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带答案)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 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 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1a585710661ed9ad51f393.png)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选择题1.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其主要用于()①饮食②祭祀③军事④记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
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A.商朝B.西周C.秦朝D.汉朝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下列中华文化符号中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是()A.青铜器B.瓷器C.丝绸D.甲骨文4.从简单的刻画符号到发明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5.欣赏如图几个甲骨文,说说应用了哪种造字方法()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6.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7.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8.下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
它属于()A.酒器B.食器C.乐器D.礼器9.如图是出土于湖南宁乡炭河里的商代青铜器精品,它是()A.司母戊鼎B.人面纹方鼎C.四羊方尊D.大盂鼎10.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两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四足带盖方鼎”和“商鸮卣”被戏称为中国版的“安卓小机器人”和“愤怒的小鸟”。
这些精美的青铜器是采用什么方法制造出来的()A.高温锻打法B.泥范铸造法C.人工合成法D.蒸煮法11.如图中的文字,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62c687d5bbfd0a795673ed.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附答案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C )A、原始社会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2、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以文字为主题,集文字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
你认为中国首座国家级文字博物馆建在哪里( A )A 、河南安阳B 、陕西西安C 、湖南宁乡D 、四川广汉3、下图所示“中华第一鼎”,因为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二得名,今年3月,中国工具博物馆将它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鼎内部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A )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4、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金文比甲骨文更加规范,这两种文字的命名都是(A )A 、刻写材料B 、发明人物C 、发现时间D 、文字结构5、《诗经召南》中有“文王之政,德如羔羊”的说法,羊以其善良知礼,外柔内刚成为青铜器着力表现的对象,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在我国商朝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器是( B )A 、司母戊鼎B 、四羊方尊C 、中华世纪鼎D 、大盂鼎6、商朝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C )A.盛物用的器皿B.做饭用的器皿C.祭祀用的器皿D.盛酒用的器皿7、在汉语中,“鼎”可以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A)A. 商周时期B. 春秋时期C. 战国时期D. 秦汉时期8、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以文字为主题,集文字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你认为他应该建在(D)A. 山东曲阜B. 北京周口店C. 四川成都D. 河南安阳9、2011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鼎建造的时代以及它内部的文字应该是(A)A. 商代,甲骨文B. 商代,金文C. 两周,甲骨文D. 两周,金文10、下列对甲骨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 记载在青铜器上的文字B. 刻在龟甲兽骨C. 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D. 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二、判断题。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试卷含答案解析(1)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试卷含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64578e3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1.png)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时练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文物又称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该文物()A.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B.由一位著名的工匠独立铸造C.是商代铸造的一种青铜礼器D.现在已被列入出国展览名单2.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再次因出土的青铜神树、纵目青铜面具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物而引起广泛关注。
该遗址其实也发现了如青铜尊、青铜鼎、玉璋、玉琮、玉璧等与黄河流域一致的文物,而浙江良渚遗址也曾出土了与之造型相似的玉琮。
以上现象说明()A.古蜀文化相对先进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审美观念趋向统一D.南北文化渐趋一致3.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夏朝时开始出现最早的青铜礼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下列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二里头铜鼎B.司母戊鼎C.利簋D.三星堆青铜面具4.如图是西周青铜器伯卣(yǒu)。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A.铸造业方面B.制瓷业方面C.造船业方面D.纺织业方面5.如图是保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某文物的照片。
下列关于该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B.出土于湖南宁乡C.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D.是贵族用的乐器6.小明正在研究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铜如何开采和冶炼的课题,下列考古发现能够更加直接为研究此课题提供可靠依据的是()A.商王武丁妻子妇好墓中出土的铜刀B.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C.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鼓风炼铜竖炉D.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7.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A.打制石器B.原始陶器C.青铜铸造D.瓷器烧制8.考古学者发现,殷墟各遗址出土的商代人骨普遍有明显跪坐姿势形成的痕迹,且年龄越大越明显。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15430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5.png)
