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普通水准测量实施
水准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步骤
![水准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61f79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e.png)
水准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步骤一、引言在建筑、土木工程、地质勘探等领域中,准确测量地表高程变化至关重要。
水准测量技术作为一种常用的测量手段,在此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水准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二、基本原理水准测量是以水平面为参考线进行高程测量的方法。
它基于大地水准面的概念,根据重力的作用,通过测量水准线上不同点间的高度差,来确定地表上各点的高程。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主要涉及两个关键概念:水准仪和基准点。
水准仪是进行水准测量的仪器,它以气泡管为基本元件。
通过调整气泡管的位置,使其位于水平位置,水准仪能够测量出目标点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差。
基准点则是水准测量的参考点,通常选择被认定为高程值已知的一点作为基准点,并以此作为其他点的高程基准。
三、实施步骤1. 确定测量线路在进行水准测量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测量线路。
根据测量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需要测量高程变化的起点与终点,并确认两点之间的测量线路。
合理选取测量线路可以最大程度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2. 布设基准点在测量线路上,根据需要建立基准点。
基准点的布设既要考虑测量的精度要求,也需要兼顾实际操作的方便性。
通常情况下,基准点会尽可能地分散布设,以覆盖测量线路的整个范围。
3. 安装水准仪选择适合的水准仪,并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安装操作。
首先,要确保水准仪稳定且放置在坚实的基础上。
其次,调整气泡管的位置,使其位于水平位置。
最后,进行仪器的调平,使其准确地指向目标点。
4. 进行读数与记录完成水准仪的安装之后,开始进行读数与记录。
根据水准仪上的刻度尺,读取每个目标点相对于基准点的高差,并记录下来。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个目标点的高差通常要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5. 数据处理与计算在实施测量的过程中,测量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计算。
这包括误差的修正、数据的筛选与清理、高程值的计算等。
根据测量精度要求,选择适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计算与校验。
任务3 五等水准测量
![任务3 五等水准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cd6d34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c.png)
4、计算改正后高差:hi改 hi vi
5、计算各测点高程:H i H i1 hi改
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与附合水准路线基本相同。
例题3:支水准路线
1、计算闭合差:
fh h往 h返
1.375 1.396 0.021m
2、检核:
(HA=186.785m)
n = 16站
A hA(1 往) 1.357m
三、水准测量检核
(一)测站检核 目的:保证前后视读数的正确。 方法:变动仪器高法、双面尺法 1、变动仪器高法 在同一测站上变动仪器高(10cm左右),两 次测出高差;等外水准测量其差值|Δh |≤ 6mm, 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2、双面尺法 采用黑红面的水准尺,利用双面的零点差检核观 测质量。
(二)计算检核 目的:检核计算高差和高程计算是否正确。
检核条件: a b h H B H A
如上表所示: a b (6.406 5.998) 0.408m
h 0.408m
HB H A 123.854 123.446 0.408m
等式条件成立,说明计算正确。
(三)成果检核
水准测量时,一般将已知水准点和待 测水准点组成一条水准路线; 在水准测量的施测过程中,测站检核 只能检核一个测站上是否存在错误或误 差是否超限; 计算检核只能发现每页计算是否有误; 对一条水准路线来讲必须进行成果检核。
3-2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一)高差闭合差及其允许值的计算 闭合差:观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值。 高差闭合差就是高差的观测值与理论值之差; 用fh表示,即 fh=∑h测 - ∑h理 限差:《规范》规定的的高差闭合差的允许值; 用fh允表示。 普通水准测量要求:
H i H i1 hi改
算例
工程测量: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工程测量: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dee2796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e.png)
普通水准测量的 观测程序、水准 路线的布设形式
目录
01
普通水准测量 的观测程序
02
水准路线的 布设形式
普通水准测量的
观测程序
01
一、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
为了统一全国高程系统和满足科研、测图、国家建设的需要,测绘部门在全国各地 埋设了许多固定的测量标志,并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了它们的高程,这些标志称 为水准点(Bench Mark),常用BM表示。水准点分为永久点和临时点两种。
一、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
(一)步骤
3. 观测和记录无误后,计算第一测站 即 A 点 与 TP1 点 之 间 的 高 差 h1=a1b1=1.125-0.876=0.249m 。 至 此 , 第 一 测站的观测工作完成。
一、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
(一)步骤
4. 当第一测站的观测工作完成后,将仪 器搬至TP1和TP2中间进行第二测站的 观测工作。以此类推,直到观测至B点。
闭合水准路线、附和水准路线、之水准路线
思考
一个测站水准仪是否可以整平2次?
