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描述
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描述)
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钢筋混凝土构件强度计算、超静定结构内力分析、结构延性计算和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的基础,几十年来,人们作了广泛的努力,研究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性质,探讨应力与应变之间合理的数学表达式,1942年,Whitney 通过混凝土圆柱体轴压试验,提出了混凝土受压完整的应力应变全曲线数学表达式,得出了混凝土脆性破坏主要是由于试验机刚度不足造成的重要结论,这一结论于1948年由Ramaley 和Mchenry 的试验研究再次证实,1962年,Barnard 在专门设计的具有较好刚性且能控制应变速度的试验机上,试验了一批棱柱体试件以及试件两靖被放大的圆柱体试件,试验再次证明,混凝土的突然破坏并非混凝土固有特性,而是试验条件的结果,即混凝土的脆性破坏可用刚性试验机予以防止,后来由很多学者(如M.Sagin ,P.T.Wang ,过镇海等)所进行的试验,都证明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确实有下降段存在,那么混凝土受压应力与应变间的数学关系在下降段也必然存在,研究这一数学关系的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
但是,对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还不能说已经有了全面的掌握。
近年来,随着有限元数值方法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可以利用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混凝土结构作比较精确的分析了。
由于混凝土材料性质的复杂性,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还存在不少困难,其中符合实际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确定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1、混凝土单轴受压全曲线的几何特点经过对混凝土单轴受压变形的大量试验大家一致公认混凝土单轴受压变过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形状有一定的特征。
典型的曲线如图1所示,图中采用无量纲坐标。
sc c E E N f y x 0,,===σεε 式中,c f 为混凝土抗压强度;c ε为与c f 对应的峰值应变;0E 为混凝土的初始弹性模量;s E 为峰值应力处的割线模量。
常用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比较及应用
常用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比较及应用σσεεp 图1-2 Sargin曲线式中:εc1为相应于压应力峰值σ0的压应变εc1=-0.0022,εc1为从原点到压应力峰值点的割线模量, 1c E =0σ/0.0022,0E 为混凝土初始弹性模量;εu为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其大小与1c E 、0E 及εc1有关。
1.3清华过镇海曲线清华大学的过镇海教授在1982年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表达式,如图1-3所示。
第I 阶段中,OA 仍为二次抛物线,与德国人R üsch 提出的抛物线模式相同如下:])(2[2000εεεεσσ-⨯= )(0εε≤ (1-1) 第II 阶段中,下降段AB 用有理分式表示如下: 0200)1(εεεεαεεσσ+-=)(0u εεε<< (1-5)σσεε0图1-3 过镇海曲线εAB其中,α,0ε见下表:表1-1 材料 强度等级 水泥标号α 0ε/10-3普通混凝土 C20~C30 325 425 0.4 0.8 1.40 1.60 C40 425 2.0 1.80 陶粒混凝土 CL25 425 4.0 2.00 水泥砂浆 M30~M40325,4254.02.501.4 美国Hognestad 曲线美国人E.Hognestad 在1951年提出的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分为上升段和下降段,上升段与德国人R üsch 所提出模型的上升段相同,但是下降段采用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来模拟,如图1-4所示,上升段表达式如下:])(2[2000εεεεσσ-⨯= )(0εε≤ (1-1)下降段表达式为:)1(000εεεεασσ---=u)(0u εεε<<(1-6)其中:α=0.015;εu =0.038经过化简以后,表达式变为如下: )()012.0014.0(u 00ε<ε<εε-σ=σ(1-7)σσ0ε2图1-4 Hongestad曲线0.85σ0εu对于以上四种常见的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先将其优缺点进行总结,如下表:表1-2优点 缺点中国规范(1)OA 段表达式比较简单,又能反映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的特点;AB 段则更为简单。
混凝土本构关系曲线公式
混凝土本构关系曲线公式
混凝土本构关系曲线公式是描述混凝土材料的力学行为的数学表达式。
本构关系曲线公式用于描述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从而提供了设计工程结构和进行力学分析的基础。
在混凝土力学中,常用的本构关系曲线公式是指数函数模型(也称作Ramberg-Osgood模型),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σ = Eε + σy[(ε/εy)^n]
其中,σ表示混凝土的应力,ε表示混凝土的应变,E是混凝土的弹性模量,σy是混凝土的屈服强度,εy是混凝土的屈服应变,n是指数函数模型中的形状参数。
通过该公式,可以将混凝土在不同应力和应变条件下的力学行为进行模拟和分析。
具体而言,当混凝土受到载荷时,其应力会随着应变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直到达到屈服应变为止,之后应力将开始非线性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的力学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材料的配比、龄期、温度等。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本构关系曲线公式进行分析和设计。
混凝土本构关系曲线公式提供了描述混凝土力学行为的数学模型。
通过该公式,我们可以对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分析,为工程结构设计和力学分析提供基础。
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描述)
