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护理
《小儿肺炎护理》ppt课件
实践经验分享与讨论
1 2 3
经验一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每天开窗通 风,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
经验二
合理饮食,加强营养。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 丰富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避免油腻、辛辣食 物。
经验三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注意观察患儿的 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 情况及时处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避免空气 污浊,预防交叉感染。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 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 劳。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尽量不去公共场所。
饮食护理与营养支持
01
02
03
饮食调整
多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 食物,避免油腻、辛辣、 刺激性食物。
多饮水
鼓励患儿多喝水,以利于 排痰和缓解症状。
《小儿肺炎护理》 ppt课件
汇报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日期:
目录
• 疾病概述 • 护理评估与干预 • 药物治疗与护理 • 家庭护理与预防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多发病,指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油类或过敏 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
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根据病程分类,可分为急性 肺炎(病程<1个月)、迁延性肺炎(病程1-3个月)、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张某,男,6岁,因咳嗽、气喘 入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经过 针对性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痊
小儿支气管肺炎重视五个护理 七个饮食助早日康复 (专业文档)
小儿支气管肺炎重视五个护理七个饮食助早日康复(专业文档)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出现,让好多家长会特别担心,它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可是也需要我们重视,在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患儿日常的生活及饮食护理更加重要。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1、改善呼吸功能(1)保持病室环境的舒适: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尽量是的患儿安静,以减少氧的消耗。
(2)呼吸困难者可用半卧位,并常更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和防止肺不张。
(3)给氧。
(4)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促进气体交换。
2、保持呼吸道的通畅(1)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分泌物:转换体位,拍背,促使痰液排出;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必要时予以吸痰。
(2)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喂食时应耐心,防止呛咳引起窒息。
(3)遵医嘱给予袪痰剂,严重喘憋者给予支气管解痉剂。
3、降低体温监测体温的变化并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对高热者给予降温措施;保持口腔和皮肤的清洁。
4、密切观察病情(1)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气喘加剧、心加速大于160~180次|分、肝脏在短时间急剧增大等心力衰竭的表现,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氧气吸入并减慢输液速度,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药物,以增强心机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
(2)若患儿出现烦躁或睡、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等,提示颅内压增高,立即报告医生并共同抢救。
5、健康教育(1)向患儿家长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和护理要点,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以改善小儿呼吸功能。
(2)对易患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寒冷季节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3)定期健康检查,按时预防接种。
小儿支气管肺炎饮食1、忌寒凉食物:“形寒饮冷则伤肺”,就是说身体一旦受了寒,饮入寒凉之品,均可伤及人体的肺脏。
生病期间如饮食过凉,就容易造成肺气闭塞,症状加重,日久不愈;2、肥甘厚味食物:日常饮食中,多吃肥甘厚味可产生内热,加重咳嗽,且痰多粘稠,不容易咳出。
对于患儿而言,过食肥甘可致痰热互结,阻塞呼吸道,加重哮喘,使疾病难以痊愈。
小儿肺炎例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例护理体会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儿童中很容易发生。
作为一名护士,我曾经参与过几次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对于这种疾病的护理经验有所积累。
本文将结合我在实践中的体会,就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进行一些分享。
一、安全措施小儿肺炎患者需要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接受治疗。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护士需要在治疗期间加强监护,避免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等症状。
在进行呼吸治疗时,护士需要确定好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容量,避免过度压迫。
同时也需要注意,患者在吸气时在呼气时不要过度用力。
服用药物是小儿肺炎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在医嘱中确认患者所需的药物种类和数量,并给患者按时服药。
对于儿童,药品的口感和口感改善非常重要,在给药时需要注意儿童的口感体验。
二、保持通气道肺炎患者呼吸道阻塞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
护士需要在宝宝喂奶或者咳嗽时提高警惕,避免患者出现哽咽或咳嗽的状况。
同时,当患者需要呼气时,护士要及时给予肺泡的解压,并在呼气过程中倾听患者的呼吸音。
三、控制体温小儿肺炎患者需要在恰当的温度下接受治疗。
护士需要时时刻刻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调整室温以及额外的温度控制手段。