谢谢观看
THANK YOU(a) 永久点(b) Nhomakorabea上水准点
(c) 临时性水准点
一、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
(一)步骤
1. 在已知高程HA=485.286m的A点前 方适当距离选择一转点TP1,立尺员 分别在A点和TP1点上立水准尺。观测 员在距离A点和TP1点等距的位置架设 水准仪。
一、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
(一)步骤
2. 当水准仪整平以后,观测员先读取A 尺 的 后 视 读 数 (a1=1.125m) , 然 后 瞄 准 TP1 点 的 前 视 读 数 (b1=0.876m) 。 同 时 记录员在观测手簿上记录并回报读数, 以便观测员检核,防止听错记错。
水准测量的方法及其实施
![水准测量的方法及其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d20482b2f121dd36a32d8228.png)
水准测量的方法及其实施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基本测法是:在图2-1中,已知A点的高程为H A,只要能测出A点至B点的高程之差,简称高差h AB。
,则B点的高程H B就可用下式计算求得:H B=H A+h AB (2-1)差h AB。
的原理如图2-1所示,在A、B两点上竖立水准尺,并在A、B两点之间安置—图2-1 水准测量原理示意图架可以得到水平视线的仪器即水准仪,设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截在尺上的位置分别为M、N,过A点作一水平线与过B点的竖线相交于C。
因为BC的高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高差h AB。
,所以由矩形MACH就可以得到计算h AB的式:h AB = a - b (2-2)测量时,a、b的值是用水准仪瞄准水准尺时直接读取的读数值。
因为A点为已知高程的点,通常称为后视点,其读数a为后视读数,而B点称为前视点,其读数b为前视读数。
即h AB = 后视读数-前视读数视线高H i=H A+a(2-3)B点高程H B=H i-b(2-4)综上所述要测算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或点的高程,所依据的就是一条水平视线,如果视线不水平,上述公式不成立,测算将发生错误。
因此,视线必须水平,是水准测量中要牢牢记住的操作要领。
水准仪和水准尺一、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如图2-2所示,微倾式水准仪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组成。
水准仪的望远镜能绕仪器竖轴在水平方向转动,为了能精确地提供水平视线,在仪器构造上安置了一个能使望远镜上下作微小运动的微倾螺旋,所以称微倾式水准仪。
1.望远镜望远镜由物镜、目镜和十字丝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能使我们看清远处的目标,并提供一条照准读数值用的视线。
十字丝是在玻璃片上刻线后,装在十字丝环上,用三个或四个可转动的螺旋固定在望远镜筒上,十字丝的上下两条短线称为视距丝,上面的短线称上丝,下面的短线称下丝。
由上丝和下丝在标尺上的读数可求得仪器到标尺间的距离。
十字丝横丝与竖丝的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普通水准测量实习报告
![普通水准测量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84d5e7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c.png)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本次实习旨在使学生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工程测量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习,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并学会对水准测量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地点为我国某市某施工现场。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水准仪的构造与使用实习开始,首先学习了水准仪的构造及各部件的功能。
水准仪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基座和脚螺旋等组成。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水准仪的安置、瞄准、精平、读数等基本操作方法。
2. 水准测量原理与计算实习过程中,学习了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水准面、高程、高程基准面等概念。
了解了水准测量的计算方法,包括高差、闭合差、高程异常等。
3. 水准测量的实际操作实习小组按照实习指导书的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了水准测量的实际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水准测量的路线和测站点。
(2)使用水准仪,在测站点进行观测,记录观测数据。
(3)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各测站点的高程。
(4)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确保测量精度。
4. 实习成果与总结实习结束后,对本次实习进行了总结。
本次实习共完成了一条闭合水准路线的测量,测量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通过实习,学生掌握了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习心得与体会1. 实践出真知。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团队合作。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了测量任务。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合作在完成工程任务中的重要性。
3. 严谨求实。
