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二年级作文我的家乡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二年级作文《我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对家乡的描写和感受。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材:绘本《我的家乡》。
2. 教具:PPT、幻灯片等。
3. 材料:学生们事先准备好的关于家乡的图片或文字。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话题: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述一篇关于我们家乡的作文。
首先请大家分享一下对于家乡的认知和感受。
2. 学习绘本《我的家乡》:教师出示绘本《我的家乡》,并让学生自己阅读。
教师讲述绘本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对家乡的地理位置、美丽景色、人文历史等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听写关键词:教师根据绘本内容,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或PPT上,让学生听写并补充完整。
4. 学习句型表达: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绘本内容,学习一些关于家乡的句子表达,例如:“我家乡的天气常常晴朗。
”、“我家乡的风景非常美丽。
”、“我家乡的人们友善热情。
”5. 分组讨论写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同学的家乡进行讨论,以展开写作。
让学生们合作讨论,互相补充,搜集关于家乡的素材和信息。
6. 个人写作:小组讨论结束后,学生们回到座位上进行个人写作。
教师提供一些写作指导,比如:写一写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等等。
7. 互评与反馈:学生们完成作文后,互相交换作文进行阅读和评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改进自己的作文。
8. 作品展示:选择几篇优秀的作文,让学生们朗读或背诵,并展示在教室的墙上或公示栏上,让更多的人欣赏学生们的作品。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学生们在小组讨论和互评过程中,也锻炼了与人合作和表达意见的能力。
最后,通过展示作品,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小学二年级社会教案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小学二年级社会教案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和想法。
2. 培养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
4. 引导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乡的风土人情。
二、教学准备:1. 学生的调查表格。
2. 录音设备。
3. 图片或视频资料关于家乡的风土人情。
4. 地理教科书或相关资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认识自己的家乡和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询问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印象和认知,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调查研究(15分钟)学生使用提前准备好的调查表格,在家长的帮助下对自己的家乡进行简单的调查研究。
调查内容可以包括:家乡的名称、地理位置、特色风景、著名人物等等。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 分享调查结果(10分钟)学生依次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补充或纠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
4. 观看资料(15分钟)老师播放一段关于家乡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对家乡的更深入的问题和疑惑。
5. 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组合,共同讨论和解答彼此的问题。
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
6. 学习归纳(10分钟)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老师帮助学生归纳出家乡的一些特点和风土人情。
7. 说说家乡(10分钟)学生个别上台,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乡的风土人情,可以结合图片或者简单的道具进行展示。
8. 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跟家人讨论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并将讨论结果写下来,准备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知,对家乡的风土人情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在下节课中,要继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和表达出来。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途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了解家乡的过程中。
(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家乡特点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家乡资源、保护家乡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环境(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培养学生关注家乡自然环境的变化,提高环保意识。
2. 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景观(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著名景点、传统建筑等。
(2)培养学生欣赏家乡人文景观的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3. 第三课时:家乡的风俗习惯(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民间习俗、传统节日、美食等。
(2)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的责任感。
4. 第四课时:家乡的物产资源(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农产品、特产、矿产等资源。
(2)培养学生珍惜家乡资源、保护家乡环境的思想意识。
5. 第五课时:家乡的发展与变化(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2)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愿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家乡的相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家乡的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展示法,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物产资源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发展的关注程度,以及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意愿。
3. 学生在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环节的表现,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2. 课件: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物产资源等方面的图片、视频等。
