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宣贯]

合集下载

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管道事故案例案例背景:巴塞罗那化工厂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郊,是一家从事化工生产的大型工厂。

该工厂主要生产化学品和燃料,并利用压力管道进行运输和储存。

该工厂拥有一套完善的压力管道系统,但在一次事故中,该系统出现了故障,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

事故经过:经过初步的检查,工程师发现压力管道发生了泄漏。

泄漏的物质是一种高压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易燃性。

工程师意识到泄漏物质的危险性,立即进行了紧急封堵措施。

然而,由于他缺乏经验,他选择了错误的封堵方法,导致封堵失败,并且泄漏物质的腐蚀作用进一步加剧,引发了火灾。

火灾迅速蔓延,并且在短时间内失去了控制。

工厂内的消防系统自动开启,但由于火势过大,消防系统无法及时扑灭火灾。

工程师急忙呼叫外部消防队伍,但由于距离较远,时间上存在延迟。

在等待外部消防队赶到的过程中,火势继续蔓延,并且泄漏物质继续扩散。

最终,火灾导致压力管道系统发生爆炸,造成了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许多工人被火灾困在厂房内,无法逃生。

同时,火灾还导致了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和水源污染。

事故原因:该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值班工程师的缺乏经验和技术知识,导致在应急处理过程中选择了错误的封堵方法。

2.紧急封堵措施的失败进一步加剧了泄漏物质的腐蚀作用,引发了火灾。

3.外部消防队伍的延迟赶到,导致在火灾爆炸前无法扑灭火灾。

教训与改进措施:该事故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点教训,也为我们提供了改进措施的指导:1.值班工程师的培训和技术素质提升必不可少。

工程师需要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知识,才能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2.压力管道的监管和维护应更加严格。

工厂需要建立完善的管道检查制度和维护计划,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

3.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至关重要。

工厂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以保证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响应和处置。

4.消防系统的完善和及时维修是防止火灾扩大的关键。

工厂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消防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精选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精选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精选湖北省江陵县某人造麂皮厂紫铜烘缸爆炸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86年2月1日下午,江陵县某人造麂皮厂紫铜烘缸在运行中爆炸,烘缸壳体沿纵向焊缝撕开,抛出4米多远。

强大的气浪把操作平台全部摧毁;烘缸上方的5块屋面预制板被掀开,其余大部分被震动脱缝,740平方米的车间里,大部分门窗被气浪冲毁,其中一扇窗门飞出70米远;生产中的物料散落整个车间。

现场死亡2人,一个被汽浪冲至3米多高,在15米远处的车间窗上挂着,另一个被汽浪冲出窗外(通过铁栅)17米远处。

重伤2人(其中1人抢救无效死亡),轻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50000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1.厂领导无知蛮干,忽视安全生产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1983年11月该厂转产后在第一条植绒生产线上安装一台造纸厂用的铸铁烘缸,因其耐压性能好,所以在0.4~0.6兆帕蒸汽压力下使用二年多,未出现问题。

1985年9月该厂上第二条植绒生产线,厂领导考虑紫铜烘缸价格便宜,重量轻,传热快,平整光滑即盲目决定采用,安装后也未考虑紫铜烘缸承压性能如何即决定按铸铁烘缸的使用条件使用。

2.超压使用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紫铜烘缸的规定工作压力为0.15兆帕,而该厂锅炉房送出的蒸汽压力为0.4~0.6兆帕,且在蒸汽管道上未装减压阀、压力表和安全阀。

该厂在蒸汽管道上安装一个截止阀起供、停汽的作用(厂规定15分钟开关一次)使烘缸内压力忽高忽低,工作条件十分恶劣。

3.干部和工入缺乏基本的安全技术教育,是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该厂是两班制生产,深夜班间歇,因此,烘缸内有冷凝水,间歇后再生产,首先应排除冷凝水,然后再升温。

但是该厂没有制定排放冷凝水的具体要求,操作工人也不知其利害所在,根据现场情况和有关资料推算,爆炸前烘缸内积水有0.7吨,爆炸时,这些积水瞬间汽化,大大增加了爆炸的杀伤和破坏程度。

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1.厂领导不要盲目指挥生产,要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指定具有压力容器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压力容器是一种用于储存或输送气体、液体或蒸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医药、食品等领域。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设计缺陷或材料问题等原因,压力容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起压力容器事故案例,以警示大家重视压力容器安全。

案例一,2009年,某化工企业发生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0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操作人员在容器内加热过程中未按规定操作,导致容器内压力超过承受范围,最终爆炸。

事故调查发现,企业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案例二,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的蒸汽锅炉压力容器因长期使用而出现疲劳裂纹,最终在生产过程中突然爆炸,造成厂房严重损坏,损失数百万元。

