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与中国的地震烈度
地震震级、烈度、抗震设防烈度、动峰值加速度的区分
地震震级、烈度、抗震设防烈度、动峰值加速度的区分地震震级、烈度、抗震设防烈度、动峰值加速度1. 地震的震级地震的震级是相对于某一次具体地震而言的,是根据仪器测试结果衡量某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的来分级的,这个数据是唯一的。
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用符号M表示。
震级的原始定义是:在离震中100km处的坚硬地面上,由标准地震仪(摆的自振周期为0.8s,阻尼为0.8,放大倍数为2800倍)所记录的最大水平位移A(单位为μm)的常用对数值 M= lgA 。
因为这个震级的定义是1935年里希特所给出的,故称为里氏震级。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微震:M<2的地震,人们感觉不到。
有感地震:M=2,4的地震。
破坏性地震:M>5的地震,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强烈地震或大地震:M=7,8的地震。
特大地震:M>8的地震。
2. 地震烈度对于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但它对不同的地点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一般说离震中愈远,受地震的影响就愈小,烈度也就愈低。
对于一次地震的影响,随震中距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烈度区。
国家根据地面破坏程度的观察和感觉,人为地划分了12个度,即世界上通用的麦氏烈度表(MM)。
第12度是毁灭性的破坏程度。
但总之,震级和地震烈度都是相对于某一次具体地震而言的。
3. 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基本烈度其实是根据某地区地震的历史等因素综合考虑给定的,那是一种概率评估的结果。
国家根据我国各地区不同情况,给出一个地震基本烈度表,以作为建筑物抗震能力设计的参考,具体见1999年由国家地震局颁布实施的《中国地震烈度表》。
某地区如果划分的基本烈度大,则同样的建筑物要求的抗震级别就要高一些。
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是指该地区今后50年时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到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4. 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要求有关的,它根据各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建筑物重要性等确定的抗震设防烈度,一个建筑物的取用的抗震设防烈度未必和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一致。
日本与中国的地震烈度(内容清晰)
日本与中国的地震烈度饶扬誉孟慧付燕玲罗兰(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 430071)日本气象厅的地震烈度(IJMA,Intensity of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称为“震度”,从0到7度共划分为8个等级(表1)。
除根据宏观地震现象外,日本的地震烈度主要考虑地震时地面的最大水平加速度。
表1 日本地震烈度表烈度(震度) 名称说明加速度(cm·s-2)0 无感人无感觉,地震仪可以记录到。
<0.31 微震静止的人或对地震特别注意的人能感到有地震。
0.8~2.52 轻震多数人可感到,屏风仅有轻微的震动。
2.5~8.03 弱震房屋摇动,屏风咔咔响,电灯等垂吊物在摇动,容器内水面发生波动。
8.0~25.04 中震房屋强烈摇动,放置不稳的花瓶等倾倒,器内水外溢,行人有感,人逃屋外。
25.0~80.05 强震墙壁裂缝,墓碑、石灯笼倒塌,烟囱毁坏。
80.0~2506 烈震房屋倒塌30%以下,山崩、地裂、多数人无法站立。
250~4007 激震房屋倒塌30%以上山崩、地裂、有断层发生>400在发布实时地震预警信息时,往往采用随时间而变化的实时地震烈度(Ir)[1]。
为了进一步区分破坏性烈度的等级,常常把5度和6度进一步细分为5-、5+、6-和6+,表示5度弱、5度强、6度弱和6度强的震感。
所以,实际发布的烈度有10个等级(负值烈度除外)。
实时地震烈度,是地震灾害速报和预警的基础,而核心是采用时间域近似滤波法。
以往,计算IJMA是在频率域进行滤波变换,往往需要在地震动结束时才能算出烈度值,地震预警的时间延误十分明显。
后来改进了滤波方法,采用在时间域近似滤波方法[1],这样,就可以得到随时间而变化的实时地震烈度值Ir,而时间序列内Ir的最大值Ia(近似地震烈度,发布系统自动舍小留大),就是与IJMA对应的地震烈度。
它和中国的12等级的地震烈度有较大差别。
中国的地震烈度从Ⅰ度~Ⅻ度共划分为12个等级(见表2)[2]。
电信设备抗震检测的规定
2 美国
美国作为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大量的震害灾难促使美国政 府非常重视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和网络通信设备抗 震性能鉴定工作。为此国家专门颁布了相应的法律和法规, 确定了邮电工程作为国家生命线工程的重要地位,通过对 大量已经发生的地震震害的调查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 网络通信设备抗震目标,并实施对网络通信设备的大量的 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电信设备抗地震性 能检测的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信息工程部分)