水准测量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对精度要求较高。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测站,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4. 安全意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时刻注意安全,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习顺利进行。
水准测量的实施和检核方法
![水准测量的实施和检核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ca415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7.png)
水准测量的实施和检核方法根据使用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高程测量可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
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最常用、最精密的方法。
测量方法的正确选用和检核办法是影响水准测量精度比较重要的两个因素。
本文主要从水准测量的实施和检核办法进行探讨。
中国论文网http:///2/view-4777419.htm标签:水准测量;高差法;仪高法;检核用水准仪测量高程,称为水准测量,它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水准测量通常是从水准点引测其它点的高程。
水准点有永久性和临时性[1]两种。
国家等级水准点一般用石料或钢筋混凝土制成,深埋到地面冻结线以下。
在标石的顶面设有用不锈钢或其它不易锈蚀材料制成的半球状标志。
有些水准点也可设置在稳定的墙脚上,称为墙上水准点。
一、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待测点高程的方法有高差法和仪高法两种。
1、高差法当欲测的高程点距水准点较远或高差很大时,就需要连续多次安置仪器以测出两点的高差。
如图1所示,若已知A点的高程,欲测定B点的高程。
在A、B 两点上竖立两根尺子,并在A、B两点之间安置一架可以得到水平视线的仪器。
假设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在尺子上的位置读数分别为A尺(后视)读数为,B尺(前视)读数为,则A、B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简称高差)为(1)于是B点的高程为(2)(3)这种利用高差计算待测点高程的方法,称高差法。
这种尺子称为水准尺,所用的仪器称为水准仪。
图1 高差法图2 仪高法图3 水准路线形式2、仪高法仪高法是,计算一次仪高,就可以测算出几个前视点的高程。
即放置一次仪器,可以测出数个前视点的高程。
仪高法的计算方法与高差法不同[2],须先计算仪器视线高程,再推算前视点和中间点高程。
为了减少高程传递误差,观测时应先观测转点,后观测中间点。
由上式(3)可以写为(4)如图2所示,即(5)上式中是仪器水平视线的高程,常称为仪器高程或视线高程。
综上所述,高差法和仪高法都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地面点高程。
水准测量实施的步骤有哪些
![水准测量实施的步骤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0b9003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a.png)
水准测量实施的步骤有哪些介绍水准测量是一种测量地表高程的方法,主要用于确定地表的等高线、建筑物的高度、地下水位等。
本文将介绍水准测量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1.确定测区范围–在进行水准测量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测区的范围。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区的大小,可以是一个建筑物或一个城市的范围。
2.选择基准点–在测区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基准点,基准点应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基准点可以是固定的建筑物、测量标志或者其他具有明显特点的地物。
3.设置水准测量路线–根据实际需要和测区的地形条件,设置水准测量的路线。
路线的选择应尽可能避免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以减小测量误差。
4.安装测量设备–在水准测量路线上,选择适当的位置安装水准仪、测站和支架等测量设备。
–安装设备时应确保设备的水平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进行初始测量–在测量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初始测量,即确定各个测站的高程起点。
–初始测量可以利用已知高程的基准点进行校正,并记录各个测站的起始高程数值。
6.进行测量–在初始测量的基础上,依次进行各个测站之间的相对高程测量。
–通过测量水准仪在不同测站位置上的读数,计算出各个测站之间的高程差值,并进行记录。
7.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根据测量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测站的绝对高程,并绘制出测区内的等高线图。
8.检查和校正–在数据处理和分析完成后,需对结果进行检查和校正。
–检查和校正包括对数据的合理性进行评估,查找并排除异常数据,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注意事项•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环境的稳定性,避免风大、雨天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测量,以减小测量误差。
•在测量过程中,应保持测量设备的稳定性,避免设备受到撞击和震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应注意数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尽量选取多个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比对。
•在结果检查和校正过程中,应注意对异常数据进行排除,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任务一:普通水准测量实习任务书
![任务一:普通水准测量实习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91795417fad6195f312ba69f.png)
