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井动态分析讲义
油藏动态分析讲义-PPT精选文档
3 、 试井测试资料 a) 试油、试注资料; b) 试井、分层测试资料; c) 泵工况、动液面资料。
7
7
油、水井单井动态分析基本资料
4、流体性质资料
a) 原油性质及高压物性分析资料; b) 天然气性质分析资料; c) 地层水性质分析资料; d) 注入水水质、水性分析资料。
5 、 动态监测资料
a) 压力资料; b) 产液剖面分析资料; c) 含油饱和度测井资料; d) 吸水剖面分析资料; e) 工程测井分析资料。
2 、 油田稳产阶段分析重点
3、 油田递减阶段分析重点
a) 分析产量递减的规律,确定产量递减类型; b) 预测今后产量、含水的变化及可采储量; c) 提出控制油田产量递减的有效措施。
22
22
讲义提纲
动态分析基本概念和方法
动态分
23
动态分析要求
a)历史与现状相结合,用发展和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 b)单井分析与油藏动态相结合,处理好点面关系,统筹兼顾,全 面考虑和分析问题;
济效益的目的。
24
24
动态分析目标
a) 油藏特征及开采特点清楚;
b) 油藏开采动态变化原因清楚; c) 现阶段调整挖潜的基本做法和效果清楚; d)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清楚; e) 剩余油分布状态及调整挖潜的对象和目标清楚; f)开发调整工作部署及开发趋势清楚。
25
25
20
20
不同开发阶段分析重点
1 、 油田开发初期和上产阶段油田开发分析重 点
a) 分析比较钻井后的油田地质特征与方案编制时变化 情况。主要分析比较构造、储层厚度、孔渗饱参数、油 水界面、流体性质等; b) 油、水井投产和投注后油层能量的变化、油井产 液能力、初期产量、初期含水是否达到方案指标要求, 注水井吸水能力是否满足产液量需要,油田注采系统是 否适应,能否达到较高的水驱控制程度;设计的生产压 差能否实现;采油工艺是否配套; c) 利用系统试井等动态监测资料分析油水井对应关 系,观察和分析采油井见到注水效果的时间和见效特点, 即分析合理注采比、采油速度、储量动用程度、分层吸 水、产出状况、含水上升的变化规律等。
井组动态分析
井组动态分析井组动态分析(一)井组动态分析概况注采井组是指以注水井为中心的、平面上可划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注采单元的一组油水井。
在砂体规模较大、油层大面积分布的注水砂岩油田的开发初期,有大排距横切割注水、面积注水、边外注水方式,但到开发的中后期(即达到中含水和高含水期以后),都要通过注采系统调整和井网层系的调整,逐步地转向面积注水方式。
砂体分布零散的、低渗透的、复杂断块油田,一投入开发就采取适当井距的面积注水方式,以取得较高的水驱控制程度。
面积注水方式初期多采取反九点、四点法布井,再逐步转向五点法、四点法、小型线状注水方式。
注采井组的动态分析,主要介绍中高含水开发期,以一口注水井(反九点、五点法、点状注水等)或以几口注水井(线状注水)为中心,包括周围若干口采油井构成的注采井组的动态分析。
它与单井分析相同的地方是都要本着先本井后邻井、先油井后水井、先地面后地下的原则,把井组内单井的有关情况搞清楚;不同之处是井组动态分析的涉及面更大,内容更多。
一个油田或一个开发区块是由许多个相互联系的井组构成的,特别是具有成千上万口油水井的大油田,注采井组的数量相当的多。
因此,任何一个即使有十分丰富经验的油藏工程师,也不可能把整个油田的开采动态都搞得十分清楚,只能从变化较大、矛盾突出的典型井组入手,由点及面地开展分析,从而掌握油田开采的状况。
注入水在油藏中的流动,必然引起井组生产过程中与驱替状态密切相关的压力、产量、含水等一系列动态参数的变化。
除了油井本身井筒工作状态的因素外,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注水井。
因此,研究注采井组的注采动态,应把注水井的注水状况和吸水能力及与其周围有关油井之间的注采关系分析清楚,并对有关油、水井分别提出具体的调整措施,这是井组动态分析的主要任务。
(二)井组动态分析所需资料注采井组静态资料:投产时间、开采层位、完井方式、射开厚度、地层系数、所属层系、井位井网关系等。
注采井组动态生产数据及参数资料: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含水率、日注水平、动液面深度、井组注采比等。
油井动态分析简析ppt课件
单井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1、收集资料、绘制图表和曲线
对静态资料、生产资料、完井数据、施工作业情况、井史五大类资料收 集齐全,编制出必要的曲线和图表(如油水井连通图、注水~采油曲线、吸水~ 产出剖面图等)。