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钢筋混凝土构件强度计算、超静定结构内力分析、结构延性计算和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的基础,几十年来,人们作了广泛的努力,研究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性质,探讨应力与应变之间合理的数学表达式,1942年,Whitney通过混凝土圆柱体轴压试验,提出了混凝土受压完整的应力应变全曲线数学表达式,得出了混凝土脆性破坏主要是由于试验机刚度不足造成的重要结论,这一结论于1948年由Ramaley和Mchenry的试验研究再次证实,1962年,Barnard在专门设计的具有较好刚性且能控制应变速度的试验机上,试验了一批棱柱体试件以及试件两靖被放大的圆柱体试件,试验再次证明,混凝土的突然破坏并非混凝土固有特性,而是试验条件的结果,即混凝土的脆性破坏可用刚性试验机予以防止,后来由很多学者(如M.Sagin,P.T.Wang,过镇海等)所进行的试验,都证明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确实有下降段存在,那么混凝土受压应力与应变间的数学关系在下降段也必然存在,研究这一数学关系的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
但是,对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还不能说已经有了全面的掌握。
近年来,随着有限元数值方法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可以利用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混凝土结构作比较精确的分析了。
由于混凝土材料性质的复杂性,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还存在不少困难,其中符合实际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确定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1、混凝土单轴受压全曲线的几何特点经过对混凝土单轴受压变形的大量试验大家一致公认混凝土单轴受压变过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形状有一定的特征。
典型的曲线如图1所示,图中采用无量纲坐标。
sc c E E N f y x 0,,===σεε 式中,c f 为混凝土抗压强度;c ε为与c f 对应的峰值应变;0E 为混凝土的初始弹性模量;s E 为峰值应力处的割线模量。
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描述)
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钢筋混凝土构件强度计算、超静定结构内力分析、结构延性计算和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的基础,几十年来,人们作了广泛的努力,研究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性质,探讨应力与应变之间合理的数学表达式,1942年,Whitney 通过混凝土圆柱体轴压试验,提出了混凝土受压完整的应力应变全曲线数学表达式,得出了混凝土脆性破坏主要是由于试验机刚度不足造成的重要结论,这一结论于1948年由Ramaley 和Mchenry 的试验研究再次证实,1962年,Barnard 在专门设计的具有较好刚性且能控制应变速度的试验机上,试验了一批棱柱体试件以及试件两靖被放大的圆柱体试件,试验再次证明,混凝土的突然破坏并非混凝土固有特性,而是试验条件的结果,即混凝土的脆性破坏可用刚性试验机予以防止,后来由很多学者(如M.Sagin ,P.T.Wang ,过镇海等)所进行的试验,都证明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确实有下降段存在,那么混凝土受压应力与应变间的数学关系在下降段也必然存在,研究这一数学关系的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
但是,对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还不能说已经有了全面的掌握。
近年来,随着有限元数值方法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可以利用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混凝土结构作比较精确的分析了。
由于混凝土材料性质的复杂性,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还存在不少困难,其中符合实际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确定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1、混凝土单轴受压全曲线的几何特点经过对混凝土单轴受压变形的大量试验大家一致公认混凝土单轴受压变过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形状有一定的特征。
典型的曲线如图1所示,图中采用无量纲坐标。
sc c E E N f y x 0,,===σεε 式中,c f 为混凝土抗压强度;c ε为与c f 对应的峰值应变;0E 为混凝土的初始弹性模量;s E 为峰值应力处的割线模量。
混凝土单轴受压的应力-应变曲线(2010版规范)
参数输入及计算过程数据 峰值压应变ε c,r(10^-6) 1640 下降段参数值α c 1.36 抗压强度代表值(标准值)fc,r 20.1 混凝土初始弹性模量Ec(10^4) 3.00 ρ c=fc,r/(Ec*ε c,r) 0.409 n=Ec*ε c,r/(Ec*ε c,r-fc,r) 1.691 x=ε /ε c,r 即时应变ε (10^-6) 即时损伤因子dc 即时压应力(Mpa) 0.06 106 0.01 3.1 0.08 128 0.02 3.8 0.09 153 0.03 4.5 0.11 184 0.03 5.3 0.13 221 0.05 6.3 0.16 265 0.06 7.5 0.19 318 0.08 8.7 0.23 381 0.11 10.2 0.28 458 0.14 11.8 0.33 549 0.19 13.4 0.40 659 0.24 15.1 0.48 791 0.30 16.7 0.58 949 0.36 18.1 0.69 1139 0.44 19.2 0.83 1367 0.52 19.9 1.00 1640 0.59 20.1 1.20 1968 0.67 19.2 1.44 2362 0.76 17.0 1.73 2834 0.83 14.2 2.07 3401 0.89 11.4 2.49 4081 0.93 9.1 2.99 4897 0.95 7.2 3.58 5876 0.97 5.7 4.30 7052 0.98 4.5 5.16 8462 0.99 3.6 6.19 10154 0.99 2.9 7.43 12185 0.99 2.3 8.92 14622 1.00 1.9 注: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附录C编制
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参数取值及其它相关参数 35 40 45 50 1720 1790 1850 1920 1.65 1.94 2.21 2.48 2.10 2.00 1.90 1.90 23.4 26.8 29.6 32.4 3.15 3.25 3.35 3.45
规范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指标
峰值应变c,上升段曲线参数a和下降段曲线参数d按上