事故调查发现,企业存在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定期检查不及时等管理漏洞。

案例三,一家医药企业的反应釜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泄漏,导致有毒气体泄漏,造成工人中毒。

调查发现,企业在设备选型、操作规程、紧急救援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以上案例表明,压力容器事故往往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包括操作不当、设备老化、管理漏洞等。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安全管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培训,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其次,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查、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隐患,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最后,加强应急预案。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事故应对准备,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综上所述,压力容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压力容器安全,加强管理、加强维护、加强应急预案,确保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为社会安全稳定做出贡献。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事故案例是预防事故的重要参考 事故案例可以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事故案例可以促进安全意识的提高 事故案例可以推动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完善
事故背景:某化工厂的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描述事故的具体经过,包括时间、地点、人员伤亡等情况
事故原因分析:分析事故原因,包括设备缺陷、操作不当、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方面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事故后果:泄漏的有毒气体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同时对现场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健 康造成了威胁。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事故原因分析:经过调查,该事故是由于设备老化、腐蚀等原因导致的。同时,企业在设备维 护和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疏漏,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该事故提醒我们,对于压力容器等关键设备,必须加强日常维护和安全管理,定 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修。同时,要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加强设备维护和保 养:定期对设备进 行维护和保养,确 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和使用寿命,防止 因设备故障导致的 事故发生。
严格遵守操作规 程:操作人员必 须经过专业培训, 熟悉设备的操作 规程和安全要求, 严禁违章操作。
加强安全管理:建 立健全的安全管理 制度,加强安全教 育和培训,提高员 工的安全意识和操 作技能,确保生产 过程中的安全。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重大事故:
(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 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600兆瓦以上锅炉因安全故障中断运行240小时以上的; (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万人以上15万 人以下转移的; (四)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 24小时以上48小时以下的。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事故案例
编辑ppt
1
压力容器、管道事故概述
• 2005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274起, 其中特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18起,严重事故 255起,共死亡301人,受伤293人,直接经济 损失6964.69万元。
• 在274起事故中,发生锅炉、气瓶、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下称承压类设备)事故133起,死亡 94人,受伤211人,直接经济损失4065.64万元 (其中“土锅炉”事故18起,死亡7人,受伤34 人,直接经济损失144.41万元。
一般事故: (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万元以
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
的; (三)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 (四)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的; (五)客运索道高空滞留人员3.5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 (六)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 除前款规定外,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一般事故的其他情
2004年4月22日上午,位于浙江宁波小港的浙
江善高化学有限公司双氧水车间发生爆炸火灾事
故,整个车间被毁。距离爆炸现场几百米的民居
窗玻璃全被震破。由于事故地点以北几十米还存

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管道事故案例压力管道事故是指由于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操作等环节出现失误或失职所引起的事故。

在生产、工业、城市建设和交通等领域中,压力管道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十分严重,甚至引起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压力管道事故案例,以此来强调对压力管道的重视和必要的安全措施。

该案例发生在一个石油化工厂,该厂是全国最大的炼油企业之一,拥有庞大的生产规模和成熟的生产工艺。

然而,在一次检修期间,一根关键的高压管道突然发生泄漏,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由于泄漏的位置处于一个相对隐蔽的区域,事故发生后很快就蔓延到了周围的其他管道和设备上,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火灾。

事故发生后,工厂内的员工们立即进行紧急撤离,但由于事故发生地点距离出口较远,有许多员工被困在了火海中,无法及时逃生。

同时,由于火势蔓延迅速,导致场内的消防设备难以正常运作,无法有效扑灭火势。

截止到火势最终得到控制,该事故造成了32人死亡,10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上千万元。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装备老化:该高压管道使用了超过安全使用寿命的设备,由于长期的使用和接触恶劣环境,导致了管道的锈蚀、腐蚀等问题。

这使得管道的结构强度大幅度下降,从而容易发生泄漏。

2.人为疏忽:在事故发生前,该高压管道并没有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一些工作人员在监测和维护上存在疏忽,没有注意到管道的问题。

另外,由于操作不规范,一些操作人员在开启和关闭阀门时并没有完全确保阀门的紧闭和固定。

3.应急响应不及时:事故发生后,生产厂家没有及时报告相关部门,无法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加之厂内消防设备故障导致无法及时进行扑救,事故的扩大化和危害程度进一步加剧。

根据该事故,可以得出以下教训:1.加强安全管理:对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操作等环节,都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并严格执行。

同事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压力容器培训之压力管道失效分析及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培训之压力管道失效分析及事故案例

