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2002年-2012年物理化学考研真题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科院2003-2009物化试题

中科院2003-2009物化试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甲)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可以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电子计算器。

下列一些基本常数供解题时参考:普朗克常数h = 6.626 × 10-34 J·S;玻兹曼常数k B = 1.381× 10-23 J·K-1;摩尔气体常数R = 8.314 J·mol-1·K-1;法拉第常数F = 96500 C·mol-1一、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1、气体的压力是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在单位表面上的分子所发生的动量的变化。

2、公式PVγ=常数,适用于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变化。

3、一定量的某实际气体,向真空中绝热膨胀以后,系统的P和V的乘积变小,温度降低,则此过程的ΔU < 0,ΔS > 0 。

4、将低沸点的A和高沸点的B两种纯液体组成液态完全互溶的气液平衡体系。

在一定温度下,将液体B加入体系中时,测得体系的压力增大,说明此系统具有最大正偏差。

5、水的三相点就是水的冰点。

6、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溶质服从亨利定律的溶液,称为理想稀溶液。

7、当反应A(s)→B(s)+D(g)达到化学平衡时,系统的自由度f = 3。

8、在合成氨反应中,惰性气体的存在不影响平衡常数,但影响平衡组成。

9、能量零点选择不同,则内能的值也不同。

10、无论是定位系统或非定位系统,最概然分布的公式是一样的。

11、对任一种有液接的浓差电池,加盐桥比不加盐桥的电动势大。

12、反应A + B = 2 C + 2 D 不可能是基元反应。

13、在同一温度下的同一基元反应,随着不同浓度单位,k (速率常数)有不同数值,从)exp()exp(RTH R S h T k k m r m r B θθ≠≠Δ−Δ=看,主要是因所取的标准态不同所引起的。

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2012高等物理化学及答案

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2012高等物理化学及答案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1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高等物理化学一、选择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298.15 K,已知气相反应2CO(g)﹢O2(g) → 2CO2(g)的r m ΔG﹦-514.2 kJ/mol,则发生1 mol 反应进度的Δr Am: (C)A. r m Δ A﹦-514.2 kJ/molB. r m Δ A﹦0C. r m Δ A>-514.2 kJ/molD. r m Δ A﹤-514.2 kJ/mol2.1mol 苯(l)在正常沸点完全变为蒸气时,一组不变的热力学函数是:(C)A. 温度、压力、定压热容B. 热力学能、温度、吉布斯函数C. 温度、总(系统和环境)熵、吉布斯函数D. 热力学能、焓、熵3.在一定压力下,纯A 的沸点、饱和蒸气压和化学势分别为b T∗,A p∗,A μ ∗,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形成溶液后分别变成b T ,A p ,A μ ,因此有:(D)A. b T > b T∗,A p >A p∗,A μ > A μ∗B. b T < b T∗,A p <A p∗,A μ < A μ∗C. b T < b T∗,A p >A p ∗,A μ < A μ∗D. b T > b T∗,A p <A p ∗,A μ < A μ∗4.298 K,浓度均为0.01 mol·kg−1的下列电解质溶液,其γ±最大者是:(A)A.KC lB.CaC l2C l3D.ZnSO45.对于亲水性固体表面,其界面张力间的关系是:(B)A. s g σ < l s σB. s g σ > l s σC. s g σ﹦l s σD. g s σ< l g σ6.298 K 时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l)和NaCl(2)溶液,两溶液中Na+的迁移数1 t 与2 t 之间的关系为:(C)A. 1 t ﹦2 tB. 1 t > 2 tC. 1 t < 2 tD.无法比较7.下面属于水包油型乳状液(O/W 型)基本性质之一的是:(A)A.有导电性B.易于分散在油中C.无导电性8.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正吸附的是:(D)A.烧碱B.蔗糖C.食盐D.肥皂二、填空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四个过程:(a)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由始态(p1,V1,T)变化到末态(p2,V2,T)(b)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c)物质的量分别为n B,n C的纯液体B,C在恒温恒压下形成理想状态混合物的混合过程(d)绝热,恒压,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过程。