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一、中考真题演练1、“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
”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A. 棉纺织品B. 景德镇的瓷器C. 刻有文字的甲骨D. 圆形方孔半两钱2、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后启青铜铭文,现代汉字也由它演变而来。
“它”是指()A. 隶书B. 金文C. 小篆D. 甲骨文3、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
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A. 黄帝时期B. 夏朝C. 商朝D. 西周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这一文字是()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现存商朝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一件是()A. 青铜面具B. 四羊方尊C. 司母戊鼎D. 青铜立人像6、如图是西周青铜器伯卣(yǒu)。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A. 铸造业方面B. 制瓷业方面C. 造船业方面D. 纺织业方面7、(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的系列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二、巩固训练1.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2. 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指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会状况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的历史有了确切纪年3. 《史记》记载黄帝采首阳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
”这表明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A.原始社会后期B.夏朝C.商朝D.西周4. 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5. 著名学者夏鼐说:“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①青铜制作工艺高②创造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 商周时期,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其目的是( )A.记录历史B.占卜吉凶C.传达命令D.礼仪教化7.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2019-2020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含答案)
![2019-2020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88e99680eb6294dd886ce5.png)
2019-2020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与考古学上“青铜时代”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史前时代B.夏、商、西周时代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2.《国家宝藏》于2017年12月3日19:30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让“文物活起来”,下列古代器物中,出土于湖南境内且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23.《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可见鼎( )A.在商朝开始出现B.成为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C.只能由国家最高统治者使用D.制作工艺十分精湛4.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
这种文字被称为( )A.金文 B.拉丁文 C.小篆 D.甲骨文5.学了本课后,小明想亲自参观一下出土甲骨文的遗址,他应该去河南的哪个地方( ) A.南阳 B.安阳 C.洛阳 D.濮阳6.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 B.青铜或铁器上 C.竹简或木犊上 D.丝帛或麻布上7.“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这里的“典册”中的文字应该是()A.金文 B.大篆 C.小篆 D.甲骨文8.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法。
其中,使用“最多”和“最进步”的分别是( )A.形声、会意B.假借、象形C.象形、形声D.指事、会意9.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10.夏、商、周三个朝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为后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列文明成就属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是()①早期国家的产生②出现了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③出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④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精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练习题及答案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53270c31126edb6f1a109c.png)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铜器。
距今4 000多年的甘肃出土了铜镜( )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二里头遗址D.齐家文化遗址2.21世纪降临之际,我国政府将司母戊鼎的复制品命名为“中华世纪鼎”,把它作为中国人民迎接21世纪到来的珍贵礼物送给了联合国。
司母戊鼎是哪一时期的青铜器( )A.夏朝B.商朝C.西汉D.唐朝3.我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大篆4.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5.甲骨文的主要造字方法是( )A.会意B.象形C.形声D.假借6.识读以下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考古界以人们普遍使用的工具为特征,把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据此,请把以上三幅图分类。
(2)青铜时代我国主要处于哪些王朝统治下?其杰出的青铜器代表作有哪些?1.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文化进入灿烂时期;与此同时,商朝出现,历经数百年。
为了寻觅铜矿,商王朝至少六次迁都,其中的三处都城——郑州、二里头和安阳已经得到考古发掘印证。
商朝青铜器匠的作坊设在宫廷里,他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祭祀用具。
上述材料说明( )A.商朝将文字刻在青铜器上B.商朝能制作青铜器C.商朝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D.商朝因水灾多次迁都2.《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
”这反映了(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3.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
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4.“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隶书5.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鸡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鸡”字( )★6.识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1所示青铜器是哪一朝代青铜器的代表?该文物反映了当时哪一行业已发展到较高水平?(2)这一文物的出土地因它而得名“鼎都”,你知道这一文物的出土地点吗?(3)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两幅图片,想一想青铜器在这一时期有何特点。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ba72322af90242a895e5d1.png)
