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洪利用

合集下载

浅析雨洪利用

浅析雨洪利用

浅析雨洪利用由于全球范围水资源紧缺和暴雨洪水灾害频繁,近二十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开展了雨水利用的研究和实践。

我国对此的研究比较滞后,同时又是非常需要此方面技术的国家。

一方面,我国的水资源总数虽然大,但人均占有少,城市缺水问题十分严重;另一方面,我国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且近年来暴雨强度增大、频率增加,雨洪资源在缺水城市没有得到合理的滞留和利用,反而形成城市内涝危害发展。

由此,雨洪利用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章结合国内外发展情况,对雨洪利用做了部分分析。

标签:水资源紧缺;城市内涝;雨洪利用;循环经济中国雨水资源的总量相对丰富,全年的降雨量大约有6万亿m3。

其中有3.2万亿m3 渗透到土壤里,大部分被植物吸收后蒸发掉,小部分补充到地下水;而另外的2.8万亿m3的雨水形成地面径流中,有2.7万亿m3汇集成河流、湖泊等地表水,还有少量雨水成为地下水。

目前,我国主要开展农村雨水利用的研究应用较多,对城市雨洪利用的研究相对较少。

雨水回收途径包括路面径流、屋面径流。

1 路面雨水控制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现代化建设加快,大量建筑物拔地而起,道路建设需求越多,由此城市不透水面积也逐年速增。

自然水文循环中,降到地面的水,一部分被植物截留,一部分蒸发到大气,其余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面径流进入江河湖泊等。

而现在的城市降雨量90%形成了径流,地下渗透水量下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而地面雨水汇集、排出时间缩短,高峰流量增大,随之而来的是洪水风险增加。

开发种植植物对雨水进行控制是必要的,但是在处于发展中的中国,大批植树造林仍不现实。

我们从道路本身出发,既然不得不修路,那么我们将道路设计研究创新,争取最大限度使雨水能够下渗。

1.1 国外技术发展国外多用设集水沟和管渠的透水基层排水系统,这种系统在道路两侧连续铺设多孔排,收集下渗的雨水,构造如下图所示。

排水管与集水管连接,集水管的两端再与渗透管沟、渗透池(塘)等连接,将收集的雨水送去处理进行二次利用,或者回填地下水。

雨洪利用项目安全生产范文(二篇)

雨洪利用项目安全生产范文(二篇)

雨洪利用项目安全生产范文在目前社会发展进程中,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雨洪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雨水排放不畅、城市下沉、城市内涝等问题给城市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针对雨洪问题进行利用,将雨水资源转化为可再生能源,不仅有利于保障城市的安全生产,同时也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背景分析雨洪问题是指降雨过程中形成的暴雨冲刷导致城市内涝和污染的现象。

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使得降雨过程中出现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使得雨洪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化进程又加速了城市地表的水泥化,使得雨水无法透入地下,只能通过排水系统排放,导致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易发生堵塞和溢流的情况。

此外,城市建设中未考虑到雨水排放问题,导致城市下沉和减少了地表水的补给,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因此,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雨洪问题,将雨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二、雨洪利用项目的意义雨洪利用项目对于城市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合理利用雨洪可以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避免发生排水堵塞和溢流的情况,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其次,将雨水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如利用雨水发电,可以提供城市的能源需求,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此外,雨水资源的利用还可以提供城市的非传统水源,如用于农田灌溉、城市绿化等,增加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开展雨洪利用项目对于提高城市的安全生产水平、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雨洪利用项目的技术实施方案1. 建立雨水收集系统目前,城市大部分的雨水都是通过排水系统排放,导致浪费和水资源缺乏。

因此,建立起雨水收集系统是进行雨洪利用的基础。

可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管道和雨水收集池,将降雨过程中的雨水进行集中收集和储存。

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发电、灌溉和其他非饮用水的需求。

2. 雨水发电技术利用雨水发电是将雨水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有多种雨水发电技术可供选择,如应用水轮发电、潮流发电等。

这些技术能够利用雨水的水势和动能转化为电能,从而满足城市能源需求。

雨洪利用工程施工方案

雨洪利用工程施工方案

雨洪利用工程施工方案1. 引言雨洪利用工程是指通过收集和储存雨水以供后续利用的工程系统。

该工程可以解决城市排水不畅、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并能够满足城市的非饮用水需求。

本文档将介绍雨洪利用工程的施工方案。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雨洪利用工程的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工程设计与规划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需求,进行合理的工程设计与规划。

这包括确定雨水收集与储存设施的位置、容量、布局等。

2.2 材料与设备准备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采购所需的材料与设备。

这些材料和设备包括雨水收集系统、储水罐、污水处理设备等。

3. 施工步骤3.1 地面准备工作在施工现场使用挖掘机和平地机对地面进行平整处理。

清理现场上的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和便利。

3.2 安装雨水收集系统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安装雨水收集系统。

这可能包括设置雨水收集管道和过滤设备等。

确保系统安装正确,并与其他设备连接。

3.3 建造储水罐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在指定位置建造储水罐。

储水罐可以是地下或地面储水罐,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确保储水罐结构牢固,并具备良好的密封性。

3.4 安装污水处理设备雨洪利用系统往往需要配备污水处理设备,以净化雨水并保持水质良好。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安装适当的污水处理设备。

