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钢便桥设计计算分析

合集下载

迈达斯(midas)计算

迈达斯(midas)计算

潇湘路连续梁门洞调整后支架计算书1概述原《潇湘路(32+48+32)m连续梁施工方案》中,门洞条形基础中心间距为7.5米,现根据征迁人员反映,为满足门洞内机动车辆通行需求,需将条形基础中心间距调整至8.5米。

现对门洞结构体系进行计算,调整后门洞横断面如图1-1所示。

图1-1调整后门洞横断面图门洞纵断面不作改变如图1-2所示。

图1-2门洞总断面图门洞从上至下依次是:I40工字钢、双拼I40工字钢、Ф426*6钢管(内部灌C20素混凝土),各结构构件纵向布置均与原方案相同。

2主要材料力学性能(1)钢材为Q235钢,其主要力学性能取值如下:抗拉、抗压、抗弯强度:[ =125MpaQ235:[σ]=215Mpa, ](2)混凝土采用C35混凝土,其主要力学性能取值如下:弹性模量:E=3.15×104N/mm2。

抗压强度设计值:f c=14.3N/mm2抗拉强度设计值:f t=1.43N/mm2(3)承台主筋采用HRB400级螺纹钢筋,其主要力学性能如下:抗拉强度设计值:f y=360N/mm2。

(4)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其主要力学性能如下:抗拉强度设计值:f y=270N/mm23门洞结构计算3.1midas整体建模及荷载施加Midas整体模型如图3.1-1所示。

图3.1-1MIDAS整体模型图midas荷载加载横断面图如图3.1-2所示。

3.1-2荷载加载横断面图荷载加载纵断面如图3.1-3所示。

图3.1-3荷载加载纵断面图3.2整体受力分析整体模型受力分析如图5.2-1~5.2-3所示。

图5.2-1门洞整体位移等值线图5.2-2门洞整体组合应力云图图5.2-3门洞整体剪应力云图由模型分析可得,模型最大位移D=3.2mm<[l/600]=14.1mm,组大组合应力σ=144.2Mpa<[σ]=215Mpa,最大剪应力σ=21.6Mpa<[σ]=125Mpa 门洞整体强度、刚度均满足要求。

基于MIDAS Civil的某跨河钢便桥设计验算有限元分析

基于MIDAS Civil的某跨河钢便桥设计验算有限元分析

安徽建筑中图分类号:U448.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59(2021)07-0176-02DOI:10.16330/ki.1007-7359.2021.07.082针对峡谷、河流等复杂的地理环境,桥梁工程施工为解决材料、机械设备运输及人员进出,贝雷梁钢便桥由于其施工便捷、强度高等特点,使得其在跨河流、峡谷施工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1-2]。

钢便桥结构连接节点较多,传力复杂,通过车辆荷载等较大动载荷,因此施工前进行安全验算是十分必要的[3-5]。

本文通过对某工程实例跨河贝雷梁钢便桥进行设计验算,采用MIDAS Civil 有限元软件整体建模,进行不同工况下贝雷梁受力分析,验算其安全稳定性,为类似工程施工方案设计验算提供一定参考。

1工程概况某跨河施工临时贝雷钢便桥根据现场的地形、地貌采用上承式结构,桥面宽度6.0m ,便桥跨度为5跨(9m+9m+3m+6m+9m ),主纵梁采用3组6排双排单层标准贝雷桁架片(国标100型),贝雷间距为(0.9m+1.35m+0.9m+1.35m+0.9m ),贝雷梁之间采用贝雷标准支撑架保持侧向稳定。

主横梁选用双拼2工45a 型钢,横向分配梁选用间距0.375m 的I20a 型钢,面板为10mm 花纹钢板,便桥栏杆采用定型钢焊接立柱和护手,高度120cm 。

便桥两端与混凝土桥台相连,其余下部结构采用壁厚8mm ,直径630mm 的钢管桩基础,钢管桩之间采用联结(普钢槽钢C20a )连成整体。

钢便桥布置简图见图1。

2材料参数本工程钢便桥贝雷采用16Mn 钢材,钢管桩及桩顶承重横梁、分配梁均采用Q235B 钢材。

采用容许应力法进行检算。

Q235B 钢:容许弯曲应力[s ]=145MPa ,容许剪应力[t ]=85MPa ;Q345B 钢参数:容许弯曲应力[s ]=210MPa ,容许剪应力[t ]=120MPa 。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临时性结构容许应力按提高30%~40%后使用,本项目按提高1.3计。

MIDAS钢箱梁计算书

MIDAS钢箱梁计算书

MIDAS钢箱梁计算书1.1B07~F03 D07~H03 50.5+65+50.5m(桥宽10m)钢箱梁1.1.1计算参数及参考规范(1)标准设计荷载:城-A级;桥梁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1;(2)主要材料钢箱梁采用Q345D 钢材,桥面板采用C40混凝土。

(3)参考规范《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报批稿,《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1.1.2主要计算内容结构纵向整体应力,即主梁体系,采用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采用梁格模型,计算主梁顶、底板最不利应力。

1.1.3纵向整体计算1.1.3.1.1计算模型纵向整体计算采用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采用梁格法模型进行模拟。

参照《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报批稿进行钢梁有效分布宽度的计算。

根据桥面布置,汽车按最不利情况进行影响线加载。

温度考虑整体升降温20度和梯度温度。

永久支承按简支支承条件进行约束。

全桥共划分为241个单元,162个节点。

结构计算几何模型如下图:计算几何模型1.1.3.1.2计算荷载(1)一期恒载主梁顶、底和腹板采用实际板厚,钢材重力密度78.5kN/m 3,单元重力密度考虑各种加劲肋和焊缝实际重量提高1.24倍;混凝土桥面板重力密度25kN/m 3。

沥青混凝土重力密度24kN/m 3。

(2)二期恒载1.1.3.1.3计算参数(1)钢材材料特性如下表:结构钢材性能表应用结构钢箱加劲梁材质Q345D 力学性能弹性模量E(MPa) 210000 剪切模量G(MPa)81000 泊松比γ0.3 轴向容许应力[σ] (MPa)200 弯曲容许应力[σw] (MPa)210 容许剪应力[τ] (MPa) 120 屈服应力[σs] (MPa) 345 热膨胀系数(℃)0.000012(2)梯度温差:参照混凝土规范规定:升温取T1=14°C,T2=5.5°C,负温度效应按照一半考虑。

(3)基础变位:主墩沉降2cm,边墩沉降1cm。

重型便桥施工检算(midas验算)

重型便桥施工检算(midas验算)