人教版小学社会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社会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的家乡课时一:我的家乡有什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学会运用一些地方特有的词汇进行描述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2. 家乡的特点和名胜古迹3. 常用的地理词汇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看家乡的宣传片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感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3. 理解:教师讲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引导学生研究相关词汇,并进行语音、拼读和记忆。
4. 运用:学生完成练,运用所学词汇来描述家乡的特点和名胜古迹。
5.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感受,强化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课时二:家乡的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观察和了解家乡的变化2. 学会用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来描述家乡的变化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教学内容:1. 家乡的变化和原因2. 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词汇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老照片和现在的家乡照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讨论家乡的变化。
2. 感知:帮助学生观察和发现家乡的变化,并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
3. 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研究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词汇,并进行记忆和练。
4. 运用:学生完成练,用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词汇来描述家乡的变化。
5.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思考家乡的变化对他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第二单元:美丽的大自然课时一:四季的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和特点2. 学会运用四季的描述词汇进行表达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教学内容:1. 四季的概念和特点2. 描述四季的词汇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四季图片和讨论四季的感受,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感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四季的特点,引导他们研究相关的描述词汇。
3. 理解:教师讲解四季的概念和特点,并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相关的词汇。
4. 运用:学生完成练,运用所学词汇来描述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二年级作文我的家乡教案
二年级作文我的家乡教案教案专家指导:二年级作文《我的家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和了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板书:我的家乡2. 课件或图片:展示学生家乡的照片或视频等。
3. 学生练习册、铅笔、彩色笔等。
三、教学过程:A. 导入:1. 利用照片或视频等展示学生家乡的特色地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回忆和描述家乡的一些特征,例如:家乡的名字、地理位置、气候、风景等。
B. 激发思路:1. 继续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文化和人物。
例如:家乡的传统风俗、有名的人物、特色的美食等。
2. 学生自由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观察力,留下一个个标签或关键词,方便后续写作时使用。
C. 写作指导:1. 引导学生按照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写作:家乡的地理环境、家乡的文化和人物、我对家乡的感受。
2. 帮助学生组织思路,以简单的句型为主,避免语言难度过高。
3. 鼓励学生使用适当的形容词和副词,使句子更有生动感。
D. 分组练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四人左右,共同完成作文的写作。
2. 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分享自己的作文,鼓励其他小组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E. 写作分享:1.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作文,其他学生可以借鉴和学习。
2. 老师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同时提出适当的修改意见,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F. 作品展示:1. 邀请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发表在班级或学校的网站或公共展示区,与其他同学共享。
2. 鼓励学生在家中、社区、学校等地口头或书面形式介绍自己的家乡。
四、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自己的《我的家乡》作文,通过朗读、展示或分享等形式互相欣赏和学习。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教学前了解学生的家乡特色和背景,因此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教师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他们逐步提升写作的语言水平。
3. 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和提出建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第14课 我不喜欢》地方教材
第14课我不喜欢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是令人不满意的。
2、还有一些人的行为也是令满不满意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做一个令人喜欢的人
教学准备:
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
我不喜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你知道吗?
引入课题
二、新课
1、你能说一说家乡有哪些地方令人不满意吗?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
2、对于改正家乡不令人满意的地方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每个小组提出一个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小组讨论后提出“改进意见”
3、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认得行为令人不满意,例如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遵守交通规则……那这些行为你的身上有看见吗?
小组内讨论
设计一个警示的标语来警醒人们,让人们来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做一个人人都喜欢的人。
4、读一读
三、建设家乡
对于建设家乡你能提出什么意见?
板书设计:14.我不喜欢
不喜欢的…..
……
学生安全教育:
课后反思:。
二年级地方课计划及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计划及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家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的家乡,增进对家乡的认知和感情。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和传承家乡文化的意识。
1.2 教学重点家乡的地理位置、特色家乡的文化、民俗1.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1.4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家乡。
1.5.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特色。