中科院中科大试题及答案

中科院中科大试题及答案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物理化学一、选择题(共5题,10分)1.(2分)理想气体在恒定外压p 下,从10dm3膨胀到16dm3,同时吸热126J,计算此气体的△U. ( )(A)-284J (B)842J (C)-482J (D)482J2.(2分)下列宏观过程:()(1)p ,273K下冰融化为水;(2)电流通过金属发热;(3)往车胎内打气(4)水在101325Pa,375K下蒸发可看作可逆过程的是:(A)(1),(4)(B)(2),(3)(C)(1),(3)(D)(2),(4)3.(2分)298K时两个级数相同的反应Ⅰ,Ⅱ,活化能E I=E∏,若速率常数k1=10k∏,则两反应之活化熵相差:( )(A)0.6J·K-1·mol-1(B)10 J·K-1·mol-1(C)19 J·K-1·mol-1(D)190 J·K-1·mol-14.(2分)有人在不同pH的条件下,测定出牛的血清蛋白在水溶液中的电泳速度,结果如下:()pH 4.20 4.56 5.20 5.65 6.30 7.00 泳速/(μm2/s·V)0.50 0.18 -0.25 -0.65 -0.90 -1.25由实验数据可知:(A)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7.00 (B)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4.20(C)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7.00 (D)从上述实验数据不能确定等电点范围5.(2分)吸附理论主要用来描述:()(A)均相催化(B)多相催化(C)酸碱催化(D)酶催化二、填空题6.(2分)理想气体等温(T=300K)膨胀过程中从热源吸热600J,所做的功仅是变到相同终态时最大功的1/10,则体系的熵变△S = J·K-1。

7.(2分)在300K时,48.98dm3的理想气体从100kPa变到500KPa,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kJ.8.(2分)从微观角度面言,熵具有统计意义,它是体系的一种量度。

中科院-物理化学(乙)-2012考研真题

中科院-物理化学(乙)-2012考研真题
j i
11. 任意可逆过程构成的循环,其热温商均为零。 12. 在密封容器中水、水蒸气和冰三相呈平衡时,此系统的组分数为 2,自由度 为零。 13. 在一定压力下,二组分系统的温度-组成相图中,每两个两相区之间不是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乙) 第 1 页 共 5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乙) 第 2 页 共 5页
2+
3+
水的质量比 W(有机物)/W(水)= 1.93,已知在该温度下纯水的蒸气压 为 43.102 kPa,则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211.4 (B) 214.1 (C) 121.4 (D) 112.1 11. 溶液中的反应,由于浓度标度不同, K c , K x , K m 三者往往是不等的。通
2 24π 2 A 2 νV 2 n1 -n 2 2 9. 使用瑞利(Rayleigh)散射光强度公式 I= ,可根据已知溶 2 4 2 λ n1 +2n 2 2
胶样品的粒子大小或浓度值来计算另一份未知的、半径 ≤ 47 nm 的导电粒子 的粒子大小或浓度。 10. (F n i ) T,p,n 是化学势。
(C) 只有 r G θ m = -RTlnK c 成立,其它两式不成立 (D) 只有 r G θ m = -RTlnK x 成立,其它两式不成立

中科院物理化学考研题库

中科院物理化学考研题库

中科院物理化学考研题库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专业考研题库涵盖了物理化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问题,旨在帮助考生深入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试题目和解答要点,供考生复习参考。

# 物理化学考研题库一、基本概念题1. 题目: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

解答要点:- 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即系统内能量的总量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是恒定的。

- 第二定律:热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且熵总是倾向于增加。

2. 题目: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以及勒夏特列原理。

解答要点:- 化学平衡: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正反反应速率相等,系统宏观性质不再变化的状态。

- 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时,系统会自发调整以减少这种改变的影响。

二、计算题1. 题目:给定一个化学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的焓变。

解答要点:- 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热化学值。

- 使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的焓变。

2. 题目:计算溶液的渗透压。

解答要点:- 应用范特霍夫方程,结合溶质的摩尔浓度和温度计算渗透压。

三、实验题1. 题目:描述如何使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解答要点:- 准备标准溶液,测定其吸收光谱。

- 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建立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

- 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计算其浓度。

2. 题目:解释电化学中的极化现象及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解答要点:- 极化现象: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势的现象。

- 影响:导致电池效率降低,影响电池的寿命和性能。

四、论述题1. 题目:论述固体物理中的能带理论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解答要点:- 能带理论:固体中电子的能量分布,分为价带、导带和禁带。

- 影响:决定了材料的导电性、光学性质等。

2. 题目:讨论表面活性剂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

解答要点:- 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

- 应用:乳化、分散、清洁等。

- 作用原理:通过改变界面性质,降低界面能。

中国科学院中科大年物化试题

中国科学院中科大年物化试题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物理化学一、选择题(共5题,10分)1.(2分)理想气体在恒定外压p 下,从10dm3膨胀到16dm3,同时吸热126J,计算此气体的△U.( )(A)-284J (B)842J (C)-482J (D)482J2.(2分)下列宏观过程:()(1)p ,273K下冰融化为水;(2)电流通过金属发热;(3)往车胎内打气(4)水在101325Pa,375K下蒸发可看作可逆过程的是:(A)(1),(4)(B)(2),(3)(C)(1),(3)(D)(2),(4)3.(2分)298K时两个级数相同的反应Ⅰ,Ⅱ,活化能EI =E∏,若速率常数k1=10k∏,则两反应之活化熵相差:( )(A)0.6J·K-1·mol-1(B)10 J·K-1·mol-1(C)19 J·K-1·mol-1(D)190 J·K-1·mol-14.(2分)有人在不同pH的条件下,测定出牛的血清蛋白在水溶液中的电泳速度,结果如下:()pH 4.20 4.56 5.20 5.65 6.30 7.00泳速/(μm2/s·V)0.50 0.18 -0.25 -0.65 -0.90 -1.25由实验数据可知:(A)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7.00 (B)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4.20(C)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7.00 (D)从上述实验数据不能确定等电点范围5.(2分)吸附理论主要用来描述:()(A)均相催化(B)多相催化(C)酸碱催化(D)酶催化二、填空题6.(2分)理想气体等温(T=300K)膨胀过程中从热源吸热600J,所做的功仅是变到相同终态时最大功的1/10,则体系的熵变△S = J·K-1。

