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汇总钠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常温下,将一小块下列金属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气体产生的是A .NaB .AlC .FeD .Cu 【答案】A【解析】Na 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有气体产生,故选A 。
2.(2023年云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钠很软,能用小刀切割B .Na 2O 2可作供氧剂C .Na 元素的焰色呈黄色D .钠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答案】D【解析】A .钠很软,将钠分成若干小块时,可用小刀切割,A 正确;B .常温下,Na 2O 2能与CO 2、H 2O 反应生成O 2,所以可作供氧剂,B 正确;C .含Na 元素的物质燃烧时,会产生黄色火焰,所以钠元素的焰色呈黄色,C 正确;D .钠在常温下就能与水剧烈反应,所以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D 错误;故选D 。
3.(2023年7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碳酸钠是难溶于水的白色粉末B .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C .钠着火时,需要用干燥的沙土灭火D .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答案】A【解析】A .碳酸钠在25℃时的溶解度为33g ,为可溶性白色粉末,A 错误;B .碳酸氢钠不稳定,高温下可以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B 正确;C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容易与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因此钠着火时需要用干燥的沙土灭火,C 正确;D .过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可以用来做呼吸面具的供氧来源,D 正确;故答案选A 。
4.(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钠的化合物中,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的是 A .22Na O B .NaCl C .NaOH D .24Na SO【答案】A【解析】过氧化钠能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常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故选A。
高三化学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知识习题大全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1、将钠、镁、铝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 • 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1 :2 :3B、6 :3 :2C、3 :1 :1D、1 :1 :12、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C、钠是一种灰黑色的固体D、钠的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3、用等物质的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H2最多的是八、投入足量的盐酸中8、投入足量的乙醇中C、用铝箔包好并刺穿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口、投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4、将m克钠和铝的混和物放入n克水中,待反应停止后,得到a克沉淀,则滤液中的溶质是A. NaAlO2B. NaAlO2和NaOHC. Al(OH)3D. NaOH5、将amol钠和amol铝一同放入mg水(足量)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g/mL,该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2a 8200a 820(h 歹8200(3 yA 4^2 +m 4^3 + 2m「A6a +m - 69a +mA B C D 6、2.3g钠投入100mL硫酸铝溶液中,Al3+全部变为AlO2r 再滴入一滴盐酸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则硫酸铝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A、0.5mol/LB、0.125mol/LC、0.25mol/LD、0.1mol/L7、m mL 0.25mol/L的AlJ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后,恰好只形成NaCl和NaAlO2溶液,则加入钠的物质的量A、2.5 X 10-4mmolB、5.0X10-4mmolC、7,5 X 10-4mmolD、1 X 10-3mmol8、取Xg Na-Al合金加入水后,产生0.04mol氢气,溶液澄清。
当滴加1.00mol/L盐酸到40.0mL时,溶液开始出现浑浊。
试计算:(1)合金中Na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2)求X的值。
9、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放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为过氧化钠,因此应保存在水面下B.钠是强还原剂,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C.钠蒸气充入灯泡中制成钠灯,常用于公路照明D.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水来灭火10、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HClB.NaOHC.K2SO4D.CuSO411、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12、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ANaOH B. Na z C^ 10H2O©^83 D.NaHCQ13、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浓度为0.50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A-20 B、N a2% C、N a2。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附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附答案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某兴趣小组的学生根据Mg与CO2反应原理推测钠也能在CO2中燃烧,为了确定其产物并进行试验论证,某同学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试验(已知PdCl2能被CO还原为Pd),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装置2中应盛放__________溶液.(2)为了使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方框内应选用_____装置(填上图字母代号).(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并装好药品后,在点燃酒精灯前,应先进行1装置的操作,待装置______(填数字编号)中出现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4)①若装置6中有黑色沉淀(Pd)生成,装置4中残留固体(只有一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②若装置6中溶液无明显现象,装置4中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答案】饱和碳酸氢钠 C 5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2Na+2CO2Na2CO3+CO4Na+3CO22Na2CO3+C【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知二氧化碳中可能含有HCl气体,所以应除去HCl,则装置B中盛放的溶液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2)为了使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方框内应选用C装置,因为C装置可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起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作用;答案为:C;(3)因为该实验是验证二氧化碳与Na的反应,所以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先通入二氧化碳使5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5;(4)①若装置6中有黑色沉淀(Pd)生成,装置4中残留固体(只有一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说明该固体是碳酸钠,则Na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O和碳酸钠,化学方程式是2Na+2CO2Na2CO3+CO;答案为: 2Na+2CO2Na2CO3+CO;②若装置6中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无CO生成,装置4中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一种固体为碳酸钠,另一种是C单质,化学方程式是4Na+3CO22Na2CO3+C。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含答案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如图所示,“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这个问题可通过以下实验加以证明。
