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诗词《御街行》注释翻译及赏析

合集下载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译文及鉴赏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译文及鉴赏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译文及鉴赏《御街行·秋日怀旧》是由范仲淹所创作的,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

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御街行·秋日怀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御街行·秋日怀旧》宋代: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御街行·秋日怀旧》译文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铺满残花的石阶上,寒夜一片寂静,只听见那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空空无人迹。

夜色清淡,烁烁闪光的银河直垂大地。

每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如绸缎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

酒还未喝,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

残灯闪烁,枕头歪斜,尝尽了孤眠滋味。

算来这相思之苦,积聚在眉头,凝结在心间,实在没有办法可以回避。

《御街行·秋日怀旧》注释香砌:有落花的台阶。

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真珠:珍珠。

天淡:天空清澈无云。

月华:月光。

练:白色的丝绸。

无由:无法。

明灭:忽明忽暗。

欹(qī):倾斜,斜靠。

谙(ān)尽:尝尽。

都来:算来。

《御街行·秋日怀旧》赏析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

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写秋夜景象,作者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

一叶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树叶大都变黄飘落。

树叶纷纷飘坠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

夜,是秋夜。

夜寂静,并非说一片阒寂,声还是有的,但是寒声,即秋声。

这声音不树间,却来自树间,原来是树上飘来的黄叶坠阶上,沙沙作响。

这里写“纷纷坠叶”,主要是诉诸听觉,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感知到叶坠香阶的。

《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以及赏析《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以及赏析《御街行·秋日怀旧》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文学作品,词将词人范仲淹怀人的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词如下:御街行·秋日怀旧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1、香砌:有落花的台阶。

2、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3、真珠:珍珠。

4、天淡:天空清澈无云。

5、月华:月光。

6、练:白色的丝绸。

7、无由:无法。

8、明灭:忽明忽暗。

【译文】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透着清香的石阶上,当次夜深人静之时,那悉悉索索的落叶声更增添了秋天的凉意。

卷起珍珠串成的.锦帘,华丽的楼阁上空空荡荡,只见到高天淡淡,银河的尽头像垂到大地。

年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素绡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

酒还没有入口,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

夜已深,灯已残,灯火明灭之间,只好斜靠枕头,聊作睡去,这无休无止的孤栖,真让人尝尽了孤独相似的滋味。

算来这苦苦的等待尚遥遥无期,虽说是终日眉头紧锁,心绪万千,也没有一点办法可以解脱回避。

【赏析】此词副题为“秋日怀旧”,是词人抒写秋夜怀人之作。

众多著名的词评大家都对此词赞赏有加,认为此词做到了情景交融。

词的上片主要描写秋景,而寓情于中。

词中描绘了黄叶纷飘、寒声碎乱、银河垂地、月华如练的秋夜寂寥萧瑟的景色,抒写了愁肠寸断、无法排遣的离愁别恨。

词人为表达秋思,在写法上独辟蹊径,仅仅通过最富秋天特征的秋声和秋色作引,而秋思便顺理成章地被表露了出来。

首先,词人在开篇写“纷纷坠叶”,是从听觉的角度进行描写,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写出落叶坠落石阶的情景。

我们知道,树叶变黄,纷纷飘落,便意味着秋天到了。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文及翻译赏析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文及翻译赏析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文及翻译赏析《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文及翻译赏析《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荫深驻。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古诗简介《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选自《小山词》。

北宋晏几道词作。

此为冶游之作。

全词以含蓄有致的笔触,从眼前景物咏起,渐渐勾起回忆,抒写了故地重游中的恋旧情怀。

这是一首写男子失恋的作品。

上阕写晚春柳花飘飞时节,主人公登上北楼,见柳絮如雪漫舞,百花娇艳,而树下“朱户人家”隐约在万绿丛中。

下阕写思念。

他已倚遍北楼栏杆,多少次是在雨中黄昏登上楼来。

也曾骑马穿过南街,踏过青苔,停下来在绿荫深处等候。

但只见纷纷落花,闺阁画屏轻掩,不知美人上哪儿去了!词中表达的是一种朦胧而并未被对方知晓的单相思的恋情。

翻译/译文街南绿树浓荫,春天多柳絮,柳絮如雪飘满游春的道路。

树顶上杂映着艳花交织的娇云,树荫下是居住人家的朱红门户。

闲懒地登上北楼,疏散的珠帘向上高卷,一眼看到遮护艳女朱户的城南树。

倚遍栏杆还懒得离去,经过了几度黄昏细雨。

记得暮春时她曾骑马徘徊踏过青苔,曾靠在绿荫深处停马驻足。

昔日落花今犹在,华美的屏风却空掩,谁知桃花人面在何处?注释①饶:充满,多。

②雪:这里以形容白色的柳絮。

③闲:高大的样子。

④慵去:懒得离去。

⑤盘马:骑马驰骋盘旋。

赏析/鉴赏上片写景。

起首四句,是北楼南望中的景色和意想。

正因鸟瞰,才能看得那样远,看得见成行的柳树和别的花树,看得见花絮红白相间织成的灿烂“娇云”,看得见漫天飞絮。

这里,“雪满游春路”是由柳树“饶絮”而生的奇想,同时又点出“晚春”二字。

至于“树底人家朱户”,当是从“树头”的空隙间隐约见之,它是掩映在一片艳花娇云之中的,把一种急切的寻寻觅觅的情态表现得非常传神。

过片由景及情,写出了词中人不忍离的情态和心理。

范仲淹的诗词《御街行》赏析

范仲淹的诗词《御街行》赏析

范仲淹的诗词《御街行》赏析《御街行》纷纷堕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

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赏析上阕起首两句点明节令,从高低两个角度描绘出廖廓苍茫、衰飒零落的秋景。

