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完美版)

合集下载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7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7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
杨花、子规、明月
意象——杨花
“杨花”即“柳絮”,
杨花飘落会满天飞舞,漂 泊无定。 寓意为“漂泊无定” 。
意象——子规 子规:杜鹃鸟的别名,又名蜀魄、蜀魂、 催归。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 夜鸣,啼鸣“不如归去”,声音凄切, 故借以抒发悲苦哀怨之情。
“子规”,常在夜间啼叫,声音凄 苦。寓意对友人“悲哀与同情”。
行”,也就是说,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 小节不够检点。安身立命,为人处世,才情张扬,锋芒太露, 不拘小节,特立独行,免不了遭致朝中同僚的谤议非难,指指 点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寒 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 在玉壶。”表达自己的纯洁无辜。
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 离别之恨。
意象——明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
龄《望月怀远》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①愁思,寄托思念,离 月。——柳永《雨霖铃》
别之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海日”“江春”象征着新生和美好,蕴含着一 种自然的道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 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新年将至,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久旅他乡 不得归,尾联便借“鸿雁传书”来慰藉家人。
问题探究,深度鉴赏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称为是“形容景
叁 物,妙绝千古”的名句,你认为它为什么写的好呢? 可从用字、修辞、哲理等方面来思考。
二号选手李白
吾乃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人 称“诗仙”是也!为人爽朗 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诗风雄奇奔放,俊逸清新, 诗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 情感。想必本人早已名声在 外! 参赛作品:《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你不投我不投,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太白何时能出头!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每块内容请学生发言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 古代诗 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的方法。
三、感知诗歌的韵律与节奏
请学生自由朗读,感知韵律和节奏。
明确:古代诗歌讲究韵律,诗歌体裁在一定程度
上决定了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诗歌 《观 沧 海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 · 秋思》
画出重音、停 小桥/流永/人家(向左方举手,表情有一丝向
顿,并设计朗 往)
读的体态、手 古道/西风/瘦马(低头往下看,表情回归凝重)
势、表情等 。 。
夕阳/西下(抬头自视前方)
断肠人/在天涯(惆怅,伤感。目视远方,表
情更加凝重)
四、朗读任务卡投影展示、解说,并朗读
②反复诵读,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 生了怎样的感觉。
四、选择角度,理解诗歌情感
示例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诗人登上当年秦皇 、汉武曾登临的碣石山,有一种豪迈之情。
示例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 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几句是写实景,由水写 到山岛,再写到草木,最后又写到波涛,动静结合,写 出了波澜壮阔的景象,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但又踌躇 满志,慷慨激昂。
四、选择角度,理解诗歌情感
③诵读并进一步理解诗歌情感。
明确:诗歌第一句用“杨花”和“子规”这两种景物渲染 了伤感的气氛,在朗读时应读得轻 而缓慢。第二句点题,“过五 溪”要重读,传达出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之情。第三、四句是流传 千古的名句,诗人突发奇想,将自己对友人的关怀、担忧和嘱咐 都寄托于天上的那轮明月,让 它代替自己陪伴友人远行。诗歌从 写景叙事转到了抒情,一般来说,绝句的第三句都是 “转”,朗 读的时候往往会走上一个高潮。第三句和第四句之间可以留稍长 的停顿,以制造悬念,最后将自己对朋友的真诚祝福和盘托出。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课件 (共59张PPT).ppt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课件   (共59张PPT).ppt

合作探究
曹操“观”到了什么?(诗中哪几句是他看到的景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归纳:海水、海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210 01
合作探究
“水何澹澹”和“洪波涌起”都是写海水,是否重复?
“水何澹澹”写风平浪静时; “洪波涌起”写大风大浪时。
210 01
疏通诗意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不住地啼, •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
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210 01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明月”带去的是对好友长 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
4.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 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 昌龄人格的高洁。
210 01
整体感知
5.“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
明月虽可寄托,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 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身边。
210 01
合作探究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有几层意思?
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 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 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 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 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 与,别无它法。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1张PPT)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1张PPT)
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 在秋风夕阳中一派灰暗;
2、对比手法 一面是“小桥流水人家” 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

