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概念与原理课件
化学课件ppt
![化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034fe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2.png)
熟悉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设备,如烧杯、试管、滴 定管、容量瓶等。
分析化学实验技术
化学分析方法
掌握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等常见的化学分析方 法。
仪器分析技术
了解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原理 。
分析数据处理
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如误差分析、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等 。
反应速率方程
反应速率方程是表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以用来描述 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规律。
反应速率常数
反应速率常数是反应速率方程中的常数,表示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 ,与反应的温度有关。
化学反应热力学
反应热
反应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在单位质量下所释放 出来的热量,通常用焓变(ΔH)来表示。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的 系统中,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 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
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化学基本计算
01
02
03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数量 的单位,通常用摩尔表示 。
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 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阿伏伽德罗常数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1摩 尔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目 ,通常用NA表示。
化学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化学基础知识 • 化学物质与能量变化
• 化学反应与环境 • 化学实验与技术 • 化学应用与案例
• 复习与巩固
01 化学基础知识
CHAPTER
化学基本概念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其中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
化学反应中发生的质的变化。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 质相互作用,产生新的物质的过程 。
化学ppt课件
![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be9e7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0.png)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如放热或吸热等。
化学方程式及其计算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式子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也 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
如铁(Fe)、铜(Cu)、铝(Al)、锌(Zn)等,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 展性。
非金属
如碳(C)、硅(Si)、硫(S)、磷(P)等,一般不具有金属特性。
酸碱盐
• 酸:如盐酸#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03
化学实验
实验室安全与操作规范
实验室安全意识
进入实验室前需要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定,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 事故。
2023
化学ppt课件
目录
• 化学基础知识 • 化学物质 • 化学实验 • 化学与生活 • 化学前沿 • 复习与考试指导
01
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的定义与性质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的自然科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指的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3
研究特点
操纵单个原子和分计和制备具有特定化学结构 和功能的新分子和材料。
涉及领域
材料科学、生物学、医学、能 源、环境科学等。
研究热点
高效合成方法、不对称合成、 组合化学等。
06
复习与考试指导
学习方法与策略
制定学习计划
01
根据教学内容和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PPT课件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b5b7a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15.png)
表格法
适用于大量数据的整理和表达, 能清晰展示各组数据间的对比关
系。
图形法
直观展示数据间的变化趋势和规 律,便于分析和理解。常用图形 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等。
文字描述法
对实验结果进行概括性描述和分 析,阐述实验结论和意义。应结 合图表进行解释和说明,增强表
达效果。
THANK YOU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搅拌器,如玻璃棒、磁力搅拌器等。
根据实验需求控制搅拌速度,避免产生过多的气泡或溅出。
搅拌、过滤和蒸发操作要点
选择合适的滤纸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滤纸,如慢速滤纸、中速滤纸等。
折叠滤纸
将滤纸折叠成合适的形状,放入漏斗中,用水润湿并贴紧 漏斗内壁。
搅拌、过滤和蒸发操作要点
• 过滤操作:将待过滤的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注 意液面不要超过滤纸边缘。
仪器的准备
标准溶液的配制
按照准确称量的基准物质的质量,配 制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
准备好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等仪 器,并进行校准。
滴定分析法原理及操作过程
待测溶液的取样和处理
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并进行必要 的预处理。
终点判断
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或电位突跃等信号判 断滴定终点。
滴定操作
将标准溶液逐滴加入待测溶液中,同时搅拌 并观察反应现象。
待测溶液的取样和处理
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并进 行必要的预处理。
吸光度或发光强度的测定
将待测溶液置于比色皿中,在分光光 度计上选择合适的波长和测量模式, 测定其吸光度或发光强度。
数据处理
根据标准曲线和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或 发光强度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06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表 达技巧
初中化学PPT课件
![初中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8cf63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6.png)
可燃性,氧化剂,用于制造硫酸、 硫化橡胶等。
17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可塑性等,用于制造电线、电缆、机器零件等。
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大多数非金属具有氧化性,有些非金属还有还原性。用于制造化肥、农药、合 成材料等。
2024/1/26
18
05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技能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的反应,特点是“一变多”。
B
C
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 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特点是“单换 单”。
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 化合物的反应,特点是“双交换”。
D
2024/1/26
14
04 常见的化学物质
2024/1/26
化学的发展包括: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和完善;化学键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量子化学和计算化学的兴起;绿色化 学和可持续化学的提出和实践。
2024/1/26
6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02
2024/1/26
7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01
元素的概念及分类
介绍元素定义,阐述元素分类方法,如金属元素、非金 属元素等。
2024/1/26
醛、酮
分别含有醛基和酮基的 有机物,可发生氧化、 还原等反应。
羧酸及其衍生物
含有羧基或羧酸衍生物 的有机物,具有酸性、 酯化等反应性质。
2024/1/26
30
有机合成材料及其应用
合成纤维
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高分子纤 维,如涤纶、锦纶、腈纶等。
合成塑料
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高分子塑 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 乙烯等。
大学普通化学-课件
![大学普通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090a2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6.png)
04
化学实验基础
实验安全与操作规范
01
实验安全须知