三、四两句,从碧天广野写到遥接天地的秋水。

秋色,承上指碧云天、黄叶地。

这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

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

烟霭本呈白色,但由于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而莫辨,如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所以说“天接水”。

“寒”字突出了这翠色的烟霭给予人的秋意感受。

这两句境界悠远,与前两句高广的境界互相配合,构成一幅极为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图。

上阕结尾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

这三句写景中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着一“情”字,更为上阕的写景转为下阕的抒情作了有力的渲染和铺垫。

过片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思”。

乡魂,即的情思,与“旅思”意近。

两句是说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

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情之深自见。

下阕三、四两句,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

如此写来,使词的造语奇特,表情达意更为深切婉曲。

“明月”句写夜间因思旅愁而不能入睡,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观赏,因为独自一人倚栏眺望,更会增添怅惘之情。

结拍两句,写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之泪,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

这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而又自然。

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外物触发下发展到潮,词至此黯然而止。

扩展阅读:范仲淹的词范仲淹词作存世共五首,虽然数量较少,但首首脍炙人口,在宋词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

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

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御街行·秋日怀旧宋朝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御街行·秋日怀旧》译文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铺满残花的石阶上,寒夜一片寂静,只听见那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空空无人迹。

夜色清淡,烁烁闪光的银河直垂大地。

每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如绸缎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

酒还未喝,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

残灯闪烁,枕头歪斜,尝尽了孤眠滋味。

算来这相思之苦,积聚在眉头,凝结在心间,实在没有办法可以回避。

《御街行·秋日怀旧》注释香砌:有落花的台阶。

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真珠:珍珠。

天淡:天空清澈无云。

月华:月光。

练:白色的丝绸。

无由:无法。

明灭:忽明忽暗。

欹(qī):倾斜,斜靠。

谙(ān)尽:尝尽。

都来:算来。

《御街行·秋日怀旧》赏析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

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者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者入情,情者交融。