同时,护士还需要向家长技巧介绍体温调节的方法,帮助患者控制好体温。
四、营养补给给小儿肺炎患者适当的营养补给对于手术后的恢复非常重要。
护士需要根据医嘱给患者补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保证患者的营养需要得到满足。
在治疗期间,护士还需要对患者的饮食状况进行监护,确保患者的摄取量和摄入质量正确。
五、心理疏导小儿肺炎治疗期间,患者和家长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心理压力。
尤其是在住院治疗期间,卧床在医院内的患者可能失去亲人的陪伴和许多其他儿童所享有的家庭温馨。
在这种情况下,护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心理疏导作用。
对于家长和患者可以进行适度的温暖提醒和安慰,以此来鼓舞其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
以上就是我对于小儿肺炎患者护理中的一些体会。
护士的工作不仅要有技能,还需要有耐心和爱心。
小儿肺炎护理措施
小儿肺炎护理措施引言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其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
对于小儿肺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轻患儿的症状,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儿肺炎的护理措施,帮助家长和护理人员更好地照顾患儿。
1. 创造舒适的环境小儿肺炎患儿往往会感到不适,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措施可以帮助提供舒适的环境:•调节室温:保持室温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通风要良好。
•控制湿度:保持适度的湿度,使用加湿器或湿毛巾可以帮助缓解咳嗽和呼吸困难。
•降噪:降低噪音,避免刺激小儿的听觉,有助于安稳入眠。
2. 确保充足的休息对于肺炎患儿来说,充足的休息是恢复健康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帮助患儿休息的护理措施:•沉睡促进:提供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避免过多的刺激,如光线和噪音。
•保持舒适的姿势:根据患儿的喜好,采用适合的睡姿或坐姿,以减轻咳嗽和呼吸急促。
•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提供充足的睡眠时间,帮助小儿恢复体力。
3. 保持良好的饮食良好的饮食有助于小儿肺炎的康复和免疫力的提升。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饮食护理措施:•给予充足的水分:提供足够的水分,保持患儿体内水分的平衡,有助于稀释痰液和缓解咳嗽。
•提供易消化的食物:选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鸡肉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
•饮食调理:根据患儿的食欲和消化能力,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过量或暴饮暴食。
4. 提供适宜的体力活动适量的体力活动可以促进患儿的康复和提高身体免疫力。
以下是一些适宜的体力活动建议:•相应的运动:根据患儿的身体状况,提供适宜的运动,如散步、轻柔的瑜伽或伸展运动等,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和呼吸困难。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激烈的运动或剧烈活动,以免加重症状或损伤患儿的肺部。
5.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降低小儿肺炎的传播风险。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帮助患儿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进食前、接触口鼻、接触其他物品之后。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1.监测呼吸情况:支气管肺炎会导致呼吸困难,所以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等。
特别是注意是否出现了呼吸急促、气紧、呼吸困难等情况,及时调整姿势、吸氧或进行其他呼吸辅助措施。
2.保持呼吸道通畅:儿童支气管肺炎后会有浓痰的产生,容易堵塞呼吸道,影响通气功能。
护理人员要帮助儿童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如敲背、拍背、吸痰等方法,有助于痰液排出。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降低感染的风险。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发热和呕吐是小儿支气管肺炎常见的症状,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提供充足的水分,避免脱水的发生。
此外,根据医嘱选择适当的补充电解质的方法,以维持血液中的电解质平衡。
4.适当控制发热:小儿支气管肺炎常伴有高热,过高的体温会加重儿童的不适和加重呼吸困难。
因此,在医嘱的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用药需遵循剂量和间隔时间,并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
5.注意饮食安排:儿童支气管肺炎期间,常会出现食欲不振、反复呕吐等症状,所以需要合理调配儿童的饮食。
可以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流质、半流质食物,并避免食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饮食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吞咽能力和食量,避免咳嗽引起食物误吸。
6.提供舒适的环境: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期间,病情不适和观察治疗会使儿童情绪不稳定,因此护理人员要通过亲切的语言、温暖的态度、丰富的娱乐活动等方式,给儿童提供一个舒适、和谐的护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病痛感。
7.提供合理的药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需要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对于病毒性感染,目前尚无特效药物,需要给予对症治疗。
细菌感染可选用抗生素,但需遵循医嘱,按时按量给药。
8.加强宣教:对儿童的家长进行疾病知识宣传,告知支气管肺炎的发病原因、护理要点、预防措施等,使其了解疾病的前因后果,减少病情的严重程度,提高治愈率。
总而言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工作需要全面细致,包括监测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发热、注意饮食安排、提供舒适的环境、提供合理的药物治疗、加强宣教等方面。
小儿肺炎的护理进展
小儿肺炎的护理进展肺炎是导致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儿童免疫系统较弱,对肺炎病毒容易感染,因此对小儿肺炎的护理十分关键。
本文将介绍小儿肺炎的护理进展,以提供给家长和医护人员有关小儿肺炎护理的重要信息。
1. 早期发现和确诊小儿肺炎最重要的是早期的发现和确诊。
家长应时刻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症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验,以确定肺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小儿肺炎的护理中,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应确保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二手烟的暴露。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家庭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孩子与病人接触后要及时洗手。
