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下《数据的分析》练习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及答案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测试题(人教版)及答案 A(时限: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细心选一选(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请把 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3分,共30分)1 •为了了解参加某运动会的 2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 从中抽查了 20名运动员的年龄, 就 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200名运动员是总体B .每个运动员是总体 C. 20名运动员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D .样本容量是202. 已知一组数据-2,-2,3,-2,-x ,-1的平均数是-0.5,?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 分别是() A . -2 和 3 B . -2 和 0.5 C . -2 和-1 D . -2 和-1.53.一城市准备选购一千株高度大约为2m 的某种风景树来进行街道绿化,?有四个苗圃生产基地投标(单株树的价格都一样).?采购小组从四个苗圃中都任意抽查了 20株树苗的高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请你帮采购小组出谋划策,应选购( )A .甲苗圃的树苗B .乙苗圃的树苗;C.丙苗圃的树苗4 .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5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据的平均数是( )A . 50B . 52C. 48D . 25、某服装销售商在进行市场占有率的调查时,他最应该关注的是( 的平均数;B .服装型号的众数;C .服装型号的中位数;D .最小的服装型号D. 丁苗圃的树苗 2, ?则原来那组数)A .服装型号 6 .一组数据— 1, 0, 3, 5,x 的极差是7,那么x 的值可能有( ). (A )1 个7•样本数据3, 6, a,(B )2 个(C )4 个2的平均数是4,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D)6 个A. 2C. 3D.&关于数据—4, 1, 2, —1, 2,下面结果中,错误的是((A )中位数为1(B )方差为26(C )众数为2(D )平均数为09 .已知样本X 1、X 2,,x n 的方差是2,则样本3x 1 + 2, 3x 2 + 2, •-3X n + 2的方差是((A)6 (B)— 2(C)6 或一2(D )不能确定10. 某工厂共有50名员工,他们的月工资方差是s2,现在给每个员工的月工资增加200元,那么他们的新工资的方差().二、耐心填一填(本大题共分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组数据100, 97, 99, 103, 101中,极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差是 _____ . 12. 一组数据-1 , 0, 1, 2, 3的方差是__ .13.一个样本的方差 S 2 —,则样本容量是 ,样本平均数是1214•在一组数据中,受最大的一个数据值影响最大的数据代表是 ___________ .15、 5个数据分别减去100后所得新数据为8, 6,— 2, 3, 0,则原数据的平均数为 ____________ . 16.在演唱比赛中,8位评委给一名歌手的演唱打分如下:9.3 , 9.5 , 9.9 , 9.4 , 9.3 , 8.9 ,9.2 , 9.6 ,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为得分, 则这名歌手最后得分约为 17. 一个样本,各个数据的和为515,如果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5,那么这个样本的容量是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X 1, X 2 , X 3的平均数为7 ,贝y X 1+ 3 , X 2 + 2 , X 3 + 4的平均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为了估计湖里有多少鱼, 我们从湖里捕上150条鱼作上标记,然后放回湖里去,经过一段时间再捕上300条鱼,其中带标记的鱼有30条,?则估计湖里约有鱼 ______ 条太稳定,那么根据图的信息,估计小张和小李两人中新手是三、、解答题仔细想一想,(本大题共40 分)21 (本小题6分)某校九年级举行了一次数学测验,为了估计平均成绩,在619份试卷中抽取一部分试卷的成绩如下:有 1人100分,2人90分,12人85分,8人80分,10人75分,5人70分.(1) 求出样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 估计全年级的平均分.22. (6分)下表是某校八年级(1)班20名学生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统计表(A)变为 s 2 + 200 (B)不变 (C)变大了 (D)变小了20、小张和小李去练习射击, 第一轮10枪打完后两人的成绩如图所示,?通常新手的成绩不■小张▲小李(1)若这2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数为82分,求x和y的值;(2)在(1)的条件下,设这20名学生本次测验成绩的众数为a,中位数为b,求a,b的值.23(本小题7分)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5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⑴你根据图中的数据填写下表:⑵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24. (本小题7分某乡镇企业生产部有技术工人15人,?生产部为了合理制定产品的每月生产定额,统计了15人某月的加工零件个数:(1)写出这15人该月加工零件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假如生产部负责人把每位工人的月加工零件数定为260 (件),?你认为这个定额是否合理,为什么?25、(本小题7分•为检测一批橡胶制品的弹性,现抽取15条皮筋的抗拉伸程度的数据(单位:牛):544457335566366(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批橡胶制品的抗拉伸程度的极差为牛;(2)若生产产品的抗拉伸程度的波动方差大于 1.3,这家工厂就应对机器进行检修,现在这家工厂是否应检修生产设备?通过计算说明.26 (本小题7分)某学校对初中毕业班经过初步比较后,决定从九年级(1)、(4)、(8)?班这三个班中推荐一个班为市级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现对这三个班进行综合素质考评,下表是它们五项素质考评的得分表:(以分为单位,每项满分为10分)(1)请问各班五项考评分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哪个统计量不能反映三个班的考评结果的差异?并从中选择一个能反映差异的统计量将他们的得分进行排序.(2)根据你对表中五个项目的重要程度的认识,?设定一个各项考评内容的占分比例(比例的各项须满足:①均为整数;②总和为10;③不全相同),?按这个比例对各班的得分重新计算,比较出大小关系,并从中推荐一个得分最高的班作为市级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八年级数学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测试题(人教版)答案A .选择题1 . D2. D3.D4.B 5. B6 .B. 7.A;&B.9. B. 10. B. 、填空题1 1 . 6;4. 12. 213.12;3. 14. 平均数. 15.1031 6 .9.4分.17. 10318.10 ;19. 1500. 20.小李三、解答题解21. (1)样本平均数是8分,中位数是80分,众数是85分;(2)估计全年级平均80分.解:22. (1) x=5, y=7; (2) a=90, b=80.解23.⑴甲:6, 6, 0.4 乙:6, 6, 2.8⑵甲、乙成绩的平均数都是6,且打<3 ,所以,甲的成绩较为稳定,甲成绩比乙成绩要好些•解:24. (1 )平均数:260 (件)中位数:240 (件)众数:240 (件);(2)不合理,?因为表中数据显示,每月能完成260件的人数一共是4人,还有11人不能达到此定额,?尽管260是平均数,但不利于调动多数员工的积极性,因为240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是大多数人能达到的定额,故定额为240较为合理.解25. (1)4 ;⑵方差约是1.5,大于1.3,说明应该对机器进行检修.26. 解:(1)(1)设P1, P4, P8顺次为3个班考评分的平均数;W1, W4, W8顺次为三个班考评分的中位数;乙,Z4, Z8顺次为三个班考评分的众数.1贝P1= (10+10+6+10+7)=8.6 (分).51 1F4=—(8+8+8+9+10)=8.6 (分),P8=(9+10+9+6+9)=8.6 (分);5 5W1=10 (分),W4=8 (分),W8=9 (?分);乙=10 (分),Z4=8 (分),Z8=9 (分)•••平均数不能反映这三个班的考评结果的差异,而用中位数(或众数)?能反映差异,且W1>W8>W4 (Z1 >Z8>乙)(2)给出一种参考答案,选定行为规范:学习成绩:校运动会:艺术获奖:劳动卫生=3:3: 2 : 1:1设K1、K4、K8顺次为3个班的考评分,贝K1=0.3 X 10+0.3 X 10+0.2 X 6+0.1 X 10+0.1 X 7=8.9K4=0.3 X 10+0.3 X 8+0.2 X 8+0.1 X 9+0.1 X 8=8.7K8=0.3 X 9+0.3 X 10+0.2 X 9+0.1 X 6+0.1 X 9=9.0T K8>K1>K4,•••推荐初三(8)班为市级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较合适.。

《好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经典练习(含答案)

《好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经典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1.某市6月份日平均气温统计如图所示,则在日平均气温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21,21B .21,21.5C .21,22D .22,22C解析:C 【解析】这组数据中,21出现了10次,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21, 第15个数和第16个数都是22,所以中位数是22. 故选C.2.在我县“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7名同学参加了比赛,他们最终决赛的成绩各不相同.其中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3名,不仅要知道自己的分数,还得知道这7名学生成绩的( ) A .众数 B .方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D解析:D 【分析】由于其中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3名,共有7名选手参加,故应根据中位数的意义分析. 【详解】由于总共有7个人,且他们的成绩各不相同,第3的成绩是中位数,要判断是否进入前3名,故应知道中位数的多少. 故选:D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各有局限性,因此要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 3.已知数据12,,,n x x x 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0.1,则1242,42,,42n x x x ---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 A .2,1.6 B .210C .6,0.4D .210D 解析:D【分析】根据平均数和方差公式直接计算即可求得. 【详解】 解:()12312n x x x x x n=+++⋯+=, ∴()1231424242424226n x x x x n -+-+-+⋯+-=⨯-=, ()()()()22222123122220.1n S x x x x n ⎡⎤=-+-+-+⋯+-=⎣⎦,()()()()22222421231426426426426x n S x x x x n -⎡⎤=--+--+--+⋯+--⎣⎦ 0.116=⨯1.6=,∴42x S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和平均数,灵活利用两个公式,进行准确计算是解答的关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解我国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应采取全面调查的方式B .一组数据1、2、5、5、5、3、3的中位数和众数都是5C .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03,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1,则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D .抛掷一枚硬币100次,一定有50次“正面朝上”C 解析:C 【分析】可根据调查的选择、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方差及随机事件的意义,逐个判断得结论. 【详解】解:因为我国中学生人数众多,其课外阅读的情况也不需要特别精确, 所以对我国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宜采用抽样调查,故选项A 不正确; 因为B 中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1、2、3、3、5、5、5,位于中间的数是3,故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 所以选项B 说法不正确;因为0.003<0.1,方差越小,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所以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故选项C 说法正确;因为抛掷硬币属于随机事件,抛掷一枚硬币100次,不一定有50次“正面朝上” 故选项D 说法不正确. 故选:C . 【点睛】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调查的选择、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方差及随机事件的意义.5.通过统计甲、乙、丙、丁四名同学某学期的四次数学测试成绩,得到甲、乙、丙、丁三明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甲2=17,S乙2=36,S丙2=14,丁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单位:分).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丁同学 80 80 90 90则这四名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最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C解析:C【分析】求得丁同学的方差后与前三个同学的方差比较,方差最小的成绩最稳定.【详解】丁同学的平均成绩为:14⨯(80+80+90+90)=85;方差为S丁214=[2×(80﹣85)2+2×(90﹣85)2]=25,所以四个人中丙的方差最小,成绩最稳定.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及方差的计算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牢记方差的公式,难度不大.6.如图是根据我市某天七个整点时的气温绘制成的统计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4B.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1C.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4D.这组是数据的极差是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众数、极差、标准差的定义即可判断.【详解】解:七个整点时数据为:22,22,23,26,28,30,31所以中位数为26,众数为22,平均数为:22+22+23+26+28+3032167+=;极差是31-22=9,标准差是:故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中位数,众数、极差、标准差的定义,解题关键在于看懂图中数据7.有甲乙两个箱子,其中甲箱内有98颗球,分别标记号码1~98,且号码不重复的整数,乙箱内没有球。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某市连续10天的最低气温统计如下(单位:℃):4,5,4,7,7,8,7,6,5,7,该市这10天的最低气温的中位数是( ) A .6℃B .6.5℃C .7℃D .7.5℃2.为了解某社区居民的用电情况,随机对该社区10户居民进行了调查,下表是这10户居民2014年4月份用电量的调查结果:那么关于这10户居民月用电量(单位: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位数是55B .众数是60C .平均数是54D .方差是293.在我县“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7名同学参加了比赛,他们最终决赛的成绩各不相同.其中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3名,不仅要知道自己的分数,还得知道这7名学生成绩的( ) A .众数B .方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4.下面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所有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如果a b >,则ac bc >;(3)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多边形内角和等于360︒; (5)一组数据1,2,3,4,5的众数是0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5.某地区汉字听写大赛中,10名学生得分情况如下表: 分数 50 85 90 95 人数3421那么这10名学生所得分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85和85B .85.5和85C .85和82.5D .85.5和8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解我国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应采取全面调查的方式B .一组数据1、2、5、5、5、3、3的中位数和众数都是5C .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03,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1,则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D .抛掷一枚硬币100次,一定有50次“正面朝上”7.一组数据3,4,6,8,8,9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8.某班有40人,一次体能测试后,老师对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由于小亮没有参加本次集体测试因此计算其他39人的平均分为90分,方差s2=41.后来小亮进行了补测,成绩为90分,关于该班40人的测试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大B.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小C.平均分和方差都不变D.平均分和方差都改变9.在学校举行的“我为祖国献首歌”的合唱比赛中,六位评委给初三某班的评分分别是:87、90、83、87、87、83,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87,87 B.87,85 C.83,87 D.83,8510.有甲乙两个箱子,其中甲箱内有98颗球,分别标记号码1~98,且号码不重复的整数,乙箱内没有球。

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分析》测试一(附解析)