姑溪河特大桥水上栈桥重型栈桥施工检算书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宁安铁路客运专线NASZ-4标***特大桥水上重型钢栈桥检算书审批:审核:编制:山东铁正义和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0年8月20日目录1 计算依据 (1)2 工程概况 (1)3 结构设计 (2)3.1总体思路 (2)3.2重型便桥结构设计 (2)3.3主要设计参数 (3)4 材料主要参数及截面特性 (3)5 计算 (3)5.1建立计算模型 (3)5.2计算模型荷载的加载方式 (5)5.2.1 车辆荷载加载位置 (5)5.2.1 车辆移动荷载加设 (6)5.3验算结果 (7)5.3.1 桥面结构受力情况 (7)5.3.2 25b横向分配梁受力情况 (7)5.3.3 栈桥主梁贝雷梁受力情况 (8)5.3.4 双25b工字钢横梁受力情况 (8)5.3.5 钢管支墩竖向最大应力 (8)5.3. 6 栈桥结构整体变形情况 (9)5. 3. 7 钢管桩最大竖向反力 (9)5. 3. 8 钢管桩入土深度检算 (10)5.3.9桥台处钢管承载力验算 (11)6 结论 (12)***大桥重型栈桥检算书1 计算依据1、《***大桥重型栈桥设计图》2、《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3、《钢结构-原理与设计》(清华版)4、《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交版)5、《结构力学》、《材料力学》(高教版)6、《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人交版)7、《结构设计原理》(人交版)2 工程概况***大桥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境内,在现***特大桥(60+100+100+60)m连续梁的30#、31#、32#墩处跨越***主河道。

它的建设贯通了南京和宁安的铁路路线,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1 桥址平面图桥位位于***白紸村河段内,经过多年治理,该河段现已成为人工控制的弯曲性河段。

河湾难以自由发展,河道比较稳定。

桥址处两岸大堤相距约588m,现主河槽宽200m。

钢便桥计算书(midas Civil 2019建模)

钢便桥计算书(midas Civil 2019建模)

钢便桥计算书(midas Civil 2019建模)1.1 受力模型及材料参数钢栈桥的验算采用有限元法,选取便桥的标准跨径作为计算模型,并利用midas Civil 2019计算程序建模进行验算。

1.1.1 跨径9m单排3根桩钢便桥结构模型图1.1-2为跨径为9m的单排3根桩便桥结构模型。

栈桥上部结构为贝雷梁结构,下部结构为钢管桩加型钢承重梁结构。

栈桥基础及桥墩全部采用φ630mm厚10mm的螺旋焊接钢管桩,钢管桩按单排3根桩桩布置。

横联及斜撑采用[20a槽钢,钢管桩顶设双拼I45a工字钢帽梁。

桩顶横梁上架设贝雷梁,采用单层3组每组2片总计6片贝雷架结构,每组贝雷架采用定制支撑架连接,相邻贝雷架组采用∠75×8角钢连接,间距为90+125+90+125+90cm形成主纵梁,贝雷梁上设按30㎝间距布置I25a工字钢分配横梁与桥面10mm厚钢板经焊接固定成型的6m宽模块。

1.1.2 材料参数铺装钢板厚度为10mm,材料为Q235钢。

分配横梁参数:材料为Q235钢,截面为I25a,长度为6m。

主梁参数:采用321型贝雷片,材料为16Mn钢。

贝雷梁支撑架参数:材料为Q235,材料为∠63×4角钢。

贝雷梁组间斜撑参数:材料为Q235,材料为∠75×8角钢。

桩顶横梁参数:材料为Q235钢,截面为2×I45a,长度为6m。

钢管桩参数:材料为Q235钢,管型截面为外径630mm,厚度为10mm,长度为13.4m。

根据《钢结构设计标准》GB-2017,钢材强度设计值可查表得:型钢材质均为Q235钢,其抗弯设计强度为215MPa,抗剪设计强度为125MPa。

贝雷片材质为16Mn钢,其容许弯应力为273MPa,容许剪应力为156MPa。

根据《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挠度计算可查表得:2.边界条件钢管桩的底部固结;桩顶横梁和钢管桩采用弹性连接(刚性);桩顶横梁和贝雷片弹性连接(刚性);贝雷片和分配横梁采用弹性连接(刚性)。

桥梁midas分解

桥梁midas分解

单线铁路下承式栓焊支钢桁梁桥空间分析计算目录第一章计算资料 (1)第一节基本资料 (1)第二节计算内容 (1)第二章桁架梁桥空间模型 (2)第一节调整后的构件截面尺寸 (2)第二节空间模型 (3)第三章恒载和活载作用下竖向变形 (3)第一节恒载作用下的竖向变形 (4)第二节活载作用下的竖向变形 (4)第四章主力和各项附力单独作用下的受力 (5)第一节主力单独作用下的受力 (5)第二节横风荷载单独作用下的受力 (8)第三节制动力单独作用下的受力 (12)第五章主力和各项附力组合作用下的受力 (13)第一节主力和横向附力组合作用下的受力 (13)第二节主力和纵向附力组合作用下的受力 (17)第六章自振特性计算 (19)第一节一阶振型计算 (19)第二节二阶振型计算 (20)第三节三阶振型计算 (20)第四节四阶振型计算 (21)第五节五阶振型计算 (22)第七章总结 (22)第一章计算资料第一节基本资料1、设计规范: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D1-2005),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D2-2005)。

2、结构轮廓尺寸:计算跨度 L= 106.5m,钢梁分10个节间,节间长度 d=L/10=10.65 m,主桁高度 H=11d/8= 14.64 m,主桁中心距 B=5.75 m,纵梁中心距 b= 2.0m,纵联计算宽度 B0= 5.30 m,采用明桥面,双侧人行道。

3、材料:主桁杆件材料 Q345q,板厚≤40mm,高强度螺栓采用 40B,精致螺栓采用 BL3,支座铸件采用 ZG35Ⅱ,辊轴采用 35 号锻钢。

4、活载等级:中—活荷载。

5、恒载:结构自重根据实际计算,明桥面恒载、横向力、纵向力均按照《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D1-2005)》6、连接:工厂采用焊接,工地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人行道托架采用精致螺栓,栓径均为 22mm,孔径均为 23mm.高强度螺栓设计预拉力 P=200KN,抗滑移系数μ0=0.45。

钢便桥计算书(midas Civil 2019建模)

钢便桥计算书(midas Civil 2019建模)