了解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自 身和他人安全。
02
实验操作规范
03
实验器材使用
掌握实验操作流程,严格按照实 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 当引发事故。
正确使用实验器材,了解各类器 材的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有机化合物与高分子材料
01
02
03
04
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 合物,其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
有机化合物在工业、农业、医 药、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 用,如塑料、合成纤维、农药
等。
高分子材料是指分子量较大的 有机化合物,其具有优良的力
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高分子材料在工业、农业、交 通、通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 用,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农业
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制造业
材料合成、表面处理、电镀等。
能源
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的开采和利用。
环保
污水处理、大气治理等。
化学前沿科技与发展趋势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纳米药物等。
绿色化学
环境友好型的合成方法、反应 条件等。
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
新能源
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大学普通化学-课件
目录
• 化学基本概念 • 化学反应原理 • 元素与化合物性质 • 化学实验基础 • 化学应用与前沿科技
01
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理解化学的本质和特性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a7cd0902020740be1e9b8b.png)
单位
克
是比值,无单位
计算公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水、二氧化碳
三、化学用语
1、化合价和离子符号
项目
价标符号
离子符号
意义
表示某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表示某种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写法
化合价的正、负在前,数字在后:
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
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方
举例
+2 –1 +1-2
MgCl2H2O
Mg2+Cl-H+O2-
四、溶液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1、分子和原子
项目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相似点
1、质量、体积都很小
2、都是在不断运动的
3、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各异:
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原子性质各异
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联系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二、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项目
混合物
纯净物
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这些物质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自保持原有的性质
由一种物质组成
区别
1、多种物质
2、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3、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1、一种物质
2、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一种分子构成
3、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1f5a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6.png)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和其反应的科学,主要研究含碳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关键。
下面将从有机化学的特点、碳的价电子、键的形成以及有机反应机理等方面探讨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有机化学的特点有机化学研究的是含碳的化合物,而无机化学研究的是无机物。
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特点是含有碳-碳键或碳-氢键。
碳原子的四个价电子能力使其形成复杂的分子结构,为有机化学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二、碳的价电子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可形成4个共价键。
其中,三个价电子以单键的形式与其他原子结合,第四个价电子则用于构建碳骨架或与其他原子形成多重键。
而其他非金属元素的价电子数目较少,因此无法像碳一样形成复杂的分子结构。
三、键的形成原理在有机化学中,键的形成原理包括共价键的形成和键的极性。
共价键的形成是指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通过电子云重叠来实现。
共价键的稳定性取决于电子云的重叠程度和电子云的密度。
而键的极性是指共价键中电子密度不均匀,其中一个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较大。
极性键的特点是由于电子云偏向一个原子,使该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而另一个原子则带有部分负电荷。
四、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反应机理是指有机反应的整体过程和细节。
它描述了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步骤和中间物的生成消失过程。
有机反应机理可以分为基于键裂解和键生成的机理类型。
键裂解的机理包括自由基反应机理、离子反应机理和共轭体系反应机理。
键生成的机理包括亲电反应机理和核催化反应机理。
结论: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
了解有机化学的特点、碳的价电子、键的形成原理和有机反应机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方式。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有机化学并应用于生物、医药等领域。
有机化学将继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中化学ppt课件
![高中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09c67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7.png)
03
化学实验基础
实验安全和操作规范
实验安全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遵守实验安 全规定,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操作规范
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规范,确 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器材和试剂
实验器材
了解和掌握实验所需的器材,如烧杯、试管、滴定管等,并 正确使用。
试剂
熟悉实验所需的试剂,了解其性质和使用方法,注意试剂的 储存和使用期限。
02
化学基础知识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总结词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总结词
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理论
详细描述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工具,通过学习元素周期 表的排列规律,可以理解元素性质的变化趋势,如金属性 、非金属性、电负性等。
详细描述
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通过学习原子的电子排 布规律,可以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制。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数据处理
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整理和分析方法,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04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化学物质
总结词
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物质
详细描述
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包括水、食盐、糖、醋酸、酒等,它们在我们的饮食、清 洁和日常用品中都有广泛应用。
05
化学前沿和展望
现代化学的发展趋势
绿色化学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化学 成为未来化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旨在减少或消除化学品对人类健
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计算化学
利用计算机模拟和理论计算方法研 究化学反应过程和分子性质,为新 材料的发现和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初升高化学衔接课课件(4个专题)
![初升高化学衔接课课件(4个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8190d30859eef8c75ebfb30d.png)
弧线表示电子层,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离子结构示意图
F-
S2-
+16
2 8 8
Ca2+ +20
2 8 8
4、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如 CO2(分子式或最简式); SiO2 KNO3 (最简式);.
