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绅士文化形成原因
所谓英国绅士的概念
![所谓英国绅士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16d48b5677232f60ddcca1c1.png)
所谓英国绅士的概念,重要的也许不是一些表面的细节。
当然,它更不是每当我向一位新结识的中国朋友说出自己的国籍或出生之地时,对方一下子睁大了眼睛惊呼“噢,您一定是位绅士”那么简单(女士似乎比男士更容易联想到这一点)。
因此,在分析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及其价值观之前,很有必要花点篇幅讨论英国绅士的今天以及他们形成的历史。
让我们首先来了解“绅士”一词的内涵。
美国著名的《韦氏在线大辞典》(Merriam-Webster Online)中,对于“绅士”一词作出了四种较为详尽的解释,即指“出身高贵的男士”、“拥有田产的贵族男士”、“出身高贵又有骑士风度的男士”、“无需为生活劳碌奔波的闲汉”等。
事实上,与现代英语中的很多词汇一样,“绅士”一词也源自拉丁语,而拉丁语的拼写是“gentilis”,意指属于某一家族的男士。
多少个世纪以来,英语中的“绅士”一词及其社会定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0世纪初,英国历史学家乔治·斯蒂威尔曾指出:英语中的“绅士”一词最早出现于1413年。
当时,国王亨利五世(1387—1422年)颁布了这样一道法规:在上诉或控告的过程中,都需要陈述被告的财产和地位。
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有一个新词汇来代表在骑士和男爵家庭中的年轻成员,以区别于那些有头衔的兄弟姐妹们。
大约与此同时,“绅士”一词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在诗人杰弗里·乔叟最为著名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有一则于1386年从法文翻译过来的道德故事《梅里白的故事》(Meliboeus)。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绅士一词的最初含义,以及维持好名声的重要性:“一个为留下好名声而勤奋做事的人,毫无疑问可以被称作是绅士”。
几年以后,在乔叟的另外一本译自法文的作品《玫瑰的浪漫》(The Romance of the Rose)中,我们可以发现另一个有趣的定义:“他是一个绅士(gentil),因为他长期像绅士(gentilman)那样行事”。
最新 英国绅士风度的特征形成及现代化-精品
![最新 英国绅士风度的特征形成及现代化-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8bfad0040912a216147929dd.png)
英国绅士风度的特征形成及现代化绅士风度确是英国的一部分,它是英国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长期培育建设的文化思想体系,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英国绅士风度形成特征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1前言提起英国,人们自然联想到白金汉宫、大本钟、泰晤士河畔等的美丽风光;笼罩伦敦的大雾、常年阴雨连绵的气候;蜚声中外的莎士比亚戏剧和保留至今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等。
然而,在这些粗浅的文化印象中,那些身着礼服、头戴礼帽、手中拎着雨伞信步走在街上的传统英国绅士形象让人尤其印象深刻,而其高傲、矜持的一面仿佛也成为了英国民族性格的代名词。
英国有着至今令她的国民引以为豪的美誉--绅士的国度。
人们也往往用“绅士风度”来形容和概括英国人所有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2绅士风度及其主要特征绅士风度确是英国文化的一部分。
追溯其历史,它是英国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长期培育建设的文化思想体系,其实质是“英国民族精神的外化,是英国社会各阶层在向上流社会看齐的过程中以贵族精神为基础,融合了各阶层的价值观而形成的。
这种融合是一种长期的过程,它既非贵族精神的完全翻版,也不是中产阶级或劳动人民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钱乘旦、陈晓律,2003:300)从这段定义来看,绅士风度本质上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等级化的阶级概念,代表了社会中下阶层在现代化进程中积极向上层社会看齐的一种愿望和具体行动。
久而久之,在各种价值体的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虽然并未名文规定,却潜移默化地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事准则,并最终形成了人们共同认可的绅士风度。
“绅士风度已经不是哪一个阶级的专利了,而是全民族共有的一种特征,它会很容易把英国人与其他民族区分开来。
”(钱乘旦、陈晓律,2003:311)所以,绅士风度实际上是绅士文化的精神内核,浓缩了英国人的国民性格和民族精神。
首先,绅士风度强调公平合理的竞争原则,不论是在商业、或其他带有竞争性质的场合,都应以良好的运动员风格来竞争。
绅士们坚持不欺骗、不说谎、光明磊落、不搞暗箱操作。
英国 绅士文化
![英国 绅士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8dbc20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c.png)
英国绅士文化
英国绅士文化是指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它源远流长并深深地植根于英国社会中。
这种文化的核心是绅士道德和行为规范,它强调的是尊重、礼貌、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以及对他人的关切和关注。
英国绅士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体现,比如在穿着上,英国绅士们通常偏爱传统的、精致的服饰和配饰,如西装、领带、手表等。