第1章钢便桥计算书1.1受力模型及材料参数钢栈桥验算采用有限元法,选取便桥的标准跨径作为计算模型,利用midas Civil 2019计算程序建模进行验算。

1.1.1跨径9m单排3根桩钢便桥结构模型图1.1-2 跨径9m单排3根桩便桥结构模型桥型1:栈桥上部结构为贝雷梁结构,下部结构为钢管桩加型钢承重梁结构。

栈桥基础及桥墩全部采用φ630mm厚10mm的螺旋焊接钢管桩,钢管桩按单排3根桩桩布置。

横联及斜撑采用[20a槽钢,钢管桩顶设双拼I45a工字钢帽梁。

桩顶横梁上架设贝雷梁,采用单层3组每组2片总计6片贝雷架结构,每组贝雷架采用定制支撑架连接,相邻贝雷架组采用∠75×8角钢连接,间距为90+125+90+125+90cm形成主纵梁,贝雷梁上设按30㎝间距布置I25a工字钢分配横梁与桥面10mm厚钢板经焊接固定成型的6m宽模块。

1.1.2材料参数铺装钢板厚度10mm,材料Q235钢。

分配横梁参数:材料Q235钢,截面I25a,长度6m。

主梁参数:采用321型贝雷片,材料为16Mn钢。

贝雷梁支撑架参数:材料Q235,材料为∠63×4角钢。

贝雷梁组间斜撑参数:材料Q235,材料为∠75×8角钢。

桩顶横梁参数:材料Q235钢,截面2×I45a,长度6m。

钢管桩参数:材料Q235钢,管型截面(外径630mm,厚度10mm)长度为13.4m。

根据《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钢材强度设计值可查表得:型钢材质均为Q235钢,其抗弯设计强度a 215][MP =σ,抗剪设计强度[]a 125MP =τ。

贝雷片材质为16Mn 钢,其容许弯应力[]a 273MP =σ,容许剪应力[]a 156MP =τ。

根据《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挠度计算可查表得:2.边界条件钢管桩的底部固结;桩顶横梁和钢管桩采用弹性连接(刚性); 桩顶横梁和贝雷片弹性连接(刚性); 贝雷片和分配横梁采用弹性连接(刚性)。

midas钢结构优化分析及设计

midas钢结构优化分析及设计

midas钢结构优化分析及设计例题3 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M I D A S/G e n1例题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2 例题2. 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概要本例题通过某六层带斜撑的钢框架结构来介绍MIDAS/Gen的优化设计功能。

MIDAS/Gen提供了强度优化和位移优化两种优化⽅法。

强度优化是指在满⾜在相应规范要求的强度下,求出最⼩构件截⾯,即以结构重量为⽬标函数的优化功能。

位移优化是针对钢框架结构,在强度优化设计前提下,增加了以侧向位移为约束条件的⾃动设计功能。

本⽂主要讲述强度优化设计功能。

此例题的步骤如下:1.简要2.建⽴及分析模型3.设置设计条件4.钢构件截⾯验算及设计5.钢结构优化设计例题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1.简要本例题介绍MIDAS/Gen的优化设计功能。

例题模型为带斜撑的六层钢框架结构。

(该例题数据仅供参考)基本数据如下:轴⽹尺⼨:见图1柱: HW 200x204x12/12主梁:HM 244x175x7/11次梁:HN 200x100x5.5/8⽀撑:HN 125x60x6/8钢材: Q235层⾼:⼀层 4.5m⼆~六层 3.0m设防烈度:8o(0.20g)场地: II类设计地震分组:1组地⾯粗糙度;A基本风压:0.35KN/m2;荷载条件:1-5层楼⾯,恒荷载 4.0KN/m2,活荷载2.0KN/m2;6层屋⾯,恒荷载 5.0KN/m2,活荷载1.0KN/m2;1-5层最外圈主梁上线荷载4.0KN/m;6层最外圈主梁上线荷载1.0KN/m;分析计算考虑双向风荷载,⽤反应谱分析法来计算双向地震作⽤3例题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4图1. 分析模型图2. 结构平⾯图例题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5图3. ①,③轴线⽴⾯图图4. ①,④轴线⽴⾯图图5. ○B ,○C 轴线⽴⾯图图6. ○A ,○D 轴线⽴⾯图例题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6 2.建⽴及分析模型建⽴模型并进⾏分析运算。

(完整版)Midas桥墩计算

(完整版)Midas桥墩计算

例题3T型桥墩M I D A S/C i v i l例题3. T型桥墩概要1分析模型与荷载条件 / 1使用节点和单元进行建模3设定基本功能及输入材料 / 3使用面单元形成桥墩平面 / 5输入荷载24运行结构分析29查看分析结果29荷载组合 / 29确认变形 / 31确认应力 / 32例题3. T型桥墩概要此例题针对桥梁设计中比较常见的T型桥墩介绍了其从建模到结构分析的全部过程,以便于用户跟随操作。

此例题也和“例题1”一样主要使用图标菜单。

分析模型与荷载条件T型桥墩的结构形态和关于结构模型的大概内容如图1、2所示。

图1. T型桥墩的模型图2. T型桥墩的立面图和侧面图荷载条件考虑垂直荷载(P1)和地震荷载(P2)。

➢荷载条件1 : 垂直荷载 P1 = 430 kN➢荷载条件2 : 地震荷载 P2 = 516 kN对于边界条件,假设桥墩的下部完全固定。

作为参考,此例题的目的是以介绍MIDAS/Civil的功能为主的,因此这里所作的假设有可能与实际情况不同。

另外在这里省略了前面例题中对MIDAS/Civil的运作所需基本事项的介绍。

使用节点和单元进行建模设定基本功能及输入材料为建立桥墩的模型,先打开新文件(新项目)并以‘Pier’为名保存(保存)。

所要使用的单位系通过在画面下端的状态条中点击单位选择键(),将其设定为‘kN’和‘m’。

此例题也与“例题2. 单跨拱桥”一样主要使用图标菜单来建模。

将各种图标显示于画面上的方法请参考例题2。

桥墩的材料特性按以下输入。

图3. 输入材料的对话窗口图4. 输入材料数据1.点击材料2.在图3中点击3.在一般的材料号输入栏确认‘1’ (参考图4)4.在类型选择栏选择‘混凝土’5.在混凝土的钢材选择栏中选择‘GB(RC)’6.在数据库选择栏中选择‘25’7.点击键8.点击键本例题中不使用对桥墩直接利用实体单元建模的方法,而是主要采用将面单元按一定方向扩展(Extrude)来形成实体单元的功能。

