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二)1.(6分)小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系列探究活动。
从分液漏斗依次向集气瓶中加入①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②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③一定量的稀盐酸。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②的探究目的是。
(3)整个实验过程中,酚酞起到的作用是。
(4)实验③结束时,集气瓶内溶液澄清,则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写其中的一种),确定该组成的方法是2.(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1)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是。
(3)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K3,打开K2,观察E中现象,然后打开K3,再观察E中现象,其不同之处是,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3.(8分)三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当观察到玻璃管A中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冷却到室温,停止通气,同时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小明认为: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小红认为:仅从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她增加了一个实验:用磁铁靠近生成的黑色固体,看到有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
于是得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的结论。
小光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得知:(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3 Fe 2O 3 + CO 2 Fe 3O 4+ CO 2 (2)四氧化三铁(Fe 3O 4)为黑色固体,有强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
因此,小光认为小明和小红的结论都不能成立,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 ,请具体说明你的理由 小光欲通过实验检验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金属铁。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有答案)篇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含答案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3)含答案13、在某氢氧化钡稀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
将此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红色消失了。
请你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14.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现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
[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⑴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⑵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是什么?⑴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
小军的依据是:。
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
⑵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性。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
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2)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实验仪器自选)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
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A、金属镁B、氯化钾c、氢氧化钠D、硫酸铜(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一、实验室制取物质的探究1、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甲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
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黑色粉末。
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色粉末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乙装置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____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 2↑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
查阅资料:CO 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1)当然A 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_____; (2)装置B 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______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是判断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李洋同学对CO 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 ②原因二:反应C+2CuO 2Cu+CO 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 ; ③原因三:……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及解析(二)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二)1、在用白磷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瓶底铺细沙的作用是:_____。
(2)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保持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
(3)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答案】(1)防止锥形瓶受热不均而炸裂;(2)后一种;白磷燃烧放热,气球膨胀产生向上的浮力;(3)白磷燃烧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导致锥形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气球更瘪了;(4)①②⑤;【解析】【(1)图中瓶底铺细沙的作用是防止锥形瓶受热不均而炸裂.故填:防止锥形瓶受热不均而炸裂.(2)结论正确的是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放热,气球膨胀产生向上的浮力.故填:后一种;白磷燃烧放热,气球膨胀产生向上的浮力.(3)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导致锥形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气球更瘪了.故填:白磷燃烧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导致锥形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气球更瘪了.(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元素种类.故填:①②⑤.2.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制取装置________(填序号)。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1.竹炭包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除去冰箱、车辆中难闻的气味而广泛受到群众的喜爱,这种产品可以对室内甲醛、一氧化碳等气体进行吸附。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①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①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可作干燥剂。
①加热或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
【设计实验】将竹炭充分燃烧,检验其产物,以证明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1)A装置的作用。
(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D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说明竹炭中(填“含”或“不含”)有碳元素,写出C 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3)小明认为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F装置,你认为(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2.为使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视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
①、按图1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可视化”。
(1)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pH 7(填“>”“=”或“<”)。
(2)将稀硫酸缓慢注入瓶中并振荡,观察到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此时瓶中溶质(酚酞除外)一定有。
①、按图2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视化”。
(3)将注射器中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进行下列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可视化”。
(4)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利用数字传感器上的计算机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与溶液温度的图象,如图所示。
当加入盐酸mL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总结反思】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为了证明反应的发生,可以借助指示剂、测量温度变化、比较物质的溶解性、借助传感器等,提供间接的实验证据。