测量实习任务书任务一:普通水准测量一、目的与要求1、熟悉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方法;2、各项操作轮流进行,每位组员至少作一个测站的观测操作工作。
二、计划与仪器准备主要设备:水准仪一台、三角架一副、水准尺2把、记录本1个。
三、外业观测方法与步骤1、场地布置选一适当场地,在场地中选1个坚实点作为已知高程点A(高程假定为H A=78.668m),选定B,C,D三个坚实点作为待测高程点,进行闭合水准路线测量。
2、安置仪器安置水准仪于A点和待测水准点(右图中为TP1)大致等距离处安置仪器;具体操作步骤:(1)在测站上松开三脚架架腿的固定螺旋,按需要的高度调整架腿长度,再拧紧固定螺旋,张开三脚架将架腿踩实,并使三脚架架头大致水平。
(2)从仪器箱中取出水准仪,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固定在三脚架架头上。
3、粗略整平通过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具体操作步骤:(1)用两手按箭头所指的相对方向转动脚螺旋1和2,使气泡沿着1、2连线方向由a移至b。
(2)用左手按箭头所指方向转动脚螺旋3,使气泡由b移至中心。
整平时,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大拇指旋转脚螺旋时的移动方向一致——左手原则。
4、瞄准水准尺(1)目镜调焦松开制动螺旋,将望远镜转向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成像清晰。
(2)初步瞄准通过望远镜筒上方的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旋紧制动螺旋。
(3)物镜调焦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成像清晰。
(4)精确瞄准转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的竖丝瞄准水准尺边缘或中央。
5、精确整平精确整平简称精平。
眼睛观察水准气泡观察窗内的气泡影像,用右手缓慢地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影像严密吻合。
此时视线即为水平视线。
微倾螺旋的转动方向与左侧半气泡影像的移动方向一致。
6、读数后视A点的水准尺,精平后读取后视读数a,记入手薄;前视B点的水准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b,记入手薄。
读数注意事项: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后,应立即用十字丝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
普通水准测量(2.28)
![普通水准测量(2.28)](https://img.taocdn.com/s3/m/4f594746c850ad02df804101.png)
hi/m
+1.331 +1.831
vhi/m
Hi’/m
H/m
6.543
1.60 2.05
6.25
-1.424 +1.340
+3.060 9.578 已知
3
BM.B
计算 检核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
f h h测-(H B H A) 3.060 (9.578 6.543) 25mm
f h容=40 L 100 mm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fh Li L vh1 0.002 vh2 0.008 vh3 0.007 vhi vh4 0.008
计算各点改正后的高差
hi hi vhi
计算各点改正后的高差
H i H i hi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高差改正数计算填表
点号 BM.A 1 2 1.60 3 BM.B 2.05 6.25
fh
路线长度 L/km 0.60 2.00
观测高差 Hi/m +1.331 +1.831 -1.424 +1.340 +3.060
测
高差改正数 Phi/m
改正后高差 hi/m
高程 H/m 6.543
水准测量的实施
已知水准点BMA的高程 HA=19.153m,现欲测定B点的高 程HB,由于A、B两点相距较远,需分段设站进行测量,具 体施测步骤如下。 B
hAB HB 大地水准面
A
HA
水准测量的实施
测站
1
测点
BMA ZD1
普通水准测量的实施步骤
![普通水准测量的实施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c246685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d.png)
普通水准测量的实施步骤1. 简介普通水准测量是测量地球表面上点的高程差的一种方法。
它是通过测量水平线与地面的夹角来确定高程差的,适用于中小范围的平差工程。
本文档将介绍普通水准测量的实施步骤。
2. 测量准备在进行普通水准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测量准备工作。
2.1 准备工具和设备•水准仪:用于测量水平线与地面夹角的仪器。
•三脚架:用于支撑水准仪的支架。
•测量杆:用于测量高度差的工具。
•笔记本和铅笔:用于记录测量数据。
2.2 标定水准仪在开始实际测量之前,需要先进行水准仪的标定工作,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3 确定测量线路根据测量的需求,确定测量线路。
线路应包括起点、终点和中间控制点,以确保测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实施步骤根据测量准备工作的完成,可以开始实施普通水准测量。
以下是实施步骤的详细说明。
3.1 建立起点控制点在测量线路起点附近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建立起点控制点。
使用三脚架支撑水准仪,并将水准仪与起点控制点视线对准。
3.2 开始测量•确保水准仪水平,并进行校准。
•读取起点控制点的高程值,并记录下来。
•移动至下一个控制点,将水准仪与控制点视线对准。
•读取该控制点的高程值,并记录下来。
•依次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测量线路的结束点。
3.3 控制点标志在每个控制点处,通过合适的方式标志出点的位置。
例如,使用钉子或草木等。
3.4 数据处理和计算在测量完成后,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以得到最终的高程差结果。
3.5 绘制测量曲线根据测量数据,在纸上或计算机软件中绘制测量曲线,展示高程差的分布情况。
3.6 检查和修正检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对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修正。