迈达斯(midas)计算

迈达斯(midas)计算

潇湘路连续梁门洞调整后支架计算书1概述原《潇湘路(32+48+32)m连续梁施工方案》中,门洞条形基础中心间距为7.5米,现根据征迁人员反映,为满足门洞内机动车辆通行需求,需将条形基础中心间距调整至8.5米。

现对门洞结构体系进行计算,调整后门洞横断面如图1-1所示。

图1-1调整后门洞横断面图门洞纵断面不作改变如图1-2所示。

图1-2门洞总断面图门洞从上至下依次是:I40工字钢、双拼I40工字钢、Ф426*6钢管(内部灌C20素混凝土),各结构构件纵向布置均与原方案相同。

2主要材料力学性能(1)钢材为Q235钢,其主要力学性能取值如下:抗拉、抗压、抗弯强度:[ =125MpaQ235:[σ]=215Mpa, ](2)混凝土采用C35混凝土,其主要力学性能取值如下:弹性模量:E=3.15×104N/mm2。

抗压强度设计值:f c=14.3N/mm2抗拉强度设计值:f t=1.43N/mm2(3)承台主筋采用HRB400级螺纹钢筋,其主要力学性能如下:抗拉强度设计值:f y=360N/mm2。

(4)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其主要力学性能如下:抗拉强度设计值:f y=270N/mm23门洞结构计算3.1midas整体建模及荷载施加Midas整体模型如图3.1-1所示。

图3.1-1MIDAS整体模型图midas荷载加载横断面图如图3.1-2所示。

3.1-2荷载加载横断面图荷载加载纵断面如图3.1-3所示。

图3.1-3荷载加载纵断面图3.2整体受力分析整体模型受力分析如图5.2-1~5.2-3所示。

图5.2-1门洞整体位移等值线图5.2-2门洞整体组合应力云图图5.2-3门洞整体剪应力云图由模型分析可得,模型最大位移D=3.2mm<[l/600]=14.1mm,组大组合应力σ=144.2Mpa<[σ]=215Mpa,最大剪应力σ=21.6Mpa<[σ]=125Mpa 门洞整体强度、刚度均满足要求。

midas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

midas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

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日志(一)(1)计算以2类稳定分析为主要目的,使用Midas和Ansys进行对比,首先要进行静力计算,最后可能还需要进行抗风和抗震计算。

(2)静力计算:漂浮体系,少支架法架拱肋。

因此设计阶段在Midas和Ansys都不模拟施工阶段联合截面,认为在混凝土和钢管成为整体后,才参与受力。

Midas里第一阶段包括钢管和混凝土拱肋、风撑、端横梁、系杆。

受的力就是自重,系杆初张拉。

第二阶段上横梁、小纵梁,系杆第2次张拉,吊杆张拉,第三阶段上桥面铺装,计算拱肋预拱度、横梁的安装坐标、吊杆的张拉力,修改模型。

最后是移动荷载,计算的目的一个是检算应力和强度,主要目的还是给稳定计算提供基本荷载。

而在Ansys则模型和Midas类似,同样3个施工阶段,共节点的2个单元模拟拱肋,系杆和吊杆张拉用降温的方法。

(3)目前,第一个施工阶段已经完成,Midas和Ansys对比合理,系杆张拉力的确定用支座水平位移为0来控制。

(4) midas的小纵梁弹性支撑修正,并在ansys里修改,确定第2次张拉的张拉力。

验证施工阶段的内力累计、位移累计计算都是正确的(5)加桥面铺装,确定第3次系杆张拉力,调整拱肋预拱度,调整吊杆力;(6)模拟的车辆荷载、确定最大吊杆力和端横梁反力。

(7)稳定、地震计算确定不考虑桥面和吊杆。

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日志(二)今天仔细的看了很多论文,有了一些体会:1、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中的特殊问题(1)铰接桥面系的横向纵向分析,横梁的加载计算方法;(2)拱的预拱度设置和吊杆力计算;(3)3向受压状态下混凝土的徐变变形问题(弹模减少?);2、稳定分析:(1)吊装过程仿真分析:主要也是2类稳定分析;现在看来少支架状态下,在钢管上加混凝土的稳定系数,很可能是最危险的;(2)跨度小的时候拱的预拱度似乎对稳定影响不大;(3)稳定系数的计算,K=(Pd+a*Ph)/(Pd+Ph),a是增量系数,分母不考虑非线性。

midas分析总结

midas分析总结

midas分析总结1.在midas中横向计算问题.在midas中横向计算时遇到下列几个问题,请教江老师.1.荷载用"用户定义的车辆荷载",DD,FD,BD均取1.3m,P1,P2为计算值,输入时为何提示最后一项的距离必须为0?2.同样在桥博中用特列荷栽作用时,计算连续盖梁中中支点的负弯距相差很大.其他位置相差不多.主要参数:两跨2X7.5m,bXh=1.4X1.2m,P1,P2取100midas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264.99kn.m桥博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430kn.m通过多次尝试及MIDAS公司的大力支持,现在最终的结果如下:肯定是加载精度的问题,可以通过将每个梁单元的计算的影响线点数改成6,或者,将梁单元长度改成0.1米,就能保证正好加载到这一点上。

由这个精度引起的误差应该可以接受的,如果非要消除,也是有办法的。

2.梁板模拟箱梁问题腹板用梁单元,顶底板用板单元,腹板和顶底板间用什么连接,刚性?用这个模型做顶底板验算是否合适?在《铁道标准》杂志的“铁道桥梁设计年会专辑”上有一篇文章,您可以参考一下:铁四院康小英《组合截面计算浅析》里面讨论组合截面分别用MIDAS施工阶段联合截面与梁+板来实现,最后得出结论是用梁+板的结果是会放大板的内力。

可能与您关心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

建议您可以先按您的想法做一个,再验证一下,一定要验证!c3.midas里面讲质量转换为荷载什么意思!是否为“荷载转为质量”?在线帮助中这么写:将输入的荷载(作用于整体坐标系(-)Z方向)的垂直分量转换为质量并作为集中质量数据。

该功能主要用于计算地震分析时所需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直观的理解就是将已输入的荷载,转成质量数据,不必第二次输入。

一般用得比较多的是将二期恒载转成质量。

另外,这里要注意的是,自重不能在这里转换,应该在模型--结构类型中转换。

准确来讲,是算自振频率时(特征值分析)时用的,地震计算时需要各振形,所以间接需要输入质量。

浅析工程临时钢便桥设计及计算分析要点

浅析工程临时钢便桥设计及计算分析要点

浅析工程临时钢便桥设计及计算分析要点作者:谭锦华来源:《建筑与装饰》2020年第10期摘要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是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现有交通临时改行的情况,在遇到跨越河流的位置需要搭设临时通行钢便桥。