述公式计算列于下表(规范中表C.2.1):
fc*(N/mm2) c(×10-6) a d u/ c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1370 1470 1560 1640 1720 1790 1850 1920 1980 2030 2.21 2.15 2.09 2.03 1.96 1.90 1.84 1.78 1.71 1.65 0.41 0.74 1.06 1.36 1.65 1.94 2.21 2.48 2.74 3.00 4.2 3.0 2.6 2.3 2.1 2.0 1.9 1.9 1.8 1.8
按照上式(B-4)计算得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受 压应力-应变参数如下表B-1:
强度等级 C15-50 C55 C60 C65 C70 C75 C80
fcu,k(N/mm2) 15-50
55
60
65
70
75
80
n
2.0 1.917 1.833 1.750 1.667 1.583 1.50
0(×10-3)
其中,u为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上应力等于0.5fc*时的
混凝土压应变(见图C.2.1),由下降段曲线求得:
u c 2 1d(12d 14d)
(C-6)
15
精选课件
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规范附录C 中单轴 受压应力-应变曲 线如图。
16
精选课件
应用说明
规范附录C为新增内容,专门用于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 析和二维、三维结构的承载能力验算。
=209组立方体试件,测得每组抗压强度为Xi(i=1~n)。 现将全部数据按照强度分段(如fcu=20-22、22-24、……)统
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二
c
fc
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的比 值,即峰值割线模量(N/mm2)。
αa=a1,规范称之为曲线上升段参数。 物理意义:混凝土的初始切线模量与峰值割线模量之比E0/Ep; 几何意义:曲线的初始斜率和峰点割线斜率之比。 上升段曲线方程为:
x 1
y a x (3 2 a ) x ( a 2) x
x 1
解得:
x y d ( x 1) 2 x
⑷
u 1 (1 2 d 1 4 d ) c 2 d
分析或验算结构构件时,混凝土的单轴压应变不宜超过值εu。
按上述公式计算随混凝土抗压强度而变化的各项参数值,经 整理后如表。 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参数值
0 u
x 1
c fc
y 1 (1 x) n y 1
取
c x 0
y
c
fc
曲线方程可改写为 式中各参数都随混凝 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fcu,k而变化,计 算公式为:
cu 1 x 0
1 n 2 ( f cu 50) ≯2.0 60 0 0.002 0.5( f cu 50) 10 6
≮0.002
≯0.0033
u 0.0033 ( f cu 50) 10 6
上升段:
0
c n c f c [1 (1 ) ] 0
70
C80
60
下降段: 0 u
c fc
50
C60
40
1 n 2 ( f cu 50) ≯2.0 60 0 0.002 0.5( f cu 50) 10 6
⑷
混凝土的应力强度—应变曲线
129.4 混凝土的应力强度—应变曲线 混凝土的应力强度—应变曲线一般可按照图-9.4.1由式(9.4.1)计算得出。
σεεεσεεεεεεεc c c c cc cc des c cc cc c cu E E n cccn =-≤≤--<≤⎧⎨⎪⎩⎪-{}()()()()1011 (9.4.1)n E E c ccc cc cc=-εεσ (9.4.2)σσαρσcc ck s sy =+38. (9.4.3) εβρσσcc s syck=+00020033.. (9.4.4)E des cks sy=1122.σρσ (9.4.5)εεεσcu cccc cc desE =+⎧⎨⎪⎩⎪02. (9.4.6)ρs hA sd =≤40018. (9.4.7)(类型I 的地震动)(类型II 的地震动)其中:σc:混凝土应力强度(kgf/cm2)σcc:用横约束钢筋约束的混凝土强度(kgf/cm2)σck:混凝土的设计标准强调(kgf/cm2)ε:混凝土的应变cε:最大压应力时应变ccε:用横向束筋约束的混凝土的极限变形cuE c:混凝土的扬氏摸量(kgf/cm2),根据I通论篇表-3.3.3。
E des:下降坡度(khf/cm2)ρs:横向束筋的体积比A:横向束筋的断面面积(cm2)hs:横向束筋的间隔(cm)13d:横向束筋的有效长度(cm),取由箍筋、中间箍筋分别束缚的混凝土芯的边长中最长的值。
σsy:横向束筋的屈服点(kgf/cm2)α,β:断面修正系数,圆形断面的情况下取α=1.0,β=1.0,矩形断面及空心圆形断面,空心矩形断面取α=0.2,β=0.4。
n:式(9.4.2)定义的常数。
解说:14。
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的试验研究
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的试验研究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其应力应变行为是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材料研究的重要内容。
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对于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的试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的试验展开讨论,以期为混凝土工程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采用了电子万能试验机(WDW-100)和混凝土压力试验机(YYD-200)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测试。
试件为100mm×100mm×100mm的立方体,成型龄期为28天。
在试验过程中,通过拉伸和压缩两种方式对试件施加荷载,并采用引伸计和压力传感器测量试件的变形参数。
按照设计的试验方案,我们对每个试件进行了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测试,并得到了完整的曲线。
通过对曲线图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混凝土试件在受力过程中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破坏三个阶段。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具有以下特征和规律:弹性变形阶段:在施加荷载的初期,混凝土试件表现出弹性变形特征,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
此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较高,抵抗变形的能力较强。
塑性变形阶段: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混凝土试件开始进入塑性变形阶段。
在这个阶段,应变随应力的增加而迅速增大,而应力与应变的关系逐渐偏离线性关系。