例如,重新标定水准仪或重新进行测量。
4. 结束工作完成普通水准测量后,需要进行一些结束工作。
4.1 收拾工具和设备将使用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清理,并妥善保存。
4.2 归档记录和数据归档测量记录和数据,以备后续的参考和使用。
4.3 撰写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和分析,撰写测量报告,记录测量的目的、过程和结果,以及任何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
水准测量步骤(以四等水准测量为例)
![水准测量步骤(以四等水准测量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40f251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63.png)
水准测量步骤(以四等水准测量为例)一、水准测量的概念水准测量:又叫几何水准测量。
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
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
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
本文以四等水准为例进行讲解。
二、水准测量的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两把水准尺上获取读数,来求得该两尺之间的高差,然后推算出高程。
高程—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一般用H A表示;高差—地面上两点的相对高程或绝对高程之差叫做高差,一般用h表示。
(高差用正负之分,而高程没有)h AB=a-b;H b=H A h AB视线高测量有时安置一次仪器须测算出较多点的高程,可先求出水准仪的视线高程,然后再分别计算各点高程,从下图中可以看视线高H i=H A aB/C点高程H B=H i-b ;H C=H i-C三、水准仪的构造(微倾式水准仪)1、物镜2、目镜3、调焦螺旋4、管水准器5、圆水准器6、脚螺旋7、制动螺旋8、微动螺旋9、微倾螺旋10、基座四、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四等水准路线一般沿道路布设,尽量避开土质松软地段,水准点间的距离一般为2-4km,在城市建筑区为1-2km。
水准点应选在地基稳固能长久保保存和便于观测的地点。
根据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四等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五、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1)观测方法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2)观测步骤引入K值的概念:K为双面水准尺的红面分划与黑面分划的零点差(常数4.687m或4.787m)对于四等水准测量读数差不能超过3mm(3)观测时前、后视距离必须读取上、下丝读数计算,上、下丝读数应记录在手簿中。
(4)观测顺序按“后-后-前-前”进行,在没有换站时,后视尺不得移动。
(5)记录字迹工整、清晰,不得任意修改,记录者必须回报读数。
水准测量的实测方法
![水准测量的实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868f23f61fb7360a4c651d.png)
1.1 水准点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建立的高程控制点称水准点(bench make,BM)。水准点按其精度分为不同的等级。
水准点的埋设
水准测量的实测方法
1.2 水准路线
水准路线是指在水准点之间进行水 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为避免在测量成 果中存在错误,保证测量成果能达到一 定的精度要求,水准测量都要根据测区 的实际情况和作业要求布设成某种形式 的水准路线,并利用一定的条件来检核 测量成果的正确性。
水准测量的实测方法
水准测量的实测方法
1)视距计算与检核 2)尺常数 K 检核 3)高差计算与检核 4)每页水准测量记录计算校核
水准测量的实测方法
1.5 水准测量的检核方法
1.测站检核
每站水准测量时,观测的数据错误将导致高差 和高程计算错误。为保证观测数据的正确性,通常 采用双仪高法或双面水准尺法进行测站检核。不合 格者,不得迁站。
水准测量的实测方法
1)双仪高法
2)双面水准尺法
3.计算检核
水准测量的实测方法
手簿中计算的高差和高程应满足式
(2-7),并且使式(2-8)转化成 HB -HA=∑h 后的验算也同时成立。否
则,高差计算和高程推算有错,应查明
原因予以纠正。计算检核在手簿辅助计
算栏中进行(见表2-1)。
水准测量的实测方法
水准测量的实测方法
水准点路线
水准测量的实测方法
1.3 普通水准测量的实施方法
水准测量一般都是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引测未知点的 高程。当待测高程点距水准点较远或高差较大,或有障碍物遮挡 视线时,在两点间仅安置一次仪器难以测得两点间的高差,此时 应把两点间距分成若干段,中间设置转点,分段连续进行测量。
测量学水准测量计算
![测量学水准测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eadd66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c.png)
应重测 。
2) 双面尺法
读取每一把水准尺的黑面和红面分划读数
前、后视尺的黑面读数计算出一个高差
前后视尺的红面读数计算出另一个高差
两次高差之差应小于5mm,否则应重测 ① 瞄准后视点水准尺黑面分划→精平→读数 ② 瞄准后视点水准尺红面分划→精平→读数 ③ 瞄准前视点水准尺黑面分划→精平→读数 ④ 瞄准前视点水准尺红面分划→精平→读数 上述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后—前—前”
2.附合水准路线(annexed leveling line)
由已知点BM1——已知点BM2
3.支水准路线(spur leveling line)
由已知点BM1——某一待定水准点A。
图形:水准路线布设形式
1.闭合水准路线
3.支水准路线
2
1
2
1
BM
3
BM
4
BM2
2.附合水准路线
3
BM1
2
三、水准测量的实施(外业)
TP2 TP1
水准尺读数
后视
1.134
前视
1.677
1.444
1.324
1.822
0.876
高差 h米
平均高差
-0.543
改正后 高差
+0.120
+0.946
高程 H米
四、水准测量的检核
1、计算检核
ab h
2、测站检核 1)两次仪器高法
两 次 不 同 仪 器 高 度 的 水 平 视 线 ——( 改 变 仪 器高度应在10cm以上)测定相邻两点间的高差; 图根水准测量时两次高差之差应小于5mm,否则
