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MSDS说明书
机油MSDS
![机油MSDS](https://img.taocdn.com/s3/m/74bbd7c36edb6f1afe001f5f.png)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无资料??
UN编号: 无资料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Z01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主要成分:??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76
引燃温度(℃): 248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溶解性:??
主要用途: 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 起润滑、冷却和密封作用。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润滑油MSDS
![润滑油MSDS](https://img.taocdn.com/s3/m/3ed1af7ca417866fb94a8e03.png)
润滑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润滑油化学品英文名称:lubricating oil中文别名:机油英文别名:Lube oil技术说明书编码:1279分子式: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MSDS-机油
![MSDS-机油](https://img.taocdn.com/s3/m/2ffa6fc56137ee06eff918fd.png)
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机油化学品英文名称:lubricating oil中文名称2:英文名称2:Lube oil 技术说明书编码:1279CAS No.:分子式:分子量:230-50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化学品安全成份表:机油MSDS
![化学品安全成份表:机油MSDS](https://img.taocdn.com/s3/m/fe675a821ed9ad51f11df233.png)
MSDS化学品安全数据表:机油一、物质与制造商资料物品中(英)文名称:机油10W/40(CPC 9000 SJ MOTOR OIL 10W/40)同义名称:LB51310二、成份辨识数据危害物成份:含量(%)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08012-95-1化学式:(OIL MIST)混合物:CAS.NO加热:产生油雾滴三、危害辨认危害概要褐色无特殊味的液体,有致癌的可能性。
进入人体之途径:吸入、皮肤接触、吞食健康危害效应急性:1、吸入:造成刺激 2、皮肤:-- 3、眼睛:-- 4、食入:造成消化不良。
慢性:长期吸入油雾可能引起脂性肺炎、纤维化及石蜡瘤,皮肤持续接触可能引起皮肤病变,依老鼠皮肤涂敷实验结果,会引发皮肤肿瘤。
眼睛长期接触蒸汽可能导致结膜炎。
暴露之征兆及症状:油气会刺激眼睛、皮肤及呼吸道黏膜,皮肤可能引起接触性或湿疹性皮肤炎、毛囊炎、粉刺、脂肪肉芽瘤及黑变病等;如不慎吞食,可能引发腹泻。
四、急救措施紧急处理及急救措施吸入中毒:赶快将中毒者带离现场,移至安静凉爽﹐通风良好的地方,如面色苍白﹐使其平躺﹐双脚垫高;如面色红赧﹐则头侧向一边﹐双脚垫高,松开领口及皮带,立即送医。
吞食中毒:必须尽快将胃内之溶剂移除(可用活性碳 1g/kg体重)。
不要对中毒者施行催吐﹐以免引起肺部并发症,同时松开领口及皮带,立刻送医。
皮肤接触:将中毒者移开污染区,将感染皮肤外的衣服脱除,在水龙头下用清水和肥皂清洗感染处,如果皮肤感觉炙痛或刺痛﹐立刻送医急救﹐将视同烫伤处理。
如果皮肤不痛不红而只有干燥感觉﹐可观察六小时再决定是否送医。
眼睛接触:将中毒者移开污染区,在水龙头或洗眼器下冲洗眼睛十五分钟以上﹐并将上下眼皮翻开慢慢转动眼睛使冲洗澈底,如果疼痛持续则送至眼科医生处进一步治疗。
注意:呼吸停止,立刻由专业人员施用人工复苏术,且不要给失去知觉者任何饮料。
五、火灾及爆炸危害资料闪火点:237℃ (开杯)爆炸下限(LEL):-- %爆炸上限(UEL):-- %灭火材料:用干粉(ABC或BC)、二氧化碳或泡沫。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MSDS)说明书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MSDS)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42d659f3b3567ec112d8a2e.png)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MSDS)说明书富勤环保(清远)有限公司MSDS编号:FG,MSDS2010,004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1.化学品名称化学产品中文名称液压润滑油、机油化学产品英文名称修订日期 2010年12月1日2.成分,组成信息配方组份含有高度精炼矿物油和添加剂组成的润滑脂。
根据IP346,这一高精炼的矿物油含有配方描述 ,3%(w/w)DMSO-萃取物。