《青铜器与甲骨文》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下图是1964年发行的邮票,邮票中的古代器物属于()A. 青铜器B. 铁器C. 陶器D. 瓷器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A. 司母戊鼎B. 鱼纹彩陶盆C. 甲骨文D. 冰裂纹瓷器3.如图是我国一项出土文物的拓本,这一文物的材质是龟甲,其中的文字被称为()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4.如图器物在湖南宁乡出土,造型奇特,花纹华丽,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酒樽,它是()A. 司母戊鼎B. 四羊方尊C. 大盂鼎D. 铜象尊.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 人面鱼纹盆B. 司母戊鼎C. 毛公鼎D. 兵马俑6.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列文字出现最早的是()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行书7.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B. 磨制石器—打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C. 青铜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D. 铁制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8.我们说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文字的主要原因是()A.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B. 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C. 基本都能认识D. 商朝时出现9.历史文物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了鲜活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司母戊鼎,我们可以了解的历史是()A. 商朝的青铜工艺B. 夏朝的文字C. 秦朝的农具D. 东汉的兵器10.至今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6万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这说明甲骨文()A. 年代最早B. 内容丰富C. 影响深远D. 造字成熟11.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初一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30b6c35022aaea998f0f9a.png)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看图片“青铜器”结合教材回答一组:1 21.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青铜器的?到了夏商西周,青铜器的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2.图片1、2青铜器的名称各是什么?其中图片1有何历史地位?3.综合以上内容总结商周青铜器的制作特点有哪些?主要用途是什么?二、甲骨文记事与造字特点1.甲骨文的含义是什么?2.甲骨文在当时社会起什么样的作用?3.甲骨文最早出土于什么地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4.甲骨文采用哪些造字方法?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甲骨文距今约3600 多年的历史。
那时候的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 年了, 目前出土数量在15 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
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
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 个, 已识2000 余字, 公认千余字。
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
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1)看下列图片是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中的部分文字,你可知道分别是什么吗?写在横线上。
(2)看下图甲骨文中的各种,形状均似丝线缠绕。
请你在图上用笔圈出这个字。
通过这片甲骨文上的丝字,你能推测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巩固练习】1.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上的文字称作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2.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汉3.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A.编钟B.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C.四羊方尊D.司母戊鼎4.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右侧图片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是A.原始居民的生活B.商周的青铜文明C.春秋战国的纷争D.秦汉时期大一统5.文物反映一定时朗人类的社会活动。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21e63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b.png)
2.5 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选择题1.如图是西周青铜器伯卣(yǒu)。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A.铸造业方面B.制瓷业方面C.造船业方面D.纺织业方面2.考古学研究不仅在补史、证史方面具有功用,而且在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时,也具有它的特殊作用和意义。
观察下列考古图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A.礼器印证了青铜器有维护等级的作用B.铭文印证了青铜器是承载文字的工具C.编铙印证了商代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D.兵器印证了商代战争规模大且次数多3.如图图片具有的共同历史价值是()A.研究青铜文明时期的青铜器特征B.研究古代花鸟虫鱼的生物进化过程C.研究古代历史文物所蕴含的艺术价值D.研究二里头遗址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4.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而作。
重832.84千克,至少需要1000千克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
这反映出商代青铜铸造业()①规模宏大②组织严密③分工细致④种类单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如图为青铜器“卫盉”。
其铭文记载了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裘卫用礼器和礼服换取了矩伯大片耕地。
裘卫把这件事情报告了执政大臣,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还进行了授田仪式。
材料说明当时的西周()A.青铜铸造技术高超B.自然经济开始形成C.出现了土地转让情况D.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6.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0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展览。
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