写秋夜者象,作者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

一叶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树叶大都变黄飘落。

树叶纷纷飘坠阶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

夜,是秋夜。

夜寂静,并非说一片阒寂,声还是有的,但是寒声,即秋声。

这声音不树间,却来自树间,原来是树上飘来的黄叶坠阶上,沙沙作响。

这里写“纷纷坠叶”,主要是诉诸听觉,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点知到叶坠阶阶的。

“寒声碎”这三个字,不仅明说这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

由沙沙响而点知落叶声,由落叶而点知秋时之声,由秋声而点知寒意。

文学_《御街行》古诗词鉴赏

文学_《御街行》古诗词鉴赏

《御街行》古诗词鉴赏《御街行》古诗词鉴赏1译文那是从前的一个春天,我在一处庭院里小酌,这里有歌相随,有舞相伴,并有幸和她邂逅。

可是,我现在悔恨当初轻易放手让她离我而去。

回到家里,半夜时分,我酣然大醉,引起过去无限的愁绪。

虽然石崇所爱的绿珠可以为石崇坠楼而死,韦生的爱妾可以以身换取韦生所喜爱的骏马紫叱拨,无奈他们都不能像鸳鸯一样永远相伴。

我神志迷糊,默默地想着她如花似玉的面容,想在梦中与她相聚,但又突然从梦中惊醒,难以圆梦。

我在床上穿着外衣抱着被子,千辗万转,怎么也睡不着。

只有栖息在那屋梁上新来的一对燕子,在通宵达旦地听着我深深的叹息。

注释⑴御街行:词牌名,柳永《乐章集》注“夹钟宫”,《古今词话》无名氏词有“听孤雁声嘹唳”句,更名《孤雁儿》。

⑵前时:从前,以前。

《史记·项羽本纪》:“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辩,以此不任用公。

’众乃皆服。

”⑶笙歌:此指酒筵歌席。

⑷中夜:半夜。

《尚书·冏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⑸醺醺:形容醉态。

⑹坠楼换马:坠楼,指石崇爱妾绿珠,曾为石崇坠楼而死。

《晋书·石崇传》:“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

孙秀使人求之。

崇竟不许。

秀怒,乃劝伦诛崇、建……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

’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

’因自投于楼下而死。

”换马,指用马换爱妾。

《异闻集》:“酒徒鲍生多蓄声妓,外弟韦生好乘骏马。

经行四方,各求甚好。

一日相遇于途,宿于山寺,各出所有互易之,乃以女妓善四弦者换紫叱拨。

”⑺争奈:怎奈。

⑻和衣拥被:穿着衣服,裹着被子。

⑼彻曙:直到天亮。

赏析/鉴赏此词具体创作年份暂不可考。

因为此词内容涉及歌妓而未谈论官场见闻,故此词应该是作于柳永未出仕之前的某次酒宴之后。

这首词由回忆起笔,直接写在妓院饮酒听歌的情景:“前时小饮春庭院。

”“前时”,表明是回忆刚刚发生不久的事;“小饮”,说明人不多,场面也不大,非常随意;“春庭院”,春意融融的院落,这是暗指妓院。

《御街行》诗词译文及赏析

《御街行》诗词译文及赏析

《御街行》诗词译文及赏析御街行范仲淹北宋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有落花的台阶。

②寒声:寒风吹动落叶的声音。

③真珠:即珍珠。

④练:白色的丝绸。

⑤谙:熟悉。

【译文】:秋叶在深夜纷纷飘坠,落在台阶之上,那声音凄凉而又寒冷。

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空空无人迹。

夜色清淡,闪光的银河连大地。

年年月月却如今日的夜晚,月光如白练,而相思之人在千里之外,受到相思的煎熬而满怀愁绪。

愁到深处,已是肠断,酒也无法来麻醉。

酒尚未饮下,已先化作了眼泪。

一盏小小的青灯忽明忽暗,自己独自凭栏斜倚,尝尽这孤单的滋味。

这种苦苦相思的滋味,从来这种事情都无法回避。

想起这些,不尽心上眉头,凝结成结,难以释怀。

【赏析】:本词又题作“秋日怀旧”,是抒写离情愁绪之作。

词的上片以秋景感怀。

开头“纷纷”三句,特感秋声之刺耳。

因夜之寂静,故觉香砌坠叶,声声可闻。

“真珠”五句。

特觉秋月之皎洁。

因见明月而思及千之外的亲朋,更何况年年今夜,莫不如此,令人愈难为情。

词的下片为抒愁。

过片“愁肠”以下三句,写愁肠只在举酒未饮之时;“残灯”二句,写愁眠只在残灯枕之际;“都来”三句,写愁思只在心上眉宇之间,纯用白描手法,而能得其神韵。

这首词写离人在秋月之夜的离愁别恨。

作者本是个“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刚毅男子,然而,久居他乡,这如练月华又怎能不触发他那丰富的内心感情世界!全词由景入情,情随景生,自然浑成。

上片以景寓情,境界疏阔,尤其“天淡银河垂地”一句,显得奔放激越,气象恢宏;下片径直抒情,一个“愁”字,层层递进,反复咏叹,语直情真,悲凉凄切。

全诗情中有景,景中透情,可谓情极之语,真可谓善写愁思者也。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翻译赏析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翻译赏析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翻译赏析《御街行·秋日怀旧》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文学作品。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御街行秋日怀旧》翻译: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透着清香的石阶上,当次夜深人静之时,那悉悉索索的落叶声更增添了秋天的凉意。

卷起珍珠串成的锦帘,华丽的楼阁上空空荡荡,只见到高天淡淡,银河的尽头像垂到大地。

年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素绡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

酒还没有入口,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

夜已深,灯已残,灯火明灭之间,只好斜靠枕头,聊作睡去,这无休无止的孤栖,真让人尝尽了孤独相似的滋味。

算来这苦苦的等待尚遥遥无期,虽说是终日眉头紧锁,心绪万千,也没有一点办法可以解脱回避。

《御街行秋日怀旧》赏析:《御街行·秋日怀旧》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文学作品。

词的上阕着重描写秋叶的景色,开头一个“碎”字,不但写出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更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寥寞的心情。

紧接着从视觉来写,视线越过珠帘投向楼外,看见垂地般的银河,皓月当空,将词人的思绪引向千里之外的故人,景中透情,引起下阕。

下阕抒写离恨,“愁肠已断”作情极之语,已不能自持,潸然泪下,在辗转难眠之中饱尝了愁苦滋味。

最后三句用白描手法写愁思,很是真切生动。

这首词层深曲折,愁意、愁态、愁容步步逼近,层层翻出,将词人怀人的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词副题为“秋日怀旧”,是词人抒写秋夜怀人之作。

众多著名的词评大家都对此词赞赏有加,认为此词做到了情景交融。

词的上片主要描写秋景,而寓情于中。

词中描绘了黄叶纷飘、寒声碎乱、银河垂地、月华如练的秋夜寂寥萧瑟的景色,抒写了愁肠寸断、无法排遣的离愁别恨。

御街行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御街行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御街行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御街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霜风渐紧寒侵被。

听孤雁、声嘹唳。

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

披衣起。

告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

塔儿南畔城儿里。

第三个、桥儿外。

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

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

译文刺骨的寒风侵入被间,聆听着空然夜空中传来的孤雁响亮而凄厉的鸣叫。

一声更比一声凄厉,微风轻拂,蓝天如水。

披上外衣对着雁儿诉说:你能否停留一下,听听我满腹的愁绪。

城里南边桥外河边西边,门外梧桐树屹立的那个小楼里。

你飞过我亲人的居所,请千万不要高声鸣叫,以免惊动也是无眠的她。

注释御街行:又名《孤雁儿》。

《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双调”。

双调七十八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下片亦有略加衬字者。

霜风:刺骨寒风。

嘹唳(liáo lì):形容声音响亮凄清。

濒(bīn):临。

雕砌:雕花的台阶。

人人:那个人,指所爱之人。

人人无寐(mèi):每人都不能入睡。

赏析:这首小词,抒情气氛极浓。

作者借与雁儿招呼,娓娓道出内心的真切情意。

语浅意深,委婉动人。

在碧天如水,霜风凄紧的寒夜,孤雁的哀鸣,引起了游子的无限愁思。

不禁披衣起床,嘱咐南飞的雁儿,希望它能低声飞过他爱人住的河边小红楼,因为她在家中也正为相思而彻夜不眠。

全词构思新巧别致,抒情真挚细腻。

这首托雁言情之作,表现客居异乡的游子对亲人的思念。

内容在诗词中屡见不鲜,但表现手法却新颖,细腻,很能感人。

词意大致是这样的:一个离别亲人客居异乡的游子在深秋寒碾转难眠。

夜深人静,只有客舍外呼啸的寒风越来越紧,空然夜空中传来孤雁响亮而凄厉的呜叫,一声声哀鸣,牵动游子的情怀,想起远方的亲人。

他急忙披衣而起,对南飞的孤雁千叮咛万嘱咐,想把满腹的愁绪告诉雁儿,让它转告远在城里桥外河边小楼里的那个她。

全词通篇表达了一个“相思”之情,但却没用一个“相思”之类的字眼,只是通过对雁儿的告语,娓娓叙述她的住所,便使人感到了深切的情意扑面而来,极富有艺术的魅力。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御街行--秋日怀旧宋范仲淹纷纷堕叶飘香砌 [9]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攲 [10] ,谙尽孤眠滋味 [11] 。