2023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
2023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1.二氧化锰和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
为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m的值是___________,由图二可知:___________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催化效果更好。
(2)图一装置(不含数据采集系统)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夹住右侧导管口,___________,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68g5%的H2O2溶液在MnO2的催化下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还不够严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某兴趣小组对金属镁的部分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镁与氧气反应的探究【实验步骤】挤压双球管上右侧的滴管,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加热A处镁条。
【现象与分析】实验中观察到A处镁条燃烧,B处镁条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Ⅰ.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
【实验步骤】挤压双球管上左侧的滴管,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加热B处镁条,可观察到B处镁条燃烧,有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产生。
查阅资料得知黑色固体为碳单质,白色固体是镁的化合物。
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假设与猜想】猜想1:白色固体是MgO猜想2:白色固体是MgCO3猜想3:白色固体是MgO和MgCO3【验证与结论】取适量B中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无气泡产生,白色固体消失,黑色固体不消失,则猜想1成立。
【反思与交流】(1)进行探究Ⅰ的过程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通过本实验,你对燃烧与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收集在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我们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专题05 实验探究题(20题)(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05 实验探究题1.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___ __。
(2)用A 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C 和D 都可以收集O 2,选择D 装置的优点_____。
(3)E 装置中水的作用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 ;(3)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解析】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装置A 属于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放有一团棉花,采用的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 和D 都可以收集O 2,D 装置是排水法,选择D 装置的优点是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E 装置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3)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2.氧气是人类无法离开的物质。
(1)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取O 2。
能说明空气中存在氧气的事例有_______(写一点即可)。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3)某些空气净化剂含超氧化钾,其净化原理为:222324KO 2CO 2K CO 3O +=+。
该方法一般不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写一点即可)。
【答案】(1)动物可在空气中呼吸(或食物在空气中腐败等;合理即可);(2)BC 或BE ; 过氧化氢=====MnO 2 水+氧气 ;(3)酒精灯;9. 9 ;(4)气体不纯【解析】(1)人和动物可在空气中呼吸、食物在空气中腐败都说明空气中有氧气,故填:动物可在空气中呼吸(或食物在空气中腐败等;合理即可)。
九年级第二单元化学实验探究题
九年级第二单元化学实验探究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1)如图1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甲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乙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乙同学用图1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原因可能是(答出一种即可):_________.(3)丙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的1/5.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____.(5)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45mL)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6)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_________.2.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下探究实验:(1)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_________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气态的_________而生成了固态的_________,从而使玻璃容器内的气体体积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玻璃容器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③此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_________.(2)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他依据的实验原理可能是_________.①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_________.②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_________.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之后,产生了灵感,设计了如下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与事实】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留有30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团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实验中观察到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用文字表达式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问题探究】明明与兰兰做这个实验时,结果与理论值都有较大差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写出2种可能)4.(7分)图1A是课本上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某同学在此原理上进行了改进,如图1B和1C.(1)该实验原理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小组按A装置进行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实验前瓶中空气体积的,你认为一定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填序号).①燃烧匙中的红磷放少了②橡皮管上的弹簧夹没有夹紧③集气瓶口上的瓶塞没有塞紧④红磷停止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⑤把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后没有立即塞紧瓶塞(2)图1B中气球的作用是.(3)图1C中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该实验烧杯中水的作用是.。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 ~一 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A B1、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
B中盛放 溶液。
2、小刚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步实验目的是 小丽认为:通常状态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试验,分别量取50mL 上述溶液放入A、B 中,关闭K ,通入约500 mL 二氧化碳,A 、B中均无明显变化。
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二.碳酸钙是一种白色固体,可溶于稀盐酸并产生无色气体。
某同学想知道稀盐酸中的哪种粒子(H 2O 、H +、Cl —)能使碳酸钙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右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完成这次探宄话动. (1) 你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通过实验①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碳酸钙并产生无色气体,还需要进行实验③和④:在③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④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4) 你的探究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某校同学以“比较锰、铁、铜3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探究。
提供的药品:铁片、铜片、锰片、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锰溶液。