(1)按图装置,在干燥的试管Ⅲ中装入Na2O2后,在通入CO2之前,应事先将活塞(K1、K2)关闭好,目的何在?____。
(2)试管I内的试剂X是__时,打开活塞K1、K2,加热试管Ⅲ约5分钟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插入试管Ⅱ的液面上,可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且Ⅲ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则所得的结论是____。
(3)试管I内试剂为CO2饱和水溶液时,其他操作同(2),通过____的现象,可以证明Na2O2与潮湿的CO2能反应且放出O2。
(4)CO2与过氧化钠反应机理也可用示踪原子分析加以证明,请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__Na2O2+____C18O2+____H218O→____。
【答案】以防止试管Ⅲ内的过氧化钠和外界相通时发生吸潮现象浓H2SO4过氧化钠与干燥的CO2不反应带火星的小木条在试管Ⅱ的液面上复燃,同时,Ⅲ内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2 2 2 ═2Na2C18O3+O2↑+2H2O【解析】【详解】(1)本题旨在利用对比实验,探究Na2O2与CO2反应的环境,故实验步骤中,首先让Na2O2与干燥CO2反应,必须保证整个环境中不能有H2O,故通入反应装置前CO2必须干燥,故答案为以防止试管Ⅲ内的过氧化钠和外界相通时发生吸潮现象;(2)二氧化碳必须是干燥的,所以使用试剂X浓硫酸进行干燥;由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且Ⅲ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没有发生反应,故答案为浓H2SO4;过氧化钠与干燥的CO2不反应;(3)过氧化钠与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氧气,所以带火星的小木条在试管Ⅱ的液面上会复燃;Ⅲ内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说明淡黄色的过氧化钠由于参加了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钠,故答案为带火星的小木条在试管Ⅱ的液面上复燃,同时,Ⅲ内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4)过氧化钠与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为:二氧化碳与水结合生成碳酸,碳酸电离的氢离子与过氧化钠反应,碳酸中18O完全存在于碳酸根离子中,生成的水中不含18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18O2+2H218O═2Na2C18O3+O2↑+2H2O,故答案为2;2;2;═2Na2C18O3+O2↑+2H2O。
高考化学 钠及其化合物综合试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综合试题附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甲、乙两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点燃钠,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钠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实验中广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实验中广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________A.甲同学可能使用的钠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B.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钠熄灭冷却后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乙同学可能没有夹紧弹簧夹,钠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D.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3)在实验室里,某同学取一小块金属钠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答案】2Na+O2Na2O2 ABCD 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钠的熔点低【解析】【分析】(1)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据此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即可,注意条件;(2)A.若钠的量不足,则氧气消耗不完,造成进水量少于容器容积的量;B.若瓶塞未塞紧,钠熄灭冷却,瓶内气体收缩,外面的空气会进入瓶内,使气体得到补充;C.若弹簧夹未夹紧,钠燃烧时,瓶内气体膨胀,使部分气体从导管口逸出;D.若插入燃烧匙太慢,钠燃烧时,瓶内气体膨胀,在塞紧瓶塞前,瓶内部分气体从瓶口逸出;(3)依据钠熔化成一个小球可知反应放出热量,钠的熔点低。
【详解】(1)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O2Na2O2;(2)A.钠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导致氧气剩余,故瓶内水面上升高度达不到,选项A正确;B.瓶塞末塞紧,钠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导致瓶内压强过大,水面上升高度达不到,选项B正确;C.没夹紧弹簧夹,钠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导致瓶内压强减小,水面上升高度超出,选项C正确;D.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导致瓶内压强减小,水面上升高度超出,选项D正确;答案选ABCD;(3)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①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②钠的熔点低。
高考化学钠及其重要化合物(解析版)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考情分析】1.掌握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了解碱金属及焰色反应。
【核心素养分析】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能从钠的原子结构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微观结构理解其性质,领悟结构决定性质。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了解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方案,并积极参与实验探究过程,得出相关结论。
【重点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钠与碱金属 一、钠的性质及应用 1.钠的物理性质2.从钠原子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Na ―――――――――→O 2、Cl 2、H 2O 、H +等失去e-Na +(1)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O 2⎩⎪⎨⎪⎧常温:4Na +O 2===2Na 2O加热:2Na +O 2=====△Na 2O 2Cl 2:2Na +Cl 2=====点燃2NaCl (2)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H 2↑。
△钠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3)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
【特别提醒】Na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先酸后水。
