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小说 同步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小说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

A. 《诗经》反映社会变革的趋势

B. 《诗经》开创现实主义文学先河

C. 《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D.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所称颂。下列名句所对应的文学体裁是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 楚辞、宋词、唐诗、诗经

B. 汉赋、唐诗、诗经、宋词

C. 诗经、唐诗、宋词、楚辞

D. 楚辞、唐诗、宋词、诗经

3.下列关于《诗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 它是整齐的四言体诗歌

C. 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05首

D. 西周时贵族才能接受教育,所以《诗经》表现的是贵族而不是平民的情感

4.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原意是()

A. 唐诗和宋词

B. 国风和《离骚》

C. 楚辞和汉赋

D. 国风和汉赋

5.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所述的现实最有可能导致下列哪一作品产生?

A. 《巴黎圣母院》

B. 《安娜•卡列尼娜》

C. 《老人与海》

D. 《母亲》

6.经济史学者把一些古代诗集作为研究“制度经济学”的要籍,以下诗人所写诗歌真切地反映了唐朝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是()

7.下图是我国发行的一套邮票,邮票的主题与明清小说中一部重要作品有关。冯其庸先生认为这部作品的主人公说话疯疯癫癫,什么也不干,平时不肯读书,不屑仕途,反对男尊女卑,提倡平等友爱。这部作品应该是()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8.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汉赋在武帝时代走向创作全盛时期

B. 唐田园派诗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 南宋辛弃疾的词慷慨激昂沉郁悲凉

D. 明清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世情小说

9.苏轼、辛弃疾都是宋词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但苏词刚健豪放,辛词悲壮激昂,出现这一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 阶级立场不同

B. 政治立场不同

C. 个人性格不同

D. 社会变迁

10.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有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A. 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 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 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 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11.《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A. 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 是中国诗歌成熟的标志

C. 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 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12.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你觉得位诗人应该是

13.在学完《中国古代文学成就》后,同学小吴得到如下结论和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 春秋时期的《诗经》由孔子编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 楚辞和汉赋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C. 唐诗和宋词分别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D.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14.“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的这首诗()

A. 表达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

B. 抒发了忧国优民的爱国情感

C. 体现了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D. 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

15.下列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楚辞②赋③词④散曲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④②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奭,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汉书》

材料二: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