5 通信工程抗震的相关规定(P49)
5.1电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5.2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要求 5.3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的规定(P59)
目录 一、电信设备抗震检测相关知识介绍(了解)
二﹑电信设备抗震研究和检测的重要性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附 表)
地震灾害 earthquake disaster
由地震产生的灾害。简称震灾或震害。一般 分为地震原生灾害和地震次生灾害。
工程结构破坏等级 grade of earthquake damaged engineering structure
结构出现共振时的频率。 抗震加固 seismic strengthening for
engineering 为使不合格抗震鉴定要求的既有工程结构达到
固定的抗震设防标准而进行的设计和施工。
生命线工程 lifeline engineering 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且地震破坏会导致城市局部或全部瘫痪,引 发次生灾害的工程,如供水﹑供电﹑交通﹑电讯、煤气﹑铁路等。 GB/T18028.3有关生命线工程包括:生命线工程是指供水系统、 供气系统、排水系统、交通系统、供电系统和通信系统中的各类 工程结构设施、设备 。
福岛地震反思国内建筑结构抗震
福岛地震反思国内建筑的结构抗震摘要:本文从日本地震建筑震害情况,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同时也对国内目前的建筑防震技术指出一些问题;积极推广思想改变、观念的转变,政府官员的重视程度,技术人员要加强。
以及我国内以后的一些建筑抗震技术展望。
关键词:日本地震抗震技术展望前言2011年4月11日17点16分,日本东北部的福岛和茨城地区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地震引起的高达10米的大海啸吞没了日本东部沿海地区。
在本次强震中,虽然日本损失惨重,但由于地震本身而坍塌的房屋少之又少,人们惊异地看到日本的多层、中高层甚至高层建筑物居然完整地挺立着,很多房子虽然被汹涌的海浪挪出很远,但全然没有散架。
被毁的1.3万座房屋集中在岩手、福岛和宫城三个县的沿海地区,95%以上是被海啸摧毁。
在巨大的冲级中反思,作为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什么警示和教训?而中国建筑的抗震能力如何?质量是否令人放心?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一、为什么日本的房子强震还能不倒,倒了也不烂?(1)选材格外讲究,少用砖瓦。
在严格法规的要求下,日本各地产商在开发建筑时都开始积极采用新的建筑抗震技术和巧妙精细的选材。
比如在欧洲、中国经常被当作主要建筑材料的砖瓦,现在在日本建筑上几乎已经找不到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辅以轻型墙面材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业专家认为,这种结构的建筑既安全抗震,又节省能源。
有日本最高的公寓楼之称的埼玉县川口公寓,就采用了与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相同的建筑材料--168根cft 钢管。
这种钢管的直径最大达800毫米,厚度达40毫米,管芯中还注入了比通常混凝土强度高3倍的特种混凝土。
通常混凝土强度高3倍的特种混凝土(2 )日本建筑的“地基与地震隔绝术”地狭人多的日本有很多高层建筑。
为了抵御地震的破坏,日本的高层建筑普遍采用了一种地基地震隔绝的技术。
这种技术,就是在建筑的底部安装弹性橡胶垫,或者摩擦滑动承重座缓冲装置来抵抗地震。
比如,三井不动产公司在东京都杉并区兼作的一座93米的免震结构公寓,建筑物的外围使用了高强度16积层橡胶,建筑物中央部分也使用了天然橡胶系统的积层橡胶。
中日建筑抗震规范抗震设计比较
第 3 4卷 第 4期 21 0 2年 8月
- 7 -程 抗 震 与 加 固 改 造
V0. 4 . . 13 NO 4
Aug 2 2 . 01
Ea t q k ssa tEn i e i g a d Rer ft n rh ua e Re it n gne rn n toi i g t
Ke wo d :s i c d s n c d ;J p n s es c d sg o e es c d sg t o y r s es e i o e a a e e s imi e i n c d ;s imi e i n me h d;c mp rs n mi g o a io
第一 水准 设 计 , 算 容 许 应 力 。要 求 按 容 许 应 验 力 法 验算 结构 的弹性强 度 。第 一水 准地 震 地 面速度
0 2 m s 相应 地 面加 速度 0 0 g~ . 0 。 .5 / , . 8 0 1 g 第 二 水准 设 计 , 算 极 限承 载 能 力 。 除木 结 构 验
e e g a e t d i sg o n ry b s d meho n de in c de. Acc r i g t h o o d n o te c mpaio n a l ss n t i p r i ca a rf r n e f rc m plng o rs n a d nay i i hs pa e , t n be ee e c o o ii f Ch n s es c de in c d n es i e in. i e e s imi sg o e a d s im c d sg