2、搞清单井情况
包括地面流程和清蜡热洗等管理制度、井下管柱结构、电潜泵泵工况、 油层的发育情况等。
汇总
汇总
措施井 措施分类
汇总
新井
非对比井 原因分类
汇总
区块单元对比汇总
提出单井措施意见
11
单井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含 水 对 比 分 析
月度选值
与上月选值对比
对比标准
变化原因分类
含水上升原因分析 含水含上水上升升原原因因分类分类
含水含下水下降降原原因因分析分析 含水下降原因分类
含水变化单元汇总 提出单井措施意见
14
目录
一、动态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二、单井动态分析的资料和内容 三、单井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四、BZ34-1N油气田基本概况
五、BZ34-1N平台单井的动态分析
15
BZ34-1N油气田基本概况
3D井北断块
3D井断块
编图:康安 绘图:张磊 审核:胡光义 负责:王星
N1井断块
5/6井断块
N2井断块
Nm
1. 油井 地下 动态 变化 分析
油层条件是油井生产的基本条件。分析油井地下动态 变化,首先要搞清油层的地质状况,主要是:油层的层数、 厚度情况;各小层的岩性和渗透率;油层的原油密度和粘 度;生产井的油层与周围相连的油水井的油层连通状况。
6
单井动态分析资料和内容
2. (1)电泵泵况分析 油井 井筒 (2)管柱状况
油水井动态分析资料.
油井含水上升原因
水洗井 导致的 含水上 升
边底水
油藏含 水上升
层间干扰
管外窜
槽,水 层窜通
砂埋油藏
封隔器失 效或底部 封堵措施 失效
5、气油比变化分析 气油比反映每采出1t原油所消耗的气量,一个油藏所含油、气数量有一定的比 例,这是原始油气比;油井投产后,当地层压力和流压都高于饱和压力时,产 油量和生产气油比都比较稳定;随着压力的下降,气油比逐渐上升,当地层压 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气油比就会很快上升。气油比高,地层能量消耗就大,原 油脱气严重,粘度增高,原油流动性能变差,降低油井的产量。 此外,油层和井筒工作状况也影响气油比的升降变化。如油层或井筒结蜡,或 井下砂堵等,改变了油流通道,使油的阻力增加,产油量下降,气油比上升。
工艺因素
回压上升 油嘴堵塞 井筒内结蜡 套压与动液面不匹配 泵效降低
管线结蜡、沉砂、管线变形、阀门误 控制等。 检查油嘴,清除保温套前后杂物(砂、蜡 或其它杂物)更换合格(防堵)油嘴。
分析示功图图形及载荷(电流)变化情 况判断是否结蜡。
因套压高,动液面在泵进液孔附近, 使泵的充满度低,油井产液量下降。
1、产油量变化 首先要对采油井的日产油量指标进行分析,通过阶段对比分析,得出该井产油 量的变化趋势(上升、稳定、下降)。 2、液量、含水变化 产油量变化直接的因素是液量、含水率的变化,产液量越高,且含水率越低, 则产油量越高。通过对比确定导致产油量下降的直接因素是液量下降或含水上 升,随后最重要的是对这两个因素进行变化原因剖析,同时对其它动态指标进 行分析。 3、液量上升原因分析 原因分为两类:一是井筒、泵况等工艺因素变化,二是地质因素变化;
单井动态分析所需的资料
动态分析所需资料
油水井分析 文档
油水井单井动态分析井组动态分析实例分析该井区有油水井6口,西靠边水,东边被一密封断层分隔。
井区地质储量为35万吨、截止2005年5月累采原油9.9万吨,标定采收率38%。
注明:原油密度为0.9g/cm3,原油体积系数为1.2水的体积系数为1,水的密度为1克/cm3根据以上图、表和已知条件回答下列问题:一、1、分别写出A注采井组和B注采井组的油水井井号。
2、分别计算A注采井组和B注采井组2005年5月的注采比3、计算该井区截止2005年5月采出程度。
4、分别计算2004年12月和2005年5月采油速度5、计算该井区可采储量.6、计算该井区截止2005年5月可采储采出程度7、计算该井区截2005年5月剩余可采储量8、计算该井区2005年5月剩余储量采油速度二、分析产量下降油井原因,并分别制定出调整井区注采结构和协调注采关系的措施油措施。
答案一、1、A注采井组油水井有:A注水井、1号油井、2号油井,3号油井.B注采井组油水井有B注水井、4号油井. (1分)2、2005年5月A注采井组注采比:0.90,(1分)B注采井组注采比为:1.10(1分)3、该井区2005年5月采出程度为:28.3%,(1分4、2004年12月采油速度分别为2.87%(1分)2005年5月采油速度为2.05%(1分)5、该井区可采储量13.3万吨(1分)6、该井区截止2005年5月可采储采出程度74.4%(1分)7、该井区2005年5月剩余可采储量3 .4万吨(1分)8、该井区截止2005年5月剩余地质储量采油速度21.1(1分)二、分析(10分)1号油井是A注水井的二线受效井,主要受边水驱动,此井区边水不活跃,边水驱动能量低,导致1号油井供液不足,日产液量下降,又因单向受效于边水,导致水淹度加快,是1号油井是日产原油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2号油井距边水远,单向受效于A注水井,注采井网不完善,注采失调,含水上升速度加快,是2号油井日产原油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
