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内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护理学专业课程,主要涉及内科疾病的护理和管理。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内科护理领域的工作。

课程内容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护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内科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3. 学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4. 学生能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疾病的诊断与评估: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2. 药物治疗与护理:要求学生了解常见内科药物的用法、作用及副作用,能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3. 预防与康复:要求学生了解内科疾病的预防方法,能够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心理护理:要求学生了解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能够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5. 健康教育: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教学:通过模拟病房、临床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线上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在线讨论、在线答疑等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占总成绩的30%。

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其中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内科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5-《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15-《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学生二、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专业课。

在第三、四学期开设。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基础护理学》同步课程为《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后续课程为《临床护理实习、实训指导》。

四、设计思路《内科护理学》设计思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护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强调打牢护理理论基础,科学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有效利用案例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办法,确保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强化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五、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2)熟悉各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3)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4)能正确进行疾病的症状评估和病史采集;(5)能制定正确、恰当的护理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学生会分辨内科常见疾病;(2)使学生会做临床病例分析;(3) 学生能进行科学的专科健康教育;(4)学生会运用护理程序,执行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内科护理学理论课,充分意识到内科疾病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2)能够自觉运用所学其它科目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内科护理学知识点及其作用的良好习惯;(3)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应用具体的操作中去;(4)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备用于钻研、善于合作、交流的协作意识;(5)树立爱岗敬业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

六、参考学时112,参考学分 8七、课程内容1.课时分配表2. 项目/单元设计八、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建议本专业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实训室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授基本理论和知识,发展学生的理论与知识视野。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代码:_____学分:_____总学时:_____理论学时:_____实践学时:_____二、课程性质与任务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研究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理论和护理实践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2、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预防、康复和健康教育知识。

3、了解内科护理学的新进展和新技术。

(二)能力目标1、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和进行护理评价。

2、能正确进行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操作,如吸氧、吸痰、心电监护等。

3、能对内科常见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

4、具有观察病情变化、识别病情危急信号和配合医生进行抢救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树立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的职业态度。

2、培养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

3、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一)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1、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概要(1)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生理功能。

(2)熟悉呼吸系统的防御机制。

2、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1)肺炎患者的护理掌握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能运用护理程序对肺炎患者进行护理。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能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

(3)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前言《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是根据卫生部护理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编写的高职高专使用的《内科护理学》编写的。

内科护理学是在内科医学理论和护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综合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解决与病因、症状和体征有相关因素的护理问题为主要目标,其范围广,涉及人体各系统,各脏器疾病的各种护理问题。

并介绍内科护理学最新的进展,作为内科护士需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职责,以及内科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本教学大纲,根据教学计划及教学时数共编写理论和实践内容共两大模块,内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专业课,是关于认识疾病和预防、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及增进健康的科学,其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及任务内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

通过内科护理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内科护理学所涉及的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机理,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对病人能够做出正确的身体评估,并注重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不仅可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还可以总结以往工作,预测未来工作,从而使护理学发展更趋完善。

三、课程目的及要求近年来内科医学发展迅速,对于许多疾病病因及发病机理的认识已日趋明确,新的诊断检查技术及治疗方法不断涌现,要求学生要具有南丁格尔的博爱与奉献以及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并且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和体征,熟悉常用的辅助检查内容;能够正确地评估疾病,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措施,并对各病的健康指导有所了解。

掌握常见疾病的护理技术,熟悉最新检查技术的简单原理、用途及其适应症、禁忌症。

积极配合医生,作好检查前后的护理工作,协助医生共同完成各项治疗措施,为今后更加完善护理工作,打下牢固基础。

《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专业统设必修课。

内科护理学是研究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对内科疾病患者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促进健康的科学。

通过学习,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了解新的诊断检查技术和治疗方法,并能应用护理程序对内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内科护理学包括十章的内容,绪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内科护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员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同时必须结合临床实践,观察病人并应用护理程序对内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内科护理学教学内容多,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的内容是各科常见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内容;熟悉的内容是常见疾病的主要检查要点、诊断要点,了解的内容是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

其中,掌握和熟悉的内容是考核的重点,掌握的内容约占卷面分数的70%;熟悉的内容约占卷面分数的20%,了解的内容约占卷面分数的10%。

内科护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有见习。

考虑到电大护理专业的学员是在职的护理人员,多数学员已定岗,因此,对于非内科岗位的护理学习者要有20学时的见习。

即组织到相应的病房,随主治医以上职称的医生查房。

学习本课程,应具有人体解剖生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等课程的知识。

四、教学建议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是在严格的制度保障和较好的组织与指导下进行的,不是没有要求的自由学习。