3. 危险性概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无特定的危险,过久或重复暴露可引起皮炎。
用过的润滑脂可能含有害健康危害的杂质.燃暴危险没有划分为易燃品,但可燃烧。
环境危害没有被划分为危害环境类。
侵入途径不适用。
4.急救措施症状与影响正常使用情况下,预计不会引起严重危险。
晕眩或反胃不太可能出现,如果发生了,将患者移至有新鲜空气的地方,若症状持续则吸入要求助医生。
脱去污染衣物,用水和肥皂清洗受影响的皮肤。
若发生持续刺激,则需就医。
在使用高皮肤接触压设备时,有可能造成本品注入皮下。
如果发生此种情形,请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不要等待,以免症状恶化。
眼睛接触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
若发生持续刺激,则需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并就医。
不要催吐。
对症治疗。
吸入肺中可导致化学性肺炎。
过久或反复暴露可引起皮炎。
高压注入伤害需医疗建议要立即进行外科处理和/或类固醇类治疗,以降低组织伤害和机能丧失。
5.消防措施使所有非急救人员撤离火区。
燃烧可能形成液体、固体悬浮颗粒与燃气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包括一氧化碳以及危险特性不确定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泡沫及干化学粉末、二氧化碳;沙或泥土仅宜用于小火。
润滑油(机油、液压油、齿轮油)
![润滑油(机油、液压油、齿轮油)](https://img.taocdn.com/s3/m/e86a2081cc22bcd126ff0c8b.png)
六: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闪点】:76
【燃爆下限】:无资料
【引燃温度】:248
【爆炸上限】:无资料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七:储运注意事项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八:防护措施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机油MSDS
![机油MSDS](https://img.taocdn.com/s3/m/3337741df18583d049645909.png)
三.危险概述
眼睛:没有显著危害效应。皮肤:皮疹、肝脏受损。吸入:没有显著危害效应
食入:没有显著危害效应。环境影响:勿此有效数据。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液体与蒸汽可燃
特殊危害:疑似癌症危险。
主要症状:眼睛接触:温和刺激;皮肤接触:温和刺激、消化不良;吸入:刺激、醉酒征状;食入:消化不良、呕吐。物体危害分类:可燃胶体。
手部防护:用肥皂清洗干净、涂护手霜。
眼睛的护:操作时避免油品溅入眼睛。在工作场所,提供紧急洗眼设备及紧急淋身器。
皮肤及身体防护:沾油的皮肤有肥皂和清水洗干净,更换沾有油污的衣服。
卫生措施: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换洗内衣;工作完要换洗并清洗工作服,并告知清洗人员污染之危害性,并常将手触用肥皂清水清洗;多摄食含维生素及矿物质之营养物品,定期做健康检查;少吸烟及喝酒、多运动。
密度:0.9—1.2(比重)
溶解度:不溶于水
十.稳定性及反应活性
稳定性:常温常压下稳定。
特殊状况下可能之危害反应:不发生聚合反应
应避免之状况:避免热、火焰、火花及其他首火源;避免吸入气体或燃烧物。余热火源容器可能破裂或爆炸;远离下水道与水源。危害气体会累积在密闭空间
应避免之物质:氧化铜(火灾及爆炸危害)
危害分解物:加热分解可能释放有害之碱、硫氧化物。
十一.毒性
急毒性:
食入:四种不同样抽样测试,其结果LD50值为5.1每千克.至高于24每千克。致死剂量导胃部刺激、胃出血、胃部鼓膜及溃疡性肺炎等。导致死原因相信由身体外伤所引起的鼻排涕功能不良因素高。
吸入:吸入危害低除非加热或产生油雾可导致刺激及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之征兆。
十四.运输信息
DOT输送名称:
ALP锂基脂
机油MSDS
![机油MSDS](https://img.taocdn.com/s3/m/74bbd7c36edb6f1afe001f5f.png)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无资料??
UN编号: 无资料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Z01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机油MSDS
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
化学品中文名称: 润滑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 lubricating oil??
中文名称2:机油
英文名称2: Lube oi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79
CAS No.:???
分子式:??