3.5 完善系统连接与测试在完成雨水收集、储存和处理设备的安装后,进行系统连接并进行测试。

确保系统的运行良好和稳定。

3.6 建立监测与管控系统为了确保雨洪利用工程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监测与管控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监测雨水收集与储存情况,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能够进行远程控制。

4. 安全措施在雨洪利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及施工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安全措施:•工地围栏和标志:将工地围起来,并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以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相应的防范措施。

雨洪资源利用必要性及其措施探讨

雨洪资源利用必要性及其措施探讨
结束语
本文对雨洪资源化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雨洪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了雨洪资源利用的基本思路及利用途径。通过采取“蓄、泄、补、灌、调、配”等工程和非工程的措施,拦蓄、利用富足的雨洪水从而实现雨洪资源化,这一措施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起着关键性作用,对防洪、抗旱、除涝、治污、涵养生态水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流域雨洪资源利用指在有条件的地区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拦截河道径流和汛期洪水,将其储存在水库等蓄水建筑物中或引渗到地下水库或含水层,增加地下水补给量,除特大暴雨外,力争控制所有地面径流,不使下泄。
①点——充分发挥水库、塘坝等地表蓄水工程拦蓄洪水的功能,将汛期雨洪水尽可能转化为非汛期供水;②线——提高水系连通度、实现河渠互济是增加可利用水资源、充分利用多余雨洪水的必要条件;③面——将汛期雨洪水用于入渗补源,通过人工回灌等方式,改善湿地及地下水水源不足的现状;④综合——综合平衡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开发源流区水资源,调整调度管理方式,充分发挥雨洪水的生态调节功能。
引言
雨,指降雨;洪,指洪水。雨洪是指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雨水及由降雨产生的洪水,这些雨水和洪水没能或不可能在某一时间或地点被直接利用。雨洪资源则是指通过采取相关集蓄、引蓄措施,将没能或不可能被利用的雨洪水变为能被利用的、造福人类的水资源。近年来,随着与水相关的社会矛盾的日益加剧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各国将解决问题的目光,由传统的水资源转向汛期的雨洪资源,由起初的汛期雨洪资源利用设想、尝试到现在的利用实践、效应评价。各国不断一步一步地强化雨洪资源化,证实了雨洪资源是可以被有效利用的重要资源。
一、开发利用雨洪资源利用的必要性
水资源是有限的无可替代的战略资源,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和潜在发展动力。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且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匀,降水和河川径流60%以上集中在汛期。据统计,全国700多座地级市以上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其中大部分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破解制约雨洪资源高效利用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瓶颈,已成为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迫切的现实需求和战略选择。

雨洪资源利用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雨洪资源利用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雨洪资源利用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雨洪资源作为世界各国取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已经发展了数十年,非城区利用的发展较为成熟,但城区雨水利用都处在发展初期;本文论述了国内外雨洪资源利用发展概况并重点论述城区雨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带来的灾害结果,对雨水利用下一阶段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标签:雨水利用;城区;非城区;问题1.雨洪资源利用即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主要包括收集、调蓄和净化后的直接利用;利用各种人工或自然水体、池塘、湿地或低洼地对雨水径流实施调蓄、净化和利用,改善地区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通过各种人工或自然渗透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按地域可分为城市区与非城市区雨水资源的利用,两者的利用方式差异较大,研究思路与方法也固然不同,城市雨水利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的雨水利用就是收集、贮存并利用雨水;广义上则应包括雨水的渗透、回灌、补充地下水及地面水源,维持并改善地区水循环系统[1]。

2.国外雨水利用发展概况近20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展了雨水利用的研究与探索,其中雨洪资源利用较多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有日本、美国、德国、瑞典、荷兰、以色列等,各国均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法。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兴建了路面雨水收集系统和大量蓄洪池来收集雨洪水,在城市还专门建设了下洼式绿地来下渗城市洪水,从当年起,日本就要求新建公共建筑必须设置雨洪就地下渗设施。

1992年颁布的“第二代城市地下水总体规划”,将雨水收集池塘和透水地面建设纳入了城市规划的范围。

美国的雨洪利用以增加入渗为宗旨,建有大量的人工渗滤田,来下渗雨洪水。

另外在建设雨洪利用工程的同时,还制定了促进雨洪利用的管理条例和法规,来保证雨洪利用的实施。

地下水库在美国的发展也较快,并通过对地下含水层进行人工补给来恢复湿地,发挥雨洪的生态效益。

3.国内雨水利用进展雨水利用在国内受到广泛重视。

广西、四川、甘肃、陕西、宁夏、河南等省(自治区)在雨水利用方面都积累了很好经验。

甘肃省各级政府近年来筹集补助资金10亿元,用于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成小水窖218万处,稳定解决了130万人的饮水困难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研究与应用开始于80年代。

城市防洪及雨洪利用工程技术探析

城市防洪及雨洪利用工程技术探析

城市防洪及雨洪利用工程技术探析摘要:现阶段我国的雨洪资源管理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因此对之前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加以分析和总结,对于完善我国雨洪资源管理技术和更新现代城市雨洪资源管理模式都有着重要助益。

城市防洪以及雨洪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提升城市防洪管理,优化雨水资源利用提出了对应的改善措施建议。

关键词:城市防洪;雨洪;措施如何实现雨洪资源化是解决我国大部分城市,尤其是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当务之急,有效的利用雨洪资源能够提供城市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水资源、生态环境资源,打造良好的生物多样性环境,保证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

