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整理
军事理论整理(复习重点+真题+答案+论述题范文)
![军事理论整理(复习重点+真题+答案+论述题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9dfb9d6a58da0116c1749f9.png)
军事理论整理中国国防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种,我国是自卫型国防。
2、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的国防法规主要包括:《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等。
3、学生军训的意义:(1)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2)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3)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4、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
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5、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包括:第二炮兵、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和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
6、陆军是我军的重要力量,其主要任务是什么?(1)抗敌军事入侵;(2)在一定地区和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3)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7、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我国海军的使命是什么?(1)防御外敌海上入侵;(2)收复敌占岛屿;(3)保卫我国领海主权;(4)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
1.军训的意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
”古往今来,国防教育都被各国置于极为关键的位置上,理所当然,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等院校中普及国防教育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其中军训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兵役法》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这既是国家法律赋予在校学生的一项保卫祖国的光荣使命,又是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
大学生通过军训,不仅能够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而且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同时也学到了军事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军事技能,加深了对人民军队的理解,为国家战时兵员动员打下了坚实基础。
军事理论考研知识点归纳
![军事理论考研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725d6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c.png)
军事理论考研知识点归纳
军事理论是国防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事专业研究的
核心内容。
在军事理论的考研过程中,掌握并准确运用相关的知识点
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军事理论考研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供
考生参考。
一、战争和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
战争的定义、性质和特点,以及军事理论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
二、战争的发生和动因
战争的发生原因、战争动因的分类和作用。
三、战争的目的和目标
战争的目的和目标的含义和作用,战争目标的分类和实现途径。
四、军事力量和战斗力
军事力量和战斗力的含义和特点,战斗力的构成要素和提高途径。
五、军事技术和装备
军事技术和装备的作用和特点,主要军事装备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六、军事组织和指挥
军事组织的概念和特点,军事指挥的任务和原则,军事指挥过程中
的各项要素和方法。
七、战略理论
战略概念和基本内容,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决策和战略执行的基本原则。
八、战役战斗理论
战役战斗的概念和基本内容,战役战斗的原则和特点,常用的战役战斗方式和方法。
九、军事地理与地形分析
军事地理的概念和特点,战争中地理条件对作战的影响,地形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十、军队的训练与准备
军队训练的目的和任务,军队训练的原则和方法,军队准备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以上是军事理论考研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希望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能够重视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探索,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
祝愿各位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定稿)
![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9a7ee4c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c.png)
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定稿)第一篇: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定稿)第一部分:中国国防1、现代国防的主体是国家,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
2、(春秋)时期,国防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形成。
3、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活动。
4、国防的(性质)是由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所决定的。
5、一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其国防的要求和国防也不同,因而,国防的(目标)也各不相同。
6、今天的中国之所以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并享有很高的声誉,主要是我国在政治上独立,经济上发展和军事上的不断强大。
(错)7、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坚持全民自卫原则。
(对)8、国防领导体制是指国防领导的组织体系及相应制度。
(对)9、世界的国防类型大致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种。
(对)10、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了我们采取中立型国防。
(错)(是自卫型)第二部分:信息化战争1、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等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2、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信息资源急剧升值,信息的主导作用增强;武器装备高度信息化;作战空间超大多维;作战节奏迅疾快捷;作战要素一体化;作战指挥扁平化;作战行动精确化)3、信息化的武器装备系统由哪三部分构成?(信息武器、单兵数字化装备和C4ISKR系统)4、信息化战争作战行动的精确化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一是精确侦察、定位控制。
二是精确打击。
三是精确保障。
)5、如何加速培养国防信息化人才队伍?(一方面,要依托地方进行信息化人才的双向培养;另一方面,军事院校教学中要加大高新技术知识的比重,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水平,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和信息化文化氛围。
军事理论整理
![军事理论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8115163968011ca30091d1.png)