➢(2)含水标准:
➢含水每三天化验一次。含水允许波动范围:常采井 含水波动范围±2%,热采井含水波动范围±5%,超 过波动范围应加密取样,直至稳定; ➢油井发现见水,应连续化验,直至确定见水性质; ➢油井产出液若有游离水,要求每5天做氯离子一个 ,含水突然变化要求每2天做氯离子一个,直至确定 含水变化原因; ➢(新井、措施井、检泵井在开抽后每天取样化验含 水,直至稳定。
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内容及 方法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提纲
一、动态分析目的及程序 二、油田开发应录取的资料及其标准 三、动态分析所需资料的收集整理 四、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 五、2010年油田开发工作的主要思路
感的经济指标。指产出的油量与注入 蒸汽量之比,单位吨/吨或不带单位。 油汽比一般要求大于0.3,经济极限油 汽比为0.15。
油汽比=
周期注汽量(吨) 周期产油量(吨)
采注比
指采出液量与注入蒸汽量之比, 采注比要求大于1.0
油汽比=
周期产液量(吨) 周期注汽量(吨)
回采水率
指采出水量与注入蒸汽量之比的百分数。回采水 率低,地下存水多,影响热采吞吐开发效果:(1) 存水过多将减缓地层压降,增大以后周期的注汽压力 ,易压破地层形成汽窜通道;(2)降低了热效率, 注入的热焓很大一部分要用来加热近井地带的存水; (3)近井地带含水饱和度增加,油相渗透率降低
3、开采曲线的整理
单井采油、注水曲线的绘制
G
日产液
2
2
日产油
0
5
含水
2
动液
面
生
采油PPT课件:井组动态分析 (2)
0.1
26.3 20.1 23.40 620.0
7003.6
0.1
28.3 20.7 26.70 520.0
7625.9
43.0 30.1 30.00 410.0
8528.9
45.0 30.0 33.30 210.0 20.3 9429.4
47.0 28.0 40.50 200.0
10268.3
0.2
18.0 18.0 0.00 19.0 21.0 468.0
0.0
18.1 18.1 0.10
1010.5
0.0
18.2 18.0 1.20
1549.9
0.0
18.4 18.0 2.20 23.5 20.8 2089.8
0.0
18.6 18.0 3.20
2629.9
0.0
18.8 17.8 5.20
水性分析
0.2 0.2
3日9:00调冲次
封堵Z2
0.2
层
54.0 32.1 40.50 200.0
11232.2
0.3
70.0
3.5 95.00 井口
11337.2
0.8 Z2层注灰封层堵水(2日—14日
40.0
5.2 87.00 1250.0
11493.2
0.0
35.0
6.0 83.00
11671.7
3164.6
0.0
19.0 17.6 7.20
3693.5
0.0
19.2 17.4 9.20
4216.5
0.0
19.4 17.2 11.20
4733.4
0.0
20.3 17.6 13.50
5260.1
油田动态分析要点2010.4.28
油田动态分析要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一、油田动态分析的目的及基本方法1、什么是动态分析:动态分析的实质就是通过大量的油水井第一性资料,认识油层中油、气、水的运动规律的工作。
2、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目的是正确认识和改造油田;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生产及其专们的测试资料,了解油田开发过程中地下各层中油、气、水及压力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分析影响产量变化和储量动用程度的基本因素;指出油田生产潜力所在,提出增产挖潜方向及措施,促使油田尽可能地提高开发速度。
延长稳产期,达到最大的最终的采收率,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3、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油水井的生产动态分析;二是油田在当前生产阶段中,生产形势变化的生产动态分析;三是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开发效果好坏的开发动态分析。