培训效果评估和改进方向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考试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 改进方向: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加强实践操作:增加实际操作环节,提高学员实际操作能力 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关注行业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更新培训内容
持续推进安全培训和教育宣传工作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 安全培训,提高安 全意识
压力管道检验标准:《压力 管道检验规范》、《压力管 道检验质量控制规范》等
监管部门职责和要求
监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 检疫总局
职责:负责压力管道的安全监 管工作
要求:制定压力管道安全技术 规范,监督企业执行情况
处罚措施:对违反规定的企业 进行处罚,确保压力管道安全 运行
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企业主体责任:企业对压力管 道安全的责任
定期检查压力管道的支 撑和固定情况
定期检查压力管道的安 全阀和泄压阀情况
定期检查压力管道的消 防和应急设备情况
定期检查压力管道的完 整性和密封性
定期检查压力管道的振 动和噪音情况
定期检查压力管道的保 温和隔热情况
定期检查压力管道的报 警和监控系统情况
定期检查压力管道的仪 表和阀门情况
相关法规标准概述
信息公开:公开压 力管道安全监管信 息,接受社会监督
培训对象和内容设计
培训对象:压力管道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维护人员等 培训内容:压力管道基础知识、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安全防护等 培训方式: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试、实际操作、反馈等方式进行评估
教育宣传形式和渠道选择
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操作技能和 应急处理能力
制定应急预案, 确保在紧急情况 下能够迅速响应 和处理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恶劣的工作条件、设备老化、操作失误等原因,经常会发生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事故。

这些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将以两个具体案例来说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事故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

案例一:2005年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据调查,该压力容器为焦化装置中的一个5.6米直径、3000立方米容积的容器。

事故发生时,容器内的焦炭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由于管道泄漏导致可燃气体积累,最终引发爆炸。

事故造成5人死亡,10人受伤,厂房严重受损。

事故原因分析:1.设备老化:该压力容器已经使用了超过15年,容器壁厚度减薄、焊缝疲劳等老化问题引发了事故。

2.管道泄漏:管道连接处处于高温高压环境,由于材料老化、腐蚀等原因,管道出现泄漏问题,导致可燃气体积累。

3.操作失误: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管道泄漏,也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紧急处理,导致事故的发生。

防范措施:1.定期检查和维修压力容器,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

超过设备寿命的容器应立即停用。

2.加强管道的检测和维护,定期进行泄漏检查,如发现泄漏应立即修复或更换管道。

3.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安装可燃气体监测仪器,及时发现可燃气体积累,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建立事故应急预案,提前做好事故应对准备工作,降低事故后果。

案例二:2024年石油化工公司压力管道泄漏事故。

该事故发生在石油化工公司的输油管道上,由于管道接口处的腐蚀和材料老化严重,导致管道发生泄漏。

泄漏的石油液体喷洒到周围环境,引燃后引发火灾。

事故造成2人死亡,10人受伤,数公顷的土地受污染。

事故原因分析:1.材料老化和腐蚀:管道接口处的材料由于多年的使用和长期受到介质侵蚀,导致管道壁厚度减薄,最终发生泄漏。

2.检测不及时:公司没有定期检测和维修管道,未能及时发现管道腐蚀问题。

3.阀门故障:事故发生时,阀门未能及时关闭,导致泄漏的石油液体无法控制,引发火灾。

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

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

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2003年2月5日凌晨1时55分,山西某化工厂三车间I系列冷凝水闪蒸器Nt112(以下简称Nt112)发生爆炸事故,楼上当班职工柴某因操作室坍塌坠落至零米平面死亡。

爆炸设备及其相关工艺爆炸设备(Nt112)性能参数:Nt112 是I类压力容器。

该设备设计压力0.6MPa,设计温度165℃,规格为Φ2500×6916×δ12,容积30m3,介质为蒸汽和冷凝水,主体材料为A48CPR进口钢(相当于国产16MnR 钢),设备本体有一块压力表,出汽管上有两个安全阀,当设备处于备用状态时与安全阀不相通,因备用时F1阀门关闭(见图)。

设备相关工艺过程:Nt112前与高压冷凝水罐NP112、NP113、NP114、NP122、NP123连接(NP为高压冷凝水罐的简称,其后数字为不同高压冷凝水罐的编号,其内压力均为5.6MPa,温度260℃~270℃),后与预脱硅系统相通。

即压力为5.6MPa的水经节流孔板进入冷凝水闪蒸器,减压降温后,一部分水变为蒸汽,通过冷凝水闪蒸器进入出汽管送预脱硅,管道压力0.6MPa(见图所示);一部分水仍呈液态通过冷凝水出口至出水管进入热水槽,出水管上有排水管(阀)至地沟(点划线所示)。

此设备已于2002年11月12日停止使用,即排水阀F6常开,其他阀门均关闭,直至事故发生一直处于备用状态。

2003年2月4日9时15分左右,当班操作工将排水阀F6关闭(见图)。

事故原因分析设备在停用期间,本应切断进水阀打开排水阀F6,使其处于常压状态。

而三个进水阀(F3、F4、F5)经常压试水一个渗漏(滴水),一个泄漏(流水),一个不漏(不滴不流),虽关仍漏(两个阀门不正常)为设备的带压、增压直至超压提供了压力源。