一、城市雨水收集和利用的价值分析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在我国秦汉时期就有发生,且我国西北地区的水窖修建已经有了上百年历史,国外借助雨水收集的案例也很多,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诞生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且在短暂的时间内,城市的资源管理发展迅速,实现了生态构建,环境管理等多方面的统一。

国内的雨水收集案例最早起源于北京,其可以减轻来自自来水的供水压力,减少路面积水问题,也可以缓解水土流失,减少河水污染问题。

1.1雨水的收集的模式和价值分析针对城市化的地貌,目前人工回灌的方法需要改进,砂石坑回灌等方式,部分城市在河道上修筑橡胶坝,且借助分洪阀调增,改善地下水的补给,渗水廊道等问题,实现集成水路的回灌溉处理。

对于城市集中的屋顶集雨系统,可以实现分散式的水资源管理,可以将城市中的别墅建筑的屋顶改建,可以让其吸收足够的雨水,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回收处理。

新建的小区,可以结合道路、广场以及停车场等进行升级改造,将其改造为透水路面,实现小区、道路以及广场和停车场的雨水收集,对应的单位也可以建立人工湖或者蓄水池,将其作为小区的绿化洁净用水,加大用水面积,以此来优化环境。

此外,借助绿地方式,渗入地下水,还可以实现地下水的及时补给。

让绿地的草坪不仅能够接受不透水路面的水资源的径流处理,还能将将降水量的降雨进行全部渗透处理,一方面减少了草地的灌溉用水,减少排水河道的负担,一方面为地下水资源环境的高效利用奠定基础。

雨洪利用方案

雨洪利用方案

雨洪利用方案10.1招标文件要求必须在国家体育场用地范围内建设雨洪利用设施,做到一次5年一遇日降水(144mm)产生的径流不外流。

采用生物、生态等措施,使大于5年一遇的降水所产生的排出径流水质,满足水体功能区水质要求。

应将1年一遇最大24小时降水(86mm)所产径流经除去初期径流后,全部收集利用,初步测算需建设总容积为40立方米的蓄水池,可围绕国家体育场周边分散或集中布置。

在国家体育场的南侧可考虑建设2~4眼雨水渗井,与蓄水池的溢流连接,使超过1年一遇、且小于5年一遇最大24小时降水(144mm)所产的径流,溢流至雨水渗井回灌补给地下水。

在国家体育场内部适当的位置建设一个4立方米的蓄水池,收集跑道上的雨水,用于草坪的灌溉。

国家体育场周边用地超过1年一遇、且小于5年一遇最大24小时降水(144mm)所产的径流,应先排入绿地,绿地与所承载硬化地面的面积以1:1为宜,绿地内要建设地下入渗沟或入渗槽,以增加土壤入渗,达到消纳标准内降水的能力。

遇超过5年一遇24小时降水的径流或绿地内积水超过草木耐淹范围时,经溢流溢流至市政雨水管道。

为了提高蓄水池的利用率,要考虑雨洪蓄水与中水的联合运用。

绿地灌溉宜采用节水灌溉方式。

对于交通流量较小且承担荷载较小的道路,要全部采用透水性地面,其垫层也必须建成透水性垫层。

屋顶雨漏管的布置应便于雨水收集管道的安装与检修屋顶雨水的初期径流在进入蓄水池前必须经过处理或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处理方法可采用分散式处理,如在单个雨漏管下安装分离设备,或采用集中分离处理方式,大于0.25mm粒径的物质不得进入蓄水池内。

10.2雨水应用10.2.1屋顶雨水收集利用:体育场的四个角各设一个10立方米的混凝土地下蓄水池,尺寸均为20m x 20m x 2.5m。

屋面雨水由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蓄水池。

蓄水主要用于道路洒水和绿地浇灌。

原理图如下:雨水漏斗洒水栓室外地面I——i j i i i i f f-溢流管l"-—渗井f ]一〒。

雨洪利用技术

雨洪利用技术

城市雨洪利用及技术一、引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自然资源,是其它任何资源所无法替代的,是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导致诸多城市出现水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干旱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下垫面产汇流特征发生改变,城市洪涝灾害问题凸显;城市缺水导致城市生态景观用水被挤占,城市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甚至造成一系列地质灾害。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人们将目光转向了雨洪资源。

二、城市雨洪利用的概念雨,即降水,尤其是暴雨。

我国位于亚洲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决定了我国雨季年内的高度集中。

每当夏季风北上,西南、东南暖湿气流与西风带系统冷空气相遇,或者有台风影响,往往会产生强度很大的暴雨。

洪,即洪水,尤其是平原区洪水。

我国不仅年内降水高度集中,而且西高东低,平原中的平地大多位于江河洪水位以下,是洪水、洪灾易发区。

滨海地区由于海平面以上地面沉降,又加剧了洪水位抬高,增加了洪水、洪灾发生的机率。

而二者就属于雨洪资源。

但是暴雨和洪水又都属于弃水。

弃水,指的是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的质量,不能或不可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被利用的自然水。

[1]所谓,城市雨洪利用,就是要合理利用城市暴雨、洪水,具体说来就是调整城市雨洪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通过收集拦蓄,存储净化、调配利用等措施,将弃水变为益水,变灾害为资源的过程。

[2]城市雨洪利用是一种多目标的综合性技术,城市雨洪的利用不仅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更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的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意义。