讲解家乡的文化、民俗,可以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进行讲解。
1.5.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家乡话题进行研究。
1.5.4 分享环节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1.5.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家乡的特点和文化,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1.6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学到的关于家乡的知识。
第二章:我们的家乡美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美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和分享美食。
2.2 教学重点家乡的特色美食美食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2.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美食的热爱和传承意识2.4 教学准备食材、工具等教学材料2.5 教学过程2.5.1 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食。
2.5.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特色美食,讲解美食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
2.5.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家乡特色美食进行制作。
2.5.4 分享环节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美食。
2.5.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家乡美食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6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学到的关于家乡美食的知识,并尝试制作。
第三章:家乡的自然环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2 教学重点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环保知识和实践3.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3.4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3.5 教学过程3.5.1 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
吉林省地方教材二年级下册《家乡》全册教案
吉林省地方教材二年级下册《家乡》全册教案第1课.老规矩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文化的不通风俗惯。
2.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了解在以前的生活中我们遵守的规矩。
3.经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体验归纳总结的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家乡的老规矩。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老规矩,反映着地方文化的差异。
教学准备:文字资料、图片以及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们家里在过年的时候有哪些俗呢?有年龄大的人存在就会有很多的规矩。
XXX、引入新知: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我们遵守的“规矩”他反应着地方文化的差异。
1、试一试每个地方、每个民族在吃饭这件事上,都有不同的俗和讲究。
我们从小就被告知“在饭桌上要懂规矩”那你们知道在饭桌上都要懂什么规矩吗?2、交流汇报除了用饭的规矩之外,你还知道其他反应故乡文化传统的“老规矩”吗?1)组内成员交流2)选出一名代表班级内成员汇报3、读一读:饭桌老规矩孩子的座椅不能高于长辈的座椅。
长辈要坐中央。
一起吃饭时,晚辈不能先吃。
不能端着碗能到处走。
筷子不能插到碗里。
不能用筷子敲碗。
添饭时不能问“还要饭吗”。
用饭时不能吧嗒嘴。
4、小结:板书课题:1.老规矩饭桌老规矩……学生平安教育:课后反思:1第2课、户外游戏授课内容:户外游戏教学目标:相识故乡游戏的名称及游戏规则,分享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故乡的传统游戏名称。
教学难点: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体验到户外游戏的乐趣教学准备:向我们四周的人相识我们故乡的游戏有哪些,并相识其游戏规则。
一、谈话导入:导入:童年是美好的,是特别值得留恋的。
童年家乡的游戏更是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二、新授:1、说一说,你与小伙伴最爱玩哪些游戏?2、学生汇报:跳皮盘、跳房子、捉迷藏、打雪仗、踢毽子等等。
3、师:每一个人都是在游戏中成长起来的,游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大家的游戏花样可真多啊。
上面我们来统计一下,在我们故乡都有哪些游戏花样?4、学生说游戏的名称并说一说这个游戏的规则。
二年级家乡下册教案吉林省地方课程
二年级家乡下学期教学通案一、家乡的四季家乡四季的特点【教学内容】:课本第1—9页内容。
页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了解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访问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访问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了解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教学准备】:1、收集家乡四季的图片、照片、画报等。
、收集家乡四季的图片、照片、画报等。
2、了解家乡四季温度的变化。
、了解家乡四季温度的变化。
3、找找描写家乡四季景色的歌曲、歌谣、音像资料。
、找找描写家乡四季景色的歌曲、歌谣、音像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一、激趣引入我们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么你了解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吗?今天我们就来交流学习。
(板书课题)(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二、讲授新课1、谈一谈、谈一谈(1)、教师课本第2—3页的二十四节气图。
页的二十四节气图。
①想一想春夏秋冬怎么样划分。
①想一想春夏秋冬怎么样划分。
②我们的家乡一年四季分明。
②我们的家乡一年四季分明。
③我们家乡四季的景色真美呀!③我们家乡四季的景色真美呀!④谈谈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④谈谈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2、看一看、看一看(1)、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第4页的家乡四季的景色变化图。
页的家乡四季的景色变化图。
(2)、说说我们的家乡一年四季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说说我们的家乡一年四季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3)、说一说每个季节的特点。
、说一说每个季节的特点。
(4)、把自己印象中的一年四季的景象画出来。
、把自己印象中的一年四季的景象画出来。
3、展一展、议一议、展一展、议一议(1)、把你收集的图片和全班的同学交流,展示。
、把你收集的图片和全班的同学交流,展示。
(2)、我们这里一年四季的景色为什么不一样。
、我们这里一年四季的景色为什么不一样。
吉林地方课程二年级《家乡》下册1-7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家乡下册教学计划一、全学期本学科教学目的要求1、促进儿童综合性发展,培养学生融入周围的环境、爱家乡、参与家乡建设、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儿童。
2、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获得反思和激励。
3、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
4、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从而用心灵感受家乡的美丽。