(4)与盐的反应△Na与盐反应的原理△钠与盐溶液反应的分析方法第一步: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第二步:生成的NaOH如果能与溶质反应,则发生的是NaOH与溶质的复分解反应。
(5)与羟基化合物的反应2Na+2C2H5OH―→2C2H5ONa+H2↑(6)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因此,钠久置在空气中,最终变成Na 2CO 3粉末。
3.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通电2Na +Cl 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4.钠的用途(1)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2)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3)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 +TiCl 4=====熔融4NaCl +Ti 。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某兴趣小组的学生根据活泼金属Mg与CO2发生反应,推测活泼金属钠也能与CO2发生反应,因此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探究(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
已知:常温下,CO能使一些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例如:PdCl2 + CO + H2O=Pd↓+ CO2+2HCl 。
反应生成黑色的金属钯,此反应也可用来检测微量CO的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制气装置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A处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写“Ⅰ”、“Ⅱ”或“Ⅲ”)。
若要制取干燥、纯净的CO2气体,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溶液,装置C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2)观察实验装置图可知Na与CO2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并装入药品后,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待装置______(填写字母)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再点燃酒精喷灯,这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CO2气体为足量,在实验过程中分别产生以下①、②两种不同情况,请分析并回答问题:①若装置F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装置D中生成两种固体物质,取少量固体生成物与盐酸反应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装置F中有黑色沉淀生成,装置D中只生成一种固体物质,取少量该固体与盐酸反应后,也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专题钠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专题钠及其化合物教学内容一、钠及其化合物【钠】1、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3/97.0cm g )比水小,熔点低,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金属 钠能用小刀切割,说明其硬度小。
2.化学性质钠的化学性质极活泼,具强还原性,在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变为钠离子。
自然界中钠只以化合态存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①常温下钠与空气中的 O 2 反应,表面变暗,化学方程式为:4Na +O 2===2Na 2O ;在空气或者氧气中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化学方程式为:22O Na +22O Na②钠与硫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Na +2S Na 2。
③钠与氯气反应产生大量白烟,化学方程式为:22Cl Na +NaCl 2(2)与水的反应钠与含酚酞的水剧烈反应,熔化成闪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溶液变成红色,化学方程式为:↑+=+22222H NaOH O H Na 。
(3)与酸、盐溶液反应①钠与酸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因为酸电离出更多的+H 参与反应。
②钠与盐溶液反应,首先是钠和水反应生成 NaOH 和 H 2,再判断 NaOH 是否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钠投入 CuSO 4 溶液中有 H 2 放出并产生蓝色沉淀,化学方程式:↑++↓=++242224)(22H SO Na OH Cu O H CuSO Na 3.钠的保存、制取及用途由于钠的化学性质极活泼,应隔绝空气保存,少量的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 NaCl 制取 Na 的化学方程式:)(2熔融NaCl ↑+22Cl Na 。
钠的用途广泛,如制取Na2O2 等化合物、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Na 、K 合金)、还原稀有金属的卤化物、作电光源等。
【思考】1、填写钠与水(加酚酞)反应五个现象的原因:2、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变化过程。
3、金属钠能否保存在汽油或四氯化碳中?4、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钠是最活泼的金属;②为防止钠被空气中的2O 氧化,应将其保存在水中;③钠在空气中放置表面很快变暗是因为生成了22O Na ;④1 mol Na 与水反应转移1 mol -e ;⑤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得金属钠;⑥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不能置换出铜;⑦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来扑灭,可用2CO 灭火。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化学兴趣小组制取Na2O2,并测定制得的Na2O2样品的纯度。
I.制取Na2O2。
查阅资料:①钠与空气在453~473K之间可生成Na2O,迅速提高温度到573~673K之间可生成Na2O2。
②4Na+3CO 22Na2CO3+C。
③加热后,Na不与N2反应。
(1)图1为兴趣小组制取Na2O2的装置,得到的固体中不可能混有的杂质是____。
A.Na3N B.Na2CO3 C.Na2O D.NaOH(2)该小组若要得到相对纯净的Na2O2,请从图2中选择合适的装置(要求从装置A、B、C中选择)净化空气,接口从左至右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
II.测定制得的Na2O2样品的纯度。
按图2装置中的F→B→C→A→D顺序连接,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制得的10g样品放入 F 装置的烧瓶中,滴入稀硫酸反应后,D中收集到1.12L气体(体积已转换为标况下)。
(3)写出样品中Na2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
(5)装置F中仪器i的名称为____;仪器i和烧瓶用一根导管连接,目的是使稀硫酸能顺利流下,也可减少实验产生误差,若没有该导管将导致测定的结果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该实验测得样品中Na2O2纯度为_____。
【答案】A edbc 2Na2O2+2H2SO4=2Na2SO4+2H2O+O2↑ 2NaOH+ CO2=H2O+Na2CO3检验CO2是否除尽分液漏斗偏大 78.0%【解析】【分析】(1)①钠与氧气反应可以得到氧化钠、过氧化钠,二者均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钠,与水反应会得到氢氧化钠,由信息可知钠与氮气不反应;(2)若要得到相对纯净的过氧化钠,应将空气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二氧化碳,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3)过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氧气和水;(4)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是烧瓶中过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氧气与水,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氧气中可能混有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根据氧气体积可以计算过氧化钠的质量,进而计算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5)分液漏斗和烧瓶用导管连接可以平衡气压,使稀硫酸顺利流下,还可以抵消滴加硫酸排出空气的体积,若没有该导管,排出的空气按生成氧气的体积计算;(6)依据标况下氧气的体积和反应方程式计算过氧化钠的质量,由题给数据计算过氧化钠的纯度。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解析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某种含有少量氧化钠的过氧化钠试样(已知试样质量为1.560g、锥形瓶和水的质量为190.720g),利用如图装置测定混合物中Na2O2的质量分数,每隔相同时间读得电子天平的数据如下表:(1)写出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计算过氧化钠质量分数时,除了试样的质量,锥形瓶和水的质量,还必需的数据是______,不必作第6次读数的原因是______。
