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图像特征与理解
《正比例图像》教案
《正比例图像》教案第一章:正比例函数的概念1.1 引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特点。
1.2 举例说明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意义。
1.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探索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正比例函数的图像2.1 介绍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并解释其原因。
2.2 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加深对正比例函数图像特征的理解。
2.3 分析正比例函数图像的斜率和截距,帮助学生掌握正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
第三章:正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3.1 介绍正比例函数图像的斜率和截距的概念,解释其含义。
3.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正比例函数图像的斜率和截距,总结正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
3.3 举例说明正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的重要性。
第四章:正比例函数图像的绘制4.1 介绍如何绘制正比例函数图像,让学生掌握绘制正比例函数图像的方法。
4.2 引导学生通过绘制不同斜率和截距的正比例函数图像,加深对正比例函数图像的理解。
4.3 分析学生绘制的正比例函数图像,及时纠正错误,并引导学生总结绘制正比例函数图像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正比例函数图像的实际应用5.1 举例说明正比例函数图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图像的实际意义。
5.2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正比例关系,绘制正比例函数图像,并解决问题。
5.3 总结正比例函数图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强调正比例函数图像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第六章:正比例函数图像的识别与分析6.1 复习正比例函数图像的特征,包括斜率、截距和通过原点的事实。
6.2 引导学生如何识别给定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并分析其图像特征。
6.3 通过例题,练习识别和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正比例函数图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七章:正比例函数图像的变换7.1 介绍平移对正比例函数图像的影响,包括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
(江苏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六章微专题4电场中的图像问题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课件
加油小站
用等效法解决电场、重力场中圆周运动的临界极值问题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和重力场组成的复合场中做圆周运动的问题, 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类重要而典型的题型。对于这类问题,若采用常规 方法求解,过程复杂,运算量大。若采用“等效法”求解,则能避开复杂 的运算,过程比较简捷。先求出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将这个合力视为
例5 (多选)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左极板接地,中间有小 孔,右极板电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电子原来静止在左极板 小孔处(不计重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从t=0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将始终向右运动,直到打到右极板上
B.从t=0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可能在两板间振动
C.从t= T 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可能在两板间振动,也可能打到右极板上
4
D.从t= T 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必将打到左极板上
4
答案 AC 根据题中条件作出带电粒子的速度-时间图像,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包围的面积分析粒子的运动。由图1知,t=0时释放电子,电子 的位移始终是正值,说明一直向右运动,一定能够击中右板,选项A正 确、B错误。
由图2知,t= T 时释放电子,电子向右的位移与向左的位移大小相等,
A.粒子由a点到b点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增大 B.b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C.Q1的电荷量一定小于Q2的电荷量 D.粒子由a点到b点向远处运动的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B 速度-时间图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加速度,从图像
可见正电荷从a到b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项错误;在b点时粒子
方法技巧 把握三点,正确解答该类问题 (1)把电场力和重力合成一个等效力,称为等效重力。 (2)等效重力的反向延长线与圆轨迹的交点为带电体在等效重力场中运 动的最高点。 (3)类比“绳球”“杆球”模型临界值的情况进行分析解答。
北师大数学九年级上第六章第二节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课后,我有一些想法想和大家分享。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上普遍存在一些困难。可能是因为这个概念比较抽象,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消化和吸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这一点,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例子来解释这个概念。