5、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珍惜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6、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富饶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我们生活在她的博大胸怀之中感受到快乐。
7、使学生能通过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从而养成热爱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品格。
二、本册教材知识结构分析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材一共安排了16节课,每个主题活动可以根据城乡、地域和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替换和补充。
这些主题都是围绕认识家乡、探索家乡、热爱家乡的活动学习展开,使学生从认识身边的事物逐步扩展到更大范围的家乡。
三、本册教材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
培养学生融入周围的环境、爱家乡、参与家乡建设、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儿童。
教学难点:用心灵感受家乡的美丽。
通过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从而养成热爱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品格。
四、重点教学活动及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及具体措施1、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注重创设活动体验的真实情景和条件,而非在课堂里单纯讲授。
3、针对本校所处的环境组织教学,联系本地实际,充分开发本地的课程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
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课程的地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点,要与校本课程结合实施。
5、将吉林省的省情、地情、乡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五、教学时数:16课时课题老规矩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总第一节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哪些规矩。
2、体会这些规矩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生活中有哪些规矩。
教学难点体会这些规矩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教具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需要遵守的规矩,它反映着地方文化的差异,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浙教版二年级语文《我的家乡》教案
浙教版二年级语文《我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内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2.掌握词语“家乡”的含义。
3.能够通过描写家乡的语言表达,让他人对自己的家乡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词语“家乡”的含义。
2.理解课文的内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通过描写家乡的语言表达,让他人对自己的家乡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准备1.教材:浙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我的家乡》。
2.教具:课文课本、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从学生中了解到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引出本课的话题“家乡”。
2. 学习新课1.让学生先读一遍课文《我的家乡》。
2.学生跟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把握。
3.教师解释生词和句子中的难点,如“家乡”、“一年四季”等。
4.教师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给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让学生回答问题。
–你家乡的地理位置在哪里?–你们家乡的四季是什么样的?–你觉得你家乡最美的景色是什么?5.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肯定的反馈,并帮助学生丰富回答的内容。
3. 拓展延伸1.让学生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家乡的一些特色。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听讲、阅读等不同方式,收集家乡的资料,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3.学生将写好的短文逐句朗读,并相互交流,互相了解彼此的家乡。
4. 总结反思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进一步改善的建议,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
六、课后作业1.完成《我的家乡》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继续拓展延伸,写一篇更加详细的家乡介绍,包括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风物等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话题,让学生对家乡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拓宽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
通过写作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思考和感受。
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反馈,学生的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课文中的一些生词和句子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巩固。
二年级下家乡教案
。
04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知识点解析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家乡的发展变化
学生需要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 、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以及历史 、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需要了解家乡近年来在经济、文 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并能够 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
收集家乡资料:建议学 生在课后利用周末或假 期时间完成,约需3-4天 。
编写家乡故事:建议学 生在课后利用周末或假 期时间完成,约需2-3天 。
以上时间安排仅供参考 ,具体完成时间还需根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作 业难度进行调整。同时 ,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和需求,适当 调整作业内容和要求。
06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 ,树立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 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 意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 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02
教学内容与安排
家乡地理位置与特点
家乡的地理位置
介绍家乡所在的省份、城市或地 区,以及其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
家乡的特点
简要描述家乡的地理、气候、自 然景观等特色,以及家乡在中国 地图上的位置。
