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第一课时)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金属与非金属、水、酸的反应基础回顾:1.地球上绝大多数的金属以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地壳中的含量位于前三位的分别为、、。
2.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如不、有金属、易、易、有。
3.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1)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镁条燃烧:。
(3)铜丝在硝酸银溶液中:。
(4)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
4.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a ,Mg ,Al 。
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易,单质表现出性。
掌握新知:一、金属与O2的反应1.钠与氧气的反应钠的物理性质:钠质,呈光亮的色,密度比煤油。
钠与氧气的反应:(1)钠暴露在空气中则会生成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钠在坩埚中加热,会熔化成,并剧烈反应,发出火焰,生成一种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镁与O2的反应: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光,生成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铝与氧气的反应铝与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铝箔至熔化,液态铝不会滴落的原因是:。
练一练:1.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A.水中B.煤油中C.四氯化碳中D.汽油中2.下列关于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错误的是()A.金属钠很软,可用刀切割B.金属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C.金属钠的密度是1.1g·cm-3D.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3.下列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可得到不同产物的是()A.Na+O2B.Na+Cl2C.Mg+O2D.Al+Cl24.取一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A.①②B.①②③C.①④⑤D.④⑤5.下列金属的表面在空气中易生成一层氧化膜,且能保护内层金属的是()A.镁B.铝C.铁D.金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1.钠和水的反应现象:钠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成小球(说明该反应中产生,且说明钠的熔点),发出“”的声音,四处,水溶液变为色。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材分析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采用实验事实一归纳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一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的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在于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
3.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
4.感受科学探究对知识建构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2.掌握置换反应的定义,能够判断并区别三种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认识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分析实验现象,通过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金属活动性。
◆课前准备镁、铝、锌、铁、铜等金属、稀盐酸、稀硫酸、试管、酒精灯、木条、火柴、砂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金属的用途不仅与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关,而且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有密切的关系。
例如:饮料罐用铝制作为什么比铁更好?黄金饰品中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常常使用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
而黄铜单纯的从颜色、外观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难以区分。
那么我们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去区分它们吗?【导入】想要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要更多的去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
今天我们就开始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
能用金属和酸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金属和酸反应,学习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2.根据金属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4分钟不法商贩用铜锌合金冒充黄金欺骗消费者,你能用简单的方法去拆穿他们的骗局吗?学生回答用测密度(两者的密度不同)、硬度、测熔点(熔点不同)。
等等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些方法都是一些物理方法,在现场不容易实现,我们可以用一些化学方法来鉴别黄金的真伪。
学完本课,你就会用化学方法鉴别黄金的真伪。
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的金属参加的反应。
写出化学方程式来。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书写方程式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2Hg+O22HgO3Fe+2O2Fe3O42Mg+O22MgOZn+H2SO4 = ZnSO4+H2↑Mg +2HCl== MgCl2+ H2↑Fe+CuSO4==Cu+FeSO4通过情景,复习纯金属和合金的物理性质,然后再复习曾经学过的金属的化学性质,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新课教学25分钟引导学生描述曾经学过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比较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
学生描述汞、铁、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汞在空气中加热非常慢,12天后生成粉红色固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黑色固体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并得出镁比铁活泼,铁比汞活泼。
利用学过的知识,将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总结规律,知识得到提升。
提出问题,所有的金属都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吗?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学生回答:黄金饰品不变色,说明金不和氧气反应。
(古代用金银做为货币,说明金银一般不和氧气发生反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主要介绍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金属性质的深入理解,为后续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金属的基本概念和一些简单的金属性质。
但他们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2.能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2.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并运用这些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铁丝、铜丝、铝丝、氧气、盐酸、硫酸铜溶液等。
2.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属制品,如铁锅、铜器、铝制饮料罐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金属制品的化学性质。
呈现(10分钟)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分别将铁丝、铜丝、铝丝放入氧气中,观察它们的反应现象。
然后将铁丝放入盐酸中,观察其反应现象。
最后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其反应现象。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金属的化学性质。
每组选择一种金属,分别进行与氧气、酸、盐溶液的反应实验。
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法,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金属的化学性质。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化学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安鹏辉一、教材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是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的第一部分,在编写上体现了分类研究的思想:将金属这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抓住一些典型物质发生反应的实验事实,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最后形成规律。
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
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初中和高一必修中的要求是不同的。