其次,通过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但在操作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显得比较被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个话题还不够熟悉。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会尽量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概念。反比例函数是形如y=k/x(k≠0)的函数,它反映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反比关系。反比例函数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反比例函数在物理中的实际应用,比如电容器的电荷量与电压成反比。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图像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绘制图像和实际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反比例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通过改变电阻的值观察电流的变化,从而演示反比例函数的基本原理。
地理信息科学概论 第六章-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
3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遥感数字图像的性质与特点 ◦ 第二节 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 ◦ 第三节 其它分类方法 ◦ 第四节 误差与精度评价
4
教学目的
◦ 巩固基础知识(遥感数字图像的概念、特点及表示方法)
◦ 掌握遥感数字图像计算机分类的基本原理 ◦ 理解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的含义 ◦ 了解分类方法,做好实践操作的理论准备
◦ (5)根据上面(4)中的检查和评估,修改训练样本,必要时可重新选择和评估 训练样本;
◦ (6)将训练样本的信息运用于合适的分类过程中。
监督分类中常用的分类方法
◦ 最小距离分类法 ◦ 多级切割分类法 ◦ 特征曲线窗口法 ◦ 最大似然比分类法
2019/5/19
27
1、最小距离分类法
最小距离法—是利用训练样本中各类别在各波段的均值,根据各 像元离训练样本平均值距离的大小来决定其类别
◦ (2)对图像进行检查,对照已有的参考数据或者实地考察经验,评价图像质 量,检查其直方图,决定是否需要别的预处理,如地形纠正、配准等,并确 定其分类系统;
◦ (3)在图像上对每一类别按照前面提到的标准选择训练样本,训练样本必 须是容易识别的,均匀分布于全图
◦ (4)对每一类别的训练样本,显示和检查其直方图,计算和检查其均值、方 差、协方差短阵,以及其对应的特征空间相关波谱椭圆形图和不同的指 示其分离度的统计指数等,从而评估其训练样本的有效性;
由于图像中同一类别的光谱差异,如同一森林类,由于森林密度、年 龄、阴影的差异,其森林类的内部方差大,造成训练样本并没有很好 的代表性;
训练样本的选取和评估需花费较多的人力、时间; 只能识别训练样本中所定义的类别,若某类别由于训练者不知道或
第六章 图像特征与理解
1 A ( xdy ydx ) 2
(6-4)
其中,积分沿着该闭合曲线进行。将其离散化,式(6-4)变为 1 Nb A [ xi ( yi 1 yi ) yi ( xi 1 xi )] 2 i 1
1 Nb [ xi yi 1 xi 1 yi ] 2 i 1
j
(6-1)
2. 方向 我们不仅需要知道图像中物体的位置,而且还要知道物体在 图像中的方向。确定物体的方向有一定难度。如果物体是细长的, 则可以把较长方向的轴定为物体的方向。如图6-2所示,通常, 将最小二阶矩轴(最小惯量轴在二维平面上的等效轴)定义为较 长物体的方向。也就是说,要找出一条直线,使下式定义的E值 最小:
2 2 2 1 2 1 0 1 2 (a) 2 1 2 2
2 2 2 2 2
2 1 1 1 2
2 1 0 1 2 (b)
2 1 1 1 2
2 2 2 2 2
图6-4 两种距离表示法 (a)d4(P, Q)≤2; (b) d8(P, Q)≤2
d4、d8计算简便,且为正整数,因此常用来测距离,而欧几 里德距离很少被采用。
1 K ( p) r( p)
(6-12)
函数K(p)是周期为P的周期函数。可用下式计算单位边界长度 1 p 的平均能量: E | K ( p ) 2 | dp (6-13) 0 P
在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圆具有最小边界能量E0=(2π/P)2=(1/R)2, 其中R为圆的半径。曲率可以很容易地由链码算出,因而边界能 量也可方便算出。
的, 故质心和形心重合。若图像中的物体对应的像素位置坐标 为(xi, yj) (i=0, 1, …, n-1;j=0, 1, …, m-1),则可用下式计算质心 位置坐标:
高中数学图像特征分析教案
高中数学图像特征分析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图像在数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2. 掌握常见数学图像的特征及其分析方法;
3. 能够运用图像特征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图像在数学中的应用;
2. 常见数学图像的特征:关键点、拐点、极值点等;
3. 图像特征的分析方法;
4. 实例分析与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具有数学意义的图像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图像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二、讲解:介绍图像在数学中的应用,以及常见数学图像的特征和分析方法,让学生了解图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三、实例分析: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学图像,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计算和分析,加深他们对图像特征分析的理解。
四、练习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图像特征,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加深对图像分析的理解和掌握。