排水阀F6被关闭(据上述时间推算,排水阀F6关闭时间长达16小时40分),无法卸压,这是导致超压爆炸的重要原因。

管理工作存在漏洞,白班职工违章关闭排水阀,而运行记录未注明,交接班时也未向接班职工说明,致使排水阀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和分析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和分析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和分析压力容器是指装有内部气体或液体等物质的容器,并且在其中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成为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

在工业生产中,压力容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有效地储存和运输各种气体和液体。

一旦压力容器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几个典型的事故案例,阐述了压力容器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一、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2019年4月13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正定县发生了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造成1死6伤的严重后果。

该事故发生在一家工厂的生产车间内,一台用于生产锅炉的压力容器突然爆炸,导致压力容器碎裂,碎片飞溅,车间内的工人和设备受到严重的破坏,厂房也被震得摇摇欲坠。

事故调查人员经过分析认为,该事故的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对压力容器进行维修和检查,致使其中的气体压力过高,导致容器爆炸。

二、压力容器泄漏事故案例2015年5月20日,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发生了一起压力容器泄漏事故,造成4死11伤的惨剧。

当时,该工厂正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一台装载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由于该压力容器出现泄漏,当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压力容器瞬间爆炸,导致工厂压缩机房和周边工艺车间等设施严重受损。

经过事故调查人员的原因分析,该事故由于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没有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同时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而且没有明确规定员工应该如何正确地使用和保养压力容器。

三、压力容器装卸事故案例2016年1月26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发生了一起关于压力容器的装卸事故,致使7人死亡。

当时,一辆货车从上海运送一批压力容器到安徽宿州,由于在转运过程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导致一台重达3吨,直径为1.5米的压力容器从货车上滑落,砸中了路过的多名行人和附近的车辆。

事故调查人员对此次事故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该事故的原因在于货运单位没有选择安全可靠的承运公司,更没有对承运公司进行比较和选择,未提供有效的承运标准,并且未对压力容器运输期间的安全作出明确要求。

压力容器事故通报

压力容器事故通报

压力容器事故通报●2006年2月8日11时20分,山东省济南市济洛路130号,济南三爱富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

该公司聚四氟乙烯生产装置中,用于储存四氟乙烯的单体槽在运行中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厂房的2层东、西、北和顶部倒塌。

●2006年2月24日9时10分,四川省广汉市三水镇广汉市三兴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死亡。

该公司空气压缩机车间7号压缩机的后冷却器矩形孔平盖板发生爆裂,造成1人死亡。

● 2006年3月19日5时00分,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新乡市新星纸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严重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

事故烘缸是该公司2003年从郑州鸿达纸业有限公司购买的二手设备,无原始资料,未进行使用登记和定期检验,在使用中突然发生爆炸。

● 2006年3月25日8时00分,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昌桥乡丰收粮油加工厂发生一起压力容器泄漏严重事故,造成5人轻伤。

事发时,该厂因维修作业时操作不当,萃取液(5号轻汽油)和菜籽油混合物流出发生燃烧,现场5人不同程度烧伤,设备基本完好。

● 2006年3月27日7时30分,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抚顺市春霞食品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压力容器严重事故,造成4人轻伤。

事发时,1名操作工将货物放入灭菌罐后关上门,灌水停止后,开始往罐中加入蒸汽,约过了三分钟,容器发生爆炸,罐门被崩开,罐内水蒸汽及蒸煮的食品喷出,造成在罐门对面的玻璃铝合金隔断后后工作的四名包装工受伤,其中一人骨折,三人烫伤。