(3)根据上述数据,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保留2位小数)。
(4)测定上述样品(1.560g)中Na2O2质量分数的另一种方案,其操作流程如图: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
②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
③操作Ⅱ需要的仪器除了酒精灯,还需要_____(固定、夹持仪器除外)。
④在转移溶液时,如溶液转移不完全,则Na2O2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2Na2O2+2H2O=4NaOH+O2↑第4次或第5次的读数第5次与第4次的读数相同,锥形瓶内质量已达恒重 0.84 溶解生成NaCl的质量玻璃棒、蒸发皿偏大【解析】【分析】(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3)计算过氧化钠质量分数时,应用过氧化钠完全反应的数据,根据称量的锥形瓶+水+试样总质量变化以及还有第4次或第5次读数,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根据氧气的质量计算过氧化钠的质量;由表中数据可知,第4、5次读数相等,锥形瓶内的质量已达到恒重;(4)①由流程图可知,操作Ⅰ是将样品在稀盐酸中溶解;②操作Ⅱ是从溶液中获得的晶体为氯化钠,需直接测定氯化钠的质量;③操作Ⅱ是从溶液中获得的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需要的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④在转移溶液时,如溶液转移不完全,烧杯内壁沾有少量的氯化钠,测定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偏低,故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及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及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某兴趣小组的学生根据活泼金属Mg与CO2发生反应,推测活泼金属钠也能与CO2发生反应,因此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探究(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
已知:常温下,CO能使一些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例如:PdCl2 + CO + H2O=Pd↓+ CO2+2HCl 。
反应生成黑色的金属钯,此反应也可用来检测微量CO的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制气装置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A处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写“Ⅰ”、“Ⅱ”或“Ⅲ”)。
若要制取干燥、纯净的CO2气体,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溶液,装置C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2)观察实验装置图可知Na与CO2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并装入药品后,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待装置______(填写字母)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再点燃酒精喷灯,这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CO2气体为足量,在实验过程中分别产生以下①、②两种不同情况,请分析并回答问题:①若装置F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装置D中生成两种固体物质,取少量固体生成物与盐酸反应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装置F中有黑色沉淀生成,装置D中只生成一种固体物质,取少量该固体与盐酸反应后,也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下图所示)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1)请写出碳酸钠的一种用途________。
(2)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_________。
(3)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____(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
(4)该流程中氨气和二氧化碳的添加顺序是: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请说明理由:______。
【答案】制造肥皂、制造玻璃等CO2I过滤氨气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二氧化碳,先通入氨气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解析】【详解】(1)碳酸钠可用于制造肥皂、制造玻璃等;(2)沉淀池析出的为碳酸氢钠,煅烧炉中加热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则循环物质X 为二氧化碳;(3)母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NH4Cl、NH3、Na2CO3等,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应增加I的循环;固液分离方法为过滤;(4)氨气易溶于水,二氧化碳溶解度相对较小,先通入氨气,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2.I.中国的侯德榜对索尔维制碱法进行了改进,将合成氨工业与纯碱工业联合,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生产流程可以表示如图所示(代表所需物质,代表产品)在上述工业流程中:(1)产品N 的化学式__________,所需物质A 的名称____________,B 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2)侯德榜制碱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操作X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利用侯德榜原理制备的纯碱中含有少量NaCl 等杂质,利用下列装置可用来测定纯碱中的Na 2CO 3的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如下:①如图所示,组装好实验仪器,并检查其气密性;②准确称取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D 的质量(设为m 1g );③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纯碱(设为ng ),并将其放进广口瓶B 内;④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从前端缓缓地鼓入空气,至B 反应器中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⑤准确称取干燥管D 的总质量(设为m 2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3)该实验进行到操作④时,要缓缓鼓入空气,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附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附答案一、钠及其化合物1.如图所示:图中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__,C_________,F_________,G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H4)2CO3(或NH4HCO3) NH3 NO2 HNO3 2Na2O2+2CO2=2Na2CO3+O2 4NH3+5O2催化剂Δ4NO+6H2O【解析】【分析】X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都生成气体,应为弱酸铵盐,则C为NH3,气体A 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故A为CO2,则X应为碳酸氢铵或碳酸铵,分解产物中B为H2O;反应①为CO2与Na2O2反应,且NH3能与反应①生成的产物之一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则D为O2,反应②为NH3在O2中催化氧化生成的E为NO,NO和O2反应生成的F为NO2,NO2再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则G为HNO3,再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