本文以一个工程实例,浅析工程临时钢便桥设计及分析计算要点,本文可以为类似工程临时钢便桥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特别是在midas软件计算分析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钢便桥;设计;分析;midas1 工程概况某交通工程改扩建工程,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30~45m,主要施工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涵工程、排水工程。

由于道路施工范围有限,需要全封闭施工,经过调研确定在现状桥梁北侧附近设置临时钢便桥,便桥跨越一条现状河道。

跨越的既有河道河流流量较小,宽度约12m,河流东侧靠北为小区围挡及绿化带,西侧为建筑地坪,场地宽敞,平坦。

现在河流水深1.5m左右,常水位标高为2.55m,汛期最高水位3.55米左右,现状河流两侧为钢筋混凝土防汛墙,防汛墙西侧顶面标高为4.83米,东侧顶面标高为5.24米,绿化带标高为4.7米。

依据本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质描述,拟建临时钢便位置地质构成及分布特征如下:2 钢便桥设计难点及考虑因素钢便桥与常规的临时工程结构不同,其需要承载各种荷载的作用,如交通车辆荷载、人群荷载、钢便桥自身的荷载,且较多的荷载为可变荷载,同时钢便桥的设置还关系到施工的便捷与施工进度,以下是本项目临时钢便桥设置的难点和考虑因素:4 临时钢便桥结构分析要点及计算分析(1)本工程临时钢便桥采用midas[2]进行计算分析,主要荷载选用如下:1 主横梁与纵向分配梁以及纵向分配梁与横向分配梁连接主横梁与纵向分配梁以及纵向分配梁梁与横向分配梁之间连接的连接:设置为弹性连接中的一般连接, SDX设置为固定(无穷大,即不发生竖向位移),其他方向为0(即自由活动)。

主横梁与纵向分配梁以及及纵向分配梁梁与横向分配梁之间主要是竖向自由度的关联,其他方向自由度以及旋转自由度之间不发生较大关联,便于各个构件之间自由活动,系统合理传力2 钢管立柱与柱顶钢盖板连接在立柱顶面设置钢盖板,便于分散应力,不发生应力集中,钢盖板与钢管立柱连接方式:设置为弹性连接中的一般连接,立柱方向设置线刚度SDX=160497.89KN/m,SRY=192847.99592KN.m2,SRZ=192847.99592KN.m2(二者之间转动同钢管),其他方向固定(即不发生相对位移)3 主横梁与钢盖板连接横梁与钢盖板之间连接:弹性连接一般,SDX固定(無穷大,即不发生竖向位移),其他方向为0(即自由活动)(6)车道荷载设置进行临时钢便桥整体分析设计,应采用车道荷载,midas设计分析车道荷载是通过梁格法进行参数设置的。

MIDAS CIVIL 钢桁梁桥建模及分析

MIDAS CIVIL 钢桁梁桥建模及分析

第三章 MIDAS/CIVIL钢桁梁桥建模及分析3.1概述易学易用,能够迅速、准确地完成类似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是MIDAS的独到之处。

MIDAS/Civil是针对土木结构,特别是分析预应力箱型桥梁、悬索桥、斜拉桥等特殊的桥梁结构形式,同时可以做非线性边界分析、水化热分析、材料非线性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动力弹塑性分析。

本教程手把手教你如何使用MIDAS/Civil,以64m下承式铁路简支钢桁梁桥为例,详细介绍设定操作环境、建立模型、定制分析选项和查找计算结果的完整过程,旨在引导初学者快速熟悉和掌握MIDAS/Civil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注意事项。

本教程使用软件版本为2006,为了适应不同习惯的读者,该教程在尽可能多的地方给出了菜单和工具栏两种操作方式;为了使读者快速全面地掌握MIDAS的实际操作,本教程对同样的操作功能在不同的地方给出了尽可能多的实现方法,如对不同选择方式的操作。

本教程中64m下承式铁路简支钢桁梁桥共8个节间,节间长度8m,主桁高11m,基本尺寸如图3. 1所示。

图3. 1 64m下承式铁路简支钢桁梁桥结构的基本尺寸3.2 设定操作环境3.2.1 启动MIDAS/Civil安装完成后,双击桌面上或相应目录中的MIDAS/Civil的图标打开程序,启动界面如图3.2所示,分为主菜单、图标菜单、树形菜单、工具条、主窗口、信息窗口、状态条等部分。

图3.2 MIDAS/Civil的启动界面3.2.2 创建新项目通过选择主菜单的文件→新项目(或者点击工具条按钮)创建新项目,之后选择文件→保存菜单(或者)设置路径保存项目。

3.2.3 定制工具条图3.3 定制菜单对话框选择主菜单的工具→用户定制→用户定制…调出如图 3.3所示定制工具条对话框,在Toolbars选项卡下,通过勾选复选框可以定制符合自己风格的工具条,该教程采用默认选项,点击按钮,关闭对话框。

3.2.4 设置单位体系(1) 在主菜单中选择工具→单位体系,打开单位体系设置对话框,如图XN.4所示。

基于Midas的施工便梁钢栈桥静动力分析及设计评价

基于Midas的施工便梁钢栈桥静动力分析及设计评价

第42卷第1期2016年3月湖南交通科技HUNAN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42No.1Mar.2016收稿日期:2015-11-10作者简介:姚琳(198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路桥工程的施工及管理工作。

文章编号:1008-844X (2016)01-0090-03基于Midas 的施工便梁钢栈桥静动力分析及设计评价姚琳(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10004)摘要:D 型施工便梁由于具有较多优点,在我国铁路桥涵的施工中应用广泛,然而应用于铁路施工临时钢栈桥则不多,且针对其的设计计算和建模受力分析普遍过于简单。

针对这一问题,利用D24型施工便梁设计了某施工临时钢栈桥,基于有限元空间建模技术对该桥进行了静动力分析。

结果表明:该桥静力工作性能良好,动力刚度较大,能够满足挂车-100荷载等级的要求;文中所述建模计算方法简单方便,实用可行。

关键词:D 型施工便梁;钢栈桥;Midas ;有限元分析中图分类号:U 445.4文献标识码:A0引言D 型施工便梁原设计主要是用于铁路既有线路和站场的桥涵施工,其最大优点是可以在不中断铁路行车的情况下,利用它进行桥涵的开挖和施工,同时具有运输和拆装方便的优点[1],曾一度在我国铁路桥涵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国内学者对D 型施工便梁的受力性能和应用领域已进行了大量研究。