杀菌罐门崩开,门的开口处一端有3mm-4mm的挤压痕迹。

整个罐体连同上部的重叠容器向后移动300mm,车间后墙壁被撞开20mm-30mm的裂纹。

罐内蒸煮的鸡爪等食物随蒸汽喷出约5米左右,棚顶部的装饰板被掀开。

● 2006年3月31日24时30分,浙江省衢州市辖区巨化集团公司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压力容器重大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受轻伤。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7.30”锅炉 爆炸事故
案例12:温州市鹿城泰豪皮革厂“7.30”锅 炉 爆炸事故
直接原因:在锅炉正常燃烧运行时,两只出汽阀一只被关闭,另 一只被基本关闭,而锅炉超压时安全阀未正常启跳,导致锅炉发 生爆炸。
间接原因:泰豪皮革厂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混乱,规 章制度、操作规程残缺不全且形同虚设。具体表现为:
事故概况
1993年3月10日14时7分,宁波北仑港发电厂与1号机组配 套的锅炉发生了炉膛爆炸,造成死亡23人,重伤8人,轻 伤16人,停炉抢修132天,少发电14亿度,造成杭州、宁 波地区限电供应,对浙江省工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损 失780万元。
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运行指导失当、锅炉炉膛结构设计、受热面 布置不完善
直接原因——锅炉严重结渣,致使冷灰斗局部失稳,使侧 墙与冷灰斗连接处的水冷壁管撕裂;裂口向炉内喷出的水、 汽工质与落渣入水产生的水汽升温膨胀,使炉内压力大增, 并使冷灰斗塌陷扩展
案例12:温州市鹿城泰豪皮革厂“7.30”锅 炉 爆炸事故
直接原因:在锅炉正常燃烧运行时,两只出汽阀一只被关闭,另 一只被基本关闭,而锅炉超压时安全阀未正常启跳,导致锅炉发 生爆炸。
事故原因
• 一、因设备本身质量问题(含非法制造安装) 引发的事故48起,占事故数(未含土锅炉和房 屋起重机械,下同)的19.9%。
• 二、因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106起, 占事故数的44.0%。
• 三、因未按规定检验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检 验,致使设备存在缺陷未及时发现引发的事故 38起,占事故数的15.8%。
案例5: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 爆炸事故
事故概况
1979年12月18日14时7分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站 102号 400m3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破裂,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顺风 向北扩散,遇明火发生燃烧,引起球罐爆炸。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PPT文档演模板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事故分类
较大事故: (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
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的; (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转移
的; (四)起重机械整体倾覆的; (五)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2小时以上的;
情形做出补充规定。
PPT文档演模板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 因操作不当或违章作业引发的特种设备 事故最多。
•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能保证经济稳定发展, 人民生命安全健康。
PPT文档演模板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数据统计截止2007年11月20日
PPT文档演模板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 事故设备:40L高纯氧气瓶,34Mo2V
• 事故概况:3月8日16时从天津拉回20支带余压气 瓶,19时充装工邢某将4只瓶装在汇流排上后下 班,近21时时,王某操作汇流排上的气瓶(郭某 证实),21时爆炸,炸22块总重53.75kg,尚差 1.25kg。
• 事故原因:1、无证操作。2、可燃气体测爆仪失 灵。
§ 间接原因 § 使用管理混乱,领导干部不重视安全生产,不认
真执行安全规章制度,不懂业务,不注意技术管 理以及对长期不检验等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案例6:宁波市大自然新型墙材有限公司 蒸压釜爆炸事故
2007年4月27日凌晨3时,宁波市大自 然新型墙材有限公司1#蒸压釜发生爆炸事故。 爆炸时蒸压釜的一个端盖飞出30余米,将电 动葫芦的一个支架撞断后落地。筒体部分由 于气体轴向力的作用,整体向后移动约40米, 撞塌两堵墙,致使1名工人被倒塌的墙砸死。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压力容器、管道事故概述••••事故原因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事故分类事故分类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压力容器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典型事故实例1•••••••••••••••典型事故实例2•典型事故实例3••••••典型事故实例4•••••••••••典型事故实例44月22日整个车间被毁案例5: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爆炸事故⏹事故概况⏹⏹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爆炸事故原因▪直接原因▪安装、焊接质量差,焊缝存在焊接缺陷(如咬边),长期使用造成焊缝开裂、爆炸。

▪间接原因▪使用管理混乱,领导干部不重视安全生产,不认真执行安全规章制度,不懂业务,不注意技术管理以及对长期不检验等问题。

案例6:宁波市大自然新型墙材有限公司蒸压釜爆炸事故2007年4月27日凌晨3时,宁波市大自然新型墙材有限公司1#蒸压釜发生爆炸事故。

爆炸时蒸压釜的一个端盖飞出30余米,将电动葫芦的一个支架撞断后落地。

筒体部分由于气体轴向力的作用,整体向后移动约40米,撞塌两堵墙,致使1名工人被倒塌的墙砸死。

宁波大自然公司4.27事故现场宁波市大自然新型墙材有限公司蒸压釜爆炸事故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属于典型的操作不当▪属无证上岗案例7:4.15重庆天原化工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案例8:安徽铜陵市金港钢铁有限公司制氧车间压力管道爆燃事故▪▪▪▪▪▪案例9:工业管道爆炸事故▪12003年12月27日,重庆江北区董家溪的嘉陵化工厂氯气管道发生爆裂。

这次爆裂的氯气管道直径约10厘米,因严重老化不能承受氯气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导致爆裂。

管道开了约10厘米长的口子,少量氯气泄漏。

▪2000年浙江省建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因管道阀门爆裂,死亡4人,受伤12人。