式中,fh容——高差闭合差限差,单位:mm; L——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
普通水准测量
![普通水准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178dce6d844769eae009edc5.png)
普通水准测量一、水准点为了统一全国高程系统和满足各种测量的需要,测绘部门在全国各地设立并用水准测量方法获得其高程的固定点,这些点称为水准点(Bench Mark),简记为BM。
水准点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
1. 永久性水准点永久性水准点一般用混凝土制成标石,标石的顶部嵌有半球形的金属标志,其顶部标志着该点的高程。
水准点标石的埋设处应选在地质稳定牢固、便于长期保存又便于观测的地方。
标石的顶部一般露出地面,如图2-15所示。
但等级较高的水准点的标石顶面埋于地表下,使用时,按指示标记挖开,用后再盖土,如图2-16所示。
永久性水准点也可以用金属标志将其埋设在坚固稳定的永久性建筑物的基角上,称为墙上水准点,如图2-17所示。
图2-15 水准点标石及埋设(尺寸单位:cm)图2-16 高等级水准点标石及埋设(尺寸单位:cm)2.临时性水准点临时性水准点可以用大木桩打入地面下,桩顶钉入顶部为半球形的铁钉。
也可以利用地面上突出的坚硬岩石或在建筑物的棱角处、电线杆上、大枯树上以及其它固定的、明显的、不易破坏的地物上,用红油漆画出临时水准点的标志“○+BM i ”或“○·BM i ”。
水准点做标志后,还应在记录簿上绘制“点之记”,即绘记水准点附近的草图或对点周围的情形加以说明,注明水准点的编号i ,一般在编号前加BM 作为水准点的代号BM i 。
二、 施测方法如图2-18所示,已知A 点高程H A ,现要求出B 点高程H B 。
因两点的距离较远或高差较大,则安置一次仪器无法测出A 点与B 点的高差h AB ,此时可在两点间加设若干个临时立尺点,称为转点(以符号ZD 表示),转点(ZD )是指在水准测量中既有前视读数,又有后视读数,只起传递高程作用的点。
然后连续多次安置水准仪,测定两相邻点间的高差,最后取各个高差的代数和,可得到A 、B 两点的高差。
图2-18 普通水准测量施测示意图具体观测步骤如下:(1)如图2-18,置水准仪于距已知后视高程点A 一定距离的Ⅰ处,并选择好前视转点ZD 1,将水准尺置于A 点和ZD 1点上。
普通水准测量
![普通水准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a2ef4f13580216fc700afd9d.png)
普通水准测量普通水准测量是指国家等级控制以下的水准测量,又称等外水准测量,常用于局部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图根高程控制或一般工程施工的高程测量。
2.3.1 水准点和水准路线一、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常以BM表示。
二、水准路线水准路线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1.附合水准路线如图2-14所示,从已知水准点BM1出发,经各待定高程点逐站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BM2上,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2.闭合水准路线如图2-15所示,从已知水准点BM5出发,经各待定高程点逐站进行水准测量,最后返回到已知水准点BM5上,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3.支水准路线若从已知水准点出发,经各待定高程点逐站进行水准测量,既不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也不返回原已知水准点,称为支水准路线 (图2-16)。
附合路线和闭合路线能对测量成果进行有效的检核,而支水准路线必须进行往返观测,否则不能保证测量成果的可靠性。
2.3.2 水准测量的外业水准测量的外业包括现场的观测、记录和必要的检核。
一、观测与记录如图2-17所示。
A为已知水准点,高程为36.565m,为测定未知点1、2的高程,布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分为3个测段,计5个测站。
施测时,首先安置水准仪于测站Ⅰ,以A为测站Ⅰ的后视点,在路线前进方向与后视距离大致相等处,选择转点TP1,作为测站Ⅰ的前视点。
所谓转点是临时设置,用于传递高程的点。
在A点和TP1点上各立一水准尺。
仪器粗略整平后,先后对后视尺和前视尺照准、读数。
计算A至TP1点的高差h1=a1-b1,将结果记入高差栏内。
表2-1 水准测量手簿测站测点水准尺读数/m 高差 /m 高程/m 备注后视(a) 前视(b) + -Ⅰ ATP12.305 0.875 1.430 36.565Ⅱ TP111.526 1.982 0.456Ⅲ 1 0.936 2.182 ?1.24620.725 2.024 1.299Ⅳ 2TP22.020 ?0.468 1.552 36.565Ⅴ TP2A检核[] 7.512 ?7.531 2.982 3.001检核无误后,将仪器搬至测站2,TP1点原地不动,变为测站2的后视尺,而将A点的标尺移至待定点1,作为测站2的前视尺,然后进行与测站1相同的观测和记录,再按同样的作业程序,依次经待定点1、2和转点TP2返回水准点A。
实验01 普通水准测量一站施测
![实验01 普通水准测量一站施测](https://img.taocdn.com/s3/m/33d70c6602768e9951e738ea.png)
姓名:班级:学号(短号):实验一普通水准测量一站施测一、实验目的1、熟悉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操作技巧。
2、学会普通水准测量的实践作业过程。
3、掌握两次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的一站施;掌握测量结果观测、记录和数据整理及校核计算。
二、实验设备及器件:DS3水准仪、三脚架、尺垫、记录板和测伞,另外自备2H铅笔和计算器。
三、课时安排:2学时四、实验步骤及要求1. 每组4-5人,共同完成一站施测,确定起始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和终点。
人员分工是:两人扶尺,一人记录,一人观测。
施测1~2站后轮换工作。
2. 两次仪器高法:①在A、B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用圆水准气泡进行仪器的粗平——使圆水准气泡居中,通过目镜调焦消除视差;在A、B两位置放置水准尺(注意视距小于100米,前后视距应该大致相等,可以用步测的方法确定);②用望远镜瞄准后视尺的黑面,仪器精平(管水准气泡居中)后读取读数,记录在表格中;用望远镜瞄准前视尺的黑面,仪器精平(管水准气泡居中)后读取读数,记录在表格中;③把仪器高升降至少10cm后,重复以上测量操作。