由此可以推论出殷商时期()A.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B.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C.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D.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7.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数量众多,但对各级王公贵族在祭祀时使用青铜器的规则非常严格,史书记载:“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
2022) 六上历史第一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人教部编版()
![2022) 六上历史第一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f36df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e.png)
选择题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A.商代文字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C.字母文字的起源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关键信息“甲骨文、一片甲骨惊天下”判断,结合所学,商朝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目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的甲骨文开始的,D符合题意。
AB项不是说甲骨文惊天下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甲骨文不是字母文字,C不符合题意。
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选择题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品有严格的规定,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B.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C.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D.西周青铜铸造业落后【答案】C【解析】西周的社会等级制度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材料中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说明不同等级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因此C正确。
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用鼎是“礼”的体现,与腐败无关。
因此A错误。
B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没有反应地区之间经济力量对比,因此B错误。
商朝制造业就十分发达了,因此D既与材料无关,也史实错误。
综上,故选C。
选择题2017年是我国农历丁酉年(鸡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鸡”字()A. B. C. D.【答案】B【解析】A项是甲骨文的“羊”;B项是甲骨文的“鸡”,故选B;C项是甲骨文的“牛”;D项是甲骨文的“马”。
选择题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 商朝B. 夏朝C. 秦朝D. 西周【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由此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选择题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6b054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e.png)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点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 (2022年四川达州)2022年春晚舞台上亮相的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青铜面具,让国人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夺目璀璨。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铜器中最重的是A. 四羊方尊B. 利簋C. 司母戊鼎D. 青铜面具2.(2022年内蒙古包头)实物史料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图1和图2集中展示了A .铸造工艺的高超B .早期文明的成就C .石器时代的风貌D .文字演变的历程3.(2020·山东省初三三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B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C .老子的思想在战国时期被韩非子发扬光大D .西晋时期,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4.(2022年广西梧州)三星堆青铜大面具是文化典型器物,让人们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文明的绚烂多彩。
这主要反映的是A.山顶洞人的集体生活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C.东周时期的诸侯争霸D.东汉时期的光武中兴5.(2020·山西省山西大附中初三其他)下图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
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在目前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
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由此可知毛公鼎属于A.酒器 B.食器 C.乐器D.礼器6.(2022·河南驻马店·三模)“失蜡法”是一种铸造工艺,学界长期认为其源于国外。
直到“云纹铜禁”出土,才将我国的“失蜡法”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从而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失蜡法”的文明。
据此可知云纹铜禁(现藏于河南博物院)A.只有考古证实才是真实的历史B.文献不能作为了解历史的依据C.考古发现有助于探究历史真相D.青铜铸造工艺是首创于中国的7.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
初中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课时练及答案
![初中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课时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e9242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5.png)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2023福建福清期中)“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又与中华大地各区域文明交流互融,共同构成了青铜时代的中华文明。
”这说明中华文明()A.源远流长B.独立发展C.类型单一D.多元一体2.(2023北京石景山期末)有学者说,在商周人们的心目中,青铜便是政治的权力。
该学者意在强调()A.青铜器的数量和种类多B.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C.青铜制作工艺高超D.青铜器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3.(2023江苏仪征期中)如图是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其中“宅兹中国”被认为是“中国”一词最早的由来。
该青铜器最有可能采用的铸造方法是()A.雕刻铸造法B.灌钢法C.压铸铸造法D.泥范铸造法4.(2023山东招远期末)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繁复,最具代表性的纹饰为三层花式,第一层是几何纹,第二层主要是兽面纹,第三层主要是利用立体突起的纹饰进行装饰,如圆雕的兽首等。
这说明商周时期青铜器()A.种类十分丰富B.体现等级的差异C.制作工艺精湛D.是国家权力象征5.(2023广西梧州十一中期中)2011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始试运行,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中华第一鼎”正式移驻该馆。
“中华第一鼎”指的是()A.四羊方尊B.毛公鼎C.司母戊鼎D.利簋6.(2022四川广安中考)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
“一部殷墟发掘史,半部中国考古史。