初中对金属是一种近乎静态的描述,而高中的学习则要赋予动态的“生命力”,让学生学会研究金属的反应规律,理解这条规律的归纳得来和外延拓展;同时,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以及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了解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高中第二章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初步知识,这些为本章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究Na、Al与O2反应条件和产物。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法: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发生反应的内在原因,提高同学们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初步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逐步掌握分析与归纳、类比推理等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利用生活中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观看和自己动手实验,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交流过程和体验给他们带去分享的快乐,用生产中实际问题提升知识的价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钠、铝与氧气的反应。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
五、教学方法六、教学过程七、【课后作业】P53-54 2、3、4、6、8、9题八、板书设计: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1、钠: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是热和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化学性质:活泼4Na + O2 = 2Na2O(白色)2Na + O2 = Na2O2(淡黄色)2、铝:化学性质:4Al+3O2=2Al2O3Al2O3结构致密,保护内层金属与其他非金属(如:Cl2、N2、S等)的反应九、课后反思。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说课5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说课5篇第一篇: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说课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化学必修Ⅰ《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起始节。
金属单质的性质是金属元素性质的反映,是了解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基础。
本节以学生在初中学过的有关金属的性质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基础,选取典型的金属如钠、铝进一步学习拓展金属的性质。
通过本节以及后面章节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2中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另外,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二)教材处理本节内容分三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为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第二课时为金属与水和酸的反应,第三课时为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本节课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思路。
(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
(2)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
(3)了解活泼金属(Na、Mg、Al)与O2的反应;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金属钠、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活动,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学习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了解金属及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知道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
必修一3.1《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第1课时)
11、2.3g钠在干燥的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可得3.5g固体,据此可判断其产物为
A.只有Na2O2B.只有Na2O C. Na2O和Na2O2D.无法确定
12、金属12、钛(Ti)是航空,宇航,化工,等方面的重要金属材料,被称为“21世纪的金属”。在工业上可用镁高温下与TiCl4反应制取金属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Ti+2MgCl2,此反应说明金属钛的活动性比镁(填“强”或“弱”),在TiCl4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学习目标:
1、通过回忆初中学过的镁、铝、铁、铜的部分性质,结合实验来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2、根据金属的性质来认识钠、镁、铝、铁的存在及用途
3、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学习重点:金属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原理,铝与氧气的反应。
②等金属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3)、【交流整合】结论:由上面的探究我们可以知道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比强,它们能置换出盐酸中的。而铜的活动性比氢弱,因此不能置换出稀盐酸中的氢。则镁、锌、铁、铜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4)、观察你所书写的化学方程式,你可以发现这几个反应都是由一种和一种__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和,象这样的反应叫做。
6、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①变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变成白色固体,
④变成液体,上述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
7、下列金属中,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A、Cu B、Zn C、Mg D、Fe
高一化学学案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高一化学学案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 第一课时)【回顾复习】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使用金属的历史悠久。
“湿法冶金术”其化学反应原理是 。
2、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都是以 存在,因为金属的化学性质 。
大多数金属都呈现银白色,但铜呈 色,金呈 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只有 是液体,大多数金属能导 、导 、有 性。
3、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最外层电子数为 ,易 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所以通常显 价,表现为 性,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学习过程一、钠与非金属的反应[实验探究]1、问题提出:铁、铝、铜等能存放在空气和水中,但在加热时能与空气、氧气或水反应,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2、实验过程和步骤: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开一端的外皮观察钠表面的光泽和颜色,看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在空气中会不会发生变化?再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3、知识归纳:①钠是一种 色、有 、质地 (能用刀切开)、熔点 、常温下为 态的金属。
②钠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表面变 ,生成白.色的 (化学式为 ),加热时能燃烧,产生 火焰,生成 色的 (化学式为 )。
标出电子转移情况,指明生成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指明还原剂。
常温: Na +O 2 === 氧化剂: 还原剂: 加热时: Na + O 2 △ 氧化剂: 还原剂:4、思考:一块金属钠长期存放在空气中会产生以下变化,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最终产物是什么?银白色→变暗→表面变潮→结块→变成粉末①②③④二、铝等金属单质与非金属的反应[实验探究1]1、问题提出:铝能存放在空气中,是不是铝与氧气不反应?2、实验过程和步骤:①用坩埚钳钳住一块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现象是。
原因是。
②用坩埚钳钳住一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现象是。
原因是。
化学方程式为:。
3、知识归纳与总结: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稳定存在于空气中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word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word教案【新编精品】人教化学必修一3.1《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通过对钠与氧气、铝与氧气的反应的学习,了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规律;⑵能过对钠与水、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的学习,掌握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⑶通过对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的学习,掌握金属铝的特性;⑷能够熟练地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⑸通过亲自实验或观看演示实验:钠与氧气、铝与氧气、钠与水、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复习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并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⑹通过设计、交流、评价“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知道气体的发生装置、气体与固体在加热时的反应装置的选择、氢气的收集和检验方法、装置的连接等;⑺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对比实验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学法指导】学生在本课时中主要通过实验探究(钠的物理性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表达、交流的能力,从而初步了解研究金属化学性质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与练习,培养自己深层次思考以及应变的能力;通过自己尝试着归纳不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情况,理解金属性质的共性与特性。