五、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像在数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图像特征分析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板书设计:
1. 图像在数学中的应用;
2. 常见数学图像的特征及分析方法;
3. 实例分析与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图像特征分析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巩固才能真正掌握这一技能。
建议学生多进行实际练习和应用,加深对图像特征分析的理解和掌握。
第6章 图像的特征分析
4 边界分段
(1)基本概念
A、一个任意集合S(区域)的凸起外缘H是:包 含S 的最小凸起的集合。
B、H-S的差的集合被称为集合S的凸起补集D。
S
S D
S+D=H
(2)分段算法:
给进入和离开凸起补集D的变换点打标记来划分边 界段。 S
(3)优点:不依赖于方向和比例的变化
(4)存在问题 噪音的影响,导致出现零碎的划分。 (5)改进措施 先平滑边界,或用多边形逼近边界,然后再分段。
2)如果误差R小于预先设置的阈值T。去掉中间点, 选新点对与下一相邻点对,重复1);否则,存 储线段的参数,置误差为0,选被存储线段的终 点为起点,重复1)2)。 3)当程序的第一个起点被遇到,程序结束。
R
R < T
B、聚合算法存在的问题:
顶点一般不对应于边界的拐点(如拐角)。因为 新的线段直到超过误差的阈值才开始。
数字图像技术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李鹤喜 2009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图像的获取 2、图像变换 3、图像的增强与滤波 4、图像的边缘检测 5、图像的分割 6、图像形态学 7、图像的特征提取与分析 8、图像识别与应用 9、计算机视觉初步
第6章 图像的表示一个平面区域结构形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 把它削减成图形。这种削减可以通过细化(也称 为抽骨架)算法,获取区域的骨架来实现。 (2)Blum的中轴变换方法(MAT) 设:R是一个区域,B为R的边界点,对于R中 的点p,找p在B上“最近”的邻居。如果p有多于 一个的邻居,称它属于R的中轴(骨架)
序号为4、6、8的形状数举例: 序号4 序号6 序号8
链码:0321 差分:3333 形状:3333
知识点总结归纳图像
知识点总结归纳图像一、图像的基本概念1. 图像的定义:图像是由图形和色彩组成的视觉表示,通常用于表达某种信息或概念。
它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2. 图像的特点:图像具有许多特点,包括高度的可视性、信息密度高、易于理解等。
3. 图像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表现形式,图像可以分为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根据不同的内容,图像可以分为自然图像和人工图像等。
二、图像的表示与处理1. 图像的表示:图像可以通过像素矩阵来表示,其中每个像素对应着图像中的一个点,包含了该点的颜色和位置信息。
2. 图像的处理:图像处理是指对图像进行各种操作,包括增强、去噪、分割、压缩等。
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改善图像的质量,提取出所需的信息。
3. 图像的采集与生成:图像的采集是指通过各种设备,如相机、扫描仪等,将现实中的场景转换为数字形式的图像;图像的生成是指通过计算机程序生成虚拟的图像。
4. 图像的压缩与解压缩:图像压缩是指通过某种算法减小图像的存储空间,而不损失太多的信息;解压缩则是还原被压缩的图像。
三、图像的分析与识别1. 图像的特征提取:图像的特征提取是指通过某种算法从图像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以便进一步的分析和识别。
2. 图像的模式识别:图像的模式识别是指通过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图像中的各种模式和对象,如人脸、车辆等。
3. 图像的目标检测:图像的目标检测是指自动识别图像中的目标,并给出其位置和大小信息。
它在自动驾驶、安防监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图像的应用领域1. 艺术与设计:图像在艺术创作和设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绘画、平面设计、影视制作等。
2. 科学与技术:图像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医学影像、遥感图像、工业检测等。
3. 教育与传媒:图像在教育教学和传媒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教学辅助图像、广告宣传图像等。
4. 商业与社交:图像在商业和社交领域中有着丰富的应用,如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
通过以上对图像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我们可以看到图像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在各个领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数字图像处理图像特征与理解共38页文档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Hale Waihona Puke 容膝之易
安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数字图像处理图像特征与理解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6.1(3)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 y 3 sin x cos x
(4) y 2 sin x 3 sin x 2 (5) y sin x 3 sin x cos x
y a b sin x
2 2
3、换元法
4、降次公式法
2
三、例题与练习
例1 、 求函数 y 2 sin(3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 并求使其取得最大值、 最小值的x的集合. 2k 解:当3x 2k 即x (k Z )时, 3 2 3 18 ymin 2 3 2k 7 当3x 2k 即x (k Z )时, 3 2 3 18 ymax 2 2k 7 取得最大值的x的集合是{x x ,k Z }; 3 18 2k 取得最小值的x的集合是{x x ,k Z }. 3 18
6 并求使其取得最大 值和最小值的x的集合. 解:当2 x 2k 即x k (k Z )时,ymin 2
6 12 5 ymax 4 当2 x 2k 即x k (k Z )时, 6 12 5 取得最大值的x的集合是{x x k ,k Z }; 12 取得最小值的x的集合是{x x k
ex1、求y 1 3 cos(2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2
,k Z }.