在交际礼仪上,英国绅士们会注意礼貌和尊重,对于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也会给予认真的听取和回应。
此外,英国绅士们也注重自己的品味和修养,经常会参加一些文化活动或雅集,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修养。
总之,英国绅士文化是一种独特而又珍贵的文化传统,它不仅代表着英国人民的优雅和精神风貌,也是一种向世界传递文化价值观的重要形式。
- 1 -。
英国的绅士文化
![英国的绅士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35458690e53a580216fcfe6f.png)
绅士教育
早在17世纪后期, 英国就开始实施 “绅士教育”。 它由英国哲学家、 政治家、教育家 洛克提出。
绅士教育的目的
• 洛克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 所谓绅士,就是一种有德性、有学问、有 能力、有礼貌的人。这种人正是刚刚执政 的英国资产阶级理想中的人。他们具有从 事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技 能,言谈举止符合上流社会的要求,意志 坚定,体格强壮,是一种身心得到全面和 谐发展的新人。
• 4 关于商品社会的有关问题,应该帮助儿童 理解他所生活的社会的性质,正确认识赚 钱与花钱、攒钱与用钱的关系,处理好施 舍行为中给予与接受的关系。 • 5 关于婚姻家庭方面,在学校品德教育中, 应包含这方面的内容。 • 6 学习名人,让儿童有机会了解他们的道德 情操,学习他们勇敢、诚实、无私关心他 人的一些优良品质。
英国传统文化与教育
英国的绅士文化
绅士起源 绅士行为 绅士教育
• 英语中的“绅士”一词最早出现于 1413年。当时,国王亨利五世(1387— 1422年)颁布了这样一道法规:在上诉 或控告的过程中,都需要陈述被告的 财产和地位。
• 上层人士和贵族。即贵族,包括公爵、侯 爵、伯爵、子爵、男爵”Lord”.骑士, “Sir”称呼. 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有一个新词汇来代表 在骑士和男爵家庭中的年轻成员,以区别 于那些有头衔的兄弟姐们。 “gentlemen” (绅士)也可以用来指称上述所有人,他 们几乎都很富有,其中大部分人都想方设 法获取新的社会财富。
• 19世纪绅士的内涵——绅士是有职业的人, 他们服务于城市和国家 。 • 19世纪以后,人们已经不再根据血统、所 佩戴的徽章来界定一个人是否是绅士,而 是根据他的行为举止,与今天的界定非常 相近。绅士的这个新定义很快风靡全球, 它鲜明反映了19世纪英国即人们常说的维 多利亚时代的价值观。
绅士化
![绅士化](https://img.taocdn.com/s3/m/69882c703968011ca30091f9.png)
绅士化一、传统绅士化定义:1964年由卢斯.格拉斯提出,最开始是用来描述伦敦城内中产阶层取代工人阶层居民的城市社区的变迁过程。
尼尔.史密斯将传统绅士化描述为中产阶级职业者、土地所有者与职业地产开发商对于工人阶级居住邻里进行占有和取代的过程。
两种描述的共同特点:1 资本力量对于内城工人阶级社区的修缮与更新。
2 中产阶级居民对于社区原居民的置换作用。
二、绅士化现象的国际化大背景20 世纪70、8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郊区化扩散高潮之后,呈现出新的社会现象:收入相对富裕者替换原有低收入群体,对城市中心衰败的邻里进行社会阶层重构。
西方学者将此现象称为“绅士化”现象(朱喜刚,2008)。
绅士化现象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现象。
据统计北美70%的大城市经历了绅士化现象(朱喜刚,2008)。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出现绅士化现象。
中国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经出现绅士化现象。
绅士化现象从20 世纪60 年代在发达国家中被确认以来,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出现并发展了几十年。
西方绅士化现象的出现和发展必然根植于二战后西方大城市社会经济、城市发展、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大变化。
二战后,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普遍衰败而郊区化迅猛发展。
大量中产阶级和工商业、服务业等工厂纷纷迁往郊区,致使郊区人口数量与就业岗位方面远远超过了中心城市。
但是,中心城区工业职能的发展与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中心城市发展成为信息集散地,继而吸引金融机构、服务业公司。
中产阶级人口纷纷在大都市的中心城市建立办公楼,使得原本破败的中心城市出现复兴的迹象与趋势。
在这样经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绅士化现象得以出现与发展。
三、发展演化与表现形式:(一)发展演化目前广义的绅士化不仅限于对旧房屋的修缮和居民替换,还包括居住区的更新重建和随之而来的综合型消费空间的产生。
城市中心和滨水空间已经成为城市更新的热点地域,决定其成为绅士化研究的重心传统的绅士化研究只关注当地甚至局限于单个社区邻里的变化,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倡议,绅士化研究应该关注广泛的城市空间变化,如全球化( globalization) 的影响以及城市空间秩序的重构等问题。
浅谈对英国绅士文化的认识
![浅谈对英国绅士文化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e2c6053cf8c75fbfc67db2a8.png)
浅谈对英国绅士文化的认识我们每个人一定都对英国有一个刻板印象,那就是——Gentle。
提起英国人,大家一定会联想到的就是绅士。
我们甚至可以脑补出他们的样子:身穿一袭黑色的燕尾服,手里拿着一个有圆扶手的拐杖,头上顶着一顶黑色高帽,脚上踩着一双发亮的黑皮鞋。
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中,英国人格外的注重绅士礼仪。
无论是在哪里,无论在什么时间,英国人绝对不会插队。