【详解】X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都生成气体,应为弱酸铵盐,则C为NH3,气体A 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故A为CO2,则X应为碳酸氢铵或碳酸铵,分解产物中B为H2O;反应①为CO2与Na2O2反应,且NH3能与反应①生成的产物之一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则D为O2,反应②为NH3在O2中催化氧化生成的E为NO,NO和O2反应生成的F为NO2,NO2再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则G为HNO3;(1)由分析知:X为(NH4)2CO3(或NH4HCO3),C为NH3,F为NO2,G为HNO3;(2) 反应①为CO2与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②为氨气的催化氧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催化剂Δ4NO+6H2O。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往100mL的NaOH溶液中通入2CO充分反应后,在减压和较低温度下,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M。
通入的2CO的体积V(标准状况)与M的质量W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解答下列问题:(1)A点时,白色固体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通入的2CO的体积为_________mL(标准状况下,下同)。
(2)C点时,白色固体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通入的2CO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3)B点时M的组成成分为__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通入的2CO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4)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答案】Na2CO3 1120 NaHCO3 2240 Na2CO3、NaHCO3 1:3 1792 1mol/L【解析】【分析】由图知NaOH质量为4 g,物质的量为0.1 mol,完全转化为Na2CO3时,Na2CO3质量为0.1mol×12×106g/mol=5.3 g,完全转化为NaHCO3时,NaHCO3质量为0.1mol×84g/mol=8.4g,故A点白色固体M为Na2CO3,C点白色固体M为NaHCO3,根据碳原子守恒可得n(CO2),根据V=nV m计算二氧化碳体积;图B点时M的质量为7.16 g,5.3<7.16<8.4,知M由Na2CO3和NaHCO3组成,设在B点时Na2CO3物质的量为x,NaHCO3物质的量为y,根据钠离子守恒、二者质量之和列方程计算x、y的值,根据V=nV m计算二氧化碳体积;根据c=nV计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详解】由图知NaOH质量为4 g,物质的量为0.1 mol,完全转化为Na2CO3时,Na2CO3质量为0.1mol×12×106g/mol=5.3 g,完全转化为NaHCO3时,NaHCO3质量为0.1mol×84g/mol=8.4g,故A点白色固体M为Na2CO3,C点白色固体M为NaHCO3;(1)由上述分析可知,A点白色固体M为Na2CO3,需CO2体积为0.1 mol×12×22.4L•mol−1=1.12L=1120 mL,故答案为:Na2CO3;1120;(2)由上述分析可知,C点白色固体M为NaHCO3,需CO2体积为0.1 mol×22.4L•mol−1=2.24L=2240 mL,故答案为:NaHCO3;2240;(3)图B点时M的质量为7.16 g,5.3<7.16<8.4,知M由Na2CO3和NaHCO3组成;设在B点时Na2CO3物质的量为xmol,NaHCO3物质的量为ymol,则:2x+y=0.1,106x+84y=7.16,解得x=0.02,y=0.06,n(Na2CO3):n(NaHCO3)= 0.02mol:0.06mol=1:3,故V(CO2)=(0.02 mol+0.06 mol)×22.4L•mol−1=1.792L=1792 mL,故答案为:Na2CO3、NaHCO3;1:3;1792;(4)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0.1L=1mol/L,故答案为:1mol/L。
高考化学考点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考点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2·广东卷]下列关于Na的化合物之间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碱转化为酸式盐:OH-+2H++CO2-3===HCO-3+2H2OB.碱转化为两种盐:2OH-+Cl2===ClO-+Cl-+H2OC.过氧化物转化为碱:2O2-2+2H2O===4OH-+O2↑D.盐转化为另一种盐:Na2SiO3+2H+===H2SiO3↓+2Na+2.[2023·广东模拟]拟在实验室完成一系列实验:①粗盐提纯;②利用提纯后的NaCl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③用盐酸标准液滴定纯碱溶液以测定Na2CO3含量。
在实验过程中,下列仪器不可能用到的是()3.[2023·武邑中学高三月考]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A.图1鉴别纯碱与小苏打B.图2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C.图3证明Cl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D.图4探究钠与Cl2反应4.[2023·北京朝阳期末]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反应④说明NaH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2CO3C.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D.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5.[2023·安徽皖南八校联考]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可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C.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最终产物是Na2CO36.[2023·广东普宁二中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23实验1:用pH试纸测量0.1 mol·L-1 NaHCO3溶液的pH,测得pH约为8实验2:将0.1 mol·L-1 NaHCO3溶液与0.1 mol·L-1 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实验3: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pH从12下降到约为9实验4:0.1 mol·L-1 Na2CO3溶液中滴加新制饱和氯水,氯水颜色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实验1可得出:K a2(H2CO3)>K wK a1(H2CO3)B.实验2中两溶液混合时有:c(Ca2+)·c(CO2-3)<K sp(CaCO3)C.实验3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H2O+CO2===2HCO-3D.实验4中c反应前(CO2-3)<c反应后(CO2-3)8.[2023·河北邢台第二次联考]向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SO2-4、NO-3B.b点对应的溶液中:K+、Al3+、MnO-4、SO2-4C.c点对应的溶液中:Na+、Ca2+、NO-3、Cl-D.d点对应的溶液中:F-、NO-3、Fe2+、Ag+9.[2023·黑龙江八校联考]向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2 mol·L-1B.通入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mLC.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n(Na2CO3)=1∶3D.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1∶110.