3.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处方,家长应按时给孩子服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以消除炎症和抑制病原体的生长。
在服药期间,应监测孩子的体温和病情变化,并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若药物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4. 饮食调理在小儿肺炎的护理中,正确的饮食调理对于孩子的康复非常重要。
可适量增加孩子的摄入热量和蛋白质,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同时,要避免食用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以免给消化道增加负担。
5. 呼吸道治疗针对小儿肺炎导致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急促等,可以进行一些呼吸道治疗,以促进痰液排出和呼吸道通畅。
常见的呼吸道治疗包括蒸汽吸入、推背运动、胸部按摩等。
然而,在进行呼吸道治疗时,应注意指导和监督,以免造成不适或伤害。
6. 监护和定期复查在小儿肺炎的护理过程中,持续的监护和定期复查是必不可少的。
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体温、呼吸、饮食等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复查肺部影像学和相关实验室检验,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发展。
7. 康复期护理小儿肺炎的康复期护理同样重要。
康复期护理包括适度锻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体力和免疫力。
此外,要继续注意饮食调理,保持室内卫生,避免孩子接触感染源。
小儿肺炎的护理进展
小儿肺炎的护理进展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小儿肺炎的护理进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对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着较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预防、早期识别和治疗等方面探讨小儿肺炎的护理进展。
第一部分:预防小儿肺炎预防是小儿肺炎护理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注重儿童的日常健康管理: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2. 接种疫苗:通过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等,可以有效预防小儿肺炎的发生。
3. 室内空气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家具和床上用品,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4. 避免感染源:尽量避免接触已经感染肺炎的人群,尤其是有传染性的病例。
第二部分:早期识别小儿肺炎及早识别小儿肺炎的症状对于护理的进行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儿肺炎症状:1. 发热:小儿肺炎常伴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
2. 咳嗽:干咳或咳出黄痰,有时伴有痰中带血。
3. 呼吸急促: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呼吸时伴有鼻翼扇动等现象。
4. 喉咙疼痛:小儿肺炎常伴有喉咙疼痛和喉咙干燥。
早期识别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体温、咳嗽情况和呼吸状况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第三部分:治疗小儿肺炎治疗是小儿肺炎护理的核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 合理用药: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2. 加强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增加患儿的水分摄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促进患儿的康复。
3. 心理护理:给予患儿关心和鼓励,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有助于患儿的心理和情绪的调节。
4. 定期复诊:及时复诊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通过复诊及时了解患儿的恢复情况,并针对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小儿肺炎的护理进展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儿肺炎的护理进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加强预防、早期识别和治疗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可以降低小儿肺炎的发生率、减轻病情,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小儿肺炎护理查房的护理总结
小儿肺炎护理查房的护理总结
小儿肺炎护理查房的护理总结如下:
1. 观察患儿呼吸情况,记录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等指标。
2. 检查患儿体温,记录体温变化情况。
3. 观察患儿的饮食情况,记录摄入量和排出量。
4. 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注意是否存在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睡眠障碍等症状。
5. 在护理过程中保持环境整洁和通风,保证患儿的安全和舒适。
6. 让患儿多喝水,避免空气干燥,保持水分摄入量足够。
7. 给予规律的康复运动,帮助促进病情恢复。
8. 定期更换患儿的床单、被褥等物品,保持卫生。
以上是小儿肺炎护理查房的护理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但请注意本人只提供参考,仅供参考,不作为具体的医疗护理建议。
如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护理。
小儿肺炎的护理常规
小儿肺炎的护理常规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其特点是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
对于小儿肺炎的护理,有以下常规:1.监测生命体征:护士应定期监测儿童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变化。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肺炎时,儿童容易出现咳嗽和咳痰。
护士可以帮助孩子正确的姿势、咳嗽和痰咳出去。
如果儿童喉咙干燥,可以提供适度的湿化。
3.保持水分和营养:儿童的食欲可能会下降,但仍要确保他们得到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护士可以为儿童提供小而频繁的餐食,避免大量进食。
4.给予适当的药物:护士应根据医嘱及时给予儿童抗生素、退热药和其他相关药物。
在给药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