7.(2分)在300K时,48.98dm3的理想气体从100kPa变到500KPa,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kJ.8.(2分)从微观角度面言,熵具有统计意义,它是体系的一种量度。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2试题与答案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2试题与答案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二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试题一、判断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一定量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始态出发,分别经(i )绝热可逆膨胀;(ii )绝热不可逆膨胀到的终态体积相同。

则(i )的终态温度比(ii )的终态温度低。

( )2. 催化剂既能加速反应,又能改变反应的r m G ∆。

( )3. 在一定温度下,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率m Λ均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 )4. 使用可充电的化学电池播放录音机时,电池对外输出的电压小于电池的电动势;而对电池充电时,外加电压要大于其电动势。

( )5. 100℃,101325 Pa 的H 2O(l )向真空膨胀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为不可逆过程,所以∆G <0。

( )6. 反应系统H 2(g)﹢12O 2(g)﹦H 2O(g)在温度为T 压力为p 时,定温定压反应的摩尔焓[变] r m H ∆为H 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变] f m H ∆。

( )7. 由于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所以只要温度不变,已达成的化学平衡不可能移动。

( )8. 由于大分子溶液是真溶液,是均相的热力学稳定系统,所以无丁达尔效应。

( )9. 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和渗透压的量值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数目(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性质无关。

( )10. 鞍点是反应的最低能量途径上的最高点,但它不是势能面上的最高点,也不是势能面上的最低点。

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二、选择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定温定压下,一定量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则系统和环境的熵变为:A. S ∆系> 0,S ∆环< 0B. S ∆系< 0,S ∆环> 0C. S ∆系< 0,S ∆环﹦0D. S ∆系> 0,S ∆环﹦0( )2. 一定量组成一定的均相系统,无非体积功且定温时,其吉布斯函数随压力的增大而: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 )3. 20℃时,相同浓度(均为0.005 mol·kg -1)的LaCl 3、CaCl 2和KCl 三种电解质水溶液,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LaCl 3>CaCl 2>KClB. LaCl 3>KCl>CaCl 2C. CaCl 2>LaCl 3>KClD. KCl>CaCl 2>LaCl 3( )4. Al(NO 3)3,Mg(NO 3)2和NaNO 3对AgI 水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 0.067 mol·dm -3,2.6 mol·dm -3和140 mol·dm -3,则该AgI 溶胶是:A. 正溶胶B. 胶粒呈电中性C. 负溶胶D. 无法确定( )5. 某平行反应含有主、副两个反应,主反应的产物为Y ,活化能为1E ;副反应产物为Z ,活化能为2E ,且1E >2E ,则升高温度:A. 对生成Y 有利B. 对生成Z 有利C. 无影响D. 无法确定( )6. 水平放置的粗细均匀的毛细玻璃管中有一段汞柱,当在玻璃管右端稍稍加热时,管中汞柱将: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不移动D. 无法确定( )7. 与分子运动空间有关的分子运动的配分函数是:A. 振动配分函数B. 转动配分函数C. 平动配分函数D. 前三个配分函数均与分子运动空间无关( )8. 温度T 下,氯仿(A )和丙酮(B )形成非理想液态混合物,此二组分系统气液平衡时,气相压力为29398 Pa ,蒸气中丙酮的摩尔分数y B ﹦0.818,而该温度下纯氯仿的饱和蒸气压A p *﹦29571 Pa ,则以纯氯仿为标准态时在液相中氯仿的活度为a A为:A.0.500B.0.994C. 0.818D. 0.181二、选择题1.(B)2.(A)3.(D)4.(C)5.(A)6.(B)7.(C)8.(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无限稀薄的KCl和LiCl混合溶液中,Cl-离子的迁移数为0.505,Li+的迁移数为0.40,则该溶液中K+离子的迁移数为。

中国科学院中科大年物化试题

中国科学院中科大年物化试题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物理化学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 如右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有一电阻丝,通以电流一段时间,若以电阻丝为体系,则上述过程的Q、W和体系的∆U值的符号为:(A)W=0,Q<0,∆U<0;(B)W<0,Q<0,∆U>0;(C)W=0,Q>0,∆U>0;(D)W<0,Q﹦0,∆U>02.1mol,373.15K, p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达到373.15K, p下的水汽:(1)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向真空蒸发。