5 、 化合价
11、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即要遵守质量守恒定 律),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气体生成须注 “↑”,溶液中有沉淀生成则须注“↓”。 [练习]
1、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二氧 化硫,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请写出 燃烧时,有关“固硫” 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CaO + SO2 = CaSO3
2CaSO3 + O2 = 2CaSO4
6、化学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按反应基 本类型分 化合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吸热反应 按热量变化分
宏观
区 别
微观 判断方法 联系
有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 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 度、溶解度、导电性、导热性、比热容……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金属腐蚀、干馏、裂化、、变性、 老化、硫化、炭化、油脂硬化、硬水软化、水 泥硬化、结晶、风化、电解质溶液导电、同素 异形体间的互变 ……
酸
按电离 程 度 按酸根 氧化性 按沸点
强酸 弱酸
氧化性酸
非氧化性酸 HCl、H2SO4(稀)、H3PO4 高沸点酸 H2SO4、H3PO4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91aae1e55270722192ef72c.png)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其他物质的变化。
伴随的现象:物质的外系、状态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伴随的现象: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产生沉淀等(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注意:(1)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和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已经班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例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2)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判断是中考重点,学习时要深入理解,掌握判断的依据,灵活应用(3)化学反应伴随能量的变化,如发光、放热等。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
(3)性质的确定:物理性质有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3.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者的区别是化学性质必须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铝箔能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化学性质,是通过铝燃烧这个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
引申:性质通常用“易、会、能”等词语描。
而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具体说,物理性质可以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如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
物理性质除了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外,其他的如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等则需仪器测定出来。
但测的过程中一定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物质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是一个过程,包括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两者的本质区别是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因此判断一个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是否其他物质生成,除此之外,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或气体等现象发生,但不能以此判断是化学变化。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ea04a3e58f5f61fb6366641.png)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掌握根本概念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根本微粒.〔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响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根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Na+、H+、NH4+…阴离子:Cl–、O2–、OH–、SO42–…〔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4.元素元素是具有一样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构造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一样,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一样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假设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一样。
核外电子排布一样,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一样的。
7.原子团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响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响。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d13dfe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7.png)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的化合物的科学,它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分支。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了生命体系中的有机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酮等,以及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如塑料、药物、香料等。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的基础知识。
一、碳原子的特性和键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原子的化合物,这是有机化学的基本特征。
碳原子有四个价电子,可以通过形成共价键与其他原子连接。
碳原子的能力形成稳定的共价键是有机化学特殊性质的基础。
在有机分子中,常见的碳键类型包括单键、双键和三键,它们对应着碳原子与其他原子之间的共享电子数目。
这些键的存在使得有机分子具有多样化的结构与性质。
二、碳骨架的拓扑结构有机化合物的拓扑结构是指由碳原子构成的骨架,它确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化学性质。
拓扑结构可以是直链、支链、环状或者共轭体系。
直链和支链是最常见的拓扑结构,其代表物分别为烷烃和烷基化合物。
环状结构具有稳定性和特殊的光学特性,如环烷烃和环芳烃。
共轭体系是由很多交替的单键和双键构成,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拓扑结构的变化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三、官能团与功能团官能团是有机分子中具有化学反应活性的部分,是决定有机物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基本结构单位。
在有机化学中,许多官能团经常出现,如羟基(-OH)、氨基(-NH2)、羰基(C=O)、羧基(-COOH)等。
不同的官能团赋予有机分子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官能团的存在对有机化合物的适用性和反应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异构体与立体化学异构体是指化学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在有机化学中,存在着结构异构和空间异构两种形式。
结构异构常见的有链式异构、位置异构和环式异构等。
立体异构是指在空间中构型不同而导致化学性质及活性差别的异构体。
立体化学研究的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相对于整体而言的空间排列。
立体异构的例子包括镜像异构体(手性体)和顺式异构体。
立体化学的研究对于合成和药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化学教学课件》PPT课件
![《初中化学教学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757b8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0.png)
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01
精讲多练
对于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师需要精讲精练,配合适当的例题和
练习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
02
图表辅助
使用图表、图像等直观方式解释化学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记忆。
03
类比教学
运用类比教学法,将复杂的概念和原理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类比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计算题解析
总结词
计算题是初中化学中的一种重要题型,主要考查学生 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详细描述
计算题通常涉及物质的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等相关内容,需要学生运用化学式、 方程式等知识进行计算和求解。在解题时,学生需要 熟练掌握相关计算公式和化学式、方程式的书写规范 ,同时需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数值的准确性。此外, 学生还需要仔细阅读题干,理清题意,避免出现低级 错误。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 的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记忆方法。
03
初中化学基本技能