王心顺[2]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D 型施工便梁进行了受力分析并进行了改造,扩大了其应用领域;刘波[3]将D 型施工便梁应用于多跨框架桥涵顶进施工中,与吊横梁法工艺相比,D 型施工便梁具有操作实用可行,经济效益好的优点,同时刘香杰[4]对D 型施工便梁进行箱涵顶进施工作业的要点进行了总结;钱冲[5]将D 型施工便梁作为托架用于混凝土箱梁的现浇施工;刘吉元等[6]对D16型施工便梁进行改造应用于铁路岔区线路加固施工,并从强度、刚度及连接三方面对便梁进行了验算;郭相武[7]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 计算了D 型施工便梁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挠度和自振频率,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Midas-城市桥梁抗震分析及验算资料讲解

Midas-城市桥梁抗震分析及验算资料讲解

• 四、结论
反应谱抗震验算主要桥墩强度验算,能力保护构件的验算参照规 范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置验算。 在验算分析参数设置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方面,防止程序无法 进行验算。 验算内容和注意事项见附件。
规范流程图参照:11抗震设 计规范81-83页
延性设计理念
• 一、延性设计理念
目录
• 二、Midas 抗震分析前处理
• 三、Midas 抗震分析后处理
• 四、结论
1. 工程案例
城市主干路上的混凝土空心板结构,桥梁上部结构为2孔20米的简支梁, 下部结构为柱式墩台,墩柱一体。顶部设有盖梁,柱高30米。
Midas 抗震分析前处理
模型特征值分析
在进行反应谱分析之前要计算模型的振型:首先c在结构类型中将模型定义为3D的,勾选将自重 转化为质量,同时还要将外荷载转化为质量(自重不必要转化)。
Midas 抗震分析前处理
采用多重Ritz向量法进行特征值分析,水平向 各取40阶振型,保证振型参与质量达到90% 以上。
E1 E2(弹性) E2(弹塑性)
Midas 抗震分析后处理
②RC材料性能 参数
注意:进行抗震设计的混凝土 材料及钢筋材料特性必须选择 JTG04(RC)规范,否则程序 提示“抗震设计单元材料选择 不正确”(结构分析时可不受 此限制)。
Midas 抗震分析后处理
③RC设计截面 配筋
注意:程序默认只有竖直的单 元才进行RC验算,如果在截面 列表中未出现截面说明有水平 的单元与竖直的单元共用一种 截面。 另:进行抗震设计的盖梁截面 必须是“设计截面”中的截面, 其他构件截面必须是“数据库/ 用户”中的截面,否则程序提 示“抗震设计用数据不存在”。
运行后可在结果-振型中查看周期 与振型。 同时点击自振模态可以输出周期 与振型的数据表格。

midas桥梁抗震分析与设计例题-new0810

midas桥梁抗震分析与设计例题-new0810

桥梁抗震分析与设计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2007年8月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统一铁路工程抗震设计标准,满足铁路工程抗震设防的性能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了新的《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自2006年12月1日起实施。

新规范规定了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进行抗震设计的要求,明确了铁路构筑物应达到的抗震性能标准、设防目标及分析方法,增加了钢筋混凝土桥墩进行延性设计的要求及计算方法。

从1999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也在积极制定新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从以上规范的征求意见稿中可以看出,新规范中桥梁抗震安全设置标准采用多级设防的思想,增加了延性设计和减隔震设计的相应规定,对于结构的计算模型、计算方法、以及计算结果的使用有更加具体的规定。

随着新规范的推出,工程师急迫需要具备桥梁抗震分析与设计的能力。

Midas/Civil具备强大的桥梁抗震分析功能,包括振型分析、反应谱分析、时程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以及动力弹塑性分析,可以很好地辅助工程师进行桥梁抗震设计。

目录一桥梁抗震分析与设计注意事项 (1)1. 动力分析模型刚度的模拟 (1)2. 动力分析模型质量的模拟 (1)3. 动力分析模型阻尼的模拟 (1)4. 动力分析模型边界的模拟 (2)5.特征值分析方法 (2)6.反应谱的概念 (3)7.反应谱荷载工况的定义 (4)8.反应谱分析振型组合的方法 (4)9.选取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 (5)10.时程分析的计算方法 (5)二桥梁抗震分析与设计例题 (7)1. 概要 (7)2. 输入质量 (8)3. 输入反应谱数据 (10)4. 特征值分析 (12)5. 查看振型分析与反应谱分析结果 (13)6. 输入时程分析数据 (18)7. 查看时程分析结果 (20)8. 抗震设计 (22)一 桥梁抗震分析与设计注意事项1.动力分析模型刚度的模拟建立桥梁动力分析模型时,结构类型需要采用3D ,主梁、桥墩、支座(边界连接)都需要模拟出来。

midas计算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midas计算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结构设计书1.结构总体布置本部分结构设计所取计算模型为三跨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桥梁的分孔,主跨长度为80m,取边跨46m,边主跨之比为0.575。

设计该桥为三跨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46m+80m+460m),桥梁全长为172m。

大桥桥面采用双幅分离式桥面,单幅桥面净宽20m (4X3.75行车道+1m左侧路肩+3.0m右侧路肩人行道+2X0.5m防撞护栏),两幅桥面之间的距离为1m,按高速公路设计,行程速度100Km/h。

桥墩采用单墩,断面为长方形,长14米,宽3.5米,高25米。

上部结构桥面和下部结构桥墩均采用C50混凝土,预应力钢束采用Strand1860钢材。

桥梁基本数据如下:桥梁类型 : 三跨预应力箱型连续梁桥(FCM)桥梁长度 : L =46 + 80 + 46 = 172 m桥梁宽度 : B = 20 m (单向4车道)斜交角度 : 90˚(正桥)桥梁正视图桥梁轴测图2.箱梁设计主桥箱梁设计为单箱单室断面,箱梁顶板宽20m,底板宽14m,支点处梁高为h支= (1/15 ~ 1/18)L中= 4.44 ~5.33m,取h支=5.0m,高跨比为1/16,跨中梁高为h中= (1/1.5~1/2.5) h 支= 2~ 3.33m,取h中=2.30m,其间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曲线变化。

箱梁顶板厚为27.5cm。

底板厚根部为54cm,跨中为27cm,其间分段按直线变化,边跨支点处为80cm,腹板厚度为80cm 具体尺寸如下图所示:箱梁断面图连续梁由两个托架浇筑的墩顶0号梁段、在两个主墩上按“T构”用挂篮分段对称悬臂浇筑的梁端、吊架上浇筑的跨中合拢梁段及落地支架上浇筑的边跨现浇梁段组成, 0号梁段长2m ,两个“T构”的悬臂各分为9段梁段,累计悬臂总长38m 。