互动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互动环节, 如答题、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实地考察与体验活动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到家乡的实地考察,如 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让学 生亲身感受家乡的文化和历史。
体验活动
设计一些体验活动,如品尝家乡 美食、学习家乡民俗文化等,让 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生活和
文化。
社会实践
学生表现评价及改进措施建议分享环节设计思路说明
二.年级家乡教案
二年级《家乡》课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的锻炼,二年级学生的各种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大部分学生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有一定的说话、写话、绘画、观察、讲故事等能力,会读和愿意读课外书。
二、教材分析本册共有16课,通过美食、季节、自然灾害、医疗、景色、小动物、童趣、娱乐等方面的内容介绍,来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家乡。
三、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文字叙述,通过《饭店》、《伙伴》、《自然灾害》、《秋天来了》、《月圆中秋》、《一条小河》、《买与卖》、《秧歌儿》等内容的学习,是学生感受到家乡的饮食特点;我们生活离不开小伙伴,小伙伴是个人童年美好的回忆;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所以认识和学会应对自然灾害是生活的重要内容;认识一下家乡的秋天;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回忆一下河水或溪流对你的记忆;了解我们北方地区家喻户晓的民间艺术——秧歌儿,也是城乡民众喜爱的健身运动项目。
通过《医疗服务》、《马路》、《美景》、《麻雀》、《外乡人》、《取暖》、《村委会和居委会》等内容,来了解使我们收益的医疗服务有哪些;说说家和学校附近的马路变化;通过会议家乡的四季,感受一下家乡的美景;通过对麻雀的了解,来说说我们家乡的小动物;家乡的取暖方式,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的区别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能按课后“试一试”的要求,简短地讲故事、画一画、说一说。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看图、看文理解课文内容和内涵,并完成课后要求。
2、难点:用一句或几句来叙述、概括,并从中感受到家乡的美和奇特。
五、教学措施1、通过课前准备、课堂小组合作等形式来完成课业,激发学生爱动脑、爱探究的兴趣。
2、注重课本与现实相结合的形式,来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
六、评价方案1、课堂上的参与力和学习态度看40%。
2、课堂认为完成情况看30%。
3、看学生的预习(材料的准备、作业的完成)能力看30%。
七、教学进度表及安排隔周上一节《家乡》课。
(二)年级(家乡)教学进度表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课时教案课时教案课时教案课时教案课时教案课时教案。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第11课 夏天》地方教材
第11课夏天教学目标:1、感受夏天大自然的美好,体验夏天生活的快乐。
2、随着季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初步懂得夏季自我保护的基本策略与方法,学习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学会随着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保证自己健康、安全的生活。
4、通过交流,体会夏天大自然的美好,使学生懂得夏季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照顾自己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表现对夏天常见疾病与伤痛的关注,初步懂得夏季自我保护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教学准备:活动中所需的各种图片、材料、用具。
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夏天教学过程:一、导入家乡的夏天的气候很有特点,早晚凉爽,中午炎热。
家乡人的夏天生活特别有情趣。
引入课题二、新课1、到了夏天,人们的生活会出现哪些变化?(1)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在自己、同伴和老师身上找夏天:身上穿的衣服、流的汗、长的痱子等。
(2)在家里找夏天:防暑用的凉席、竹床、扇子、电风扇、空调、各种瓜果、冷饮等。
(3)集体谈话:“我找到了夏天。
”2、大自然中,有哪些现象会特别多地出现在夏天?(1)观察体验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大地的情形。
(2)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引导幼儿听打雷,看闪电,并使幼儿初步了解打雷、闪电是同时进行的,因为光速比声速快,所以人们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3)观察大风刮起时,树木飘摇、尘土飞扬的情形。
(4)当大雨倾盆时,引导幼儿听雨声、看雨帘。
(5)引导幼儿观察雨后的彩虹,体验雨后给人们带来的凉爽宜人的气息。
(6)教师总结,让幼儿了解夏天是雷雨大风较多的季节,天气变化频繁。
3、读一读:家乡的夏天板书设计: 11. 夏天夏天的变化……学生安全教育:课后反思:。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员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2)通过学习,使学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家乡的美景。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员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2)提高学员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乡土情怀。
3. 情感目标:激发学员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员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
(2)培养学员观察家乡、描述家乡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帮助学员建立起对家乡的认知体系。
(2)如何引导学员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家乡的美景。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员充分感受家乡的美好。
2. 观察教学法:组织学员观察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员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2. 学员准备:提前了解自己的家乡,准备分享家乡的趣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员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邀请学员分享自己家乡的趣事,激发学员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教学基本内容:(1)教师课件展示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基本信息。
(2)分小组讨论,让学员深入了解家乡的各个方面。
3. 实践活动:(1)组织学员观察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2)让学员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家乡的美景。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员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员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5. 布置作业:(1)让学员绘制一幅描绘家乡美景的画。
(2)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资源:介绍家乡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农业资源等。
2. 家乡的经济特色:讲解家乡的主要产业、经济发展状况等。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途径,了解家乡的特色。