则(1)、(2)两个不同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注:体系对外做功为负值)(A)W1<W2,Q1>Q2;(B)W1<W2,Q1<Q2;(C)W1=W2,Q1=Q2;(D)W1>W2,Q1<Q23.对于下列四种表述(1)因为∆H=Q 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H;(2)因为∆H=Q p,所以Q p也具有状态函数的性质;(3)公式∆H=Q p 只适用于封闭体系;(4)对于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Q p只取决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

上述诸结论中正确的是:(A)(1)(4);(B)(3)(4);(C)(2)(3);(D)(1)(2)4.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d U=(C p-nR)dT进行计算的是:(A)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B)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C)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D)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5.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过程:(1)对外作功,同时放热;(2)体积不变,而温度上升,并且是绝热过程、无非体积功;(3)恒压下绝热膨胀;(4)恒温下绝热膨胀;可能发生的是:(A)(1)(4);(B)(2)(3);(C)(3)(4);(D)(1)(2)6.某化学反应在恒压、绝热和只作体积功的条件下进行,体系的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此过程的焓变∆H:(A)小于零;(B)等于零;(C)大于零;(D)不能确定7.人在室内休息时,大约每天要吃0.2㎏的酐酪(摄取的能量约为4000kJ)。

中科院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卷(甲+乙)

中科院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卷(甲+乙)

(A) 0.8571
(B) 0.1273
(C) 0.9353
(D) 0.0647
科目名称: 物理化学(甲)
第2页 共7 页
7.浓度都是 0.001 mol·kg-1 的不同溶质的水溶液,下列哪个溶液的沸点最低: (A) KNO3 (B) HAc (C) Na2SO4 (D) 蔗糖
8.电化学体系中达到相平衡的条件是该组分在: (A) 两相的电势相等 (C) 两相的电化学势相等 9.分配定律适用下列哪个体系: (A) I2 溶解在水与 CCl4 中 (C) Na2SO4 溶解在水与苯中 (B) Na2CO3 溶解在 CCl4 与苯中 (D) Br2 溶解在乙醇与水中 (B) 两相的化学势相等 (D) 两相的电极电势相等
误用“”表示)
1.理想气体的标准平衡常数与经验平衡常数的关系为 K p K p2.在标准压力 p下,某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 Gibbs 自由能等于由最稳定的单 质生成 1 mol 该物质时的标准 Gibbs 自由能变化值,用符号 f G m 表示。 3.一种分布就是一种微观状态,而且只是一种微观状态。 4.配分函数的析因子性质适用于任何独立粒子体系。 5.转动配分函数计算式中的对称数是对粒子等同性的修正。 6.卡诺循环过程热温商之和为零是因为它是由可逆过程组成的循环。 7.就溶剂极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来说,如果生成物的极性比反应物大,则在 极性溶剂中反应速率会变小; 反之, 如果反应物的极性比生成物的极性大, 则在极性溶剂中的反应速率必变大。 8.对于基元反应,其反应级数和反应的分子数是相同的。 9.表面能和表面张力的单位不同,但二者量纲相同、且描述的是体系的同一 个性质。 10. (H n i ) S,p,n 是化学势。
j i
11.醋酸的极限摩尔电导率数值是根据 Kohlrausch 经验公式外推得到的。 12.不论是否两相平衡,只要能使混合物分成组成不同的两个部分,两者之 间皆可用杠杆规则进行物料衡算。

2012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试题

2012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试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 可以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电子计算器。

高分子化学部分(75分)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2分)1. 环氧值2自由基寿命 3. 悬浮聚合 4. 几率效应 5. 高性能聚合物。

二、选择题(共20分, 每题选一最佳答案, 每小题2分)1.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氯乙烯聚合中以向单体的链转移为主b)氯乙烯聚合中常采用引发剂调节聚合反应速度c)氯乙烯聚合时引发剂的半衰期较长时残留率较大d)氯乙烯聚合中采用时间调节聚氯乙烯的分子量。

2.对单体纯度要求最高的逐步聚合方法是a) 界面聚合b)溶液聚合c)熔融聚合。

3. 下列单体最容易进行阳离子聚合的是a)CH2=CHCl b)CH2=C(CH3)2c)CH2=CHPh d)CH2=CH2。

4. 丙烯酸二茂铁甲酯与苯乙烯(St)、丙烯酸甲酯(MA)、醋酸乙烯(VAc)共聚的竞聚率分别为r= 0.02, r2= 2.3、r= 0.14, r2= 4.4、r= 1.4, r2= 0.46丙烯酸α-二茂铁乙酯与上述三种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的活性次序为a)St >MA >VAc b)MA <St <VAc c); MA >St >VAc d) VAc >MA >St。