5.安静的环境:为了帮助儿童更好地休息和康复,护士可以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嘈杂和刺激。
6.隔离措施:小儿肺炎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所以对于病情较重的儿童,应实施隔离措施,以防止病毒扩散。
7.呼吸治疗:对于一些重症患儿,如严重呼吸困难,可能需要进行氧疗或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护士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呼吸治疗。
8.父母教育:护士可以向父母提供关于小儿肺炎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等。
帮助父母正确理解和处理疾病,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康复。
9.康复护理:当儿童的病情稳定后,护士可以提供康复护理,包括物理治疗、呼吸康复等。
这些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肺功能和身体恢复能力。
总之,小儿肺炎的护理常规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水分和营养、给予适当的药物、提供安静的环境、实施隔离措施、呼吸治疗、父母教育和康复护理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控制疾病的进展,促进儿童的康复。
护士在执行这些护理常规时,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并与医生及时沟通协作,共同努力保证儿童的安全和康复。
小儿肺炎护理常规
小儿肺炎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如羊水吸入、过敏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
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为主要表现。
【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2.清理呼吸道无效;
3.体温过高;
4.营养失调;
5.潜在并发
症: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
【护理措施】
1.活动与休息根据病情轻重决定活动方式,注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2.饮食给予高营养、易消化流质饮食,少量多餐。
3.心理护理使患儿及家属了解疾病有关知识和护理要点,配合治疗。
4.发热护理监测生命体征,高热时给予降温,做好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的护理。
5.环境调整保持室内环境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
6.做好基础护理,必要时口腔护理,保持皮肤、衣物清洁干燥。
7.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8.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儿有效咳嗽,经常更换体位,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予以雾化吸入。
9.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抢救准备。
【健康教育】
1.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2.积极开展户外活动,及时接种疫苗。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讲解肺炎的诱发因素。
5.教会家长处理呼吸道感染的方法,使患儿在疾病早期能得到及时控制。
6.对易患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
免着凉。
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措施
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措施简介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幼儿时期。
其特点是气道痉挛、黏液分泌增加、痰液阻塞和肺组织炎症等症状。
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措施,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患儿的健康。
保持空气流通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往往会出现气道痉挛和黏液阻塞的症状,因此保持空气流通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内空气应保持清新,定期开窗通风,并使用空气清新剂净化空气。
2.避免环境污染:家里应尽量避免有害气体和粉尘的产生,如不吸烟、远离油漆味和化学药品的气味。
3.适度加湿:干燥的环境容易加重咳嗽和气道痉挛,可以通过加湿器、擦拭湿毛巾等方式适度增加空气湿度。
4.保持空气流通:在室内设置通风设施,如电扇或空调,以保持空气流通。
维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室温和湿度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恢复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应注意的事项:1.保持适宜的室温:室温应保持在22-24摄氏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使患儿不适。
2.注意湿度调节:室内湿度应保持在40-60%的合理范围,过高的湿度容易增加空气中的细菌和霉菌,过低的湿度会导致呼吸道干燥。
3.避免过度包裹:患儿的衣物应该适当,过度包裹会导致出汗,进而引发感冒和呼吸道感染。
4.定期除尘清洁:床上用品、地面和家具等应定期清洁,避免积累灰尘和细菌。
保持良好的营养良好的营养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合理饮食结构:建议患儿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尽量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物和辛辣食物。
2.适度补充维生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C对于增强免疫力和促进呼吸道健康非常关键,可以适当增加患儿对这些维生素的补充。
3.增加水分摄入:饮水可以帮助润滑呼吸道黏膜,减少痰液的黏稠度,建议适当增加患儿的水分摄入。
注意日常生活细节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细节:1.充足休息:患儿需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建议每晚保持10-12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简述小儿肺炎的护理常规
简述小儿肺炎的护理常规1.高热的护理。
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因体温的变化情况常能帮助判断病情或提示是否发生并发症。
2.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1置患儿于半卧位或抬高床头,尽量避免患儿哭闹,减少氧的消耗。
2给氧根据缺氧程度决定氧流量及供氧。
3按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消除肺部炎症,促进气体交换,并观察药物疗效。
4及时处理腹胀以免影响呼吸可用中药或松节油热敷腹部、肛管排气或针灸天枢、神厥等穴。
若是低钾血症引起者可按医嘱补充氯化钾。
若是中毒性肠麻痹所致应禁食、胃肠减压,按医嘱给新斯的明以促进肠蠕动,消除腹胀,缓解呼吸困难。
5观察患儿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烦躁及其变化。