这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微裂缝逐渐产生、扩展和贯通,导致结构内部发生不可逆的塑性变形。
破坏阶段:当荷载继续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试件突然破坏,应力发生急剧下降。
这个阶段标志着混凝土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达到极限,结构失去稳定性。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到了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分析了曲线特征和规律,并探讨了该曲线对混凝土疲劳性能和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还受到外界环境和加载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发展机理及数学描述
高 发展机理及数学描述
章 露露 许顺 德 张 帅 茅铁 军
(、 1 绍兴 文理 学 院 土 木 工程 系 , 浙江 绍 兴 3 20 2 绍兴 市 建 筑 工程 监督 站 , 10 0 、 浙江 绍 兴 3 20 ) 100
m 式 中为 f 为混凝 土压应 力 ,,、、 为模 型 abcd 参数 , 下同。 1 混合骨料混凝土 S C 2 S 研究 孔 丽娟 等嗵 过试验研 究 了轻 骨料替代部 分普通骨料 配制的混合 骨料混凝 土 的 S C 对 S, 各组混凝 SC的数据拟合 ,提出了分 段多项式 S f— se 一P ) (… 一 ( 4 ) 模型, 并揭示 了改混凝土的 SC过程规律 : S 随陶 式 中,、 1为 3 s 3 、 个待定参数 。当 3 个待定 粒掺量的增加 , 混凝土 S C的上升段斜 率变小 , 参数 均为正时 , (表示软化模 型 ; S 公式 4 ) 当参数 下降段 的坡度变缓 ,峰值应 力几乎呈线性趋势 为零时 , 4 公式(表示硬化模型 。 】 降低 , 而其峰值应变则 变化不大;随龄期 的增 2典型混凝土 SC S特 长, 各组混凝土的上升段更 接近 于直线 , 下降段 由前面 4 种典型混凝土的 S C S 可以得出各 更 陡,峰值应 力均增 长,而峰值应变却有所降 种混 凝土 SC S 形状 都与普通混凝土相 似。SC S 低。 对于同强度等级的各组混凝土 , 当陶粒掺量 都分 为上升段和下降段 ,下降段有明显的拐点 较多时 , S C基本不受龄期的影响。 其 S 该研究上 和收敛点 ; 主要具有初 始斜率 、 峰值 强度点 、 反
『1 安 , 稼 茹 . 冻融 环 境 混 凝 土 的应 力一 3段 钱 受 应
自密实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分析与梁可靠度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自密实混凝土是高性能免振捣的绿色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具有优良的工作性能。
自密实混凝土一出现,就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逐步在各个工程领域崭露头角。
本文在已有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搜集自密实混凝土试验数据,通过MATLAB拟合分析,得到自密实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拟合统一方程,以及弹性模量、峰值应变等基本力学指标。
给出了自密实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等。
利用有限条带法对自密实混凝土梁进行非线性分析,给出了自密实混凝土梁M-ϕ和ϕ-x0关系曲线,与普通混凝土梁相近。
比较有限元法计算自密实混凝土梁与《规范》法的差异,得出两种算法均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拓宽了计算自密实混凝土梁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第4章对自密实混凝土可靠度进行分析,分别计算了荷载效应比、截面尺寸、配筋率,以及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异系数和公式近似变异系数对自密实混凝土梁可靠指标的影响。
找出影响自密实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可靠指标的因素,并提出提高和改善自密实混凝土梁可靠指标的措施。
在工程设计中,对不满足可靠指标的自密实混凝土梁,可以通过提高材料分项和荷载分项系数的办法来实现,并且增大荷载分项系数对于提高自密实混凝土梁可靠度的效果优于增大材料分项系数。
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受弯承载力;有限条带法;可靠度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High-performance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is green compacting concrete, self compacting concrete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appeared to the atten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and gradually emerge in various engineering fields.In this paper, based on existing research,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test data collected by MATLAB fitting analysis, I analyze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stress - strain curve fitting equation, and the elastic modulus, peak strain and other basic mechanical indicators. Gives the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beams carry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methods. Finite strip method of analysis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beams are given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beams M-ϕand ϕ-x0curve, obtained the same curve with ordinary concrete beam.