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指导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二、 纪实作品读书方法指导——品读内容
边读边思 边读边注
课堂作品选读(阅读提示)
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命之路
1.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2.出身与家庭 3.童年的经历 4.受教育情况 5.参加革命的起因 6.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周恩来
人物
周恩来
外貌言谈 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胡子又长又黑,
采访 时间 1936年 西安事变前夕
采访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 对象 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
采访 内容
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
采访 不可征服的力量 感想
看目录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 在保安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 来 第五篇 长征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
(续)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浏览目录,思考下列问题。
1.这本书的写作顺序是怎么样的? 时间顺序
2.这本书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①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 ②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 ③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 事策略; ④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谢 谢!
看序言
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 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 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 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 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所口述的——他们的斗争 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 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 革命的原因和目的。
《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篇阅读指导教案
《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篇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浏览第四篇文本,感知主要内容。
2.把握作者笔下的《一个共产党人的由来》,通过了解毛泽东的成长经历,感受毛泽东的斗争精神。
3.讲解人物故事,感受人物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选读人物故事,感受人物精神。
【教学方法】速读法,精读法,选读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速度第三篇,了解主要内容。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1——童年主要讲述了毛泽东主席童年时代的学习生活劳动的经历。
2——在长沙的日子主要讲述毛泽东主席在湖南长沙那段时间的求学和从军的经历。
3——革命的前奏主要讲述毛泽东在1918年~~1920年之间的人生经历及思想的转变过程。
4——国民革命时期主要讲述毛泽东主席在国民革命时期(1921--1927)的人生经历。
5——苏维埃运动主要讲述了毛泽东主席参与组织建立苏维埃政府的人生经历及苏维埃运动的成长过程。
6——红军的成长主要讲述了毛泽东等人领导的红军成长的过程及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人生经历。
三、专题探究1.选择毛泽东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绘制其成长路线图。
从1912年到1918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了5年的数。
五年总共花了160块钱,其中三分之一用于购买报纸书籍(1911~1927未曾间断)期间政治思相形成,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
趣事有:反对自然科学,讨厌静物写生课,图画考试乱考,“袁大胡子”,杨昌济老师的鼓励,唐教员给的《民报》的旅行鼓舞,和同学萧瑜在湖南徒步旅行五个县。
1917年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影响下,和几个朋友成立“新民学会”(其他地方也成立如“互助社”、“辅辅社”等对中国政治产生了影响的青年组织),专门谈论大事,也一体育锻炼。
此时毛泽东的思想比较复杂,有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
但反帝反封建是明确无疑的了。
2.从红军的成长史、红军的组成、红军的纪律、红军的战术几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文本进行专题探究,和同学们交流心得。
《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指导
《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指导发布时间:2022-10-09T05:53:59.212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11期作者:姚莹[导读] 整本书阅读可以有效的激发并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有效的发展并提升学生的语姚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三中学一、阅读的重要性整本书阅读可以有效的激发并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有效的发展并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即对话。
但中小学生的阅读,尤其是整本经典好书的阅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理想与现实之间,有一道美丽的鸿钩。
经典整书阅读的归宿,是学习、是成长。
因此,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规划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和过程的完整性,尤其是阅读过程的监控,是实际教学中的难点。
我们组老师主张把“知识内容”转化成“学习任务”,以问题、项目和任务驱动,以个体阅读与学习共同体合作研讨等方式落实真实的阅读。
(展示读书计划表格。
)具体安排如下: (一)前期激励任务群:图说一路行程(路线图展示)看封面、读序言、读目录,了解全书概要,回溯写作的历史背景,还历史以生命,给人物以血肉。
这一环节一共设置了三个任务活动:任务一:解说标题读序言,了解创作的历史背景。
任务二:聚焦天问溯历史,研讨斯诺去延安的原因。
任务三:图说行程懂斯诺,绘制地行走路线图。
(二)通读提炼任务群:读懂一群人物(专题报告展示)一本厚重的书,一定有你喜欢的人物和细节。
阅读中运用“理时空,绘人物,说故事”的方法,把握中国共产党领袖、红军战士和国民党将士三方面人物。
速读,梳理人物主要经历;批注,让你感动的故事和细节;摘录,作者评论人物的关键词。
第一至四章阅读任务单:画出周恩来的人生轨迹图,列表概括贺龙的相关事件和人物性格。
第五至八章阅读任务单:绘制一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重点标注重大会议、重大战役、重大困难、红军牺牲情况,并用原著的评论语段来总结长征胜利的原因。