案例12:温州市鹿城泰豪皮革厂“7.30”锅炉爆炸事故直接原因:在锅炉正常燃烧运行时,两只出汽阀一只被关闭,另一只被基本关闭,而锅炉超压时安全阀未正常启跳,导致锅炉发生爆炸。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2020/8/11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爆炸事故照片
79.12.18 事故后的 现场惨状
• 1979年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储罐泄漏爆炸,死亡36人,伤50人。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 爆炸事故原因
• 直接原因 • 安装、焊接质量差,焊缝存在焊接缺陷(如咬边
),长期使用造成焊缝开裂、爆炸。 • 间接原因 • 使用管理混乱,领导干部不重视安全生产,不认
情形做出补充规定。
2020/8/11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 因操作不当或违章作业引发的特种设备 事故最多。
•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能保证经济稳定发展 ,人民生命安全健康。
2020/8/11
数据统计截止2007年11月20日
2020/8/11
典型事故实例1
• 事故时间:1998.3.5.16时38分
• 由于该球罐爆炸燃烧,大火烧了19个小时,致使5个400m3的 球罐,4个450m3卧罐和8000多只液化石油气钢瓶(其中空瓶 3000多只)爆炸或烧毁,罐区相邻的厂房、建筑物、机动车及 设备等被烧毁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400米远相邻的苗圃、
住宅建筑及拖拉机、车辆也受到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627 万元,死亡36人,重伤50人。
• 事故原因:1、无证操作。2、可燃气体测爆仪失 灵。
• 事故损失:充装间炸毁,所有设备损坏。王某死 亡
2020/8/11
2020/8/11
典型事故实例4
• 事故单位:大连石油七厂
• 事故日期:1984年1月1日晨5时32分
• 损失情况:死伤176人,住院61人,重伤18人

炸毁:催化车间(投资1894万元)
2004年4月22日上午,位于浙江宁波小港的 浙江善高化学有限公司双氧水车间发生爆炸火灾 事故,整个车间被毁。距离爆炸现场几百米的民 居窗玻璃全被震破。由于事故地点以北几十米还 存放有80吨液氯,爆炸发生后,宁波先后出动了 22辆消防车赶赴现场救险。救火过程,现场又发 生过一次大爆炸和数次轻微爆炸。大火经过消防 人员的全力扑救,至中午时已全部被扑灭。这次 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受伤人员被立即送往 医院抢救。 2020/8/11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危险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锅炉、起重机械、电梯等设备。

由于其使用范围广泛,一旦发生事故会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下面介绍几个典型的特种设备事故案例。

1.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2019年11月,江苏省南通市电视台转播车辆的液化气储罐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3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液化气储罐内的液化气膨胀过大,压力超过了储罐的极限,导致储罐爆炸。

此事故再次提醒我们在液化气储罐的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相应的安全措施。

2. 压力管道泄漏事故2018年4月,河南省永城市一家化工厂内的管道突然泄漏,导致1名工人死亡、8名工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管道内部存在腐蚀损伤,导致管道失效,最终导致泄漏。

此事故表明了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老化”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

3. 锅炉爆炸事故2017年7月,甘肃省兰州市一家化工厂的锅炉发生爆炸,导致4人死亡、15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锅炉在加压运行中受到了外力的损伤,导致锅炉内部压力失控而爆炸。

此事故再次提醒我们特种设备不仅要保养维修,更要注意安全使用。

4. 起重机械事故2016年8月,广东省东莞市一家物流公司内,一台塔吊突然崩塌导致了工地的火灾并造成了7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塔吊在工作过程中突然倒塌,致使工地起火,并导致周围房屋和车辆受到了严重损失。

此事故表明了特种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该每日检查、实时监控,并且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以上4个案例充分说明了特种设备事故的危害和严重性。

无论是在制造、运输、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工作人员严格遵照规范操作,认真检查、实时监测特种设备,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事故的发生。

同时,人们也应该增强特种设备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意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压力容器是一种用来贮存或者输送液体、气体或者蒸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食品等领域。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设计缺陷或者材料问题等原因,压力容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2016年,中国某化工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当时,压力容器内部因为操作失误导致过压,最终导致容器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对压力容器的操作规程不够熟悉,导致了操作失误。

这起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也引起了对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高度关注。

此次事故的教训是深刻的。

首先,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必须了如指掌,严格按照标准操作。

其次,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杜绝任何质量问题。

再次,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最后,压力容器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安全管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为了加强对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监管,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同时,加强了对压力容器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和管理。

此外,还加强了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在化工、石油等行业,压力容器是一项重要的设备,对于生产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只有加强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压力容器事故的发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也促使相关部门和企业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加强。

只有不断加强对压力容器的监管和管理,才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通过对此次事故的总结和教训,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共同致力于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工作,为建设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

压力管道事故案例(32页)

压力管道事故案例(32页)