都来此事 [12] ,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9]香砌:落满花朵的台阶。

[10]攲(yǐ):通倚,倾斜。

[11]谙:熟知。

[12]都来:全来。

译文: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铺满残花的石阶上,寒夜一片寂静,只听见那寒风吹动落叶发出断断续续的声音。

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空空无人迹。

夜色清淡,烁烁闪光的银河直垂大地。

每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如绸缎般的皎月,而每年今日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

酒还未喝,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

残灯闪烁,枕头歪斜,尝尽了孤眠滋味。

算来这相思之苦,积聚在眉头,凝结在心间,实在没有办法可以回避。

评析:据副题“秋日怀旧”,即秋日怀内之作。

与“浊酒一杯家万里……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同一机杼,殆亦征人思家之作也。

上片写秋夜美景:真珠帘卷、银河垂地与堕叶寒声为偶,秋色秋声,形容极矣。

下片纯乎写情:“酒未到、先成泪”较之“浊酒”“征夫泪”更进一层,直指奔心之句。

结拍“都来此事”为“此事都来”之倒装,“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以俚语入词,脱口而出,感人极矣。

李清照《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化用范词,一空灵,一质重,两极其美,未可厚此薄彼。

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大中符祥八年(1015)进士。

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为陕西四路宣抚使。

知邠州,徙邓州、荆南、杭州、青州。

卒谥文正。

他为官能关心人民疾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在《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展示了他伟大的政治抱负。

其边塞词气象阔大,反映出一定范围的现实生活,突破了词限于写儿女柔情和风花雪月的局限,是后来苏轼、辛弃疾词派的先声。

【御街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御街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御街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御街行
晏几道御街行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赏析】
这是一首忆旧怀人的小词,所怀念的当是往昔眷恋的’一位女子。

“街南绿树”四句为一层,写登楼怅望所见之景,绿树阴浓、杨花铺路、柔云缭绕处有一所朱门宅院,为当年伊人所居。

“北楼闲上”到“几度黄昏雨”五句为一层,写自身登楼望人的情态心绪。

“晚春盘马”以下为一层,由追忆往日朱门欢会折转到今夕物是人非。

融化崔护诗,点明题旨。

全词用大量的篇幅描写旧地春景:街南绿树成阴,柳絮如雪铺路,树头花艳如云,花下朱户人家;北楼高矗,帘幕卷起;佳人久倚栏杆远眺,和恋人共度几多黄昏暮雨;二人骑马出游也曾在绿阴深处密语。

这大量的忆旧篇幅,反衬出结尾花在楼存,时异人非的今时冷落,令人怅惘不已。

全词铺叙有序,结构巧妙,以崔护诗意作结,意味尽犹未尽,咀之无穷。

1/ 1。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御街行·秋日怀旧》是由范仲淹所创作的,这首词上片写景为主,景中寓情,以寒夜秋声衬托主人公所处环境的冷寂,突出人去楼空的落寞感,并抒发了良辰美景无人与共的愁情。

小编精选了一些《御街行·秋日怀旧》的鉴赏,一起来看看吧。

《御街行·秋日怀旧》宋朝: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御街行·秋日怀旧》古诗简介《御街行·秋日怀旧》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文学作品。

词的上阕着重描写秋叶的景色,开头一个“碎”字,不但写出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更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寥寞的心情。

紧接着从视觉来写,视线越过珠帘投向楼外,看见垂地般的银河,皓月当空,将词人的思绪引向千里之外的故人,景中透情,引起下阕。

下阕抒写离恨,“愁肠已断”作情极之语,已不能自持,潸然泪下,在辗转难眠之中饱尝了愁苦滋味。

最后三句用白描手法写愁思,很是真切生动。

这首词层深曲折,愁意、愁态、愁容步步逼近,层层翻出,将词人怀人的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御街行·秋日怀旧》翻译/译文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透着清香的石阶上,当次夜深人静之时,那悉悉索索的落叶声更增添了秋天的凉意。

卷起珍珠串成的锦帘,华丽的楼阁上空空荡荡,只见到高天淡淡,银河的尽头像垂到大地。

年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素绡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

酒还没有入口,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

夜已深,灯已残,灯火明灭之间,只好斜靠枕头,聊作睡去,这无休无止的孤栖,真让人尝尽了孤独相似的滋味。

算来这苦苦的等待尚遥遥无期,虽说是终日眉头紧锁,心绪万千,也没有一点办法可以解脱回避。

《御街行·秋日怀旧》注释1、香砌:有落花的台阶。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及赏析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及赏析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及赏析本词又题作“秋日怀旧”,是抒写秋夜离情愁绪之作。

全词由景入情,情随景生,自然浑成。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御街行·秋日怀旧宋代: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译文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铺满残花的石阶上,寒夜一片寂静,只听见那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空空无人迹。

夜色清淡,烁烁闪光的银河直垂大地。

每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如绸缎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