《红星照耀中国》推进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红星照耀中国》推进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次阅读指导,使学生深入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内涵,提高阅读与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入挖掘《红星照耀中国》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红军长征的影像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红军的革命精神”、“长征的艰辛历程”等,进行深入探讨。
组内成员相互交流,整理观点。
3. 互动问答: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提出问题或补充观点,教师给予点评和引导。
4.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姊妹篇《地球的红飘带》,比较两部作品的异同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阅读的意义和方法,鼓励学生持续阅读此类优秀作品。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阅读心得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指导学生如何改进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字数不少于600字。
五、教师自我反思本次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都有所提高。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加强课堂管理,确保学生讨论不偏离主题;2. 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3. 在拓展阅读环节中,注意推荐的作品与主讲作品的内在联系。
《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指导
《红星照耀中国》
“请读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吧,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
——白求恩
·寻找“红星”
• 阅读提示: •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 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印象。
众多闪耀的“红星”
造反者( ) 贺龙二三事( ) 红军旅伴( ) 苏维埃掌权人物( )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
• 任务二:
谁是你心中最闪耀的
“红星”?
朱德
周恩来
毛泽东 红小鬼 徐海东
彭德怀 贺龙
·为何能够“照耀”中国?
• 阅读提示 • 把握作品中的“事实”,读明白作者想 用事实说什么“话”。 • 任务三 • 再次阅读序言,结合材料研读“红星” 的“事实”,探究人物品质。
·探究“照耀”
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我发现他是个愉快爱笑的人
“他们精神极好。” “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 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 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 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 希望。”
众多闪耀的“红星”
作者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 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 长经历中,寻找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作者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 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探究“照耀”
“红彤彤的脸,闪闪发光的明 亮眼睛。”
“他们精神极好。” “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 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 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 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 希望。”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 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 掩护着几千老乡。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 敌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 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 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 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策略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备考-《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策略如何高效地展开整本书阅读活动?一、阅读阻力为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优化《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学习现状,抽取了某城镇学校八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分析样本,并对学生的阅读反馈作了梳理,认为学生阅读本书时存在的阻力如下:(一)时代的疏离感《红星照耀中国》“纪实”却不“及时”,反而增加了隔膜感。
时代的隔膜造成了初中生接受的障碍,影响了阅读的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读完了一遍,说明初中生对于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兴趣不是特别浓厚。
因为,如果学生不熟悉当时的时代背景,就不能够真切地了解那个列强欺凌、军阀混战的混乱时代。
例如书本中所出现的“苏维埃”“哥老会”都是特殊时代背景之下的产物,学生不能理解这样的在书中反复出现的概念,自然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文本的疏离感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一名外国记者,在翻译的版本良莠不齐的情况下,母语阅读给初中生带来了障碍;2.本文以采访记录、个人讲述和重大事件描述为主,情节不连贯,故事性不强,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足。
(三)阅读指导的疏离感一半以上的同学非常或者比较喜欢《红星照耀中国》,说明这本书对于初中生而言,是具备可读性的。
但是不少教师的阅读指导机械有余,活力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缺乏学习任务群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帮助与指导;最后,在学生读完作品之后,缺少思维的碰撞和专题的研讨,没有能够让学生的理解走向深入,思维更上一层楼。
学生的情感没有得到唤醒,主体地位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
时代、文本和阅读指导上存在的疏离感,造成了《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困境。
若要突出重围,就必须要寻求合适的路径。
新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策略,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等不同阅读方法;通读整本书,了解主要内容,关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重视序言、目录等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
这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篇阅读指导教案