3.清理呼吸道的护理1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鼓励患儿多饮水,防止痰液黏稠不易咳出。
2帮助患儿翻身、拍背,方法为: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成空心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地轻叩背部,以利分泌物排出。
也可进行体位引流。
3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必要时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4.预防心力衰竭的护理1安静休息,半卧位,尽量减少刺激,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2控制输液速度,滴速应控制在每小时5m1/kg.3密切观察病情,若出现呼吸加快、心率突然加速、肝脏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心音低钝、颈静脉怒张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按心力衰竭进行护理。
小儿肺炎吃什么赤小豆粥制作方法将赤小豆、糯米淘洗干净,同煮成粥,食时加少量红糖。
营养解析赤小豆: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还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
赤小豆是富含叶酸的食物,产妇、乳母多吃赤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糯米: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索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
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盗汗有较好的食疗。
小儿肺炎的护理
小儿肺炎的护理
【观察要点】
1、观察患儿体温变化。
2、观察呼吸次数、幅度及节律,咳嗽情况,有无发绀。
3、观察患儿的面色、意识及反应。
4、除呼吸系统外其它系统的观察:
(1)循环系统症状:如患儿突然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加重、面色苍白、青紫加重,考虑有心力衰竭的可能。
(2)神经系统症状:如患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或二者交替出现),严重者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惊厥、呼吸不规则、肌张力高,考虑中毒性脑病。
(3)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呕吐、腹泻,严重者有咖啡样物及便血,考虑消化道出血。
【护理措施】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注意呼吸道隔离。
3、病室保持清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4、遵医嘱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软食。
5、多饮水,饮水困难的患儿,遵医嘱给予鼻饲。
6、严密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面色、神志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7、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遵医嘱予雾化吸入,促进痰液稀释。
呼吸困难者,应给予氧气吸入。
8、腹胀患儿,遵医嘱给予肛管排气或胃肠减压。
9、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防止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10、喂奶时,注意奶头不宜过大,必要时给予鼻饲。
11、备好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及抢救物品。
【健康教育】
保持居室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多晒太阳。
注意休息和保暖,合理喂养,少去公共场所,预防交叉感染,在咳嗽及发热时避免接种各种疫苗。
小儿肺炎护理知识
小儿肺炎护理知识小儿肺炎是常见一种儿科疾病,可影响到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需要家长和医生加强重视。
患儿在确诊之后需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重点是对病原体进行杀灭,进而很好的控制病情,避免进一步的发展,并对并发症进行预防。
但是小儿肺炎在发病之后,常会有不同程度的病症,会对治疗的正常进行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护理人员的加入,为患儿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以此缓解患儿的不良症状,使其配合治疗工作。
但是,对于年轻家长来说,在关于小儿肺炎的护理和照顾方面的知识较为缺乏,下文展开详细介绍。
1 心理护理小儿肺炎可引起很多的不适感,由于患儿年龄较小的情况,表达不清楚,常会因为不适感出现哭闹、情绪低落等行为,不能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可影响病情的治疗。
医护人员叮嘱家属尽量让母亲陪同患儿进行治疗,有助于对患儿的情绪进行安抚,可根据患儿的喜好,给其玩具、书籍、播放动画片等,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从而使治疗工作顺利开展,若是患儿的年龄较大,可正常和护理人员进行交流,护理人员可在交流中强调积极治疗的重要性和治疗的效果,多给患儿鼓励和安慰,在患儿配合治疗,可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表扬,增强患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小儿的心理情绪很容易变化,护理人员需要抓住患儿的内心需求,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和安慰,多给患儿鼓励和支持,使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情绪保持乐观和稳定的状态。
2 呼吸道护理小儿肺炎的症状一般是咳痰、咳嗽等,但是因为患儿太小,不能进行自主排痰,需要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呼吸道的护理干预,保证患儿的正常呼吸,及时将呼吸道的痰液进行清除,减少呼吸障碍的情况。
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严重程度,间隔2-4小时为其翻身一次,及时进行叩背,促使痰液的排出,使患儿呼吸顺畅。
若是患儿的年龄较大,可指导患儿正确的咳嗽和排痰方式,指导患儿将口腔清洁之后屏气,然后用力将痰液咳出。
护理人员定时帮助患儿更换体位,其目的是将小支气管内的分泌物逐渐进入大支气管内,需要注意的体位的变化要根据患儿的病变肺叶来选择。
小儿肺炎护理总结范文
一、引言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尤其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
由于小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肺炎对他们的健康影响较大。
因此,对小儿肺炎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小儿肺炎的护理进行总结,以期为家长和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二、护理要点1. 环境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控制在20℃左右,湿度以60%为宜。
(2)定期清洁房间,保持室内清洁,减少细菌滋生。
(3)避免交叉感染,轻症肺炎患儿可在家中或门诊治疗,重症患儿需住院治疗。
2. 饮食护理(1)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粥、面条等。