军事理论核心名词预祝大家考得好成绩!整理来自扬州大学于计算机1801赵钰新1.国防的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建设: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国防法规: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国家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4. 国防政策: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进行国防建设、军事斗争和使用力量,以及进行与国防建设有关的活动的准则。
5. 武装力量: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与非正规的武装组织构成,是国防力量的主体。
6. 国防动员: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是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7.人民防空:政府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中袭击、消除后果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简称人防。
8.军事思想: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9.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10.人民战争:指被压迫阶段或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也包括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反侵略战争. 11.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中关于战争与和平形势判断的主要内容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但推迟或制止世界战争的爆发已成为可能,要以"和平方式"和"共同开发"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12. 战略:策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是战略指导者遵循军事斗争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全面计划、部署、指导军事力量的建设和运用,以保证有效地实现既定政治目标。
大一军事理论整理知识点
![大一军事理论整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e3f41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d.png)
大一军事理论整理知识点在大一军事理论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军事理论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军事基本概念1. 军事:军事是一门研究军队创建、管理、指挥和作战等一切制度、方法和理论的学科。
2. 军队:军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基本组织形式,具有军事化组织、武装装备和军事训练等特点。
3. 战争:战争是国家间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采取武力手段进行的有组织冲突二、军事战略1. 军事战略的定义:军事战略是指在全面战争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战略思想和战略计划,全力以赴实施作战行动,以达到战争的最终目的。
2. 战略层面:战略层面是指战争的最高指导者制定和解决总体战略问题的层面。
3. 战役层面:战役层面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进行相对独立的作战行动。
三、军事战术1. 军事战术的定义:军事战术是指在战斗中,根据战略和战役的任务目标,采用一系列的作战手段和方法,以实现局部战斗的胜利。
2. 进攻战术:进攻战术是指指挥员根据敌情、地形、兵力条件选择合适的进攻方式进行战斗。
3. 防御战术:防御战术是指指挥员在防御战斗中,根据敌情、地形、兵力条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确保战斗的胜利。
四、军事组织1. 军事组织的层次:军事组织包括战区、军、师、团、营、连、排等层次,每个层次有不同的指挥和管理职责。
2. 军事仪式:军事仪式是军队进行集体活动的一种形式,包括阅兵式、升旗仪式等,既是对军事力量展示,也是对军人纪律和荣誉的彰显。
五、军事思想家和经典著作1.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之一,内容涉及战略、战术、军事组织等方面的知识。
2. Clausewitz:克劳塞维茨是西方战争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战争论》对战争发展规律和战争指导思想有重要影响。
六、军事科技和装备1. 火箭炮:火箭炮是一种通过火箭发动机推进的炮兵武器,具有射程远、杀伤力大等特点。
2. 电子战:电子战是一种利用电子设备干扰、破坏敌方电磁系统的作战行为,包括电子侦察、电子对抗等。
军事理论重点总结
![军事理论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72e0d2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1.png)
军事理论重点总结军事理论是研究军队组织、行动和战争规律的学科,在军事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军事理论的重点主要包括战争的本质、军队组织与作战原则、战略、战役和战术等方面。
下面是对军事理论重点的总结。
首先,战争的本质是冲突的继续。
战争是国家之间或者集团之间的冲突的最高形式,是通过武力解决争端的手段。
战争的本质是解决冲突和争夺利益的继续,同时也是对敌人进行消耗、打击和摧毁的手段。
其次,军队组织与作战原则。
军队是战争的执行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结构和作战原则。
组织上,军队应当具备统一的指挥系统,明确的任务分工和配合,以及清晰的职责和权责关系。
作战上,军队应当注重集中优势兵力、突击和配合,同时要善于运用火力、机动和掩护等手段,实现战斗力的最大发挥。
第三,战略。
战略是指国家或军事集团制定的对敌方的战争计划和战术部署。
战略的重点在于确定敌我双方的相对实力、敌情和友情,制定合理的战争目标和战略计划,并确定战争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战略的核心是决胜于战前,通过各种手段和策略,争取战争的胜利,达到国家的战略目标。
第四,战役与战术。
战役是指某一特定方向上的一系列战斗的组合,是国家或军事集团战略计划的基本环节。
战术是指在战斗中指挥员根据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和战斗目标,采取的一系列具体的战斗行动和战斗措施。
战役和战术的核心是通过灵活运用战斗组织、火力、机动和战法等手段,取得战斗的胜利。
最后,军事理论的指导原则。
军事理论的指导原则是军队在实战中遵循的基本原则,例如贯彻党指示、战略思维导向、实事求是、顾全大局、科学决策、保密等原则。
这些原则旨在指导军队在作战中行动,确保战争目标的实现,并充分发挥军队的组织力量和战斗力。
综上所述,军事理论的重点主要包括战争的本质、军队组织与作战原则、战略、战役和战术等方面。
只有深入研究和理解军事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和支持军事行动,保证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军事理论-军理整理
![军事理论-军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cd749e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d.png)
国防概述有国必有防,立国当思防,既是古今中外人类历史发展的真实写照,又是悠悠千载风云变幻给后人留下的千古铭训。
态度:我们希望和平,但不惧怕战争一、国防的基本内涵(一)国防的概念: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家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领土、人民、政府和主权。
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我国陆地国土+ 海洋国土总面积达1260多万平方公里主权是一个国家具有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据本国情况,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家内部和外部事务的权力。
国家利益最根本的是生存与发展两大方面,按利益的内容可分为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
政治利益主要是“谋求巩固完善和发展有利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并力求在世界范围内扩大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利益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国家经济利益在国家利益中居核心地位,是整个国家利益的物质基础。
国家文化利益包括传播民族文化,防止国外腐朽思想侵蚀,保持民族国家固有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发展中的新观念与理想等。