在行驶的路上,他们也特别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在狭窄或者拥挤的道路,英国人会绝对的让行。
无论在什么场合,都绝对遵守女士优先的规则。
这些都是英国人的绅士性格的基本表现。
这些行为和性格真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英国的绅士文化,听起来像是时代久远的样子,其实并非如此。
细细数来,也不过是600多年之久。
不过文化确实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多次的变革,最后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今天最灿烂的呈现。
中世纪以来,英国贵族和乡绅,也就是绅士,共同组成了英国社会的上层阶级,而商人、平民等则是具有较低的社会地位的人。
在这样的阶级社会中,贵族的生活方式很容易被其他人模仿。
因为在英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贵族不仅是高贵头衔和身份的象征,而且是大家趋之若鹜心之所向的目标。
其实呢,归根结底,贵族精神的出发点是骑士精神。
它在英雄传奇中滋生,荡漾着英国人的理想主义。
虽然这是一种破碎式的崇拜,但它有着丰富和广泛的信仰基础以及乌托邦爱情情结。
此外,贵族精神的显著特征,还包括强烈的自力更生意识和主人公意识,这与当时英国人对于政治的普遍关注是非常一致的,也与英国人文主义密不可分。
当时英国的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创作《乌托邦》,描绘了乌托邦人良好的社会习惯和开明的宗教态度,影响更大的的则是威廉·莎士比亚,这位天才的剧作家、诗人以其深刻精湛的作品影响了英国、欧洲和世界。
到了17世纪,此时绅士血统的说法开始被模糊起来。
17世纪英国发生了内战,贵族阶级被打破。
1688年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英国从此结束了中世纪时代,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迈向现代文明的国家。
发扬绅士风格
![发扬绅士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ed2644f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8.png)
发扬绅士风格绅士风度是以贵族精神为基础衍生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英国民族精神的主要体现。
绅士风度的形成过程也是历经了百年之久,饱经时光的洗礼。
由于贵族文化的兴盛,英国的各阶层民众不断地与贵族阶层看齐,不同阶层的不同理念在看齐的过程中融合交汇,最终形成绅士文化。
在长期的融合过程中,绅士文化已经俨然成为了不同于贵族精神和中间阶层观念的另一种精神文化。
绅士精神极其强调奋斗与坚持不懈的品质,这是对贵族文化品质的积极汲取,又是对中间阶层文化的优化升级。
绅士精神的形成不仅促进了各阶层的流动,更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观念融合统一。
绅士文化可以被称为是英国文化的代表、民族精神的标志。
一、英国绅士文化的起源英国绅士文化的起源是受多方面影响。
首先英国有着漫长的历史,也曾经历过较长时间的封建统治,而这使得英国人有着更倾向于追求安稳生活的品质,其次,绅士文化与英国的地理位置有关。
英国处于群岛之中,相比于欧洲其他国家,英国与欧洲的文化氛围差异较大,不少英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欧洲其他国家的人相差甚远。
这使得英国容易形成一种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
此外,英国绅士文化的形成受到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十分大。
维多利亚女王经过六十年的统治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这六十年中,英国一步一步走向经济上、文化上的多重鼎盛,英国也在她的统治下从此有了“礼仪之邦”的称号。
维多利亚女王极其注重个人礼仪与修养,她具有高雅个人修养的名号响彻欧洲大陆。
对于家人,尤其是膝下子女,维多利亚女王要求严格,倘若有一点不遵守礼仪规范之处,便会命令佣人对他们实行杖罚。
对于自身,维多利亚女王要求自我处处做到高雅端庄。
维多利亚女王对自身的高要求对当时的中产阶级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无数中产阶层民众对于维多利亚女王相继进行模仿,而该时期也是绅士风度文化的最终完善时期。
在维多利亚的统治之下,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均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思想得到高度解放,自由与民主高度提倡。
英国绅士精神的主要起源便是英国历史上脉脉相传的骑士精神。
浅析英国文学中的绅士文化——以《傲慢与偏见》和《远大前程》为例
![浅析英国文学中的绅士文化——以《傲慢与偏见》和《远大前程》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41f667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5a.png)
7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1年第10期总第851期No.10,2021Total of 8510 引言绅士文化,源于中世纪的欧洲,由充满侠气与英雄气概的“骑士”[2]发展而来;由此看来这是一种封闭的,贵族文化精神;但随着绅士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此后,绅士文化与多种文化概念融合,在英国盛行并发展,最终成为社会各阶层的纽带。
本文通过梳理绅士文化在英国的发展与特征,以及从穿着、性格与品德方面分析《傲慢与偏见》和《远大前程》中人物所展示的绅士形象。
1 绅士文化的发展英国诗人霍普金斯曾表示:“即便英格兰民族不能给世界留下别的什么东西,单凭绅士这个概念,他们就足以造福人类。