(2)保证患儿水分摄入,鼓励患儿多饮水。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油少盐。
3. 呼吸道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根据病情变化,适时变换体位,促进痰液排出。
(3)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缓解呼吸道症状。
4. 体温护理(1)密切监测体温,发烧的患儿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2)给予退热药物,遵医嘱用药。
(3)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持续升高,应及时就医。
5. 氧疗护理(1)有缺氧表现时,给予吸氧治疗,维持血氧饱和度。
(2)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如鼻前庭导管、口罩、头罩等。
(3)注意吸氧浓度、流量和持续时间,避免不良反应。
6. 心理护理(1)关心患儿,给予关爱和鼓励,减轻其心理负担。
(2)与家长沟通,共同关心患儿病情,提供心理支持。
(3)指导家长如何正确护理患儿,提高家庭护理水平。
三、预后护理1. 患儿康复后,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3. 避免着凉,预防感冒。
4. 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四、总结小儿肺炎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家长和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治愈率。
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为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护理技术培训—小儿肺炎的护理
4.营养及水分的补充: ①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禁油腻、辛辣食物。鼓 励患儿进米汤、果汁等,以补充能量和呼吸道丧失的水分,但要适量,避免加重心 肺负担。同时酌情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等。 ②给气急、发绀的患儿及小婴儿喂食及服药时应将其抱起,头部抬高,奶孔不宜过 大,避免吸入气管引起呛咳甚至窒息,限制钠盐的摄入。 ③要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明确每小时输入的液体量,计算每分钟的滴数。重症肺炎 多数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合并电解质紊乱,容易发生水、钠潴留,应限制输液量, 速度宜慢,特别在合并心肌炎时,以防止发生肺水肿或心力衰竭。
第 15 页
3.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患儿口鼻腔分泌物;经常变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 吸收;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体位,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如痰液黏稠 或患儿年龄小时不能及时将痰咳出,可按医嘱给予雾化,必要时在喂奶及 服药前吸痰,指导家属掌握正确的拍背方法(手拢掌空叩击:由下而上, 从外到里轻轻叩击)。年长儿指导其有效咳嗽、咳痰。
第 6页
3.病原学检查:采集痰液、血液、气管分泌物、胸腔穿刺液、肺穿刺液等 做细菌培养和鉴定;鼻咽拭子或气管分泌物做病毒分离鉴定;免疫学方法 进行病原特异性抗原检测。
第 7页
4.胸部X线检查:气管肺炎的病因不同,因此在X线上所表现的变化,既有 共同点,又各有其特点。早期见肺纹理增粗,以后出现小斑片状阴影,以 双肺下野、中内带及心膈区居多,并可伴有肺不张或肺气肿。斑片状阴影 亦可融合成大片,甚至波及整个节段。
第 18 页
【健康教育】
1.向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和护理要点,指导家属合理喂养,进食高蛋白、 高维生素饮食,增强抗病能力。 2.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格锻炼,尤其加强呼吸运动锻炼,改善呼吸功能。多晒太阳,进行户外活 动,增强体质,提高患儿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 3.易患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应注意随时增减衣服, 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4.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预防接种。 5.积极预防、治疗容易引起呼吸系统急性炎症的疾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等。
小儿肺炎的护理
小儿肺炎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维持正常体温,高热者按高热护理,注意口腔、皮肤清洁,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2、并发症的观察处理:(1)低钾:如患儿出现精神萎靡、腹胀等低钾症状,应及时给予补钾。
(2 )若患儿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则为肺水肿的表现,可给患儿吸入经20%-30%乙醇湿化的氧气,每次吸入不超过20 分钟。
二、护理措施1、环境与休息:保持病室环境舒适,空气流通,不同病原体肺炎患儿应分室居住,防止交叉感染。
保持患儿安静,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注意被褥宜轻、暖,穿衣不要过多,以免引起不安和出汗;内衣应宽松,以免影响呼吸;勤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使患儿感觉舒适,利于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和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哺喂婴儿应耐心,防止呛咳;重症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营养。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儿口鼻腔分泌物,经常变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
必要时可用吸痰器吸出痰液,动作轻柔,分泌物多者可轻拍患儿背部以协助排痰,吸痰不能过频,痰液粘稠时可行雾化吸入,每次不宜超过20 分钟,每天2-3 次。
4、体位护理:置患儿于有利于肺扩张的体位,经常更换体位或抱起患儿,以减少肺部淤血和防止肺不张。
5、药物应用:抗生素:根据不同病原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原则上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重症者宜静脉给药,控制输液总量及输液速度,合并心力衰竭时速度宜更慢。
6、病情观察:(1)心力衰竭:如患者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气喘加剧、心率增快(160-180 次/分钟)、呼吸急促(40-60 次/分),肝脏在短时间急剧增大等心力衰竭的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氧气吸入并减慢输液滴数,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药物,密切观察用药效果。
(2)如患儿出现烦躁或嗜睡、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抢救。
7、如有缺氧症状,患儿呼吸急促、口周青紫时,应给予氧气吸入,氧浓度不超过40%。
小儿早期肺炎怎么护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小儿早期肺炎怎么护理?