”“殷墟”发掘有助于研究()A.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历史B.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管理C.玉米、甘薯、马铃薯等的引进D.中外陆路和海路交通7.(2023河南南乐期中)甲骨文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更有“一片甲骨惊天下”的说法。
这主要是因为甲骨文()A.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B.是字母文字的起源C.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D.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西周的社会状况8.(2023北京二中期末)殷墟出土的文物对人们识别甲骨文提供了一些帮助。
初中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初中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fb9054dd88d0d233d46ad4.png)
初中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选择题1.“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
它们铸造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铜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商朝的青铜器制造规模大,技艺精湛,品种多,图中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是商朝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的代表,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B符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商代的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小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
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隶书起源于战国。
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3.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委奴国王”金印是汉朝与日本友好交往的见证,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题干三幅图片和甲骨文无关,故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的说法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司母戊鼎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的高超技术。
“汉并天下”瓦当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能印证西汉的建立和统一。
“汉委奴国王”金印是汉朝与日本友好交往的见证,故题干三幅图片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故B符合题意;司母戊鼎出现在商朝,那时还未创立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测试【含答案】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82829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3.png)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商朝以后,有一种器物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这种器物是( ) A.打制石器B.青铜器C.甲骨文D.铁制农具2.甲骨文的发现意义重大,主要是因为甲骨文①记载了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②是我国最早的文字③大大丰富了我国奴隶社会的历史资料④标志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2014年青岛世园会的会徽(下图)设计,核心图形符号采用了中国古老文字“艺”字的字体,突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材料中的这种“古老文字”,是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它是( )A.金文B.大篆C.甲骨文D.小篆4.青铜时代,因青铜器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重要而得名。
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不包括以下哪一时期()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5.实地考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同学们通过考察“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B.商朝历史C.秦朝历史D.汉朝历史6.下列都是人类使用的器物,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这一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C.小篆 D.隶书8.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
以下关于“马”字的不同字体,对应正确的是?( )A.隶书楷书行书小篆B.小篆楷书隶书行书C.楷书隶书小篆行书D.隶书楷书小篆行书9.下面是小华整理的关于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其中叙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②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无论是隶书、楷书,还是草书、行书,追溯其发展渊源。
课时作业3: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
![课时作业3: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6cc5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a.png)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叙述错误的是()A. 出土于殷墟,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B.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C.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D. 这种文字被大量刻在商朝的青铜器上2.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
它们铸造于()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3.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 夏朝B. 商朝C. 西周时期D. 战国时期4.《尚书》中说“先人有册有典”。
这个说法依据甲骨文,甲骨文“册”字,作绳索穿绕竹木简之形,而“典”字作双手捧册之形。
请你判断,这里的“先人”所处朝代应是()A. 夏朝B. 商朝C. 秦朝D. 西汉5.下面三幅图片所示均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1 春秋莲鹤方壶图2 司母戊鼎图3 大盂鼎①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只用于祭祀②这些文物的出土,佐证了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③把它们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体现了我国对国宝级文物的重视和保护④它们都是商周时期高超青铜工艺的代表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③④D. ①②6.2017年3月17日发布三千年前青铜器竟刻有中国二字,震动考古界引起轰动,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A. 夏朝时期B. 商周时期C. 春秋时期D. 秦朝时期7.2017年是我国农历丁酉“鸡”年。
从文字发展历史看,最早的“鸡”字为()A. B. C. D.8.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
下列考古发现的实物是在殷墟发现的刻有文字的龟甲。