《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篇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篇:《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篇阅读指导教案《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篇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浏览第四篇文本,感知主要内容。
2.把握作者笔下的《一个共产党人的由来》,通过了解毛泽东的成长经历,感受毛泽东的斗争精神。
3.讲解人物故事,感受人物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选读人物故事,感受人物精神。
【教学方法】速读法,精读法,选读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速度第三篇,了解主要内容。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1——童年主要讲述了毛泽东主席童年时代的学习生活劳动的经历。
2——在长沙的日子主要讲述毛泽东主席在湖南长沙那段时间的求学和从军的经历。
3——革命的前奏主要讲述毛泽东在1918年~~1920年之间的人生经历及思想的转变过程。
4——国民革命时期主要讲述毛泽东主席在国民革命时期(1921--1927)的人生经历。
5——苏维埃运动主要讲述了毛泽东主席参与组织建立苏维埃政府的人生经历及苏维埃运动的成长过程。
6——红军的成长主要讲述了毛泽东等人领导的红军成长的过程及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人生经历。
三、专题探究1.选择毛泽东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绘制其成长路线图。
从1912年到1918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了5年的数。
五年总共花了160块钱,其中三分之一用于购买报纸书籍(1911~1927未曾间断)期间政治思相形成,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
趣事有:反对自然科学,讨厌静物写生课,图画考试乱考,“袁大胡子”,杨昌济老师的鼓励,唐教员给的《民报》的旅行鼓舞,和同学萧瑜在湖南徒步旅行五个县。
1917年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影响下,和几个朋友成立“新民学会”(其他地方也成立如“互助社”、“辅辅社”等对中国政治产生了影响的青年组织),专门谈论大事,也一体育锻炼。
此时毛泽东的思想比较复杂,有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
但反帝反封建是明确无疑的了。
2.从红军的成长史、红军的组成、红军的纪律、红军的战术几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文本进行专题探究,和同学们交流心得。
《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策略研究
《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策略研究一、引言《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人文内涵的纪实文学作品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斛口欣赏这部作品。
二、指导策略激发阅读兴趣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介绍作品背景、作者生平、故事情节等方式,让学生对作品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阅读小组等,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分享阅读心得。
引导阅读方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可以通过讲解阅读技巧、指导阅读笔记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把握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形象等。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深入解读文本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需要深入解读文本。
可以通过分析作品中的语言、修辞、情节等元素,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和隐喻,挖掘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拓展阅读视野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需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可以通过推荐相关作品、组织专题讲座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学样式^口主题。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和时代背景,将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三、教学实践建议制定详细的阅读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提高教学效果。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总之,《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正确的阅读方法、深入解读文本以及拓展阅读视野等方面。
通过科学有效的指导策略和实践建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才是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篇阅读指导教案
《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1课时)教学目标:1.浏览第一篇目录,了解主要内容。
2.了解在通往红色大门的过程中,作者遇到哪些问题。
3.选读人物故事,了解写作背景。
教学重难点: 1.浏览第一篇目录,了解主要内容。
2.了解在通往红色大门的过程中,作者遇到哪些问题。
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二、速读第一篇,概括主要内容。
1——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主要讲述了作者斯诺带着世人皆问的诸如“中国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人?领导人是谁?共产党日常生活如何?红军兵力多少?红军为何能抗击长达九年之久的军事联合力量?苏维埃是怎样的?共产主义运动如何?民族统一战线是什么?”等等一系列未解之谜,怀着冒险的心情,打了几针预防针,只身带着一封给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的介绍信和一些笔记本、两架照相机、二十四卷胶片等新闻记者必备的装备就出发了,准备深入红区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等秘密。
2——去西安的慢车午夜从北京登上火车——到达郑州(换乘陇海路车)——到达西安府(经过两天两夜劳累的火车)。
在西安府,先拜访了杨虎城将军(简单经历介绍),之后又访问了陕西省邵力子主席(简单经历介绍)。
3——汉代青铜斯诺住在西安府的某旅馆里等待一位叫王牧师(王化人)的来访安排。
王牧师把斯诺介绍給当时在西安做张学良工作的,中国共产党秘密警察的头子——邓发同志(简单经历介绍)。
一行人在西安城外的汉朝古城遗址见面,并安排斯诺去陕北的路程。
同时,本小节中比较详细介绍张学良的为人及其人生经历,也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城与共产党秘密达成一致抗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
4——通过红色大门黎明离开西安府——渭河——宗蒲县——洛川(见到西北窑洞)——延安,越过倆军之间的无人地带进入苏区,跟随的只有一个带路的骡夫,负责把斯诺及其简单的行李送到红军的第一个前哨,斯诺终于闯进了红色大门。
刘龙火先生接待并安排斯诺如何进入安塞。
三、专题探究1.作者带着哪些问题出发的?请列表呈现。
2.用线型图标注一路遇到的人和事,了解作者进入红区的方式和路线。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 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 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 30卷胶卷 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
有这样一本书
中国 万千青年 走上革命之路 加拿大 白求恩 毅然奔赴抗日前线
一个特殊的年代
铜墙铁壁 新闻封锁
未解之谜
红军? 苏维埃? 共产党的政策?