三、城市雨洪利用的发展状况1、国外发展情况近20年来,由于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紧缺和暴雨洪水灾害频繁,美国、加拿大、默西哥、德国、印度、土耳其、必色列、日本、泰国、苏丹等40多个国家相继开展了雨洪利用的研究与实践,并召开过10届国际雨洪利用大会。

[3]其中,德、日、美等经济发达、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的国家,将城市雨洪利用作为解决城市水原问题的战略措施,进行试验、推广、立法、实施。

雨洪利用工程施工方案

雨洪利用工程施工方案

雨洪利用工程施工方案一、引言雨洪利用工程是合理利用雨水资源,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减轻城市排水压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本施工方案旨在详细阐述雨洪利用工程的各个环节,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

二、工程设计与规划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确定雨洪利用工程的规模和布局。

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雨水收集、输送、净化、储存和利用等各个环节的设计参数和技术要求。

考虑与城市排水、供水管网的衔接,确保工程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三、雨水收集系统设置合适的雨水收集口,收集屋顶、路面等处的雨水。

采用高效、耐用的雨水收集设备,确保雨水收集效率和质量。

对收集口进行定期清理和维护,防止堵塞和污染。

四、雨水输送管道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管材和管径,确保雨水输送的顺畅和安全。

合理布置管道走向和坡度,减少管道阻力和淤积。

对管道进行防腐、防锈处理,延长使用寿命。

五、雨水净化处理根据水质要求和处理效果,选择合适的雨水净化技术和设备。

建立完善的净化处理流程,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

对净化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六、储水设施建造根据需求和空间条件,设计建造合适的储水设施,如地下储水池、地面水塔等。

确保储水设施的结构安全和密封性,防止渗漏和污染。

对储水设施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保证水质安全。

七、污水处理设备安装根据处理规模和排放标准,选择适当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

按照设备安装规范进行施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处理效果。

建立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保养。

八、系统连接与测试将雨水收集、输送、净化、储存和利用各个环节进行系统连接,形成完整的雨洪利用系统。

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检查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和协同效果。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九、监测与管控系统建立完善的监测与管控系统,实时监测雨洪利用工程的运行情况和水质状况。

采用智能化管理手段,对雨洪利用工程进行远程监控和调控。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分析摘要: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我国城市面临的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问题越来越凸显,水资源保障、防洪减灾、水生态修复、水景观等城市涉水需求逐渐加大。

城市河湖水网连通是防洪和水资源有效利用及保障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与此同时,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汛期暴雨洪水的大量流失,与水资源紧缺现状形成强烈反差。

我们面临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

本文通过城市雨洪资源利用可行性分析,指出了科学利用雨洪是解决以上矛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雨洪水资源降雨水质一、前言国内外城市水资源管理经验证明,“节流、开源、保护并重,以节流为主”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缺乏的指导思想。

近年来,工业、农业、生活节水在我国已取得很大成效,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和改善水环境的各项措施正逐步实施。

对于水资源开源问题,很多城市和国家将重点放在外流域调水上,但是外流域调水不仅路线较长、实施困难、耗资巨大、矛盾很多,而且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地区协调等众多因素。

因此,科学利用雨洪是解决以上矛盾的有效途径。

二、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可行性1.资源上的可行性我国位于亚洲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决定了我国雨季在一年内的时间相对集中,每当夏季,季风北上,西南、东南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相遇,或者受台风影响,往往会产生强度很大的降雨。

我国每年平均降雨量为650mm,除自然蒸发和渗透外,城市雨洪收集利用的潜力巨大。

丰富的降雨量为雨洪利用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城市雨洪利用的目的是改变时空分布的高度集中,用拦蓄、储存的方式分散开来,变弃为宝,化害为利。

这不仅符合我国传统的治水思想——兴利除害,也符合我国现代水利观念——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更符合解决我国三大水问题的目标——治理洪涝灾害、减少干旱缺水、改善水环境。

2.技术上的可行性(1)我国有雨洪利用的经验我国几千年来一直致力于治理水患的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城市雨洪调蓄利用的理念与实践

城市雨洪调蓄利用的理念与实践

城市雨洪调蓄利用的理念与实践城市雨洪调蓄利用是一种将城市雨水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收集、蓄存和利用的技术。

它可以很好地解决城市中由于建筑物、道路和其他硬化地表引起的大量表面径流水问题,同时也能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和节约用水成本。

下面将从理念与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城市雨洪调蓄利用。

一、理念城市雨洪调蓄利用是一种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保护自然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原则。

具体来说,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尽量减少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在城市雨洪调蓄利用工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对土壤和植被的破坏,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减少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

2.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在城市雨洪调蓄利用工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例如,鼓励植物覆盖率的提高,设计湖泊、河道等水体,修建宽敞的步行道和无车流的绿化带等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3.创新技术手段:城市雨洪调蓄利用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渗滤、雨水花园、生态沟渠、绿色植被屋顶、蓄水池等等,在技术的创新上也需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

二、实践城市雨洪调蓄利用实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雨洪调蓄利用系统,二是实现雨洪利用的可持续性。

1.建立雨洪调蓄利用系统建立雨洪调蓄利用系统是城市雨洪调蓄利用的基础。

具体而言,需要进行以下建设:(1)雨水收集系统:通过地面渗透、河涵连通、雨水收集、调蓄、提高降雨利用率等手段,建立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形成雨水收集系统。