特别是对教学环节的实施和学习过程的指导,需要中央电大课程主持教师、教学点的责任教师、辅导教师共同努力来完成。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

它包含了医学和内科学基础理论、护理学基础理论及技术,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是学好临床专业课的关键。

近年来新的诊断检查技术及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促使临床医学技术迅猛发展,随内科学的进展,内科护理学也相应发生变化,本课程将内科各系统常见疾病、危急重症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医疗护理、健康指导规律性阐述,并将疾病的医学和护理知识有机地融合,其内容在广度和深度、新技术的建立和掌握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

《内科护理学》注重课程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课程综合化、训练综合化、考核综合化方面,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军队学院的《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不仅要适应现代医学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满足人们对疾病预防、治疗和健康的知识的需求,还应培养适宜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掌握平战时卫生联勤保障相关知识的高级护理专业人才。

该课程符合不同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最终使学生成为能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

《内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

本课程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全人”的医学模式,通过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整体护理理念、护理程序的临床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使学生形成整体护理观,引导学员应用护理程序的方式进行临床思维,对疾病进行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护理措施,确定护理依据、护理评价,学会全面深入的整体护理思维模式和方法,培养其专业意识,增强护理专业自主性、独立性,从而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提高学员的具体临床应用能力和水平。

《内科护理》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护理专业培养层次:高职高专课程类别:专业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108总学分数:6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1.课程定位《内科护理》课程阐述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基于护理工作过程,运用护理程序,全面评估病人健康状况,发现现存的和\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做出诊断和处理,以达到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

在完成《护理学基本技术》《护理学导论》《健康评估》等前期课程教学,学生掌握基本护理知识、基础护理技术、护理程序有关知识、健康评估方法、书写护理病历等学习内容的前提下,本课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基于临床上内科疾病病人的护理工作过程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为学生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开设于第三、四学期,共108学时、计6学分。

内容涵盖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及造血、内分泌及代谢等多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等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

2.设计思路根据临床护理岗位需求和工作任务调研,确定完成临床护理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由护理专家、专兼职教师共同研究、开发、选取课程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一致,为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符合护士职业资格标准,并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临床护理工作程序为依据,安排组织教学,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

《内科护理》教学内容涵盖8个学习任务。

在充分调研临床护理岗位需求和护理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围绕“以就业为导向,注重理实一体,加强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的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明确技术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并深入分析护理专业人才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以满足护理行业及护理服务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以服务护理行业、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基本要求,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为目标,采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基于临床内科护理工作过程,以项目化教学来组织课程内容。

《内科护理》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护理专业课程性质:专业临床课程开课单位:临床护理教研室一、课程设置概述(一)课程性质《内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

是研究内科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诊断和处理病人的健康问题,以达到促进和保持病人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

本课程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

本课程以培养高技能护理人才和满足护理工作岗位及岗位(群)任职要求为前提,以执业护士资格要求为标准,培养学生具备临床护理、家庭护理、社区护理岗位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康复护理、健康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学生只有通过《内科护理》课程的认真学习,掌握好内科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才能为步入临床实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先行课程有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基本护理技术、病理、健康评估等基础课程。

同步课程有外科护理、妇婴护理、儿童护理、老年护理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内科护理技术是以临床护理岗位任职需求为前提,以护士资格证考试大纲为参考,以任务导向的教学法为主线,重在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内科常见疾病有比较全面的正确认识,并能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问题入手,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诊断和处理病人的健康问题,以达到促进疾病的康复和维护病人的健康。

内科护理技术涉及其理论性、知识性、技能性较强。

因此,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疾病观察能力、配合用药能力、综合护理及自学能力,并为从事临床其他专科护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内科护理的课程设计参照了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并结合护理基础课程的改革方向,将内科护理课程的内容以人体各系统的健康问题来划分,共九个模块:呼吸内科护理、心血管内科护理、消化内科护理、泌尿内科护理、血液内科护理、内分泌内科护理、风湿内科护理、神经内科护理、传染病护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熟悉内科护理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提升其内科护理技能和综合素质。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应能够:- 掌握内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熟悉各种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要点和护理措施;- 能够进行内科护理的基本技能操作;- 具备有效与患者和团队成员沟通的能力;- 培养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2.1 内科护理学基础知识- 内科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内科护理学的基本原理;- 内科护理学与其他护理学科的关系;- 内科护理学的伦理和法律要求。