国家安全是保障国家生存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是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
传统安全:在历史上,军事安全始终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重要、最突出甚至是惟一的安全课题,军事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始终处于绝对优先地位。
非传统安全:冷战结束后,由于两极格局的瓦解,国际安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安全威胁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第一,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面对的安全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危机、大规模传染性疾病问题等。
第二,国家社会内部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影响到其他国家、地区,甚至是整个国际社会,如经济危机、难民问题、社会危机、人权问题等。
第三,有组织的跨国犯罪活动,如跨国毒品走私、贩卖人口、国际洗钱活动、非法移民等。
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
![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b4399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d.png)
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军事理论是指关于战争、军事组织与行动、军事力量等方面的理论体系。
它是指导军队建设、军事行动以及解决军事问题的基础和依据,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军事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军事力量、作战原理、军事组织和指挥等。
一、军事力量军事力量是指军队所拥有的武器装备、人员以及各种资源,是国家维护自身利益和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
军事力量分为实力和潜力两个层面。
1. 军力实力:指军事力量的数量、素质和战斗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它涉及到军队编制、装备现代化、兵员素质培养等方面的问题。
具体包括军队规模、战略武器、军事技术水平等。
2. 军力潜力:指军事力量的潜力和发展潜力。
它主要指军事资源的积蓄以及未来战力增长的潜力。
潜力的体现包括军事科技创新、后备力量建设、战略资源保障等。
二、作战原理作战原理是指指导军队实施作战行动和战斗决策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它包括进攻、防御、机动、突击、火力支援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1. 进攻原理:进攻是战争的主动形式,对于实现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进攻原理包括集中兵力、突破敌防、迅速作战等。
2. 防御原理:防御是有效避免敌人进攻和保卫阵地的重要手段。
防御原理包括合理选择阵地、布置阵地工事、坚守阵地等。
3. 机动原理:机动是根据战争形势和任务需要,迅速调整部队位置和行动的能力。
机动原理包括机动突击、机动防御、机动补给等。
4. 火力支援原理:火力支援是通过大规模火力打击敌人,配合作战行动的重要手段。
火力支援原理包括火力密集、火力协同、火力突击等。
三、军事组织与指挥军事组织与指挥是指在战争和军事行动中,合理组织军队并指挥军队执行作战任务的活动。
1. 军事组织:军事组织包括军队编制组织、军事基地设施、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科学合理的军事组织能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行动效能。
2. 军事指挥:军事指挥是有效组织和指挥军队实施作战和军事行动的重要环节。
军事指挥涉及到作战计划制定、指挥员培养、指挥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
大一军事理论笔记整理
![大一军事理论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b3660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b.png)
大一军事理论笔记整理1. 简述国防的目的主要有哪些?答:国防的目的是:一是捍卫国家的主权;二是保卫国家的统一;三是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四是维护国家的安全。
2. 《孙子兵法》问世的条件有哪些?答:《孙子兵法》诞生的历史条件:其一。
《孙子兵法》是战争中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任何一个民族的古代军事思想,无不是在那个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生存方式以及战略形式的基础上诞生出来的。
《孙子兵法》产生于春秋末期,孙武避乱奔吴后,隐居吴地,潜心著述而成。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八百多个诸侯国,之后逐步出现诸侯兼并。
到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干戈不休,烽烟迭起,战乱频仍,诸侯争霸。
据鲁史《春秋》记载,在242年中,发生过483次大的军事行动。
战争是军事领域斗争的集中表现形式。
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人们的战争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战争实践呼唤着兵学理论的出现。
《孙子兵法》是战争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孙武的军事思想深深的根植于春秋时期军事战争的沃土之中。
其二。
再看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
周朝制定的“军礼”,在春秋末期已是礼崩乐坏。
此时已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军事战略思想。
当时的军事著作已有《六韬》、《军政》、《军志》等。
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的四部元典中《周易》、《老子》以及文圣孔子学说中都有兵学理论的阐述。
《孙子兵法》凝聚了古代诸子百家所说的哲学理论,《孙子兵法》融合了儒、墨、道、法等各种思想流派的精华,由于博采众长,因此,《孙子兵法》充满着朴素唯物辨证法,反对主观唯心主义和天命论、鬼神论,这样,自然就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其三。
孙子出生于军事世家。
其父亲、祖父及叔辈田穰苴,都是富有谋略的军事家,有着田氏家族的尚智传统,孙武从小受到家庭的耳濡目染。
孙武出生于齐国,齐国又是军事文化发达的国家,孙武受到齐国军事文化的熏陶。
况且孙武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喜爱军事、志向远大,这是孙武所以能够在吴国撰著成《孙子兵法》的重要原因。
大学军事理论复习整理
![大学军事理论复习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6f4a47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0.png)
军理复习资料基本知识点:1、人民战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战争的正义性和群众性。
2、国家军事法规的制定权力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3、中国的海洋国土面积约为300多万平方公里。
4、在我国历史上,城池的建设最早始于商朝。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一部综合性的调整和规范国防与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律。
6、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国防现代化的关键。
7、在兵役登记方面,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兵役登记,女性公民不进行兵役登记。
8、“两把菜刀闹革命”说的是我军十大元帅之一的贺龙。
9、大三通是实现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的简称。
10、在我国“国防教育”一词,最早是由孙中山在他的著作中提出的。
11、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进行了5次反围剿作战。
12、中美建交后,第一位访问美国的中国领导人是邓小平,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尼中美建交后,第一位访问美国的中国领导人是克松。
13、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的任务。
14、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训三种。
15、现代侦察监视技术根据侦察设备的运载工具及其使用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地(水)面、现代侦察监视技术根据侦察设备的运载工具及其使用的范围不同,可分为水下、空中、空间四种。