【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对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锰>铁〉铜;猜想二:铁〉铜>锰;猜想三: .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1.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发生装置生成的氢气可能含有氯化氢和水)。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 加热氧化铜② 检验氢气纯度③ 停止加热④ 通入氢气⑤ 停止通入氢气。
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5)实验过程中,通入D装置的氢气如果不纯(混有空气)就可能发生事故。
2. 为验证某混合气体由H、CO和HCl组成,请从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并回答下2列问题:(注意:图中装置不得重复使用,有的装置可不选用。
)(1)所选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序号)。
(2)选用的第一个装置的作用是;选用的第二个装置的作用是。
3.某同学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因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还要防止反应后多余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他准备了甲、乙、丙、丁四个装置(丙装置中的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试回答下列问题:甲 乙 丙 丁(1)装置丙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2)实验进行时,各装置口的连接顺序为:A 接 , 接 ,G 接 。
(3)C 处放出的气体为 ,应 处理。
(4)装置丁中反应管内的现象是 。
(5)装置乙中的现象是 。
4. 一种气体可能含有N 2、H 2O (气)、CO 2、H 2和CO 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研究该气体的组成(A 中试剂足量):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为:A 、E 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 、F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 中浓H 2SO 4无明显变化,D 中氧化铜转化为一种红色物质。
于是他得到如下结论:气体中① 肯定不含CO 2;② 肯定含CO ; ③ 肯定含H 2O (气);④ 肯定含H 2;⑤ 可能含N 2。
九年级化学培尖实验探究专题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培尖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试题1.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
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
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
2.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再想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1)问题:Al 2O 3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2)猜想:Al 2O 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4)结论:Al 2O 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Al 2O 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Al 2O 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Al 2O 3 (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 ,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Al 2O 3的质量。
[讨论]如果Al 2O 3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Al 2O 3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 探究3.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仪器④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3)选用上图所示的仪器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填编号)。
(4)上图为某同学设计并进行的有关CO 2性质的探究实验过程筒图。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探究题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探究题探究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解题方法:三、要善于对实验所得出的事实证据通过比较、归纳、概括、总结等方式进行处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并由此解释化学现象,说明问题四、要会对简单的化学实验探究方案的优劣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练习题:1.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设:(1)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2)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3)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原因是(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设提供了证据。
同时可排除假设,因为(1)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猜想可能是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3.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再想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1)[问题]Al2O3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2)[猜想]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实验一实验二实验步骤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Al2O3,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4)[结论]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Al2O3(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Al2O3的质量。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化学实验探究专题(无答案)
1.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展开了系列实验。
【实验操作】用试管取6毫升氢氧化钡溶液,往试管中加入6毫升稀盐酸,等分成两份。
【实验证明】(1)往其中一份混合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无色。
说明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2)【继续探究】能否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于是往混合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发现变红色,溶液呈酸性,这不能证明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
讨论后,形成了新的对照实验方案,将步骤补充完整:①往盛有另一份混合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镁片;②,加入等量的镁片。
(3)证明原混合液的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的现象是。
(4)【微观解释】从微观上分析: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实质是___ _____。
2.某校同学开展了如图所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①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②由表可知,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溶液显示的颜色是________;(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________(填“>”、“<”或“=”)7;(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某溶液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___ _____。
3.某市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中,小刚同学选择了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三种试剂,按如图所示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
请回答:(1)试剂Ⅰ是________,试剂Ⅱ是________。
(2)本实验中,常常选用酚酞溶液而不选用石蕊溶液作指示剂的原因是。
(3)欲验证上述实验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能选择的试剂是____。
初中化学_中考实验探究题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PPT课件
丙方案______________;
丁方案______________;
三、评价设计方案型
题型三
题型特点:
已知实验目的,提供几套设计方案,要求 评价优劣或挑选方案或设计方案
解题策略
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①原理上的可行性; ②操作简单方便; ③环保(尽量不使用、不 产生有毒物); ④安全(防止爆炸等);⑤ 经济合算(少用甚至不用贵重物质)
结论: 取残留固 现象: 体加水溶 (1)可 解,过滤, 固体部分 能有氧 向滤液中 溶解,酚 有氧化钙生成 化钙 滴加几滴 酞试液变 无色酚酞 红色 试液 结论: 有碳酸钙 另取残留 ① (2)还 有气泡产生 方程式: 固体滴加 可能有 足量盐酸 ② 结论: 无碳酸钙 碳酸钙 无气泡产生
一、完成实验报告型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中考实验探究题 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一)
1、取一片晾干的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
钙,不考虑其他杂质),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
灼烧一段时间后,放置冷却。某同学设计了下
列实验方案探究灼烧后残留固体的组成,现将
有关内容记录在下表中。
残留固 体的成 分
探究的步 骤
可能观察 到的现象
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所选药品
有关化学方程式
总结提升
1、完成实验报告型
解题策略 弄清实验目的和所用药品及操作
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知识情境,按图索骥。 2、限定条件型
解题策略 以限制条件为依托,利用已有知识
资源或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随机资源解决问题。
3、评价设计方案型