(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家乡的风土人情进行整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2)提高学生关爱家乡、保护家园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1课:家乡的自然风光1. 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等。
2. 欣赏家乡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湖泊、树木等。
第2课:家乡的人文景观1. 了解家乡的历史沿革、著名人物、传统文化等。
2. 参观家乡的人文景观,如古迹、寺庙、公园等。
第3课:家乡的民俗风情1. 学习家乡的民间艺术、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
2. 体验家乡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唱地方戏曲等。
第4课:家乡的物产丰富1. 了解家乡的农业、工业、特色产业等。
2. 品尝家乡的美食、特产,如糕点、水果、茶叶等。
第5课:家乡的保护与发展1. 讨论家乡的保护措施,如环保、古建筑保护等。
2. 思考家乡的发展方向,如旅游业、教育事业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特色。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保护与发展意识的提高。
3. 学生在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下册《家乡》课本及配套资料。
2. 课件: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图片及视频。
3. 实践活动材料:调查表、访问记录、收集的资料等。
六、教学内容第6课:家乡的建筑特色1. 学习家乡的传统建筑风格,如宫殿、民居、园林等。
2. 考察家乡现代建筑的发展变化,如摩天大楼、商业中心等。
第7课:家乡的生态环境保护1. 了解家乡的生物多样性,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1.地震来临时该如何保护自己,例如躲到桌子下面或者蹲在墙角。
2.在地震过程中如何应对,例如不要惊慌失措,保持冷静。
四、案例分析(10分钟)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解地震中的应对策略,以及正确的疏散方式。
五、练习与巩固(15分钟)
1.组织学生模拟地震,让学生熟练掌握校园避震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如何通过锻炼和饮食等方式来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问学生“你们知道人体内有哪些器官和组织吗?它们都有什么作用?”的方式引入本课的学习内容。
2. 演示(15分钟)
通过PPT和模型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人体内的不同器官和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同时,解释它们在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方面的作用。
板书设计
我和规则做朋友
课题名称
面对学习困难
课题类型
新授
累计课时
9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1. 学生了解学习困难的概念及种类;
2. 学生知道面对学习困难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3. 学生学会寻找帮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面对学习困难的正确态度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解决学习困难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哪些电器是有危险的。
教学难点
如何让小学生掌握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 复习安全知识:请学生回忆一些有关安全的问题,例如:学校、家庭、道路交通等,提醒学生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二年级下册《夸家乡》口语交际教案
二年级下册《夸家乡》口语交际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乡,包括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特色美食等方面。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家乡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地域认同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与家乡相关的课文内容。
2.2 教学资源: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特色美食等图片或视频资料。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关于自己家乡的资料,如图片、视频或实物等。
3.2 课堂导入: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课堂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自己收集的家乡资料,其他学生倾听并提问。
3.4 口语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家乡的特点。
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表现。
4.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鼓励。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态度。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小作文,巩固课堂所学。
5.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景点或特色美食制作过程,增强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5.3 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共同关注学生的进步。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6.2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同伴互助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6.3 引导启发:教师在学生口语表达时,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第七章:教学难点与解决方法7.1 难点:学生口语表达时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二年级下册《夸家乡》口语交际教案
二年级下册《夸家乡》口语交际教案第一章:课程背景与目标1.1 课程背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2 课程目标1. 能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
2. 学会用恰当的词语夸赞家乡的风景、物产等。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步骤2.1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学会用词语夸赞家乡的风景、物产等。
2.2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自己的家乡了解多少,让学生简单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基本情况等。
2. 讲解与示例:教师举例夸赞家乡的风景、物产等,如“我的家乡有美丽的山川、丰富的物产,人们热情好客。
”3. 学生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成员进行夸赞家乡的练习,其他成员倾听并给予评价。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风景、物产等。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及倾听、表达能力。
4.2 教学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家乡的资料,如文化、历史、名人等,下一节课分享。
5.2 教学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学生向家长介绍自己的家乡,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第六章:教学设计6.1 教学设计要点1.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
2. 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