过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9 g Na2O2中含有2 mol离子B.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可以用于潜水供氧C.Na2O2的漂白原理与活性炭的漂白原理相同D.Na2O2与足量H2O反应生成22.4 L O2,转移电子数为2N A11.[2023·山东德州期中]下列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12.[2023·天津新华中学月考]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a2CO3和NaHCO3粉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Na2CO3溶液的碱性强,反应放出气体速率快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Na2CO3消耗盐酸的体积是NaHCO3的2倍C.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NaHCO3晶体析出D.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不同13.[2023·山东临沂四县区期中]如图为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实现转化关系①B.Na2O2发生④⑤的转化均有O2产生C.碳酸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盐酸依次发生反应③和⑧生成氯化钠D.转化②只能通过加热才能实现14.[2023·广东肇庆检测]侯德榜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化学家,他提出的联合制碱法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其工业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工艺流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应该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过量CO2,再通入NH3C.向滤液中通入NH3,可减少溶液中的HCO-3,有利于NH4Cl析出D.最终所得“母液”可循环利用参考答案:1.B A项题给离子方程式未配平且不是碱转化为酸式盐,A项错误;B项可视为向NaOH溶液中通入Cl2,离子方程式正确;过氧化物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中,过氧化物应用化学式表示,C项错误;硅酸钠易溶于水,离子方程式中应用SiO2-3表示,D项错误。
高三化学钠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钠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碱金属R与其氧化物R2O的混合物2.16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固体3.2 g,由此判定金属是()A.锂B.钠C.钾D.铷【答案】B【解析】设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若2.16g混合物全为R,由R~ROH的关系可知:可产生ROH的质量为21.6×(a+17)/ag,若2.16g混合物全为R2O,则有: M2O~2MOH2a+16 2(a+17)可知产生MOH的质量为了2.16×(a+17)/(a+8)g<3.2g<2.16×(a+17)/ag,解得16.69<a<35.3, 因此R为N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23),答案选 B.【考点】考查化学计算方法的应用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反应条件(温度或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A.Na和O2B.NaOH和CO2C.Na2O2和CO2D.AlCl3和NaOH【答案】C【解析】A、钠与氧气在常温下与加热条件下生成的产物不同,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生成过氧化钠,错误;B、氢氧化钠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产物不同,错误;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与量无关,正确;D、氯化铝与少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产物不同,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物质之间的反应与量的关系3.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A.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B.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钙溶液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等浓度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答案】A【解析】A、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钙,所以不能鉴别,正确;B、碳酸氢钠对热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鉴别,错误;C、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碳酸氢钠不能,可以鉴别,错误;D、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快,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慢,可以鉴别,错误,答案选A。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有关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金属钠质地柔软,可用于冶炼金属镁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过氧化钠呈淡黄色,可用作供氧剂D.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环境消毒剂2.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各1mol,在分别强热后,其产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的结果是()A.放出CO2的量前者为后者的二分之一B.放出的CO2的量前者为后者的二倍C.消耗盐酸一样多D.消耗盐酸后者比前者多3.下列有关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B.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1C.将Na2O2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最终呈红色D.Na2O2与H2O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和参与反应的Na2O2的个数比为1:1 4.Na2O2中阴离子为O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O22-中含有电子数为18N AB.将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少量的Na2O2,溶液变为蓝色C.1molNa2O2与过量的H2O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D.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不能与酸反应5.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比,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并不改变的是()A.Na和O2B.Na2CO3和盐酸C.Fe和Cl2D.NaOH和CO26.下列关于Na2O2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淡黄色固体B.可作供氧剂C.由Na+和O2-构成D.具有强氧化性7.下列有关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金属钠质地柔软,可用于冶炼金属钛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过氧化钠呈淡黄色,可用作供氧剂D.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可用作环境消毒剂8.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钠与水反应的现象说明钠的熔点低,且与水反应放出热量B.将4.6g钠投入95.4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C.钠放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是由于钠的表面生成了Na2O2D.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单质铜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2O2投入FeSO4溶液中剧烈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氢气B.Na投入CuSO4溶液中剧烈反应生成红色固体C.Na2O2可以作漂白剂是因为其有强氧化性D.少量Na投入FeCl3溶液可使溶液质量增大10.少量Na2O2与H2O反应生成H2O2和NaOH。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一、钠及其化合物1.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 ,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气体B 为纯净物,溶液C 焰色反应为砖红色,气体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请回答:(1)组成A 的三种元素是________,A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固体A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气体E 与甲醛在一定条件可生成乌洛托品(学名:六亚甲基四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乌洛托品可以用分子式表示)。