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分析》测试一(附解析)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绝密★启用前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分析》测试一(附解析)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某班有40人,一次体能测试后,老师对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由于同学甲没有参加本次集体测试因此计算其他39人的平均分为90分,方差s 2=41.后来同学甲进行了补测,成绩为90分,关于该班40人的测试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大B.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小C.平均分和方差都不变D.平均分和方差都改变2.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某学习小组6名同学的成绩(单位:分)分别为65,82,86,82,76,95.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均数是82B.中位数是82C.极差是30D.众数是823.已知样本数据1,2,4,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均数是3B.中位数是4C.极差是4D.方差是24.一组数据的方差为2s ,将这组数据中每个数据都除以3,所得新数据的方差是()A.213s B.32s C.219s D.92s 5.已知a 、b 均为正整数,则数据a 、b 、10、11、11、12的众数和中位数可能分别是()A.10、10B.11、11C.10、11.5D.12、10.5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两个一次函数解析式k 值相等,则它们的图像平行………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C.连接等腰梯形各边中点得到矩形D.一组数据中每个数都加3,则方差增加37.有11个正整数,平均数是10,中位数是9,众数只有一个8,问最大的正整数最大为()A.25B.30C.35D.408.在一次科技作品制作比赛中,某小组8件作品的成绩(单位:分)分别是:7、10、9、8、7、9、9、8,对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众数是9B.中位数是8C.平均数是8D.方差是7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9.甲乙两人在5次打靶测试中,甲成绩的平均数=8x 甲,方差2=0.4S 甲,乙成绩的平均数=8x 乙,方差2=3.2S 乙.教练根据甲、乙两人5次的成绩,选一名队员参加射击比赛,应选择__________.10.已知一组样本数据1x ,2x ,3x ,⋅⋅⋅,n x 的平均数为2,方差为3,则数据12+5x ,22+5x ,325x +,⋅⋅⋅,2+5n x 的平均数为__________,方差为__________.11.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n 的平均数是﹣2,则数据3x 1+2,3x 2+2,…,3xn +2的平均数是_____.12.某厂对A,B,C 三种型号的彩电分别降价15%,10%,5%,因此该厂宣称其产品平均降价10%,你认为该厂的说法正确吗?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13.已知5个数据:8,8,x,10,10.如果这组数据的某个众数与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14.已知5个互不相同的正整数的平均数是18,中位数25,那么这5个正整数中最大数的最大值是________.15.若一组数据0,2-,8,1,x 的众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__.16.随机从甲、乙两块试验田中各抽取100株麦苗测量高度,计算平均数和方差的结果为:13=x ,13x =,27.5=S ,221.6=z S ,则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是___(填“甲”………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或“乙”)三、解答题17.为了解某校九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情况,现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体育成绩统计如下,其中右侧扇形统计图中的圆心角α为36°.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m=;抽取部分学生体育成绩的中位数为分;(2)已知该校九年级共有500名学生,如果体育成绩达33分以上(含33分)为优秀,请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体育成绩达到优秀的总人数.18.甲进行了10次射苦练,平均成绩为9环,且前9次的成绩(单位:环)依次为:8,10,9,10,7,9,10,8,10.(1)求甲第10次的射击成绩:(2:求甲这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3)乙在相同情况下也进行了10次射击训练,平均成绩为9环,方差为1.6环,请问从甲和乙两个人中选一个去参加比赛,你认为哪个去更合适?并说明理由.19.由甲、乙两组各10名学生,进行趣味数学抢答比赛,共10道题.答对题数统计如下:答对题数5678910平均数x 中位数众数方差甲组学生数101521888乙组学生数004321(1)将表中的数据填写完整.(2)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从不同方面评价甲、乙两组选手的成绩.20.某餐厅共有10名员工,所有员工工资的情况如下表:………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请解答下列问题:(1)、餐厅所有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多少?(2)、所有员工工资的中位数是多少?(3)、用平均数还是中位数描述该餐厅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恰当?(4)、去掉经理和厨师甲的工资后,其他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多少?它是否能反映餐厅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21.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每次射击的环数均为整数.其成绩分别被制成如下统计图表(乙队员射击训练成绩统计图部分被污染):平均成绩/环中位数/环众数/环方差/环2甲a 7712乙7b 8c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求出a 的值;(2)直接写出乙队员第7次的射击环数及b 的值,并求出c 的值;(3)若要选派其中一名参赛,你认为应选哪名队员?请说明你的理由.………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参考答案1.B 【分析】根据平均数、方差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同学甲的成绩和其它39人的平均数相同,都是90分,∴40人的平均数是90分,∵39人的方差为41,小亮的成绩是90分,40人的平均分是90分,∴40人的方差为[41×39+(90-90)2]÷40<41,∴方差变小,∴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小故选B.2.A 【分析】根据极差、中位数、众数以及平均数的定义,结合数据进行分析即可.【详解】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65,76,82,82,86,95,A 、平均数=6576828286956+++++=81≠82,故错误;B 、中位数是82,故正确,C 、极差为95-65=30,故正确;D 、众数是82,故正确;故答案选A.3.B 【详解】A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2+4+3+5)÷5=3,故本选项正确;B 、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1,2,3,4,5,则中位数是3,故本选项错误;C 、这组数据的极差是:5-1=4,故本选项正确;D 、这组数据的方差是2,故本选项正确;故选B .4.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方差的求法.解答此类问题,通常用x ,x ,…,x 表示出已知数据的平均………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数与方差,再根据题意用x 1,x 2,…,x n 表示出新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寻找新数据的平均数与原来数据平均数之间的关系.【详解】设原数据为x 1,x 2,…,x n ,其平均数为x ,方差为s 2.根据题意,得新数据为113x ,213x ,…,13n x ,其平均数为13x .根据方差的定义可知,新数据的方差为()()(222222212121111111111]33333399n n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s n n ⎡⎛⎫⎛⎫⎛⎫⎡⎤-+-++-=⨯-+-++-=⎢ ⎪ ⎪ ⎪⎦⎣⎝⎭⎝⎭⎝⎭⎢⎣ .故选C.5.B 【分析】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即可解答.【详解】分情况讨论:①当a=b=10时,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0,则其中位数是10.5②当a=b=12时,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2,其中位数是11.5③当a=b=11时,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1,其中位数是11④当a≠b≠11时,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1,其中位数要分类讨论,无法确定故选B 6.A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一次函数、等腰梯形和方差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A.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为n ,正确,符合题意;B.两个一次函数解析式k 值相等,b 不相等,则它们的图像平行,原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连接等腰梯形各边中点得到菱形,原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一组数据中每个数都加3,则方差不变,原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 .7.C………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分析】最大数出现的条件就是前面10个数的和尽可能小,而它们的和是110,中间的是9,则其它的越小,剩下的就越大,但是8的个数要多于其它的,可分8的个数分别是2,3,4,5时,讨论写出符合条件的数据即得答案.【详解】解:∵有11个正整数,平均数是10,∴这11个数的和为110,由于中位数是9,众数只有一个8,如有两个8,则其他数至多1个,符合条件的数据可以是:1,2,3,8,8,9,10,11,12,13,x ;如有3个8,9是中位数,则其他数至多2个,符合条件的数据可以是:1,1,8,8,8,9,9,10,10,11,x ;如有4个8,则其他数至多3个,符合条件的数据可以是:1,8,8,8,8,9,9,9,10,10,x ;如有5个8,则其他数至多4个,符合条件的数据可以是:8,8,8,8,8,9,9,9,9,10,x ;再根据其和为110,比较上面各组数据中哪个x 更大即可,通过计算x 分别为33,35,30,24,故最大的正整数为35.故选:C .8.A 【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详解】解:8件作品的成绩(单位: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7、7、8、8、9、9、9、10,9出现了3次,次数最多,故众数为9,中位数为(8+9)÷2=8.5,平均数=(7×2+8×2+9×3+10)÷8=8.375,方差S 2=18[2×(7-8.375)2+2×(8-8.375)2+3×(9-8.375)2+(10-8.375)2]=0.984375.所以A 正确,B 、C 、D 均错误.………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故选A .9.甲【分析】根据根据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因为甲、乙射击成绩的平均数一样,但甲的方差较小,说明甲的成绩比较稳定,因此推荐甲更合适.10.912【分析】利用平均数求法和方差的方法分别列式求得平均数和方差得出答案即可.【详解】∵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2,∴x 1+x 2+…+x n =2n ,∴12252525n x x x n ++++⋯++=2×2+5=9,∵原平均数为2,新数据的平均数变为9,则原来的方差S 12=1n [(x 1-2)2+(x 2-2)2+…+(x n -2)2]=3,现在的方差S 22=1n [(2x 1+5-9)2+(2x 2+5-9)2+…+(2x n +5-9)2]=1n [4(x 1-2)2+4(x 2-2)2+…+4(x n -2)2]=4×3=12.故答案为:9,12.11.-4【分析】根据数据:x 1,x 2,…,xn 的平均数是-2,得出数据3x 1,3x 2,…3xn 的平均数是3×(﹣2)=﹣6,再根据每个数据都加2,即可得出数据:3x 1+2,3x 2+2,…3xn +2的平均数.【详解】解:∵数据x 1,x 2,…,xn 的平均数是﹣2,∴数据3x 1,3x 2,…3xn 的平均数是3×(﹣2)=﹣6,∴数据3x 1+2,3x 2+2,…,3xn +2的平均数是﹣6+2=﹣4.故答案为:﹣4.………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12.不正确【分析】设A ,B ,C 三种型号的彩电的价格分别为x,y,z,那么它们总共降价了15%x+10%y+5%z,降价的百分比为:(15%x+10%y+5%z )÷(x+y+z ),要使它等于10%,即(15%x+10%y+5%z )÷(x+y+z )=10%,解得x=z,也就是说如果A ,C 型号的彩电价格相同时,平均降价才为10%,故不正确.【详解】本题应根据降价后的各个型号彩电的价格计算出平均价格,再计算平均降价,由于A ,B ,C 三种型号彩电的价格不知道,因此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无法计算此次降价的平均数,故该厂的说法不正确.13.8或10【分析】根据这组数据的某个众数与平均数相等,得出平均数等于8或10,求出x 从而得出中位数,即是所求答案.【详解】解:设众数是8,则由3685x +=,解得:x=4,故中位数是8;设众数是10,则由36105x +=,解得:x=14,故中位数是10.故答案为8或10.14.36【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求法,可得出所有数据的和,再根据中位数求法是从大到小排列后,最中间一个或两数的平均数,所以25在最中间,求这5个正整数中最大数的最大值,即尽可能让其他数据最小即可求出.【详解】∵5个互不相同的正整数的平均数是18,∴这5个数的和为:5×18=90,∵中位数25,∴最中间一定是25,………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要求这5个正整数中最大数的最大值是,其他数据应尽可能的小,∴其他数一定为:1,2,26,∴最大数为:90-1-2-25-26=36.故答案为36.15.13.6【分析】首先根据众数的定义求出x 的值,进而利用方差公式得出答案.【详解】解: 数据0,2-,8,1,x 的众数是2-,2x ∴=-,1(02812)15x =-++-=,2222221[(01)(21)(81)(11)(21)]13.65S =-+--+-+-+--=,故答案为13.6.16.甲【详解】解:方差反映数据波动的大小,方差大,波动大,方差小,波动小,甲的方差小,所以波动小,长势整齐.17.(1)m=10;34分;(2)350人.【详解】首先根据33分的人数和比例求出总人数,然后分别进行计算(1)总人数:8÷16%=50(人)34分的人数:50×24%=1231分人数:50×36360=5则m=50-(5+8+12+15)=10(人)中位数为34分;(2)500×8121550++=350人.18.(1)9环;(2)1;(3)甲的射击成绩更稳定,理由见解析.【分析】(1)用甲射击的总环数减去前9次射击的总环数可得;(2)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可得;………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3)根据方差的意义可得答案.【详解】(1)根据题意,甲第10次的射击成绩为9×10-(8+10+9+10+7+9+10+8+10)=9环;(2)甲这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为110×[4×(10-9)2+3×(9-9)2+2×(8-9)2+(7-9)2]=1;(3)∵平均成绩相等,而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甲的射击成绩更稳定.19.(1)见详解;(2)见详解【分析】(1)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概念分别进行计算即可求得答案;(2)分别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四个角度对甲、乙两组选手成绩进行分析即可.【详解】(1)甲组的方差()()()()()2222221587858829810810S ⎡⎤=⨯-+-+⨯-+⨯-+-⎣⎦()()222213121210⎡⎤=⨯-+-+⨯+⎣⎦11610=⨯ 1.6=乙组的平均数:74839210110⨯+⨯+⨯+⨯2824181010+++=80810==将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下:7、7、7、7、8、8、8、9、9、10,∴乙组的中位数是8882+=乙组的众数:7乙组的方差()()()()22222147838829810810S ⎡⎤=⨯⨯-+⨯-+⨯-+-⎣⎦()22214121210⎡⎤=⨯⨯-+⨯+⎣⎦110110=⨯=如表格所示:答对题数5678910平均数x 中位数众数方差甲组学生数101521888 1.6乙组学生数0043218871………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2)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看,甲乙都是8,成绩相等,从众数看,甲组是8,乙组是7,甲组比乙组好,从方差来看,甲组数据的方差是1.6,而乙组数据的方差是1,甲组成绩波动较大,乙组成绩较稳定.20.(1)平均工资为4350元;(2)工资的中位数为2000元;(3)用中位数描述该餐厅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恰当(4)能反映餐厅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详解】(1)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3)中位数描述该餐厅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恰当;(4)由平均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1)平均工资为110(20000+7000+4000+2500+2200+1800×3+1200×2)=4350元;(2)工资的中位数为220018002+=2000元;(3)由(1)可知,用中位数描述该餐厅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恰当;(4)去掉店长和厨师甲的工资后,其他员工的平均工资是2062.5元,和(2)的结果相比较,能反映餐厅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21.(1)7,(2)乙队员第7次的射击环数是7环或8环;7.5;4.2(3)乙,理由见解析.【分析】(1)利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直接计算平均分即可;(2)根据众数可求乙队员第7次的射击环数,中位数是第5次和第6次射击环数的平均数;根据乙的平均数利用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3)结合平均数和中位数、众数、方差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详解】解:(1)甲的平均成绩a =5162748291712421⨯+⨯+⨯+⨯+⨯=++++(环);(2)∵已知的环数分别是:3、4、6、7、8、8、9、10,平均数是7,可知剩余两次的成绩和为:70-55=15(环),根据统计图可知不可能是9和6,只能是7和8,所以乙队员第7次的射击环数是7环或8环;把乙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3、4、6、7、7、8、8、8、9、10,………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乙射击成绩的中位数b =782 =7.5(环),其方差c =110×[(3﹣7)2+(4﹣7)2+(6﹣7)2+2×(7﹣7)2+3×(8﹣7)2+(9﹣7)2+(10﹣7)2]=110×(16+9+1+3+4+9)=4.2;(3)从平均成绩看甲、乙二人的成绩相等均为7环,从中位数看甲射中7环以上的次数小于乙,从众数看甲射中7环的次数最多而乙射中8环的次数最多,从方差看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综合以上各因素,若选派一名队员参加比赛的话,可选择乙参赛,因为乙获得高分的可能更大.。

八年级数学下《数据的分析》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下《数据的分析》练习题

八年级下数学《数据的剖析》 均匀数:(1)算均匀数: 一数据中,有n 个数据,它的算均匀数x x1x 2 xn.(2)加均匀数:n若在一数字中,x1的w1,x2 的w2,⋯,xn 的wn ,那么x x 1w 1x 2w 2x n w n叫做x 1, ,⋯ 的加均匀数。

w 1w 2w nx 2x n此中,w1、w2、⋯、w n 分是x 1,x 2,⋯x n 的.的理解:反应了某个数据在整个数据中的 重要程度。

的表示方法:比、百分比、数(人数、个数、次数等)。

中位数:将一数据依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序摆列,假如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于中地点的数就是数据的中位数;假如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中两个数据的均匀数就是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一数据中出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数据的众数。

4.极差:一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数据的极差。

极差反应的是数据的化范。

均匀数:反应了一数据的均匀大小,常用来一代表数据的体 “均匀水平”。

(受极端影响 )中位数:像一条分界,将数据分红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所以用来代表一数据的“中等水平”。

众数:反应了出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数据的“多半水平”。

三个量反应有所不一样,但都可表示数据的集中,都可作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

(中位数,众数不受极端影响)5.方差:有 n 个数据x 1,x 2,,x n ,各数据与它的均匀数的差的平方分是(x 1x)2,(x 2x)2,⋯,(x nx)2,,我用它的均匀数,即用 S 21[(x 1x)2(x 2x)2(x n x)2]n来权衡数据的波大小,并把它叫做数据的方差。

方差越大,数据的波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越小,就越定。

一、选择或填空题:1、8个数的均匀数12,4个数的均匀为 18,则这12个数的均匀数为().2、权衡样本和整体的颠簸大小的特点数是( )A .均匀数 B .方差 C .众数D .中位数 3、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摆列为 1,2,4,x ,6,9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为()4、某服饰销售商在进行市场据有率的检查时,他最应当关注的是( )A .服饰型号的均匀数 ;B .服饰型号的众数 ;C .服饰型号的中位数; D .最小的服饰型号5、人数同样的八年级甲、乙两班学生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 班级均匀分和方差以下:xx80,甲乙s 甲2240,s 乙2 180,则成绩较为稳固的班级是()6、某校五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树以下:10、10、12、x、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均匀数相同,那么这组数据的均匀数是( )数据10,10,x,8的中位数和均匀数都相等,则中位数为7、某班20名学生身高丈量的结果以下,该班学生身高的中位数是_________抽取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_,身高人数1356418、假如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101,102,103,104,105的方差是()9,均匀数均是7,甲的方差是 1.2,乙的方差是,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甲、乙射中的总环数同样。