(2)雨水蓄滞设施:利用河、湖、水库、蓄水池等水体进行雨水蓄滞,并建设雨花井、雨水花园等设施,实现雨水的调蓄和利用。

(3)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态清洁污水处理设施,使处理后的污水可以循环利用。

(4)治理污染:加强工业园区雨水管理,改善排污条件,防止污染的发生。

2.实现雨洪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雨洪利用的可持续性是城市雨洪调蓄利用应该追求的目标。

雨洪资源利用对国民经济影响评价

雨洪资源利用对国民经济影响评价

雨洪资源利用对国民经济影响评价背景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也导致城市地面硬化,地表径流增加,导致城市洪水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利用雨洪资源成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雨洪资源的利用,将其作为城市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评价雨洪资源利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雨洪资源利用的方式雨洪资源利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式:雨水收集雨水收集是指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进行利用。

收集系统可以是简单的屋顶排水系统,也可以是更复杂的地下式集水系统。

雨水收集可以直接作为非饮用水源供给城市生活及工业用水等。

雨水渗漏雨水渗漏是指通过建设雨水渗漏系统,将降雨中的部分水分渗透到地下,起到增加土地含水量的作用,可以缓解土地干旱、改善土壤环境,同时也可以提供地下水补给。

雨水回收利用雨水回收利用是指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城市灌溉、景观水体、工业用水等,以达到节水、减排、补水等目的。

雨洪资源利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城市面积和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用水量日益增大,导致城市用水资源的问题日益严峻。

雨洪资源的利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水资源的压力,实现城市用水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雨洪资源的积极利用,可以节省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缺水地区,更是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起到重要的补水作用。

促进节能减排雨洪资源的利用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减少对自来水的用水量,还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促进工业用水治理工业区往往面临着用水紧张和污水难处理的问题,而雨洪资源的利用可以弥补用水缺口,也可以减少工业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工业区对雨洪资源的利用,也可以促进工业用水的治理,提高工业区的环境质量。

结论雨洪资源的利用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促进工业用水治理等。

如何有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

如何有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

如何有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水资源挑战。

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导致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城市的硬质地面使得雨水难以渗透,导致雨洪灾害频发。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成为了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城市雨洪资源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由于降雨而产生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资源。

这些资源如果能够得到合理的收集、储存和利用,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还可以减少雨洪灾害的影响,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要有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首先需要加强城市的雨水收集系统建设。

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往往只是将雨水迅速排走,而没有考虑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我们可以通过建设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等设施,增加雨水的渗透和储存。

雨水花园是一种浅凹绿地,能够收集雨水并通过植物和土壤的过滤、净化作用,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灌溉和景观用水。

绿色屋顶则是在屋顶上种植植物,不仅可以减少雨水的径流量,还能够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透水铺装则是使用透水材料铺设地面,让雨水能够迅速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其次,建立城市雨洪调蓄设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建设蓄水池、地下水库等设施,将雨水在雨季储存起来,在旱季用于城市的供水和灌溉。

这些调蓄设施可以结合城市的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进行建设,既能够实现雨洪资源的利用,又能够增加城市的公共空间和生态景观。

另外,推广雨水回用技术也是有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的关键。

雨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城市的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洗车、消防等方面。

在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途中,如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处理工艺,降低成本。

而对于洗车和消防等用途,则需要进行更严格的处理,以保证水质符合要求。

同时,加强城市雨洪资源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建立完善的雨洪资源监测和管理系统,实时监测雨水的流量、水质等信息,为雨洪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雨洪资源的利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城市中雨洪利用浅析

城市中雨洪利用浅析

城市雨洪利用浅析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不透水地面面积不断增加,雨水径流量也相应增加。

雨水是宝贵水资源,应充分利用雨水以涵养地下水、调节城市生态环境,本文对雨水的渗透和雨水的调蓄做简要论述,探讨雨水的再利用和自然水循环问题关键词:雨洪利用城市1.引言城市化后下垫面硬质化,受不透水面积、滞水空间、排水管网和河道特征等方面影响,使地表径流量、汇流时间、调节容量及河道水位等产汇流参数发生改变。

原有植被和土壤被不透水面替代,作为天然调蓄系统的池塘、湿地被填平,原有的雨水径流途径被排水管网和硬质化的城市河道取代,径流汇流时间缩短,洪峰增大。

图1反映了以北京市为例的建筑占地面积年际变化情况。

从1996年开始,北京市建筑占地面积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往年,几乎呈直线上升态。

预计到2010年,北京市建筑占地面积将达300km2 左右,其中还未包括道路等所占面积。

图1 北京市建筑占地面积年际变化曲线由于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认识到城区雨水的快速排出增加了接纳水体洪涝危害、河岸侵蚀和污染物的冲击负荷,还造成合流制系统中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困难及一部分雨污混流外溢而污染水体,在水资源紧缺的现代社会,雨水的自然排放无疑也是对水资源的一大浪费,因此对于传统雨水排除的指导思想引起的有关人士的深层思考,雨洪利用的思想渐渐提上人们研究的议程。

2. 雨洪利用基本形式雨洪利用是针对开发建设区域内不同下垫面所产生的降雨径流,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收集利用,或渗入地下,以达到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环境自净能力、改善小区生态环境、减少外排流量、减轻区域防洪压力的目的。