红 色 中 国 解
谜
关于红军
叛徒(关于周恩来)(37)
彭德怀印象(234)
关于贺龙(43)
为什么变成红军(239)
红色伴侣(48)
红色窑工徐海东(276)
苏维埃的巨头(关于毛泽东)(54) “红小鬼”(305)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毛泽东传)关于朱德(317) (92)
选读
选读书中报道人物事迹的任意章节
要求:速读,疏理人物的主要经历,标注 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或细节,摘录作者评 论人物的关键词,写下你的感受。 (写在学案上)
义。
2.搜集长征的相关资料。
阅读规划
阶段 任务
要求
第三阶段 (11月20 日-11月 28日)
举行读书 汇报会
1.选择一个主题发言:①我最 喜欢(敬佩)的红军;②我心 中的长征;③我所了解的苏维 埃;④难忘的西北之旅;⑤探 究报告文学的艺术魅力。 2.写一篇读后感。
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他毫不犹豫地背弃了大
他,既是共产党的主要领导,又是红军普通的一员! 他的身上,闪烁着红军特有的精神!
之 旅
整本书的阅读方法:
知作者→解标题→读序言→读目录→读正文
阅读指导一:知作者,看作家简介,了解作者。 阅读指导二:解标题,弄清文体、题意。 阅读指导三:读序言,解谜内容。 阅读指导四:读目录,看事件梗概。 阅读指导五:读正文,圈点勾画,批注,做读 书卡,做笔记。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与指导 (1)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与指导 (1)阅读任务单(一):第一周预读在第一周,我们将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序言部分以及八年级语文课本第64页,并思考以下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2.这本书的问世有何意义?3.如何理解书名的含义?阅读任务单(二):第一周阅读第一章在第一周阅读第一章“探寻红色中国”,思考以下问题:1.作者带着哪些问题出发?(使用批注法在文中标注)2.了解作者进入红区的方式和路线,以及作者在路上遇到的人和事。
(使用线性图标注)阅读任务单(三):第二周阅读第二章在第二周阅读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并思考以下问题:1.画出___的人生轨迹,了解他的成长史。
2.列表概括“___”的相关事件和人物性格,以及提炼内容和解读人物性格。
阅读任务单(四):第三周阅读第三章和第四章在第三周阅读第三章“在保安”和第四章“一个___的由来”,思考以下问题:1.以《成长历程中的“重要他人”》为主线梳理其“童年”、“青少年求学阶段”、“参加革命之前”对其产生影响的人和事,以及___的思想发展。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方式呈现,也可以自己设计)2.阅读第三章“苏维埃掌权任务”和第四章“一个员的由来”,并为___写一个小传。
阅读任务单(五):第四周阅读第五章在第四周阅读第五章“长征”,并完成以下任务:1.手绘红军的长征路线图,标注重要事件和地点。
2.绘制一张表格,记录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红军如何应对,理解红军长征的精神。
3.根据红军长征的具体数据,绘制一张创意数据图,并谈谈感受。
阅读任务单(六):第五周阅读第六章在第五周阅读第六章“红星在西北”,以“___其人”为题,为___同志写一篇人物简介。
阅读任务单(七):第七章在第七章“去前线的路上”中略过。
阅读任务单(八):第八章和第九章在第八章“同红军在一起”和第九章“同红军在一起(续)”中阅读。
阅读任务单(九):第十章在第十章“战争与和平”中阅读。
阅读任务单(十):第六周阅读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在第六周阅读第十一章“回到保安”和第十二章“又是白色世界”,并完成以下任务:1.完成人物档案,包括外貌形象、言谈举止、家庭背景、童年经历、受教育状况、参加革命原因和经历。
主问题引领 多维度细读——《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指导
课堂•对话ketang52279@163.C〇m栏目编辑张莉莉教艺会展.看课案41主问题引领多维度细读—《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指导李士稳(盐城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江苏盐城224000)摘要: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必须了解作品特点、重点和难点;然后围绕这三个点确定一个主问题逐步深入。
《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就是如此,先确定“ ‘红星’的光芒体现在哪里”这个主问题,然后从三个维度引导学生比较细读,引导学生在文字间来回穿梭,直击作者写作的心底。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主问题;比较细读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55(2020)12 -0041 -03《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当时影响很大。
