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导读课后感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典导读课后感想

电子1201

文化是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浓缩了民族的智慧。中华文化其浩瀚的典籍记录了

悠久的历史,铸就了中华民族知书达礼的品德,其传统伦理延续了几千年,奠定了中

华的凝聚力和向心性。其独特的思维方法影响了世世代代,构成了东方思维的模式,

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及和-谐性,从而使中国成为了一个能包容多种文化及融合数十个民族组成的泱泱大国。

而在这次的选修课中在老师的带领下我队许多中国经典名著有了一定的了解。《周易》《礼》《诗经》《论语》《道德经》等中国家喻户晓的的经典名著中包含了古人的无穷智慧,他们的观念即使是到了现代还是具有非凡的意义。

《周易》是一部论“变”法的奇书。《周易》的变法序列是用形象表达出来的。这些

看似神奇的形象不是凭心灵的任意创造、而是有它物化基础及其实践这个认识环节。

这本书有着太多的神奇,传说里面的卦象可以预知事情的过去未来。其实个人认为里

面包含高深的生活哲理,当我们对事情的产生疑惑然后根据书上记载的现象对号入座,就可以预知事情发展的方向。

在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的古代中国,祭祀等原始宗教仪式并未象其他一些民族那样发展成为正式的宗教,而是很快转化为礼仪、制度形式来约束世道人心,共有一百多

卷的《仪礼》便是一部详细的礼仪制度章程,告诉人们在何种场合下应该穿何种衣服、站或坐在哪个方向或位置、第一第二第三……每一步该如何如何去做等等。据《仪礼》载,天子、诸侯、大夫、士日常所践行的礼有: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士丧礼、丧服、既夕礼等等。《礼》就是一本古代人用来巩固统治约束人民的一种工具。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

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在里面的有些篇目之中让人感到了淳朴的民风让人感到了当时诗

人生活美好心情愉悦。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

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对后世影响之大不言而喻。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相传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经》就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其实,该经典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

之一,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

影响。

《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

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阐述“道”和“德”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第一次深入学习《老子》,发现老子的思想并非如我从前

所理解的“无为”那样简单,那些饱含着深刻哲理的智慧文字,让我对整个世界有了

新的认识,新的想法。

老子所描述的“道”,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他的宇宙观,也包括人生哲

学和修养方法的原理。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

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

出来的一种特性,即具体体现。

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立体面的多层次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以

及人本身的种种内涵。但是老子从未把悟道这种精神追求同现实生活相对立,这一点

从《道德经》中很容易看出。在老子看来,道对生活有指导作用,在战乱频繁的战国

时期,老子的见解可见其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因此悟道有其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作为

一本奇书,其中还有许多今人无法理解的地方,可以肯定这其中必定还有更多积极的

思想。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微妙,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导致这些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过于强调功利,强调竞争。“无为”思想正是一剂良药。如何才能达到“无为”的境界呢?有人说是抑制欲望,

而且认为禁欲是对道的坚守。事实并不见得是这样。老子反复强调道要求人顺应自然,欲望是人的自然属性,压抑甚至禁止欲望本质是在违反道的要求。所以还是应该从根

本上入手,改变人的追求,使人们切实懂得自由舒畅的心境才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如此人才能活的快乐幸福,社会才能安定和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文化经典,既称经典,就是因为她里面保留了无数珍贵的人生

经验和处世哲学,我们学了之后,可以开悟,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

可以加强我们的智慧和斗争经验。

我们每一代中国人,都是火炬手中的一棒,我们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中国文化

之火不能熄灭在我们之手。我们这一代不传了,任何一个人不去传了,也许没有什么,但都不传了,后世子孙手里还有什么?他们靠什么精神营养沉淀来照亮前程?

我国的经典古代文学著作太多了,我们不应该全部都去学习。第一,我们也学不过来。第二,就是我们学了也不一定都用得上。第三,这对我们的压力也是很打的,也就不

能学好。我们应该运用好古代经典说表达的人格修养、待人处事的指导。俗话说半部

论语治天下,学在精而不在博。如果是要广博学养,那不止国学经典需要学习,世界

经典都不可忽视的。所以基于自己的专业、兴趣,对于古代经典的经典学、思、行都

很重要;如果是其他原因,那确实是学不过来、学不好、用不上。世界上的风云人物

辈出,当为经典的文学书籍一浩瀚无比;术业有专攻,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经典还

是当代的,要点在于取舍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