水分平衡和电解质,调节神经细胞功能,促进脑神经的发育,维持细胞的特异性功能,及抗病毒的能力,调节心因性状态等。
3. 内分泌系统疾病随着环境、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在内分泌系统中也会出现异常,这些异常状况会造成疾病出现,其中常见的有:* 糖尿病,即胰岛素客体受抑制,血液中血糖浓度增高,从而影响机体的能量分配;* 高血压,血压表面上提高,实际上是系统应激反应过度产生的;* 内分泌性贫血,即激素分泌异常所导致的血红蛋白和白细胞低下; * 免疫性疾病,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出现失调,导致抗自身物质及体重出现异常等。
4. 内分泌系统疾病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一般来说可以分为:* 药物治疗:主要是补充人体激素,即内分泌紊乱的原因,以恢复机体内分泌功能;* 非药物治疗:主要是综合治疗,即对宿主健康状况,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心理平衡,以及科学饮食、坚持锻炼,提高健康水平。
以上就是关于内分泌系统的相关介绍,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十分重要,过多的应激环境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出现异常,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健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强身健体,保持科学饮食,以防止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分泌系统以上是下丘脑——垂体——靶腺轴。
负反馈调节很主要,尤其是定位诊断如甲状腺素高,而TSH低→提示病变在甲状腺甲状腺素高,而TSH也高,TRH低→提示病变在垂体,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如都高→提示病变在下丘脑诊断:(一)多阴多尿>2500ml/日①糖尿病:由于尿糖浓度高,液体逸出②尿崩症:尿量多(>4000ml/日)、尿比重低(1.001~1.005)。
尿渗透压低③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保水钠、排钾、高血压。
高钠→口渴多阴→多尿④甲旁亢:高钙、低磷⑤精神性多饮(二)身材①身材过高:巨人症(生长激素分泌过高)、性功能减退、马方综合症②身材矮小:矮小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少)、甲减(呆小症—矮、傻)、佝偻病(矮、傻)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降钙素→血钙↓、血磷↓;甲状旁腺:血钙↑、血磷↓甲亢时儿茶酚胺分泌过多→迷走神经张力增加→胃肠排空和蠕动快甲亢概论甲状腺本身病变→合成分泌甲状腺素过多。
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及高代谢。
甲亢时摄碘率131I,2小时>25%分类:原发性甲亢、继发性甲亢、高功能腺瘤。
原发性甲亢:最常见,甲状腺肿大同时出现甲亢症状。
如Graves;继发性甲亢:先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多年,后出现亢进症状,肿大两侧不对称,无突眼。
治疗多手术,药物无效高功能腺瘤:甲状腺腺瘤多为单发结节或囊肿,伴有血清T3、T4升高,核素影像为单发热结节。
亚临床甲亢:无症状,TSH降低,往往早于T3、T4升高甲状腺毒症:甲状腺激素释放入学过多。
两种原因①甲亢,②甲状腺炎(合成正常,释放多)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症)发病机制为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和遗传易感性(一)临表甲状腺毒症;甲状腺肿大;眼病(相对于甲亢众多原因,为Graves病特异症状)1.甲状腺毒症①高代谢症状:怕热、多汗、体重减轻②易激动、焦虑、双手平举及伸舌细震颤2.甲状腺肿大:弥漫性、对称性肿大,柔软,可闻及杂音,触及震颤。
3.眼病良性突眼:可完全恢复。
①Stellwag-瞬目减少②Graefe-眼球下转时眼睑不能相应下垂③Mobious-集合运动减弱④Joffroy-上视时无额纹出现恶性突眼:(浸润性):眼球活动受限、畏光、流泪、视野缩小4.颈前粘液性水肿5.甲亢性心脏:心衰、心律失常,脉压差增大,水冲脉、枪击音、杜氏二重音甲状腺毒症危象:体温≥39°,心率≥140次/分,大量出汗、恶心、休克、焦躁、谵妄,甚至昏迷(二)实验室检查:TT3、TT4—总的T3、T4;FT3、FT4—游离的1. TT3TT4:甲状腺功能最基本的筛查试验。