八年级数学(下)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测试题(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某班第一小组6名女生在测仰卧起坐时,记录下她们的成绩(单位:个/分):45,48,46,50,50,49.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49 B.48 C.47 D.462.有一组数据如下:3,6,5,2,3,4,3,6.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3或4 B.4 C.3 D.3.53.A居民区的月底统计用电情况,其中3户用电45度,5户用电50度,6户用电42度,则平均用电为()A.41度 B.42度 C.45.5度 D.46度4.某小组10个女生做仰卧起坐,仰卧起坐次数的测试数据如下表,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次数35 38 40 41 42人数 1 1 3 3 2A.38.8和40 B.40和40 C.40和40.5 D.38.8和40.55.数据70、71、72、73、74的方差是()A.2 B.2 C.52D.546.我市某中学举办了一次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最后确定7名同学参加决赛,他们的决赛成绩各不相同,其中李华已经知道自己的成绩,但能否进前四名,他还必须清楚这七名同学成绩的()A.众数 B.平均数 C. 中位数 D.方差7.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 10 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 8 环,甲射击成绩的方差是 1.2,乙射击成绩的方差是 1.8.下列说法中不一定正确的是()A.甲、乙射击成绩的众数相同B.甲射击成绩比乙稳定C.乙射击成绩的波动比甲较大D.甲、乙射中的总环数相同8.一次体检中,某班学生视力检查的结果如图所示,从图中看出全班视力数据的众数是()(A)55% (B)24% (C)1.0 (D)1.0以上9.如图是某射击选手5次设计成绩的折线图,根据图示信息,这5次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A.7、8 B.7、9 C.8、9 D.8、1010.李大伯有一片果林,共80棵果树,某日,李大伯开始采摘今年第一批成熟的果子,他随机选取2棵果树共摘得果子,质量分别为(单位:kg):0.28,0.26,0.24,0.23,0.25,0.24,0.26,0.26,0.25,0.23,以此计算,李大伯收获的这批果子的单个质量和总质量分别约为()A.0.25kg,200kg B.2.5kg,100kg C.0.25kg,100kg D.2.5kg,200kg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1.某老师为了了解学生周末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时间,在所任教班级随机调查了10名学生,其统计数据如下表:时间(单位:小时) 4 3 2 1 0人数 2 4 2 1 1则这10名学生周末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平均时间是小时。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小颖的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85分、90分、92分,则她本学期的学业成绩为( ) A .85B .90C .92D .892.为了解某社区居民的用电情况,随机对该社区10户居民进行了调查,下表是这10户居民2014年4月份用电量的调查结果:那么关于这10户居民月用电量(单位: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位数是55B .众数是60C .平均数是54D .方差是293.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恰好都是9.2环,方差分别是20.56S =甲,20.45S =乙,20.50S =丙,20.60S =丁;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4.已知数据12,,,n x x x 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0.1,则1242,42,,42n x x x ---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 A .2,1.6B .210C .6,0.4D .2105.一组数据,6、4、a 、3、2的平均数是5,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A .8B .5C .6D .36.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数学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成绩占40%,期末卷面成绩占60%,小明的两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80分,90分,则小明这学期的数学成绩是( ) A .50分B .82分C .84分D .86分7.一个射手连续射靶22次,其中3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9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则射中环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 A .8.5,9 B .8.5,8 C .8,8 D .8,9 8.一组数据3,4,6,8,8,9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7,8B .7,8,5C .5,8D .7,5,79.某校10名学生参加某项比赛成绩统计如图所示。

对于这10名学生的参赛成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众数是90B .中位数是90C .平均数是90D .参赛学生最高成绩与最低成绩之差是1510.如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远运动员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甲 乙 丙 丁平均数x (厘米) 375 350 375 350 方差2s12.5 13.5 2.45.4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决赛,最合适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11.在学校举行的“我为祖国献首歌”的合唱比赛中,六位评委给初三某班的评分分别是:87、90、83、87、87、83,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87,87B .87,85C .83,87D .83,8512.某兴趣小组为了解我市气温变化情况,记录了今年1月份连续6天的最低气温(单位:C ):-6,-4,-2,0,-2,2.关于这组数据,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平均数是-2B .中位数是-2C .众数是-2D .方差是513.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 2.5PM (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的关注日益密切.某市一天中 2.5PM 的值1y (3/ug m )随时间t (h )的变化如图所示,设2y 表示0时到t 时 2.5PM 的值的极差(即0时到t 时 2.5PM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则2y 与t的函数关系大致是( )A.B.C.D.14.某小组7名学生的中考体育分数如下:37,40,39,37,40,38,40,该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A.40,37B.40,39C.39,40D.40,38 15.一次数学测试,某小组5名同学的成绩统计如下(有两个数据被遮盖):组员甲乙丙丁戊平均成绩众数得分8177808280则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A.80,80B.81,80C.80,2D.81,2二、填空题16.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数减去4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_______________.17.甲、乙、丙三人进行飞镖比赛,已知他们每人五次投得的成绩如图6-Z-2所示,那么三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________.18.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甲组4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70分,乙组6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0分,则这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______________.19.已知一个样本的方差s2=113[(x1﹣8)2+(x2﹣8)2+…+(x13﹣8)2],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是_____,样本中数据的个数是_____.20.一组数据:1,2,x,y,4,6,其中x<y,中位数是2.5,众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方差是______.21.某同学记录了自己一周每天的零花钱(单位:元),分别如下:5,4.5,5,5.5,5.5,5,4.5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22.已知一组数据5,10,15,x ,9的平均数是8,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 23.根据李飞与刘亮射击训练的成绩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若要推荐一位成绩较稳定的选手去参赛,应推荐______.24.一组数据2、3、5、6、x 的平均数正好也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正整数x 为_____.25.已知一组数据:3,3,4,5,5,则它的方差为____________26.已知一组数据123x x x ,,,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322,,那么另一组数据1232x 12x 12x 1---,,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______.三、解答题27.甲、乙两名同学本学期的五次数学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甲 86 83 90 80 86 乙 7882848992中位数 平均数 方差甲 ▲ 85 ▲ 乙 848524.828.某校举办了一次趣味数学竞赛,满分10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达到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达到90分及以上为优秀,这次竞赛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如下(单位:分)甲组:30,60,60,60,60,60,70,90,90,100; 乙组:50,60,60,60,70,70,70,70,80,90. (1)以上成绩统计分析表如表:组别平均分中位数方差合格率优秀率甲组68a37630%乙组b c90%则表中a=,b=,c=.(2)如果你是该校数学竞赛的教练员,现在需要你根据成绩的稳定性选一组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复赛,你会选择哪一组?并说明理由.29.为了了解某学校八年级学生每周平均体育锻炼时间的情况,随机抽查了该年级的部分学生,对其每周锻炼时间进行统计,根据统计数据绘制成图1和图2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共抽取了学生人,并请将图1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3)若八年级有学生1800人,请你估计体育锻炼时间为3小时的学生有多少人?30.为响应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召,我区某校举办了一次“秀美巴中,绿色家园”主题演讲比赛,满分10分,得分均为整数,成绩大于等于6分为合格,大于等于9分为优秀,这次演讲比赛中甲、乙两组学生(各10名学生)成绩分布的条形统计图如下图:(1)补充完成下列的成绩统计分析表:组别平均分中位数众数方差合格率优秀率甲 6.76 3.4190%20%乙7.17.5 1.6980%10%可知,小王是________组的学生;(填“甲”或“乙”)(3)结合两个小组的成绩分析,你觉得哪个组的成绩更好一些?说说你的理由.。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初三体育素质测试,某小组5名同学成绩如下所示,有两个数据遮盖,如图: 编号 1 2 3 4 5 方差 平均成绩 得分3834■3740■37那么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 ) A .35 2B .36 4C .35 3D .36 32.某校在体育健康测试中,有8名男生“引体向上”的成绩(单位:次)分别是:14,12,8,9,16,12,7,1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10,12 B .12,11 C .11,12 D .12,12 3.若一组数据2468x ,,,,的方差比另一组数据5791113,,,,的方差大,则 x 的值可以为( ) A .12B .10C .2D .04.在5轮“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选拔赛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分都是90分,甲的成绩方差是15,乙的成绩的方差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 B .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C .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 D .无法确定甲、乙的成绩谁更稳定 5.一组数据:1、2、3、4、1,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为( )A .1、3B .2、2.5C .1、2D .2、26.某校有21名同学们参加某比赛,预赛成绩各不同,要取前11名参加决赛,小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21名同学成绩的( ) A .最高分B .中位数C .极差D .平均数7.下图是2019年5月17日至31日某市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说明:空气质量指数为0-50、51-100、101-150分别表示空气质量为优、良、轻度污染) 有如下结论:①在此次统计中,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少于轻度污染的天数;②在此次统计中,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占45;③20,21,22三日的空气质量指数的方差小于26,27,28三日的空气质量指数的方差.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③8.某次知识竞赛中,两组学生成绩如下表,通过计算可知两组的方差为S2甲172=,S2乙256=,下列说法:①两组的平均数相同;②甲组学生成绩比乙组学生成绩稳定;③甲组成绩的众数>乙组成绩的众数;④两组成绩的中位数均是80,但成绩≥80的人数甲比乙组多,从中位数来看,甲组成绩总体比乙组好;⑤成绩高于或等于90分的人数乙组比甲组多,高分段乙组成绩比甲组好.其中正确的有()个A.2 B.3 C.4 D.59.下表为某校八年级72位女生在规定时间内的立定投篮数统计,投进的个数56789101112131415人数37610118137142若投篮投进个数的中位数为a,众数为b,则+a b的值为()A.20 B.21 C.22 D.2310.如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远运动员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甲乙丙丁平均数x(厘米)375350375350方差2s12.513.5 2.4 5.4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决赛,最合适的是()A.甲B.乙C.丙D.丁11.小明、小华两名射箭运动员在某次测试中各射箭10次,两人的平均成绩均为7.5环,如图做出了表示平均数的直线和10次射箭成绩的折线图.S 1,S 2分别表示小明、小华两名运动员这次测试成绩的方差,则有( )A .S 1<S 2B .S 1>S 2C .S 1=S 2D .S 1≥S 212.某校八年级有八个班,一次测试后,分别求得各个班级学生成绩的平均数,它们不完全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八个班级各自的平均成绩之和除以8,就得到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B .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一定在这八个班级各自的平均成绩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C .这八个班级各自的平均成绩的中位数就是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D .这八个班级各自的平均成绩的众数不可能是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一个数B . 8. 99,1010,1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9 C .如果123,,,,n x x x x ⋯的平均数是1,那么()()()121110n x x x -+-+⋯+-= D .一组数据的方差是这组数据的极差的平方 14.某公司全体职工的月工资如下: 月工资(元) 18000 12000 8000600040002500200015001200人数1(总经理)2(副总经理)3 4 10 20 22 12 6的普通员工最关注的数据是( ) A .中位数和众数 B .平均数和众数 C .平均数和中位数D .平均数和极差15.为了帮助我市一名贫困学生,某校组织捐款,现从全校所有学生的捐款数额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捐款数统计如下表: 捐款金额/元 20 30 50 90 人数2431A.1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B.中位数是40C.众数是90D.方差是400二、填空题16.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 n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3,另一组数据:3x1﹣2,3x2﹣2,…3x n﹣2的方差是__________.17.已知一组数据a,b,c的方差为2,那么数据a+3,b+3,c+3的方差是_____.18.若这8个数据-3, 2,-1,0,1,2,3,x的极差是11,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19.小明用S2=110[(x1﹣3)2+(x2﹣3)2+…+(x10﹣3)2]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那么x1+x2+x3+…+x10=______.20.组数据2,x,1,3,5,4,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则x的值是______.21.甲、乙二人在相同情况下,各射靶10次,两人命中环数的平均数都是7,方差2S甲=2.8,2S乙=1.5,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______.(填“甲”或“乙”)22.某次数学竞赛共有15道题,下表是对于做对n(n=0,1,2…15)道题的人数的一个统计,如果又知其中做对4道题和4道以上的学生每人平均做对6道题,做对10道题和10道题以下的学生每人平均做对4道题,问这个表至少统计了______人.n0123 (12131415)做对 n道题的人数781021 (15631)23.根据李飞与刘亮射击训练的成绩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若要推荐一位成绩较稳定的选手去参赛,应推荐______.24.为迎接2018年的体育中考,甲、乙两位同学参加排球训练,体育老师根据训练成绩算出他们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甲2=1.6,S乙2=2.8,则_____(填“甲”或“乙”)成绩较稳定.25.已知数据x1,x2,…,x n的方差是2,则3x1﹣2,3x2﹣2,…,3x n﹣2的方差为_____.26.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为S12,另一组数据6、7、8、9、10的方差为S22,那么S12_______________ S22(填“>”、“=”或“<”).三、解答题27.某市射击队甲、乙两名队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耙10次,每次射耙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平均数 方差 中位数 甲 7 ① . 