全桥共有一个2m 长的主跨跨中合拢梁段和两个2m 长的边跨合拢梁段。

两个边跨现浇梁段各长4m ,梁高相同。

Midas城市桥梁抗震分析及验算

Midas城市桥梁抗震分析及验算

④定义弯矩-曲 率曲线
首先定义弹塑性材料特性,包括钢材,约束混凝土,无 约束混凝土。
钢材-两折线模型
混凝土和约束混凝土 Mander模型
无约束混凝土与约 束混凝土的强度要 进行换算,乘上 0.85的系数。
定义弯矩曲率曲线,其中轴力是查看静 力结果得出的。先计算----后添加----最 后选中----再点击计算选择的截面。
A类规则桥梁 ,E1和E2地震 均选择MM法
地震反应谱的确定
根 据 设 计 参 数 , 选 择 E1 地 震 动反应谱参数。
E1地震作用下反应谱设计参数
E2地震作用下反应谱设计参数
反应谱荷载工况定义
一般情况下,城市桥梁可只考虑水平向地震作用,直线桥可分别考虑顺桥向X和横桥向Y的地震 作用,横桥向在输入的时候,地震角度填写90度。
• 一、延性设计理念
目录
• 二、Midas 抗震分析前处理
• 三、Midas 抗震分析后处理
• 四、结论
反应谱抗震验算主要桥墩强度验算,能力保护构件的验算参照规 范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置验算。
在验算分析参数设置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方面,防止程序无法 进行验算。
验算内容和注意事项见附件。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 2014年
2. 桥梁地震破坏
(a)地基失效引起的破坏 例如:在活动断层,或由山体滑坡、崩塌、土体液化产生的破坏。
(b)结构振动引起的破坏 例如:地震强度过大,或者强度延性不足,结构的布置或者构造不合 理。
3. 延性设计
桥梁结构体系中设置延性构件,桥梁在E2地震作用下,延性构件进入塑 性状态进行耗能,同时可以减小结构刚度,增大结构周期,达到减小地 震动响应的目的。
类型 Ⅰ
类型 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栈桥分析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目 录栈桥分析 (1)1、工程概况 (1)2、定义材料和截面 (2)定义钢材的材料特性 (2)定义截面 (2)3、建模 (4)建立第一片贝雷片 (4)建立其余的贝雷片 (8)建立支撑架 (9)建立分配梁 (12)4、添加边界 (17)添加弹性连接 (17)添加一般连接 (19)释放梁端约束 (22)5、输入荷载 (22)添加荷载工况 (22)6、输入移动荷载分析数据 (23)定义横向联系梁组 (23)定义移动荷载分析数据 (23)输入车辆荷载 (24)移动荷载分析控制 (26)7、运行结构分析 (27)8、查看结果 (27)生成荷载组合 (27)查看位移 (28)查看轴力 (29)利用结果表格查看应力 (30)栈桥分析1、工程概况一座用贝雷片搭建的施工栈桥,跨径15m(5片贝雷片),支承条件为简支,桥面宽6米。

设计荷载汽—20,验算荷载挂—50。

贝雷片的横向布置为5×90cm,共6片主梁,在贝雷片主梁上布置I20a分配梁,位置作用于贝雷片上弦杆的每个节点处,间距约75cm。

如下图所示:贝雷片参数:材料16Mn;弦杆2I10a槽钢(C 100x48x5.3/8.5,间距8cm),腹杆I8(h=80mm,b=50mm, tf=4.5mm ,tw=6.5mm)。

贝雷片的连接为销接。

图1 贝雷片计算图示(单位:mm)支撑架参数:材料A3钢,截面L63X4。

分配横梁参数:材料A3钢,截面I20a,长度6m。

建模要点:贝雷片主梁用梁单元,销接释放绕梁端y-y轴的旋转自由度;支撑架用桁架单元;分配横梁用梁单元,与贝雷主梁的连接采用节点弹性连接(仅连接平动自由度,旋转自由度不连接);车道布置一个车道,居中布置。

2、定义材料和截面定义钢材的材料特性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材料/添加材料号:1 类型>钢材;规范:JTJ(S)数据库>16Mn (适用)材料号:2 类型>钢材;规范:JTJ(S)数据库>A3 确认定义截面注:midas/Civil的截面库中含有丰富的型钢截面,同时还拥有强大的截面自定义功能。

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截面/添加数据库/用户截面号1;名称:(弦杆)截面类型:(双槽钢截面)选择用户定义,数据库名称(GB-YB);截面名称:C 100x48x5.3/8.5 C:(80mm)点击适用截面号2;名称:(腹杆)截面类型:(工字形截面)选择用户定义H:(80mm) B1:(50mm) tw:(6.5mm) tf1:(4.5mm)点击适用截面号3;名称:(支撑架)截面类型:(角钢)数据库:(GB-YB)截面:(L 63x4)点击适用截面号4;名称:(分配梁)截面类型:(工字形截面)数据库:(GB-YB)截面:(I 200x100x7/11.4)偏心:(中上部)↵3、建模注:对于直线单元,使用midas Civil 特有的扩展功能可以快速地建立模型。

另,对于钢结构,要善于使用扩展、移动和复制、旋转等功能快速建模。

建立第一片贝雷片生成上下弦杆模型>节点>建立节点 坐标(0,0,0) 模型>单元>扩展单元全选扩展类型>节点-线单元单元类型>梁单元;材料>1:16Mn ; 截面>1:弦杆 生成形式>复制和移动复制和移动>任意间距:方向(x ) 间距(90,4@705,90)mm ↵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全选形式>复制等间距> dx,dy,dz>(0,0,1400)mm复制次数>(1)↵生成竖杆模型>单元>扩展单元选择节点2扩展类型>节点-线单元单元类型>梁单元;材料>1:16Mn;截面>2:腹杆复制和移动>等间距> dx,dy,dz>(0,0,700)mm 复制次数>(2)↵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形式>复制等间距> dx,dy,dz>(1410,0,0)mm复制次数>(2)↵生成斜杆模型>单元>建立单元类型>一般梁/变截面梁;材料>1:16Mn;截面>2:腹杆节点连接:依次连接节点(15,10),(10,16),(16,3),(3,15)(16,12),(12,17),(17,5),(5,16)生成斜杆(如图所示)建立其余的贝雷片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全选形式>复制等间距> dx,dy,dz>(3000,0,0)mm复制次数>(4)↵(生成1根贝雷片主梁)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全选形式>复制等间距> dx,dy,dz>(0,900,0)mm复制次数>(5)↵(生成另外5根贝雷片主梁)建立支撑架建立一联支撑架点击图标菜单平面选择,选择yz平面,x坐标处输入0适用,或用鼠标在图形窗口中点击x=0的任意一个节点,则x=0这个平面被选择,点击图标菜单激活,则在窗口仅显示刚刚选择的x=0平面内的节点和单元。