地震烈度和地震等级有什么关系
地震烈度和地震等级有什么关系震级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通常把小于级的地震叫小地震,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震级每相差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级,能量相差约900倍。
比如说,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
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倍。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弱震震级小于3级。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级。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级、小于6级。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
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三要素:发震时刻、震级、震中地震烈度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
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
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
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
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管道第五章之管道的抗震设计计算(50页)
也可根据最大加速度来确定地震烈度
美国地震烈度表
烈度
加速度 cm/s2 烈度
加速度 cm/s2
I
II
II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V
V
<1.0 1.0~2.1 2.1~5.0 5.0~10 10~21
VI 21~44
VII 44~94
VIII
IX
94~202 202~432
• 管道抗震的设计规定:设防地震动峰加速度为 0.1~0.15g以上(地震烈度为七度)。
5-1 工程抗震常识
1、地震波
• 地震时,地下积蓄的变形能量以波的形式释放, 从震源向四周传播。
• 地震波主要分为体波和面波。
• 体波主要有两种成分:
–压缩波(P波):又称纵波或疏密波,其质点的振动方 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可在固体或液体中传播。其特 点是周期短、振幅小。
–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震级7.8级,震中烈度11度,唐山市房屋绝 大部分倒塌。
–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震级8.0级,震中烈度11度,汶川大地震是 中国一九四九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 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130次。
地震使管道破坏并产生严重的次生灾害
• 地震对管道的影响: –断层 –土壤液化 –地面波动
抗震设防烈度
• 抗震设防烈度是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 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 我国抗震设防范围为七、八、九度。九度以上的 地区不宜建包括油罐在内的工业设施。
5-2 场地及地基土类别的划分
震害表明,同一烈度区内,局部土质条件不同, 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差异很大。
地震烈度及烈度表
根部破坏或倒塌
起感
Ⅺ
毁灭
0.91-1.0 地震断裂延续很长,
山崩常见。基岩上拱
桥毁坏
Ⅻ
地面剧烈变化,山河
改观
说明:1、Ⅰ-Ⅴ度以人的感觉为主;Ⅵ-Ⅹ度以房屋震害为主,人的感觉仅作参考;Ⅺ、Ⅻ度以房屋破坏 和地表现象为主。
2、一般房屋包括用木构架和土、石、砖墙构造的旧式房屋和单层或多层的新式砖房。对于质量特别 差的和特别好房屋,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表列各烈度的震害程度和震害指数予以提高或降低。
Ⅵ
颇强震。睡着的人普遍惊醒,钟自鸣,吊灯摇晃,时钟停摆,树木摇晃可见,有些人惊
逃户外。
Ⅶ
强震。可移动物体翻倒,抹灰震落,教堂钟自鸣,普遍惊慌,房屋无损伤。
Ⅷ
颇强震。烟囱震落,墙体开裂。
Ⅸ
极强震。有些房屋部分或全部毁坏。
Ⅹ
大灾。房屋成废墟,地貌改观,地面开裂,山石崩落。
烈度 0 1 微震 2 輕震 3 弱震 4 中震
地震烈度及烈度表
地震烈度概念的提出已有百余年历史。在地震工程发展初期,地震烈度表的编制是地震 工程研究的前沿领域;地震烈度评定曾对描述地震震害和地震作用、实施抗震设防和抗震救 灾发挥了作用。然而,伴随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愈发深刻认识到烈度所蕴含 的概念矛盾及其应用的局限性。