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器材的使用
01
介绍实验室中常用的器材,例如烧杯、试管、漏斗、酒精灯等
,并说明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基本操作步骤
02
详细介绍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例如物质的称量、溶解、过滤
紧扣教材
课件内容与初中化学教材紧密结合 ,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
制作标,方便在 不同平台和设备上使用。
色彩搭配
采用鲜艳的颜色搭配,突出重点,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字体选择
选用易读、易识的字体,保证课件 清晰度和可读性。
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d1b2ab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2.png)
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实现物质之间转化的科学。
本文将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从物质的基本单位开始,逐步展开对化学的探讨。
一、物质的基本单位-原子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化学中最基本的单位。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有负电荷。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环绕在原子核外。
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决定,而原子的性质则由其电子的排布决定。
二、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数目的原子的集合体,如氧气、氮气等。
元素由于拥有相同的原子数目,所以具有相似的性质。
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元素转化成化合物或将化合物分解成元素。
三、原子的化学键与分子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化学键进行,使得多个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
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通过共用电子对来连接原子,而离子键则是通过电荷的相互吸引形成的。
金属键是金属元素之间的连接方式,其特点是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四、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指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原有物质的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形成新的物质。
化学方程式是对化学反应过程的简明描述,使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种类和数目,而反应箭头表示转化的方向。
五、物质的性质与性质变化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在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形状等)和化学性质(如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等)来判断。
性质变化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内部结构、组成或排列发生的变化。
性质变化可以是物理变化(如相态变化)或化学变化(如氧化反应)。
六、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可以达到平衡状态,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的达成是通过前进反应和逆向反应相互平衡达到的。
反应速率则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速度,可以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化学基本原理和概念
![化学基本原理和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44bbb69852458fb770b56c3.png)
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 化学用语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
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 某一种元素。 ②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 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
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讲主要内容】
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
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
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
答案:D
【考点突破】
【考点指要】
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涉及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内容约占试题
数目的1/4,约占试卷分值的1/5。考查的题型包括选择、填空等。
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重点应放在深刻理解其实质及应用上。
例如物质的组成、变化、性质、结构和分类,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溶液
的有关概念、质量守恒定理和化学用语等,可以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
质:如水、气体和沉淀。显然,该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有机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有机化学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d869a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2.png)
氨基酸、蛋白质和多肽
氨基酸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 需氨基酸。
蛋白质
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 有多种生物功能。
多肽
由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生物 活性多样,包括激素、生长因子等。
脂类化合物
脂肪酸
构成脂肪的基本单元,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甘油酯
原理。
现代时期
20世纪至今,以量子力学和统计 力学为基础,发展出了现代有机 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如分子轨道 理论、价键理论、反应机理理论
等。
有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材料领域
合成纤维、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服装、家 居用品、交通工具等领域。
医药领域
合成药物如抗生素、抗癌药物等对于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 义。同时,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也是有机化学的研 究对象。
炔烃
炔烃的通式与结构特点
通式为CnH2n-2,含有碳碳三键。
炔烃的物理性质
与烷烃和烯烃相比,炔烃的物理性质有所不同。
炔烃的化学性质
主要包括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等,与烯烃类似但也有所 不同。
芳香烃
01
02
03
04
芳香烃的结构特点
含有苯环或其他芳香体系的烃 类化合物。
芳香烃的分类
根据苯环上取代基的不同,可 分为苯、甲苯、二甲苯等。
感谢观看
01
分子式相同但连接方式不同,如正丁烷和异丁烷。
立体异构
02
分子式相同、连接方式也相同,但空间构型不同,如顺反异构
、对映异构等。
同分异构体的性质差异
03
由于结构上的差异,同分异构体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生
化学与生活ppt课件
![化学与生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a0b13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2.png)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性质
物质具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 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 沸点等,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 性、还原性等。
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 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化学反应类型及特点
化学反应类型
化学反应可分为化合反应、分解 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
类型。
化学反应特点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 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化学反 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吸热和放 热等。
提高生产效率
科技创新推动了工业、农业等领域的生产 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保障健康安全
生物技术和医疗技术的创新为疾病诊断和 治疗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了
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丰富生活选择
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优 质、环保的产品选择,如智能家居、可穿 戴设备等。
促进可持续发展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元素周期律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 列成周期表,呈现出周期性的变 化规律。
元素性质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如金属性、 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元素分类
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 素和稀有气体元素等类型。
01
实验前检查器材是否完 好,如有破损应及时更 换。
02
03
04
使用器材时需按照操作 规程进行,不可随意更 改。
使用后需及时清洗、保 养器材,延长使用寿命。
对于特殊器材,需接受 专业培训后方可操作。
废弃物处理方法和环保要求
01
02
初三化学第2单元课件