压力管道事故案例(32页)特种设备事故和事故应急处置案例目录1、黄山市轨道式塔式起重机倾翻事故 (3)2、铜陵市氧气压力管道重大燃爆事故案例 (5)3、阜阳市液氨压力管道泄漏事故案例 (8)4、滁州市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 (13)5、铜陵液氯气瓶重大事故隐患处置案例 (15)6、合肥大杨液化气站贮罐残液处置案例 (16)7、合肥市汽车罐车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案例 (18)8、阜阳市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案例 (21)9、铜陵市液氨汽车罐车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案例 (22)1、黄山市3.4高速公路建设工地轨道式塔式起重机倾翻事故一、事故概况2003年3月4日,位于黄山市歙县境内的正在建设的徽杭高速公路16标段发生一起轨道式塔式起重机倾翻事故,造成8人死亡,4人重伤。

事故发生后,县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抢救伤员。

省、市安监、质监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先后到达现场。

按照省政府领导的指示,授权黄山市政府成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黄山市政府成立了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安监、质监等有关部门参加的事故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事故调查、事故抢救和事故善后三个小组,开展事故处理工作。

二、事故发生过程徽杭高速公路16标段由中铁隧道集团二处十公司承建,该标段全长3020米,有两座隧道(长1549米)、五座大桥。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十公司为隧道专业施工单位,在承接工程后将大桥分包给中铁集团成都桥梁厂施工。

发生倾翻事故塔吊为中铁集团成都桥梁厂所有。

3月4日,该塔吊正在吊装位于施工现场大车轨道东端北侧轨道外的槽钢,吊装的钢材为8号槽钢,合计68根,共370米长,总重量为3吨,当起吊离地0.5米时(与坠落点高差约13米),运行至臂架朝正北与大车轨道相垂直方向时突然发生倒塌,事故发生时塔吊吊臂与轨道处于垂直状态,倒塌的塔吊正好砸在公路边的三间工棚,当天正值雨雪天气,气温很低,现场的民工正在棚内烤火,当场死亡7人,5人重伤,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压力容器设备严重损坏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设备严重损坏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设备严重损坏事故案例2000年1月18日河北省临漳县兴达制浆有限公司一台25m3蒸球出浆管伸缩节连接处意外脱落造成蒸汽纸浆喷出,导致3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19.3万元。

一事故的主要经过2000年1月17日8时,蒸球车间2名操作工上班后与二楼切草人员配合开始给3号蒸球内加料,下午1时30分加料完毕,开始送汽。

约1个半小时后,球内压力达到0.6MPa开始保压正常运行,同时,由于2号蒸球内出料口堵塞,生产安全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等3人正在现场维修;17时40分,3号蒸球出料管伸缩节突然错位脱落,球内大量蒸汽纸浆向西方向迅速喷出,这时正在2号蒸球工作台上抢修的三名工作人员由于躲避不及(车间门向内开),当场烫伤、昏迷,事故发生后,伤员当即用车送到就近的磁县医院抢救,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相继死亡。

二事故分析1.事故前设备状况:该公司4台25M3蒸球及伸缩节均由原邯郸市造纸厂搬迁安装,使用前未按规定由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按规定输移装手续。

2.破坏情况事故发生后现场可见放汽头锁母脱落,放汽头管子发生错位在200mm 左右。

3.事故原因分析及结论: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为:1)3号蒸球与出浆管道接合部的伸缩节内紧固销钉损坏,连接处错位脱落,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车间的门朝里开,致使事故发生时,人员无法逃避,也是造成人员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

2)该蒸球移装前,未进行检验,也未办理移装手续,设备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并排除,是这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3)由于单位领导参国家有关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安全不重视,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人员也未经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就上岗,安全技术人员未能及时检验发现损坏的紧固销钉,使设备带病运行,也是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结论:该事故是一起严重的设备损坏事故,属责任事故。

三预防事故发生措施的建议1.要用这次血的教训,教育全体职工,增强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和管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采取有力措施,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2.切实加强对设备的安全管理,做好维修保养,特别要加强对压力容器和锅炉的监督和检验,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3.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对特种作业人员要进行专门培训和考核,做到持证上岗,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自觉制止和消除各种“三违”现象;4.立即停止设备运行,由市锅检所进行检验,符合安全使要求且办理移装有关手续后,方可恢复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固力不均匀 ,在液化石油气侵蚀橡胶垫的 情况下 ,橡胶垫老化损坏跑气20余吨 • 处理:储场四周戒严 ,并灭火点。临时向 1000m3球罐内注水。在泄露点处垫上橡胶 垫用金属卡砸卡死漏堵后倒罐 ,避免了一次 恶性灾难事故。
典型事故实例3
• 1995年.4.2晚23时10 分 ,首钢宏冶钢厂氧 气瓶爆炸 ,拾回碎片 64块 ,重37.4kg。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管道事故概述
• 2005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274起 ,其 中特大事故1起 ,重大事故18起 ,严重事故255 起 ,共死亡301人 ,受伤293人 ,直接经济损失 6964.69万元。
• 在274起事故中 ,发生锅炉、气瓶、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下称承压类设备)事故133起 ,死亡 94人 ,受伤211人 ,直接经济损失4065.64万元 (其中“土锅炉”事故18起 ,死亡7人 ,受伤34 人 ,直接经济损失144.41万元。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 因操作不当或违章作业引发的特种设备 事故最多。
•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能保证经济稳定发展 , 人民生命安全健康。
数据统计截止2007年11月20日
型事故实例1
• 事故时间:1998.3.5.16时38分
• 事故单位: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气所
• 事故损失:死亡12人