”源于中世纪的绅士文化历经几次变革,在英国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5到17世纪的萌芽阶段,18世纪的变革阶段以,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至今的成熟阶段。
1.1 萌芽阶段(15-17世纪)在发展前期“绅士”一词与骑士精神相合,充满侠气。
1414年,英国国王亨利五世颁布法令,要求在诉讼中,需陈述被告的财产和地位。
为在法令中表示骑士、男爵家族中年轻的、还没有贵族头衔的成员,“绅士”一词得以诞生。
17世纪后期,英国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洛克提出了“绅士教育”。
此时的“绅士教育”所着重于的培养的是 “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3]。
绅士不仅出身贵族,受到高水平仪态教育,而且学识渊博,具备较高的道德思想觉悟。
他们大多性格内敛,诙谐幽默。
其代表人物有奥利弗·克伦威尔,他出身贵族,就读于剑桥大学,受过高水平教育,在政治军事领域成绩斐然。
1.2 变革阶段(18世纪初-19世纪初)到18世纪初,随着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扩大,传统绅士文化和新兴资产阶级崇尚的进取、果敢、冒险、积极的精神发生碰撞,绅士文化的核心开始转变。
绅士身份的获得并不只限于贵族阶层,而是能够通过与贵族联姻获得。
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加强使绅士阶层的结构逐渐宽泛。
《唐顿庄园》中的英国绅士文化分析
![《唐顿庄园》中的英国绅士文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850a3ebed5b9f3f90f1cdb.png)
影视评论《唐顿庄园》中的英国绅士文化分析沈闰雪 彭文明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摘要:随着英剧《唐顿庄园》的热播,英伦绅士文化风靡全球。
本文以《唐顿庄园》中的男性角色为切入点,通过绅士文化的理论视角,着重研究剧中典型男性角色的行为、语言、教育、价值观等,以此解读具有不同特征的绅士形象以及20世纪上半叶英国绅士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英国绅士;绅士文化;《唐顿庄园》“绅士”一词最早出现于1413年[1],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并在19世纪英国一般学校中广泛认可[2]。
绅士风度是英国民族文化的代表,《唐顿庄园》鲜明地展现了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反映了英国绅士文化的社会表现,深刻地体现出英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
一、绅士文化概述绅士文化是英国民族文化的外化,它是英国社会各阶层在向上流社会看齐的过程中,以贵族精神为基础,掺杂了各阶层的某些价值观念融合而成的[3]。
这种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既非贵族精神的翻版,也非中产阶级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一方面贵族精神吸取中间阶层的部分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中间阶层普遍向社会上层看齐。
这种向下吸取和向上学习的双向流动导致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融合,使得绅士文化成为整个英国社会全民的文化精神。
二、绅士文化的发展英国绅士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传统贵族文化和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绅士文化[4]。
贵族文化是英国绅士文化的雏形,而最初的绅士文化也是贵族精神的体现。
在管理国家事务中,贵族经过对王权的制衡以及在与其他社会阶级的相互关系中,逐渐形成了“贵族精神”。
而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837-1901)是英国各种礼仪形成的主要时期。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阶层的文化标准都在向贵族文化看齐。
由于中产阶级与下层工人阶级的自身局限性,使得他们不能够完全理解贵族精神的内核。
贵族阶级受到了中产阶级的经济成就巨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自己对绅士文化的保守和固执。
解密英国绅士文化
![解密英国绅士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6fac6de5ef7ba0d4a733b9f.png)
02
中间阶层的文化价值
中间阶层强调人的命运不是由上帝预先安排的,而应该由自己来设计、自己来 把握。出身卑微的人靠自我奋斗也可以成为绅士。
knighthood
古代骑士精神
骑士精神是西方上流社会的文化精神,其制度产生于中世纪欧洲的上层社会,骑士 身份的获得,是一名武士进入上层社会的标志,其文化精神是一种贵族文化精神。 骑士制度中有骑士不得与平民交手的规则。它看重身份,注意修养,恪守诺言,尊 重法规是一种是社会有序化的文化精神。
02
英国绅士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why——溯源绅士文化,探究文化发展历程
01
贵族精神
归根结底,贵族精神的出发点是骑士精神,久而久之,为了成为民族之表率, 贵族在遵照过去引以为傲的准则之时,也会更加修饰自己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趋 向。贵族精神里优雅、闲适、享受生活的形象便成为所有英国人的理想。
总结
英国绅士文化产生于社会转型的新旧交替时期 ,新 观念和旧传统同时并存。在英国社会的长期发展过 程中,绅士文化融合了多种文化价值观念 ,并最终成 为了社会各阶层的纽带。
英国绅士文化的表现
Expression of British gentleman culture
绅士文化的典型代表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gentleman culture
01
什么是英国绅士文化
what——什么是绅士?什么是绅士文化?