转换视图为侧视图,如下图所示,依次连接节点,生成两片主梁间的支撑架模型>单元>建立单元类型>桁架单元;材料>2:A3;截面>3:支撑架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选择刚才生成的支撑架单元形式>复制等间距> dx,dy,dz>(0,900,0)mm复制次数>(4)↵模型>检查结构数据>检查并删除重复输入的单元(删除刚才支撑架复制重叠的单元)注:对于钢结构模型,由于单元较多,容易生成重复单元。

因此,建完模型后,建议使用检查功能,删除重叠的单元,以确保分析的正确性。

(其他结构的分析也建议在分析前执行检查的操作)建立其余的支撑架全部激活所有单元在树形菜单鼠标左键双击截面3:支撑架,则刚刚建立的支撑架单元被选择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形式>复制等间距> dx,dy,dz>(3000,0,0)mm复制次数>(5)↵建立分配梁切换到正面视图,窗口选择x=0的构件,然后激活模型>节点>复制和移动选择节点8形式>复制等间距> dx,dy,dz>(0,-750,200)mm复制次数>(1)↵模型>单元>扩展单元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快速选中刚才生成的节点)扩展类型>节点-线单元单元类型>梁单元;材料>2:A3;截面>4:分配梁复制和移动>任意间距:方向(y)间距(750,5@900,750)mm ↵(生成第一根分配梁)使用选择新建项目选择刚才生成的分配梁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使用复制功能建立余下的分配梁)形式>复制任意间距:方向(x)间距(795,3@705,885,3@705,885,3@705,885,3@705,885,3@705)mm↵建立桥面板利用分配梁单元建立桥面板,选择分配梁并激活(可以使用平面选择功能选择z=1.6m平面)桥面板为钢板,厚度4cm,材料为A3钢。

使用板单元模拟桥面板,首先要定义板单元的厚度参数。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厚度添加:厚度号(1),面内面外厚度(0.04m),板偏心(数值,z=-0.02m)建立桥面板单元,切换到顶面视图模型>单元>建立单元类型>板单元,4节点,厚板,交叉分割:节点(开)节点连接(470,630,623,463)以上操作如下图所示——全部激活所有单元,消隐显示如下图——添加弹性连接使用平面选择和激活功能激活x=0平面的单元和节点模型>边界条件>弹性连接连接类型>只受压:SDx(100kN/mm)复制弹性连接:(开)距离> 方向(x)>间距:(795,3@705,885,3@705,885,3@705,885,3@705,885,3@705)mm依次连接分配梁和主梁对应的节点(8,464)、(85,465)、(162,466)、(239,467)、(316, 468)、(393,469)各点,如图所示对应位置。

生成全桥的弹性连接注:勾选复制弹性连接的选项,可以快速复制相同轴线上的连接,加快建模效率。

(特别是长度较长的结构)添加一般支承添加主梁的边界模型>边界条件>一般支承切换到正面视图,窗口选择左下角节点D-all(开),Rz(开),适用。

窗口选择右下角节点Dz(开),Rz(开),适用。

添加桥面板的边界 选择仅显示桥面板单元在树形菜单>结构>板单元上单击右键选择激活模型>边界条件>一般支承节点470:Dx(开),Dy(开)适用节点630:Dy(开)适用节点463:Dx(开)适用以上操作如下图所示——释放梁端约束注:贝雷梁的连接为销接,因此要释放梁端约束。

在midas里可以通过释放梁端约束功能,快捷地完成这部分操作。

(关于单元自由度的释放说明,可参阅帮助文件以及用户手册。

切换到正面视图模型>边界条件>释放梁端部约束类型>相对值My(j-节点):(开)选择两片贝雷片连接的左边单元,点击适用。

(这里使用交叉线选择可以方便的选中所需单元)5、输入荷载添加荷载工况荷载>静力荷载工况,添加自重荷载>自重>荷载工况名称:(自重)自重系数:z(-1)点击添加6、输入移动荷载分析数据注:因为分配梁上建立了桥面板单元,因此使用车道面来定义移动荷载加载位置。

在树形菜单中选择只激活板单元。

定义移动荷载分析数据荷载 / 移动荷载分析数据/移动荷载规范/china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车道面>添加车道宽度:6m 与车道基准线的偏心距离:-0.45m 桥梁跨度:15m车轮间距(0m) ............当移动荷载为车辆荷载可以输入实际的车轮间距,为车道荷载时输入0选择两点: (466, 626) ↵输入车辆荷载输入数据库中的标准车辆荷载CH-CD。

荷载 / 移动荷载分析数据 / 车辆车辆 > 添加标准车辆标准车辆荷载 > 规范名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车辆荷载名称>CH-CD ↵荷载/移动荷载数据分析/ 移动荷载工况荷载工况 ( 移动工况)子荷载工况>车辆组>VL: CH-CD可以加载的最少车道数( 1 )可以加载的最大车道数 ( 1 )车道列表>车道选择的车道列表>车道↵移动荷载分析控制分析 / 移动荷载分析控制加载位置>影响线加载每个线单元上影响线点数量(3)计算位置>杆系单元>内力(最大值+当前其他内力)(开),应力(开)计算位置>杆系单元>内力(最大值+当前其他内力)(开),应力(开)计算选项>反力,位移,内力(全部)(开)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I级冲击系数> 规范类型(JTG D60-2004),结构基频方法(用户输入),f[Hz](1.3) ↵7、运行结构分析8、查看结果生成荷载组合结果>荷载组合一般>自动生成选择荷载组合>选择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JTJ021-89)↵查看位移结果>位移>位移等值线荷载工况/荷载组合>MVmin:移动工况位移>Dz显示类型>等值线(开);变形(开);图例(开);变形前(开)适用↵查看轴力结果>内力>梁单元内力图荷载工况/荷载组合:(CBall:gLCB2)内力:Fx(开)等值线(开);图例(开)适用↵切换视角到左面,窗口选择中间的贝雷梁,激活,即可显示单根贝雷梁的轴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