2.2 内科护理学常见疾病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护理;- 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 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 免疫系统疾病的护理。

2.3 内科护理技能- 体温测量和记录;- 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导尿操作;- 静脉输液操作;- 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 客观观察和记录;- 病情评估和处理;- 简单药物治疗等。

2.4 沟通与协作- 患者与护士的沟通技巧;- 团队合作与协作;- 与医生和其他医疗人员的沟通。

3.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方面:- 课堂作业:学生需要完成课堂上分发的作业;- 实践技能测试:对学生进行内科护理技能的考核;- 报告和演示:学生需要完成一份相关疾病护理的报告并进行演示;- 研究笔记和讨论:学生需要撰写研究笔记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4. 参考书目- 《内科护理学教程》;- 《内科护理学实践指南》;- 《内科护理学案例分析》;- 《内科护理学技能手册》。

以上是《内科护理学》课程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希望学生们通过学习,能够全面掌握内科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内科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供护理、助产专业使用)第一部分课程描述一、课程性质内科护理学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临床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 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学习与掌握内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也为其他临床护理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熟悉各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治疗要点。

3.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4.运用护理程序,写出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

(二)技能目标1.正确进行疾病的症状评估和病史采集。

2.制定护理措施。

3.进行科学的专科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1.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严谨勤奋,自律能力强。

3.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协作能力强。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案例分析讨论式、启发式、PBL教学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演示、讨论、模拟教学、临床见习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条件1.课程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学必须由具备执业医师或护士执业资格并获得卫生技术系列职称的教师承担,有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有理论知识扎实和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临床一线教师,本课程有师德高尚、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的教学团队。

教师每年有1-2个月时间到临床进行护理实践,每60名学生有1位专职教师、1位校内实训带教老师,每百名学生至少有20名临床实践现场带教老师。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内科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内科护理实践能力。

本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各内科病理生理过程,熟悉常见疾病的护理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

一、教学目标1.熟悉内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3.熟练掌握内科疾病的护理处理方法,包括疾病的饮食护理、药物治疗、护理操作等。

4.提高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护理思维和护理技能。

二、教学内容1.内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

(2)内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理论。

(3)内科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疾病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等。

2.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处理方法。

(1)心血管内科护理。

(2)呼吸内科护理。

(3)消化内科护理。

(4)神经内科护理。

(5)肾内科护理。

(6)内分泌内科护理。

(7)免疫内科护理。

3.内科护理实践技能的培养。

(1)熟悉临床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

(2)掌握疾病监护和观察的方法。

(3)熟练掌握疾病的饮食护理、药物治疗和护理操作。

(4)学习护理记录的编写和汇报。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

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操作、临床实习等方式进行。

3.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视频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内科护理学》。

2.参考书目:(1)《常见病护理学》。

(2)《临床护理学》。

(3)《基础护理学》。

(4)《内科护理技术与操作》。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操作、实习表现等,占总评成绩的30%。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一)课程性质、地位《内科护理学》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

它包含了医学和内科学基础理论、护理学基础理论及技术,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是学好临床专业课的关键。

近年来新的诊断检查技术及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促使临床医学技术迅猛发展,随内科学的进展,内科护理学也相应发生变化,本课程将内科各系统常见疾病、危急重症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医疗护理、健康指导规律性阐述,并将疾病的医学和护理知识有机地融合,其内容在广度和深度、新技术的建立和掌握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

《内科护理学》注重课程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课程综合化、训练综合化、考核综合化方面,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军队学院的《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不仅要适应现代医学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满足人们对疾病预防、治疗和健康的知识的需求,还应培养适宜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掌握平战时卫生联勤保障相关知识的高级护理专业人才。

该课程符合不同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最终使学生成为能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

《内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

本课程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全人”的医学模式,通过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整体护理理念、护理程序的临床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使学生形成整体护理观,引导学员应用护理程序的方式进行临床思维,对疾病进行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护理措施,确定护理依据、护理评价,学会全面深入的整体护理思维模式和方法,培养其专业意识,增强护理专业自主性、独立性,从而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提高学员的具体临床应用能力和水平。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所属系部:护理系适用专业:护理专业课程类型: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一、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内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是关于认识内‎科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建立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人文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故学好内科护‎理学是学好临‎床专业护理课‎程的关键。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获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对‎内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以及对内科常‎见急危重病的‎配合抢救能力‎。