什么是绅士?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美国总统华盛顿对秘书说:“我不太明白,在英国,官员可以叫绅士,律师可以叫绅士,医生可以叫 绅士,商人可以叫绅士,没工作的人也可以叫绅士。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可以叫绅士?你帮我打听一下,绅士到底是什么意思?” 两个小时后,秘书回来跟华盛顿说:“给您查到了,绅士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 这个故事其实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绅士的行为准则。 19世纪,英国主教约翰· 亨利· 纽曼对绅士的定义就是:一个不给别人痛苦和麻烦的人。现在我们经常说的"英国绅士" 基本上是Victorian Gentleman 即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定型的一个概念。著名的《韦氏在线大辞典》中,“绅士”即指“出身高贵的男士”、“拥有田产的贵族男 士”、“出身高贵又有骑士风度的男士”。
英国绅士文化
![英国绅士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594602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e.png)
英国绅士文化
英国绅士文化,一直是英国社会规范的重要内容,它提倡在社交环境中,保持恰当的礼仪行为,遵守普通习俗,并以礼貌的举止来尊重他人和
自我尊重。
它是一种文化形象,也是社会交往中品质文明行为的标志。
英国绅士文化对礼仪、书写、人际关系和生活品味等多方面都有著严
格的要求,以提升当代社会的文明素质。
它鼓励人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
要注意恰当的礼貌,而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要牢记礼貌并遵守它。
英国绅士文化主要是通过口头教育传播出来的,它主张用良好的书写
规范来示范良好的习惯,以达到规范社会人际关系的目的。
它鼓励人们要
保持礼貌,既要礼貌待人,又要有礼貌的谈话,用心的倾听,把礼貌当成
生活的一部分,多加表扬朋友、同事和家人。
英国绅士教育的文化归因及影响
![英国绅士教育的文化归因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277e357336c1eb91a375d1c.png)
英国绅士教育的文化归因及影响摘要:众所周知,绅士教育是英国教育史上一种独特的教育理论,至今“绅士”已经成为了英国的一张名片。
那么绅士、绅士教育的定义、渊源是什么?绅士教育何以诞生在英国并在英国得到蓬勃的发展?本文从绅士教育的定义界定开始,通过分析绅士教育的渊源、发展及其文化归因,揭示绅士教育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最后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阐述绅士教育对英吉利民族以及世界的影响。
关键词:绅士绅士教育文化归因影响绅士教育的界定绅士的界定“绅士”一词最初起源于骑士,甚至在许多地方这两个词汇是同一个单词,比如caballero——是西班牙语,也源自拉丁语,原意是“骑术高超的骑士”,与拉丁语中的绅士正是同一个词汇,或者它干脆特指“绅士”。
[ 顾明远主编:《世界教育大系》之《英国教育》,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在英国文学里,“绅士”具有贵族身份,后来“绅士”的范围扩大后依然以“身份”、“财产”的“上等人”自居[ 平丽:《英国绅士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第6页。
]。
17世纪以后,“绅士”(gentleman)在欧美各国一词已逐渐成为通用语。
在《牛津辞典》里,“绅士”(gentleman)一词的含义有:1.男子;2.有教养重侠义的男子;3.出身高贵的男子。
由于“绅士”的内涵愈发丰富,外延也不断扩大,因此,目前还很难给绅士以准确的定义。
绅士教育的界定绅士教育是英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产生于16世纪末,早期的“绅士教育”具有浓厚的贵族性,到了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在绅士教育代表作《教育漫画》一书中提到,教育应该培养绅士,而在此书中,洛克给绅士教育的定义是要培养身体健康、具有良好德行、具备广播的实用知识和技能、精明能干的资产阶级实业家。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二战后,“培养‘绅士’的学校,其教学方法和科目己进行改善”,“最终他们形成一种切实可行的、与现代英国的实际情况相符的”“培养‘学者型绅士’的精英教育。
浅析英国绅士阶层的形成_历史师范
![浅析英国绅士阶层的形成_历史师范](https://img.taocdn.com/s3/m/a261f20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b.png)
浅析英国绅士阶层的形成_历史师范
英国的绅士阶层从中世纪开始形成,但真正成为独特的社会阶层则是在近代时期。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因素:
1. 土地所有权:在中世纪和早期近代时期,土地拥有权是英国社会中最重要的财产形式。
绅士阶层通过拥有大片土地来获取财富和社会地位。
2. 教育:在英国,上层阶级的子女通常接受私人教育,其中包括拉丁文和希腊文等经典学科。
这种教育传统也成为了英国绅士阶层的标志。
3. 社交团体:绅士阶层通过社交团体来维持联系和增强自己的社会地位。
例如,由富裕的绅士组成的俱乐部成为了绅士文化的一部分。
4. 遗传:在一些家族中,绅士地位被视为一种遗传特权。
这些家族通常拥有长期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并通过婚姻和继承来保持其地位。
5. 社会地位和声望:在英国社会中,绅士阶层通常被视为社会的最高阶层,享有特殊的声望和崇敬。
这种声望可以带来政治上的影响力和特权。
需要指出的是,英国绅士阶层的形成是复杂和多方面的,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
但以上因素都是对英国绅士阶层的形成有一定影响的。
英国人为什么很绅士?