在分析内容方面要抓住主要矛盾,点明要害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意见。
4、搞好油田动态分析是油田生产一线广大职工生产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又是开发地质人员的科研课题;同时也是负责油田生产工作的领导人员高好油田开发管理的反馈信息。
因此,高好油田动态分析工作,除有关科研人员外,还要发动和组织油田生产一线广大职工参加;各级领导要定期听取汇报。
检查评比树立典型,不断提高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和生产管理水平。
5、搞好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要求是取全取准第一性的分析资料,在方法上要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搞好油田生产动态分析,和开发动态分析,必须要有油藏地质,油藏地球物理,油藏工程(包括试验室,采油工艺以及油田开发经济等方面的协作配合。
6、油田动态分析基本方法及具体做法:(1)、动态分析运用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动态分析主要运用的方法主要有统计法、作图法、物质平衡法、地下流体力学法(2)、做到四个结合(1)、生产现状与历史状况相结合(2)、动态变化与静态数据相结合(3)、采油与注水相结合(4)、专业技术人员与基层操作人员相结合(3)、做到六分四清四到层:(1)、六分:分层采油、分层注水、分层测试、分层研究、分层改造、分层管理(2)、四个清楚:分层产量状况清楚、分层出水状况清楚、分层压力状况清楚、分层注水状况清楚(3)、四到层:要认识到层、分析到层、措施到层、配产到层(4)、分析要达到五个提高(1)、提高对油、气、水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2)、提高对储层静态变化的认识(3)、提高对地层压力变化的认识(4)、提高对注水变化的认识(5)、提高措施效果的认识(5)、措施井效果分析做到三评价:(1)、油水井措施前经济效益评价;(2)、措施过程的施工及工艺评价;(3)、措施后效果评价。
油水井单井动态分析
油田管理油水井单井动态分析闫朕嘉(玉门油田分公司井下作业公司,甘肃酒泉735200)摘要:油田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常对油水井的生产动态进行分析,解决油井产量下降的技术难点问题。
采取最佳的技术措施,实施增产挖潜的措施,设法提高油井的产量,促使油田生产达到最佳的产能指标。
优化油田开发的技术措施,保证水驱达到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油水井;单井;动态分析;措施上产油田投入开发以后,油层的物性参数发生变化,反应为油田的生产能力不断变化,为了获得最佳的油井的产能,对油田油水井的生产参数进行分析,判断油田生产的动态资料,为保持油田长期的高产稳产提供依据。
优化油田油水井动态分析的方法,找到油田生产的动态变化规律,采取最佳的技术措施,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1油田动态分析概述通过油水井的动态分析,促进老油田开发的进步。
分析老油田产量递减的状况,采取必要的挖潜增产的技术措施,提高油井的产量。
达到温油控水的技术标准,选择和应用节能降耗的技术措施,不断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优化油水井单井动态分析的方法,选择最佳的分析的程序,收集和整理油水井的动态信息资料,对资料进行汇总和分类,实施曲线图、连通图的绘制,分析各个物性参数的变化,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采取最佳的对策,促进油田油水井高效开发的技术措施。
保证油田高效生产,获得最佳的油气的产能,满足油田长期平稳生产的技术要求。
油田生产的动态关键体现在油层储量的变化,采油的流量和压力等各种参数的变化,通过对油田生产过程录取的参数的分析,对油井和水井的一定时间内的运行参数进行分析,找出油水井产能的变化规律,针对油田开发后期的特点,认识油层中的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确定储层的驱替能量的发挥状态,为油层的挖潜增产奠定基础。
透过油水井生产参数的现象,看到油田开发的本质。