7 乙② .5.4③ .(1)请将右上表补充完整:(参考公式:方差2222121[()()()]n S x x x x x x n=-+-++-)(2)请从下列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这次测试结果进行分析: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__________的成绩好些;②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___________的成绩好些; (3)若其他队选手最好成绩在9环左右,现要选一人参赛,你认为选谁参加,并说明理由.28.某校八年级有800名学生,在一次跳绳模拟测试中,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根据其测试成绩制作了下面两个统计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取到的学生人数为______,扇形统计图中m 的值为______. (2)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是_____(分),中位数是_____(分). (3)根据样本数据,估计我校八年级模拟体测中得12分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29.八(2)班组织了一次经典朗读比赛,甲、乙两队各10人的比赛成绩如下表(单位:分):甲789710109101010乙10879810109109(1)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分,乙队成绩的众数是分;(2)计算乙队的平均成绩和方差;(3)已知甲队成绩的方差是1.4 分2,则成绩较为整齐的是队.30.为响应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召,我区某校举办了一次“秀美巴中,绿色家园”主题演讲比赛,满分10分,得分均为整数,成绩大于等于6分为合格,大于等于9分为优秀,这次演讲比赛中甲、乙两组学生(各10名学生)成绩分布的条形统计图如下图:(1)补充完成下列的成绩统计分析表:组别平均分中位数众数方差合格率优秀率甲 6.76 3.4190%20%乙7.17.5 1.6980%10%可知,小王是________组的学生;(填“甲”或“乙”)(3)结合两个小组的成绩分析,你觉得哪个组的成绩更好一些?说说你的理由.。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已知一组数据:12,5,9,5,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平均数是9B .中位数是9C .众数是5D .极差是52.在方差的计算公式s 2=110[(x 1-20)2+(x 2-20)2+……+(x 10-20)2]中,数字10和20分别表示的意义可以是( ) A .数据的个数和方差 B .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 C .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D .数据组的方差和平均数3.某校八年级(1)班全体学生进行了第一次体育中考模拟测试,成绩统计如下表:根据上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该班一共有42名同学B .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众数是8C .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平均数是27D .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27分4.若一组数据12345,,,,x x x x x 的方差是3,则1234523,23,23,23,23x x x x x -----的方差是( ) A .3B .6C .9D .125.某市6月份某周气温(单位:℃)为23、25、28、25、28、31、28,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25、25B .28、28C .25、28D .28、316.中国六个城市某日的污染指数如下表:在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 ) 城市 北京 合肥 南京 哈尔滨 成都 郑州 污染指数 342 163 165 45 227 163 A .105B .163C .164D .1657. 一组数据1,4,5,2,8,它们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平均数是5 B.中位数是4 C.方差是30 D.极差是68.九年级1班30位同学的体育素质测试成绩统计如表所示,其中有两个数据被遮盖成绩24 25 26 27 28 29 30人数▄▄ 2 3 6 7 9下列关于成绩的统计量中,与被遮盖的数据无关的是()A.平均数,方差B.中位数,方差C.中位数,众数D.平均数,众数9.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2013~2017年旅游收入不断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15.3%,12.7%,15.3%,14.5%,17.1%.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位数是12.7% B.众数是15.3%C.平均数是15.98% D.方差是010.某球员参加一场篮球比赛,比赛分4节进行,该球员每节得分如折线统计图所示,则该球员平均每节得分为()A.7分B.8分C.9分D.10分11.数据2,2,6,2,3,4,3,2,6,5,4,5,4的众数是().A.2 B.3 C.4 D.612.小华续五次数学测验成绩与班级每次测试成绩平均分的差值分别为0,1,-1,3,2;与小华同班的小梅这五次数学测验成绩的方差为15,小华与小梅这五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恰好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华的数学成绩更稳定B.小梅的数学成绩更稳定C.小华与小梅的数学成绩一样稳定D.无法判定谁的成绩更稳定二、填空题13.李老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数学周考成绩,在班级随机抽查了10名学生的成绩,其统计数据如下表:则这10名学生的数学周考成绩的中位数是________分. 14.已知一组数据2,3,4,5,x 2的众数为4,则x=________. 15.某种蔬菜按品质分成三个等级销售,销售情况如表:则售出蔬菜的平均单价为________元/千克.16.在今年“全国助残日”捐款活动中,某班级第一小组7名同学积极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奉献自己的爱心.他们捐款的数额分别是(单位:元)50,20,50,30,25,55,25,这组数据的众数_____.17.一组数据-1、-2、x 、1、2其中x 是小于10的非负整数,且数据的方差是整数,则数据的标准差是_______________18.某中学随机调查了15名学生,了解他们一周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那么这15名学生这一周在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的中位数是 小时.19.甲、乙两人参加某网站的招聘测试,测试由网页制作和语言两个项目组成,他们各自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乙 70 80该网站根据成绩在两人之间录用了甲,则本次招聘测试中权重较大的是_____项目. 20.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为2=0.26S 甲和2=0.18S 乙,甲乙两组数据那一组数据较为稳定 .(填甲或乙)三、解答题21.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踢毽子比赛活动,每班派5名学生参加.按团体总分多少排列名次,在规定时间每人踢100个以上(含100个)为优秀,表--是 成绩最好的甲班和乙班5名学生的比赛数据(单位:个),经统计发现两班总分相等,而冠军只能有一个,怎样才能确定冠军呢?此时有学生建议,可通过考查数据中的其他信息作为参考进行名次排列.请你完成下列解答:(1)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求出表二中a 1、b 1、c 1、a 2、b 2、c 2数据; (2)根据表二信息,你认为应该把冠军奖状发给哪一个班级?简述理由.22.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体育水平,初二1班的体育刘老师对全班45名学生进行了一次体育模拟测试(得分均为整数),成绩满分为10分,1班的体育委员根据这次测试成绩,制作了统计图和分析表如下:初二1班体育模拟测试成绩分析表平均分方差中位数众数男生________ 2 8 7女生7.92 1.99 8 ________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个班共有男生________人,共有女生________人;(2)补全初二1班体育模拟测试成绩分析表;(3)你认为在这次体育测试中,1班的男生队、女生队哪个表现更突出一些?并写出一条支持你的看法的理由.23.某校围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行了普法宣传,然后在各班级分别随机抽取了5名同学进行了测试.规定:95分或以上为优秀。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初三•一班五个劳动竞赛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数是:10,10,12,x,8,如果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12 B.10 C.9 D.82.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某同学对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一至五月份的白菜价格进行调查.四个城市5个月白菜的平均值均为3.50元,方差分别为S甲2=18.3,S乙2=17.4,S丙2=20.1,S丁2=12.5.一至五月份白菜价格最稳定的城市是()A.甲B.乙C.丙D.丁3.某班派9名同学参加红五月歌咏比赛,他们的身高分别是(单位:厘米):167,159,161,159,163,157,170,159,165.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159,163 B.157,161 C.159,159 D.159,1614.为了预防新冠病毒,6名学生准备了口罩,口罩数量(单位:个)分别为:87、88、73、88、79、8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79 B.87 C.88 D.855.2011年春季因干旱影响,政府鼓励居民节约用水,为了解居民用水情况,在某小区随机抽查了2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表:则关于这2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位数是6吨B.平均数是5.8吨C.众数是6吨D.极差是4吨6.数据5,2,3,0,5的众数是( )A.0 B.3 C.6 D.57.某同学在一次期末测试中,七科的成绩分别是92,100,96,93,96,98,95,则这位同学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93,96 B.96,96 C.96,100 D.93,1008.从整体中抽取一个样本,计算出样本方差为1,可以估计总体方差()A.一定大于1 B.约等于1 C.一定小于1 D.与样本方差无关9.甲、乙两台机床同时生产一种零件,在5天中,两台机床每天出次品的数量如下表:甲0 1 2 0 2乙 2 1 0 1 1关于以上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的平均数相等B.甲、乙的众数相等C.甲、乙的中位数相等D.甲的方差大于乙的方差10.如图是我市4月1日至7日一周内“日平均气温变化统计图”,在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13;13 B.14;10 C.14;13 D.13;1411.为了迎接2022年的冬奥会,中小学都积极开展冰上运动,小明和小刚进行米短道速滑训练,他们的五次成绩如下表所示:设两个人的五次成绩的平均数依次为、,方差依次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C.D.12.某中学为了解学生参加“青年大学习”网上班课的情况,对九年级6个班的学习人数进行了统计,得到各班参加班课的人数数据为5,10,10,12,14,9.对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均数是10B.众数是10C.中位数是11D.方差是23 3二、填空题13.某衬衫店为了准确进货,对一周中商店各种尺码的衬衫的销售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38码的5件、39码的3件、40码的6件、41码的4件、42码的2件、43码的1件.则该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码.14.某校九年级“诗歌大会”比赛中,各班代表队得分如下(单位:分):9,7,8,7,9,7,6,则各代表队得分的中位数是______.15.在学校艺术节文艺汇演中,甲、乙两个舞蹈队队员的身高的方差依次是1.5、2.5,那么身高更整齐的是______队(填“甲”或“乙”).16.某班10名学生校服尺寸与对应人数如图所示,那么这10名学生校服尺寸的中位数为_____cm.17.热爱劳动,劳动最美!某合作学习小组6名同学一周居家劳动的时间(单位:h),分别为:4,3,3,5,5,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18.一组数据3,4,x,6,7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19.数据组:26,28,25,24,28,26,28的众数是.20.若一组数据1,3,5,x,的众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三、解答题21.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某中学要求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建议同学们加强体育锻炼,坚持做“仰卧起坐”等运动项目.开学后,七年级甲、乙两班班主任想了解学生做“仰卧起坐”的情况,他们分别在各自班中随机抽取了5名女生和5名男生,测试了这些学生一分钟所做“仰卧起坐”的个数,测试结果统计如表:甲班组别个数x 人数A 25≤x<30 1B 30≤x<35 3C 35≤x<40 4D 40≤x<45 2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测得的甲班这10名学生所做“仰卧起坐”个数的中位数落在哪个组?(2)求测得的乙班这10名学生所做“仰卧起坐”个数的平均数;(3)请估计这两个班中哪个班的学生“仰卧起坐”做得更好一些?并说明理由.22.某中学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今年“五一”长假期间要求学生参加一项社会调查活动.为此,小明在他所居住小区的600个家庭中,随机调查了50个家庭在新工资制度实施后的收入情况,并绘制了如下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收入取整数,单位:元).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2)这50个家庭收入的中位数落在 小组; (3)请你估算该小区600个家庭中收入较低(不足1400元)的家庭个数大约有多少?23.某市开展“环境治理留住青山绿水,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活动,对其周边的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2018年对A 、B 两区的空气量进行监测,将当月每天的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 )的平均值作为每个月的空气污染指数,并将2018年空气污染指数绘制如下表.据了解,空气污染指数50≤时,空气质量为优:50<空气污染指数100≤时,空气质量为良:100<空气污染指数150≤时,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月份地区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A 区115 108 85 100 95 5080 70 50 50 100 45 B 区1059590 80 90 60 9085 60709045(1)请求出A 、B 两区的空气污染指数的平均数;(2)请从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等统计量中选两个对A区、B区的空气质量进行有效对比,说明哪一个地区的环境状况较好.24.在全民读书月活动中,某校随机调查了部分同学,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费用情况,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调查获取的样本容量是.(直接写出结果)(2)这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是,中位数是.(直接写出结果)(3)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总花费.25.在“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活动中,某社区对居民掌握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情况进行调查.其中A、B两区分别有500名居民,社区从中各随机抽取50名居民进行相关知识测试,并将成绩进行整理得到部分信息:(信息一)A小区50名居民成绩的频数直方图如图(每一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信息二)图中,A小区从左往右第四组的成绩如下75 75 79 79 79 79 80 8081 82 82 83 83 84 84 84(信息三)A、B两小区各50名居民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优秀率(80分及以上为优秀)、方差等数据如下(部分空缺):小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优秀率方差A75.1 79 40%277B75.1 77 76 45%211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求A小区50名居民成绩的中位数;(2)请估计A小区500名居民中能超过平均数的有多少人?(3)请尽量从多个角度比较、分析A,B两小区居民掌握新冠防控知识的情况.26.某市甲、乙两个汽车销售公司,去年一至十月份每月销售同种品牌汽车的情况如图所示:(1)请你根据左图填写右表:销售公司平均数方差中位数众数甲9乙9 17.0 8(2)请你从以下两个不同的方面对甲、乙两个汽车销售公司去年一至十月份的销售情况进行分析: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结合看;②从折线图上甲、乙两个汽车销售公司销售数量的趋势看(分析哪个汽车销售公司较有潜力).27.某中学由6名师生组成一个排球队.他们的年龄(单位:岁)如下:15 16 17 17 17 40 (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为,众数为.(2)用哪个值作为他们年龄的代表值较好?28.某中学对全校学生60秒跳绳的次数进行了统计,全校学生60秒跳绳的平均次数是100次,某班体育委员统计了全班50名学生60秒跳绳的成绩,列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每个分组包括左端点,不包括右端点).(1)该班学生60秒跳绳的平均次数至少是多少?是否超过全校平均次数?(2)该班一个学生说:“我的跳绳成绩在我班是中位数.”请你给出该生跳绳成绩所在的范围.29.某射击队教练为了了解队员训练情况,从队员中选取甲、乙两名队员进行射击测试,相同条件下各射靶5次,成绩统计如下:(1)根据上述信息可知:甲命中环数的众数是环;(2)通过计算说明甲、乙两人的成绩谁比较稳定.(3)如果乙再射击1次,命中8环,那么乙射击成绩的方差会.(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参考答案1.B2.D3.D4.C5.D6.D7.B8.B9.B10.C11.B12.C13.40.14.715.甲16.17017.4.518.219.28.20.221.(1)∵甲班共有10名学生,处于中间位置的是第5、第6个数的平均数,∴测得的甲班这10名学生所做“仰卧起坐”个数的中位数落在C组;(2)乙班这10名学生所做“仰卧起坐”个数的平均数是:110(22+30×3+35×4+37+41)=33(个);(3)甲班的平均数是:110(27×1+32×3+37×4+42×2)=35.5(个),乙班的平均数是:110(22+30×3+35×4+37+41)=33(个),∵35.5>33,∴甲班的学生“仰卧起坐”的整体情况更好一些.22.(1)A区的空气污染指数的平均数是:112(115+108+85+100+95+50+80+70+50+50+100+45)=79;B区的空气污染指数的平均数是:112(105+95+90+80+90+60+90+85+60+70+90+45)=80;(2)∵A区的众数是50,B区的众数是90,∴A地区的环境状况较好.∵A区的平均数小于B区的平均数,∴A区的环境状况较好.24.(1)40;(2)30,50;(3)50500元25.(1)75;(2)240人;(3)从平均数看,两个小区居民对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掌握情况的平均水平相同;从方差看,B小区居民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掌握的情况比A小区稳定;从中位数看,B小区至少有一半的居民成绩高于平均数.26.(1)(2)①甲、乙两个汽车销售公司去年一至十月份的销售平均数一样,都是9辆,但甲销售公司的方差较小,说明甲销售公司的销售情况更稳定。