5. 微悬浮聚合的机理主要是a)胶束成核b)液滴成核c)水相成核。

6. 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在苯、甲苯、四氢呋喃、硝基苯中用萘钠引发聚合在其中聚合速率最大的溶剂是a)苯b)甲苯c)四氢呋喃d)硝基苯。

7下列不能进行配位聚合的单体是a)H2NCH2COOH b)CH2=CH-CH=CH2c)CH2=CH-CH=CH-CH3d)CH2CH CH3O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第1页共4页8聚丙烯和聚丁二烯的立体异构体数目分别是a)4、3; b)2、2; c)3、4; d)3、39用BF 3-H 2O 引发四氢呋喃开环聚合既能提高反应速率又不降低聚合度的最好方法是a)提高反应温度 b)增加引发剂用量c)提高搅拌速率 d) 加入少量环氧乙烷10. 下列各组聚合物都能用过氧化物作为交联剂的是a)天然橡胶、聚甲基硅氧烷、主链含双键的乙丙三元胶;b)天然橡胶、主链含双键的乙丙三元胶、聚乙烯涂层c)聚甲基硅氧烷、主链含双键的乙丙三元胶、聚乙烯涂层d) 聚乙烯涂层、乙丙二元胶、聚甲基硅氧烷三、问答题(共25分)1. (7分)链转移反应对支链的形成有何影响? 聚乙烯的长支链、短支链以及聚氯乙烯的支链是如何形成的?2. (7分)热降解有几类? 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热降解的机理特征?3. (5分)等离子体对聚合和聚合物化学反应有何作用?传统聚合反应与等离子态聚合有何区别?4. (6分)以乙二醇二甲醚为溶剂分别以RLi 、RNa 、RK 为引发剂在相同条件下使苯乙烯聚合判断聚合速度的大小顺序。

中国科技大学2002年考研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文字版)

中国科技大学2002年考研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文字版)

(1 分)
∆r Sm○
=
Sm○
[AgCl(
s)]
+
S
○ m
[Hg(l
)]

Sm○
[Ag(
s)]

1 2
Sm○
[Hg
2Cl2
(s)]
= 32.9 JiK−1imol−1
(2 分)
∆ r Gm○
=

r
H
○ m
− T i∆r Sm○
= −4.37
kJimol−1
(2 分)
E ○ = −∆rGm○ / zF = 0.045 V
则平衡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向右移动 B.不移动
C.向左移动
D.不能确定
-1-
考研——物理化学——2002
8. 对临界胶束浓度(CM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MC 是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B.在 CMC 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有显著变化 C.在 CMC 前后溶液的电导值变化显著 D.达到 CMC 以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再有明显变化
2 (4) Na(g) ⎯⎯→ Na+ (g) + e, ∆U = 493kJ (0K)
(5) Na+ (g) + Cl− (g) ⎯⎯→ NaCl(s), ∆U = −766kJ (0K)
(6) NaCl(s)(0K) ⎯⎯→ NaCl(s), ∆H = 100kJ (291K)
(7) Na(g)(0K) + Cl(g)(0K) ⎯⎯→ Na(g)(291K) + Cl(g)(291K), ∆H = 12.1kJ
求氯原子的电子亲合势,即
(8) Cl(g) + e ⎯⎯→ Cl− (g) 的 −∆U (0K)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2试题及答案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2试题及答案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二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试题一、判断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一定量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始态出发,分别经(i )绝热可逆膨胀;(ii )绝热不可逆膨胀到的终态体积相同。

则(i )的终态温度比(ii )的终态温度低。

( )2. 催化剂既能加速反应,又能改变反应的r m G ∆。

( )3. 在一定温度下,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率m Λ均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 )4. 使用可充电的化学电池播放录音机时,电池对外输出的电压小于电池的电动势;而对电池充电时,外加电压要大于其电动势。

( )5. 100℃,101325 Pa 的H 2O(l )向真空膨胀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为不可逆过程,所以∆G <0。

( )6. 反应系统H 2(g)﹢12O 2(g)﹦H 2O(g)在温度为T 压力为p 时,定温定压反应的摩尔焓[变] r m H ∆为H 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变] f m H ∆。

( )7. 由于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所以只要温度不变,已达成的化学平衡不可能移动。

( )8. 由于大分子溶液是真溶液,是均相的热力学稳定系统,所以无丁达尔效应。

( )9. 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和渗透压的量值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数目(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性质无关。