④数据的检核,检核的标准:两次测的高差之差小于5mm。
3. 双面尺法:①在A、B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用圆水准气泡进行仪器的粗平——使圆水准气泡居中,通过目镜调焦消除视差;在A、B两位置放置水准尺(注意视距小于100米,前后视距应该大致相等,可以用步测的方法确定);②用望远镜瞄准后视尺的黑面,仪器精平(管水准气泡居中)后读取读数,记录在表格中;用望远镜瞄准后视尺的红面,仪器精平(管水准气泡居中)后读取读数,记录在表格中;③用望远镜瞄准前视尺的黑面,仪器精平(管水准气泡居中)后读取读数,记录在表格中;用望远镜瞄准前视尺的红面,仪器精平(管水准气泡居中)后读取读数,记录在表格中;④数据的检核,检核的标准:黑红面测的高差之差小于5mm。
4. 注意事项:①立尺人应思想集中,水准尺应竖直,前后视距应大致相等;②在已知点上和待定点上不能放尺垫,仪器未搬迁时后视尺不能移动,仪器搬迁时前视尺的尺垫不能移动;③尺垫应踏入土中或放置在固定的地面上;④注意仪器安全。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04db6ff5f8c75fbfc77db2e7.png)
安置仪器
粗略整平(粗平)
测量技能大赛培训
精确整平(精平)
读数
测量技能大赛培训
水准测量原理示意图
hAB a b
测量技能大赛培训
三、水准仪的检验
◇水准仪的主要轴线
(1)圆水准器轴L′L′ (2)水准管轴LL
(3)视准轴CC
(4)竖轴VV
测量技能大赛培训
1、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
(1)检验方法:粗平后,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
fh vi= ni n
f h 按照水准路线长度调整: v Li i L
测量技能大赛培训
五、水准测量数据处理
1、闭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测量技能大赛培训
闭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按测站数调整高差闭合差)
测点
BMA 测站数 (个) 实测高差h (m ) 高差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 (m ) 高程 (m )
(2)视线高法
Hi
水平视线
b
B
hAB
A HB=HA+hAB HA 大地水准面
Hi H A a H B b H B Hi b
测量技能大赛培训
二、水准测量仪器及工具
1、常见水准仪
DS3微倾式水准仪
自动安平水准仪
塔尺
双面尺
测量技能大赛培训
精密水准仪
精密水准尺
测量技能大赛培训
数字水准仪和条码标尺
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前视b 高差h (m) 高程 ( m) 476.668 0.415 1.463 0.456 1.326 0.986 1.108 478.525 477.539 477.083
水准尺读数(m)
备注
水准点 转点 转点 转点 转点 待定点
水准测量—普通水准测量(建筑工程测量)
![水准测量—普通水准测量(建筑工程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3595b1f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4.png)
1.水准点 ➢定义:通过水准测量方法获得的高程固定点,简记BM。
➢分类:永久性、临时性
图2-13 永久性水准点示意图
2.施测方法
图2-14 普通水准测量示意图
➢ 转点(ZD):因两点的距离较远或高差较大,安置一 次仪器无法测出A点与B点的高差 ,此时则需在两点间加设
若干个临时立尺点,称为转点,起传递高程的作用。
➢ 测站:每安置一次仪器即为一站
3.施测步骤
⑴ 每一测站上的观测步骤 选转点→安置仪器→粗平→瞄准后尺→精平→读后视读数→瞄准 前尺→精平→读前视读数→迁站 ⑵ 迁站方法
仪器搬到下一测站,上一测站的后尺变为下一个测站的前尺, 上一测站的前尺(不动只翻转)变为下一测站的后尺
4 .记录与计算
表2-2 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计算公式:
⑴每站高差: hi = 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 ai- bi (i = 1,2,3,…,n)
⑵总高差: ∑hi = h1+h2+h3 +‥‥+hn ∑hi= ∑ai-∑bi(表明计算无误) HB=HA+ ∑hi
5.施测过程中注意事项
(1)水准仪应安置在离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之处。 (2)为及时发现观测中的错误,通常采用“两次仪器高法”或 “双面 尺法”。 (3)转点的选择将影响到水准测量的观测应放置尺垫。但值得注意的是水准点 上不能安放尺垫。 (4)水准尺应交替使用,但要注意保证转点的位置不变。 (5)∑a-∑b=∑hi,只表明计算无误,不表明观测和记录无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水准测量实施
一、水准点和水准路线
水准点是测区的高程控制点,一般缩写为“BM”,用“ ”符号表示。
水准路线依据工程的性质和测区的情况,可布设成以下几种形式:
1.闭合水准路线。
如图2-13a)所示,是从一已知水准点BM A出发,经过测量各测段的高差,求得沿线其它各点高程,最后又闭合到BM A的环形路线。
2.附合水准路线。
如图2-13b)所示,是从一已知水准点BM A出发,经过测量各测段的高差,求得沿线其它各点高程,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BM B的路线。
3.支水准路线。
如图2-13c)所示;是从一已知水准点BM1出发,沿线往测其它各点高程到终点2,又从2点返测到BM1,其路线既不闭合又不附合,但必须是往返施测的路线。
图2-13 水准路线图
二、施测方法
普通水准测量通常用经检校后的DS3型水准仪施测。
水准尺采用塔尺或单面只,测量时水准仪应置于两水准尺中间,使前、后视的距离尽可能相等。
具体施测方法如下:
(1)如图2-14,置水准仪于距已知后视高程点A一定距离的Ⅰ处,并选择好前视转点ZD1,将水准尺置于A点和ZD1点上。
(2)将水准仪粗平后,先瞄准后视尺,消除视差。
精平后读取后视读数值a1,并记入五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见表2-3。
(3)平转望远镜照准前视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值b1,并记入五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
至此便完成了普通水准测量一个测站的观测任务。
(4)将仪器搬迁到第Ⅱ站,把第Ⅰ站的后视尺移到第Ⅱ站的转点ZD2上,把原第Ⅰ站前视变成第Ⅱ站的后视。
(5)按(2)、(3)步骤测出第Ⅱ站的后、前视读数值a2、b2,并记入五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