3.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
6.2 教学设计步骤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置身于家乡的氛围中。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乡的特色进行讨论,并准备进行分享。
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导游,向其他同学介绍家乡的特色,其他同学作为游客进行提问和互动。
二年级下册《夸家乡》口语交际教案
二年级下册《夸家乡》口语交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乡,学会用恰当的语言介绍家乡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地域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如何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特色美食等。
2. 学习如何用恰当的词语赞美家乡,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介绍家乡的特点,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用恰当的词语赞美家乡,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表达。
2.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采用示范法,教师带头示范,让学生跟着模仿。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谈谈对家乡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如何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3. 学习如何介绍家乡的人文景观,如历史遗迹、风景名胜等。
4. 学习如何介绍家乡的特色美食,如地方小吃、特色菜肴等。
5. 学习如何用恰当的词语赞美家乡,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6.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话题,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7.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8.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9.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尽量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10. 下一节课进行口语交际展示,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业成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口语表达,评价他们对于家乡的了解和热爱程度。
2. 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评价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他们对于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相关的家乡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教学展示。
2. 学生准备自己的家乡相关资料,如图片、故事等,用于课堂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四季的特点教学内容:课本第1—9页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访问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教学准备:1、收集家乡四季的图片、照片、画报等。
2、了解家乡四季温度的变化。
3、找找描写家乡四季景色的歌曲、歌谣、音像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我们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么你了解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吗?今天我们就来交流学习。
二、谈一谈1、教师课本第2—3页的二十四节气图。
(1)想一想春夏秋冬怎么样划分。
(2)我们的家乡一年四季分明。
(3)我们家乡四季的景色真美呀!(4)谈谈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三、看一看1、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第4页的家乡四季的景色变化图。
2、说说我们的家乡一年四季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3、说一说每个季节的特点。
4、把自己印象中的一年四季的景象画出来。
四、展一展、议一议1、把你收集的图片和全班的同学交流,展示。
2、我们这里一年四季的景色为什么不一样。
五、教师总结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回忆:上节课我们都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2、把你印象中的一年四季的特点说给大家听。
二、看一看、想一想1、学生说说在你的印象当中一年四季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2、教师知道学生看课本第6页的“四季温度的变化”图表。
(1)说说你看懂了什么?(2)你有什么发现?①春天天气开始变暖了、夏天天气真热呀、秋天的天气逐渐凉爽、冬天好冷啊!②我发现温度越高天气就越暖和。
③温度低天气就冷。
3、想一想,温度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三、记一记1、根据当地的天气预报,把一周的天气变化记录下来。
2、根据你的记录说说家乡的天气有什么特点。
3、说说你记录的感想。
四、读一读1、学生自由读“家乡四季歌”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五、议一议、填一填1、我们家乡的四季有什么特点?2、你对四季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填在课本第8页的表格里。
六、记一记、比一比1、看中央电视台,记录一下某一天长春、北京、武汉、海口四个城市的温度。
2、对这四个城市的温度进行一下对比。
3、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4、我们家乡的气温与其他省市有什么不同?5、为什么会有不同?6、近几年全球的气温经常发生异常,对此你有什么建议?7、为了防止全球气候的异常我们应该怎么做?8、发出你的倡议。
七、教师总结从本课的学习中你多学到了哪些知识。
家乡四季的生产活动教学内容:课本第10—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四季的农业生产特点。
2、知道家乡四季的生产生活及与农业有关的谚语、信息。
3、培养学生实践活动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四季的农业生产的特点。
教学准备:1、了解家乡四季的农业生产活动。
2、收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农事谚语、图片及有关的信息。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看见我们的爸爸、妈妈每天进行农业生产劳动,你想过吗?农业生产活动与四季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交流学习四季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关系。
二、访一访、问一问、看一看1、春天到了,人们都在做什么生产劳动呢?大家到家乡的周围去看一看。
2、访一访家乡的亲戚、朋友它们都在做什么生产劳动。
3、问一问:为什么做这样的生产劳动。
4、把你访到的、看到的、问到的讲给全班同学听。
5、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感想,把你才想法说出来。
6、春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三、议一议1、春天到了,你发现我们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1)春天天气暖和,我看见地里有热气上升。
(2)清明节前后,我们村开始种小麦了。
(3)五月中旬,我们这里开始给水稻插秧了。
(4)春游时,我看见农民伯伯开始种玉米了。
(5)爸爸告诉我一天谚语“不种五月田,不插六月秧。
”(6)我在郊区看见许多蔬菜大棚。
(7)上学路上,我看见林业工人正在绿化环境。
(8)我在广播种听到农村开始种地了。
2、看了春天家乡发生的变化,你有什么想法?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回忆:上节课我们都了解了哪些知识。