它不仅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及领导者首次以正面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还多角度展示了中国的希望;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开辟了新闻类作品写作的新路径—即使是纪实作品,也可以对材料进行筛选,更可以倾注作者的人文关怀,表明作者的立场态度。
因此,这本书一经面世,就引起了世界级的轰动,各界对其评价非常高,一本书照亮了中国的天空,让无数人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力量。
时隔几十年,学生对那时的时政状况很陌生,无法感受当时的历史风云,阅读本书陡增了不少难度。
假如不能引导学生感受这本书在当时所散发的光亮,阅读体验必然索然无味,毕竟这本书不像一般小说那样具有较强的故事性。
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采用主问题引领、多维度比较细读的方法,直击作者写作本书的根本目的。
―、纵向比较,品“红星”的生命力作者千辛万苦冲破重重封锁深人红区,目的是什么?他想全面真实地了解传说中的“红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作者是带着外界对红区的许多误解甚至污蔑前往的,会不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红区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呢?显然作者没有先人为主,而是如实地报道他的所见、所闻、所感。
因此,作品一经面世就彻底改变了外界关于红区的种种传说和对红区的误解;作品也就在人们惊讶的目光中熠熠生辉了。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指导教案说课材料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指导教案指导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产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欲望,并能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保持这种欲望;能理解作者历尽千辛万苦去陕北地区实地采访的心理原因并能对作者的这种行为做出自己的评价。
2.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理清此书的内容架构,并调用自己所知来印证书中的部分内容;能对作品所写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做初步的了解,并产生诸多与事实有关的阅读问题。
3.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在指导课进行中激发阅读欲望,形成阅读期待,产生需要通过阅读才能解决的问题,并着手拟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开始泛读,并产生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及主题阅读的心理冲动。
指导重点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引导学生走向深度阅读指导难点阅读方法在阅读行为过程中的落实一、激趣导入作者1.与学生交流,什么样的书能称为“百科全书”?2.请学生就“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这一评价,谈自己的理解。
3.以斯诺与《红星照耀中国》产生的故事为引,激发学生对斯诺的认知欲望。
二、激活阅读期待1. 浏览,产生了解作者的冲动。
浏览封面、作者简介、前言内容、第一篇及后序,然后交流:(1)你眼中的斯诺是个什么样的人?(2)斯诺会什么“义无反顾地决定这次冒险”?(3)在他人眼中,《红星照耀中国》有什么价值?2.调动自身所知,理解“冒险”的含义。
(1)说一说自己亲身经过的自认为是“冒险”的事儿。
(2)说一说斯诺进入“红色大门”之前遇到了哪些“险”,他是如何化险为夷的,进而理解斯诺“冒险”的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激发阅读欲望(1)猜读。
假如你是一位新闻记者,深入陕北后,你最想了解的事是什么?最想采访的人是谁?(学生在前言及目录页的空白处,以旁批的形式,列个采访提纲,师生交流提纲所涉及的问题,教师指导做好分类,以便于学生在后面的阅读时能针对问题做检视阅读。
教师以序言及第一章中可供采访的话题为内容,教学生做相应的梳理,以让学生产生检视阅读的欲望。
)(2)略读,跟着斯诺去陕北。