城市的下垫面主要包括屋顶、道路、绿地(含公园及水面)、庭院、广场等类型,不论那种类型的下垫面,基本的雨洪利用形式主要有3类,即渗入地下、拦蓄利用和调控排放。

2.1渗入地下渗入地下法就是采用充分利用现有的能够下渗雨水的绿地、增加可下渗面积、建设增加下渗能力的专用设施等措施,使更多的雨水尽快渗入地下的方法。

雨洪利用工程施工方案

雨洪利用工程施工方案

雨洪利用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雨洪利用工程是指通过收集雨水、净化雨水,并进行利用,以解决城市雨水排放问题,同时实现雨水资源的再利用。

雨洪利用工程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处理系统以及雨水利用系统。

本项目旨在对城市雨水进行收集、净化和利用,从而保护城市环境,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

二、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雨水排放量逐渐增加,给城市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同时,城市内的雨水资源大部分被直接排放至下水道,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因此,开展雨洪利用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减少雨水的排放量,还可以实现雨水资源的再利用,降低城市的供水压力。

三、项目范围本项目的范围包括城市区域内的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系统和雨水利用系统三个部分。

其中,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收集城市降雨过程中产生的雨水,将其输送至雨水净化系统进行处理;雨水净化系统用于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保证雨水的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雨水利用系统则用于将净化处理后的雨水通过管道输送至城市各个场所,实现雨水资源的再利用。

四、施工方案1. 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是雨洪利用工程的第一步,它主要包括雨水收集设施和雨水输送管道。

对于雨水收集设施,我们将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屋面雨水收集系统、人行道雨水收集系统和露天广场雨水收集系统等。

这些设施将被布置在城市区域内的各个适宜位置,以实现城市雨水的有效收集。

同时,为了将收集的雨水输送至雨水净化系统,我们还需建设一套完善的雨水输送管道。

这些管道将被埋设在地下,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2. 雨水净化系统雨水净化系统是项目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并确保雨水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在此,我们将采用一系列先进的雨水净化设备,包括沉淀池、滤水设备和消毒设备等。

首先,通过沉淀池可以将雨水中的悬浮物和泥沙沉淀下来,然后再通过滤水设备和消毒设备进行二次净化处理,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雨水。

为了确保雨水净化系统的运行效果,我们将在系统设备的选型和设计上进行严格把控,同时还将制定一系列严格的运行管理规程,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雨洪利用项目安全生产

雨洪利用项目安全生产

雨洪利用项目安全生产雨洪利用项目是指通过合理利用雨洪资源,进行工业生产和农田灌溉,从而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雨洪利用项目的过程中,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这里我们将从多个方面对雨洪利用项目的安全生产进行探讨。

一、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雨洪利用项目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项目组织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职责和安全管理措施。

例如,制定规范的操作程序,明确操作顺序和操作要求,并严格执行,以避免事故和人身伤害的发生。

二、设备和设施安全在雨洪利用项目中,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对于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项目组织应加强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要确保设备和设施的操作人员接受过专业培训,具备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三、危险源识别与预防雨洪利用项目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源,如电气设备、化学品等,这些危险源需要认真识别和预防。

项目组织应进行危险源辨识工作,明确危险源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对于电气设备,要定期检查绝缘状态,防止漏电和短路引发火灾,使用防爆设备和防护装置,以降低安全风险。

四、应急管理在雨洪利用项目中,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因此应急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项目组织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应急设施,如消防器材、急救设备等,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应急设施的有效性。

五、培养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在雨洪利用项目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项目组织要注重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建立安全检查和奖惩制度,对安全工作进行考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和改进。

通过培养良好的安全文化,提高整个项目组织的安全管理水平。

在雨洪利用项目中,安全生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不仅关乎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也直接影响项目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阿坝雨洪利用案例分析

阿坝雨洪利用案例分析

阿坝雨洪利用案例分析
阿坝雨洪利用已从传统的水量控制,过渡到水量和水质并重方面,进一步推进雨水收集利用,并追求雨洪管理设施和城市景观的有机融合,以实现城市发展和水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综合考虑了城市防洪、基础设施设计、城市景观、道路及排水系统和河道生态环境等,通过引入模拟自然水循环过程的城市防洪排水体系,达成城市发展和自然水环境的和谐共赢。

其雨洪水质管理措施,如屋顶花园、生态滞蓄系统、人工湿地和湖塘,也能在不同程度上滞蓄雨洪,进而减少排水设施的需要。

绿色滨水缓冲带在保证行洪的同时,能有效降低河道侵蚀,保持河道稳定性。

雨水的收集和回用提供替代水源,降低了自来水在非饮用用途上的使用。

和景观融合的雨洪管理设施设计,可营造富有魅力的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宜居性。

雨洪资源化利用项目预算清单

雨洪资源化利用项目预算清单

雨洪资源化利用项目预算清单雨洪资源化利用项目预算清单导言在我们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资源的有效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雨洪资源化利用项目就是在雨水的产生、排泄和利用过程中,将雨洪资源转化为有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本文将以雨洪资源化利用项目预算清单为主题,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探讨该项目的深度和广度。