敏感性不如FT3、FT4。
TT3早于、重于TT4升高2. FT3、FT4及TSH:诊断甲亢首选,直接反应甲状腺功能。
TSAB(+)可确诊3. r T3(复发时首先出现);T3抑制试验;TRH兴奋试验:判断复发4.TRAB或TSAB转阴:停药参考指标。
5.甲状腺摄131I率:摄碘率增高,伴高峰前移。
(三)药物治疗可引起白细胞↓,若白细胞<3×109或中性粒<1.5×109必需停药处理。
1.抗甲状腺药物:适用于年龄<20岁、症状轻、孕妇、年老体弱、无法耐受手术。
但疗程长>1年半硫脲类:甲基硫氧嘧啶(MTU);丙基硫氧嘧啶(PTU)咪唑类:甲硫咪唑;卡比马唑2.放射性131I治疗:治疗前必需检查甲状腺131I摄碘率适应症:>25岁Ⅱ°以上;不愿长期服药;治疗后复发;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甲亢性心脏病禁忌症:<25岁;妊娠或哺乳;肺结核;近期心梗;严重肝肾功能不良;WBC<3×109;甲亢危象;浸润性突眼3.碘剂和β-阻:只用于术前准备和甲状腺危象4.甲亢危象治疗:首选PTU(首剂600,以后200/次,3次/日)5.外科治疗:适应症:①中度以上原发性甲亢、继发性甲亢、高功能腺瘤②腺体较大有压迫症状,或胸骨后甲状腺肿禁忌症:①青少年②症状轻③老年人、严重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①硫脲类和嘧啶类换成碘剂1~2周后→再手术②碘剂,2~3周症状得以控制→手术切除腺体80~90%,切除峡部,但保留腺体背面,以防损伤旁腺损伤:饮水呛咳——喉上神经内支损伤;音调低——喉上神经外支损伤声音嘶哑——喉返神经单侧损伤;窒息——喉返神经双侧损伤低钙手足抽搐——甲状旁腺受损结扎:甲状腺上动脉——紧贴甲状腺上极甲状腺下动脉——远离甲状腺背面,近主干结扎术后48h内,最需注意最危机的并发症是呼吸困难和窒息术后旁腺受损→抽搐,注射葡萄糖酸钙手术治疗后复发:用药物治疗,若过敏,换另一种药物甲减:引起继发性甲减最常见的病因是希恩综合征。
甲状腺发育不全或不发育最易造成先天性甲减,始于新生儿期。
临表:成人型:疲乏、淡漠、嗜睡、粘液性水肿;小儿型(呆小病):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粘液性水肿甲减昏迷:多发于老年人。
体温低<35°,血压降,四肢松弛,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昏迷诊断:①TSH增高最敏感。
TT3、TT4、FT3、FT4、rT3降低②亚临床甲减时,仅TSH增高鉴别原发与继发:TSH↑FT4↓→提示原发病变在甲状腺;TSH↓→提示垂体或下丘脑治疗:长期左甲状腺素治疗,起始剂量25μg。
调整剂量判断疗效看TSH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桥本病):为碘富足区域最常见的—甲状腺肿大性甲减的原因特点: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尤其是狭部锥体叶肿大考虑此病,晚期出现甲减表现确诊:血清甲状腺抗体TPO―Ab(+)、TG―Ab(+)可确诊。
治疗: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明显肿大;有压迫症状、TSH↑亚急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大(质硬、无震颤及杂音);疼痛(出现疼痛首选考虑此病)治疗:中度——非甾体抗炎药重度——激素单纯性甲状腺肿:弥漫性甲状腺肿大,而无甲状腺功能异常。
治疗:多吃含碘多的食物。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青年男性、单发结节——恶性可能性大女性多发——良性可能性大;冷结节——恶性可能性大甲状腺恶性肿瘤①甲状腺肿块,质硬、固定、表面不平,颈淋巴结肿大②压迫症状③放射扫描—冷结节;X线—沙粒样钙化糖尿病胰岛素作用:降血糖,抑制脂肪动员,促进蛋白质合成临床表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诊断标准:正常:空腹(3.9~6.1)餐后2h(<7.8)糖尿病:空腹(>7.0)餐后(>11.0)特异性糖尿病:青年发病,但Ⅱ型症状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微血管并发症—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1)酮症酸中毒:胰岛素缺乏→血糖利用少→脂肪动员→酮体生成过多呼吸有烂苹果味1.诱因:感染最常见,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创伤、手术等2.临表:轻度—仅有酮症,无酸中毒中度—头痛、恶心、烦躁、嗜睡重度—各种反射消失,昏迷3.实验室检查:血糖多在17~33,血酮体多>4.8,尿糖,尿酮体4.治疗:补液和胰岛素最关键,补钾①补液:第一个半小时补1000ml,接下来半小时、1个小时、2个小时各补500ml②胰岛素:小剂量0.1U/Kg·小时静脉③补钾:见尿补钾(二)非酮症高渗性昏迷:老年人最常见1.诱因:同上2.临表:严重脱水(皮肤干燥,眼球凹陷);神经症状(上肢拍击样粗震颤、抽搐、昏迷)3.实验室检查:血糖更高33~66;血钠>155,血浆渗透压>350;肌酐尿素氮↑4.治疗:也是大量补液、补胰岛素、补钾补液:首选等渗,1000~2000ml,若仍血钠>155,血浆渗透压>350——给予低渗溶液(三)大血管病变:多脏器同时受累较多。