写作手法
两相对比更反衬出沦落异乡的游子的孤独,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3、静动结合
作者将相对独立的事物纳入一个画面,形成动与静的相互映衬:
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 的幽静。
诗歌分析,体会意境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抒情。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代表性景物。 拟人、想像奇特,与明月寄送情感。 ④随风直到夜郎西——抒情。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这两句成为送别友人的千古名句) 借景抒情
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 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 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 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颈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景——点明时令
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即将天亮之时。
驱尽黑暗、赶走严寒,
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飞逝,暗含思乡盼归之情 新生事物必然发展
尾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抒情——思乡之情
“雁足传书”
手法、情感品析
首联: 青山外,绿水前
——想像,暗含奔波劳苦之意
次 北
颔联: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白描
前三句全属写景,但又句句写出游子的客愁和乡思。
4、景物烘托 “枯藤”一句写秋末之景,渲染萧瑟意境,含蓄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一句推出幽雅恬静的画面,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
“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因跋涉而累瘦,侧面反映游子客途孤苦。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课件(共61张PPT).ppt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课件(共61张PPT).ppt
描写了海水、山岛及山岛上的草木。 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 星辰的壮观景象。
观沧海
“观”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诗人 登山的所见所思。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若”字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观沧海
两个“若”字,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诗人自己的 想象。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以及统一天下的 雄心壮志。
• 意象赏析题目主要考查抓住关键词句,识别诗歌意象,根据体现 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句子概括诗歌意象特点;结合诗歌主旨分 析诗人选取意象的用意;分析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方面的作用与 效果。


曹海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pèi)国谯(qiáo)
县[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文学常识:绝句 绝句,四句一首,短小精悍,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 歌体裁,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 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属于七言绝 句。
创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新唐书·文艺列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 行”,也就是说,王昌龄被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 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 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歌,从远方寄给了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写景——杨花、子规 叙事——左迁 抒情——愁心
同情 关切
次 北 固 王山 湾下
走近作者
王湾
次北固山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 人。唐玄宗时,官任荥阳主簿、洛阳尉等。现存 诗不多,其中较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奉使 登终南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23张PPT)

2、诗中有哪些景?融情于景,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还有动景静景之分,表达作者对景观的赞叹之情。大海、山岛、树木、秋声、洪波是实景;日月和银河是联想,虚景。虚实结合,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以及宏伟的力量气象。
第二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抓典型意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一首古体诗,不太讲究押韵。诗句语言质朴,基本与日常说话的语序相同,停顿也很自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古代诗歌四首》
导 入
通过前面三篇现代散文的学习,我们领略了作家笔下美妙的自然风光,那么,面对自然之景,我们古代诗人会有何感想,会如何去表达他们的感触呢? 让我们通过《古代诗歌四首》的学习去感受吧。
反馈课前完成情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维导图、画画、文字等)标出四首诗的作者、朝代、简单的创作背景。”
1、自主思考这首诗二、四、六、八句诗的最后一个字有什么特点?
2、重点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四句诗。
对仗的定义: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第四讲:《天净沙·秋思》:品景中之情
拓 读
谢 谢
这是一首近体诗(绝句),所以有押韵,一、二、四句最后一个字就是韵脚,它们都是平声字。七言绝句,一般是2/2/2/1这样停顿,最后一字特别延长,读成一顿。划分停顿时,也要考虑到意义的连贯。

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 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再写草木,仍是静态描写,次及“洪 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 和宏伟气象。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jié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观质海朴目。的,直陈其事,
临:登临。dàn 连词,来。 sǒng zhì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全景:动静结合,显 示大海的辽阔、威严
副词,多么。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自主:题解,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即贬谪。 (3)龙标:今黔阳。 整体翻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此诗。 2·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感悟诗意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 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 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 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 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 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风 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观沧海》怎样总写?怎样分写?最 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是哪几句?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 字展开观海所见、所听、所感。诗人先勾勒水 和山的全景,再写树木、百草分承山景,写秋 风、洪波分承水景。最后写所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新人教版(共43张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新人教版(共43张PPT)

观?
远观景物,有动有静 这两句是写从碣石山上眺望沧海的情形,
渲染出大海苍茫的气势。
分析诗义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
涌起
画面由静转动。 草木与波涛,是实写。大海有不但惊人的
力量和宏伟的气象,草木又烘托出大海的 生气勃勃。使人感到大海不但浩瀚壮阔,鹃鸟不住地啼叫,听说你遭 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五溪。 首句写景,诗人将杨花飘落和子规啼叫两 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 恨,情景交融。接下来便直接叙事,写出 路途的艰难和荒远,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 关切之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好叫他伴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后两句抒情,写得深切而动人心脾。
次 北 固 山 下
潮平岸阔 风正帆悬 生残夜 入旧年 乡书 归雁
游子 思乡
直抒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
作者
马致远(1250-1321),
字千里,号东篱。元代 著名戏剧作家,与关汉 卿、郑光祖、白朴并称 “元曲四大家”。
元曲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
剧和散曲。 “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曲牌名。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友人
的无限同情,将相思情意托付给同照两地的 明月带给对方,又表现了作者对人世间真挚 友情的深情歌颂,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次北固山下
作者
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
“次”:停宿、停泊
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三面临江。 被称为“天下第一江山”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2张PPT)(完美版课件)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2张PPT)(完美版课件)