(二)设计思路是根据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能够‎体现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

本课程内容以‎真实的医院工‎作任务需求来‎设计教学过程‎,老师通过下医‎院拍摄医院的‎医学新技术及‎实际操作用于‎课堂和实验,使教、学、做相结合,实际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根据目前临床‎的工作需求合‎理设计理论、实践(实验、实训、见习、实习)等关键环节。

在实践教育方‎面,体现以“一主线、四步骤、两对接、社区延伸”的实践教学特‎色。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开放‎式课堂,本课程充分体‎现护士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尤其强调课程‎中实践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强技能、重人文”为原则,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强调护理专业‎的科学性和独‎立性。

确立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使学生掌握临‎床护理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各‎种技能;通过临床实践‎,提高实践能力‎,以适应“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服务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使学生学习在‎就业岗位上,就业于学习环‎境中,形成独特的培‎养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供护理、助产专业使用)第一部分课程描述一、课程性质科护理学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临床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 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学习与掌握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大纲规定的教学容,也为其他临床护理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熟悉各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治疗要点。

3.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4.运用护理程序,写出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

(二)技能目标1.正确进行疾病的症状评估和病史采集。

2.制定护理措施。

3.进行科学的专科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1.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严谨勤奋,自律能力强。

3.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协作能力强。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案例分析讨论式、启发式、PBL教学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演示、讨论、模拟教学、临床见习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条件1.课程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学必须由具备执业医师或护士执业资格并获得卫生技术系列职称的教师承担,有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有理论知识扎实和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临床一线教师,本课程有师德高尚、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的教学团队。

教师每年有1-2个月时间到临床进行护理实践,每60名学生有1位专职教师、1位校实训带教老师,每百名学生至少有20名临床实践现场带教老师。

2.教材选用情况:以循序渐进、稳步提高为原则,采取选用、引进和自编相结合措施进行教材建设。

根据本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的需要选用的教材是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科护理学》第2版,主编.秋萍。

这一教材以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为本,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容新颖、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学生易于接受。

我校科教研组成员在2009年完成《科护理学》配套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训指导的编写工作。

课程组计划把本科教材放到“科护理学专题学习”上,适时更新和补充,形成国特色的以网络资源为主的数字化教材。

3.配套教室、实训室: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护理实训基地,现有护理实训基地2000多平方米,设有基础护理实训室、健康评估实训室、科护理实训室、外科护理实训室、模拟手术室、急重症护理实训室(ICU)、新生儿抚触实训室、妇产科护理实训室等。

护理专业现有仪器设备总价达500多万。

其中科护理实训室及模拟病房面积1200余平方米,拥有多媒体、诊查床、四大穿刺模拟人、穿刺包、胰岛素笔、血糖仪等一整套较完善的实训仪器设备等约135万,供学生课余时间开放练习。

目前我校拥有三个“三甲”和三个“三乙”教学医院作为教学实训基地。

吕一婷老师还专程到各教学医院培训带教老师。

在校园网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络视频系统,将《科护理学》的实训基地延伸到学生宿舍,学生能在宿舍里一边观看操作演示录像,一边相互练习各项操作技能,反复强化操作技能演示,弥补课堂上技能示时间的不足,教师定期抽查,从而达到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

通过实训为护理学生巩固专业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科整体护理思维和基本技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试题库建设:(1)以护士执照考试的要求建设科护理学课程试题库,采用计算机随机出题目,由教研室主任最后审定。

(2)护试题库应用于我校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的通例考试,学校教学质量检验测定。

(3)护课程出题以护理、助产专业培养方针为基本依据,并服务于培养方针而开展教学工作。

(4)出题以课程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为基准,根据专业教学要求课程自身特点,合理确定题型、题量和难易度。

(5)出题以贯彻考核知识与考核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着重检查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出题围以课程所选用教材为蓝本,试题掌握好深度与广度,有一定的覆盖面和侧重点。

试题格式规;答案明确、科学;评分标准简洁、合理。

5、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研究条件(1) 教学参考资料1)教学文件及教学资料建设:根据护理、助产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2009年完成《科护理学》配套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训指导的编写工作。

2)教材建设:选用近三年出版的《科护理学》教材。

2009年完善《科护理学》配套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训指导的编写工作。

3)网上教学资源建设:2010年将与《科护理学》配套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习题、案例分析、参考文献、网上咨询、答疑、讨论、测试系统等上网。