§3-1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温故知新】【课堂生成】 1. (自学、讨论)举例说明(初中学习过的或生活中见过的)金属能够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金属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从氧化还原角度推测金属具有什么性质? 2. (自学、讨论)课本P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分别写出四幅图中反应的化学方46程式,用“单线桥”或“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是离子反应的还要写出离子方程式。
点燃 2+3+2Al+3Cu=2Cu+2Al2Mg+O2MgO 2 +2++2+Cu+2Ag=Cu+2AgMg+2H=Mg+H↑ 2【课堂生成】还有一部分学生把电子转移标错!【课堂研讨】 2. (观察、思考)将金属钠取出后用滤纸将表面煤油吸尽,并在玻璃片上进行切割,有何现象发生?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第一课时)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金属的用途不仅与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关,而且还与他们的化学性质有密切的关系。
今天我们来重点研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投影]家庭小实验表格。
每小组汇报交流。
[录象回顾] Fe、Cu、Au在氧气中加热的实验[交流与讨论][话题1] 金属为什么会失去光泽?[话题2] 为什么在相同条件下,不同金属失去光泽的顺序有差异?[ 猜想] 结合上述实验,请你对五种金属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与归纳]根据Mg、Fe、Cu、Au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我们看出,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真金不怕火炼)[过渡] 镁与锌,铁与铜到底谁更活泼些呢?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上述问题呢?[启发]资料(图片资料锌与酸反应)小组讨论:①设计实验方案;②汇报交流③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探讨推荐学生设计方案;[活动与探究](见表一)一、三组用稀盐酸,二、四组用稀硫酸。
[汇报交流]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反应发生的剧烈程度,将以上金属按活泼性排序:_____________。
由上述探究也可以得出:___________的金属活动性比_____强,它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的金属活动性比_____弱,它不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8.2《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1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学案)一、知识点:(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镁、铝在常温下就能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铜、铁在温度较高时能与氧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3)“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在高温下也不与反应,说明了金的(填“物理”、“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4)铝抗腐蚀性好的原因是(二)、金属活动顺序性:(1)锌和稀硫酸的反应(2)镁和稀盐酸的反应(三)、置换反应:一种___跟一种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和另一种________的反应。
以前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请举例(写化学方程式)二、实验探究:(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探究】探究一:分别把镁条、铝箔、铜丝用砂纸打磨后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并按要求完成下表:思考:(1)根据上面的反应,我们可看出金属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2)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跟氧气反应呢?如果不是,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实验结论:【分组讨论】1、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2、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过渡]很多金属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而且还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可反映出金属的活泼程度。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继续探究一下镁、锌、铁、铜的活动性。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探究】探究二: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A组B组金属与稀硫酸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镁与稀硫酸锌与稀硫酸铁与稀硫酸铜与硫盐酸【讨论交流】(1)上述实验中,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硫酸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2)上述实验体现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3)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
(三)、置换反应1、定义:【课堂检测】1、将下列金属与稀盐酸接触,无气泡产生的是A.Fe B.Mg C.Zn D.Cu2、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Zn+H2SO4==ZnSO4+H2↑B.CO+CuO == Cu+CO2C.C+2CuO == 2Cu+CO2↑D.Fe+CuSO4= == FeSO4+Cu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Na和Al的物理性质
2、掌握金属(Na、Al等)与O2反应的特点
【学习重点】
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和总结
【预备知识】
1、地球上绝大多数的金属以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地壳中的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分别为、、、。
2、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有:有金属光泽()、透明()、不透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属于绝缘体()、导热性差()、有良好的延展性()、常温下大多为固体()。
3、金属活动顺序表:。
【思考与交流】
1、分析图3-2的化学反应,并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预测:金属具有共同的化学性质
2、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从原子结构看,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因而表现出性,做剂。
1
【实验】
实验1、用镊子取钠块置于玻璃片上,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并用小刀切下绿豆大的一块钠,放置观察断面。
现象:
解释:
实验2、如实验1切割绿豆大小的钠放入坩埚中加热,仔细观察有何变化。
现象:
解释:
【推出结论】
1、钠的物理性质:。
2、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常温下:
加热下:
Na2O和Na2O2,更稳定。
【科学探究】
实验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
现象:
解释:
实验2、先用砂纸打磨铝箔后,再加热至熔化。
现象:
解释:
思考:铝是否能燃烧?若能燃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
实验3、加热铜丝
现象:
解释:
【梳理比较】
3、其它常见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Mg + O2 =
Al + O2 =
Fe + O2 =
Na + S =
Na + Cl2 =
小结:
【随堂检测】
1、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金属是
A、铜
B、铁
C、铝
D、钠
3
2、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保存在水中
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C、用铝箔包住,密封在广口瓶中
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3、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将钠放在坩埚里用酒精灯加热,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氧化钠
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D、金属钠的还原性很强
4、下列实验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钠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变暗,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
B、用坩埚钳夹住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固体
C、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D、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红热,迅速伸进氧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红棕色的固体
【探索设计】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
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因为黄铜(铜、锌合金)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
现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
4
[对人民网的报道的思考] :
1.为什么装满金属钠的铁桶不下沉?
2.消防队员将打捞上来的铁桶如何处理?
3.为什么“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
4.为什么打捞上来的桶被打开盖子后,马上冒出白烟,而且一旦人们接触了桶内的物质,双手感到剧烈的疼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