分子量: 230-500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润滑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润滑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fcbeabc40029bd64783e2cd6.png)
润滑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 S D S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润滑油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润滑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 lubricating oil?中文名称2:机油英文名称2: Lube oil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分子式:分子量: 230-50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MSDS说明书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MSDS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8dc02e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e.png)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MSDS说明书需要妥善存储或处理。
在高压设备中使用时,应遵循相关安全规定。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避免与强酸、强碱等化学品混合储存。
储存期限为两年。
八、接触控制/个人防护工程控制:在通风条件下操作。
使用密闭或半密闭设备,避免产生油蒸气、油雾或空气悬浮颗粒。
在高压设备中使用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个人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呼吸防护设备。
皮肤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眼睛防护:佩戴安全眼镜或全面罩。
九、物理和化学特性外观:透明液体气味:特殊气味熔点/熔化范围:不适用沸点/沸腾范围。
300℃相对密度:0.85-0.95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反应活性:与强氧化剂反应,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
十一、毒理学信息急性毒性:口服、皮肤接触、吸入均为低毒。
高浓度吸入油雾或油蒸气可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
慢性毒性: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导致皮肤炎症。
十二、生态学信息生态效应:对水生生物有毒性影响。
避免进入水源和排水系统。
十三、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按照当地法规处理。
不要将废弃物倾倒在水源或地下水域中。
可以回收或焚烧处理。
十四、运输信息运输分类:非危险品。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要避免撞击、摩擦和雨淋,保持包装完好。
在运输过程中,要保证通风良好,防止高温和潮湿环境。
十五、法规信息符合GB/T 7631.8-2008标准。
十六、其它信息本说明书仅供参考。
使用时请参考产品标签和安全数据表。
稳定性:稳定,无需特别的稳定性措施。
反应条件:避免高温、火源和强氧化剂。
危险分解产物:在正常使用和储存条件下,不会产生危险分解产物。
为确保安全和环保,需要及时妥善处理该物质,同时进行危险评估,以确定适合当地情况的控制措施。
储存时需注意保存在凉爽、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正确的、贴有标签的、可封闭的,并避免阳光直晒、热源和强氧化剂。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ce61e26a7f1922791788e82b.png)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润滑油化学品俗名:机油化学品英文 lubricating oil 英文名称:Lube oil 技术说明书1279 CAS No、:8002-05-9 公司名称:宁德市蕉城区宁庆润滑油有限公司公司地址: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单石碑汽配街119号联系电话:059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无含量:10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润滑油MSDS
![润滑油MSDS](https://img.taocdn.com/s3/m/32946b500066f5335a8121ce.png)
1、润滑油(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中文名称:润滑油化学品俗名:机油化学品英文名称:lubricating oil 英文名称:Lube oil技术说明书编码:1279 CAS No.: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润滑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润滑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c0306b4bc281e53a5802ffbd.png)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润滑油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润滑油化学品英文名称: lubricating oil?
中文名称2: 机油英文名称2: Lube oil
技术说明书编码:CAS No.:?
分子式:分子量: 230-50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普通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参考文献: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填表部门:太重集团榆次液压工业有限公司液压阀分公司
数据审核单位:太重集团榆次液压工业有限公司
修改说明:未修改
其他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无资料?
UN编号: 无资料包装标志:包装类别:Z01包装方法: 无资料。
MSDS-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ddc4b150740be1e650e9af1.png)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润滑油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润滑油化学品英文名称:lubricating oil中文名称2:机油润滑油英文名称2:Lube oil分子量:230-50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普通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机油安全技术使用说明书
![机油安全技术使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98c49721ed9ad51f01df2ca.png)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润滑油化学品英文名称:Lube oll技术说明书编码:1279第二部分:主要组成与性状外观与形状:油状液体淡黄色至褐色,无气味或带异味。
主要用途: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冷却和密封作用。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痛、头晕、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没脂肺炎,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病例报告。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油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讯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急促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燃爆特性与消防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电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空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呼咐或呼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汞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汽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轮装轻卸,防止包装及空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润滑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润滑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21ac6766e87101f69f31954e.png)
润滑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 S D S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润滑油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润滑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 lubricating oil?中文名称2:机油英文名称2: Lube oil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分子式:分子量: 230-50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机油MSDS
![机油MSDS](https://img.taocdn.com/s3/m/74bbd7c36edb6f1afe001f5f.png)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油状液体, 淡黄色至褐色, 无气味或略带异味。
pH:??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
主要成分:??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76
引燃温度(℃): 248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溶解性:??
主要用途: 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 起润滑、冷却和密封作用。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
???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健康危害: 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TLVWN: 未制定标准
最新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最新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1ac7f2f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62.png)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中文润滑油化学品俗名:机油化学品英文lubricating oil 英文名称:Lube oil技术说明书1279 CAS No.:NA有害物成分:无含量:100%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化学品名称
化学产品中文名称:液压润滑油、机油
二、成分/组成信息
配方描述:含有高度精炼矿物油和添加剂组成的润滑脂。
根据IP346,这一高精炼的矿物油含有<3%(w/w)DMSO-萃取物。
三、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无特定的危险,过久或重复暴露可引起皮炎。
用过的润滑脂可能含有害的杂质.