酒还未喝,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

残灯闪烁,枕头歪斜,尝尽了孤眠滋味。

算来这相思之苦,积聚在眉头,凝结在心间,实在没有办法可以回避。

注释香砌:有落花的台阶。

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真珠:珍珠。

天淡:天空清澈无云。

月华:月光。

练:白色的丝绸。

无由:无法。

明灭:忽明忽暗。

欹(qī):倾斜,斜靠。

谙(ān)尽:尝尽。

都来:算来。

赏析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

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写秋夜景象,作者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

一叶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树叶大都变黄飘落。

树叶纷纷飘坠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

夜,是秋夜。

夜寂静,并非说一片阒寂,声还是有的,但是寒声,即秋声。

这声音不树间,却来自树间,原来是树上飘来的黄叶坠阶上,沙沙作响。

这里写“纷纷坠叶”,主要是诉诸听觉,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感知到叶坠香阶的。

“寒声碎”这三个字,不仅明说这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

由沙沙响而感知落叶声,由落叶而感知秋时之声,由秋声而感知寒意。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翻译及赏析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翻译及赏析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翻译及赏析《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翻译及赏析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晏几道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栏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前言】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选自《小山词》。

北宋晏几道词作。

此为冶游之作。

全词以含蓄有致的笔触,从眼前景物咏起,渐渐勾起回忆,抒写了故地重游中的恋旧情怀。

这是一首写男子失恋的作品。

上阕写晚春柳花飘飞时节,主人公登上北楼,见柳絮如雪漫舞,百花娇艳,而树下“朱户人家”隐约在万绿丛中。

下阕写思念。

他已倚遍北楼栏杆,多少次是在雨中黄昏登上楼来。

也曾骑马穿过南街,踏过青苔,停下来在绿荫深处等候。

但只见纷纷落花,闺阁画屏轻掩,不知美人上哪儿去了!词中表达的是一种朦胧而并未被对方知晓的单相思的恋情。

【注释】①饶:充满,多。

②雪:这里以形容白色的柳絮。

③闲:高大的样子。

④慵去:懒得离去。

⑤盘马:骑马驰骋盘旋。

【翻译】街南绿树浓荫,春天多柳絮,柳絮如雪飘满游春的道路。

树顶上杂映着艳花交织的娇云,树荫下是居住人家的朱红门户。

闲懒地登上北楼,疏散的珠帘向上高卷,一眼看到遮护艳女朱户的城南树。

倚遍栏杆还懒得离去,经过了几度黄昏细雨。

记得暮春时她曾骑马徘徊踏过青苔,曾靠在绿荫深处停马驻足。

昔日落花今犹在,华美的屏风却空掩,谁知桃花人面在何处。

【赏析】上片写景。

起首四句,是北楼南望中的景色和意想。

正因鸟瞰,才能看得那样远,看得见成行的柳树和别的花树,看得见花絮红白相间织成的灿烂“娇云”,看得见漫天飞絮。

这里,“雪满游春路”是由柳树“饶絮”而生的.奇想,同时又点出“晚春”二字。

至于“树底人家朱户”,当是从“树头”的空隙间隐约见之,它是掩映在一片艳花娇云之中的,把一种急切的寻寻觅觅的情态表现得非常传神。

过片由景及情,写出了词中人不忍离的情态和心理。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文赏析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文赏析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文赏析《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文赏析《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文赏析1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晏几道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荫深驻。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译文】街南绿树浓荫,春天多柳絮,柳絮如雪飘满游春的道路。

树顶上杂映着艳花交织的娇云,树荫下是居住人家的朱红门户。

闲懒地登上北楼,疏散的珠帘向上高卷,一眼看到遮护艳女朱户的城南树。

倚遍栏杆还懒得离去,经过了几度黄昏细雨。

记得暮春时她曾骑马徘徊踏过青苔,曾靠在绿荫深处停马驻足。

昔日落花今犹在,华美的屏风却空掩,谁知桃花人面在何处?【注释】①御街行:词牌名,又名《孤雁儿》。

②饶:充满,多。

③雪:这里以形容白色的柳絮。

④闲:高大的样子。

⑤疏帘:也作“踩帘”,指稀疏的竹织窗帘,张耒《夏日》有“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⑥慵去(yōngqù):懒得离去。

⑦盘马:骑马驰骋盘旋。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7年),晏几道故地重游,恰逢他的好友王肱去世,见物是人非,柳絮飘扬,惆怅感伤油然顿生便作此词。

【赏析】这是一首单相思的词,唐诗宋词中思春、渴慕、怀人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明写或暗示男女二人曾经心心相映,正处于或者曾经有过一段共处的美好时光,此词却迥然不同,完全不提两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有意无意地暗示,词中主人公本是单相思,一副少年怀春的徘徊、惆怅之态。

词的开篇先写景,并以景物来点明季节性,更以季节性来引出内心情感,从飞絮、开花可知,此为春深之时,暗示此为思春、怀春的季节。

写完树木以后,似有意,似无意,加上一句“树底人家朱户”,自己所渴慕之人便在此宅之中,但是并不明写“朱户”即红漆大门。

上阕写春日美景。

在古代,原木只有王侯功臣才能受赐门涂红漆,但随着礼法的废弛,普通官宦大户也均可照此办理了。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译文赏析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译文赏析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译文|赏析《御街行·秋日怀旧》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词作。

全词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思”字,但字字句句都是“思”,有评词者谓此词情景两到,堪称情景俱佳的名篇。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宋代: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译文及注释译文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透着清香的石阶上,当次夜深人静之时,那悉悉索索的落叶声更增添了秋天的凉意。

卷起珍珠串成的锦帘,华丽的楼阁上空空荡荡,只见到高天淡淡,银河的尽头像垂到大地。

年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素绡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