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 它是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 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C. 它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D. 它记载了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二、材料分析题1、读图,回答问题。
部编版历史七上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部编版历史七上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957cd0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8.png)
部编版历史七上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部编版历史七上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选择题(共9小题)1.青铜器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司母戊鼎也称后母戊鼎B.原始社会末期出现最早的青铜器C.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文化D.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重的青铜器2.据考古报告,妇好(商王武丁夫人)墓出土的青铜器至少有1.6吨,其中有100多件兵器,在4件青铜钺(古代一种兵器)中,一件重8.5千克,一件重9千克,上面铸有铭文。
据此,推测合理的是()A.铭文所载内容丰富B.青铜器铸造颇具规模C.殷商时期战乱不断D.妇女的社会地位较高3.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编》的序言中写道:“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
”序言描述的是()A.甲骨文B.铭文C.小篆D.隶书4.商朝的历史,因有安阳殷墟出土的文物作为证据,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
这是因为()A.甲骨文的出土使商朝历史有文字可考B.安阳殷墟被证实为商朝的都城C.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D.安阳殷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5.商朝历史之所以成为“信史”(“信史”意指较为详实可信的历史),其依据是()A.河南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B.后世流传着众多商王的故事与传说C.《史记》记载商王的世系情况D.甲骨文和考古、文献资料的多重印证6.甲骨文“王”字,像斧头,用以专称拥有镇压、宰杀权的最高统治者;“服”旁边是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右上部是一只手,表示用手按住一个人头令其服从。
这说明甲骨文()A.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B.对汉字形成影响深远C.是历史上最早的文字D.有助于了解当时政治7.下列有关青铜文明的描述错误的是()A.青铜文明是指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制造业B.灿烂的青铜文明的取得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命运的基础之上的C.青铜文明的优秀代表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D.青铜文明是指夏、商、周时期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8.下列三幅图片显示的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商周时期文明程度较高B.商朝时期青铜制作工艺高超C.商周时期手工业较发达D.甲骨文到隶书的演变9.二重证据法是将“地下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相互印证的一种史学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次作业日期:()月()日得分: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单项选择题 (5个小题,每题4分,计20分)
1.下图是我国1964年发行的4枚邮票。
据此判断邮票中的器物属于( )
A.陶器
B.瓷器
C.青铜器
D.铁器
2.对于商朝以后,青铜器的使用和发展状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B.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
C.功能由食器发展到武器
D.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的代表性器物
3.从简单的刻画符号到发明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D.秦朝
4.下图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依次是()
日明
A.象形、会意
5.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③甲骨文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出现于夏朝,兴盛于商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辨析改错题(2个小题,每题5分,计10分)
6.商朝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铸造出大型器物。
如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错误:
更正:
7.金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错误:
更正:
三、材料分析题(2个小题,每题10分,计20分)
8.历史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
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1)图一反映的遗迹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与谁迁都有直接关系?
(2)图二文物在出土之初叫“龙骨”,清朝人王懿荣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符号,这些符号是什么?它有何历史地位?
(3)图三文物于1938年在湖南宁乡出土,如此精美的艺术品是哪个朝代的工匠制作的?
(4)图四中的文物是什么?它在青铜文明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5)上述图片中的文物都是在同一朝代出现的,除上述内容外,你还知道关于这个朝代的哪些内容?
9.材料一古人描绘仓颉造字之时的情景是“天雨粟,鬼夜哭”。
并将其人描写为龙颜侈侈,“四目灵光”的巫觋神道。
——李家养《远古巫文化与汉字起源》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汉字从甲骨文到现代的简化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我们可以发现汉字的形体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象形趋向不象形,笔画化、线条化增强,后来进而演变成了今天的方块汉字。
汉字简化是根据社会需求而改变的,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尤其是文化有重要的影响。
……汉字演变的总体趋势是逐渐简化。
正如钱玄同说:“从甲骨、彝器、《说文解字》以来,时时发现笔画多的字,事实有人将它的笔画减省……从殷周之古体变到宋元之简体,时时向着简易的方面进行,可说是没有间断。
”——《汉字简化的历程》(1)根据材料一回答,古人认为文字是如何出现的?汉字出现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的甲骨文图片,从字形推测哪个是“羊”字?结合所学指出研究甲骨文有哪些意义。
(3)依据材料三,概括汉字演变的过程和特点。
答案:
1.C
2.C
3.B
4.A
5.A
6.错误:四羊方尊更正:司母戊鼎
7.错误:金文更正:甲骨文
8.(1)商朝。
盘庚。
(2)甲骨文。
历史地位: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3)商朝。
(4)司母戊鼎。
它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5)商汤灭夏、武王伐纣。
9.(1)汉字是仓颉创造的。
文字出现受巫文化影响。
(2)“羊”字是图二。
意义:①甲骨文记载了大量商周时期的关于祭祀、战争、农牧业等内容,为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提供资料;②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3)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特点:从繁到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