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mpared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beams and the Code law differences, draw, two algorithm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calculation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beams broaden the thinking and methods. This Chapter 4 of the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reliability analysis to identify impact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beam reliability index factors, and proposed to increase and improve measures for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beams. I calculate the ratio of load effect, section size, reinforcement ratio,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n the formula similar to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beam reliability index. In engineering design, does not meet the reliability index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beams, can improve the material breakdown and partial load factors in the approach to achieving and increasing the partial load factors for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beams excellent results Partial factor in the increase of material.Keywords: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stress - strain curves, flexural capacity, finite strip method, reliability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自密实混凝土概论 (1)1.2 国内外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2)1.2.1国外 (2)1.2.2国内 (3)1.3 本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4)1.3.1 本课题研究背景 (4)1.3.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6)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6)第2章自密实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 (7)2.1 自密实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统一方程 (7)2.2 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与棱柱体抗压强度的换算关系 (17)2.3自密实混凝土峰值应变和极限压应变 (18)2.4自密实混凝土弹性模量 (20)2.5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变异系数 (23)2.6 本章小结 (23)第3章自密实混凝土梁截面非线性分析 (25)3.1自密实混凝土正截面承载力 (25)3.1.1自密实混凝土受压区等效应力图形 (25)3.1.2 界限受压区高度ξb和最大配筋率ρmax (27)3.1.3 最小配筋率 (28)3.2截面分析 (28)3.2.1 基本假设 (28)3.2.2 基本方程 (29)3.2.3 截面单元划分 (30)3.2.4 计算流程 (30)3.2.5 钢筋混凝土梁受力全过程 (32)3.2.6 截面分析结果 (33)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3.3 实验数据与有限元法计算方法对比及方差分析 (36)3.3.1 有限元计算方法、《规范》法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37)3.3.2 有限元法和《规范》法的方差分析 (38)3.4本章小结 (39)第4章自密实混凝土梁的可靠度分析 (40)4.1 结构可靠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40)4.1.1 极限状态方程 (40)4.1.2 构件可靠度和可靠指标 (40)4.1.3 结构可靠度的几种计算分析方法 (41)4.1.4 作用效应和抗力 (42)4.1.5可靠指标表达式 (43)4.2 自密实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可靠度分析 (45)4.2.1 梁受弯承载力极限状态方程 (45)4.2.2 基本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类型和统计参数 (45)4.3 可靠指标计算 (48)4.3.1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离散性与普通混凝土相当 (48)4.3.2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于普通混凝土 (52)4.4 本章小结 (56)结论 (58)参考文献 (59)致谢 (63)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1.1 自密实混凝土概论混凝土至问世以来,已经有200年的发展史了[1],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
第三节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荷载传递路线不断减少,试件 平均应力降低
应力—应变曲线出现“拐点” 超过“拐点”,结构受力性质发生 本质的变化: 骨料间的咬合力、摩擦力与残余 承受压力部分共同承力 主裂缝贯通、较宽,结构失效。
2、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数学模型:
1)美国E.Hognestad建议 的模型:
2)西德Rüsch 建议的模 型:
▪ 曲线的上升段为二次抛
物线,下降段为平直线
0
f
c
2
0
0
2
0 u fc
▪ f c ------峰值应力;
▪ 0 ------峰值应力 f c 对
▪ 应的应变,取
▪
0 0.002
▪ u ----极限压应变,取
u 0.0035
▪回
▪ 插图新2--15
3)混凝土的切线模量
在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上 某一应力处作一切线,应 力增量与应变增量的比值 为混凝土的切线模量
Ec tg
混凝土的切线模量为一变值 随混凝土应力的增大而减 小。
回
4、混凝土轴心受拉时应力—应变关系
▪ 分析: ▪ 测试混凝土受拉时的应
力—应变曲线较困难。
▪ 回前文
▪ 曲线的上升段为二次抛 物线,下降段为斜直线
0
f
c
2
0
0
2
0
u
f
c
1
0.15
u
0 0
▪ f-c-----峰值应力;
▪ -0-----峰值应力对应的应 变,取0 0.002
▪ u -----极限压应变, 取 u 0.0038
2、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数学模型:
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
-V 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1 •混凝上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1) Saenz 等人的表达式Saenz 等人(1964年)所提出的应力-应变关系为:a = Ee/[a+b(—)+c{—}2+d{—)']*0 *0 S(2) Hognestad 的表达式Hognestad 建议模型,英上升段为二次抛物线,下降段为斜直线。
所提岀的应力-应变关系 为:<7 = [ 1 - 0.15(宗;)Qo.旬 S £(3)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的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其表 达式为:久•是混凝上单轴受压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在下降段的参数值,£.「是混凝丄单轴抗压的 强度代表值,是与单轴抗压强度 匚 相对应的混凝上峰值压应变。
2 •混凝上单轴受拉应力-应变关系淸华大学过镇海等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混凝上轴心受拉应力-应变曲线:a = |1.2(f)-0.2(^)6]a ;,f<lo =(£/£)" /(a f (f-l)17>13. 混凝土线弹性应力-应变关系 张疑表达式,对于未开裂混凝上,其线弹性应力应变关系可用不同材料常数表达,其中 用材料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v 表达的应力应变关系为:用材料体积模量K 和剪变模量G 表达的应力应变关系为:勺=2夠+唸皿 Sij =£舟 +/■务 4. 混凝土非线弹性全量型本构模型5. 混凝上非线弹性增量型本构模型各向同性增量本构模型:(1) 在式 fix仏一1)+£ ,A<1X y (;V - 1)2+X=吉 £ij +(!+v )(!-2v ) Skk^ijE_dQ _ £p[l-4)'l一—乔_|1 + (甘_2)壬+ (壬)讦 中,假左泊松比壯为不随应力状态变化的常数,而用随应力状态变化的变切线模量£取代 弹性常数E,并采用应力和和应变增量,则可得含一个可变模疑Et 的各向同性模型,增量 应力应变模型关系为:“5 =短 d% +“勺吗(2) 在式中,如用随应力状态变化的变切线体积模量Kt 和切线剪变模量Gt 取代K 和G,并采用偏应 力和偏应变增量,则可得含两个可变模虽Kt 和Gt 的各向同性模型,采用偏应力和偏应变增 量,则可得以下应力应变关系:ds ij =如=K 血双轴正交各向异性增量本构模型:混凝土在开裂,尤苴是接近破坏时,不再表现出各向同性性质,而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 性性质。
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优质ppt]
不同加载速度下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 变曲线[5]
实验装置:MTS815.04岩石力学试验机
实验方法
1.考虑5中不同加载速度,在位移和应变双重控制下 得到动力加载条件下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高温后混杂纤维RPC单轴受压应力一 应变关系[7]
原材料选用:
• 普通硅酸盐水泥,Si02,微硅粉,S95型矿渣粉,石英砂, 黄褐色粉末状FDN浓缩型高效减水剂;
• 长度为13mm,直径为0.22mm的高强平直 钢纤维; • 长度为18~20mm;熔点为165℃的聚丙 烯纤维(PPF).
实验装置
应力-应变曲线
曲线分析
• 有图可得:动力加载下的单轴受压应力-应 变曲线的形状仍然符合经典单轴受压实验 的基本描述;
• 动力加载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主要体现 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变形特性方面;
• 应变率对混凝土抗压强度 的影响较为突出显著。
碳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1.实验材料: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天然细河沙; 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10 mm;萘系减水剂。碳 纤维使用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度为25 mm的CCF300-12K碳纤维。配制基准混凝土试件强 度为C25,
混凝土实际是一种三相体的混合 物,不能认为是连续的整体。[1]
普通高强度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曲线形状分析
如图,普通高强度混凝土只能测出压应力应变曲线的上升段,因为混凝土一旦出现 出裂缝,承力系统在加压过程中积累的大 量弹性能突然急剧释放,使得裂缝 迅速扩展,试件即刻发生破坏,无法 测得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2]
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描述)
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钢筋混凝土构件强度计算、超静定结构内力分析、结构延性计算和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的基础,几十年来,人们作了广泛的努力,研究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性质,探讨应力与应变之间合理的数学表达式,1942年,Whitney 通过混凝土圆柱体轴压试验,提出了混凝土受压完整的应力应变全曲线数学表达式,得出了混凝土脆性破坏主要是由于试验机刚度不足造成的重要结论,这一结论于1948年由Ramaley 和Mchenry 的试验研究再次证实,1962年,Barnard 在专门设计的具有较好刚性且能控制应变速度的试验机上,试验了一批棱柱体试件以及试件两靖被放大的圆柱体试件,试验再次证明,混凝土的突然破坏并非混凝土固有特性,而是试验条件的结果,即混凝土的脆性破坏可用刚性试验机予以防止,后来由很多学者(如M.Sagin ,P.T.Wang ,过镇海等)所进行的试验,都证明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确实有下降段存在,那么混凝土受压应力与应变间的数学关系在下降段也必然存在,研究这一数学关系的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
但是,对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还不能说已经有了全面的掌握。
近年来,随着有限元数值方法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可以利用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混凝土结构作比较精确的分析了。
由于混凝土材料性质的复杂性,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还存在不少困难,其中符合实际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确定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1、混凝土单轴受压全曲线的几何特点经过对混凝土单轴受压变形的大量试验大家一致公认混凝土单轴受压变过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形状有一定的特征。