16、当代高技术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六大领域。
17、国防的基本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18、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9、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主要标志是西周时期的《军政》、《军志》两部专著。
20、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法律是《反分裂国家法》。
21、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在他的《孙子兵法.计篇》中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时谈到了五个方面:道、天、地、将、法。
初中军事理论知识点整理
![初中军事理论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2235b2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9.png)
初中军事理论知识点整理军事理论是初中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和责任意识。
它是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基础,也是他们未来成为有用之材的必备知识。
下面是初中军事理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整理:1. 军事科学的定义: 军事科学是通过研究战争的规律和军队的构建与运用,系统地总结和提高军队的打击能力和防御能力,达到获取战争胜利和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
2. 军事组织和军事管理: 军事组织是指为了达到战争胜利或训练目的,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条例组建的军队。
军事管理是指军队内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战斗力的维护和提高的一系列活动。
3. 军队的种类: 军队主要分为正规军和民兵。
正规军是专门进行军事化训练和组织的部队,由职业军人组成,负责国家的防御和战争行动。
民兵是由一般公民自愿组织起来,负责国家安全和治安的辅助部队。
4. 军事基础训练: 军事基础训练是军事训练的基础,其目的是培养战士的基本技能,包括步枪射击、野战生活和军事体能训练等。
通过基础训练,可以提高战士的身体素质和战斗力。
5. 军事战略和战术: 军事战略是指国家或军队为实现战争目的而采取的军事行动的总体思路和计划。
而战术则是指具体战斗行动中的战术手段和策略。
战略和战术是军队打击敌人和战胜敌人的重要手段。
6. 军队的作战任务: 军队的主要作战任务包括进攻、防御、包围、火力控制和侦察等。
不同的作战任务要求军队有不同的战略和战术手段,以应对不同的敌人和战场形势。
7. 军事装备和军事科技: 军事装备是指军队在战斗中所使用的各种武器、装甲、交通和通信设备等。
军事科技则是指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包括无人机、导弹和雷达等。
军事装备和军事科技的发展对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效率至关重要。
8. 军事文化和军事常识: 军事文化是指军队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特点和传统。
军事常识是指与军事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常识,包括声、光、电、化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军事文化和军事常识可以增强学生的军事素养和国防观念。
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
![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878281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3.png)
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军事理论一直是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领域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国家的安全战略、军事政策、战争预防和作战指导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将对军事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增进读者对军事理论的理解。
一、军事力量概念及种类军事力量是指一个国家或组织所拥有的用于实施国家军事任务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条件。
军事力量的种类主要包括战略力量、战役力量和战术力量。
战略力量是国家维护和发展的根本力量,主要包括核武器、导弹力量和战略轰炸机等;战役力量是指作战部队,以实施战斗任务为主,如陆军、海军和空军等;战术力量是指执行战术任务的兵力和装备,主要包括步兵、炮兵和工兵等。
二、兵力编成及职责兵力编成是指根据作战任务和兵员关系将作战部队组织成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兵力。
兵力编成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战区、军区和师。
战区兵力编成是根据战略任务将作战部队组织成可以实施多个军区行动的战区作战力量;军区兵力编成是将战区兵力进一步分割,组织成可以实施军区作战任务的军区作战力量;师兵力编成是将军区兵力细分,主要负责完成具体的战术任务。
不同层次的兵力编成有着不同的职责和任务。
战区兵力是负责维护边境安全、参与对外作战的关键力量;军区兵力是负责保卫军事设施和边境安全的重要力量;师兵力是执行军区指挥的作战主力,负责完成战役任务。
三、军事战略概述军事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军队为实现军事目标所采取的战略选择和战略行动。
军事战略一般分为进攻战略、防御战略和均势战略。
进攻战略是指军事力量采取主动出击,以侵略和消灭敌人为目标的战略;防御战略是指军事力量采取坚守和反击的战略,以保卫自身领土和资源为目标;均势战略是指军事力量采取平衡和牵制敌人的战略,以维持相对稳定的战略态势。
四、武器装备及特点武器装备是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各种军事装备、武器和器械。
常见的武器装备有步枪、坦克、战斗机、舰艇等。
武器装备的特点主要包括高技术性、精确性和杀伤力强。
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大一
![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大一](https://img.taocdn.com/s3/m/e341293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e.png)
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大一军事理论是军事科学的核心,是军事训练和作战指挥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了解并掌握军事理论知识对于今后的军事学习和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大一学期所学的军事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大家系统梳理和理解这些重要知识点。
一、军事理论的概念和分类军事理论是指对军事活动规律、战争本质以及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等方面的总结和研究。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军事理论可以分为战略理论、战役战术理论、军事心理学、军事地理学等多个学科。
二、战争的本质和特点战争是指各种社会矛盾、利益冲突不可调和的状态和矛盾的暴力解决方式。
战争具有客观性、社会性、持续性、非理性以及破坏性的特点。
了解战争的本质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军事理论的核心内容。
三、战争的发生和夺取战争胜利的条件战争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而引发的,它的发生需要具备政治、经济等条件的促成。
而要夺取战争的胜利,则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作战计划、提高军事技能和装备水平,同时还需要借助军事战略、战役战术等理论指导。
四、军事组织和军队建设军事组织和军队建设是现代军事理论的重要内容。
军事组织涉及到军队编制、军事力量体系、指挥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军队建设是指通过加强军队的组织建设、军事训练和现代化装备的提升,提高军队战斗力和作战效能。
五、战略和战役战术战略是指决定战争全局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
战略的制定需要根据敌我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考量。
而战役战术则是指在战略指导下,对有限战场上的战斗行动进行组织和指导。