燃暴危险:没有划分为易燃品,但可燃烧。
环境危害:没有被划分为危害环境类。
侵入途径:不适用。
四、急救措施
症状与影响:正常使用情况下,预计不会引起严重危险。
吸入:晕眩或反胃不太可能出现,如果发生了,将患者移至有新鲜空气的地方,若症状持续则要求助医生。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物,用水和肥皂清洗受影响的皮肤。
若发生持续刺激,则需就医。
在使用高压设备时,有可能造成本品注入皮下。
如果发生此种情形,请立即
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不要等待,以免症状恶化。
眼睛接触: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
若发生持续刺激,则需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并就医。
不要催吐。
医疗建议:对症治疗。
吸入肺中可导致化学性肺炎。
过久或反复暴露可引起皮炎。
高压注入伤害需要立即进行外科处理和/或类固醇类治疗,以降低组织伤害和机能
丧失。
五、消防措施
使所有非急救人员撤离火区。
危险特性:燃烧可能形成液体、固体悬浮颗粒与燃气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包括一氧化碳以及不确定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适当的灭火介质:泡沫及干化学粉末、二氧化碳;沙或泥土仅宜用于小火。
不适用的灭火物:切勿喷水。
考虑到环境原因,应该避免卤化物灭火器。
消防人员保护设备:合适的保护装置包括在密封空间内接近起火点时必需配戴的呼吸
装置。
六、泄漏应急处理
保护措施:避免沾及皮肤及眼睛。
PVC、氯丁或丁腈橡胶手套。
橡胶长筒安全靴、PVC上衣和裤子。
如可能飞溅,戴上安全眼镜或全面罩。
环境预防措施:使用沙子、泥土或其它适合的障碍物,防止扩散或进入排水道、阴沟或河流。
如不能阻止,通知当地政府机关。
应急处理:少量泄漏:置入合适的、有明显标记的容器,按照当地法规处理和回收。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如有吸入油蒸气、油雾或空气悬浮颗粒的危险,应采取局部通风措施。
避免接触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
在圆筒中处理产品时,穿上安全鞋,使用合适
的处理设备,防止溢出。
吸收漏油的织物,纸张和其他材料均是火灾隐患,
应及时、安全地处理,避免堆积。
除了针对健康、安全和环境危险控制所给
予的具体建议以外,还必须进行危险评估,以此帮助决定适合当地情况的控
制措施。
储存注意事项:保存在凉爽、通风好的地方。
使用正确的、贴有标签的、可封闭的容器。
避开阳光直晒、热源和强氧化剂。
存储温度:长期储存(3个月以上)-15~50℃;短期储存-20~60℃。
建议使用的材料:容器或容器内层,使用低碳钢或高密度聚乙烯。
不适用的物质:容器或容器内层,避免使用聚氯乙烯。
额外信息:聚乙烯容器不应置于高温下,因为可能造成变形。
八、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个人保护:如果有吸入油蒸气、油雾或空气悬浮颗粒的危险,可采取局部排气通风措。
呼吸系统防护:通常不需要。
手防护:聚氯乙烯或丁腈橡胶手套。
眼睛防护:如可能发生溅泼,请戴安全眼镜或脸面罩。
身体防护:减少所有类型的皮肤接触。
应该穿工作服和鞋底耐油的鞋子。
定期洗涤工装和内衣。
环境暴露控制:减少对环境的排放。
必须进行环境评估,以确保符合当地的环境法规。
九、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黄色、室温下为半流体
气味:矿物油特性
闪点:大于150℃(COC)(基于矿物油的)
燃烧上下极限:典型1-10%v/v(基于矿物油的)
蒸气密度(空气=1):大于1
密度:典型近于900kg/m3(15°C/59°F )
溶解性:可忽略的
分配系数:正辛醇/水Low Pow 预计不能大于6
滴点:大于165℃
十、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的。
应避免接触的条件:极端温度和阳光直晒。
应避免的物质:强氧化剂。
分解产物:预期在正常的储存过程中不会形成危险的分解产品。
十一、毒理学信息
评估的依据:这个产品没有毒物学的数据。
信息提供是基于成分和类似产品的毒物学的知识。
急性毒性:
经口急性毒性: LD50预计为>2000mg/kg。
皮肤急性毒性:LD50预计为>2000mg/kg。
呼吸急性毒性:在正常情况下使用不会有吸入危险。
皮肤刺激或腐蚀:预计有轻度刺激。
眼睛刺激或腐蚀:对眼睛有中度刺激(但严重程度不足以对其进行分类)。
呼吸或皮肤过敏:如果蒸气被吸入,可对呼吸道产生轻微刺激。
生殖细胞突变性:不认为有诱导有机体突变的危险。
致癌性:产品以矿物油为基础油,动物皮肤涂抹研究显示,这类型的矿物油不致癌。
未见其它成分与致癌有关。
吸入危害:在正常情况下使用不会有吸入危险。
十二、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不充分溶解混合物可能使水生生物产生体外附着物。
预计产品对水生生物是有害的:LL/EL50 10-100mg/L(LL/EL50表示水试提取要求的名义数量。
流动性/土壤中的迁移性:大多数环境条件下为半固体。
浮在水上。
如果碰到泥土会被泥土
颗粒强为吸附。
持久性/降解性:预计不易于生物降解。
主要成分预计会天然降解,但此产品包含可能长期留在环境中的成分。
十三、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置入合适的、有明显标记的容器中,按照当地法规处理和回收。
承包商应有处理这类产品的资质。
不要使废油污染土壤、水质或环境。
废弃物性质:废矿物油
14.运输信息
运输资料:根据UN、IMO和IATA/CAO准则,运输无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