( )10. 鞍点是反应的最低能量途径上的最高点,但它不是势能面上的最高点,也不是势能面上的最低点。

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二、选择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定温定压下,一定量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则系统和环境的熵变为:A. S ∆系> 0,S ∆环< 0B. S ∆系< 0,S ∆环> 0C. S ∆系< 0,S ∆环﹦0D. S ∆系> 0,S ∆环﹦0( )2. 一定量组成一定的均相系统,无非体积功且定温时,其吉布斯函数随压力的增大而: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 )3. 20℃时,相同浓度(均为0.005 mol·kg -1)的LaCl 3、CaCl 2和KCl 三种电解质水溶液,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LaCl 3>CaCl 2>KClB. LaCl 3>KCl>CaCl 2C. CaCl 2>LaCl 3>KClD. KCl>CaCl 2>LaCl 3( )4. Al(NO 3)3,Mg(NO 3)2和NaNO 3对AgI 水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 0.067 mol·dm -3,2.6 mol·dm -3和140 mol·dm -3,则该AgI 溶胶是:A. 正溶胶B. 胶粒呈电中性C. 负溶胶D. 无法确定( )5. 某平行反应含有主、副两个反应,主反应的产物为Y ,活化能为1E ;副反应产物为Z ,活化能为2E ,且1E >2E ,则升高温度:A. 对生成Y 有利B. 对生成Z 有利C. 无影响D. 无法确定( )6. 水平放置的粗细均匀的毛细玻璃管中有一段汞柱,当在玻璃管右端稍稍加热时,管中汞柱将: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不移动D. 无法确定( )7. 与分子运动空间有关的分子运动的配分函数是:A. 振动配分函数B. 转动配分函数C. 平动配分函数D. 前三个配分函数均与分子运动空间无关( )8. 温度T 下,氯仿(A )和丙酮(B )形成非理想液态混合物,此二组分系统气液平衡时,气相压力为29398 Pa ,蒸气中丙酮的摩尔分数y B ﹦0.818,而该温度下纯氯仿的饱和蒸气压A p *﹦29571 Pa ,则以纯氯仿为标准态时在液相中氯仿的活度为a A为:A.0.500B.0.994C. 0.818D. 0.181二、选择题1.(B)2.(A)3.(D)4.(C)5.(A)6.(B)7.(C)8.(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无限稀薄的KCl和LiCl混合溶液中,Cl-离子的迁移数为0.505,Li+的迁移数为0.40,则该溶液中K+离子的迁移数为。

中科院中科大试题及答案

中科院中科大试题及答案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物理化学一、选择题(共5题,10分)1.(2分)理想气体在恒定外压p 下,从10dm3膨胀到16dm3,同时吸热126J,计算此气体的△U.( )(A)-284J (B)842J (C)-482J (D)482J2.(2分)下列宏观过程:()(1)p ,273K下冰融化为水;(2)电流通过金属发热;(3)往车胎内打气(4)水在101325Pa,375K下蒸发可看作可逆过程的是:(A)(1),(4)(B)(2),(3)(C)(1),(3)(D)(2),(4)3.(2分)298K时两个级数相同的反应Ⅰ,Ⅱ,活化能EI =E∏,若速率常数k1=10k∏,则两反应之活化熵相差:( )(A)0.6J·K-1·mol-1(B)10 J·K-1·mol-1(C)19 J·K-1·mol-1(D)190 J·K-1·mol-14.(2分)有人在不同pH的条件下,测定出牛的血清蛋白在水溶液中的电泳速度,结果如下:()pH 4.20 4.56 5.20 5.65 6.30 7.00泳速/(μm2/s·V)0.50 0.18 -0.25 -0.65 -0.90 -1.25由实验数据可知:(A)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7.00 (B)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4.20(C)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7.00 (D)从上述实验数据不能确定等电点范围5.(2分)吸附理论主要用来描述:()(A)均相催化(B)多相催化(C)酸碱催化(D)酶催化二、填空题6.(2分)理想气体等温(T=300K)膨胀过程中从热源吸热600J,所做的功仅是变到相同终态时最大功的1/10,则体系的熵变△S = J·K-1。

7.(2分)在300K时,48.98dm3的理想气体从100kPa变到500KPa,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kJ.8.(2分)从微观角度面言,熵具有统计意义,它是体系的一种量度。

2012中科院物理化学甲真题(回忆版) (1)

2012中科院物理化学甲真题(回忆版) (1)

本人报的是物理化学专业,专业课有机化学还有物理化学第一大题的条件是在298K下一个标准大气压,求1mol氮气的平动配分函数,平动熵,海姆赫兹函数,以及平动恒容热熔。

第二大题,求氨和氧气反应的一个反应方程式在1073K下的反应平衡常数,题目给了298K 时的相关物质的摩尔生成焓变及熵。

(比较初级,就是计算有些小技巧)第三大题,相图,很简单。

只是让表明各相区都是什么,还有每条曲线,两条三相线代表什么。

基本都是课后的习题变体第四大题,动力学,题目大致为:A,B两种物质,等摩尔参加反应。

反应进行1h后,A 物质有75%参加反应。

当反应进行2h后,求在下列不同情况下A物质在有多少未参加反应。

(1)反应对A是一级反应,对B是零级反应(2)反应对A和B均是一级反应(3)反应对A和B均是零级反应(4)在(3)的情况下A物质完全参加反应需要多长时间。

第五大题:溶液依数性(渗透压,沸点,蒸汽压的计算),题目大意是告诉了你凝固点的降低常数还有沸点升高常数,以及水在25℃的饱和蒸汽压,然后加了一定量(定值,具体我给忘了)的非挥发性溶质。