1. 项目概述雨洪资源化利用项目意味着充分利用雨水的物质和能量价值,以减少对传统水资源的依赖,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包括收集、储存、处理和利用雨水的各个环节,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预算清单2.1. 设备投入2.1.1. 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收集池、槽等收集设备- 雨水过滤设备和管道- 雨水储存设备(如水塔)- 系统监测和控制设备2.1.2. 雨水处理设备- 雨水过滤和净化设备- 雨水处理设备(如沉淀池、生物滤池等)- 雨水再利用设备(如灌溉系统、冲洗系统等)2.1.3. 雨水利用设备- 雨水供应系统(如供水管道、泵站等)- 雨水利用设施(如农业灌溉、景观水景等)2.2. 人力投入2.2.1. 项目规划和设计人员2.2.2. 设备安装和调试人员2.2.3. 运营和维护人员2.3. 资金投入2.3.1. 设备购买费用2.3.2. 人力成本2.3.3. 运营和维护费用2.3.4. 监测和评估费用3. 项目执行及考虑因素3.1. 雨洪特性分析在项目执行前,需要对当地的雨洪特性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

包括降雨量、降雨强度、径流量等指标的考虑,以确定项目的合理规模和设计。

3.2. 技术选型和应用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技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可操作性和适应性等因素,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3.3. 经济效益分析雨洪资源化利用项目的经济效益是项目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需要对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回收期等指标进行合理估算和评估,以确定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雨洪利用项目安全生产

雨洪利用项目安全生产

雨洪利用项目安全生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雨洪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雨洪是指在降雨过程中,地表水排不出去而形成的洪水现象。

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雨洪问题日益严重,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安全利用雨洪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雨洪利用项目是指利用雨洪水资源,通过工程措施或者其他手段将雨洪水收集、存储、利用起来。

这些项目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最大程度地发挥雨水资源的效益,同时减少雨洪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安全生产意味着在雨洪利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首先,在项目建设阶段,要注重安全规划和设计。

雨洪利用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必须满足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确保设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进行科学施工管理,遵守相关的施工安全规范,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人员的生命安全。

此外,还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的建设不会对附近的居民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在项目运营阶段,要加强安全管理。

项目运营期间,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和权限,并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在日常运营中,要进行定期的巡查和检修,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

雨洪利用项目可能会面临各种突发情况,如暴雨、洪水等。

为了保证项目的安全运行,需要制定应对不同情况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和训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同时,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各种安全风险和威胁。

最后,要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利用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对项目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及时了解项目的运行状态和安全状况,并进行预警和预测。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提高项目的安全性和效益。

总之,雨洪利用项目的安全生产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从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多个方面保证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雨洪蓄积与利用
近年来, 我国许多城市深受暴雨内涝之害。

短时间的暴雨使得城市出现大面积淹水现象, 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严重干扰了城市正常秩序, 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比如道路中断、车辆抛锚、小区淹水、市民出行困难。

由于城市建筑与路面等不透水地面的面积不断扩大, 城市水文过程急剧变化, 类似这样的城市内涝现象, 比比皆是,并呈逐年加剧的趋势。

1.我国雨洪集蓄利用的潜力
有资料表明, 我国的年平均降水量是650 mm,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 万km2, 可以推算出我国每年的原生水资源( 总降水量) 量约为6.24 万亿m3 。

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资料显示, 2004 年末我国城市面积39.42 万km2, 按年平均降水量650 mm, 可以推算出该年度我国城市原生水资源( 总降水量) 约为0.26 万亿m3。

除自然蒸发和渗透外,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潜力巨大。

北京的年均降水量为590 mm 左右, 经过计算,城区每年可利用的雨水量达2.3 亿m3, 相当于110 个昆明湖的水量。

尤其是每年7 月下旬到8 月上旬的主汛期中, 只要有集雨设施, 每场雨水都能留住。

但现实情况却是, 北京目前建设的集雨工程只有47 个, 1 年的雨水收集量只有100 万m3, 河道中蓄积的雨水也只有500 万m3 左右, 再加上其他方式, 每年收集的雨水不到10 个昆明湖。

在沿海城市, 雨水收集利用具有更大的潜力。

上海年平均降雨量1 124 mm, 全市每年
的降雨总量应为70 亿m3, 扣除蒸发、渗透等因素, 水务部门估计, 全市每年白白流失的雨水总量约在24 亿m3 左右。

深圳年均降水量1 900 mm, 每年从天而降近40 亿m3 雨水, 而深圳各大水库雨水蓄水量不到总降雨量的1 / 8,因此每年至少有35 亿m3 的雨水白白流失。

2.造成城市雨洪问题的原因
全国众多大城市常出现严重积水危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不透水面积不断加大。

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面积不断加大, 相应的城市不透水面积也在加大。

大面积土地被城市建筑、水泥、沥青路面等覆盖, 雨水入渗到地下的途径被人为阻断, 只能依靠城市排水管道。

这就使得原本可渗入地下的水资源, 反而成为灾害的根源。

第二,排水能力不够。

这主要表现在3 个方面: 老城区排水管网老化, 新城区排水系统尚未建好; 城市
排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较小, 一般地区仅为1 年 ( 如武汉) , 重要地区也只有2 ~3 年( 如北京) ; 大部分城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合排设计。

为防止河道污染, 平常雨污合排管道里面的水, 并不直接排入江河, 而是进入污水处理厂。

但在雨季, 雨量一旦超过城市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的负荷, 就会直接排入江河。

如果河道闸来不及协调与应对( 排水管道与河道分属不同的部门) , 就会造成积水; 同时, 直接排入江河的污水也会造成江河的严重污染, 如2004 年7 月中旬淮河遭遇到10 年来最大的污水团。

