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下面我想从本市以及本区两个方面介绍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坚决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各项政策的同时,紧密结合天津实际,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我市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取消了“三提五统”和农业税费,实施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组织开展免费为农民检查身体,出台了全市统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启动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工作;率先全面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了“351”农民培训工程,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关心和重视,有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繁荣。经过30年改革开放,天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农村经济全面繁荣,经济实力迅猛增长。1978年的时候,天津全市农村生产总值(12个有农业的区县)仅有5.03亿元,2007年天津农村生产总值达到1486亿元,增长294倍,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由30年前的不足6%,提高到30%。财政收入占全市的比重达到31%。
2、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0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0.7亿元,比30年前增长35倍。粮食平均亩产达到335.9公斤,增长1.6倍;每公顷耕地创造种植业产值达到2.9万元,增长5倍。农作物机播面积比重达到80%,提高58个百分点;机灌面积比重达到70%,机耕面积比重达到91%。蔬菜总产量274.4万吨,增长1.2倍,出栏生猪262.1万头,增长2.6倍;肉、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2倍、79.1%和5.6倍。
3、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非农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2007年非农产业增加值达到1382.7亿元,占农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3.1%,比30年前提升了35.7个百分点。
4、农村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经过30年建设,近80%的乡镇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几乎所有乡镇距离一级以上公路或高速公路的入口都在50公里以内。近70%的乡镇实现了集中供水,20%的镇实现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30%的镇有垃圾处理站,1/3以上的村庄实施了饮用水集中净化处理和垃圾集中处理。
5、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52元,比30年前增长56倍,年均增长15%。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非农业收入取代农业收入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货币收入取代实物收入成为收入的主要形式。30年前,农业收入比重和实物收入比重高达76%和61%,现在已分别降至22%和5%以下,而非农业收入比重和货币收入,则分别提高到78%和95%以上。农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为4701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53.7%;家庭经营农业纯收入1946元,占22.2%;家庭经营非农业纯收入1568元,
占17.9%;转移性财产性纯收入537元,占6.1%。农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为38.9%,比1978年下降20.9个百分点。收入的大幅上升和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过上富裕小康生活的变化过程。
津南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喜人变化。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截至目前,示范镇建设累计建成还迁房164万平方米,配套公建27万平方米,投入资金60.6亿元,还迁农民4
万人。这些群众通过保险保障、经营性用房、集体资产经营、转产就业等措施,过上了“安居、乐业、有保障”的新生活。
津南区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农民笑得合不拢嘴的不只刘大娘一个。八里台镇的赵大爷说:“如果不是实施土地整合,我一辈子也住不上楼房。现在还有了保险,我每月领的养老金,相当于养了好几个儿子。”土地整合工作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拥护,实现了由“要我整合”向“我要整合”的转变。有个村干部在村里开会时讲:“如果把我们村的土地包出去,用承包所得的钱做政府现在干的土地整合,需要700年才能实现。”
新农村建设使全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发展潜力逐步显现。目前,示范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启动,双港示范工业园区备受企业青睐。海河教育园区首批院校已经入住,各项建设进展良好。设施农业项目按计划推进,松江现代农业设施基地已经接待游客6万人。在农民还迁安置区内规划建设了一批档次较高的学校、幼儿园、文体中心、休闲场所、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了一批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高标准公共卫生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小站颐养院、安养院的建设规模和设施水平在华北地区首屈一指。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
我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市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奋勇拼搏,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会迈出更大步伐,农村的改革发展一定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