1.1 地震烈度和烈度表 地震烈度是对地震引起的地震动及其对人、人工结构、自然环 境影响的强弱程度的描述,不是一个物理量;它直接由地 震造成的影响评定,但也间接反映了地震动本身的强烈程 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量度地震大小的震级,但一次地 震的不同地点有不同的烈度值。地震烈度受震级、距离、 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场地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 般情况下,震源附近的震中地区烈度最高,称为震中烈 度;震中烈度随震级增加而增大,震级相同时则震源深
日本地震与中国512地震的比较
谈到日本,这里就再次夸日本的建筑质量,地震没有死什么人,当然也就没 什么人被压在废墟下面了。 至于后面海啸来了,只有两种结果,跑掉的和淹死 的,根本不存在还有废墟下面活着的人,很干脆,没有什么人需要救。 所以了, 大家看见救援人员身上都很干净。 3.电力 512地震时候,灾区始终是缺电的,电力设备大部分被破坏,电力很长时间 才恢复。 日本地震时候,电力设备损坏不多,但灾区基本停电。不是灾区的地方反 而需要轮流停电,因为全国电力的频率还不一致,不能调剂。 4。严重的后遗症 日本地震的后遗症当然是福岛的核电站,事态越来越严重,看不到日本清 晰的解决办法,而且还隐瞒了非常多的事情,导致人心惶恐。 而512地震时候,灾区也有几个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堰塞湖和水库安全, 当以唐家山堰塞湖危害最大,从512地震开始一直到6月20日才完全解除危害, 那时候 头上的炸弹能量每天都变大,下游的江油,绵阳按照1/3,1/2,全溃坝方 案进行疏散,影响上百万人。 当时动用了多大的人力,物力,人工背炸药汽油上山,向俄罗斯借米-26直 升飞机,吊运大型机械上山挖掘人工河道,最后靠人工泄洪,也产生了 每秒接 近1万立方米的洪水,被废弃的北川县城再次被洪水浸泡。如果不是人工泄洪, 堰塞湖坍塌,几十米高的洪水墙直下而来, 冲毁江油,绵阳。
母亲探视因遭核辐射被隔离的女儿
海啸幸存者身裹毛毯
一家炼油厂起火冒出滚滚浓烟
为了帮助保护您的隐私,PowerPoint 禁止自动下载此外部图片。若要下载并显示此图片,请单击消息栏中的 “选项”,然后单击 “启用外部内容 ”。
福岛核电站爆炸-泄漏事故图解 福岛核电站爆炸 泄漏事故图解
福岛核电站爆炸-泄漏事故图解 福岛核电站爆炸 泄漏事故图解
2011年4月12日,日本福岛距核电站约6公里处隔离区内的荒凉 景象。当日日本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等级提高到最高级7级。
地震案例之311日本地震
地震案例之311日本地震基本介绍历史背景此次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恐为日本有地震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强烈地震。
而由于地处地壳板块交界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日本一直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历史上造成重大伤亡的地震也不计其数。
20世纪日本经历的第一次重大地震发生于1923年9月1日。
里氏7.9级地震袭击日本关东地区,受灾城市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和山梨等地,死亡99331人,下落不明43476人,受伤103733人,200多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达300亿美元。
自此之后的70年间,日本发生了几十次7级以上大地震。
人员伤亡数较大的几次包括,1927年3月7日,日本西部京都地区发生的里氏7.3级地震,造成2925人死亡。
1933年3月3日,本州岛北部三陆发生里氏8.1级地震,造成3008人死亡。
1943年9月10日,日本西海岸鸟取县发生里氏7.2级地震,造成1083人死亡。
1944年12月7日,日本中部太平洋海岸发生里氏7.9级地震,造成998人死亡。
1945年1月13日,日本中部名古屋附近三川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2306人死亡。
1946年12月21日,日本西部大面积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1443人死亡。
1995年1月17日的阪神大地震是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发生的最严重地震,甚至被称为20世纪日本经历的、除原子弹袭击之外的最大灾难。
这场发生于日本西部神户市及附近地区的地震震级为里氏7.3级,但由于震中处于人口密集、建筑林立的市区,死亡及失踪人数达6437人,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21世纪日本第一次大地震发生于2004年10月23日日本中部新潟的里氏6.8级地震,67人死亡。
就在此次宫城县特大地震发生前两天,也就是3月9日,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也发生过7.2级地震,或为此次地震的“前震”。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26秒\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26秒,发生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约10公里,属浅源地震。
地震分级
一、地震的分级地震的分级法有很多种,世界通用的是“里氏分级表”。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