例2、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2 2 (1) y sin x cos x (2) y sin x cos x
1、将函数化为 y=Asin(ωx+φ)或 y=Acos(ωx+φ) 的形式即可求出函 数的最值或值域.
图像及其特征
第二章图像及其特征图像是通过不同的亮度和颜色来表现原景物的内容和相关信息的。
在现代图像 复制过程中, 图像的表现方式有两种, 即模拟方式和数字方式, 普通的原稿图像 (如 照片、画稿等)为模拟方式,经印前扫描输入后,即转为数字方式,经印前处理和 晒版后又转为模拟方式,最后得到模拟方式的印刷复制品。
一幅图像在一定的光学 条件下一般具有三大质量特征,即层次、色彩和清晰度。
文字和图形也可看成是图 像的特例,它们具有特定的层次和颜色特征。
图像复制的目的就是要将原稿图像的 这些特征再现在复制品上,一幅图像的质量好坏大多数情况下要利用其密度特征进 行评价。
2.1 密度密度是指图像各部分吸收光的性能,即图像黑化的程度,如果图像某部分将投 射到它上面的光吸收得越多,那么这部分图像的密度就越大,反之,该部分吸收的 光线越少,它的密度就越小。
因为密度表现了图像黑化的程度,因此也可以把密度说成黑度。
不过平常所说 的黑度只是一个面积变黑程度的视觉印象,而密度则是用数字来表示这种变黑的程 度。
2.1.1透射率与反射率所谓透射率,是指透光性材料透光度的大小,即透射光通量 φr 与投射光通量 φ 之比(如图 2-1 所示): T=φr/φ 因此透射率只是一个比例系数,没有单位,可用百分数或小数表示。
由于透射 光通量总是小于投射光通量,所以透射率总是小于 1,即 T<1,而且图像的黑度越 大,其透射率越小,如图 2-2 所示。
透 明 Φ 介 质 ΦT图2-1 透射与投射光通量图2-2 黑度与透射率的关系7所谓反射率,则是指反射图像反射光的性能,即反射光通量 φR 与投射光通量 φI 之比,实际应用中,通常用在相同照射条件下一个标准白色面(能 100%反射投 射的光通量)反射的光通量 φω表示投射光通量,即: R=φR/φω 与透射率一样,反射率也只是一个比例系数,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并且总 是小于 1。
只是反射率的比较基础是一个标准白色面的反射光通量,如图 2-3 所示。
图像特征
常用的图像特征有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空间关系特征。
一颜色特征(一)特点:颜色特征是一种全局特征,描述了图像或图像区域所对应的景物的表面性质。
一般颜色特征是基于像素点的特征,此时所有属于图像或图像区域的像素都有各自的贡献。
由于颜色对图像或图像区域的方向、大小等变化不敏感,所以颜色特征不能很好地捕捉图像中对象的局部特征。
(二)常用的特征提取与匹配方法颜色直方图其优点在于:它能简单描述一幅图像中颜色的全局分布,即不同色彩在整幅图像中所占的比例,特别适用于描述那些难以自动分割的图像和不需要考虑物体空间位置的图像。
其缺点在于:它无法描述图像中颜色的局部分布及每种色彩所处的空间位置,即无法描述图像中的某一具体的对象或物体。
最常用的颜色空间:RGB颜色空间、HSV颜色空间。
颜色直方图特征匹配方法:直方图相交法、距离法、中心距法、参考颜色表法、累加颜色直方图法。
二纹理特征(一)特点:纹理特征也是一种全局特征,它也描述了图像或图像区域所对应景物的表面性质。
但由于纹理只是一种物体表面的特性,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物体的本质属性,所以仅仅利用纹理特征是无法获得高层次图像内容的。
与颜色特征不同,纹理特征不是基于像素点的特征,它需要在包含多个像素点的区域中进行统计计算。
在模式匹配中,这种区域性的特征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不会由于局部的偏差而无法匹配成功。
作为一种统计特征,纹理特征常具有旋转不变性,并且对于噪声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但是,纹理特征也有其缺点,一个很明显的缺点是当图像的分辨率变化的时候,所计算出来的纹理可能会有较大偏差。