对油田生产的动态资料、静态资料和开发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油水井的生产变化规律,结合注水井的局部突进、舌进的状况,底水锥进等,分析注入水的驱替作用效果,避免严重的单层突进的状况,而导致高渗透层过早地见水,甚至被水淹,引起油井含水的上升,给油田的油气集输生产带来巨大的压力。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第一节油水井动态分析一、油、水井动态分析的目的油水井动态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油、水井在生产过程中注水,产液(油)、含水和压力等情况的变化,经过对比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通过不断的注采调整,保证油、水井在产油、注水、含水和压力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生产,从而合理地开发油藏。
单井分析将地下、井筒、地面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地下分析与生产管理相结合,循着先地面、再井筒、后地下的分析程序逐步深入地搞好分析;油、水井分析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通过分析,提出经过优选的措施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油井产能,达到少投入、多产出,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采油井动态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分析方法地下的原油通过采油井采出地面,要通过两个互相衔接的阶段,即油流在一定压力差的驱动下,经过油层岩石的孔隙,从油井井底周围的油层流向井底的油层渗流阶段和油流从井底通过井筒流向井口的举升阶段,而后再输送到集油站。
所以,油井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主要表现在油层、井筒、地面三个阶段的动态变化,单井动态分析亦应包括三部分内容。
(一)地面管理状况的分析油井地面管理状况的分析主要包括热洗、清蜡制度及合理套压的选择等。
1、热洗、清蜡制度其总的要求是保证油流畅通,自喷井无蜡阻、抽油机井示功图和电泵井电流卡片无结蜡显示。
在此前提下,使清蜡热洗次数达到最少(即为热洗、清蜡周期合理)。
2、合理套压的控制合理总的来讲,也影响着泵效的大小。
套压高低直接影响着动液面的高低,的套压应是:能使动液面满足于泵的抽汲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时的套压值(或范围)。
套压太高,迫使油套环形空间中的动液面下降,当动液面下降到深井泵吸入口时,气体窜入深井泵内,发生气侵现象,使泵效降低,油井减产,严重时发生气锁现象。
发生这种情况时,应当适当地放掉部分套管气,使套压降低,动液面上升,阻止气体窜入泵内。
对于一口抽油机井来讲,该不该放套管气,首先取决于套管气是否影响深井泵工作。
动态分析基本方法
(一)注水井动态分析调整
注水井分析调整的目的,就是要管好注水井,使井组 内做到分层注采平衡,压力平衡,水线推进比较均匀,保 证油井长期高产稳产。 注水井分析调整的方法: 1、整理注水井基础资料,根据井史、分层情况、测试成 果等资料对油水井管柱结构、连通性况、渗透率、有效厚 度、配水方案(层段、层段性质、水嘴、压力)、分层水 量、全井水量(注水时间及压力、全井及分层累计注水量 等)搞清楚、绘制出曲线与图表。 2、检查配注任务完成情况,对比配注和实注情况,掌握 哪些层符合配注方案要求,哪些层超注或未完成配注。
16-33
1
0.8 0.5
2
2.8 1.9
3
0.4 0.4
4
0.6 0.6
4
1.3 1.1
6
2.7 2.4
8
3.7 3.0
9
2.4 2.4
10 1.7 1.3
11 0.3 0.3
11 0.3 0.3
1 0.5 2 1.6 3 0.5 4 1.6 1.3 5 1.0 1.0 6 0.9
9 0.5 9 0.3 0.3 10 0.3 0.3 11 0.8 0.8
2、井网或层系调整措施
1)钻加密调整井。根据调整井所起的 作用不同可分为,补充开发井,层系调整 井,加密调整井,更新调整井。
2)注水方式的调整,为了提高所采用 的注水系统的效果,油田开发过程中,必 须及时地分析和采取一些调整措施完善注 采系统。
3)层系调整
三、注水分析调整方法及措施井 选井选层方法
(二)油田动态分析的主要方法 1、 统计法,图表法,物质平衡法、水
动力学法四种。 2、 理论分析法,经验分析法,模拟分
析法,系统分析法,类比分析法。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
油水井动态分析(地质部分)油水井动态分析基础知识1、地质油藏基础知识(1)油田地质基本知识包括地质构造、储层特性、流体性质、油藏驱动类型、储量等基本概念和应用,具体可参考石油工人技术等级培训教材。