4)实训仪器设备和实训教学条件建设:2009年科护理实验室的建设,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实验物品较齐全,先进,放置合理,可容纳90名学生同时上课。

拥有多媒体设备、诊查床、四大穿刺模拟人、穿刺包、胰岛素笔、血糖仪等一整套较完善的实训仪器设备。

(2) 教学研究条件1)各教学人员经验丰富,深刻理解护教育教学的容和规律;2)学校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及研究条件。

如每年鼓励教学人员进行教改课题的申报、给予教改的奖励等。

第二部分课程容一、课程教学框架设计与学时安排《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容组织与安排必须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原则,有序地将“学、思、练”结合。

我们采取“理论教学——校实训——校综合实训——临床综合实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融、课堂与临床一体、科护理的实训与其他临床护理专科实训结合,实现培养熟练掌握护理专科技能的高技能型实用护理人才。

根据护理专业特点,教学容力求体现现代护理模式,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与文化精神需求等各层面的整体性护理。

《科护理》知识模块与课时设置如下:《科护理学》课程在第3、4学期开出。

课程总数为106学时,理论学时为86学时,实训20学时。

为了达到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使科护理知识与技能在各临床护理学科的综合运用,我们把科护理实训容融入专科护理实训课程84学时,保证了该课程的实训时间。

(注:根据学校教学安排,第一学期实际教学周为17周,第二、三学期实际教学周为18周,第四学期实际教学周为16周。

)(注:专科护理实训84其中约有30课时是科护理实训容。

1年临床实习约有三个月的时间是实习科护理容。

)二、课程教学容设计及要点知识模块一绪论目标任务:1.熟悉科护理学的性质和容。

2.了解科护理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3.掌握科护理人员的角色作用及要求。

4.熟悉评判性思维在科护理中的应用。

5.掌握学习科护理学的方法要点:1.科护理学的性质和容。

2.科护理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3.科护理人员的角色作用及要求。

4.评判性思维在科护理中的应用。

5.学习科护理学的方法知识模块二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目标任务:1.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重点2.掌握咳嗽与咳痰的评估要点及常用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3.掌握肺源性呼吸困难的评估要点及常用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4.熟悉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5.了解咯血、胸痛的评估要点要点:1.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2.咳嗽与咳痰的护理3.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重点4.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5.咯血、胸痛的评估要点第三节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目标任务:1.掌握支气管哮喘的概念2.掌握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评估、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3.熟悉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要点4.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要点:1.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2.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3.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4. 支气管哮喘诊断、防治5.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第四节支气管扩病人的护理目标任务:1. 掌握支气管扩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以及预防措施2. 熟悉支气管扩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要点3. 了解支气管扩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要点:1. 支气管扩的概述;2. 支气管扩的病因及发病机理;3. 支气管扩的临床表现和有关检查;4. 支气管扩的诊断与治疗要点;5. 支气管扩的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第五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目标任务:1.掌握COPD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要点2.熟悉COPD的症状体征及治疗要点3. 了解COP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要点:1. COPD的概念;2. COPD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并发症;3. 慢支、慢性阻塞性肺肿的诊断和治疗要点;4. COPD的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第六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目标任务:1.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要点2.熟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体征及治疗要点3. 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要点: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第七节肺炎病人的护理目标任务:1. 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要点2. 熟悉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3. 了解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要点:1. 肺炎的病因及分类、诊断要点2. 肺炎球菌肺炎病因、发病机制3. 肺炎球菌肺炎诊断、治疗4. 肺炎球菌肺炎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第八节肺脓肿病人的护理目标任务:1. 掌握肺脓肿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以及预防措施2. 熟悉肺脓肿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要点3. 了解肺脓肿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要点:1. 肺脓肿的概述;2. 肺脓肿的病因及发病机理;3. 肺脓肿的临床表现和有关检查;4. 肺脓肿的诊断与治疗要点;5. 肺脓肿的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第九节肺结核病人的护理目标任务:1. 掌握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要点2. 掌握肺结核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以及预防措施3. 熟悉肺结核的分型、实验室检查及诊断4. 了解肺结核的病因、发病机制要点:1. 肺结核的病因、发病机制、分型2.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原则要点3. 肺结核的预防4. 肺结核病人的护理(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第十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人的护理目标任务:1. 掌握肺癌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要点2. 熟悉肺癌的症状体征及治疗要点3. 了解肺癌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要点:1. 肺癌的概述及致病因素;2. 肺癌的分类;3. 肺癌的临床表现及有关检查;4. 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原则;5. 肺癌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