八年级数学下《数据的分析》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八年级数学下《数据的分析》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11. 平均数:八年级下数学《数据的分析》(1) 算术平均数:一组数据中,有 n 个数据 x 1,x 2, ,x n ,则它们的算术平均数为x = x 1 + x 2 + + x n .n(2) 加权平均数:若在一组数字中,x 1的权为 w 1, x 2的权为 w 2,…, x n的权为 w n,那么x = x 1w 1+ x 2w 2+ + x nw n叫做 x , x ,… x 的加权平均数。

w + w + + w1 2 n其中, w 1 、 w 2 、…、 w n 分别是 x 1 , x 2 ,… x n的权.权的理解:反映了某个数据在整个数据中的重要程度。

权的表示方法:比、百分比、频数(人数、个数、次数等)。

2.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 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4. 极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极差反映的是数据的变化范围。

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一代表数据的总体 “平均水平”。

(受极端值影响)中位数:像一条分界线,将数据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众数:反映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这三个统计量虽反映有所不同,但都可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都可作为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

(中位数,众数不受极端值影响)5. 方差: 设有 n 个数据 x 1,x 2, ,x n , 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x 1 - x )2,(x - x )2 ,…, (x - x )2, 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即用S 2 = 1[(x - x )2 + (x - x )2 + + (x - x )2 ]n 12 n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是嘉淇同学完成的作业,则他做错的题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2.在某校初三年级古诗词比赛中,初三(1)班42名学生的成绩统计如下:分数50 60 70 80 90 100人数 1 2 8 13 14 4 则该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70,80 B.70,90 C.80,90 D.80,1003.射击训练中,甲、乙、丙、丁四人每人射击10次,平均环数均为8.7环,方差分别为S甲2=0.51,S乙2=0.62,S丙2=0.48,S丁2=0.45,则四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B.乙C.丙D.丁4.为了解学校九年级学生某次知识问卷的得分情况,小红随机调查了50名九年级同学,结果如表:知识问卷得分(单位:分)65 70 75 80 85人数 1 15 15 16 3则这50名同学问卷得分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75,75 B.75,80 C.80,75 D.80,855.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数学成绩由研究性学习成绩与期末卷面成绩共同确定,其中研究性学习成绩占40%,期末卷面成绩占60%,小明研究性学习成绩为80分,期末卷面成绩为90分,则小明的学期数学成绩是()A.80分B.82分C.84分D.86分6.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调查了20户家庭莱月的用电量,如表所示则这20户家庭该月用电量的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A.180,160,164 B.160,180;164 C.160,160,164 D.180,180,164 7.为参加电脑汉字输入比赛,甲和乙两位同学进行了6次测试,成绩如下表:甲和乙两位同学6次测试成绩(每分钟输入汉字个数)及部分统计数据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平均数方差甲134 137 136 136 137 136 136 1.0乙135 136 136 137 136 136 136有四位同学在进一步算得乙测试成绩的方差后分别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所以甲的成绩比较稳定;B.乙的方差小于甲的方差,所以乙的成绩比较稳定;C.甲的方差大于乙的方差,所以甲的成绩比较稳定;D.乙的方差大于甲的方差,所以乙的成绩比较稳定;8.已知一组数据:46,44,x,50,48,42的众数是46,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A.44,43 B.43,45C.46,46 D.45,449.某校八年级共有四个班,在一次英语测试中四个班的平均分与各班参加考试的人数如表:班级一班二班三班四班参加人数51 49 50 60班平均分/分83 89 82 79.5则该校八年级参加这次英语测试的所有学生的平均分约为(精确到0.1)()A.83.1分B.83.2分C.83.4分D.83.5分10.某班50名学生的一次安全知识竞赛成绩分布如表所示(满分10分)这次安全知识竞赛成绩的众数是( ) A .5分B .6分C .9分D .10分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一个数B .8,9,9,10,10,1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9C .如果x 1,x 2,x 3,…,x n 的平均数是x ,那么()()()12n x x x x x x 0-+-+⋅⋅⋅+-=D .一组数据的方差是这组数据的极差的平方12.九年级(1)班15名男同学进行引体向上测试,每人只测一次,测试结果统计如下:这15名男同学引体向上数的中位数是( ) A .2 B .3C .4D .5二、填空题13.已知1x ,2x ,3x ,...,20x 的平均数是5,方差是2,则132x +,232x +,332x +, (2032)x +的平均数是_____,方差是____.14.五名学生一分钟跳绳的次数分别为189,195,163,184,20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 15.某公司销售部有五名销售员,2007年平均每人每月的销售额分别是6,8,11,9,8(万元),现公司需增加一名销售员,三人应聘试用三个月,平均每人每月的销售额分别为:甲是上述数据的平均数,乙是中位数,丙是众数,最后录用三人中平均月销售额最高的人是___. 16.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如下表:对于不同的x,则表中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17.一组数据-4,-2,0,2,4的方差是.18.甲、乙、丙三种糖果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5kg种,乙种10kg,丙种10kg混在一起,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__________.19.某中学八年级开展“光盘行动”宣传活动,6个班级参加该活动的人数统计结果为:52,60,62,54,58,62,对于这组统计数据的众数是_____.20.如图,是某班50名同学的视力频数分布直方图,则这个班同学的视力众数为_______.三、解答题21.初二(1)班对数学期末总评成绩规定如下:总评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满分120分)两部分组成,其中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且总评成绩大于或等于100分时,该生综合评定为A等.(1)小敏的考试成绩为90分,它的综合评定有可能达到A等吗?为什么?(2)小浩的平时成绩为120分,综合评定若要达到A等,他的考试成绩至少要多少分?22.在学校组织的科学常识竞赛中,每班参加比赛的人数相同,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相应等级的得分依次记为90分,80分,70分,60分,学校将八年级一班和二班的成绩整理并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此次竞赛中二班成绩在70分以上(包括70分)的人数为;(2)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众数(分)一班77.6 80二班90(3)请从不同角度对这次竞赛成绩的结果进行分析.(至少两个角度)23.甲、乙两校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初中生英语口语竞赛,两校参赛人数相等.比赛结束后,发现学生成绩分别为7分、8分、9分、10分(满分为10分).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分数7分8分9分10分人数11 0 8(1)请将甲校成绩统计表和图2的统计图补充完整;(2)经计算,乙校的平均分是8.3分,中位数是8分,请写出甲校的平均分、中位数;并从平均分和中位数的角度分析哪个学校成绩较好.24.为了参加“中小学生诗词大会”,某校八年级的两班学生进行了预选,其中班上前5名学生的成绩(百分制)分别为:八(1)班:85,86,82,91,86,八(2)班:80,85,85,92,88,通过数据分析,列表如下:(1)直接写出表中a,b,c,d的值;(2)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你认为哪个班前5名同学的成绩较好?请说明理由.25.某校举办的八年级学生数学素养大赛共设3个项目:七巧板拼图,趣题巧解,数学应用,每个项目得分都按一定百分比折算后计入总分,总分高的获胜,下表为小米和小麦两位同学的得分情况(单位:分):七巧板拼图趣题巧解数学应用小米809088小麦908685()1若七巧板拼图,趣题巧解,数学应用三项得分分别40%,20%,40%按折算计入总分,最终谁能获胜?()2若七巧板拼图按20%折算,小麦(填“可能”或“不可能”)获胜.26.城南中学九年级共有12个班,每班48名学生,学校要对该年级学生数学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进行抽样分析,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收集数据(1)若要从全年级学生中抽取一个48人的样本,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有.①随机抽取一个班级的48名学生;②在全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8名学生;③在全年级12个班中分别各随机抽取4名学生.整理数据(2)将抽取的48名学生的成绩进行分组,绘制出的频数分布表和成绩分布扇形统计图如下.请根据图表中数据填空:①C类和D类部分的圆心角度数分别为;;②估计全年级A、B类学生大约一共有名.成绩(单位:分)频数频率分析数据(3)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解学校教学情况,将同层次的城南、城北两所中学的抽样数据进行对比,得下表:你认为哪所学校的教学效果较好?结合数据,请提出一个解释来支持你的观点.27.某公司销售部有营业员15人,该公司为了调动营业员的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管理,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对营业员进行适当的奖励,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月销售目标,公司有关部门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1)直接写出这15名营业员该月销售量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月销售目标,你认为(1)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哪个最适合作为月销售目标?请说明理由.温馨提示:确定一个适当的月销售目标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目标定得太高,多数营业员完不成任务,会使营业员失去信心;如果目标定得太低,不能发挥营业员的潜力.28.下面的表格是李刚同学一学期数学成绩的记录,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考试类别平时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成绩88 86 90 92 90 96(1)李刚同学6次成绩的极差是.(2)李刚同学6次成绩的中位数是.(3)李刚同学平时成绩的平均数是.(4)如果用下图的权重给李刚打分,他应该得多少分?(满分100分,写出解题过程)29.某企业生产部统计了15名工人某月加工的零件数:(1)写出这15人该月加工的零件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若生产部领导把每位工人的月加工零件数定为260件,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参考答案1.C2.C3.D4.C5.D6.A7.B8.C9.B11.C12.C13.17 1814.18915.甲16.1417.818.7.2元.19.6220.4.421.(1)设小敏的平时成绩为x分,根据题意得:90×80%+20%x≥100,解得:x≥140,∵满分是120分,∴小敏的综合评定不可能达到A等;(2)设小浩的考试成绩为x,根据题意得:80%x+20%×120≥100,解得:x≥95,∴他的考试成绩至少要95分.22.(1)一班参赛人数为:6+12+2+5=25(人),∵两班参赛人数相同,∴二班成绩在70分以上(包括70分)的人数为25×84%=21人;(2)二班成绩的平均数:90×44%+80×4%+70×36%+60×16%=77.6(分);二班成绩的中位数:70(分);一班成绩的众数:80(分).填表如下: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众数(分)一班77.68080二班77.6 70 90(3)①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二班的成绩更好一些.②请一班的同学加强基础知识训练,争取更好的成绩.23.(1)根据已知10分的有5人,所占扇形圆心角为90°,可以求出总人数为:5÷90360=20(人),即可得出8分的人数为:20-8-4-5=3(人),画出图形如图:甲校9分的人数是:20-11-8=1(人),(2)甲校的平均分为=120(7×11+8×0+9×1+10×8)=8.3分,分数从低到高,第10人与第11人的成绩都是7分,∴中位数=12(7+7)=7(分);平均分相同,乙的中位数较大,因而乙校的成绩较好.24.(1)86,86,85,8.4;(2)八(1)班前5名同学成绩较好25.(1)小麦获胜;(2)不可能26.(1)②、③;(2)432;(3)本题答案不唯一27.(1)平均数为278,中位数为180,众数为90;(2)中位数最适合作为月销售目标,理由见解析.28.(1)10分;(2)90分;(3)89分;(4)93.5分29.(1)平均数为260(件);中位数为240件;众数为240件;(2)不合理。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为评估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效果,选了8块地作试验田,这8块地的亩产量(单位:kg )分别为1x ,2x ,…,8x ,下面给出的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的是( )A .1x ,2x ,…,8x 的平均数B .1x ,2x ,…,8x 的方差C .1x ,2x ,…,8x 的中位数D .1x ,2x ,…,8x 的众数2.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桐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为95,90,85.则小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 ) A .88.5B .86.5C .90D .90.53.在5轮“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选拔赛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分都是90分,甲的成绩方差是15,乙的成绩的方差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 B .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C .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D .无法确定甲、乙的成绩谁更稳定4.某学习小组的5名同学在一次数学文化节竞赛活动中的成绩分别是:92分,96分,90分,92分,85分,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平均数是92B .中位数是90C .众数是92D .极差是75.某校10名学生参加某项比赛成绩统计如图所示。

对于这10名学生的参赛成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众数是90B .中位数是90C .平均数是90D .参赛学生最高成绩与最低成绩之差是156.方差计算公式()()()()()2222221476787117675s ⎡⎤=-+-+-+-+-⎣⎦中,数字5和7分别表示( ) A .数据个数、平均数 B .方差、偏差 C .众数、中位数D .数据个数、中位数7.通过统计甲、乙、丙、丁四名同学某学期的四次数学测试成绩,得到甲、乙、丙、丁三明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 甲2=17,S 乙2=36,S 丙2=14,丁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单位:分).如下表:则这四名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最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8.若a、b、c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为2,方差为S2,则a+2,b+2,c+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A.2,S2B.4,S2C.2,S2+2 D.4,S2+49.今年上半年,我市某俱乐部举行山地越野车大赛,其中8名选手某项得分如下表:则这8名选手得分的平均数是()A.88 B.87 C.86 D.8510.某小组7名学生的中考体育分数如下:37,40,39,37,40,38,40,该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A.40,37B.40,39C.39,40D.40,3811.某校九年级模拟考试中,1班的六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如下:96,108,102,110,108,82.下列关于这组数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众数是108 B.中位数是105C.平均数是101 D.方差是9312.某公司全体职工的月工资如下:的普通员工最关注的数据是()A.中位数和众数B.平均数和众数C.平均数和中位数D.平均数和极差13.某校八年级(1)班全体学生进行了第一次体育中考模拟测试,成绩统计如下表:根据上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该班一共有42名同学B .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众数是8C .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平均数是27D .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27分14.下面的统计图表示某体校射击队甲、乙两名队员射击比赛的成绩,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甲队员成绩的平均数比乙队员的大B .乙队员成绩的平均数比甲队员的大C .甲队员成绩的中位数比乙队员的大D .甲队员成绩的方差比乙队员的大15.为了解某小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情况,随机对居住在该小区的40名居民一周的体育锻炼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 锻炼时间(时) 3 4 5 6 7 人数(人)6131452这40名居民一周体育锻炼时间的众数和中位数是( ) A .14,5B .14,6C .5,5D .5,6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6.