(2)油田开发基本知识包括开发方式、注水方法、配产配注、试井、注水开发三大矛盾等基本概念和应用。
(3)油水井资料录取标准①油井的油压、套压、流压、静压、产量、气油比、含水、分层产量和分层压力录取标准;②水井的注水量、油压、套压、泵压、分层注水量、洗井录取标准;③油水井地层压力、生产测井、聚合物浓度监测、示踪剂检测、水质化验等资料录取方法和应用。
2、有关指标的计算包括日产液量、日产油量、油气比、综合含水率、日注水量、注采比、采油速度、采出程度、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含水上升率、油(水)井资料全准率等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具体意义。
3、配套图表绘制与应用常用的图表有:构造井位图、油水井连通图、单层平面图、开发现状图、油井生产数据表、注水井生产数据表、动态监测及分析化验数据表、水质分析化验数据表、单井开采曲线、井组注采曲线。
二、油水井动态分析思路方法1、油水井动态分析思路油水井动态分析的原则是立足于单井、着眼于注采井组,围绕注水开发存在的三大矛盾,明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开发对策。
油水井动态分析的程序是先收集资料,并将其整理填入表格,绘制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变化原因,最后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的调整措施。
2、油水井动态分析方法(1)资料的收集和整理①静态资料所处油藏的地质特征、油井的生产层位和水井的注水层位②动态资料油井动态资料:产能资料,包括油井的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和日产水量,这些资料可以直接反映油井的生产能力。
压力资料,现在一般用动液面和静液面表示,它们可以反映油层内的驱油能量。
水淹状况资料,指油井所产原油的含水率和分层的含水率,它可直接反映剩余油的分布及储量动用状况。
原油和水的物性资料,是指原油的相对密度和粘度、油田水的氯离子、总矿化度和水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产水指标与注采比
产水指标用来衡量注水开发油田的开发效果,注采比是衡量地下 能量的指标。
1、含水率
日产液量中水所占的重量百分数
2、含水上升速度和含水上升率
二者均表示油井含水上升快慢的指标,反映注水开发效果。
• 含水上升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含水率的上升值
• 含水上升率是指每采1%地质储量,含水率的上升值。
线关系,产量倒数与时间倒数直线关系。 • 二、压力指标
1、原始地层压力 从第一批探井中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用于衡量油田 驱动能力的大小。
2、总压差 是为了对比消耗与补充二者之间的平衡状况,反映地 下亏盈。
依靠天然能量时=原始地层压力-目前地层压力 注水开发时=目前地层压力-原始地层压力
3、抽油井的静液面和动液面
•
实际注入水量
• 采油量×体积系数÷原油密度+产水量
四、油田储量
储存在地下的石油数量。以地面条件的重量单位表 示。是制定开发方案的物质基础。石油深埋地下,
由于地质、技术、经济等各种原因,不能全部采出。
1、地质储量 和可采储量 地质储量--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能力的储集层 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
• 从内容上分为:生产动态分析和油藏动态分析。
• 动态分析是指通过大量的油水井第一性资料,认识 油层中油气水运动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提出相应 措施,深入挖潜,确保油田高产稳产的工作。
• 油田动态分析的实质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象是指我们生产中收集到的各项资料数 据的变化,本质则是引起这些资料数据变 化的原因。
• 认识、分析油层内的变化是建立在大量资 料数据之上的,这些资料数据包括:
• 静态资料
• 动态资料
• 工程资料
第二部分 油田动态类型
• 地下流体在各种驱动力作用下,运动类型 有:
1、局部舌进 2、底水锥进 3、层中指进 4、单层突进 5、单向突进
第三部分 动态有关指标分析、计算
油水井动态分析中,经常采用许多开发指标来说明油 田生产各方面的情况和规律。
一、产油指标