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形象的?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 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 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 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 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开阔的 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抱 负。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 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 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 篇。
且听风吟阁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听读,感受语言 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 生字词注上拼音。
2.自由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品味探究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 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 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
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点名观海地点和目的, “观”字统领全篇。
总写大海景象 总写山岛景象,给人一种坚定不移的感觉。
树木丛生
实 写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8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85张PPT)

灿烂:光彩耀眼的样子。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庆幸得很呐,就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愿志向。
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 幸,幸运。 至,达到极点。
以:用。
咏:表达,抒发。
精读细研
4 古代诗歌四首 /
反复朗读诗歌,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作者观 到的景象有哪些?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碣石”点明地点,“观沧海”点明事件。 这两句写出了登临的地点和目的,显示了诗人的 壮阔胸怀。“观”字统领全诗。
合作探究
4 古代诗歌四首 /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奋发昂扬的精 神,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 豪情壮志及远大抱负。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4 古代诗歌四首 /
这首乐府诗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 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 诗人渴望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及远大抱负。
这首诗借描写暮春景色,叙述好友被贬之事,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的遭遇的关切、同情, 以及因朋友远去偏僻之地而产生的深深担忧之 情。
课堂小结
主题思想
4 古代诗歌四首 /
这首诗通过描写暮春的景象,表达
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
情和关心。
写作特色
4 古代诗歌四首 /
❶想象丰富,笔势灵动。
第三、四句发挥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 够寄愁心的载体,托明月以达情,气势超逸,笔 势灵动,使全诗创设的意境更加悠远,一时之间 分不出谁是李白谁是明月,明月已成为李白的 化身,形影相随地送老朋友前往贬谪之地。诗 人通过想象将明月人格化,使其具有人的思想 情感和行为动作,这正是诗歌的独特之处。
博大胸襟 建功立业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3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3张ppt)

精读细研
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它,指沧海
译:太阳和月亮不停运行,好像从海中升起;
银河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译: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里产生出来的。
幸运
达到极点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我十分庆幸,可以用这首诗歌来歌咏自己此刻的心志。
合作探究 再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1.全诗围绕着哪个字来写? 2.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什么? 3.哪些景物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 4.“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展现了一幅 怎样的图景?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 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
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 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 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 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 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 的关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合作探究
1.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即布谷鸟,又称“杜鹃”
降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写 景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叙 事
抒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古 代 诗 歌 四 首







观 沧 海
今天是没有导入, 直奔主题的一天!

遥 有 此 寄
昌 龄 左 迁 龙

次 北 固 山 下
天 净 沙 秋 思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44张(1)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44张(1)

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 读准字音、节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到达,登上
观沧海
统领全文,交代事件
诗意散译
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舟于绿水之中。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 行船一帆高挂。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 轮红日从江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 江上已露春意。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 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 信到洛阳。
首联:青山外,绿水前 对偶 互文 ——暗含奔波之劳
颔联: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对偶
首诗寄给他。
杨花落尽啦,
杨花落尽子规啼,子规鸟儿不住
闻道龙标过五溪。地在啼,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
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随君直到夜郎西!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2.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点明了什么季节? 杨花 子规 五溪 明月 风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登飞来峰》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
山西村》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背景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陇西成纪(今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 甘肃天水)人。他是 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 我国唐代文学史上伟 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七绝。据说李白从天宝三 与杜甫齐名,世称 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 “李杜”,还有“诗 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 仙”之称.著有《李 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 太白全集》 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PPT复习课件37张(完美版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PPT复习课件37张(完美版课件)

以诗作画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 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 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 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 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 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 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 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 中来,肝肠寸断。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 干枯的枝蔓 [昏鸦] 黄昏时的乌鸦 [人家] 农家,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 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 [西风] 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 瘦骨如柴的马 [断肠人] 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
涯、极度悲伤、流落他乡的旅人,因为 思乡而愁肠寸断 [天涯] 相对于故乡较远的地方
“三曹”。
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乐府体
诗四;言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
首 感怀写景诗(抒情诗)。
3、《观沧海》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 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 《观沧海》一诗以 字观统领全篇,先写 景,实然后写 景,借虚景抒情,表现了诗 人 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掌握字 音、字义,扫除阅读障碍
jié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以:连词,来。
dàn
sǒng zhì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何:副词,多么。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之:结构助词,取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消句子的独立性。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其:代词,指大海。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zāi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以:介词,用。
临: 来到,文中指登上的意思 澹澹: 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 观: 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 大 行: 运行 若: 如同,好像 星汉:银河 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至: 极点 志: 思想感情,志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1张PPT)(优质版推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1张PPT)(优质版推荐)