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8.9级。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4类:A.弱震:震级小于3级。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B.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C.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D.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
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以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二、《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年)《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使用说用(1)烈度>VI度,判定地震烈度以房屋震害为主,人的感觉仅供参考;>X 度应结合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破坏程度,并根据地表现象来确定;XI、XII度的评定,需要专门研究。
(2)“一般房屋”在《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中指土构架和土、石砖墙构造的旧式房屋和单层或多层未经抗震设计的新式砖房。
由于我国城市目前一般都已设防,有的乡村也开始设防,烈度表中的“一般房屋”一般已不普遍,调查中应区别设防与不设防的房屋破坏程度对烈度的反映,给出合理的烈度值。
对于质量特别差或特别好的房屋,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表列各烈度的震害程度和震害指数予以提高或降低。
四大天灾之一地震。
1、在户外怎样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 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 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 危墙、高门脸等。
“四大天灾”之一-----地 震。
执教教师:高岩
一、什么是地震?
广义地说,地震是地球表层的震动;根据震动性质不 同可分为三类: 天然地震: 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
人工地震: 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 面震动。
脉动: 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 层的经常性微动。 狭义而言,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天 然地震。
分组讨论:
地震来临时,在家中、学校、以及 公共场所怎么避震
切忌惊慌“逃震”
例一: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1995年9月发生5.2级 地震,震级不大,震中烈度仅六度弱,却因中小 学生惊慌跳楼、拥挤,造成300余人受伤,50余 人重伤。 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 例二:1994 年12月、1995年1月北部湾6.1和6.2 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级地震时,广东、广西、海南部分地区有震感。 因学生缺乏防震知识,惊慌逃离教室,互相冲撞、 践踏、拥挤而致伤300余人,重伤数十人。
中国地震烈度表
1度 2度 3度 4度 5度 6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微有感-个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自行车、汽车上人有感觉,房屋轻度破坏-局部破坏、开裂,经小修或者不修 可以继续使用;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行走困难,房屋中等破坏-结构受损,需要修复才能使 用;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树梢折断 行动的人摔倒,房屋严重破坏-结构严重破坏,局部倒塌 修复困难;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滑坡塌方常见
震级与烈度对照表
地震烈度这一术语来自于英文单词Intensity,最初用它来表示地震的强烈程度,逐步扩展到反映地震中某一地区人的感觉、结构物的损坏、器物的反应和自然现象的变化等宏观标志遭受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地震烈度的直接含义就是地震引起后果严重程度的一种衡量尺度。
地震烈度的第二种解释,是地震引起后果的严重程度,一般也反映了地震破坏作用的大小。
所以,地震烈度也可以理解为地震破坏作用大小的一种量度。
虽然第二种解释是地震烈度最初含义的衍生,但长久以来,研究人员多在这一含义上使用它。
地震烈度概念在地震工程学的所有重要应用中都被理解为地震动强弱程度的度量尺度。
地震烈度的两种理解含义的区别在于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应用的目的也不同。
从地震工程学的角度,应当强调它的间接含义,把它作为地震动破坏作用的度量尺度,考虑评定烈度的标志中哪些能反映地震动强度,是评定烈度的主要标志。