已知一组数据a ,b ,c 的方差为2,那么数据3a +,3b +,3+c 的方差是________.17.一组数据1x ,2x ,3x ,4x ,5x 的平均数是5,方差是3,则143x -,243x -,343x -,443x -,543x -的平均数是________,方差是________.18.若一组数据4,a ,7,8,3的平均是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19.甲、乙两人参加某网站的招聘测试,测试由网页制作和语言两个项目组成,他们各自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应聘者网页制作语言甲8070乙7080该网站根据成绩在两人之间录用了甲,则本次招聘测试中权重较大的是_____项目.20.小明用S2=110[(x1﹣3)2+(x2﹣3)2+…+(x10﹣3)2]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那么x1+x2+x3+…+x10=______.21.一组数据1,0,2,1的方差S2=_____.22.若一组数据4,,5,,7,9x y的平均数为6,众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__.23.甲、乙二人在相同情况下,各射靶10次,两人命中环数的平均数都是7,方差2S甲=2.8,2S乙=1.5,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______.(填“甲”或“乙”)24.某同学记录了自己一周每天的零花钱(单位:元),分别如下:5,4.5,5,5.5,5.5,5,4.5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25.为迎接2018年的体育中考,甲、乙两位同学参加排球训练,体育老师根据训练成绩算出他们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甲2=1.6,S乙2=2.8,则_____(填“甲”或“乙”)成绩较稳定.26.如图,在边长为4的等边ABC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EF AC于点F,G为EF的中点,连接DG,则DG的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7.在推进杭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某校为了考察该校初中生掌握垃圾分类知识的情况,进行了一次测试,并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整理,绘制了如图所示不完整的频数直方图(每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和扇形统计图.(1)求样本容量,并补充完整频数直方图.(2)在抽取的这些学生中,玲玲的测试成绩为85分,你认为85分一定是这些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吗?请简要说明理由.(3)若成绩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为优秀,请估计全校1400名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人数.28.某校举办了一次趣味数学竞赛,满分10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达到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达到90分及以上为优秀,这次竞赛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如下(单位:分)甲组:30,60,60,60,60,60,70,90,90,100;乙组:50,60,60,60,70,70,70,70,80,90.(1)以上成绩统计分析表如表:组别平均分中位数方差合格率优秀率甲组68a37630%乙组b c90%则表中a=,b=,c=.(2)如果你是该校数学竞赛的教练员,现在需要你根据成绩的稳定性选一组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复赛,你会选择哪一组?并说明理由.29.学校为了让同学们走向操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启动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张明和李亮在体育运动中报名参加了百米训练小组.在近几次百米训练中,教练对他们两人的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请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张明13.30.004李亮13.30.02(1)张明第2次的成绩为:秒;(2)张明成绩的平均数为:;李亮成绩的中位数为:;(3)现在从张明和李亮中选择一名成绩优秀的去参加比赛,若你是他们的教练,应该选择谁?请说明理由.30.某公司为了到高校招聘大学生,为此设置了三项测试:笔试、面试、实习.学生的最终成绩由笔试面试、实习依次按3:2:5的比例确定.公司初选了若干名大学生参加笔试,面试,并对他们的两项成绩分别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①公司将笔试成绩(百分制)分成了四组,分别为A组:60≤x<70,B组:70≤x<80,C 组:80≤x<90,D组:90≤x<100;并绘制了如下的笔试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其中,C组的分数由低到高依次为:80,81,82,83,83,84,84,85,86,88,88,88,89.②这些大学生的笔试、面试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最高分如下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最高分笔试成绩81m9297面试成绩80.5848692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这批大学生中笔试成绩不低于88分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2)m=分,若甲同学参加了本次招聘,他的笔试、面试成绩都是83分,那么该同学成绩排名靠前的是成绩,理由是.(3)乙同学也参加了本次招聘,笔试成绩虽不是最高分,但也不错,分数在D组;面试成绩为88分,实习成绩为80分由表格中的统计数据可知乙同学的笔试成绩为分;若该公司最终录用的最低分数线为86分,请通过计算说明,该同学最终能否被录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已知一组数据0,-1,1,2,3,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A. 1B.-1C.D. 22.有甲、乙两班,甲班有m个人,乙班有n个人.在一次考试中甲班平均分是a分,乙班平均分是b分.则甲、乙两班在这次考试中的总平均分是()A.B.C.D.3.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州区30所中学参加了“名著·人生”戏剧展演比赛,最后有13所中学进入决赛,他们的决赛成绩各不相同.某中学已进入决赛且知道自己的成绩,但是否进入前7名,还必须知道这13所中学成绩的()A.中位数B.平均数C.众数D.方差4.“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已成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对某学校青年学校青年教师2016年度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收集的数据统计如表,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该学校中参与调查的青年教师人数为40人B.该学校中青年教师2016年平均每人阅读8本书C.该学校中青年教师2016年度看书数量的中位数为4本D.该学校中青年教师2016年度看书数量的众数为4本5.一组数据6、4、a、3、2的平均数是5,则a的值为()A. 10B. 5C. 8D. 126.某服装厂生产一批男衬衫,经过抽样调查60名中年男子,得知所需衬衫型号的人数如表所示.求出它的中位数是74,众数是76,平均数是7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需78号人数太少,78号的可以不生产B.这批衬衫可以一律按身长是74.6这个平均数生产C.因为众数是76,故76号的生产量要占第一位D.因为中位数是74,故74号的生产量要占第一位7.有100名学生参加两次科技知识测试,条形图显示两次测试的分数分布情况如图所示:根据条形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次测试,最低分在第二次测试中B.第一次测试和第二次测试的平均分相同C.第一次分数的中位数在20~39分数段D.第二次分数的中位数在60~79分数段8.一组数据的方差为s2,将该组每一个数据都乘以4,所得到的一组新数据的方差是()A.B.s2C. 4s2D. 16s2二、填空题9.一组数据201、203、198、199、200、205的平均数为________.10.某次数学测验中,某班六位同学的成绩分别是:86,79,81,86,90,8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11.在“争创美丽校园,争做文明学生”示范校评比活动中,10位评委给某校的评分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这10位评委评分的平均数是________分.12.为了调查某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随机抽查了若干户家庭月用水量,结果如表:则关于这若干户家庭的月用水量,中位数是________吨,月平均用水________吨.13.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占20%,期中占30%,期末占50%,小颖的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85分、90分、92分,则她本学期的学业成绩为90分,这个成绩是________平均数.(填“算术”或“加权”)14.如下表记录的是某班级女生在一次跳绳练习中跳绳的次数及相应的人数,则该班级女生本次练习中跳绳次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15.某小组10个人在一次数学小测试中,有3个人的平均成绩为96,其余7个人的平均成绩为86,则这个小组的本次测试的平均成绩为________.16.某乒乓球训练队共有9名队员,他们的年龄(单位:岁)分别为:12,13,13,14,12,13,15,13,15,则他们年龄的众数为________.三、解答题17.我校50名学生在某一天调查了75户家庭丢弃塑料袋的情况,统计结果如下表: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1)这天,一个家庭一天最多丢弃________个塑料袋.(2)这天,丢弃3个塑料袋的家庭户数占总户数的________.(3)该校所在的居民区共有居民0.8万户,则该区一天丢弃的塑料袋有多少个.18.我国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节约用水是各地的一件大事.某校初三学生为了调查居民用水情况,随机抽查了某小区2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表所示:(1)求这20户家庭月用水量的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2)政府为了鼓励节约用水,拟试行水价浮动政策.即设定每个家庭月基本用水量a(t),家庭月用水量不超过a(t)的部分按原价收费,超过a(t)的部分加倍收费.①你认为以平均数作为该小区的家庭月基本用水量a(t)合理吗?为什么?(简述理由)②你认为该小区的家庭月基本用水量a(t)为多少时较为合理?为什么?(简述理由)19.某次歌咏比赛,得分最高的三名选手的成绩统计如下表:若按算术平均分排出冠军、亚军、季军,则冠军、亚军、季军各是谁?20.某地区教育部门要了解初中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随机调查了本地区500名初中学生一学期阅读课外书的本数,并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反映的信息回答问题.(1)这些课外书籍中,哪类书的阅读数量最大?(2)这500名学生一学期平均每人阅读课外书多少本?(精确到1本)(3)若该地区共有2万名初中学生,请估计他们一学期阅读课外书的总本数.21.小红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理卫生7门学科的总成绩是664分,其中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的总成绩是187分,求小红的外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理卫生5门学科的平均成绩.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练习题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再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1+2+3)÷5=1,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0-1)2+(-1-1)2+(1-1)2+(2-1)2+(3-1)2]=2;故选D.2.【答案】D【解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可得:数据a的权是m,数据b的权是n,所以甲、乙两班在这次考试中的总平均分是.故选D.3.【答案】A【解析】∵共有13所中学参加决赛,取前7名,∴把所有学校的成绩按大小顺序排列,第7名的成绩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所以该学校知道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7名,故选A.4.【答案】B【解析】根据统计表可得出每个月课外阅读书籍的数量,即可求得平均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众数;将这些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依此即可求解.A.8+6+5+10+4+7=40(人),故该学校中参与调查的青年教师人数为40人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B.平均数为:×(15×8+11×6+8×5+4×10+3×4+2×7)=7.3,原来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中间两个数都是4,所以中位数为4,故该学校中青年教师2016年度看书数量的中位数为4本,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D.4出现的次数最多,是10次,众数为4,故该学校中青年教师2016年度看书数量的众数为4本,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5.【答案】A【解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列出方程,解方程可得.∵数据6、4、a、3、2的平均数是5,∴=5,解得:a=10,故选A.6.【答案】C【解析】因为众数是76,说明此型号的衬衫需求最大,故76号的生产量要占第一位.7.【答案】C【解析】解决本题需要从统计图获取信息,由此关键是明确图表中数据的来源及所表示的意义,依据所示的实际意义获取正确的信息.根据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发现:A中,两次测试,最低分在第一次测试中,错误;B中,根据此条形统计图,显然第二次测试的分数明显高于第一次的分数,错误;C中,共有100名学生,所以中位数应是第50和51的平均数,显然第一次测试的中位数落在20~39段内,正确;D中,第二次测试的中位数应落在40~59段内,错误.故选C.8.【答案】D【解析】根据当数据都乘以一个数a时,方差变为原方差a2倍进行解答即可.∵一组数据的方差为s2,∴将该组每一个数据都乘以4,所得到的一组新数据的方差42×s2=16s2,故选D.9.【答案】201【解析】首先求出数据201、203、198、199、200、205的和是多少;然后用所有数据的和除以6,求出数据201、203、198、199、200、205的平均数为多少即可.(201+203+198+199+200+205)÷6=1206÷6=201,∴数据201、203、198、199、200、205的平均数为201.10.【答案】85【解析】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79,81,84,86,86,90,共有6个数,中位数是第3,4个数的平均数,则中位数是(84+86)÷2=85.11.【答案】89【解析】在求n个数的平均数时,如果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3出现f3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f3+…+fk=n),那么这n个数的平均数=.所以,这10位评委评分的平均数是:(80+85×2+90×5+95×2)÷10=89(分).12.【答案】5,4.6【解析】将所有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3,3,4,4,4,5,5,5,5,5,8,则中位数为:5,平均数为:≈4.6.故答案为:5,4.6.13.【答案】加权【解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可得.∵85×20%+90×30%+92×50%=90,∴这个成绩是加权平均数.14.【答案】54【解析】在求n个数的平均数时,如果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3出现f3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f3+…+fk=n),那么这n个数的平均数=.所以,该班级女生本次练习中跳绳次数的平均数是==54. 15.【答案】89【解析】在求n个数的平均数时,如果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3出现f3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f3+…+fk=n),那么这n个数的平均数=.所以,这个小组的本次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9.16.【答案】13【解析】由于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由此可以确定这组数据的众数.依题意得13在这组数据中出现四次,次数最多,则他们年龄的众数为13.17.【答案】解:(1)由表得:一个家庭一天最多丢弃5个塑料袋,故答案为5;(2)30÷75×100%=40%,故答案为40%;(3)×8000=28 800个.【解析】(1)由表直接写出结果;(2)由表看出,75户中丢弃3个塑料袋的家庭户数为30户,再求出所占总户数的百分比;(3)算出75户家庭丢弃塑料袋的总量,再求出该校所在的居民区共有居民0.8万户一天丢弃的塑料袋的总量.18.【答案】解:(1)平均数=(3×4+4×2+5×3+7×6+8×3+9×1+10×1)=6.这组数据是按从小到大排列的,第10,11位,都是7,则中位数为7.因为7出现的次数最多,则该组数据的众数为7,故众数和中位数均为7.(2)①以平均数6作为家庭月用水量a不合理.因为不能满足大多数家庭的月用水量.②以众数(中位数)7作为家庭月用水量a较为合理.因为这样可以满足大多数家庭的月用水量.【解析】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刻画了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是又各有特点,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中位数和众数不受极端值影响.19.【答案】解:王晓丽的平均分为:(98+80+80)÷3=86;李真的平均分为:(95+90+90)÷3=91;林飞扬的平均分为:(80+100+100)÷3=93.∵93>91>86,∴冠军是林飞扬,亚军是李真,季军是王晓丽.【解析】用每个选手的总分除以3,就是这名选手的平均分;求出平均分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即可求解.20.【答案】解:(1)这些类型的课外书籍中,小说类课外书阅读数量最大.(2)(2.0+3.5+6.4+8.4+2.4+5.5)×100÷500=5.64≈6(本).答:这500名学生一学期平均每人阅读课外书6本.(3)2 0000×6=120 000(本)或2×6=12(万本)答:他们一学期阅读课外书的总数是12万本.【解析】由样本的情况可以估算出总体的情况,这在数学统计中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21.【答案】解:∵7门学科的总成绩是664分,其中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的总成绩是187分,∴5门的总分为664-187=477分,∴5门的平均分为477÷5=95.4分.答:小红这5门学科的平均成绩为95.4分.【解析】根据总分和另外两科的分数求得其他5科的总分,进而可以求得平均分.。