解题策略 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①原理
的可行性;②环保(尽量不使用、不产生有 毒物);③安全(防止爆炸等)④经济合算 (少用甚至不用贵重物质) 4、设计方案开放型
题型03实验探究题(学生版) 备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安徽专用)
题型03 实验探究题1.(2023-2024九上·亳州市·期中)小焦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①水泥块中含有的氯化铁,二氧化锰,碘化钾都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②气压传感器能描绘出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
曲线斜率越大,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速度越快,则该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越大。
2.(2023-2024九上·安庆市·期中)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即反应快慢)的因素,化学学习小组以过氧化氢分解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
三个小组均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收集20mL氧气所需的时间。
实验室可供选择的试剂有:2.5%、5%、10%三种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氧化铜和红砖粉末。
(1)A组:探究催化剂种类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各取10mL10%过氧化氢溶液于注射器(此时注射器中无气体),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红砖粉末、氧化铜各0.5g,分别注入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试剂二氧化锰红砖粉末氧化铜时间/s106020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锰、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红砖粉末无催化作用。
某同学对该结论提出质疑,认为需要再补充一个对比实验,才能证明红砖粉末有没有催化作用,其操作为___________。
(2)B组:探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甲同学: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t1。
乙同学:取10mL2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氧化铜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t2。
①实验结果t1___________t2(填“>”、“=”或“<”)。
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结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探究题(新)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探究题(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三位同学进行了三个实验,以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实验一是点燃镁条,在反应结束后称量生成物的质量;实验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观察到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再称量混合液的质量;实验三是将稀盐酸和大理石混合,等待反应结束后称量混合液的质量。
实验数据表明,在这三个实验中,前后物质的质量没有变化,即质量守恒定律成立。
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选用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
另外,如果实验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需要选择其中一个说明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写出该实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燃烧条件的探究三个对比实验探究了物质燃烧的条件。
实验一点燃小木条,实验二点燃小煤块,实验三罩在玻璃杯中的蜡烛。
实验结果表明,物质燃烧要具有一定的温度、氧气和可燃物质,否则不能燃烧。
同时,点燃小木条和小煤块所需的条件不同,小煤块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点燃。
因此,物质燃烧还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
三、催化剂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了氧化铝是否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少量氧化铝后,木条可以复燃,说明氧化铝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这个结果与他们的猜想相符。
Al2O3 XXX hydrogen peroxide。
which XXX(5) [n and Improvement] After n。
some students believe that only the above two pieces of XXX Al2O3 XXX:XXX 3:Purpose] XXX.re] ① Accurately weigh the mass m1 of a small amount ofAl2O3.① Complete Experiment 2.① After the n is over。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大全)(含(答案))
A B CNaOH是否发生反应。
丁同学思考后,将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便达到实验目的。
改进装A B C。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V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现象为 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甲同学认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于是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夹持装置略去))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2)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3)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33.(6分)小明看到一则新闻:某市一辆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火。
对此现象【提出问题】电石遇水为什么会引起火灾?A B C图-12通过实验发现:铁锈蚀是铁与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3实验结论及解释过氧化钠燃着木条N2)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的变化是过氧化钠水A B C)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A B C D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33.(7分)【实验一】(1)CO 2 (2)澄清石灰水【实验二】(1)200 mL (2)防止二氧化碳溶解在B 装置的水中(3)依据化学方程式,一包“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反应物(柠檬酸和小苏打)的量有关,与温度无关 (2分)(4)不断摇动两套装置中的锥形瓶A ,继续收集气体并测量体积 2\33.【反思与改进】SO 2溶于水,也会出现塑料瓶变瘪的现象。
方案一:10 mL 水和10 mL 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将200 mL 的SO ..2.完全吸收....d 方案二:有水倒吸入集气瓶,会使余下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 防止水倒吸入装置A 中 3\4\33.(1)H 2SO 4(4)二氧化硫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 (6)除去过多的二氧化硫或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合理给分)(7)B 中的溶液褪色,C 中的溶液不褪色,D 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在③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④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4) 你的探究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某校同学以“比较锰、铁、铜3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探究。
提供的药品:铁片、铜片、锰片、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锰溶~一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液。
【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对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想。
>铜;猜想一:锰>铁>锰;猜想二:铁>铜。
猜想三:【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A B)第一组验证猜想一。
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1 中,观察现象。
)第二组验证猜想二。
实验方案是将锰片放入、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
B中盛放溶液。
(21:(3)第三组验证猜想三。
实验方案是(只用两个实验)2、小刚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步实验目的是。
小丽认为:通常状态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实验及结论】各组通过实验和交流,确认猜想一是正确的。
第一组同学的实验现足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B象3、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试验,分别量取50mL 上述溶液放入A、。
二氧化碳,中,关闭K,通入约500 mLA、B中均无明显变化。
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是:【拓展研究】随后同学们对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案涉及作了进一步研究。
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4为了验证甲、乙、丙、丁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③把乙放入丁的二.碳酸钙是一种白色固体,可溶于稀盐酸并产生无色气体。
~-+盐溶液中;④把丁放入丙的盐溶液中。
你认为哪个实验没有必要做?、Cl能使碳酸钙溶)某同学想知道稀盐酸中的哪种粒子(HO、H2请说明理由。
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右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完成这次探宄话动。