六、军事心理学和军事地理学军事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在军事活动中的表现规律,包括部队士气、战场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军事地理学是研究地形地势和地理因素对战争行动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地理条件进行作战。
七、军事科技与装备军事科技与装备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石,同样也是军事理论的重要内容。
了解军事科技的发展趋势和装备的运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笔记整理
![军事理论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c99685d0d233d4b14e696f.png)
军事理论考点以及笔记整理1、中国周边环境(注意论述题)(1) 基本态势:美国将亚太视为战略重点,亚太再平衡战略使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更为严峻(2)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
(包括与相邻国家矛盾冲突、边界纠纷、军事渗透、颠覆甚至入侵等情况。
)(3)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述:我国是陆海大国(记住几个数字:我国国土面积12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960 万平方千米,我陆地边界线2.2 万千米,海岸线(不包含岛屿的海界)1.8 万千米。
);我国邻国众多地缘复杂(记住几个数字:陆地接壤国家14 个,海上接壤国家8 个;我国安全环境受外部影响因素大(4)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地处大国地缘战略利益的交汇处,国家安全受大国战略角逐的影响大;!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同时面临来自陆海两个方向的战略压力;!周边国家数量多,人口密,差异大;!历史和现实矛盾突出;!冷战后中国与邻国关系全方位改善;!冷战遗留问题仍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危害。
(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群岛国制度”、“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可达350 海里的大陆架”的重新定义等。
(6)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历史演变:(1)因特殊环境形成了重陆轻海的国防观(2)近代屡遭帝国主义列强入侵(7)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1)和平合作是我国目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A 与世界大国(中美、中俄、中日、中国与欧盟各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B 我国与邻国友好关系发展顺利(中印突出矛盾:边界问题、西藏问题)C 我国周边“热点”(朝鲜核问题、印巴对立问题)逐渐降温2)相对稳定的安全环境中存在不安全因素A 西方军事强国对我国安全环境影响深远B 周边热点地区仍有发生情况突变的可能(印巴对立——克什米尔地区)C 边界和海洋权益争端尚存(中印边界争议)D 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影响我国统一大业E 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活动威胁我国安全(8)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分析1)东北亚与中国安全东北亚:日本列岛、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31113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9.png)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军事理论是军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军事战略、战术、军队组织与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对于军事从业人员来说,熟悉和掌握军事理论是提高作战能力和战斗力的基础。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军事理论。
一、战略理论战略是指在一定的目标和条件下,通过统一和协调各种军事手段和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达到战争胜利的一种计划和行动。
战略理论主要包括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计划的制定、战略资源的配置等内容。
在复习战略理论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目标是指在特定的战争背景下,决定军事行动目的和战争胜利的总体要求。
了解不同战略目标的特点和实现路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战略计划。
2. 战略计划的制定:战略计划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全面部署和安排。
复习时,可以学习不同的战略计划制定方法和实际案例,了解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3. 战略资源的配置:战略资源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人力资源。
复习时,可以了解不同战略资源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这些资源。
二、战术理论战术是指在战斗中组织和指挥部队,以实现战斗目标和战斗胜利的一种行动方式。
战术理论主要包括战斗组织、战斗指挥、兵力运用等内容。
在复习战术理论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战斗组织:战斗组织是指在战斗中将兵力、火力、装备等组织成各种战斗单元和战斗序列的一种方式。
复习时,可以学习不同战斗组织形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 战斗指挥:战斗指挥是指在战斗中对部队进行组织、指挥和控制的一种行动方式。
复习时,可以学习不同战斗指挥方法和技巧,了解如何在战斗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指挥。
3. 兵力运用:兵力运用是指在战斗中合理配置和使用部队的一种方式。
复习时,可以学习不同兵力运用原则和方法,了解如何在战斗中发挥部队的最大战斗力。
三、军队组织与管理军队组织与管理是指在战争和平时期,对军队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一种方式。
军事理论重点
![军事理论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d898b060740be1e650e9a88.png)
军事理论课重点整理整理人李草萌第一部分中国国防一.国防的含义是什么?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1.国防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国防的主体、目的、手段、对象。
2.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是指统治阶级或国家。
3.目的: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
4.手段: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手段主要是军事手段。
国防手段具有全民性化整体性的特征。
5.对象:是防备和抵抗的是“侵略”,把“武装颠覆”作为制止的对象。
三.国防的基本类型都有哪些?1.扩张型。
2.自卫型。
3.联盟型。
4.中立型。
5.我国属自卫型国防。
四.国家与国防是什么关系?国家与国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国防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2.国防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
3.国家的性质、制度、政策决定着国防建设。
四.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实力构成的。
2.现代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3.现代国防依赖于全民的强烈的国防观念。
4.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5.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目标。
五.如何认识现代国防的地位与作用?1.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2.国防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各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3.国防是巩固国家的国际地位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4.总之,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国防既是生存之本,又是发展之源。