糖尿病肾病又称肾小球硬化症,Ⅰ型主要死因。
(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期:微血管瘤;Ⅱ期:硬性渗出;Ⅲ期:棉絮状渗出;Ⅳ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Ⅴ期:玻璃体机化;Ⅵ期:视网膜脱落,失明。
治疗:目标值:空腹6.4/餐后7.8。
若药物治疗下发生糖尿病性神经损害或糖尿病足——加用胰岛素1.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用于非肥胖的Ⅱ型糖尿病,其降糖作用有赖于机体保存相当数量有功能的胰岛β细胞。
禁忌症:Ⅰ型;合并严重感染;合并妊娠分娩;肝肾功能不全;大手术前后。
磺脲类最易引起低血糖2.双胍类:增加外周摄取糖,抑制糖异生,无低血糖症,主要用于Ⅱ型肥胖病人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抑制糖与糖酶结合,从而延缓糖转化,降低餐后血糖,与进餐同时。
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预防一级预防:针对正常人,预防糖尿病发生二级预防:针对Ⅱ型糖尿病,预防并发症三级预防:Ⅱ型糖尿病已有并发症,预防残障率和病死率。
低血糖:<2.5。
常见病因胰岛素β细胞瘤,反应性低血糖、胰岛素过量等。
临表:心慌、出冷汗、皮肤苍白、手足震颤,严重抽搐、昏迷。
治疗:口服糖块,严重者葡萄糖静注Somogyi效应指夜间低血糖未察觉,晨起胰岛素拮抗激素↑,继而低血糖;黎明现象指无夜间低血糖但清晨拮抗激素↑胰岛素β细胞瘤:Whipple三联征:①空腹或运动低血糖②血糖<2.5③补糖后缓解。
确诊靠血糖和C肽释放测定下丘脑——垂体疾病垂体腺瘤:其中泌乳素瘤最常见占50~55%。
微腺瘤≤1cm,大腺瘤>1cm。
可出现偏盲型视野缺损。
泌乳素瘤:是高泌乳素血症最常见的病因。
女性多见。
长期不予治疗会出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功能减退。
临表:典型为“闭经、泌乳、不孕”,可有局部压迫症状①头痛、恶心、癫痫②视野缺损、眼睑下垂诊断:泌乳素PRL>100高度怀疑,PRL>200确诊:RI诊断本病很有意义治疗:首选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生长激素分泌腺瘤:青少年发病→巨人症;成人发病→肢端肥大症诊断:有肢端肥大症体征,CT和MRI有垂体肿瘤表现,血中GH水平升高。
CH兴奋试验可确诊儿童身材矮小病因。
治疗:首选手术切除。
不能耐受者溴隐亭、奥曲肽等药物治疗。
中枢性尿崩症:抗利尿激素(ADH)或称血管加压素(AVP)分泌不足引起。
最易出现尿渗透压↓临表:突然多尿,尿比重1.001~1.005(正常是1.015~1.025);尿渗透压<200(正常280~320)诊断:垂体后叶素阳性治疗:①去氨加压素:目前最理想的抗利尿剂②氢氯噻嗪:肾性尿崩症唯一有效的药物,但长期用可引起低钾肾上腺疾病库欣综合征Cushing综合症: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糖皮质激素,而醛固酮增多症是分泌过多盐皮质激素库欣综合征:也称皮质醇增多症。
为各种病因造成肾上腺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所致病症的总称病因:最多见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亢进引起的临床类型,称为库欣病。
临表: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紫纹,痤疮,高血压诊断: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判断是否有Cushing综合症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鉴别Cushing病和Cushing综合症治疗:(一)Cushing病:微腺瘤者首选经蝶窦微腺瘤垂体切除术;大腺瘤开颅手术(二)肾上腺皮质腺瘤:首选手术切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主要的病因是肾上腺皮质腺瘤,绝大多数是一侧、单个腺瘤临床表现:保水保钠排钾→导致高血压、低血钾治疗:腺瘤→补钾后手术嗜络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