地震烈度表与地震烈度同时诞生,源于1564年意大利地图绘制者J.Gastaldi利用各种色彩在地图上表示地震作用的影响及震害程度不同的地区,这是地震烈度最初的概念和烈度分布图的雏形。
此后,人们借鉴并改进了他的做法,规定了评定烈度的宏观破坏现象及烈度评定方法,称之为地震烈度表。
地震烈度表的编制和地震烈度的评定属地震工程研究初期的前沿领域,百年来人们对它们的研究一直在延续。
[1]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从概念上讲,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
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
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
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
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影响一地地震烈度的五要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建筑物)。
抗震等级、烈度等级
抗震烈度和抗震等级的区别1.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
2.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
3.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
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
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4.烈度分1-12度。
5.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弱震:震级小于3 级的地震;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⒋5级的地震;中强震:震级大于⒋5级,小于6级的地震;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 级的地震。
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 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抗震设防烈度是由国家权威机构测定和制定的〔抗震设计标准可查〕;一般情况,取该地区五十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我理解就是;五百年可能发生一次的地震〕。
抗震设防等级是根据建筑所在的地区〔不同地区的设防烈度不同〕和建筑物得高度、建筑物得重要程度、以及结构形式确定的。
其次相同条件下的同一建筑抗震等级越高抵抗地震的能力越强。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
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
比方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
中国地震烈度
中国地震烈度
中国地震烈度可以分为12个等级,分别是I度到XII度,表示地震的强烈程度。
I度:不会被人感觉到。
II度:只有一些特别敏感的人才能感觉到,一般人不会察觉到。
III度: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感觉到,大多数人不会察觉到。
IV度:较多人能够感觉到,但是一般不会对房屋和建筑物造成破坏。
V度:较多人能够感觉到,大概可以对一些破旧的房屋和建筑物造成轻微的损坏。
VI度:大部分人能够感觉到,可以对一些建筑物造成明显的损坏。
VII度:几乎所有人都能够感觉到,会对一些房屋和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
VIII度:所有人都能够感觉到,可以对大部分房屋和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
IX度:所有人都能够感觉到,并且可以对大部分房屋和建筑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X度:几乎所有人都能够感觉到,并且可以对大部分房屋和建筑物造成全面的破坏。
XI度:所有人都能够感觉到,并且可以对大部分房屋和建筑物造成破坏,还会导致地表出现裂缝和地震波。
XII度:所有人都能够感觉到,并且可以对绝大部分房屋和建筑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地表出现大幅度的地壳运动和地震波。
历史文献记载的中国各地地震
历史文献记载的中国各地地震2010-4-28 15:19:04 1798人关注打印字号:小大我国的20个地震带根据地质力学的观点,我国大致可分为20个地震带。
1.台湾带;2.闽粤沿海带;3.东北深震带;4.营口-郯城-庐江带;5.河北平原带;6.海原-松潘-雅安带;7.山西带;8.渭河平原带;9.银川带;10.兰州-天水带;11.河西走廊带;1 2.马边-巧家-通海带;13.冕宁-西昌-鱼鮓带;14.腾冲-澜沧带;15.哀牢山带;16.炉霍-乾宁带;17.花石峡带;18.拉萨-察隅带;19.西藏西部带;20.天山带。
一、北京历史上的地震(一)本市地处燕山地震带与华北平原中部地震带的交汇处,又紧邻汾渭地震带和郯庐深大断裂地震带,是个多震区,历史上曾遭受过多次强烈地震的破坏和影响,其中以1679年马坊地震和1730年西郊地震的影响最大(见表2-9)。
表2-9 北京及邻近地区强震(Ms≥6)一览表(l000—1976年)自有史记载以来,北京地区曾遭受有感地震592次(到1957年3月4日止),其中Ms≥7有67次(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止)。