六.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11.1840年,第一次鸦片没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年~1860年,英国“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北京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整理版)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8a0ac250e2524de5187ea8.png)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整理版)一.国防的定义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倒,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基本要素1.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2.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
3.目的要素: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4.手段要素: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三.国防基本类型扩张型(美国)自卫型(中国)联盟型(欧盟)中立型(瑞士)四.我国国防政策:防御型(自卫型)坚持和平自主的防卫原则,永远不搞分裂扩张,也不允许别国侵略我国一寸土地。
五.国防的主要内容1.保卫国家主权 2.保卫国家领土 3.保卫和追求国家利益 4.保卫国家荣誉六.《兵役法》主要内容1.把兵役制度改为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
2.将我国武装力量改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3.规定了民兵的性质、任务和编组原则及预备役人员、大专院校、高级中学学生实施军训的办法。
4.对对士兵、军官服现役制度作了重要补充。
5.确定了战时实施快速动员的原则和要求。
6.明确省军区、地市军分区、各县市人民武装部为各级政府的兵役机关。
7.对现役军人的优待和退出的安置做了一些原则性的要求。
8.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新的军衔制。
9.对违犯《兵役法》的行为规定了处罚办法。
七. 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1. 服现役2. 服预备役3. 参加民兵组织4. 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的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八. 我国武装力量组成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九. 陆军编程由步兵、炮兵、装甲兵、通信兵、工程兵、防化兵、陆军航空兵、防空兵、电子对抗兵组成。
十.毛泽东军事思想基本内容1.人民战争思想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取得人民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2)广泛的动员与组织武装群众,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坚实基础3)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是进行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和后方4)实行以人民军队为骨干的“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正确组织形式5)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重要条件2.积极防御的战略1)充分做好战争准备2)正确认识战略退却3)战略内线持久的防御战与战役斗争的外线决战的进攻战4)适时地将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和进攻,同敌人进行决战,夺取战争的彻底胜利。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重点整理).doc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重点整理).doc](https://img.taocdn.com/s3/m/edeb0102f7ec4afe04a1df7b.png)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国防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的活动。
主体:国家目的: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手段:以军事为主要手段对象:侵略与武装颠覆基木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吋状态转入战吋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1、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木特征?答(1)现代国防的概念内涵更加丰富(与传统国防相比有三点明显不同)首先是国防行为的主体是国家,不仅仅是某些国防职能部门的事情•其次国防事业涉及国家的广泛领域既包括军事设施,武器装备等硬件建设,也包括国防教育,动员机制等软件建设•第三是国防斗争贯穿与社会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战争吋期,临战准备和和平吋期.(2)现代国防是多种手段,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主要有暴力对抗,威慑手段,谈判方式和运用影响力量. 非暴力手段客观上居于国防的重要地位.(3)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现代国防理论强调是以经济与科技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凭借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新理论.(4)现代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密切一方面: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国家武器准备发展的总水平和国防力量的总规模.另一方面:强大的国防能够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并充分发展国防系统的社会经济功能,多方面支援和促进经济的发展.3、我国国防历史有哪些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军事理论知识点整理
![军事理论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a62bf6d561252d380eb6e97.png)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一、国防定义:国防,就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御侵略,制止武器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基本要素1、主体要素2、职能要素(1)捍卫国家的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处理自己的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是国家的象征。
捍卫国家主权,始终是国防第一的目的和任务。
(2)保卫国家的统一(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4)维护国家安全3、行为要素4、手段要素(1)军事手段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能是捍卫国家利益,防备和抵御外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犯,防备和平息内部和外部的敌对势力相互勾结所发动的武装暴乱。