《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篇阅读指导教案-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篇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1 课时)教学目标:1.浏览第一篇目录,了解主要内容。
2.了解在通往红色大门的过程中,作者遇到哪些问题。
3.选读人物故事,了解写作背景。
教学重难点: 1.浏览第一篇目录,了解主要内容。
2.了解在通往红色大门的过程中,作者遇到哪些问题。
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二、速读第一篇,概括主要内容。
1——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主要讲述了作者斯诺带着世人皆问的诸如“中国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人?领导人是谁?共产党日常生活如何?红军兵力多少?红军为何能抗击长达九年之久的军事联合力量?苏维埃是怎样的?共产主义运动如何?民族统一战线是什么?”等等一系列未解之谜,怀着冒险的心情,打了几针预防针,只身带着一封给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的介绍信和一些笔记本、两架照相机、二十四卷胶片等新闻记者必备的装备就出发了,准备深入红区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等秘密。
2——去西安的慢车午夜从北京登上火车——到达郑州(换乘陇海路车)——到达西安府(经过两天两夜劳累的火车)。
在西安府,先拜访了杨虎城将军(简单经历介绍),之后又访问了陕西省邵力子主席(简单经历介绍)。
3——汉代青铜斯诺住在西安府的某旅馆里等待一位叫王牧师(王化人)的来访安排。
王牧师把斯诺介绍給当时在西安做张学良工作的,中国共产党秘密警察的头子——邓发同志(简单经历介绍)。
一行人在西安城外的汉朝古城遗址见面,并安排斯诺去陕北的路程。
同时,本小节中比较详细介绍张学良的为人及其人生经历,也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城与共产党秘密达成一致抗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
4——通过红色大门黎明离开西安府——渭河——宗蒲县——洛川(见到西北窑洞)——延安,越过倆军之间的无人地带进入苏区,跟随的只有一个带路的骡夫,负责把斯诺及其简单的行李送到红军的第一个前哨,斯诺终于闯进了红色大门。
刘龙火先生接待并安排斯诺如何进入安塞。
三、专题探究1.作者带着哪些问题出发的?请列表呈现。
2.用线型图标注一路遇到的人和事,了解作者进入红区的方式和路线。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指导-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
⑦ 红军的兵力有多少?
⑧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军事和政治前景如何?
⑨ 共产党倡议在中国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停止内战,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2.在去西安的火车上, 埃德加·斯诺为什么会“身上有点不舒服, 可是心里却非 常兴奋”?
① “身上有点不舒服”是因为“我”害怕感染疾病, “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 一切预防针”.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1. 文中记叙了毛泽东的“反抗”行为和感悟, 请列出来. 2. 毛泽东第一次发表政见是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发表了怎样的政见? 3. 毛泽东第一次知道“社会主义”一词, 是在什么刊物上?
1.文中记叙了毛泽东的“反抗”行为和感悟, 请列出 来.
① 十岁时“罢课”, 在家附近转悠了三天, 感受到父亲和老师对自己对态度有转变.
1.埃德加·斯诺遇到的第一个红军战士是谁? 遇到时, 这位红军战士正在干什么?
① 姓姚的二十五六岁的战士. ② 正在河里洗澡. 2.周恩来为埃德加·斯诺做了怎样的安排? 开列了为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
3.埃德加·斯诺眼中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 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个子清瘦, 中等身材, 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
② “心里却非常兴奋”是“因为摆在我面前的这次旅行是要去探索一个跟 紫禁城的中世纪壮丽豪华在时间上相隔千百年、空间相距千百里的 地方: 我是到‘红色中国’去”. 那个地方是不为人了解和作者渴望了解 的.
3.埃德加·斯诺遇到的第一个共产党员是谁? 他促成了一件什么事? ① 王牧师, 真名叫董健吾.
② 董健吾促成张学良飞往延安与共产党谈判, 建立了东北军与共产党统 一战线.