(6)重复上述步骤测至终点B为止。
B点高程的计算是先计算出各站高差:
h i = a i - b i (i=1,2,3……n)(2-6)
再用A点的已知高程推算各转点的高程,最后求得B点的高程。
即:h1=a1-b1H ZD1=H A+h1
h2=a2-b2H ZD2=H ZD1+h2
…………
h n=a n-b n H B=H ZDn+h n
将上列左边求和得:
∑h=∑a-∑b=h AB (2-7) 从上列右边可知:
H B=H A+∑h(2-8)
需要指出的是,在水准测量中,高程是依次由ZD1、ZD2……等点传递过来的,这些传递高程的点称为转点。
转点既有前视读数又有后视读数,转点的选择将影响到水准测量的观测精度,因此转点要选在坚实、凸起、明显的位置,在一般土地上应放置尺垫。
三、校核方法
1.计算校核
由公式(2-7)看出,B点对A点的高差等于各转点之间高差的代数和,也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的差值,即:
h AB=∑h=∑a-∑b(2-9)
经上式校核无误后,说明高差计算是正确的。
按照各站观测高差和A点已知高程,推算出各转点的高程,最后求得终点B的高程。
终点B的高程H B减去起点A的高程H A应等于各站高差的代数和,即:
H B-H A=∑h(2-10)
经上式校核无误后,说明各转点高程的计算是正确的。
2.测站校核
水准测量连续性很强,一个测站的误差或错误对整个水准测量成果都有影响。
为了保证各个测站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校核。
变更仪器高法:在一个测站上用不同的仪器高度测出两次高差。
测得第一次高差后,改变仪器高度(至少10cm),然后再测一次高差。
当两次所测高差之差不大干3~5mm则认为观测值符合要求,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若大于3~5mm则需要重测。
双面尺法:本法是仪器高度不变,而用水准尺的红面和黑面高差进行校核。
红、黑面高差之差也不能大于3~5mm。
3.成果校核
测量成果由于测量误差的影响,使得水准路线的实测高差值与应有值不相符,其差值称为高差闭合差,若高差闭合差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时,认为外业观测成果合格;若超过允许误差范围时,应查明原因进行重测,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一般等外水准测量的高差容许闭合差为:
平原微丘区f h容=±12n mm
山岭重丘区f h容=±40L mm (2-11)式中:L——水准路线长度,以km为单位。
五等水准测量的成果校核,主要考虑其高差闭合差是否超限。
根据不同的水准路线,其校核的方法也不同,各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如下:
(1)附合水准路线:实测高差的总和与始、终已知水准点高差之差值称为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
即:
f h=∑h-(H终-H始)(2-12)
(2)闭合水准路线:实测高差的代数和不等于零,其差值为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
即:
f h =∑h (2-13)
(3)支水准路线:实测往、返高差的绝对值之差称为支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
即:
f h =-|h 往|-|h 返| (2-14)
如果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f h 小于或等于其容许的高差闭合差f h 容,即f h ≤f h 容,就认为外业观测成果合格,否则须进行重测。
四、成果处理
五等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就是当外业观测成果的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时,所进行的高差闭合差的调整,使调整后的各测段高差值等于应有值,也就是使f h =0。
最后用调整后的高差计算各测段水准点的高程。
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以水准路线的测段站数或测段长度成正比,将闭合差反号分配到各测段上,并进行实测高差的改正计算。
1.按测站数调整高差闭合差
若按测站数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则某一测段高差的改正数V i 为:
V i
=
n
f h
∑n i (2-15)
式中:∑n ——水准路线各测段的测站数总和; n i ——某一测段的测站数。
按测站数调整高差闭合差和高程计算示例如图2-15所示,并参见表2-4。
图2-15 符合水准路线
按测站数调整高差闭合差及高程计算表 表2-4
测段 编号 测点 测站数(个) 实测高差(m) 改正数(m) 改正后的高差(m) 高程(m) 备 注
1 BM A BM 1 BM
2 BM
3 BM B
12 +2.785 -0.010 +2.775 36.345 39.120 34.745 36.704 39.039
H BMB -H BMA =2.694 f h =∑h - (H BMB -H BMA )=
2.741-2.694 =+0.047 ∑n =54
V i =-
n
f h
∑·n i 2 18 -4.369 -0.016 -4.385 3 13 +1.980 -0.011 +1.969 4
11 +2.345 -0.010 +2.335 ∑
54
+2.741
-0.047
+2.694
2.按测段长度调整高差闭合差
若按测段长度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则某一测段高差的改正数Vi 为:
V i =-L
f h
∑L i (2-16)
式中:∑L ——水准路线各测段的总长度;
L i——某一测段的长度。
按测段长度调整高差闭合差和高程计算示例如图2-15所示,并参见表2-5。
按路线长度调整高差闭合差及高程计算表表2-5
测段编号测点
测段数
(个)
实测高差
(m)
改正数
(m)
改正后的
高差(m)
高程(m) 备注
1 BM A
BM1
BM2
BM3
BM B 2.1 +2.785 -0.011 +2.774 36.345
39.119
34.736
36.704
39.039
f h=∑h- (H BMB-H B,MA)
=2.741-2.694
=+0.047
∑L=0.1
V i=-
L
f
h
·L i
2 2.8 -4.369 -0.014
-4.383
3 2.3 +1.980 -0.012
+1.968
4 1.9 +2.34
5 -0.010
+2.335
∑
9.1 +2.741 -0.047 +2.694
还是按测段长度调整高差闭合差(见表2-5),都应满足下列关系:
∑V=f h
也就是水准路线各测段的改正数之和与高差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