至于近年来利用仪器记录的地震(ML≥3.5)多达几千次。
(见表2-10)。
表2-10 1957—1977年的二十年间ML≥3.5的地震次数表共计5362次震中在北京城区的有两次五级地震,曾使城内一些房屋被破坏:1076年12月(辽道宗太康二年十一月)震中烈度六度,记载:民舍多坏。
1627年3月5日(明熹宗天启正月十八日)震中烈度六—七度。
记载:京师地震有声,起自西南以至东北,房屋倾倒,伤人无数。
(二)地质构造与地震烈度北京地区经历多次地震危害。
震害的分布是不均一的,但有一定规律。
现根据近年来对唐山地震对北京地区震害的调查研究成果,从地质基础条件方面简述如下:1.灾害概况:震害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1)房屋建筑物的破坏情况据北京市地质地形勘测处等有关单位调查结果列表2-11,2-12如下:表2—11 北京市郊区房屋破坏情况表单位:间注:此表不包括近郊居民住房和单位房屋损坏数。
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振幅来测定的,一般采用里氏震级标准。
震级(M)是据震中100KM处的标准地震仪(周期0.8s,衰减常数约等于1,放大倍率2800倍)所记录的地震波最大振幅值的对数来表示的。
基本概念释义:1.划分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的等级。
释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级也越大。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简称震级。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计算方法地震震级的计算见以下规定.中国地震烈度表中的值应是指瞬时值.地震震级的规定(GB17740-1999)范围本标准是地震震级M 测定方法和使用的规定,适用于地震测定、地震预报、防震减灾、新闻报道等社会应用。
本标准不约束科学研究分析使用其他类型的震级。
“地震震级M ”是本标准规定的震级,其他类型地震震级必须冠以限制词与添置注释符号。
如:体波震级,近震震级,矩震级等。
地震震级用地震面波测定。
深震(震源深度大于70 km )与小震不能用地震面波测定时,可用《地震台站观测规》(1990)规定的测定。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地震震级earthquake magnitude对地震大小的相对量度。
2.2地震面波surface wave地震激发的沿地球表面传播的地震波。
2.3质点运动particle motion在地震波通过时,地球上任意点的运动。
2.4地动位移displacement of ground motion地面质点运动时,相对于原静止点的距离。
2.5质点运动速度velocity of particle motion质点运动时,其地动位移对时间的微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与中国的地震烈度
饶扬誉孟慧付燕玲罗兰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 430071)
日本气象厅的地震烈度(IJMA,Intensity of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称为“震度”,从0到7度共划分为8个等级(表1)。
除根据宏观地震现象外,日本的地震烈度主要考虑地震时地面的最大水平加速度。
表1 日本地震烈度表
烈度(震度) 名称说明
加速度
(cm·s-2)
0 无感人无感觉,地震仪可以记录到。
<0.3
1 微震静止的人或对地震特别注意的人能感到有地震。
0.8~2.5
2 轻震多数人可感到,屏风仅有轻微的震动。
2.5~8.0
3 弱震房屋摇动,屏风咔咔响,电灯等垂吊物在摇动,容器内水面发生波动。
8.0~25.0
4 中震房屋强烈摇动,放置不稳的花瓶等倾倒,器内水外溢,行人有感,人
逃屋外。
25.0~80.0
5 强震墙壁裂缝,墓碑、石灯笼倒塌,烟囱毁坏。
80.0~250
6 烈震房屋倒塌30%以下,山崩、地裂、多数人无法站立。
250~400
7 激震房屋倒塌30%以上山崩、地裂、有断层发生>400
在发布实时地震预警信息时,往往采用随时间而变化的实时地震烈度(Ir)[1]。
为了进一步区分破坏性烈度的等级,常常把5度和6度进一步细分为5-、5+、6-和6+,表示5度弱、5度强、6度弱和6度强的震感。
所以,实际发布的烈度有10个等级(负值烈度除外)。
实时地震烈度,是地震灾害速报和预警的基础,而核心是采用时间域近似滤波法。
以往,计算IJMA是在频率域进行滤波变换,往往需要在地震动结束时才能算出烈度值,地震预警的时间延误十分明显。
后来改进了滤波方法,采用在时间域近似滤波方法[1],这样,就可以得到随时间而变化的实时地震烈度值Ir,而时间序列内Ir的最大值Ia(近似地震烈度,发布系统自动舍小留大),就是与IJMA对应的地震烈度。
它和中国的12等级的地震烈度有较大差别。
中国的地震烈度从Ⅰ度~Ⅻ度共划分为12个等级(见表2)[2]。
评定烈度时,Ⅰ度~Ⅴ度以地面上人的感觉及其他震害现象为主;Ⅵ度~Ⅹ度以房屋震害和其他震害现象综合考虑为主,人的感觉仅供参考;Ⅺ度~Ⅻ度以地表震害现象为主;凡有地面强震记录资料的地方,表列水平向地面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可作为综合评定烈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功刀卓,青井真,中村洋光. 震度のリァルタィム演算法,地震第60卷第4号日本地震学会,
P243-252,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7742-2008 中国地震
烈度表,2009.