![初三化学第2单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8036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f.png)
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酸 碱性等。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是指物质在形态、状态等方面发 生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如 物质的溶解、升华等。
化学变化
是指物质在结构、组成等方面发 生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如燃 烧、氧化还原反应等。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是指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 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这是化学 反应的基本定律之一,用于解释和预 测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化学与生活
介绍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如食品添加剂、清洁剂等, 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
拓展与提高
提供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和问 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和 拓展。
02
物质构成的奥秘
分子与原子
01
02
03
04
分子
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 结合形成的,是物质的基本组
成单位。
原子
物质的基本粒子,不可再分。
实验器材与步骤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滴管 、试剂、酒精灯等。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
3.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 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2. 根据实验指导书或教师要求 ,设计实验方案。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与结论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规律 。例如,某些物质在化学反应中颜色发生变化,产生气体或 沉淀等。
应用
在化学计算、推断题中常常会涉及到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通过质量守恒 定律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如计算 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等。
04
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与原理
实验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识别分子、原子和离子(包括原子团) [I] (2) 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类,如: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等 [II] (3) 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及其相互联系 [II]
化学用语
考查的重点: 化学用语书写
基 本 概 念
2008年:化学式2个;电子式1个;化学方程式3个;离子方程式 (1) 熟记元素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与符号,离子符号 [I] 4个;有机方程式1个;结构简式 2个 (2)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 (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II] 2009 年:化学式 1 个;电子式 1 个;化学方程式 5 个;离子方程式 (3) 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I] 化学计量
盐类
水解平衡 难溶物 溶解平衡
(8)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影响盐类水解程 度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应用 [II] (9)在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基础上,能从离子角 度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II] (10)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的转化 的本质 [I]
3个;热化学方程式1个;有机方程式2个;结构简式2个 2010年:化学式3个;电子式1个;化学方程式3个;离子方程式 (4)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计算 [II] 3 个;热化学方程式 1 个;有机方程式 3 个;结构简式 2 个 (5)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II]
(6) 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含义,能根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 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粒数目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计算 [II] (7) 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表示物质的变化并进行相关计算 [II]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I] (2)依据原子的结构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彼此关系和质子数、中子 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I]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I]
(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I] (5)通过同一短周期或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II] [II] (6)通过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 其性质递变的规律,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相互 关系 [II] (7)通过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 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 [I]
电 化 学
(7)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并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 方程式 [II] (8)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在实际中的应用 [I] (9)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II] (10)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金属的防护措施 [I]
反应 速率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I] 2) 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II]
化学 反应 速率 和 化学 平衡
化学 平衡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I] 4) 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并进行简单计 算 [II] 5) 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II] 6) 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社会、生产和 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I] 7) 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实例,了解催化剂在社会、生 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I]
化学 反应 与能 量
(1)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II] (2)在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基础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II]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常见氧化剂 和还原剂之间的反应 [II] (4)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能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I] (5)通过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认识常见的能 量转换形式及其重要性 [I] (6)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根据盖斯定律进行有关计算 [II]
弱电解质 电离平衡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I] (2)根据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与电解质 溶液的导电性,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 念,并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II] (3)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II]
电解质 溶液
(4)了解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 [I] (5)认识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c(H+)、c(OH-)、 水的电离 PH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I] [I] 溶液酸碱性 (6)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7)了解溶液PH的调控在社会、生产和科学研 究中的重要作用 [I]
溶液和胶体
(1) 了解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2) 利用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物质溶解性等信息 (3) 理解溶液的组成并能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 进行相关计算 (4) 了解溶液与胶体的区别
和元 素周 期律
元素 周期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