伤30人
• 事故原因:1、无证操作。2、可燃气体测爆仪失 灵。
• 事故损失:充装间炸毁 ,所有设备损坏。王某死 亡
典型事故实例4
• 事故单位:大连石油七厂
• 事故日期:1984年1月1日晨5时32分
• 损失情况:死伤176人 ,住院61人 ,重伤18人

炸毁:催化车间(投资1894万元)

炸毁:重整车间(投资2000万元)
典型事故实例4
• 事故单位:北京南亚气体有限公司
• 事故日期:2005年3与8日21时
• 事故设备:40L高纯氧气瓶 ,34Mo2V
• 事故概况:3月8日16时从天津拉回20支带余压气 瓶 ,19时充装工邢某将4只瓶装在汇流排上后下 班 ,近21时时 ,王某操作汇流排上的气瓶(郭某证 实),21时爆炸 ,炸22块总重53.75kg ,尚差 1.25kg。

炸毁:储备电站 ,仪表间 ,压缩机车

冲击波冲毁:半个服装七厂

冲击波冲毁:大连五二三厂铸造车间

冲击波:波及30华里
• 事故原因:脱丙烷塔管道借口断裂(制造质量差)
• 事故性质:丙烷与空气混合162米处明火后混合气爆 炸。
案例5:4.22善高化学双氧水车间发生爆炸事故
2004年4月22日上午 ,位于浙江宁波小港的 浙江善高化学有限公司双氧水车间发生爆炸火灾 事故 ,整个车间被毁。距离爆炸现场几百米的民 居窗玻璃全被震破。由于事故地点以北几十米还 存放有80吨液氯 ,爆炸发生后 ,宁波先后出动了 22辆消防车赶赴现场救险。救火过程 ,现场又发 生过一次大爆炸和数次轻微爆炸。大火经过消防 人员的全力扑救 ,至中午时已全部被扑灭。这次 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受伤人员被立即送往 医院抢救。
案例5: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 爆炸事故
事故概况
1979 年 12月 18 日 14时 7 分 , 吉林 市 煤 气公 司 液 化气 站 102 号 400m3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破裂 ,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 ,顺风向 北扩散 ,遇明火发生燃烧 ,引起球罐爆炸。
• 四、因安全附件失效或安全装置损坏引发的事 故24起 ,占事故数的10.0%。
事故分类
特别重大事故:
(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 ,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600兆瓦以上锅炉爆炸的; (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 ,造成15万人以上转移 的; (四)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 48小时以上的。
一般事故: (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 ,或者10人以下重伤 ,或者1万元以上
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 ,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的; (三)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 (四)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的;
(五)客运索道高空滞留人员3.5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 (六)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 除前款规定外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一般事故的其他情 形做出补充规定。
事故原因
• 一、因设备本身质量问题(含非法制造安装) 引发的事故48起 ,占事故数(未含土锅炉和房 屋起重机械 ,下同)的19.9%。
• 二、因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106起 , 占事故数的44.0%。
• 三、因未按规定检验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检 验 ,致使设备存在缺陷未及时发现引发的事故 38起 ,占事故数的15.8%。
事故分类
较大事故: (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
伤 ,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的;
(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 ,造成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转移的; (四)起重机械整体倾覆的;
(五)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2小时以上的;

400m3球两台

100m3罐四台

罐车七辆

炸毁配电室、水泵房
• 直接损失:477万元
• 事故原因:排污阀法兰口泄露
• 事故性质:液化石油气泄露与空气混合引起爆炸性大 火
典型事故实例2
• 单位:北京公用局液化气公司云岗储场 • 时间:1985年1月6日18时30分 • 原因:排污阀支架跨度大 ,法兰口紧固螺栓
重大事故:
(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或者50人以上 100人以下重伤 ,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600兆瓦以上锅炉因安全故障中断运行240小时以上的; (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 ,造成5万人以上15万人 以下转移的; (四)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 24小时以上48小时以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