(1) 你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药品。
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通过实验①可以证明。
((3) 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碳酸钙并产生无色气体,还需要进行实验③和④:药品组别实验现象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产生气泡速率适中①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2)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块状石灰石和稀硫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Cu的结论。
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碳酸钠粉末和稀盐产生气泡速率很快四、14.(9分)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
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制取....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也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
某校研究性;为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因品药的原不选择第③组⑴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是⑵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选择装置。
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2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据他选择的依。
置你认为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
是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制取气体。
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法方验满实验二:小明用右图装段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是请回答:A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填化学式),)气体检验。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因此他确定该气体是二4(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氧化碳。
他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同学们一起探究铝、5(分)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四、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讨论交流:⑶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不需要B“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请说出你的填“支持”或“不支持”) (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用。
理由: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处理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③,充分作用。
的方法是。
.某工厂产生的铜屑中含有少最铁屑.现要回收利用其中的铜,需除去其中的六、Cu >Al 结论:金属活动性>Fe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铁屑,张山同学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方案: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①(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溶液呈中性。
2【实验与结论】程式的酸钙和盐酸反应化学方(1)请你写出碳。
你愿意选择(1)以上两个实验方案中,从回收利用率角度考虑,。
②(2)两个方案中都有过滤操作,该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 (2 23)写出两个实验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方案甲方案乙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4)你能否再设计一个不同原理的方案?写出你的方案)证明她的猜想,理由“不能”(填“能”或(3)你认为小红的实验③。
④是如右图所示,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七.(5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填字母:⑤(4)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加指示剂。
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她)来代替酚酞试液,稀盐酸B、氢氧化钠溶液C、A、石蕊试液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
理由是⑥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于是(5)若实验证明了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的结论。
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或的(填“正确”“错误”),理由是(I) 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反应完成后过滤就可得到只含CaCl一种溶质的溶液。
⑦2(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请填写下表:九、实验室现有四种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分别为无水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中。
为区分它们进行了下列试验、D、C步骤一:将四种固体分别编号为A、B 步骤二:取少量上述白色固体样品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化学式荡,固体全部溶解,且C溶液呈蓝色,则C是分)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8八.下同)~⑦七个问题。
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横线上的①........步骤三:取少量A、B、D的溶液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向三种溶液中各加入适【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B则,淀沉色蓝生产中管试的液溶B有装,液溶C量【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
CaCl2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
(实验仪器目选)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装有A溶液和D溶液的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
步骤四:为进一步区分A和D,另用两只试管分别取少量A溶液和D溶液,加入适量的溶液;若装有A溶液的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则A是(3)结论:维生素C 具有酸性。
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十.(6分)端午阳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
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素C反应的是( )。
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A.金属镁B.氯化钾C.氢氧化钠D.硫酸铜【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
他设计了如下实验:你的新猜想:。
+2H2I →CHH测定原理:CHH+I6 686 662【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测定步履:时的现象I.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实验步骤现象结论Ⅱ.取两支盛有2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液。
NaOH溶液部分变质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汁液新鲜西红柿的汁液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假设你的猜想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12 滴数【实验反思】请回答下列问题:溶液,Ba(OH)2Ca(OH) 2溶液、④⑴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含量高的是①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C)。
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替代。
⑵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酒精灯是中学实验中常用的加热仪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酒精灯燃烧产生2 。
【拓展应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酒精燃烧产生的气体中会含有哪些物质(1)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2)猜想与验证:酒精燃烧后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出现的现象是,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气体中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化学式为1、维生素CC)HH 还可能含有的物质为。
668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反应。
人体缺乏维生素C3、你接触过纯碱吗?小明同学用湿润的手触摸厨房里的纯碱时,感觉有滑腻感,? (1) C猜想:维生素可能具有酸性小明想,又惊奇地发现溶液呈碱性。
试纸测试纯碱水溶液的酸碱性时,pH他好奇地用无色酚酞试液、实验方案:(2)片、C维生素提供试剂:紫色石蕊试液、蒸馏水、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纯碱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纯碱溶于水时能够变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步骤二:;。
碳酸根离子,是钠离子还是碳酸根离子导致水溶液呈碱性?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老师步骤三:。
为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我们一般选用熟石灰6pH离子,导致水溶液呈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