酒还没有入口,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

夜已深,灯已残,灯火明灭之间,只好斜靠枕头,聊作睡去,这无休无止的孤栖,真让人尝尽了孤独相似的滋味。

算来这苦苦的等待尚遥遥无期,虽说是终日眉头紧锁,心绪万千,也没有一点办法可以解脱回避。

注释香砌:有落花的台阶。

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真珠:珍珠。

天淡:天空清澈无云。

月华:月光。

练:白色的丝绸。

无由:无法。

明灭:忽明忽暗。

欹(qī):倾斜,斜靠。

谙(ān)尽:尝尽。

都来:算来。

赏析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

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写秋夜景象,作者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

一叶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树叶大都变黄飘落。

树叶纷纷飘坠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

夜,是秋夜。

夜寂静,并非说一片阒寂,声还是有的,但是寒声,即秋声。

这声音不树间,却来自树间,原来是树上飘来的黄叶坠阶上,沙沙作响。

这里写“纷纷坠叶”,主要是诉诸听觉,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感知到叶坠香阶的。

范仲淹《御街行》赏析

范仲淹《御街行》赏析

范仲淹《御街行》赏析御街行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鼓,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本词是一首怀人之作。

上阕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下阕以抒情为主,情中有景。

全词情景妙合无垠,意境浑融完整,颇具艺术感染力,为历来的评词家们所称道。

上阕从月夜秋景起笔。

“纷纷坠叶”点明深秋时节,树叶纷纷飘到有落花的合阶上。

“碎”形容落叶的声响轻而细碎,逼真地写出坠叶纷纷而轻盈的情景。

暗合“纷纷”二字,更反村出寒夜的静寂,细腻生动地状写出词人孤栖寂寞的情怀。

此为所闻,接着由声音的摹写转入画面的描绘。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两句是说,珠帘卷起,玉楼顿觉空荡。

极目远跳,天色清淡如洗,星河如瀑,飞泻远方。

意境高远而深沉激越,于婉曲中现出豪迈。

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中,才引出下面的感受:年年今夜,月圆人缺。

感情的激流汹涌澎湃,以景寓情已不能酣畅淋漓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了。

于是,很自然地转人下阕的直抒胸臆,倾吐离愁。

思人而不见,只好借酒浇愁,然“酒未尝人肚,却已经化成了泪水,真是泪深于酒”(李攀龙(草堂诗余集)),足见愁思之重,情意之凄切。

室外,“月华如练”,室内“残灯明灭”,两相映照,浓浓的愁苦侵扰着离人,自有一种无法言语的凄凉,感伤的滋味,使人无法入睡,只能斜靠在枕上,寂然疑思,暗自神伤。

“谙尽”与“年年”遥相呼应,极写愁绪由来已久。

结尾三句,进一步申说相思之情或凝于眉间,或积于心上,无法回避,难以排解情感深挚动人,抒情造境十分精妙,女词人李清照(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名句显然受此启发。

范仲淹的这首词以柔情丽语为后世词话家所称道。

可谓其婉柔绮丽风格的代表作。

全词情景俱佳,意境高远,把思远怀人的愁思写得淋漓尽致,难怪许昂霄感叹说:“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词综偶评))。

古词《御街行-秋日怀旧》(作者范仲淹)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古词《御街行-秋日怀旧》(作者范仲淹)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宋代]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标签秋天、宋词精选、婉约、写景、怀人译文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透着清香的石阶上,当次夜深人静之时,那悉悉索索的落叶声更增添了秋天的凉意。

卷起珍珠串成的锦帘,华丽的楼阁上空空荡荡,只见到高天淡淡,银河的尽头像垂到大地。

年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素绡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

酒还没有入口,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

夜已深,灯已残,灯火明灭之间,只好斜靠枕头,聊作睡去,这无休无止的孤栖,真让人尝尽了孤独相似的滋味。

算来这苦苦的等待尚遥遥无期,虽说是终日眉头紧锁,心绪万千,也没有一点办法可以解脱回避。

注释香砌:有落花的台阶。

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真珠:珍珠。

天淡:天空清澈无云。

月华:月光。

练:白色的丝绸。

无由:无法。

明灭:忽明忽暗。

欹:倾斜,斜靠。

谙尽:尝尽。

都来:算来。

赏析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

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写秋夜景象,作者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

一叶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树叶大都变黄飘落。

树叶纷纷飘坠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

夜,是秋夜。

夜寂静,并非说一片阒寂,声还是有的,但是寒声,即秋声。

这声音不树间,却来自树间,原来是树上飘来的黄叶坠阶上,沙沙作响。

这里写“纷纷坠叶”,主要是诉诸听觉,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感知到叶坠香阶的。

“寒声碎”这三个字,不仅明说这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

由沙沙响而感知落叶声,由落叶而感知秋时之声,由秋声而感知寒意。

这个“寒”字下得极妙,既是秋寒节候的感受,又是孤寒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

《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御街行·秋日怀旧》是宋代家范仲淹的,词将词人范仲淹怀人的愁思表现得
淋漓尽致。

全词如下:
御街行·秋日怀旧
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
1、香砌:有落花的台阶。

2、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3、真珠:珍珠。

4、天淡:天空清澈无云。

5、月华:月光。

6、练:白色的丝绸。

7、无由:无法。

8、明灭:忽明忽暗。

【译文】
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透着清香的石阶上,当次夜深人静之时,那悉悉索索的落叶声更增添了秋天的凉意。