导语:小孩子是非常的脆弱的,如果家长有的时候过于不细心,没有好好的照顾孩子的话,就是会容易造成孩子生病的情况。
而小儿患上肺炎这个病,是现
小孩子是非常的脆弱的,如果家长有的时候过于不细心,没有好好的照顾孩子的话,就是会容易造成孩子生病的情况。
而小儿患上肺炎这个病,是现在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
如果肺炎早期的话是可以很快治愈的。
但是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应该怎么给孩子进行护理比较好呢?
1、勤通风
家长要勤开窗户以保持病室的空气流通,室温最好维持在20℃左右,湿度以60%为宜,以防止宝宝呼吸道分泌物变干、粘稠而不易咳出。
2、补水分
要经常给宝宝喝水。
高烧的宝宝可以吃一些流质饮食,如牛奶、米汤、豆浆、蛋花汤、菜汤、果汁等;退烧后可加半流质饮食,如煮烂的面条、米粥、豆腐花、蛋羹等。
3、排痰液
保持宝宝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经常让宝宝变换体位休息,以减少肺淤血,以利炎症吸收及痰液的排出。
4、重休息
病宝宝的房间要安静,尽量减少打扰;测体温、换尿布、喂药等操作最好集中起来一次做完,以免影响孩子的休息,因为孩子的哭闹、活动会使缺氧症状加重,增加心脏及肺部的负担,妨碍康复。
5、不可捂
肺炎宝宝穿衣盖被均不宜太厚,过热反而会使病儿烦躁而诱发气喘,加重呼吸困难。
孩子发烧出汗多,要及时更换衣服,并用热毛巾将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肺炎护理小儿肺炎经品圈法护理的队列研究效果探究【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患者经品管圈法护理的效果,评价队列研究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价值,为儿科小儿肺炎的护理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短期队列研究,随访两周后应用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相对危险度RR对相关评价项目进行比较。
结果:发热症状、食量减少、哭闹次数增多、呼吸深度变化、腹胀项目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它项目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对危险度比较结果显示,RR值均小于1,变化范围为0.58至0.94。
当RR值小于1即暴露可能为保护因素,即该因素存在可能降低疾病以及症状的发生率,当RR值大于1即暴露可能为危险因素,即该因素存在可能增加疾病以及症状发生率。
结论:本次队列研究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对小儿肺炎患者经品管圈法护理效果进行了初步探究,品管圈护理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儿肺炎;品管圈;队列研究;探究Study on the effect of pediatric pneumonia by quality circle nursing cohort studyAbstract [objective]: We make the study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in pediatric pneumonia patients, and evaluate the value of cohort study in nursing care of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pneumonia in children. [Methods]: A short term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After two weeks of follow-up, th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and the relative risk RR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related evaluation items.[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ever symptoms, decreased appetite, increased number of crying, respiratory depth changes, abdominal distension items (p<0.05), and there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ther items (p>0.05). The relative risk ratios showed that the RR values were less than 1, ranging from 0.58 to 0.94. When the RR value is less than 1 exposure may be protective factor, namely the factors ma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 and symptoms, when the RR value is greater than 1 is exposure as a risk factor, namely the factors that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symptoms and diseases. [Conclusion]: This cohort study has a certain clinical significance, the quality of care of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by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ethod of preliminary inquiry;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method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 pneumonia in children;quality controlcircle; cohort study; exploration小儿肺炎为儿科极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1-2],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速度加快,各种常见致病菌菌群变异性增加,临床耐药性增加,给小儿肺炎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改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发烧等症状,小儿由于认知程度较低,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很难将自身的症状准确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和诊治医生,同样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信息准确对接的问题,对患儿的治疗和康复造成一定的困扰。