起凝固点降低了一定值(原题有给定值),试求(1)该溶液的正常沸点为多少?(2)求该溶液的饱和蒸汽压(3)求该溶液(假设为理想溶液)的渗透压第六大题,电化学,考到了公式的推导以及实验的相关原理题目大意:给出了Ag|Agcl|HCl(m)|H2(P)的电池。

(1)写出该电池的电极反应,电化学反应方程式(2)试推导该电池的电动势表达式(3)如何用用电动势法测量氯化银标准电极电势。

需要知道哪些数据第七大题:电化学和热力学综合题目大意:已知某化学反应方程式,在298K,100KP下进行1mol时。

放热40Kj。

在可逆电池中进行时则吸热4KJ.(1)求该反应的熵变(2)求该过程系统和环境的总熵变(3)求该过程可以做的最大功小题的分布比较泛泛。

一般的偏的都有涉及,需要比较牢固的理论知识地基。

特备的注重细节的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甲)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可以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电子计算器。

下列一些基本常数供解题时参考:普朗克常数h = 6.626 × 10-34 J·S;玻兹曼常数k B = 1.381× 10-23 J·K-1;摩尔气体常数R = 8.314 J·mol-1·K-1;法拉第常数F = 96500 C·mol-1一、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1、气体的压力是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在单位表面上的分子所发生的动量的变化。

2、公式PVγ=常数,适用于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变化。

3、一定量的某实际气体,向真空中绝热膨胀以后,系统的P和V的乘积变小,温度降低,则此过程的ΔU < 0,ΔS > 0 。

4、将低沸点的A和高沸点的B两种纯液体组成液态完全互溶的气液平衡体系。

在一定温度下,将液体B加入体系中时,测得体系的压力增大,说明此系统具有最大正偏差。

5、水的三相点就是水的冰点。

6、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溶质服从亨利定律的溶液,称为理想稀溶液。

7、当反应A(s)→B(s)+D(g)达到化学平衡时,系统的自由度f = 3。

8、在合成氨反应中,惰性气体的存在不影响平衡常数,但影响平衡组成。

9、能量零点选择不同,则内能的值也不同。

10、无论是定位系统或非定位系统,最概然分布的公式是一样的。

11、对任一种有液接的浓差电池,加盐桥比不加盐桥的电动势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甲)第1页共6页12、反应A + B = 2 C + 2 D 不可能是基元反应。

13、在同一温度下的同一基元反应,随着不同浓度单位,k (速率常数)有不同数值,从)exp()exp(RTH R S h T k k m r m r B θθ≠≠Δ−Δ=看,主要是因所取的标准态不同所引起的。

θm r S ≠Δ14、亲液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比憎液胶体的强。

15、小晶粒的熔点比大块的固体的熔点略高而溶解度却比大晶粒小。

二、选择题(60分)(1-24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25-28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对于孤立体系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W =0 ; (B )Q =0 ; (C )ΔU = 0 ; (D )ΔH = 0 。

2、理想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 ,从始态A(P 1,V 1,T 1)变化到终态B(P 2,V 2,T 2)。

其熵变的计算公式可用:(A )ΔS = nRln(P 2/P 1)+∫21T T pdT TC ; (B )ΔS = nRln(P 1/P 2)-∫21T T p dT T C ; (C )ΔS = nRln(V 2/V 1)+∫21T T V dT T C ; (D )ΔS = nRln(V 2/V 1)-∫21T T V dT TC 。

3、热温商表达式δQ/T 中的T 是什么含义:(A )体系的摄氏温度; (B )体系的绝对温度;(C )环境的摄氏温度; (D )环境的绝对温度。

4、为马拉松运动员沿途准备的饮料应该是哪一种?(A )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饮料; (B )20% 葡萄糖水;(C )含适量维生素的等渗饮料; (D )含兴奋剂的饮料。

5、设温度T 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气压为P A *, 化学势为 μA *, 在标准压下的凝固点为T f *,当A 中溶有少量的与A 不形成固溶体的溶质而成为稀溶液时, 上述三个物理量分别为P A , μA 和T f , 它们与P A *, μA *和T f *,之间关系为:(A )P A * < P A ,μA *< μA ,T f *< T f ; (B )P A * > P A ,μA * > μA ,T f * > T f ;(C )P A * > P A ,μA *< μA ,T f *< T f ; (D )P A * > P A ,μA *< μA ,T f * > T f 。