卷起珍珠串成的锦帘,华丽的楼阁上空空荡荡,只见到高天淡淡,银河的尽头像垂到大地。

年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素绡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

酒还没有入口,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

夜已深,灯已残,灯火明灭之间,只好斜靠枕头,聊作睡去,这无休无止的孤栖,真让人尝尽了孤独相似的滋味。

算来这苦苦的等待尚遥遥无期,虽说是终日眉头紧锁,心绪万千,也没有一点办法可以解脱回避。

【赏析】
此词副题为“秋日怀旧”,是词人抒写秋夜怀人之作。

众多著名的词评大家都对
此词赞赏有加,认为此词做到了情景交融。

《御街行霜风渐紧寒侵被》诗词原文及译文

《御街行霜风渐紧寒侵被》诗词原文及译文

“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

”的意思:你飞过我亲人的居所,请千万不要高声鸣叫,以免惊动也是无眠的她。

此处全用口语,虽无一字直叙人物,却真切地表达了他内心的思念,十分生动传神。

诗人将雁人格化,因为想到家里的亲人也正在辗转无眠思念着自己,所以拜托它轻声低飞,以免让怀远的居人更添伤悲;结构上看,这句中的“低声飞过”和上片“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形成呼应,正因自己被雁声惊起了归思,便要叮嘱雁“低声飞过”。

出自宋朝无名词人《御街行·霜风渐紧寒侵被》霜风渐紧寒侵被。

听孤雁、声嘹唳。

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

披衣告语:“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

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

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

”词大意一个离别亲人客居异乡的游子在深秋寒碾转难眠。

夜深人静,只有客舍外呼啸的寒风越来越紧,空然夜空中传来孤雁响亮而凄厉的呜叫,一声声哀鸣,牵动游子的情怀,想起远方的亲人。

他急忙披衣而起,对南飞的孤雁千叮咛万嘱咐,想把满腹的愁绪告诉雁儿,让它转告远在城里桥外河边小楼里的那个她。

全词通篇表达了一个“相思”之情,但却没用一个“相思”之类的字眼,只是通过对雁儿的告语,娓娓叙述她的住所,便使人感到了深切的情意扑面而来,极富有艺术的魅力。

赏析这首托雁言情之作,表现客居异乡的游子对亲人的思念。

内容在诗词中屡见不鲜,但表现手法却新颖,细腻,很能感人。

上片先借秋夜景物渲染孤芳寂寞的感受。

一句“霜风渐紧寒侵被”使人备生寒意,备感孤苦。

而一声声孤雁的哀鸣又烘托游子的孤独凄芳的情怀。

“一声声送一声悲”,用一声声孤雁的悲鸣传达出一个悲痛的倾诉,一声声鸣叫牵动着主人公沉重凄苦的心情。

“云淡碧天如水,披衣起”形象地表现出他的急切的心情。

“告雁略住,听我些儿事。

”语气之柔软和缓,神态之恳切诚挚,触目可见。

托雁传情,本绝无可能,而如此设词,异想天开,却将游子深婉细腻的心理活动,表现得入木三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仲淹诗词《御街行》注释翻译及赏析
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
①御街行:又名《孤雁儿》。

柳永创调。

②香砌(qì):指花坛。

③练:素绢。

④敧(qī):倾斜。

⑤谙:熟悉。

⑥都来:算来。

【译文】
纷纷扬扬的落叶飘满香阶,秋夜是何等静寂,细碎的落叶声频添寒意。

卷起珍珠窗帘高楼空荡荡,只见天高云淡,银河垂落在大地。

年年的今天夜里,如水的月光都像洁白的绸绢,可是亲人却总是远隔千里。

愁肠已寸断喝酒也难醉,酒还没有入口,先已化成了辛酸的泪水。

我斜靠枕头看着半明半灭的残灯,尝尽了孤栖难眠的滋味。

看来这相思
离愁,不是让人紧锁眉就是让人心痛,没有办法排遣,没有办法回避。

翻译二:
夜深人静,四野寂寂.秋叶纷纷飘坠,落在台阶之上,那声音凄凉而又琐碎。

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空空无人迹。

夜色清淡,烁烁闪光的银河直垂大地。

年年月月却如今日的夜晚,月光如洁白的素练,而人却相隔千里,受着相思的煎熬而满怀愁绪,愁到深处,已无法靠喝酒来麻醉。

酒尚未到唇边,已先化成了眼泪。

残灯闪烁,枕头歪斜,我尝尽这孤眠的滋味。

算来这相思之苦,积聚在眉头,凝结在心间,实在没有办法回避。

赏析一:
此词副题为“秋日怀旧”,是词人抒写秋夜怀人之作。

众多著名的词评大家都对此词赞赏有加,认为此词做到了情景交融。

词的上片主要描写秋景,而寓情于中。

词中描绘了黄叶纷飘、寒声碎乱、银河垂地、月华如练的秋夜寂寥萧瑟的景色,抒写了愁肠寸断、无法排遣的离愁别恨。

词人为表达秋思,在写法上独辟蹊径,仅仅通过最富秋天特征的秋声和秋色作引,而秋思便顺理成章地被表露了出来。

首先,词人在开篇写“纷纷坠叶”,是从听觉的角度进行描写,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写出落叶坠落石阶的情景。