典型的曲线如图1所示,图中采用无量纲坐标。
sc c E E N f y x 0,,===σεε 式中,c f 为混凝土抗压强度;c ε为与c f 对应的峰值应变;0E 为混凝土的初始弹性模量;s E 为峰值应力处的割线模量。
循环荷载下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研究
2 0 1 4年 l 2月
土
木
工
程
与
管
理
学
报
V0 I _ 31 No . 4
De e. 2 01 4
J o u r n a l o f C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U n i v e r s i t y .T h e e n v e l o p e c u r v e a n d c o m m o n t r a j e c t o r y o f c y c l i c l o a d i n g a n d u n l o a d i n g c u r v e o f t h e c o n c r e t e a r e o f c o m p a r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T h e r e s u l t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s h a p e s o f c o m mo n t r a j e c t o r y a n d
f o r Ge o — h a z a r d s a n d Ec o — En v i r o n me n t i n Th r e e Go r g e s Ar e a,Hu b e i Pr o v i n c e,
C h i n a T h r e e G o r g e s U n i v e r s i t y , Y i c h a n g 4 4 3 0 0 2 , C h i n a )
载试验 。通过对混凝土循环加卸载 曲线 的包络线与共 同点 轨迹线进行 比较分析, 发 现共 同点轨迹线 与包络线 形状大体相似 . 并且 可以通过包络 线峰值点 与共 同点轨迹对 应值 , 以及 包络 线方程 , 可推断 出共 同点轨迹 线 。 基于试验数据和对混凝土循环加卸载全 曲线 的理解 , 分析了循环加卸载 中单个加载和卸载 曲线 的变化 特征 , 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钢筋混凝土构件强度计算、超静定结构内力分析、结构延性计算和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的基础,几十年来,人们作了广泛的努力,研究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性质,探讨应力与应变之间合理的数学表达式,1942年,Whitney通过混凝土圆柱体轴压试验,提出了混凝土受压完整的应力应变全曲线数学表达式,得出了混凝土脆性破坏主要是由于试验机刚度不足造成的重要结论,这一结论于1948年由Ramaley和Mchenry的试验研究再次证实,1962年,Barnard在专门设计的具有较好刚性且能控制应变速度的试验机上,试验了一批棱柱体试件以及试件两靖被放大的圆柱体试件,试验再次证明,混凝土的突然破坏并非混凝土固有特性,而是试验条件的结果,即混凝土的脆性破坏可用刚性试验机予以防止,后来由很多学者(如M.Sagin,P.T.Wang,过镇海等)所进行的试验,都证明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确实有下降段存在,那么混凝土受压应力与应变间的数学关系在下降段也必然存在,研究这一数学关系的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
但是,对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还不能说已经有了全面的掌握。
近年来,随着有限元数值方法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可以利用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混凝土结构作比较精确的分析了。
由于混凝土材料性质的复杂性,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还存在不少困难,其中符合实际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确定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1、混凝土单轴受压全曲线的几何特点经过对混凝土单轴受压变形的大量试验大家一致公认混凝土单轴受压变过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形状有一定的特征。
典型的曲线如图1所示,图中采用无量纲坐标。
sc c E E N f y x 0,,===σεε 式中,c f 为混凝土抗压强度;c ε为与c f 对应的峰值应变;0E 为混凝土的初始弹性模量;s E 为峰值应力处的割线模量。
此典型曲线的几何特性可用数学条件描述如下: ①x=0,y=0; ②0≤x<1,22x yd d <0,即上升段曲线xy d d 单调减小,无拐点;③C 点x=1处,xy d d =0和y=1.0,曲线单峰;④D 点22x yd d =0处坐标x D >1.0,即下降段曲线上有一拐点;⑤E 点33x yd d =0处坐标x E (≥x D )为下降段曲线上曲率最大点;⑥当x →∞,y →0时,xy d d →0;⑦全部曲线x ≥0,0≤y ≤1.0。
这些几何特征与混凝土的受压变形和破坏过程完全对应,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2、混凝土单轴受压曲线方程的比较和分析对于混凝土在单轴受压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已经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不少学者提出了多种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方程。
(1) Hongnestad 的模型0.0020.0038fcf c模型的上升段为二次抛物线,下降段为斜直线。
上升段:2200022,x x y f c -=⇒⎥⎥⎦⎤⎢⎢⎣⎡⎪⎪⎭⎫⎝⎛-=≤εεεεσεε 下降段:115.085.015.01,0---=⇒⎥⎦⎤⎢⎣⎡---=≤≤u u o u o c u x xx y f εεεεσεεε 式中,c f ——峰值应力(棱柱体抗压强度);0ε——相应于峰值应力时的应变,取0ε=0.002; u ε——极限压应变,取u ε=0.0038。
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对x 求一阶导数:x y 22-='当x =1时,y '=0;当x =0时,y '=2。
很容易得出曲线满足典型曲线的条件③。
在Hongnestad 公式中y '=2是一个固定值,所以Hongnestad 公式只能在工程上作为一个近似公式使用。
对x 求二阶导数,得:2-=''yHongnestad 公式满足条件②。
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的形状,更敏感地反映混凝土的延性和破坏过程的缓急,以往的曲线公式都不能很好的反映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Hongnestad 公式不满足典型曲线下降段的要求。