1、生产能力与生产水平 单位时间内的产油量叫生产能力;单位时间内的实际 产油量叫生产水平。
2、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 采油速度=实际年产油量/地质储量
折算采油速度=折算年产油量/地质储量,用于测算不同时期 的采油速度是否能达到开发要求,以便及时分析原因采取 相应地措施。
采出程度=累计采油量/地质储量
油水井动态分析讲义
2020年7月14日星期二
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提高
欢迎述 • 第二部分 动态有关指标分析、计算 • 第三部分 动态分析方法、步骤 • 第四部分 单井动态分析及实例 • 第五部分 井组动态分析及实例
第一部分 概 述
• 油田投入开发后,油层中的流体在压力的作用下流 动和重新分布,并处于不停地变化之中。影响流动 状态的因素有:地质条件、流体性质、人为因素等 。动态变化体现在: 储量、压力、驱油能量、油气水 分布状况、流体性质变化等方面。油层里的各种动 态通过同一口井不同时间,同一地区不同井上的生 产变化(即生产中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表现出来。
• 自然递减率:是指减去新井和老井措施增产量后同工同 层对比,产量的递减率。
年自然递减率=去年12月标定日产水平*当年日历天数-(当年产 量-当年老井措施增产量-新井产量)/去年12月标定日产水平*当 年日历天数
或=上阶段产量-(下阶段产量-本阶段新井产量-措施增产量 )/上阶段产量
• 综合递减率:除新井外的所有老井产油量的递减率
• 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大致呈S型曲线(含水率---采出程度)。含水和含水上升速 度,通过产液结构、增加储量动用程度、注采系统调整、井网加密和三次采 油等方法调整,能够主观能动地加以控制。
3、注采比
衡量地下能量的补充及亏空程度
• 注水强度:单位有效厚度油层的日注水量。它直接影响到油层压力及含水的变化
• 注采比:注入剂在地下所占体积与采出物在地下所占体积之比。
利用动液面可以分析深井泵的工作状况和油层供液能力。 根据油井液面变化,判断油井是否见到注水效果,为调整 注水层段的注水量及抽油井的抽汲参数提供依据。
与压力关系为:P=(H油层-H液面)γ液 反映流压与静压的 大小
其中H---米,γ---牛/立方米,P---牛/平方米(帕)
例:某井生产层段为1992~2010米,原始地层压力20.1MPa ,目前测得该井静液面47米,井中液体重度9711.8牛/立方 米,求该井总压差。
解: P=((1992+2010)/2-47)×9711.8=18.98(Mpa)
总压差=18.98-20.1= -1.12(Mpa)
为保稳产、防地层内脱气,地层压力保持在原始压力附近 ;流压只要不低于饱和压力过多造成气体影响太大,则越 低越好;水井流压应不高于油层中部破裂压力,既不致于 损坏套管,又能保证合理的注采比。
年综合递减率=去年12月标定日产水平*当年日历天数-(当年产 量-新井产量)/去年12月标定日产水平*当年日历天数
或=上阶段产量-(下阶段产量-本阶段新井产量)/上阶段产量
产量与递减率的关系式为:Q/Qi=(D/Di)n。n为递 减指数,用来判断递减类型。n=∞时为指数递减规律, 产量的对数与时间呈一直线关系;1<n<∞时为双曲线 递减规律,直角坐标系下产量与时间呈双曲线形态; n=1为调和递减,半对数坐标中产量与累积产量存在直
反映油田储量采出的情况,也可说是不同开发阶段所达到 的采收率。影响因素:地质条件、井网完善程度、开采方 式等。
3、递减率
油田进入产量递减阶段后,产量按一定的规律逐渐递减, 其递减速度通常用递减率表示,即单位时间内产量变化率或是 单位时间内产量递减的百分数,反映的是油田稳产形势好坏。 油田计算通常分为: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
可采储量—在现代工艺和经济条件下,从储油层中可 采出的油气总量。可采储量与地质储量之比为采收率 ,其值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可经过人们的主观努力来加 以改善。故此反映油田开发水平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2 、石油储量的计算 对砂岩油层多采用容积法,其公式化为:
Q=Ahmsγ/B
五、油藏驱动类型
指油层开采过程中主要依靠那一种能量来驱油。驱油方 式不同,生产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开采特点及开发效果也 不同。我们研究的目的:一是判断驱油类型变化,充分 利用天然能量;二是为了建立高效的驱动方式。据基本 动力可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