![英国人为什么很绅士?](https://img.taocdn.com/s3/m/9723f3600722192e4536f679.png)
英国人为什么很绅士?作者:魏旭琱来源:《大科技·百科新说》2013年第07期一提到英国人,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穿着定制式三件套西装、戴着高高的黑色礼帽的绅士,就像是凡尔纳笔下的福格(《80天环游地球》)或者简·奥斯汀钟爱的达西(《傲慢与偏见》)那样出身不凡、举止高贵且品性优良,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如用尺子测量般精准有度,“女士优先、对不起、谢谢”常挂在嘴边。
英国人的绅士风度与意大利人的热情、法国人的浪漫以及德国人的严谨一样为世人周知。
客气且彬彬有礼似乎像是英国人与生俱来的品质,在国际社会上,无论是政要、名人还是演员,英国人总是带着天生的贵族气质,哪怕是街边的流浪汉也会脱帽行一个标准的绅士礼。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英国人的绅士风度与20多年前相比,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高了,究竟是什么让英国人如此热衷于有礼客气呢?贵族化的绅士教育1883年,英国著名诗人霍普金斯曾经自豪地宣称:“即便英格兰民族不能给世界留下别的什么东西,单凭绅士这个概念,他们就足以造福人类了。
”英国人的绅士文化是承袭于英国古老的贵族文化,同时又掺杂了新兴的资本主义阶层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由此融合而成了整个英国社会的文化精神。
英国社会上层的贵族们崇尚中世纪流传下来的骑士精神,骑士精神可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名誉和爱慕的情人而不顾一切地去与人决斗,它要求勇士们自强自立、光明磊落,接受精英教育以便能拥有优雅的谈吐举止,并且还要尊重女性,即便是在比武决斗的时候,也有一套完整严密的礼仪规范,“兵不厌诈”这一套不适合就连挥剑也追求优雅的骑士。
这种文化倾向经过几百年的演化,到了近代尤其是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期,融入到绅士文化里就成了所有英国人理想的形象:优雅、有教养、荣誉、闲暇等,英国人注重优雅和礼貌的言行竟然来自看似粗鲁野蛮的中世纪骑士精神。
另一方面,从18世纪开始,随着海外贸易和手工业的发展,英国的中间阶层人数大幅度增加,这其中主要是各色商人、律师等新兴阶层的崛起,他们在财富上日渐占据重要地位,于是也要求在政治权利方面分得一杯羹。
英国 绅士文化
![英国 绅士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bf7081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9.png)
英国绅士文化
英国绅士文化源远流长,始于维多利亚时期,至今仍深受英国人民的喜爱和推崇。
绅士文化体现了英国人的优雅、礼仪、风度和品味,是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英国,绅士文化影响了许多领域,如服饰、饮食、音乐和运动等。
绅士们通常穿着得体、品味高雅,注重细节和质感。
他们喜欢品尝美食,尤其是下午茶和烤肉。
绅士们也非常热衷于音乐和运动,如高尔夫、板球和马术等。
绅士文化还强调礼仪和风度。
英国人非常注重礼节和规矩,绅士们更是如此。
他们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在社交场合表现得体,注重细节和细致入微的礼仪。
绅士们还有一种“冷静自信”的气质,不急不缓,从容自信地处理各种事务。
绅士文化的传承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许多品牌、组织和活动都致力于弘扬绅士文化,如萨瓦尔·罗氏(Savile Row)、皮卡迪利(Piccadilly)和文化艺术节等。
这些活动和组织不仅是英国绅士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英国绅士文化是英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英国人民的优雅、礼仪、风度和品味。
它不仅影响了英国的服饰、饮食、音乐和运动等领域,更是英国文化的重要传统和精神符号。
- 1 -。
论英国绅士文化的发展及教育价值
![论英国绅士文化的发展及教育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6044ff45852458fb770b569e.png)
论英国绅士文化的发展及教育价值[摘要]英国的绅士文化是整个英国民族价值观念的结晶和外现。
绅士文化的两个根源分别是骑士精神和贵族精神。
绅士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传统贵族文化和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绅士文化这两个发展阶段。
这种起源于英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的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对我国民族精神的建设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绅士文化特征起源内涵教育价值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坛的巨星,在世界文化史上拥有崇高地位,在当今全球范围内,早已经成为英国的代名词。
与它拥有同样地位的还有英国的绅士文化及贵族精神。
也就是说,当人们谈到绅士,莎士比亚等这些话题时,自然就会追溯到英国。
说到儒家文化,孔子,武术,大家就会想到中国。
说到樱花、和服、武士道,人们就想到日本。
谈到艺术、人们就会想到罗兰加洛斯,浪漫主义,这些已成为法国文化的象征,所以学习艺术的人都会到法国求学。
山姆大叔、野牛镍币、牛仔、好莱坞、nba这些美国元素符号,也达成全球对美国符号的认同。
类似这种文化符号与国家的联想还有很多。
而不论哪国文化及代表性符号的传承与发展,都取决于本国的文明与进步,传承与发展。
那么笔者在思考英国的绅士文化时,查阅文献,看到有很多专家们在做绅士文化的研究。
笔者从事语言教学,语言教学就需要积极的吸收多元素的文化,并把健康的,向上的,有价值的知识传播给学生。
作为教师,长期要与学生们接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学生在学习、生活小节事件上起碰撞冲突。
当社会行为表现不文明时,老师的职责是做到教书育人,尽量规范学生的行为。