Hongnestad 的模型一般可以作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实例分析,采用三维模型,对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进行模拟分析。
梁单元类型采用ANSYS 中的6面体8节点单元。
在ANSYS 中需要输入的物理参数有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的材料力学指标的标准值,查得相应的取值,对混凝土简支梁进行数值分析。
Hongnestad 的模型已经纳入CEB-FIP MC90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 Saenz 的模型表达式:2)2(1xx N Nxy +-+=在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需要满足条件①②③⑦,显然Saenz 公式满足条件①⑦。
下面看是否满足②③。
上升段曲线对x 求一阶导数得:[]22)2(1x x N NxN y +-+-='容易得:N y y x x ='='==01,0,满足条件③。
Saenz 公式的sx E E N N y 00,=='=其值对于不同强度的混凝土是变化的。
曲线对x 求二阶导数:[][]3223)2(1)2(26)2(8)84(22x x N N N Nx x N N N N Nx y +-+------+=''则:2101840)2(2N N y N N y x x --=''--=''==因为sE E N 0=显然N>1且N 的值是变化的,对于Saenz 公式只有2≥N 时条件②才满足,所以只有当2≥N ,即混凝土的初始弹性模量和峰值割线模量的比值大于等于2时,采用Saenz 公式才是合适的。
当N 小于2时,Saenz 公式则不能成立。
实际应用中,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总是强令N=2,这样处理显然是不合理的。
同时Saenz 公式不能反映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峰值部分 比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峰值部分更为扁平这一事实。
即不能满足特征⑧。
在工程应用中,Saenz 公式就可以作为FRP 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的曲线模型,进行建模分析。
Saenz 基于Pantazopoulou 的研究成果,引入体积应变v ε。
l c l c v εεεεεεθ2+=++=式中,θεεε,,l c 分别为轴向应变、横向应变和环向应变,对于圆柱体,θεε=l ,规定压应变为正,拉应变或者膨胀应变为负。
将FRP 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分成3段:)0005.00(≤≤=c c c c E εεσ )00206.00005.0(sec ≤≤=c cc E εεσ)00206.0()00206.0(0,cc c c ct v c c E f εεεσ≤≤-+=式中,coc f E '=5700;0,v c f 为体积应变为0时的轴向应力; )00206.0()(0,--'=cc v c ccct f f E ε。
在第二阶段约束混凝土轴向应变与横向应变的关系为()00206.00005.000156.00005.0000618.02.02≤≤⎪⎭⎫⎝⎛---=c c c l εεεε割线模量为βεA cE E +=11sec ,式中,A ε为面积应变,对于圆柱体,l A εε2=;β为割线模量软化率,310)44.114.3(-⨯+-=p μβ,其中p μ为极限 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比值绝对值。
21Clecclu p K C -=-=εεμ 式中,21,C C 为参数,分别取6.21和0.63;rup f f lu ,εξε=;le K 为FRP ,侧向有效刚度,02c f f le f D E t K '=。
本模型先通过式21Clecclu p K C -=-=εεμ计算cc ε,再根据式c c E εσsec =计算ccf '。
上述模型是在FRP 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双直线特征的基础上建立的分段式模型,它回避了FRP 约束力的变化过程,极大简化了计算过程,适用范围较广,但它的精度受峰值点或极限点应力、应变的计算影响较大,且没有明确的物理含义。
(3) 清华大学过镇海教授提出的模型过镇海教授提出的应力应变全曲线模型为两段式模型。
)1(1)1(10)2()23(232⎪⎩⎪⎨⎧≥+-≤≤-+-+=x xx x x x a x a ax y α式中,α,a 分别为使用年限t 的函数。
由公式中参数α,a 的物理意义可知:a 值小和α值大,则曲线陡,曲线下的面积小,表明此混凝土的塑性变形小,残余强度低,破坏过程急速, 材质较脆,接近于使用年限长的混凝土;反之,a 值大和α值小,则混凝土变形大,残余强度较高,破坏缓慢延性较好,适用于使用年限短的混凝土。
本着这样原则,将公式的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下降段与试验所测的不同使用年限的既有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上升段、下降段分别相比较,选取一个吻合程度最好的值,具体数值见表l 。
根据a 、α值与使用年限t 的关系,对其进行非线性拟合,可由下列公式确定:)2(6.193.0)46.261(-+=ea)3(75.007.11)76.131(-+=eα图1 参数a 与使用年限的关系 图2 参数α与使用年限的关系图1、图2表示参数a 、α试验值和理论计算值的比较,吻合程度较好。
这样,将a 值和α值直接代入式(1),就可以得到不同使用年限既有未碳化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如式(4)所示:)76.131()46.261(23275.007.11)4(6.193.01)1(10)2()23(--+=+=⎪⎩⎪⎨⎧≥+-≤≤-+-+=eea x x x x x x a x a ax y αα式中,t 为混凝土的使用年限。
图3 不同使用年限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试验值与计算值的比较同强度养护28d 的新混凝土和既有混凝土的试验平均应力应变曲线与按式(4)计算的理论曲线的比较如图3所示,试验曲线与理论曲线吻合得较好。
清华大学叶知满对掺F 矿粉或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时,对下降段曲线采取的就是过镇海教授的模型。
xx d xy +-=2)1(式中,d x f y c c,,εεσ==——下降段参数,经统计可得d 与c f 关系式为(参图4) 24)1026.7(c f d -⨯=图4 下降段参数d 随c f 变化关系图5给出了理论方程与实测曲线的比较,可知理论方程与实测曲线吻合较好。
图5 理论曲线与实测曲线的比较3、结束语建立混凝土轴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数学模型,首先要弄清楚应力应变全 曲线的几何特点,观察和分析实测应力应变全曲线,通过与典型试验曲线的比较,分析Hongnestad 公式、Saenz 公式和过镇海提出的公式在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下降段的适用范围,以及各自的拟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