(2)政治手段(3)经济手段(4)外交手段三、现代国防的特征1、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四、中国国防历史1、古代(1)秦·实行征兵制,“正卒”,“更卒”,“戍卒”·大规模的修缮、增补御敌的长城·修治“驰道”(2)汉·直接使用武力保卫边疆安全·采取外交手段·重视边疆地区的发展·实行“马复令”(3)唐·确定武备思想·以武力安抚边疆·采取册封联姻手段·改革府兵制(4)清初至鸦片战争前·收复台湾·收复黑龙江领域广大领土·维护统一,巩固边疆2、近代国防(1)1840 第一次鸦片战争(2)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3)1883 法国挑起英法战争(4)1894 中日甲午战争(5)190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中国数千年国防历史给予我们的告诫和启迪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第二节国防法规公民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义务4、保护国防秘密义务5、支持和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第三节国防建设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体制总参谋部海军总政治部空军中央军委总后勤部或者中央军委第二炮兵总装备部军区省军区集团军二、国防政策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2、坚持全民自卫,独立自主建设和巩固国防3、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4、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主张第四节武装力量一、中国人民解放军1、现役部队(1)陆军步兵、装甲兵、炮兵(集中使用)、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其他兵种及装备(2)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3)空军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航空兵是空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战力量,包括歼击航空兵、强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侦查航空兵、运输航空兵等)(4)第二炮兵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2、预备役部队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按统一编制为战时实施成建制快速动员而组建起来的部队。
军事理论 整理版
![军事理论 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1a25d033d4b14e85246890.png)
一、国防的基本概念(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二、衡量国防实力的重要指标综合国力,其中包括人力、自然力、政治力、科技力、精神力三、国防的目的1、捍卫国家主权(国防最根本的目的和任务);2、保卫国家统一(国防的重要任务);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国防捍卫国家的主权,必然要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4、维护国家安全(主要目的之一)四、国防的手段1、军事手段:最具威慑作用、以损害终止侵略行动、战争是最高斗争形势、强化各种非军事手段的国防功能;2、政治手段:指的是“与军事有关的”政治活动,主要指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和政治宣传。
国防是政治的第一需要、物质前提、根本追求,政治对国防具有决定性的支配作用;3、经济手段:经济是国防的基础,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社会经济状况决定国防建设的水平;4、外交手段:为国防目的而展开的军事外交五、国防建设的含义1、国防建设是国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2、国家为提高国防实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六、我国的最高国家军事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七、国防政策的含义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是国家政策的组成部分。
八、我国国防的基本目标巩固国防,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九、我国国防政策维护国家统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十、我国的武装力量由哪些部分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
十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有哪些军兵种构成由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以及一个独立兵种第二炮兵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理论整理论述题一、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含义的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 反侵略战争, 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3、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战争观和研究军事问题的方法论(战争军事相辅相成);(二)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建设人民军队,秋收起义后,秋收起义出现很多兵,明确为谁而战);(三)人民战争思想(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基本特征:战争的正义性和群众性;(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1、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的军事本质;2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3、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战略;(五)国防建设思想:产生: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党的遵义会议,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时期;产生形成:从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形成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军事发展思想得到了全面的丰富和发展。
二、结合现实情况谈一下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1)军备竞争显现出越来越强的趋势,国与国之间相互联合趋势明显;(2)恐怖活动分裂势力加紧渗透和活跃;(3)地区摩擦以及资源争夺常态化;(4)缓和和稳定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5)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三、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结合材料(我国国防建设实际情况)论述)(1)经济建设是国家富强的根基,国防建设是国家强盛的支柱。
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发展国防就无从谈起;没有强大的国防实力,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和改革开放的成果就难以保障。
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我国要努力建设一支与我国安全和发展的长远利益相适应的现代化军事力量。
(2)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国家建设的一个重大关系。
和平时期,能否正确处理好这一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3)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障和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逐步增加国防投入,保障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对统筹、协调国防安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基本要求国防建设的基础前提是国家的经济建设,国民的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4)国防建设对于经济建设具有的促进作用,国防的建设能保证经济建设的安全,例如伊拉克、阿富汗等战争中,人民生活被完全打乱,国家经济被严重的破坏。
所以说加强国防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地制止外敌入侵,保卫国家安全,而且可以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要大力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结合,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实现既促进经济建设又增强国防实力。
(5) 把国防建设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既具有现实可行性,也有助于加速建立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更有助于促进国家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点到即可四、精确制导武器有哪些特点命中精度高、射程远、杀伤威力大、具有自主制导能力、效费比高五、军事高技术为现代战争带来了哪些影响1、高技术武器装备将明显改变现代战场与作战行动2、高技术武器装备将强制性地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3、作战指挥体系将“扁平网络化”六、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以大量装备和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化战争理论为指导,在陆、海、空、天、信息、心理等六维战略空间中,在信息化网络化战场上展开的以夺取制信息权为核心目标,以信息对抗和知识对抗为主要对抗手段,附带杀伤破坏减到最低限度的多军兵种一体化战争。