我们知道,树叶变黄,纷纷飘落,便意味着秋天到了。

正所谓“一叶落知天下秋”。

而树叶飘落时,沙沙作响,这种声音即所谓的“秋声”或“寒声”。

在寂静
的夜里,听到这种沙沙声,人们便会感觉到一丝秋意。

“寒声碎”三个字,既明示了落叶声音之细碎,又点明这落叶的声响带着秋之寒意。

词人正是通过沙沙响让人们感知落叶之声,进而感知秋声,进而感知寒意。

“寒”字兼写物境与心境,既描写出秋寒节候的感受,又衬托出词人孤寒的处境,可谓妙极。

“真珠”五句,写的是词人在空寂的玉楼之上,卷起珠帘,登楼观看秋月的情景。

词人用细腻的笔触,将此情此景描画得色泽绮丽,但又不失清正刚直之气。

试想,在玉楼之上,高高卷起珠帘,极目环顾四方,此种意境,何其奔放!“天淡银河垂地”一句,则仅用六个字便勾画出了辽远空旷的秋夜之天空,难怪词评家皆赞此句为佳句,堪与杜甫“星垂平野阔”相媲美。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采用惯常之意境,以月写相思,声情并茂,顿挫有致,遒劲有力。

珠帘、银河、月色,在词人笔下都显得雄壮、奔放、激昂。

词的下片全为抒情,层层递进,反复咏叹。

开篇“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以一个“愁”字,惟妙惟肖地写出了三种不同的“愁”:酌酒垂泪之愁意、挑灯倚枕之愁态、攒眉揪心之愁容。

愁之深,以至于词人不得不借酒浇愁。

然而,酒还未到愁肠,就已经先化成泪了。

酒化作泪的写法,在范仲淹的其他词作里也很常见。

如他在《苏幕遮》中就写到:“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但在本词中,词人又别出心裁,酒还未入肠就已化作泪,相比之下,此愁更深,此情更切。

“残灯明灭枕头欹”,空中高挂的明月却明亮如昼,与之相比,屋里昏暗如灭的残灯更让人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在这种境况下,愁人
倚枕对灯,凝思出神,其“愁”显得更加形象、具体。

以此作铺垫,词人写到“谙尽孤眠滋味”,既顺理成章,又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结语三句,写这怀旧之事,向来都是没法回避的。

不是萦绕在心头,就是郁积在眉头。

通常情况下,古人写愁情,或写愁从心头转到眉头,或反过来,写愁从眉头转到心头。

此处范仲淹又自出新意,写“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则显得更加全面,堪称佳句。

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即是源自此处。

全词情景交融,词人以景语入,以情语收,将怀人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缠绵悱恻,深挚感人。

[赏析二]
这是一首怀人的婉约词。

上阕由更深夜静,听秋叶飘落于石阶之零碎声响写起,突出心之空虚和人之孤独。

抒发了良辰美景却无人与共的孤愁。

下阕抒情。

“酒未到,先成泪”,比词人在《苏幕遮》中“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句意又更进一层,表现出词人推陈出新的卓越创造才能。

从整体构思看,“酒未到”二句,申说“无由醉”的理由,补足“愁肠已断”的事实,思路超拔。

“残灯”句提起“孤眠滋味”,呼应开头“夜寂静,寒声碎”的境界。

这是一首写秋夜离人相思的词。

历来评词者都认为本词情景兼融。

上片主要写景,而寓情其中。

下片全部抒情。

末三句一往情深。

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即从这里脱胎。

写秋夜景象,作者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
出秋思。

一叶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树叶大都变黄飘落。

树叶纷纷飘坠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

夜,是秋夜。

夜寂静,并非说一片阒寂,声还是有的,但是寒声,即秋声。

这声音不树间,却来自树间,原来是树上飘来的黄叶坠阶上,沙沙作响。

这里写“纷纷坠叶”,主要是诉诸听觉,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感知到叶坠香阶的。

“寒声碎”这三个字,不仅明说这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

由沙沙响而感知落叶声,由落叶而感知秋时之声,由秋声而感知寒意。

这个“寒”字下得极妙,既是秋寒节候的感受,又是孤寒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

“真珠帘卷玉楼空”,空寂的高楼之上,卷起珠帘,观看夜色。

这段玉楼观月的描写,感情细腻,色泽绮丽,有花间词人的遗风,更有一股清刚之气。

这里写玉楼之上,将珠帘高高卷起,环视天宇,显得奔放。

“天淡银河垂地”,评点家视为佳句,皆因这六个字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实不减杜甫“星垂平野阔”之气势。

因为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以月写相思便成为古诗词常用之意境。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写的也是这种意境,其声情顿挫,骨力遒劲。

珠帘、银河、月色都写得奔放雄壮,深沉激越。

下片以一个“愁”字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挑灯倚枕的愁态,攒眉揪心的愁容,形态毕肖。

古来借酒解忧解愁成了诗词中常咏的题材。

范仲淹写酒化为泪,不仅反用其意,而且翻进一层,别出心裁,自出新意。

他《苏幕遮》中就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里说:“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

比起入肠化泪,又添一折,又进
一层,愁更难堪,情更凄切。

自《诗经。

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出,古诗词便多以卧不安席来表现愁态。

范仲淹这里说“残灯明灭枕头欹”,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自有一种凄然的气氛。

枕头欹斜,写出了愁人倚枕对灯寂然凝思神态,这神态比起辗转反侧,更加形象,更加生动。

“谙尽孤眠滋味。

”由于有前句铺垫,这句独白也十分入情,很富于感人力量。

“都来此事”,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心头萦绕,就是眉头攒聚。

愁,内为愁肠愁心,外为愁眉愁脸。

古人写愁情,设想愁象人体中的“气”,气能行于体内体外,故或写愁由心间转移到眉上,或写由眉间转移到心上。

范仲淹这首词则说“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两者兼而有之,比较全面,不失为入情入理的佳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