眼睛富于热情, 有吸引力. 讲英语有点迟缓, 但准确.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章节阅读指导-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老表—— 江西
四川来的农村少年 铁老虎——湖南
还有另外来自福建、浙江、江西、四川、陕西、甘肃的少年
第三篇 在延安
1. 在《苏维埃掌权人物》中,埃德加·斯诺谈到了对毛泽东的印象,请你 列出至少六个印象。
2. 《共产党的基本政策》中,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3. 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条件是哪几个?
学生不满,带领军队投奔共产党。 ③敢于反抗、英勇善战:一把菜刀建立一个苏区。 ④威望高、口才好 :能把哥老会成员编进红军,部队愿意跟他走。 ⑤身体强壮、生活简单:长征路上背部下,和部下一样生活。 ⑥性格急躁又谦虚:总希望别人提意见,从不违反党纪。
5.《红军伴旅》中,记叙了哪几个红军少年?
老狗——福建苏区
1.在《苏维埃掌权人物》中,埃德加·斯诺谈到了对毛泽东的 印象,请你列出至少六个印象。
① 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 ② 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
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 ③ 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 ④ 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 ⑤ 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⑥ 没有自大狂的征象,但个人自尊心极强。
在长沙参加学生军后,从订阅的《湘江日报》上知道的。
第五篇 长征
1. 彝族首领为什么会允许红军通过他们控制的区域? 红军放回了被军阀当作人质的彝族首领,彝族和红军有共同的敌人,红军主张 的各少数民族自治符合彝族人民的要求,给彝族武器和弹药,与彝族总首领歃 血为盟。
2. 为什么说“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 红军到达了目的地,核心力量完整无损,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坚强一如往昔。 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为后来开展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优质课教案_12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指导教学目标:1.运用猜读法、速读法梳理内容。
2.了解纪实作品的阅读方法。
3.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掌握并运用纪实作品的阅读方法选择典型的人物分析作品的内涵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步骤:一、猜一猜,说一说1.阅读这段文字,猜猜他是谁?他敢冒别人不敢冒的风险,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闯入世界风暴地区做出“惊人发现”,第一个向全世界报道“红军长征”的消息。
他在短短的四个多月的考查中,写下了14本密密麻麻笔记,拍摄了30卷胶卷。
2.说说看,你对这本书了解多少?二、纪实作品阅读指导“一部经典的新闻作品,一个大胆的历史预言”根据这句话中“新闻作品”引出第一单元的新闻与第二单元的人物传记引出话题——纪实作品。
纪实作品的概念及特点:纪实作品: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基本特点:用事实说话最基本要求: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一)初步感知梳理概况全书共12篇,分别为: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第三篇:在保安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第五篇:长征第六篇:红星在西北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第十篇:战争与和平第十一篇:回到保安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1.说说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来编排的。
(二)跳读文本理清脉络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P165这是一个怎样的政党?这是一个怎样的政权?P219-P228(三)结合事实明确缘由(四)挖掘内涵善于延伸三、总结四、拓展探究例举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以开国领袖毛泽东为例完成以下任务:1.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2.出生与家庭3.童年的经历4.受教育情况5.参加革命的原因6.参加革命后的经历五、作业布置1.运用纪实作品的阅读技巧,阅读王树增《长征》2.结合拓展延伸完成其他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红星照耀中国》学生作业单班级姓名一、课前预学二、课堂练习三、阅读选文,完成下面任务三、拓展探究四、作业布置。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以《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指导为例
阅读•名著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策——以《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指导为例袁海军仙桃荣怀学校,湖北仙桃433000摘要: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具有自主性和实践性的综合性学习方式,其指向和特点符合语文课程理念。
在初中整本书阅读指导课程中运用项目化学习方式,从核心知识构建、阅读驱动性问题设计、阅读实践、阅读成果展示和学习评价等维度全程指导学生阅读,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学会自主设计阅读策略,提高整本书阅读的能力,养成阅读素养。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高阶思维;整本书阅读;阅读推进;《红星照耀中国》项目化学习是指向学生学习素养培养,以问题驱动,用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具有自主性、实践性的一种综合性学习方式。
项目化学习的指向和特点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相契合的,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是项目化学习所追求的方向和学习方式。
夏雪梅对项目化学习设计作了详细介绍,提出了项目化学习设计的六个维度——核心知识、驱动性问题、高阶认知、学习实践、公开成果和全程评价。
⑴笔者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初中整本书阅读指导课程中,以一部书的阅读为一个项目,对整本书项目化学习的实施策略作了实践性探究。