《常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某校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中,共有10位评委分别给出某选手的原始评分,在评定该选手成绩时,则从10个原始评分中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得到8个有效评分. 8个有效评分与10个原始评分相比,不变的是()A.平均数B.极差C.中位数D.方差2.某市6月份日平均气温统计如图所示,则在日平均气温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21,21 B.21,21.5 C.21,22 D.22,223.小亮同学想知道自己的体重在班级中是否属于中等水平,则需了解全班同学体重的()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极差4.近年来,我国持续大面积的雾霾天气让环保和健康问题成为焦点.为进一步普及环保和健康知识,我市某校举行了“建设宜居成都,关注环境保护”的知识竞赛,某班的学生成绩统计如下:成绩(分)60708090100人数4812115则该办学生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70分,80分B.80分,80分C.90分,80分D.80分,90分5.在5轮“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选拔赛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分都是90分,甲的成绩方差是15,乙的成绩的方差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B.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C.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D.无法确定甲、乙的成绩谁更稳定6.某学习小组的5名同学在一次数学文化节竞赛活动中的成绩分别是:92分,96分,90分,92分,85分,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平均数是92 B.中位数是90 C.众数是92 D.极差是77.下图是2019年5月17日至31日某市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说明:空气质量指数为0-50、51-100、101-150分别表示空气质量为优、良、轻度污染) 有如下结论:①在此次统计中,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少于轻度污染的天数; ②在此次统计中,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占45; ③20,21,22三日的空气质量指数的方差小于26,27,28三日的空气质量指数的方差. 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 .①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8.一组数据:3,2,5,3,7,5,x ,它们的众数为5,则x =( ) A .2B .3C .5D .79.下表为某校八年级72位女生在规定时间内的立定投篮数统计, 投进的个数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人数37610118137142若投篮投进个数的中位数为a ,众数为b ,则+a b 的值为( ) A .20B .21C .22D .2310.在学校举行的“我为祖国献首歌”的合唱比赛中,六位评委给初三某班的评分分别是:87、90、83、87、87、83,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87,87B .87,85C .83,87D .83,85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一个数B . 8. 99,1010,1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9 C .如果123,,,,n x x x x ⋯的平均数是1,那么()()()121110n x x x -+-+⋯+-= D .一组数据的方差是这组数据的极差的平方12.甲、乙两人各射击6次,甲所中的环数是8,5,5,a ,b ,c ,且甲所中的环数的平均数是6,众数是8;乙所中的环数的平均数是6,方差是4.根据以上数据,对甲,乙射击成绩的正确判断是( ) A .甲射击成绩比乙稳定 B .乙射击成绩比甲稳定C .甲,乙射击成绩稳定性相同D .甲、乙射击成绩稳定性无法比较13.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同学最近几次数学考试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要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同学参加数学比赛,应该选择(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4.一组数据3,4,4,5,若添加一个数4,则发生变化的统计量是( )A .平均数B .众数C .中位数D .方差15.某班体育委员记录了第一小组七位同学定点投篮(每人投10次)的情况,投进篮筐的个数为6,9,5,3,4,8,4,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 .3B .4C .5D .8二、填空题16.某单位要招聘1名英语翻译,对听、说、读、写进行素质测试,小张4项的分数分别为90分、85分、90分、80分.若把听、说、读、写的成绩按3:3:2:2计算,则小张的平均成绩为_____.17.如图是甲、乙两人6次投篮测试(每次投篮10个)成绩的统计图,甲、乙两人测试成绩的方差分别记作2S 甲、2S 乙,则2S 甲____2S 乙.(填“>”,“=”或“<”)18.一组数据4、5、a 、6、8的平均数5x =,则方差2s =________.19.已知一个样本的方差s 2=113[(x 1﹣8)2+(x 2﹣8)2+…+(x 13﹣8)2],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是_____,样本中数据的个数是_____.20.一组数据:1,2,x ,y ,4,6,其中x <y ,中位数是2.5,众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方差是______.21.某班体育委员对本班所有学生一周锻炼时间(单位:小时)进行了统计,绘制了统计图,如图所示,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①该班学生共有44人;②.该班一周锻炼时间为10小时的学生最多;③该班学生一周锻炼时间的中位数是11;④该班学生一周锻炼的平均时间为910111213115++++=小时.22.若5个正整数从小到大排序,其中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5,当这5个正整数的和为最大值时,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23.某样本数据是:2,2,x,3,3,6如果这个样本的众数为2,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24.李老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数学周考成绩,在班级随机抽查了10名学生的成绩,其统计数据如下表:分数(单位:分)126132136138142人数14212则这10名学生的数学周考成绩的中位数是________分.25.现有甲、乙两个合唱队队员的平均身高均为170cm,方差分别是2S甲,2S乙,且22S S<甲乙,则两个队的队员的身高较整齐的是______.26.某班一次数学竞赛考试成绩如下表所示,已知全班共有38人,且众数为60分,中位数为70分,则x2-2y=_________.成绩(分)30405060708090100人数235x6y34三、解答题27.在全民读书月活动中,某校随机调查了部分同学,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费用情况,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调查获取的样本容量是.(直接写出结果)(2)这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是,中位数是.(直接写出结果)(3)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总花费.28.为了倡导“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活动,某市政府决定对市直机关500户家庭的用水情况作一次调查,调查小组随机抽查了其中100户家庭一年的月平均用水量(单位:吨).并将调查结果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1)这10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众数是和中位数是;(2)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市直机关500户家庭中月平均用水量不超过12吨的约有多少户?29.受疫情影响,某地无法按原计划正常开学.在延迟开学期间该地区组织了在线教学活动.开学后,某校针对各班在线教学的个性化落实情况,通过初评决定从甲、乙、丙三个班中推荐一个作为在线教学先进班级,下表是这三个班的五项指标的考评得分表(单位:分):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确定如下的“五项指标的考评得分分析表”中的a、b、c的值:(2)如果学校把“课程设置”、“课程质量”、“在线答疑”、“作业情况”、“学生满意度”这五项指标得分按照2∶2∶3∶1∶2的比例确定最终成绩,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应推荐哪个班为在线教学先进班级?30.每年夏季全国各地总有未成年人因溺水而丧失生命,令人痛心疾首.今年某校为确保学生安全,开展了“远离溺水•珍爱生命”的防溺水安全知识竞赛.现从该校七、八年级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百分制)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成绩得分用x表示,共分成四组:A.80≤x<85,B.85≤x<90,C.90≤x<95,D.95≤x≤100),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七年级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是:99,80,99,86,99,96,90,100,89,82;八年级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在C组中的数据是:94,90,94.。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含答案(往年考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含答案(往年考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数学小组的同学为了解“阅读经典”活动的开展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同学,对他们一周的阅读时间进行了统计,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中位数和众数都是8小时B.中位数是25人,众数是20人C.中位数是13人,众数是20人D.中位数是6小时,众数是8小时2、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年龄/岁13 14 15 16频数 5 15 x 10﹣x对于不同的x,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平均数、中位数B.众数、中位数C.平均数、方差D.中位数、方差3、某同学参加射击训练,共射击了六发子弹,击中的环数分别为5,4,9,7,7,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位数为8B.方差为C.众数为10D.以上均不正确4、将8.5,8.0,8.3,6.0,8.2,8.0,9.0按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计算平均分是()A.8.0B.8.2C.8.3D.8.55、今年世界环境日,某校组织的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参加决赛的6名选手成绩(单位:分)如下:8.5,8.8,9.4,9.0,8.8,9.5,这6名选手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8.8分,8.8分B.9.5分,8.9分C.8.8分,8.9分D.9.5分,9.0分6、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是9.2环,方差分别为S=0.56,S=0.60,S=0.50,S=0.45,则成绩最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7、某校初三5名学生中考体育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12、13、14、15、14,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为()A.14,13B.13,14C.14,13.5D.14,13.68、在某校举行的“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中,有21名同学参加,预赛成绩各不相同,要取前10名参加决赛,小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21名同学成绩的(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以上都不对9、甲、乙两支仪仗队的队员人数相同,平均身高相同,身高的方差分别为,,则甲、乙两支仪仗队的队员身高更整齐的是().A.甲B.乙C.一样D.无法计算10、一组数据1,2,4,x,6,8的众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2B.3C.4D.611、某校有21名同学参加比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要取前11名参加决赛,小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只需再知道这21名同学成绩的()A.中位数B.众数C.平均数D.最高分12、某校四个绿化小组某天的植树棵树如下:10,10,x,8.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9B.10C.11D.1213、甲、乙、丙、丁四位选手各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都是92环,其中甲的成绩的方差为0.015,乙的成绩的方差为0.035,丙的成绩的方差为0.025,丁的成绩的方差为0.027,由此可知()A.甲的成绩最稳定B.乙的成绩最稳定C.丙的成绩最稳定D.丁的成绩最稳定14、河南省某地区今年3月份第一周的最高气温分别为:,,,,,,,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中位数是7B.众数是4C.平均数是4D.方差是615、某青年排球队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这名队员的平均年龄是()年龄人数A. 岁B. 岁C. 岁D. 岁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某校射击队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拔一人参加市运会射击比赛.在选拔赛中,每人射击10次,他们10次成绩的平均数及方差如下表所示.甲乙丙丁平均数/环9.7 9.5 9.5 9.7方差/环2 5.1 4.7 4.5 4.5请你根据表中数据选一人参加比赛,最合适的人选是________.17、某班数学兴趣小组收集了本市4月份30天的日最高气温的数据,经过统计分析获得了两条信息和一个统计表信息1:4月份日最高气温的中位数是15.5℃;信息2:日最高气温是17℃的天数比日最高气温是18℃的天数多4天.4月份日最高气温统计表气温℃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天数/天2 3 ※5 4 ※※2 2 3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4月份最高气温是13℃的有________ 天,16℃的有________ 天,17℃的有________ 天.(2)4月份最高气温的众数是________ ℃,极差是________ ℃.18、一组数据3,5,7,8,4,7的中位数是________.19、数据1,0,5,3,5,π,4的中位数是________.20、据4月13日新华社报道,我国由陈薇院士组织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率先进入第二期临床试验.我们从中选取甲、乙、丙三组各有7名志愿者,测得三组志愿者的体重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8,方差分别为S甲2=36,S乙2=25,S丙2=16,则数据波动最小的一组是________.21、现有甲、乙两支篮球队,每支球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均为1.85米,方差分别为,,则身高较整齐的球队是________队.22、国家将扩大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某小区响应号召调查小区居民上网费用情况,随机抽查了30户家庭的月上网费用,结果如表月网费(元)50 100 150户数(人)15 12 3则关于这30户家庭的月上网费用,中位数是________.23、随机从甲、乙两块试验田中各抽取100株麦苗测量高度,计算平均数和方差的结果为:=13,=13,S甲2=7.5,S乙2=21.6,则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是________(填“甲”或“乙”).24、小明在七年级第二学期的数学成绩如表,如果按如图显示的权重要求,那么小明该学期的总评得分为________.姓名平时期中期末总评小明90 90 8525、要了解某地农户用电情况,抽查了部分农户在某地一个月中用电情况:用电15度的有3户,用电20度的有5户,用电30度的有2户,那么平均每户用电________.三、解答题(共6题,共计25分)26、一个水库养了某种鱼,从中捕捞了20条,称得它们的重量如下:(单位:kg)1.15、1.04、1.11、1.07、1.10、1.32、1.25、1.19、1.15、1.21、1.18、1.14、1.09、1.25、1.21、1.29、1.16、1.24、1.12、1.16,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我们能否据此估计水库中鱼的平均重量?27、你们班的同学中有在同一个月出生的吗?有在同月同日出生的吗?你的同学在哪个月出生最多?做个小调查,看看会有什么有趣的发现.28、某中学举行“中国梦•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根据初赛成绩,初二和初三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二代表队和初三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众数(分)初二85初三85 100(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3)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29、小明、小丽两位同学八年级10次数学单元自我检测的成绩(成绩均为整数,且个位数为0)分别如下图所示:(1)根据上图中提供的数据填写下表:平均成绩(分)中位数(分)众数(分)方差(S2)小明80 80小丽85 260(2)如果将90分以上(含90分)的成绩视为优秀,则优秀率高的同学是谁?(3)根据图表信息,请你对这两位同学各提一条不超过20个字的学习建议.30、公园里有甲、乙两组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组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甲组:13,13,14,15,15,15,15,16,17,17;乙组:3,4,4,5,5,6,6,6,54,57.我们很想了解一下甲、乙两组游客的年龄特征,请你运用“数据的代表”的有关知识对甲、乙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A2、B3、B4、B5、C7、D8、B9、A10、B11、A12、B13、A14、C15、C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1、22、23、25、三、解答题(共6题,共计25分)26、27、28、29、。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经典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经典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若一组数据2,3,4,5,x 的方差与另一组数据5,6,7,8,9的方差相等,则x 的值为( ).A .1B .6C .1或6D .5或6C解析:C【解析】根据数据x 1,x 2,…x n 与数据x 1+a ,x 2+a ,…x n +a 的方差相同这个结论即可解决问题. 解:∵一组数据2,2,4,5,x 的方差与另一组数据5,6,7,8,9的方差相等, ∴这组数据可能是2,3,4,5,6或1,2,3,4,5,∴x=1或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方差、平均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领域结论:数据x 1,x 2,…x n 与数据x 1+a ,x 2+a ,…x n +a 的方差相同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恰好都是9.2环,方差分别是20.56S =甲,20.45S =乙,20.50S =丙,20.60S =丁;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B解析:B【分析】 直接利用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进而分析即可.【详解】解:∵20.56S =甲,20.45S =乙,20.50S 丙=,20.60S =丁,∴2S 乙<2S 丙<2S 甲<2S 丁,∴成绩最稳定的是乙.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差,正确理解方差的意义是解题关键.3.2017年世界未来委员会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授予我国“未来政策奖”,以表彰我国在防治土地荒漠化方面的突出成就.如图是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则荒漠化土地面积是五次统计数据的中位数的年份是( )A .1999年B .2004年C .2009年D .2014年C解析:C【分析】 把数据的年份从小到大排列,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得答案,【详解】把数据的年份从小到大排列为:2014年、1994年、2009年、2004年、1999年, ∵中间的年份是2009年,∴五次统计数据的中位数的年份是2009年,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数序排列,在中间的一个数字(或两个数字的平均值)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4.一组数据:3,2,5,3,7,5,x ,它们的众数为5,则x =( )A .2B .3C .5D .7C解析:C【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众数),直接写出x 的值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一组数据:3,2,5,3,7,5,x ,它们的众数为5,∴5出现的次数最多,故5x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众数的基本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一个数B . 8. 99,1010,1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9 C .如果123,,,,n x x x x ⋯的平均数是1,那么()()()121110n x x x -+-+⋯+-= D .一组数据的方差是这组数据的极差的平方C解析:C【分析】根据中位数以及众数和平均数和极差、方差的定义分别判断得出即可.【详解】A、当数据是奇数个时,按大小排列后,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一个数,数据个数为偶数个时,按大小排列后,最中间的两个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故此选项错误;B、8,9,9,10,10,1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9和10,故此选项错误;C、如果x1,x2,x3,…,x n的平均数是x,那么(x1-x)+(x2-x)+…+(x n-x)=x1+x2+x3+…+x n-n x=0,故此选项正确;D、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极差没有关系,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以及众数和平均数和极差、方差的定义,根据定义举出反例是解题关键.6.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同学最近几次数学考试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要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同学参加数学比赛,应该选择( )A.甲B.乙C.丙D.丁C解析:C【解析】【分析】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选出方差最小,而且平均数较大的同学参加数学比赛.【详解】∵3.6<7.4<8.1,∴甲和丙的最近几次数学考试成绩的方差最小,发挥稳定,∵95>92,∴丙同学最近几次数学考试成绩的平均数高,∴要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同学参加数学比赛,应该选择丙.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7.体育课上,某班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5次短跑训练,要判断哪一位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要比较两名同学成绩的()A.平均数B.方差C.众数D.中位数B解析:B【分析】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反映的是数据的集中趋势,方差反映的是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越不稳定,方差越小,说明这组数据越稳定.【详解】解:由于方差能反映数据的稳定性,故需要比较这两名同学5次短跑训练成绩的方差.故选B.【点睛】考核知识点: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8.测试五位学生的“一分钟跳绳”成绩,得到五个各不相同的数据,在统计时出现了一处错误:将最高成绩写得更高了,则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A.中位数B.平均数C.方差D.极差A解析:A【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解答可得.【详解】解:因为中位数是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重新排列,代表了这组数据值大小的“中点”,不受极端值影响,所以将最高成绩写得更高了,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中位数,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差、极差、中位数和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位数的定义.9.为了帮助我市一名贫困学生,某校组织捐款,现从全校所有学生的捐款数额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捐款数统计如下表:A.1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B.中位数是40C.众数是90D.方差是400D解析:D【分析】根据样本、众数、中位数及方差的定义,结合表格分别进行解答,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10名学生的捐款数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本选项错误;B、中位数是30,故本选项错误;C、众数是30,故本选项错误;D、平均数是:(20×2+30×4+50×3+90)÷10=40(元),则方差是:110×[2×(20﹣40)2+4×(30﹣40)2+3×(50﹣40)2+(90﹣40)2]=40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方差、众数及样本的知识,掌握相关的定义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0.下面的统计图表示某体校射击队甲、乙两名队员射击比赛的成绩,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队员成绩的平均数比乙队员的大B.乙队员成绩的平均数比甲队员的大C.甲队员成绩的中位数比乙队员的大D.甲队员成绩的方差比乙队员的大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甲队员10次射击的成绩分别为6,7,7,7,8,8,9,9,9,10,则中位数882=8,甲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6+3×7+2×8+3×9+10)÷10=8(环),乙队员10次射击的成绩分别为6,7,7,8,8,8,8,9,9,10,则中位数是8,乙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6+2×7+4×8+2×9+10)÷9=8(环),甲队员成绩的方差=110×[(6-8)2+3×(7-8)2+2×(8-8)3+3×(9-8)2+(10-8)2]=1.4;乙队员成绩的方差=110×[(6-8)2+2×(7-8)2+4×(8-8)3+2×(9-8)2+(10-8)2]=1.2,综上可知甲、乙的中位数相同,平均数相同,甲的方差大于乙的方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的定义和公式,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 n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3,另一组数据:3x1﹣2,3x2﹣2,…3x n﹣2的方差是__________.27【分析】根据方差的定义得到把数据x1x2x3…xn都扩大3倍则方差扩大3的平方倍然后每个数据减2方差不变于是得到3x1﹣23x2﹣2…3xn﹣2的方差为27【详解】∵x1x2x3…xn的平均数是解析:27【分析】根据方差的定义得到把数据x1,x2,x3,…x n都扩大3倍,则方差扩大3的平方倍,然后每个数据减2,方差不变,于是得到3x1﹣2,3x2﹣2,…3x n﹣2的方差为27.【详解】∵x1,x2,x3,…x n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3,∴3x1,3x2,…3x n的方差=3×32=27,∴3x1﹣2,3x2﹣2,…3x n﹣2的方差为27.故答案为27.【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12.在学校演讲比赛中,10名选手的成绩统计图如图所示,则这10名选手成绩的平均分是____分.885【分析】首先求出10名选手的总成绩再求出平均分即可【详解】解:根据统计图可知这10名选手成绩的平均分为=885(分)故答案为88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知识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解析:88.5【分析】首先求出10名选手的总成绩,再求出平均分即可.【详解】解:根据统计图可知,这10名选手成绩的平均分为28018559029510⨯+⨯+⨯+⨯=88.5(分),故答案为88.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知识,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3.已知一组数据a ,b ,c 的方差为2,那么数据3a +,3b +,3+c 的方差是________.2【分析】根据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每个数都加3所以波动不会变方差不变【详解】解:设abc 的平均数是d 所以方差不变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公式解题的关键是当数据都加上一个 解析:2【分析】根据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每个数都加3,所以波动不会变,方差不变.【详解】解:设a 、b 、c 的平均数是d,()222211S =()()23a d b d c d ⎡⎤-+-+-=⎢⎥⎣⎦ , ()222221S =33(33)(33)23a d b d c d ⎡⎤+-+++-+++-+=⎢⎥⎣⎦ , ()222221S =()()23a d b d c d ⎡⎤-+-+-=⎢⎥⎣⎦, 所以方差不变.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公式,解题的关键是当数据都加上一个数时,方差不变. 14.今年某果园随机从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枇杷树中各选了5棵,每棵产量的平均数x (单位:千克)及方差S 2(单位:千克2)如表所示:__.甲【分析】先比较平均数得到甲和乙产量较高然后比较方差得到甲比较稳定【详解】解:因为甲乙的平均数比丙大所以甲乙的产量较高又甲的方差比乙小所以甲的产量比较稳定即从这三个品种中选出一种产量既高又稳定的枇杷 解析:甲【分析】先比较平均数得到甲和乙产量较高,然后比较方差得到甲比较稳定.【详解】解:因为甲、乙的平均数比丙大,所以甲、乙的产量较高,又甲的方差比乙小,所以甲的产量比较稳定,即从这三个品种中选出一种产量既高又稳定的枇杷树进行种植,则应选的品种是甲; 故答案为:甲.本题考查了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也考查了平均数.15.若这8个数据-3, 2,-1,0,1,2,3,x的极差是11,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15或-05【分析】根据极差的概念求出x的值然后根据平均数的概念求解【详解】一组数据-32-10123x的极差是11当x为最大值时x﹣(﹣3)=11x=8平均数是:;当x是最小值时3﹣x=11解得:解析:1.5或-0.5【分析】根据极差的概念求出x的值,然后根据平均数的概念求解.