尽管我们用精神文明建设来指导学生的社会行为,但在学习与生活中仍然难免会发生冲突,尤其是在男生与女生闹矛盾时,教师习惯性的会要求男学生能不能大度点、绅士点。
也就是说,绅士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至少体现出有文明与礼貌的成分。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传播绅士文化对于教学,对于启示、指导学生的社会行为或多或少会起到一些积极的帮助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们建立良好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笔者的目的不是研究,而是让自己与学生更多的了解一点绅士文化,使教育与被教育者,从中得到一点点启示,这仅仅是笔者的想法而已。
英国绅士文化论文(2)
![英国绅士文化论文(2)](https://img.taocdn.com/s3/m/8923f7a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d.png)
英国绅士文化论文(2)英国绅士文化论文篇3论英国绅士教育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论文摘要] 英国绅士教育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是英国、、传统、教育长期发展、积淀的结果。
它的产生标志着从封建教育向资产阶级世俗教育的转变。
英国教育学家和家洛克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有关思想,对绅士教育理论做了最为系统的阐述。
本文论述了英国绅士教育的形成发展、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以及对我国教育的一些启示。
[论文关键词] 英国绅士启示绅士教育思想是近代欧洲三大教育思潮之一,对英国的学校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绅士教育的理论根源一方面来源于经验唯物主义认识沦和资产阶级功利主义观,另一方面源于自由主义的宗教观和契约论的主张。
绅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体健康、精神健全的各种社会活动家和企业家,即绅士。
洛克提出绅士应当具备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四种品质。
这反映了英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一种对精英人才的需求,是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教育理想,也成为当时公学教育教学的主导理念。
一、英国绅士教育的形成和发展绅士教育是具有英国特色的一种教育观,绅士风度更被视为英国精神的一种外化,成为以贵族精神为主,又融合各个阶层价值取向的一种民族风度。
(一)绅士教育的形成—实业家绅士17世纪到18世纪是英国社会流动性最大的阶段,转型时期出现的频繁社会流动,受社会因素、个人因素的影响。
这一时期社会分层体系发生变化,开放的社会阶层为个人改变社会地位提供了流动机会,人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自身的能力和财富重新选择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向上社会流动。
贵族构成发生变化,出现一个与有密切关系的新贵族阶层。
人文主义教育家们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古典文化知识等,学会如何使用贵族的、衣着方式、美的意识、价值观和风度等。
对世俗教育的要求、宫廷教育的影响、培根及培根派教育家的主张和改革活动等,都是促进绅士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强烈要求教育能够用创新且贴近现实普通生活的教育方法培养出经验丰富的实业家绅士。
16―17世纪英国乡绅兴起的原因
![16―17世纪英国乡绅兴起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c880ba7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9.png)
16―17世纪英国乡绅兴起的原因2019-10-02【摘要】16-17世纪被看作是⼈类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史学家称其为“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
作为转型时期的先驱,早在15世纪晚期,英国社会就已经被描述为⼀个商业化的社会。
其中推动英国社会转型的⼀⽀重要⼒量是萌芽于12世纪亨利⼆世的军事改⾰,兴起于16-17世纪改⾰浪潮中的乡绅(Gentry)。
乡绅的兴起是⼀个逐步发展壮⼤的渐进过程,其兴起原因由政策、经济形势等构成的外部因素和阶级内部因素两⽅⾯构成。
兴起后的乡绅⼒量⽇趋强⼤,逐步取代贵族登上历史舞台,影响英国社会的政治⾛向。
【关键词】16-17世纪;英国;乡绅兴起;原因乡绅是英国社会特有的阶级,其为与阶级结构的中间地位,是贵族与约曼之间的等级,萌芽于12世纪,兴起于16-17世纪。
经过长达三个世纪的发展壮⼤,逐步成为英国阶级结构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并逐渐侵蚀贵族的经济政治地位,成为推动英国社会转型的重要⼒量。
由于乡绅属于英国中世纪史上的重要阶层并具有不可忽视的⼒量,因⽽⼀再掀起学术界的研究热潮,并且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就研究现状来看,学术界对乡绅的兴起原因的探讨多集中于圈地远动、宗教改⾰、价格⾰命等外部因素,往往削弱甚⾄忽视了对乡绅内部因素的探讨。
基于此,笔者将重点放置于对乡绅内部因素的分析与总结,对16-17世纪乡绅的兴起略陈⼰见。
偏蔽之处,尚祈⽅家不吝赐教。
⼀、乡绅对于乡绅的准确定义,史学界并没有定论。
英国史学家明格认为乡绅包括四个⼟地占有者等级,即男爵(baronets)、骑⼠(knights)、缙绅(esquires)和绅⼠(gentlemen)。
英国学者莱特森认为乡绅不是⼀个特有的社会阶层,它有其他等级相互渗透,划分乡绅的最基本依据是拥有的财产量。
由此可见乡绅是位于贵族和约曼之间的中间等级,其成员主体是占有⼀定地产的⼈员。
乡绅不是⼀个⼀成不变的群体,⽽是具有⼀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吸收社会不同层次的⼈员,其成员不仅包括农村的农场主,⽽且还有不少城市户⼝,例如律师、医师等。