第三,对城市雨水资源性质认识不够。

目前市政建设与规划部门未充分认识到城市雨水的资源性与宝贵性, 似乎理所当然的把城市( 暴) 雨水作为灾害, 只是一味地想办法把雨水排走。

据统计, 全国600 多个城
市中, 有400 多个城市供水不足。

其中, 北方很多城市地表水不够用, 人们大量抽取地下水, 造成地下水超采, 引起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 南方城市, 当地表水被污染时, 也有利
用地下水的需求, 长江下游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亦是如此。

某些南方城市, 由于开采深层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与地裂缝; 在江苏由于开采深层水导致地裂缝, 省人大常委会做出了禁
止开采深层水的决定。

由此可见, 城市一方面要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将雨水排走, 白白浪费大量淡水资源; 另一方面却又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第四,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较小。

如果把城市排水系统提高到10 年至50 年一遇, 在经济上并不合算。

因此, 当城市雨水排水系统遇到重现期较大的暴雨时, 就会大大超过其设计负荷,仍然会导致道路积水等问题, 出现年年投资, 年年积的问题。

可见单从改善排水系统并不能解决城市暴雨致灾问题。

2.解决城市雨洪问题的作用
雨洪问题的解决途径雨洪利用真正体现“绿色”生态城市的特点雨洪利用技术是把雨洪利用技术规划与建筑、景观、雨/污资源利用、水质保证、水生态系统等结合起来考虑,真正体现“绿色”生态城市的特点。

原状地面雨水的径流量和入渗量之比为2:8。

由于城市
化造成的硬地面如建筑屋顶、路面、广场、停车场等,使雨水的径流量和人渗量之比变为8:
2,干扰了大自然的水文循环,造成大量的雨水流失。

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雨洪利用作为开源和节流并举的一项措施,是缓解或解决上述水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具有节水、防洪、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效益。

城市绿色生态中的雨洪利用总体目标(1)雨洪资源化:雨水收集利用以及各种滞留、促渗、调控措施;地表径流调控就地消纳雨水,减少外排雨水量,实现雨洪资源化。

(2)实现节水目标:充分利用水质良好的雨水资源和再生水资源,实现节水目标。

(3)径流流量、径流系数的控制:控制雨水径流的排放,实现项目开发后雨水的径流系数不超过开发前雨水的径流系数(以原始状态计)。

(4)改善景观与生态环境:保证对水资源有效、合理的再利用并减少对市政水的需求,改善景观与生态环境。

3.我国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收集储存城市雨水的措施
(1)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鉴于雨污合排的种种弊端, 采用雨污分流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但是,要修建2 套完整的管网, 费用非常昂贵, 目前只能在经济发达城市或者在待建或重建排水系统的城市推广。

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 可以利用雨水下渗管道,沿线补给地下含水层, 也可将雨水引到适当的地点集中入渗补给含水层或直接加以利用。

(2) 增加城市透水面积。

以前大多数城市采用水泥或沥青路面, 雨水不能渗进地下, 加剧了城市内涝的风险。

现在国内外很多城市采用各种改善措施增加城市透水面积, 例如, 采用多孔沥青或多孔混凝土路面, 在人行道、广场或休闲区铺设草皮砖,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立法规定建设区内的最低可渗面积率等,使得雨水可以快速入渗进入地下含水层。

(3) 重视小区雨水储存。

国内很多城市小区的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已经比较完善了, 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处理和回收系统, 收集的雨水仍与污水一起排走。

例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航站楼建有17.6 万m2 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 在暴雨时节1 h 可收集雨水500 m3, 但是却任其自然流走。

如果这些雨水能有效处理和加以利用,将比处理利用轻污染的生活污水更为经济、更为简便易行, 而这只需要增加雨水储存入渗设备就可以办到。

(4) 广泛利用城市低洼地。

我国降雨时间集中,为了避免道路积水和暴雨径流的增加, 需要在短时间内将雨水暂时蓄存起来。

这就需要利用城市低洼地, 如地下停车场、运动场等将雨水暂时收集起来。

为了能使这些低洼地尽可能多地贮留汛期雨水, 在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进行综合考虑, 使这些场所在雨期与无雨期的功用发挥到最优。

如日本在低洼地修建运动场, 雨季用来蓄洪, 有的则在运动场下面修建地下水库。

此外, 有条件的区域也可以利用低地的浅层含水层蓄存雨水。

3.2 城市雨水利用的措施
通过很多的成功案例, 可以总结出城市雨水利用的几种方式( 如图1 所示) 。

(1) 从屋面、周围道路、广场收集雨水, 流入地下贮水池作简单处理, 用于家庭、公共和工业等方面的非饮用水, 如浇灌、冲厕、洗衣、冲洗路面、冷却循环等等。

(2) 采用屋顶绿化的形式留住雨水, 削减径流量, 减轻城市排水管网压力, 减轻污染,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调节建筑温度, 美化城市。

(3) 花园小区雨水集蓄利用, 绿地入渗, 维护绿地面积, 同时回灌地下水。

(4) 选址进行雨洪回灌, 人工补给地下水。

(5) 利用地下水库调蓄城市雨水。

雨水既可以储存于地表经简单处理后直接使用, 也可储存于地下在缺水时期使用。

因此, 雨水集蓄系统需要足够大的容量储存, 才能保障缺水时期使用, 这种情况下, 配合利用地下水库来储存收集城市雨水, 既可减轻城市内涝灾害, 又可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4.总结
由于在社会、环境和防洪等方面的巨大效益,近些年来雨洪利用技术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并逐渐成
为一个新兴的产业。

所以我们还需加强对该技术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