另外,由于有可能受到光照、反射情况的影响,从2-D图像中反映出来的纹理不一定是3-D物体表面真实的纹理。
(二)常用的特征提取与匹配方法纹理特征描述方法分类(1)统计方法统计方法的典型代表是一种称为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分析方法Gotlieb 和 Kreyszig 等人在研究共生矩阵中各种统计特征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灰度共生矩阵的四个关键特征:能量、惯量、熵和相关性。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图像特征与描述
几何特征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角点特征概念
角点是在任意方向上移动(u,v),都会有 很明显的变化。如下图一个局部很小的区 域,如果是在图片区域中移动灰度值没有 变化,那么窗口内不存在角点。如果在某 一个方向上移动,一个发生很大变化而另 一侧没有变化,那么说明这个区域是位于 该对象的边缘区域。
几何特征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颜色特征 几何特征
形状特征 基于关键点的特征描述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颜色特征是一种全局特征,描述了图像或图像区域所对应的景物的 表面性质。
颜色特征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颜色特征是基于像素点的特征,此时所有图像或图像区域的像素都有 各自的贡献。
颜色直方图是最常用的表达颜色特征的方法,其优点是不受图像旋转 和平移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借助归一化还可以不受图像尺度变化的影响, 其缺点是没有表达出颜色空间分布的信息。
Sift关键点
Sift是一种典型的关键点描述子。 它对旋转、尺度缩放、亮度变化等 保持不变性,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局 部特征
基于关键点的特征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Sift关键点特点:
—— 独特性好,信息量丰富,适用于海量特征 库进行快速、准确的匹配。 —— 多量性,即使是很少几个物体也可以产生 大量的SIFT特征 —— 高速性,经优化的SIFT匹配算法甚至可以 达到实时性 —— 扩招性,可以很方便的与其他的特征向量 进行联合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角点特征特点
该算法算子对亮度和对比度的 变化不敏感 ——旋转不变性。 ——不具有尺度不变性。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对物体进行描述时,有时希望能使用一些比单个参数提供更丰富的 细节,而又比用图像本身更紧凑的方法来描述物体的形状,这就是 关键点的特征描述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重
ri rc
图6-6 球状性定义示意图
6.2.4 不变矩 1. 矩的定义 矩的定义 对于二元有界函数f ( x , y ),它的( j + k )阶矩为
M jk = ∫
+∞
−∞
∫
+∞
−∞
x j y k f ( x, y )dxdy j, k = 0,1,2,L (6-20)
由于j和k可取所有的非负整数值,因此形成了一个矩的无限 集。而且,这个集合完全可以确定函数f (x,y)本身。换句话说, 集合{Mjk }对于函数f (x,y)是惟一的,也只有f(x,y)才具有这种 特定的矩集。
另外一个与形状有关的特征是长宽比r:
WMER r= LMER
(6-10)
r即为MER宽与长的比值。利用r可以将细长的物体与圆形 或方形的物体区分开来。
6.2.2 圆形度 1. 致密度 致密度C 度量圆形度最常用的是致密度, 即周长(P)的平方与面积(A) 的比:
P C= A
2
(6-11)
图6-5 曲率半径
3. 圆形性 圆形性 圆形性(Circularity)C是一个用区域R的所有边界点定义的 特征量,即
式中, µR是从区域重心到边界点的平均距离,δR是从区域重 心到边界点的距离均方差: 1 K −1 µ R = ∑ || ( xk , yk ) − ( x, y ) || K k =0 (6-15)
6.1.3 面积 面积 面积是物体的总尺寸的一个方便的度量。面积只与该物体的 边界有关, 而与其内部灰度级的变化无关。一个形状简单的物体 可用相对较短的周长来包围它所占有的面积。 1. 像素计数面积 像素计数面积 最简单的(未校准的)面积计算方法是统计边界内部(也包括 边界上)的像素的数目。在这个定义下面积的计算非常简单, 求 出域边界内像素点的总和即可,计算公式如下:
2. 边界能量 边界能量E 边界能量是圆形度的另一个指标。假定物体的周长为P,用 变量p表示边界上的点到某一起始点的距离。边界上任一点都有 一个瞬时曲率半径r(p),它是该点与边界相切圆的半径(见图6-5)。 p点的曲率函数是
1 是周期为P的周期函数。可用下式计算单位边界长度 1 p 的平均能量: E = ∫ | K ( p ) 2 | dp (6-13) P 0 在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圆具有最小边界能量E0=(2π/P)2=(1/R)2, 其中R为圆的半径。曲率可以很容易地由链码算出,因而边界能 量也可方便算出。
2 2 2 1 2 1 0 1 2 (a) 2 1 2 2
2 2 2 2 2
2 1 1 1 2
2 1 0 1 2 (b)
2 1 1 1 2
2 2 2 2 2
图6-4 两种距离表示法 (a)d4(P, Q)≤2; (b) d8(P, Q)≤2
d4、d8计算简便,且为正整数,因此常用来测距离,而欧几 里德距离很少被采用。
1 d = N
∑x
i =1
N
i
(6-17)
式中,xi是从具有N个点的物体中的第i个点到与其最近的边界点 的距离。相应的形状度量为
A N g= = N d
i =1
3
∑x
(6-18)
i
6.2.3 球状性 球状性 球状性(Sphericity) S既可以描述二维目标也可以描述三维目 标,其定义为
ri S= rc
µR C= δR
(6-14)
1 K −1 δ R = ∑ [|| ( xk , yk ) − ( x, y ) || − µ R ]2 (6-16) K k =0 当区域R趋向圆形时,特征量C是单调递增且趋向无穷的,它不受 区域平移、旋转和尺度变化的影响,可以推广用于描述三维目标。
4. 面积与平均距离平方的比值 面积与平均距离平方的比值 圆形度的第四个指标利用了从边界上的点到物体内部某点 的平均距离d,即
x =1
N
∑ f ( x, y )
y =1
M
(6-22)
所有的一阶矩和高阶矩除以M00后,与物体的大小无关。
2. 质心坐标与中心矩 质心坐标与中心矩 当j=1, k=0时,M10对二值图像来讲就是物体上所有点的x坐标 的总和,类似地,M01就是物体上所有点的y坐标的总和,所以
M 10 M 01 x= ,y= M 00 M 00
6.1.1 位置与方向 位置与方向 1. 位置
y
(x i, y j)
O
x
图6-1 物体位置由质心表示
图像中的物体通常并不是一个点,因此,用物体的面积的 中心点作为物体的位置。面积中心就是单位面积质量恒定的相 同形状图形的质心O(见图6-1)。因二值图像质量分布是均匀 的, 故质心和形心重合。若图像中的物体对应的像素位置坐标 为(xi, yj) (i=0, 1, …, n-1;j=0, 1, …, m-1),则可用下式计算质心 位置坐标:
(1) 当把图像中的像素看作单位面积小方块时,则图像中的区 域和背景均由小方块组成。区域的周长即为区域和背景缝隙的 长度和,此时边界用隙码表示。因此,求周长就是计算隙码的 长度。 (2) 当把像素看作一个个点时,则周长用链码表示,求周长也 即计算链码长度。周长也可以简单地从物体分块文件中通过计 算边界上相邻像素的中心距离的和得到。 (3) 周长用边界所占面积表示, 也即边界点数之和, 每个点 占面积为1的一个小方块。
y
y
最最最最最最
O
x
O
x
最最最最
(a) (b)