6、反应CO(g)+H 2O(g) = CO 2(g)+H 2(g),在 973K时Kp =0.71,如各物质的分压均为100 kPa ,则反应的Δr G m :(A )Δr G m <0; (B )Δr G m >0;(C )Δr G m =0; (D )Δr G m <Δr G m 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甲) 第 2页 共 6页7、放热反应 2NO(g) + O 2(g) = 2NO 2(g) 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①增加压力;②减少 NO 2的分压;③增加O 2的分压;④升高温度;⑤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的是:(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③、④、⑤ (D )①、②、⑤8、一定温度下,液体A 的蒸汽压为13000Pa, 液体B 的蒸汽压为6500Pa 。

假设A 和B 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当A 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0.5时,其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为:(A )1/3; (B )1/2; (C )2/3; (D )3/4。

9、相图与相律之间关系是:(A )相图由相律推导得出;(B )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相图不能违背相律;(C)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与相律无关;(D)相图决定相律。

10、“分布”是统计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基本概念。

下面关于"分布"的理解, 正确的是:(A )一种分布就是一种微观状态,而且只是一种微观状态;(B )分布是用各能级上的分子数组成的一组数字n 1,n 2,· · ·,n i ,· · ·来表示的;(C )各能级上布居的分子数所组成的一组数字n 1,n 2,· · ·,n i ,· · ·其中每一数字n i表示一种分布;(D )各种分布具有相同的热力学几率。

11、某体系有 N A 个粒子,由状态Ⅰ变到状态Ⅱ时,其微观状态数增加到原来的倍,则过程后体系的熵变ΔS 为:A N 2(A )5.76 J·K-1; (B )-5.78 J·K-1;(C )34.70 J·K-1; (D )-34.70 J·K-1;12、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关系为2/14122⎟⎟⎠⎞⎜⎜⎝⎛=k k k k ,则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 a 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为:(A )41221E E E E a −+= (B )2412E E E E a −+= (C ) (D )2/1412)2(E E E E a −+=412E E E E a −+=13、在化学反应动力学中,反应级数是个宏观的概念,其值 。

(A )只能是正整数;(B )可正、可负、可为零,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C )只能是0,1,2,3,······ ;(D )无法确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甲) 第 3页 共 6页14、简单碰撞理论中,碰撞截面是:(A)碰撞分子A的横截面积;(B)碰撞分子B的横截面积;(C)碰撞分子A和B的横截面积之和;(D)以碰撞直径σAB为半径的圆面积。

15、一封闭钟罩中放一杯纯水A和一杯糖水B,静置足够长时间后发现:(A)A杯水减少,B杯水满后不再变化;(B)A杯变成空杯,B杯水满后溢出;(C)B杯水减少,A杯水满后不再变化;(D)B杯水减少至空杯,A杯水满后溢出。

16、韦斯顿电桥是测量哪种电性质的?(A)电容;(B)迁移数;(C)电阻;(D)电位。

17、在迁移数测定管中,装入一定浓度的 HCl 溶液,插入两个铂片进行电解,一定时间后,测得串联电路上的库仑计银片质量增加 2.179克,阴极区电解前含 Cl- 0.2654克,电解后含 0.1362克.并知银和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107.87和 35.5, 则H+ 的迁移数为:(A)0.1802 ;(B)0.3701;(C)0.8198;(D)0.1899。

18、丹聂尔电池(铜-锌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锌电极分别称为:(A)负极和阴极;(B)正极和阳极;(C)阳极和负极;(D)阴极和正极。

19、下列关于电解池的两个电极特征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在阳极,其电位较高,进行氧化反应;(B)电子密度较低的电极,称为阳极;(C)电子密度较高的电极,进行氧化反应;(D)在阴极进行还原反应。

20、已知ϕθ(Zn2+/Zn) = -0.763V, ϕθ (Cd2+/Cd) = -0.403V,H2在Zn上的η=0.70 V,H2在Cd上的η=0.48V。

若在25℃下,以Cd为电极,电解 CdCl2 (0.01mol·dm-3),ZnSO4 (1 mol·dm-3 ),pH =3的混合溶液,在阴极上发生反应的离子的先后次序为:(A) Cd2+,H+,Zn2+;(B) H+,Cd2+,Zn2+;(C) Zn2+,H+,Cd2+;(D) H+,Zn2+,Cd2+。

21、根据25℃时下列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1)Fe2+ + 2e-→ Fe(s),ϕ1θ = -0.439 V(2)Fe3+ + e-→ Fe2+,ϕ2θ = 0.770 V可得Fe3+ + 3e-→ Fe(s)所对应的标准电极电势 ϕ3θ =(A)0.331;(B)-0.036;(C)0.036;(D)-0.331。

22、用半透膜把胶体与其它溶质分离的过程称为什么?(A)电泳;(B)渗析;(C)胶溶;(D)絮凝。

23、胶体分散体系和其它分散体系的主要区别在于:(A)分散相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B)颗粒不能通过半透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甲)第4页共6页(C)扩散速度慢; (D)胶体粒子大小介于1~100 n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