【答案】Ca 、H 、N 2Ca HN 2422Ca HN 5HCl 2CaCl H NH Cl +=+↑+ 34NH 6HCHO +→(或6124C H N )26H O +【解析】【分析】 溶液C 焰色反应为砖红色说明溶液C 中含有Ca 元素,可知沉淀F 为CaCO 3,4.00g 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 4.00g=0.04mol 100g/mol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固体A 中含有Ca 元素,其质量为0.04mol×40g/mol=1.60g ;气体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气体E 为NH 3,所以溶液D 中含有NH 4+,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溶液C 中含有N 元素,固体A 中含有N 元素;气体B 为纯净物,其物质的量为0.448L=0.02mol 22.4L/mol ,固体A 中Ca 元素的质量为1.60g ,则其他元素为1.90g-1.60g=0.30g ,可先假设E 为一种常见的气体,若该气体为NO 、NO 2、O 2,则固体A 中另外一种元素为O ,而0.02mol NO 或NO 2或O 2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均大于0.30g ,故不合理,若该气体为H 2,固体A 中另外一种元素为H ,则符合题意,同时可以参考CaH 2与水的归中反应生成氢气。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固体A 中的三种元素为:Ca 、N 、H ;Ca 的常见化合价为+2价,已知固体A 中Ca 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4mol ,质量为1.60g ,N 元素的和H 元素质量为0.04g 共0.30g ,N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据此可推测A 的化学式可能为Ca 4N 2H 2,化为最简整数比为2Ca HN ;(2)根据产物可知A 与盐酸反应的产物中含有NH 4+,H 2,Ca 2+,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方程式为:2422Ca HN 5HCl 2CaCl H NH Cl +=+↑+;(3)气体E 为为NH 3,甲醛为HCHO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方程式为:34NH 6HCHO +→(或6124C H N )26H O +。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一、钠及其化合物1.下图表示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 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1)A ,D 代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反应①中的C ,D 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②中,若B 与F 物质的量之比为4∶3,G ,H 分别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4)反应③产物中K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l Na 2O 2 2H 2O +Na 2O 2 =4NaOH+O 2↑、2Al+ 2NaOH+2H 2O=2NaAlO 2+3H 2↑ CO 2 CO 1:1 Na 2CO 3 22AlO -+CO 2+3H 2O=2Al(OH)3↓+23CO -【解析】【分析】题干信息,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 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推断为C ,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可以推断为H 2O ,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判断为Na 2O 2,E 、F 为O 2和H 2的反应生成水,A 是常见金属,与另一种固体在水中反应生成O 2和H 2,则该固体金属为Al ,固体D 为Na 2O 2,能与水和CO 2反应,则G 为CO 2;说明K 为Na 2CO 3,F 为O 2; 题给信息黑色单质B 与氧气(F)反应得到G(CO 2),说明B 为C(碳),C 和O 2反应可生成CO 2和CO ,则H 为CO ;依据F(O 2)与E 反应生成C(水)可知E 为氢气,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试题汇总—钠及其化合物1.某温度下,碳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向其中加入x molNa2CO3?5H2O或ymolNa2CO3,可析出相同质量的Na2CO3?10H2O,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可能为39%,x一定大于yB.a%可能为39%,x可能大于、等于、小于y C.a%可能为30%,x一定大于yD.a%可能为30%,x可能大于、等于、小于y 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A、Na和O2B、NaOH和CO2C、NaHCO3和NaOHD、Na2CO3和HCl3.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发生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H为-1价)()A.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4.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或Na2O2时,失电子数目均为NAB.1molNa2O2与CO2足量反应时,转移2NA个电子C.1molL-1的NaOH溶液中含Na+数目为NAD.1molNa2O2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2NA5.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等四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A.CO32-B.HCO3-C.SO32-D.CH3COO-6.在一定的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B.溶液中OH-总数不变,有O2放出C.溶液的pH增大,有O2放出D.溶液中Na+总数减少,有O2放出7.事实上,许多非金属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2O2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
如:Na2O2+SO2=Na2SO4,2Na2O2+2SO3=2Na2SO4+O2,据此,你认为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①2Na2O2+2Mn2O7=4NaMnO4+O2↑②2Na2O2+2NO2=2NaNO2+O2③2N2O3+2Na2O2=4NaNO2+O2④2N2O5+2Na2O2=4NaNO3+O2A.只有①B.②③C.①④D.②③④8.往含和(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气体为6.72 L(标态)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和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象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ABCD9.取500mLNa2CO3溶液与300mL1mol/L盐酸反应,在不断搅拌下将碳酸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中与将盐酸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所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则碳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L B.L C.L D.L10.某温度下,w 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其燃烧产物立即与过量的Na2O2反应,固体质量增加w g。