英国绅士文化
![英国绅士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1faef0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6.png)
英国绅士文化“绅士”一詞(gentleman)最早出现在英国,一般说来当时古代的英国绅士通常会头戴大礼帽,身着笔挺的西装,足登亮皮鞋,手提一把雨伞——气候原因,哈哈。
“绅士”英语gentleman一词,作个拆字游戏的话,gentle在字典中,解释为优雅、上品,可爱、宽大、稳健、亲切、有礼等等。
man为男士。
“绅士”源于17世纪中叶,由充满侠气与英雄气概的"骑士"发展而来,后在英国盛行并发展到极至,绅士风度即是英国民族文化的外化,又是英国社会掺杂了各阶层某些价值观念融和而成的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
曾聼過一個笑話,不知真假,有一次美国总统华盛顿对自己的秘书说:“我不太明白,英国很多阶层的男士都可以叫绅士,官员可以叫绅士,律师可以叫绅士,医生可以叫绅士,商人可以叫绅士,甚至无业的人也可以叫绅士.贵族里有绅士,贫民里也有绅士.为什么这么多人,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叫绅士?你去帮我打听一下,绅士到底是什么意思."过了两个多小时,秘书回来跟华盛顿说"给您查到了,绅士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一、英国传统的绅士风度绅士风度是西方国家公众,特别是英国男性公众所崇尚的基本礼仪规范。
经要求在公众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仪容举止,风姿优雅,能给人留下彬彬有礼和富有教养的印象。
(一)服装穿着上的合适得体。
一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二要适合所在的场合。
(二)性格内向、幽默的社会交方式(三)女士优先的礼仪原则。
在英国,女性接受男性的尊重,男性的保护,是天经地义的礼仪传统。
为此,英国内政部曾向男子发出“十诫公告”。
一“绅士教育”源远流长早在17世纪后期,英国就开始实施“绅士教育”。
它由英国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洛克提出。
“ 绅士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
这种“绅士”必须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
二“绅士教育”传统至今仍有较大影响根据《英国学校道德教育》一书援引的调查资料,英国学校的品德教育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 关于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方面,儿童用一些时间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确社会对个人的要求,知道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正确认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绅士文化”形成原因
人们在提到英国文化时,脑海中浮现的都是风度翩翩的英伦绅士。
“绅士风度”已经成为英国的品牌形象。
英国的绅士言行举止要绝对的理智,而且一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举止优雅、谈吐不凡,他们对于女性是绝对尊重的。
英国的绅士风度是整个英国民族价值观念的外在体现。
英国的绅士风度是从英国的贵族精神的演变而来的。
其“贵族精神”是一种传承中的贵族意识。
英国人善于妥协,但是精神上的价值取向的妥协与政治上的妥协产生的后果是不同的。
政治上的妥协保证了政治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平稳性,不会大起大落地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精神价值取向的妥协却最终让传统势力维持着优势,变革的观念很容易就被传统的惯性所战胜。
英国的贵族始终有着强韧的生命力,在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英国贵族填补了因为王权衰落所造成的政治真空,成为国家权力的主要执掌者。
英国的贵族精神主要有骑士精神、热爱自由坚持独立、对于知识和文化的高度推崇等。
英国的文化发展是离不开贵族精神的。
在我看来,英国的绅士文化形成的原因如下:
首先,英国有一个较美国或其他欧洲国家更长的历史,较长期的封建统治使英国人更具容忍、安于现状的品质。
其次,英国四面环海、土地贫瘠、气候恶劣,所有这些都造成了英国人早期的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
艰苦的生活培养了英国人一种十分重要且可贵的品质:妥协与宽容。
除此而外,维多利亚女王对绅士文化的行程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时期是英国逐渐走向鼎盛的时期,在六七十年间大英帝国臻至极盛:工业发展,经济进步,同时也是英国各种礼仪形成的最主要时期。
而新兴的绅士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从文学作品、电影和漫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头戴圆顶硬礼帽、手拎一把雨伞的绅士形。
她最终使英国成为世界著名的“礼仪之邦”。
维多利亚女王就曾因其高雅的个人修养而享誉欧洲大陆。
她制定了一系列严厉的家规,对自己子女在修养方面要求相当苛刻,稍有不慎便对他们进行无情地鞭打和杖责。
她对自己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的,要求自己处处做到高雅、体面、端庄、节制。
维多利亚时代被后人称为“文雅社会”。
这位英国女王的行为对以后英国的中产阶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他们相继模仿的最高标准。
真正的绅士品质并不取决于表面的时尚或礼貌,而取决于道德价值;并不取决于个人的财富,而取决于个人的品质。
各种行为、品质包括优雅得体的谈吐、举止、永恒不变的谦逊以及面对重大困难时的从容、勇气,通过公立学校这条途径最终汇集起来。
随着大英帝国的迅速扩张而名闻天下,英国绅士的概念于是也明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