七、胡锦涛国防建设思想,对我军历史使命的概括是什么?(三个提供)1、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2、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3、维护国家里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4、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八、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动员全中国人民,保卫、建设新中国2.国防不可没有,国防必须现代化3.要建设一支现代化国防军4.加强国防建设,首先一定要加强国家经济建设5.国防建设要根据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指导6.国防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7.在世界大战可能避免的相对和平时期,要实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战略性转变。
易混说法九、《孙子兵法》中“五事”指什么?具体含义是什么?道、天、地、将、法道:民心;天:天时;地:地利;将:将领;法:法制道:政治条件;天、地:自然条件;将、法:军队建设十、军事思想以时代划分该如何划分?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萌芽时期夏商西周时期的军事思想蓬勃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思想充实提高时期秦汉至五代时期的军事思想系统完善时期宋代至清代前期的军事思想2)近代军事思想3)现代军事思想十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理论体系形成(成熟)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时期,解决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完整地系统地产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十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谁提出的?《战争论》,克劳塞维茨,“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总是在某种政治形势下产生的,而且只能是某种政治动机引起的”。
十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孙子兵法》的诞生十四、信息化战争是不是一种暴力的对抗?是,战争中的必要破坏和“流血暴力”依然存在,但附带破坏,亦即与达成战争目的无关的不必要杀伤破坏将降低到最低限度。
十五、导弹按照作战任务可以怎样划分?战略导弹、战术导弹十六、现代战争爆发的根源是什么?霸权主义十七、美国的武器装备--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参数(公算误差,命中概率)最大射程:2500公里战斧式巡航导弹最大巡航马赫数:0.72最大巡航高度:50-150米(海上为7-15米,陆上平坦地区为60米以下,山地为150米)起飞重量:1.2吨制导方式:地形匹配制导辅助惯性导航系统有效载荷:122.5公斤动力装置:涡轮风扇发动机+固体火箭助推器核弹当量:1——5万吨最大功率:267公斤+3100公斤命中精度:10米(后经改进精确度为1米)发射方式:地面或水面机动发射十八、1986年美国对利比亚采取的军事行动“黄金峡谷”5W(重点:采用的是哪种特别的武器)1986年3月,美实施“草原烈火”行动,击沉利军导弹艇5艘,摧毁利军制导雷达数部。
为报复美国,利比亚的恐怖组织于当年4月2日和5日,分别制造了美环球航空公司飞机和西柏林拉贝勒迪斯科舞厅爆炸事件,炸死炸伤百余名美国人。
为此,美国决定对利比亚实施代号为“黄金峡谷”的军事打击。
4月14日17时,美国总统里根下达了攻击利比亚的作战命令,“黄金峡谷”行动开始实施。
美国的空袭行动从15日凌晨1时54分开始至2时12分结束距利比亚海岸约500公里处的地中海美国航空母舰编队主要突袭任务由部署在英国的F-111战斗轰炸机担任,地中海航母上的舰载机担任辅攻任务。
使用的武器是:“百舌鸟”和“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
了解十九、光学侦察是利用什么波段进行工作的?多光谱侦察监视设备:各波长电波红外线侦察监视设备:红外波段(0.76到1000微米)可见光侦察监视设备:可见光波段(400到700纳米)二十、伊拉克战争由几个阶段组成?开始阶段(斩首行动,震慑行动)、僵持阶段(美军速战速决政策未实现)、转折阶段(美军夺取巴格达)、收尾阶段(“联军”控制伊拉克全境)、战争结束二十一、推动战争形态演变的因素是什么?最主要的因素是武器装备的发展(即科学技术的发展)二十二、我国“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二十三、中国国防的军事战略方针是什么?中国国防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二十四、高技术局部战争战场争夺的焦点是什么?主要特征是什么?争夺焦点:制信息权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主要特征:武器装备智能化,编制体制精干化,指挥控制自动化,作战空间多维化,作战样式体系化二十五、(邓小平)(78年后)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是什么?霸权主义二十六、军事思想是什么?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高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通常表现为国防与军队建设、战争准备与实施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
二十七、电子战的目的是什么?争夺什么?目的:通过设法使敌方的电子设备性能降低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造成通信中断、雷达迷茫、兵器失控,同时保障己方的电子设备充分发挥作用,有效地控制各类兵器,为夺取战争的胜利条件创造有利条件。
二十八、江泽民提出的我军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两大新课题是什么?一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军能不能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
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军能不能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
二十九、精确制导武器概念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高精度制导系统,直接命中概率很高的导弹、制导炮弹和制导炸弹等武器的统称。
通常采用非核弹头,用于打击坦克、装甲车、飞机、舰艇、雷达、指挥控制通信中心、桥梁和武器库等点目标。
三十、箔条干扰是什么干扰?雷达无源干扰三十一、我军领导体制的四总部的职能、责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主要职责包括:作战指挥、战备建设规划以及军事训练、组织编制、兵役动员和行政管理,并兼负陆军领导机关的职责。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要职责包括:领导全军党的建设、干部、宣传文化、保卫、联络工作等,并同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一起领导全军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指导军事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军的后勤建设等工作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主要职责是: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装备建设的方针、政策,编制全军装备建设的规划计划,拟制装备工作的政策法规,制定全军性装备工作的规章,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组织领导全军装备的科研、保障及勤务工作。
掌握装备经费,组织对装备经费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工作。
领导全军装备机关业务建设和装备经费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工作。
领导全军装备机关业务建设和装备理论研究工作。
领导所属机关、部队、院校、科研机构、驻厂军事代表机构、修理机构(工厂)等的全面建设和工作。
组织协调与国务院有关的装备工作,并履行中央军事委员会赋予的其他职责。
三十二、中国古代国防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战略思想趋于成熟,战略防御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军事思想研究向体系化发展,逐步形成较完整的战争观,战争原则逐步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