表2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08)(根据文献[2]整理)
地人的感觉房屋震害其他震害现象水平向地震动参数
震烈度类
型
震害程度
平均震害指
数
峰值加速度
m/s2
峰值速度
m/s
Ⅰ无感————————————
Ⅱ室内个别静止中
的人有感觉
——————————
——
Ⅲ室内少数静止中
的人有感觉
——门、窗轻微作响
——
悬挂物微动
————
Ⅳ室内多数、室外
少数人有感觉,
少数人梦中惊醒
——门、窗作响——
悬挂物明显摆动,
器皿作响
————
Ⅴ室内绝大多数、
室外多数人有感
觉,多数人梦中
惊醒
—
门窗、屋顶、屋架颤动作
响,灰土掉落,个别房屋墙
体抹灰出现微细裂缝,个
别屋顶烟囱掉砖
—
悬挂物大幅度晃
动,不稳定器物摇
动或翻倒
0.31
(0.22~0.44)
0.03
(0.02~0.04)
Ⅵ多数人站立不
稳,少数人惊逃
户外
A
少数中等破坏,多数轻微
破坏和/或基本完好
0.00~0.11
家具和物品移动;
河岸和松软土出现
裂缝,饱和砂层喷
砂冒水;个别独立
砖烟囱轻度裂缝
0.63
(0.45~0.89)
0.06
(0.05~0.09)
B
个别中等破坏,少数轻微
破坏,多数基本完好
C
个别轻微破坏,大多数基
本完好
0.00~0.08
Ⅶ大多数人惊逃户
外,骑自行车的
人有感觉,行驶
中的汽车驾乘人
员有感觉
A
少数毁坏和/或严重破坏,
多数中等和/或轻微破坏
0.09~0.31
物体从架子上掉
落;河岸出现坍方,
饱和砂层常见喷砂
冒水,松软土地上
地裂缝较多;大多
数独立砖烟囱中等
破坏
1.25
(0.90~1.77)
0.13
(0.10~0.18)
B
少数中等破坏,多数轻微
破坏和/或基本完好
C
少数中等和/或轻微破坏,
多数基本完好
0.07~0.22
Ⅷ多数人摇晃颠
簸,行走困难
A
少数毁坏,多数严重和/或
中等破坏
0.29~0.51
干硬土上亦出现裂
缝,饱和砂层绝大
多数喷砂冒水;大
多数独立砖烟囱严
重破坏
2.50
(1.78~3.53)
0.25
(0.19~0.35)
B
个别毁坏,少数严重破坏,
多数中等和/或轻微破坏
C
少数严重和/或中等破坏,
多数轻微破坏
0.20~0.40
Ⅸ行动的人摔倒A 多数严重破坏和/或毁坏
0.49~0.71
干硬土上多处出现
裂缝,可见基岩裂
缝、错动,滑坡、
坍方常见;独立砖
烟囱多数倒塌
5.00
(3.54~7.07)
0.50
(0.36~0.71) B
少数毁坏,多数严重和/或
中等破坏
C
少数毁坏和/或严重破坏,
多数中等和/或轻微破坏
0.38~0.60
Ⅹ骑自行车的人会
摔倒,处不稳状
态的人会摔离原
地,有抛起感
A 绝大多数毁坏
0.69~0.91
山崩和地震断裂出
现,基岩上拱桥破
坏;大多数独立砖
烟囱从根部破坏或
倒毁
10.00
(7.08~
14.14)
1.00
(0.72~1.41)
B 大多数毁坏
C 多数毁坏和/或严重破坏0.58~0.80
ⅪA
绝大多数毁坏
0.89~1.00 地震断裂延续很
长,大量山崩滑坡
——B
C 0.78~1.00
ⅫA
几乎全部毁坏 1.00
地面剧裂变化,山
河改观
——B
C
注: 1.表中的数量词:“个别”为10%以下;“少数”为10%~45%;“多数”为40%~70%;“大多数”为60%~90%;“绝大多数”为80%以上。
2.房屋类型:A类:木构架和土、石、砖墙建造的旧式房屋;
B类:未经抗震设防的单层或多层砖砌体房屋;
C类:按照Ⅶ度抗震设防的单层或多层砖砌体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