2、春天我们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看一看、展一展1、学生到社会上收集春节农事活动的图片。
2、把你收集到的图片拿到全班上展示。
3、同学互相欣赏图片。
4、看了这些图片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三、议一议1、关于四季你想知道什么?(1)我想知道每个季节有几个月。
(2)我想了解每个季节有几个节气。
(3)我想知道其他季节人们都干什么活。
(4)我想知道为什么不同的季节,人们的农事活动不一样。
2、同学讨论交流以上问题。
3、学生汇报讨论交流的结果。
四、访一访、填一填1、访一访家乡的人们一年四季都从事哪些农事活动。
你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2、把你访问的结果填写在课本第13页的表格中。
3、说一说你在访问过程中的感受。
4、通过访问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读一读1、学生自由读课本第14页的“二十四节气歌”。
2、全班学生齐读。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原来农事活动和节气有关。
六、看一看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许多生产活动已不受季节限制了。
2、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不受季节限制的生产活动。
七、填一填1、你的家乡有哪些不受季节影响的生产活动?2、把你知道填写在课本第15页的表格中。
3、是什么让农业发生了变化。
八、教师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单元自我评价教学内容:课本第16、1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2、通过自我评价形成学生的反思和激励能力。
3、回忆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准备:“连一连”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1、回忆: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2、同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二、选一选1、学生汇报乃收集四季景色的资料时,自己所采用的方法。
2、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补充说明。
3、把你所采用的方法在课本第16页的对于选项上打上对号。
4、统计一下看一看全班同学采用的那种方法最多。
那种方法最少。
5、学生讨论一下那种方法最为实用。
三、填一填1、我了解的农事活动有:____;____。
2、我知道的农业生产活动和____有关。
3、我能参加的劳动有:____。
4、我最喜欢的季节是____。
四、连一连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个图片所表示的农业活动是那个季节的。
2、学生完成课本第17页的“连一连”。
五、自我评价1、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一下自己。
(1)活动中注意倾听。
(2)与小组同学合作。
(3)在小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2、把你自己的评价结果填在课本第17页的对应选项上,并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六、教师总结。
教学后记:2、家乡的城市我们省的市州教学内容:课本第20—2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我们吉林省的各个城市的名字。
2、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3、培养学生收看家乡电视台的天气预报。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有哪些市州和县(区)。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吉林省和本市(州)的行政区划图。
2、学生看家乡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或电话号码簿,了解家乡有哪些市州和县(区)教学过程:一、读一读1、学生自由读课本第20页的“吉林省市州歌”。
2、学生汇报你都读懂了什么?3、谁能试着背下来这个诗歌。
二、数一数、填一填1、教师出示吉林省行政区划图。
2、让学生看这个行政区划图,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3、透过这个区划行政图,你看懂了什么?4、吉林省有()个市(州),它们的名字是()、()、()、()、()、()、()、()、()。
5、教师出示我们县的区划行政图。
(1)看一看我们家乡在这个图的什么位置。
(2)我们县有多少个乡(镇)。
(3)我们县每个乡(镇)的名字是什么?三、看一看1、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我们市有哪些县(区)。
(1)看本市的天气预报可以知道我们有哪些县(区)。
(2)看地图也可以知道我们市有哪些县(区)。
(3)查电话号码簿也能知道。
四、填一填1、我们的市(州)有哪些县(区),跟大家说一说。
2、把你知道的填在课本第22页的表格中。
我们的省会——长春教学内容:课本第23—2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自己的省会——长春。
2、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为家乡的繁荣而努力学习的意识。
3、增强学生实践活动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我们的省会——长春。
教学准备:找一找长春市的图片、照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1、谁知道我们吉林省的省会是那个城市?2、你喜欢长春吗?为什么?二、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1、关于我们的省会——长春,你了解吗,把你了解的介绍给大家。
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长春市的图片、照片或资料。
3、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感想?4、为了长春的明天更加的美好,你打算怎么做?5、教师小结(1)长春是吉林省的省会所在地,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吉林省最大的城市。
(2)长春市有“汽车城”、“电影城”、“文化城”、“森林城“之称。
(3)在长春市有很多的大学和报社、图书馆等。
(4)长春市的绿化面积很大,素有“春城”之美誉。
6、做一次有关“长春市”的展览。
三、选一选、展一展1、把我们收集到的图片、照片和资料选一选,办个长春市图片展。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画一画未来的长春。
3、学生展示。
4、师生互相评价。
5、说说这次活动的感受。
四、教师总结长春是我们的省会,是我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们要为长春的发展献言献策,为我省的经济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教学后记:我们省的其他城市教学内容:课本第27——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其他城市,增长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通过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其他城市,增长知识。
教学准备:找找省内各大城市的图片、照片、画报、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除了长春你还了解哪些城市?2、你生活在那个城市。
二、看一看、读一读1、教师出示吉林市的图片(1)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2)吉林市被誉为什么城。
(3)学生汇报交流。
2、吉林市是我省的第二大城市,那你知道吉林市为什么被称为“江城”吗?3、吉林市是全国重要的化学工业基地。
4、吉林的什么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
5、教师出示“延吉市”、“白城市”、“松原市”的图片。
(1)这些图片你喜欢哪一个?(2)你了解其中的那座城市,说一说。
(3)你去过其中的那个城市。
(4)通过这些图片你都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6、对比一下这四个城市,说说每个城市都有哪些特点。
7、你喜欢其中的哪个城市,为什么?三、教师总结把你对城市的了解介绍给家人及朋友听。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都了解了哪些城市?2、把你了解的知识给全班同学说一说。
二、看一看、说一说1、教师出示“四平市”的图片(1)你认识这些图片吗?知道它所展示的是那个城市吗?(2)你知道“四平保卫战”吗?说一说。
(3)四平市被称为“英雄城”你知道其中的来历吗,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