所观之景
海水,动态
山岛,静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草木,静态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洪波, 静态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互文 见义
想象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虚实结合,动静相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 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 ,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时光匆匆
乡书何处达“海日生残夜,江 春入旧年。”的理解。
海日 残夜 江春 旧年
时序交替 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品味探究
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思考颔联描写了 一幅怎样的图景?“风正”能否改为“风 顺”?
(1)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 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2)不能改为“风顺”因为光“风顺”还不 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 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 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 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律诗:律诗分为五律和七律,每首限定八句,五 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 字,全首共56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本诗为五律。
请同学们大声准确地朗读本首诗歌,并思考诗 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哪句话可以看出? 互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途奔波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写景
•2020/3/21
请同学们自读本首小令,根据工具书和注释了 解作者及相关知识,然后与同学分享。
走近作者: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
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所作杂剧有《汉宫 秋》《青衫泪》《荐福碑》《黄粱梦》等15种。在他的 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 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诗写曹操登山观海,勾勒了大海吞吐 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 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抒发了作者想统一 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借景抒情
拓展延伸
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志趣”的诗句。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岳阳楼记》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 路难》
古代诗歌基本常识
古体诗:不讲格律,唐代以前的诗歌
近体诗
绝句(4句) 五言绝句(五绝) 七言绝句(七绝)
律诗分(8句) 首联(1、2句) 五言律诗(五律)颔 颈联联((35、、46句句)) 七言律诗(七律)尾联(7、8句)
曲:指元曲
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 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 两种形式。
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 诗句是想象的?
第1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2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第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虚景)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本诗描写了哪些景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 情感?
诗眼
得以
多么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交代观海地点
水波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总写全景,动静结合
漾的样 树木丛生实,景百草丰茂。

静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动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银河
虚景 它,指沧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夸张和想象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幸运。至,达到极点。
整体感知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
诗意散译
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舟于绿水之中。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 行船一帆高挂。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 轮红日从江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 江上已露春意。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 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 信到洛阳。
首联:青山外,绿水前 对偶 互文 ——暗含奔波之劳
颔联: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对偶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登飞来峰》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
山西村》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背景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陇西成纪(今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 甘肃天水)人。他是 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 我国唐代文学史上伟 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七绝。据说李白从天宝三 与杜甫齐名,世称 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 “李杜”,还有“诗 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 仙”之称.著有《李 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 太白全集》 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闻闻/王王昌昌龄龄/左左迁迁龙龙标标遥/遥有有此此寄寄
[唐]李白
杨杨花花/落落尽尽/子子规规啼/啼,, 闻闻道道/龙龙标标/过过五/五溪溪。。 我我寄寄/愁愁心心/与与明/明月月,, 随随君君/直直到到/夜夜郎郎西/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
首诗寄给他。
杨花落尽啦,
杨花落尽子规啼,子规鸟儿不住
闻道龙标过五溪。地在啼,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
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随君直到夜郎西!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2.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点明了什么季节? 杨花 子规 五溪 明月 风
杂剧 散曲
小令:短小的曲子 套数(套曲)
文史知识
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 位的文学体裁:汉赋、唐诗、宋词 、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着一 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
观沧海
曹操
jié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àn sǒng zhì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船上所见景色


颈哲联理句:生残夜,入旧年 拟人

——写景点时令,时间过得太快

尾联: 乡书,归雁 设问

点题句
——直抒思乡之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整体感知
1.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 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 淡的乡思愁绪。
切 (2)对朋友遭遇的无奈与同情 (3)对友人前途、命运的忧愁
6.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
解题
思考:
题目中“次”、“北固山” 分别什么含义?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
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 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 “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 吕 布 , 建 安 五 年 (200 年 ), 在 官 渡 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 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 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 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 政治报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 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 创者。《步出厦门行》《蒿里行》 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 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3.可写之景颇多,为何开头选取“杨花”、 “子规”?
点明时令:暮春 “杨花”飘忽不定,含飘零之感,暗喻征人前途 未卜,奠定凄凉哀伤的基调; “子规”的叫声是“不如归去”,表达作者关怀 远走他乡的友人,望早日归来。
4.你从哪些字词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 远? 过五溪
5.诗中哪一个词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愁心:(1)对朋友远赴偏远之地的牵挂与关
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 读准字音、节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到达,登上
观沧海
统领全文,交代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