图6-3 MER法求物体的长轴和短轴 (a) 坐标系方向上的外接矩形;(b) 旋转物体使外接矩形最小
6.1.5 距离 距离 图像中两点P( x , y )和Q( u , v )之间的距离是重要的几何性 质,常用如下三种方法测量: (1) 欧几里德距离:
1 A = ∫ ( xdy − ydx ) 2
1 Nb A = ∑ [ xi ( yi +1 − yi ) − yi ( xi +1 − xi )] 2 i =1 1 = ∑ [ xi yi +1 − xi +1 yi ] 2 i =1
式中,Nb为边界点的数目。
Nb
(6-4)
其中,积分沿着该闭合曲线进行。将其离散化,式(6-4)变为
(6-5)
6.1.4 长轴和短轴 长轴和短轴 当物体的边界已知时,用其外接矩形的尺寸来刻画它的基本 形状是最简单的方法, 如图6-3(a)所示。求物体在坐标系方向上 的外接矩形, 只需计算物体边界点的最大和最小坐标值,就可 得到物体的水平和垂直跨度。但是,对任意朝向的物体, 水平 和垂直并非是我们感兴趣的方向。这时,就有必要确定物体的主 轴, 然后计算反映物体形状特征的主轴方向上的长度和与之垂 直方向上的宽度,这样的外接矩形是物体的最小外接矩形 (Minimum Enclosing Rectangle, MER)。
第六章 图像特征与理解
6.1 图像的几何特征 6.2 形状特征 6.3 纹理分析 6.4 其他特征或描述
6.1 图像的几何特征
图像的几何特征尽管比较直观和简单,但在许多图像 分析问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取图像的几何特征之 前,常对图像进行分割和二值化处理,即处理成只有0和1 两种值的黑白图像。在图像分析和计算机视觉系统中,二 值图像及其几何特征特别有用,可用来分类、检验、定位、 轨迹跟踪等任务。下面介绍常用的一些几何特征。
A=∑
x =1
N
∑ f ( x, y )
y =1
M
(6-3)
对二值图像而言,若用1表示物体,用0表示背景,其面积就 是统计f (x , y) =1的个数。
2. 由边界行程码或链码计算面积 由边界行程码或链码计算面积 3. 用边界坐标计算面积 用边界坐标计算面积 Green(格林)定理表明,在x-y平面中的一个封闭 曲线包围的面积由其轮廓积分给定,即
就是二值图像中一个物体的质心的坐标。
(6-23)
为了获得矩的不变特征,往往采用中心矩以及归一化的中心 矩。中心矩的定义为
N M
M ' jk = ∑
x =1
( x − x ) j ( y − y ) k f ( x, y ) ∑
y =1
(6-24)
3. 主轴 主轴 使二阶中心矩从µ11变得最小的旋转角θ可以由下式得出:
E = ∫ ∫ r f ( x, y )dx dy
2
(6-2)
式中,r是点(x , y)到直线的垂直距离。
图6-2 物体方向可由最小惯量轴定义
6.1.2 周长 周长 区域的周长即区域的边界长度。一个形状简单的物体用相 对较短的周长来包围它所占有面积内的像素, 周长就是围绕所 有这些像素的外边界的长度。通常, 测量这个长度时包含了许 多90°的转弯,从而夸大了周长值。区域的周长在区别具有简 单或复杂形状物体时特别有用。由于周长的表示方法不同, 因 而计算方法也不同,常用的简便方法如下:
1 n −1 x= ∑ mn i =0
1 n −1 ∑ xi , y = mn ∑ j =0 i =0
m −1
∑y
j =0
m −1
j
(6-1)
2. 方向 我们不仅需要知道图像中物体的位置,而且还要知道物体在 图像中的方向。确定物体的方向有一定难度。如果物体是细长的, 则可以把较长方向的轴定为物体的方向。如图6-2所示,通常, 将最小二阶矩轴(最小惯量轴在二维平面上的等效轴)定义为较 长物体的方向。也就是说,要找出一条直线,使下式定义的E值 最小:
计算MER的一种方法是,将物体的边界以每次3°左右的 增量在90°范围内旋转。每旋转一次记录一次其坐标系方向上 的外接矩形边界点的最大和最小x、y值。旋转到某一个角度后, 外接矩形的面积达到最小。取面积最小的外接矩形的参数为主 轴意义下的长度和宽度,如图6-3(b)所示。此外,主轴可以通过 矩(Moments)的计算得到,也可以用求物体的最佳拟合直线 的方法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