在①H2②CO③CO和H2的混合气④HCHO⑤CH3COOH⑥HO—CH2—CH2—OH中,符合题意的是()A.均不符合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④⑤D.全部符合11.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A.3:4:1 B.3:3:2 C.6:7:3 D.6:9:10 12.在空气中久置而不易变质的物质是()A.过氧化钠B.硅酸钠溶液C.纯碱D.亚硫酸钠13.有两个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的试剂瓶,因标签失落而无法区分。
有4位同为鉴别它们,分别设计了下列四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A.分别取样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B.分别取样后,加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盐酸,观察反应的快慢C.分别取样加盐酸,再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D.分别取样配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14.由Na2O2、Na2CO3、NaHCO3、NaCl中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
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Na2CO3、NaCl B.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2、NaHCO3C.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HCO3 D.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O2、NaCl15.钡和钠相似,也能形成O22-离子的过氧化物,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氧化钡的化学式是Ba2O 2B.1mol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钡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氧气C.过氧化钡是离子化合物D.过氧化钠和过氧化钡都是强氧化剂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17.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A.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B.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钙溶液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等浓度的溶液中,加入等量的稀盐酸18.碳酸钠俗称纯碱,下列对其性质的描述中,正确且能与“碱”相关的是A.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B.能促进水的电离C.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D.水溶液能使酚酞呈红色19、将15.6gNa2O2和5.4g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HCl气体6.72L(标准状况),若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得到6.72L(标准状况)的气体B、最终无沉淀生成C、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l)=L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20.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浓度为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和Na2O2和NaO221.有关苏打和小苏打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苏打、小苏打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小苏打产生的二氧化碳多B、等质量的苏打、小苏打分别与足量的同种盐酸反应,小苏打消耗的盐酸多C、向小苏打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无沉淀,而苏打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出现沉淀D、苏打和小苏打都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22.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
(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填化学式);(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反应②中,若B与F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分别是、(填化学式);(4)反应③产物中K的化学式为;(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23.将和NaHCO3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向其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测得共产生CO28.96L(标准状况)(气体溶解忽略不计)。
(1)原混合物中Na2CO3为_______________g(2)若以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mL),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mol),建立n=f(V)的函数关系,将V在不同取值范围时,n=f(V)的关系式填入下表并作图24.某活动课程小组拟用50mL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溶液。
为了防止通入的CO2气体过量生成NaHCO3,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取25mL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b.小火煮沸溶液1~2min;c.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mL)NaOH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反应。
(1)此方案能制得较纯净的Na2CO3,写出a、c两步的化学反应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方案第一步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2)加入反应物前,如何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通常制法中,装置A还可作为下列_____________气体的发生装置(填序号)。
①CH2==CH2②H2S③CH4④CH≡CH⑤H2(5)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①NH3,②Cl2,③HCl,盐酸体积V/mLn(CO2)/mol盐酸体积(mL )④H 2S ,⑤CH 4,⑥CO ,⑦CO 2,⑧O 2时,属于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并能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处理的,将气体的序号填入装置图的下方空格内(6)已知所用NaO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室温下该溶液密度为1.44 g/mL ,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不考虑实验误差,计算用此种方法制备所得Na 2CO 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将2.5g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 ·L -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 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1)写出OA 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加入35mL 盐酸时,产生CO 2的体积为_______ml (标准状况)。
(3)计算原混合物中NaOH 的质量及碳酸钠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