下面以《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指导为例来具体说明。
一、整本书阅读的核心知识构建策略项目化学习的核心知识不指向琐碎、零散的知识点,而是聚焦学科概念性知识和挖掘程序性知识背后的概念性知识,以增强学生的元认知知识。
“母语项目化学习中的核心知识往往包含两类概念:一类是语文学科所涉及的关键概念和能力,比如人物描写、风格、创造性复述、总结等;另一类是与学生所处的生活世界、人生有关的概念,比如友情、聪明、宽容等。
”①构建语文学科核心知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作为语文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整本书阅读,其核心知识的构建理所当然也是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享交流
我喜欢的人物: 主要经历: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
作者评论: 我的感受:
人物:周恩来
示例
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
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
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第52页第2自然段
作者评论: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
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
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
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 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 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一九三八年年中译本作者序》
小结
猜读法 速读法 批注法
再读目录
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主 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
红军?
谜
苏维埃?
共产党?
关于红军
造反者(45) 贺龙二三事(54) 红军旅伴(61) 苏维埃掌权人物(68)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115)
彭德怀印象(269) 为什么当红军(274) 红色窑工徐海东(304) “红小鬼”(339) 关于朱德(355)
阅读规划
阶段
第三阶段 ( 10 月 10 日 -1发言:①我最 喜欢(敬佩)的红军;②我心 举行读书 中的长征;③我所了解的苏维 汇报会 埃;④难忘的西北之旅;⑤探 究报告文学的艺术魅力。 2.写一篇读后感。
红 色 中 国 解
谜
之 旅
解题: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 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 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 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 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
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
猜一猜
内容? 顺序?
读目录
我的感受:周恩来,带给我太多的震撼与感动。
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他毫不犹豫地背弃了大
官僚家庭,投身火热的学生运动,身陷牢狱;他怀着坚
定的革命决心,走到素无接触的工人阶级当中,成功组
织了大罢工!他在南方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用步枪、机枪、铁锹对抗国民党的轰炸机、坦克装甲车!
他身患重病,九死一生,却从不承认失败,始终不屈不 挠!始终满怀信心!始终冷静谨慎!始终亲切温和!始 终愉快乐观! 他,既是共产党的主要领导,又是红军普通的一员! 他的身上,闪烁着红军特有的精神!
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 书的写作顺序是怎么样的?
目录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三篇 在保安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第五篇 长征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选读
选读书中报道人物事迹的任意章节 要求:速读,疏理人物的主要经历,标注
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或细节,摘录作者评
论人物的关键词,写下你的感受。 (写在便利贴上)
示例
人物:周恩来
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组织大罢工„„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第()页第( )自然段
作者评论:造反者„„
我的感受:周恩来,带给我太多的震撼和感动„„
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
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
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
.
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
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
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
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
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 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
一个特殊的年代
铜墙铁壁 新闻封锁
未解之谜
红军?
苏维埃? 共产党的政策?
有这样一个人
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
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 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
30卷胶卷
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
有这样一本书
中国 万千青年 走上革命之路 毅然奔赴抗日前线
加拿大 白求恩
读目录,知思路,明内容
读故事,知人物,解谜团
作 业
阅读全文,继续解谜
红星照耀中国
红军?
谜
苏维埃?
共产党?
阅读规划
阶段
第一阶段(9 月2日-22日)
任务
阅读全书
要求
边读边画,寻找谜底。
1. 划出红军的长征路线图, 依次写下牺牲人数、重要 第二阶段(9 《长征》专 事件,了解红军长征的起 月 23 日 -10 月 9 题阅读 因、经过、结果;探讨长 日) 征胜利的根本原因、意义。 2.搜集长征的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