随着品管圈法[3-4]的相关理念逐渐被医护人员认同,改法在护理过程中的效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队列研究[5]是一种常见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被广泛用在疾病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是从暴露着手,通过一段时间的随访研究,追踪观察研究对象的预期结果的发生率,进行相关比较分析,改法具有较高的研究效率。
本文就借鉴以往的品管圈研究的技术,应用队列研究的方法研究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希望能为相关医务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源(含门诊收治后确诊病人、院内急诊等其它科室收入后院内转入者、以及院外转入者,同等情况下优先选择新发病例作为入选对象),随机选择品管圈护理组患儿作为研究品管圈护理暴露组(简称暴露组)研究对象,同时按照1:1的比例选择出未进行品管圈护理的患儿作为对照组(非品管圈暴露组)。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式,进行小儿肺炎患者的短期队列研究,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记录分析。
纳入与排除标准: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小儿肺炎的患者,无其他重大疾病、伤残以及相关其它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在儿科进行较为合理的一两周以上系统治疗的病患,且患者以及家属在住院期间有较好的依从性,配合度较好的患者。
暴露组和对照组各选择出40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在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等一般基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研究因素的确定队列研究较多被应用在人群的流行病学应用中,且效果较好。
本次参照相关文献并与流行病学家谈论确认后使用短期队列研究进行相关探究,参考近年来儿科护理的研究现状,选择品管圈护理作为暴露因素进行研究。
1.2.2研究变量的选择结合小儿肺炎的临床症状,并参考近年来国内外相关临床小儿肺炎研究的文献,结合科室的特点选择以下变量作为研究变量:一般症状(发热症状、食量减少、喘憋等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呼吸速度增快、呼吸深度变化、皮肤症状变化、指甲发绀、听诊情况)、神经系统症状(嗜睡、视觉变化、眼球转动变化、语言表达功能等)、消化系统(呕吐、腹胀、腹泻等)。
1.2.3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等根据入选的研究变量设计调查表格,研究对象入选研究后,经两周的队列暴露,一周后调查记录患儿的相关变量的结局情况,对资料进行统一的整理录入,计算暴露组和对照组的相对危险度(RR=I e/I0=a/n1/c/n o)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检验。
1.3 质量控制①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研究对象,关注两组研究对象的代表性;②调查项目的选择制定过程中切合科室实际情况,同时进行预调查完善项目。
与患儿家属进行较为深入的沟通,提高调查的真实性,减少偏倚;③课题参与人员进行集中性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培训; ④控制整个过程中的质量以及问卷的有效性。
1.4统计学处理调查结束后由专业人员统一对问卷整理核查编码,经Epi Data 3.0录入,使用SPSS 19.0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计算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组间的相对危险度,两组间指标的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结合具体实际和专业知识进行相关解释说明。
2结果2.1一般资料本次共随访收集80名研究对象的资料,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下:暴露组组其中男性22例(55.0%),女性18例(45.0%);对照组男性21例(52.5%),女性19例(47/5%);暴露组平均年龄(2.1±0.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2±0.2)岁。
两组在年龄、性别、家庭情况等一般基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具有可比性。
2.2小儿肺炎经品圈法护理队列研究的资料整理类型如表1所示,为标准队列研究的资料整理形式,表格中的发病率计算方式为每组出现的病例数比上总人数,相对危险度RR=I e/I0,即相对危险度为暴露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
表2所示为改良后的表格,本次因随访结局变量为症状发生率,所以对标准表格进行适当整理,结局变量的计算和评估类似表1。
表1 队列研究的资料整理标准表格分组病例非病例合计发病率暴露组 a b n1=a+b I e=a/n1对照组 c d n0=c+d I0=c/n0合计m1=a+c m2=b+d t=a+b+c+d表2小儿肺炎经品圈法护理队列研究的资料整理表格(n=80)分组症状人数(n、%)无症状人数(n、%)合计发生率暴露组 a b n1=a+b I e=a/n1对照组 c d n0=c+d I0=c/n0合计m1=a+c m2=b+d t=a+b+c+d2.3小儿肺炎经品圈法护理队列研究的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小儿肺炎近品圈法护理队列研究的计结果显示:在随访项目:发热症状、食量减少、哭闹次数增多、呼吸深度变化、腹胀项目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它项目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项目上,相对危险度比较结果显示,RR值均小于1,变化范围为0.58至0.94。
当RR值小于1即暴露可能为保护因素,即该因素存在可能降低疾病以及症状的发生率,当RR值大于1即暴露可能为危险因素,即该因素存在可能增加疾病以及症状发生率。
表3小儿肺炎经品圈法护理队列研究结果比较(n=100)随访项目暴露组(n=40)对照组(n=40)RR值χ2值P值有(n、%)无(n、%)有(n、%)无(n、%)发热症状15(37.5%)25(62.5%)24(60.0%)16(40.0%)0.63 4.56 <0.05食量减少16(40.0%)24(60.0%)26(65.0%)14(35.0%)0.62 5.64 <0.05喘憋20(50.0%)20(50.0%)26(65.%0)14(35.0%)0.77 2.07 >0.05闹次数增多14(35.0%)26(65.0%)24(60.0%)16(40.0%)0.58 5.64 <0.05吸速度增快20(50.0%)20(50.0%)24(60.0%)16(40.0%)0.83 0.91 >0.05吸深度变化15(37.5%)25(62.5%)25(62.5%)15(37.5%)0.60 5.63 <0.05肤症状变化22(55.0%)18(45.0%)24(60.0%)16(40.0%)0.92 0.23 >0.053 讨论 肺炎在儿科的发病率较高,由于小儿的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系统机能不够完善,各器官组织极易受到病原菌的感染,造成严重的肺部疾病,对患儿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