【详解】一组数据-3, 2,-1,0,1,2,3,x的极差是11,当x为最大值时,x﹣(﹣3)=11,x=8,平均数是:[3+ 2+1+0+1+2+3+8]8 1.5--÷=();当x是最小值时,3﹣x=11,解得:x=﹣8,平均数是:[3+ 2+1+0+1+2+3+(8)]80.5--÷=-()-,故答案为:1.5或-0.5【点睛】本题考查了极差和平均数,掌握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极差就是这组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解题的关键16.某班体育委员对本班所有学生一周锻炼时间(单位:小时)进行了统计,绘制了统计图,如图所示,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①该班学生共有44人;②.该班一周锻炼时间为10小时的学生最多;③该班学生一周锻炼时间的中位数是11;④该班学生一周锻炼的平均时间为910111213115++++=小时.①②④【解析】【分析】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到一共多少人然后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即可求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详解】由统计图可知锻炼9小时的有6人锻炼10小时的有9人锻炼11小时的解析:①②④【解析】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到一共多少人,然后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即可求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详解】由统计图可知锻炼9小时的有6人,锻炼10小时的有9人,锻炼11小时的有10人,锻炼12小时的有8人,锻炼13小时的有7人,故该班学生共有6+9+10+8+7=40人,因此①错误;从统计图可以看出,该班一周锻炼时间为11小时的学生最多,因此②错误;该班学生一周锻炼时间的中位数是11小时,故③正确;该班学生一周锻炼的平均时间为69+910+1110+128+137=11.02540⨯⨯⨯⨯⨯小时,故④错误.故错误的有①②④【点睛】题考查折线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中位数的定义,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7.某同学记录了自己一周每天的零花钱(单位:元),分别如下:5,4.5,5,5.5,5.5,5,4.5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55【解析】【分析】根据众数和平均数的定义求解【详解】解:5出现了三次出现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5这组数据的平均数=(5+45+5+55+55+5+4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考查平解析:5 5【解析】【分析】根据众数和平均数的定义求解.【详解】解:5出现了三次,出现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5,这组数据的平均数=17(5+4.5+5+5.5+5.5+5+4.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求法以及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18.若5个正整数从小到大排序,其中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5,当这5个正整数的和为最大值时,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136【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先求出后三位数由和为最大值求出前两个数然后求方差即可【详解】解:因为五个正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后其中中位数是4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5所以这5个数据分别是xy4【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先求出后三位数,由和为最大值求出前两个数,然后求方差即可.【详解】解:因为五个正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后,其中中位数是4,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5.所以这5个数据分别是x,y,4,5,5,且x y 4<<,当这5个整数的和最大时,整数x,y 取最大值,此时x 2y 3==,, 所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1192345555x =++++=, 22222211919191919S 23455555555⎡⎤⎛⎫⎛⎫⎛⎫⎛⎫⎛⎫=-+-+-+-+-⎢⎥ ⎪ ⎪ ⎪ ⎪ ⎪⎝⎭⎝⎭⎝⎭⎝⎭⎝⎭⎢⎥⎣⎦=1.36 【点睛】此题考查了中位数、众数的概念,牢记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19.一组数据2、3、5、6、x 的平均数正好也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正整数x 为_____.-149【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表示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进行讨论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数据2356x 的平均数是=∴当x=-1时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中位数也是3;当x=4时这组数解析:-1、4、9【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表示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进行讨论,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数据2、3、5、6、x 的平均数是23565x ++++=165x +, ∴当x=-1时,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中位数也是3;当x=4时,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中位数也是4;当x=9时,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中位数也是5;∴x=-1,4或9;故答案为-1,4或9.【点睛】 此题考查了中位数和平均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20.现有甲、乙两个合唱队队员的平均身高均为170cm ,方差分别是2S 甲,2S 乙,且22S S <甲乙,则两个队的队员的身高较整齐的是______.甲【解析】【分析】根据方差小的身高稳定判断即可【详解】现有甲乙两个合唱队队员的平均身高均为170cm 方差分别是且则两个队的队员的身高较整齐的是甲故答案为:甲【点睛】此题考查了方差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解析:甲 【解析】 【分析】根据方差小的身高稳定判断即可. 【详解】现有甲、乙两个合唱队队员的平均身高均为170cm ,方差分别是2S 甲,2S 乙,且22S S 甲乙,则两个队的队员的身高较整齐的是甲, 故答案为:甲 【点睛】此题考查了方差,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三、解答题21.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零花钱的使用情况,校团委随机调查了本校七年级部分学生每人一周的零花钱数额,并绘制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统计图(部分未完成),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校团委随机调查了多少学生?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 (2)表示“50元”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3)某地发生自燃灾害后,七年级800名学生每人自发地捐出一周零花钱的一半,以支援灾区恢复生产,请估算七年级学生捐款多少元?解析:(1)40;补图见详解;(2)36°;(3)13200元. 【分析】(1)用捐款40元的人数除以所占百分比即可求出调查的学生数,用调查的学生数乘以15%求出捐款20元的学生数,不去统计图即可;(2)用捐款50元的学生人数除以调查总人次再乘以360°即可求解; (3)计算出本次调查的平均数,再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解:(1)10÷25%=40(人), 40×15%=6(人),∴校团委随机调查了40名学生,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2)表示“50元”的扇形的圆心角为4360=3640⨯︒︒; (3)206302040105041800=13200402⨯+⨯+⨯+⨯⨯⨯(元),答:七年级学生捐款约为13200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加权平均数等知识,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关联量求出各组数据是解题关键.22.为了强化暑期安全,在放暑假前夕,某校德育处利用班会课对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名为“暑期学生防溺水”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结束后为了解全校各班学生对防溺水知识的掌握程度,德育处对他们进行了相关的知识测试.现从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各随机抽取了15名学生的测试成绩,得分用x 表示,共分成4组::6070A x ≤<,:7080B x ≤<,:8090C x ≤<,:90100D x ≤≤,对得分进行整理分析,给出了下面部分信息: 初一的测试成绩在C 组中的数据为:81,85,88.初二的测试成绩:76,83,71,100,81,100,82,88,95,90,100,86,89,93,86.成绩统计表如下:(2)通过以上数据分析,你认为______(填“初一”或“初二”)学生对暑期防溺水知识的掌握更好?请写出一条理由:________.(3)若初一、初二共有800名学生,请估计此次测试成绩达到90分及以上的学生约有多少人?解析:(1)85,100;(2)初二,在平均数相同时,初二的众数(中位数)更大;(3)320人. 【分析】(1)根据条形图排序中位数在C 组数据为81,85,88.根据中位数定义知中位数位于(15+1)÷2=8位置,第8个数据为85,将初二的测试成绩重复最多是3次的100即可; (2)由平均数相同,从众数和中位数看,初二众数100,中位数86都比初一大即可得出结论;(3)求出初一初二 90分以上占样本的百分比,此次测试成绩达到90分及以上的学生约:总数×样本中90分以上的百分比即可. 【详解】解:(1)A 与B 组共有6个,D 组有6个为此中位数落在C 组,而C 组数据为81,85,88.根据中位数定义知中位数在(15+1)÷2=8位置上, 第8个数据为85, 中位数为85,85a ,观察初二的测试成绩,重复次数最多是3次的100, 为此初二的测试成绩的众数为100,100b =;(2)初二,从众数和中位数看,初二众数100,中位数86都比初一大,在平均数相同时,初二的众数(中位数)更大;说明初二的大部分学生的测试成绩优于初一; (3)初一:90100D x ≤≤,由6人,初二90分以上有6人,初一初二 90分以上占样本的百分比为66100%=40%30+⨯, 此次测试成绩达到90分及以上的学生约:80040%320⨯=, 答:此次测试成绩达到90分及以上的学生约有320人. 【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利用中位数和众数进行决策,利用样本的百分含量估计总体的数量,掌握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利用中位数和众数进行决策,利用样本的百分含量估计总体的数量是解题关键.23.濮阳市团委举办“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知识竞赛,甲乙两所学校参赛人数相等,比赛结束后,发现学生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90分,100分,并根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乙校成绩统计表分数(分)人数(人)707809011008(1)请你将图②中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图①中,90分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 °;图③中80分有人.(3)分别求甲、乙两校成绩的平均分;(4)经计算知S2甲=135,S2乙=175,请你根据这两个数据,对甲、乙两校成绩作出合理评价.解析:(1)见解析;(2)108,4;(3)甲校85分,乙校85分;(4)见解析【分析】(1)甲校得“90分”的有6人,占调查人数的30%,可求出调查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其它分数段的人数,求出得100分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2)用360 乘以得90分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求出90分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用总人数减去乙校其它分数段的人数求出得80分的人数;(3)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出甲校和乙校的平均成绩;(4)从方差的大小,得出数据的离散程度.【详解】解:(1)甲校参赛的总人数是:630%20÷=(人),100分的人数有:206365---=(人),补全统计图如下:(2)图①中,90分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36030%108︒⨯=︒,图③中80分有:207184---=(人),故答案为:108,4;(3)甲校的平均成绩是:1(7068039061005)8520⨯+⨯+⨯+⨯=(分),乙校的平均成绩是:1(7078049011008)8520⨯+⨯+⨯+⨯=(分).(4)甲、乙两校的平均分相同,22135175S S=<=乙甲,∴甲校的成绩离散程度较小,比较稳定.【点睛】此题考查中位数、平均数的意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理解各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正确解答的前提.24.某公司销售部有营业员15人,该公司为了调动营业员的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管理,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对营业员进行适当的奖励,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月销售目标,公司有关部门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月销售量/件数177048022018012090人数113334(1)直接写出这15名营业员该月销售量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月销售目标,你认为(1)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哪个最适合作为月销售目标?请说明理由.解析:(1)平均数为278,中位数为180,众数为90;(2)中位数最适合作为月销售目标,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以及求解方法分别进行求解即可;(2)分析不低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人数,根据题意进行确定即可.【详解】(1)这15名销售人员该月销售量数据的平均数为177048022031803120390415++⨯+⨯+⨯+⨯=278,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为180,故中位数180, 数据90出现了4次,出现次数最多,故众数为90; (2)中位数最适合作为月销售目标.理由如下:在这15人中,月销售额不低于278(平均数)件的有2人,月销售额不低于180(中位数)件的有8人,月销售额不低于90(众数)件的有15人.所以,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营销人员都能够达到月销售目标,(1)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中位数最适合作为月销售目标.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意义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过点C 作BD 的平行线,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E . (1)求证:四边形OCED 是矩形;(2)若CE=1,DE=2,ABCD 的面积是 .解析:(1)证明见解析;(2)4. 【解析】【分析】(1)欲证明四边形OCED 是矩形,只需推知四边形OCED 是平行四边形,且有一内角为90度即可;(2)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和菱形的面积公式解答. 【详解】(1)∵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C ⊥BD , ∴∠COD=90°. ∵CE ∥OD ,DE ∥OC , ∴四边形OCED 是平行四边形, 又∠COD=90°,∴平行四边形OCED 是矩形;(2)由(1)知,平行四边形OCED 是矩形,则CE=OD=1,DE=OC=2.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C=2OC=4,BD=2OD=2, ∴菱形ABCD 的面积为:12AC•BD=12×4×2=4,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判定及性质、菱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重庆某中学为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开展了“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知识竞赛活动.初一、初二年级各500人,为了调查竞赛情况,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收集数据:从初一、初二年级各抽取20名同学的测试成绩(单位:分),记录如下:初一:68、79、100、98、98、86、88、99、100、93、90、100、80、76、84、98、99、86、98、90初二:92、89、100、99、98、94、100、62、100、86、75、98、89、100、100、68、79、100、92、89 整理数据: 表一分析数据: 表二得出结论:(1)在表中:m =_______,n =_______,x =_______,y =_______; (2)得分情况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填初一或初二);(3)估计该校初一、初二年级学生本次测试成绩中可以得满分的人数共有多少人? 解析:(1)2,5,93,98;(2)初一;(3)225 【分析】(1)根据给出的初一20名同学测试成绩,成绩在7080x ≤<范围内的共有2名,可知m 值,成绩在8090x ≤<范围内的有5名,可得n 值,再根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即可得出x 、y ;(2)判断哪个年级得分情况较稳定,根据方差的意义即可得出答案;(3)先求出各年级满分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用该校各年级的总人数分别乘以得满分的人。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数据的分析》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数据的分析》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反映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是( ) A .极差B .方差C .众数D .平均数2.已知5个数1a 、2a 、3a 、4a 、5a 的平均数是a ,则数据11a +、22a +、33a +、44a +、55a +的平均数为( )A .aB .3a +C .56a D .15a +3.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5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50B .52C .48D .24.某校篮球队10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则篮球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年龄 13 14 15 16 人数2341A .15,15B .14,15C .14,14.5D .15,14.55.为了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优惠,相关部门拟确定一个折扣线,计划使50%左右的人获得折扣优惠.某市针对乘坐地铁的人群进行了调查.调查小组在各地铁站随机调查了该市1000人上一年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单位:元),绘制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最集中的区域在80~100元范围内; ②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的平均数范围是40~60元范围内; ③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的中位数在60~100元范围内; ④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达到80元以上的人可以享受折扣.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③④D .①②6.某次知识竞赛中,两组学生成绩如下表,通过计算可知两组的方差为S 2甲172=,S 2乙256=,下列说法:①两组的平均数相同;②甲组学生成绩比乙组学生成绩稳定;③甲组成绩的众数>乙组成绩的众数;④两组成绩的中位数均是80,但成绩 80的人数甲比乙组多,从中位数来看,甲组成绩总体比乙组好;⑤成绩高于或等于90分的人数乙组比甲组多,高分段乙组成绩比甲组好.其中正确的有()个A.2 B.3 C.4 D.57.一组数据3,4,6,8,8,9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7,8 B.7,8,5 C.5,8 D.7,5,78.今年上半年,我市某俱乐部举行山地越野车大赛,其中8名选手某项得分如下表:得分82858890人数1232则这8名选手得分的平均数是()A.88 B.87 C.86 D.859.体育课上,某班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5次短跑训练,要判断哪一位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要比较两名同学成绩的()A.平均数B.方差C.众数D.中位数10.实施新课改以来,某班学生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值周班长小兵每周对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分,下表是其中一周的评分结果“分值”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89,90 B.90,90 C.88,95 D.90,9511.为了帮助我市一名贫困学生,某校组织捐款,现从全校所有学生的捐款数额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捐款数统计如下表:捐款金额/20305090元人数2431A.1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B.中位数是40C .众数是90D .方差是40012.为了解某校计算机考试情况,抽取了50名学生的计算机考试成绩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所示,则50名学生计算机考试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 考试分数(分) 20 16 12 8 人数241853A .20,16B .l6,20C .20,l2D .16,l2二、填空题13.已知一组样本数据1x ,2x ,3x ,⋅⋅⋅,n x 的平均数为2,方差为3,则数据12+5x ,22+5x ,325x +,⋅⋅⋅,2+5n x 的平均数为__________,方差为__________.14.若一组数据1,2,a ,3,5的平均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______. 15.根据李飞与刘亮射击训练的成绩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若要推荐一位成绩较稳定的选手去参赛,应推荐______.16.若样本数据1,2,3,2的平均数是a ,中位数是b ,众数是c ,则数据a ,b ,c 的方差是___.17.一组数据2、3、5、6、x 的平均数正好也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正整数x 为_____.18.如果一组数据 -2,0,1,3,x 的极差是7,那么x 的值是___________. 19.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s 2=14[(x 1﹣6)2+(x 2﹣6)2+(x 3﹣6)2+(x 4﹣6)2],那么这组数据的总和为_____.20.某班一次数学竞赛考试成绩如下表所示,已知全班共有38人,且众数为60分,中位数为70分,则x 2-2y=_________. 成绩(分)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人数235x6y34三、解答题21.在推进杭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某校为了考察该校初中生掌握垃圾分类知识的情况,进行了一次测试,并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整理,绘制了如图所示不完整的频数直方图(每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和扇形统计图.(1)求样本容量,并补充完整频数直方图.(2)在抽取的这些学生中,玲玲的测试成绩为85分,你认为85分一定是这些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吗?请简要说明理由.(3)若成绩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为优秀,请估计全校1400名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人数.22.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零花钱的使用情况,校团委随机调查了本校七年级部分学生每人一周的零花钱数额,并绘制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统计图(部分未完成),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校团委随机调查了多少学生?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2)表示“50元”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3)某地发生自燃灾害后,七年级800名学生每人自发地捐出一周零花钱的一半,以支援灾区恢复生产,请估算七年级学生捐款多少元?23.学校广播站要招聘一名播音员,考查形象、知识面、普通话三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百分制计分).若按形象占10%,知识面占40%,普通话占50%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最后评定的总成绩.李颖和张明两位同学的各项成绩如表所示:项目形象知识面普通话选手李颖708088张明8075x(2)若张明同学要在总成绩上超过李颖同学,求x的范围.24.某初中要调查学校学生(总数 1000 人)双休日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一部分学生,调查得到的数据分别制成频数直方图(如图 1)和扇形统计图(如图 2).(1)请补全上述统计图(直接填在图中);(2)试确定这个样本的中位数和众数;(3)请估计该学校 1000 名学生双休日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 4 小时的人数.25.为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李老师随机调查了一部分学生,得到了他们上周双休日课外阅读时间(记为t,单位:h)的一组样本数据,其部分条形图和扇形图如下:(1)请补全条形图和扇形图;(2)试确定这组样本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3)估计全班学生上周双休日的平均课外阅读时间.26.某班级从甲、乙两位同学中选派一人参加知识竞赛,老师对他们的五次模拟成绩(单位:分)进行了整理,并计算出甲成绩的平均数是80分,甲、乙成绩的方差分别是320,40,但绘制的统计图表尚不完整.甲、乙两人模拟成绩统计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甲成绩901009050a乙成绩8070809080甲、乙两人模拟成绩折线图根据以上信息,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a(2)请完成图中表示甲成绩变化情况的折线;(3)求乙成绩的平均数;(4)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分析,谁将被选中.【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根据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能反映数据的波动范围大小解答.【详解】解:反映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是极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极差、方差、众数以及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能反映数据的波动范围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B 【分析】根据数据11a +、22a +、33a +、44a +、55a +比数据1a 、2a 、3a 、4a 、5a 的和多15,可得数据11a +、22a +、33a +、44a +、55a +的平均数比a 多3,据此求解即可 【详解】解:a+()()24512345132+4+51+3+-+a a a a a a a a a a ++++++++⎡⎤⎣⎦ ÷5 =a+[1+2+3+4+5] ÷5 =a+15÷5 =a+3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察了算术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解题关键是判断出:数据11a +、22a +、33a +、44a +、55a +比数据1a 、2a 、3a 、4a 、5a 的平均数多3.3.B解析:B 【详解】解:由题意知,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1n[(1x ﹣50)+(2x ﹣50+…+(n x ﹣50)]= 1n[(12x x ++…+n x )﹣50n]=2, ∴1n(12x x ++…+n x )﹣50=2, ∴1n(12x x ++…+n x )=52, 即原来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52. 故选B .4.D解析:D 【分析】众数就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而中位数就是大小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根据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在这10名队员的年龄数据里,15岁出现了4次,次数最多,因而众数是15; 10名队员的年龄数据里,第5和第6个数据分别为14,15,其平均数141514.52+=,因而中位数是14.5.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5.C解析:C【分析】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的数据,求得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①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可得众数为60−80元范围,故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最集中的区域在60−80元范围内,故①不正确;②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的平均数=876001000=87.6=87.6元,所以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的平均数范围是80~100元,故②错误;③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的中位数约为80元,在60~100元范围内,故③正确;④为了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优惠,若使50%左右的人获得折扣优惠,则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达到80元以上的人可以享受折扣,故④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平均数以及中位数的应用,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6.C解析:C【分析】根据中位数、众数、方差、平均数的概念来解答.【详解】解:①平均数:甲组:(50×2+60×5+70×10+80×13+90×14+100×6)÷50=80,乙组:(50×4+60×4+70×16+80×2+90×12+100×12)÷50=80,②S甲2=172<S乙2=256,故甲组学生成绩比乙组学生成绩稳定;③甲组成绩的众数90>乙组成绩的众数70;④成绩≥80的人数甲组33人比乙组26人多;从中位数来看,甲组成绩80=乙组成绩80,故错误.⑤成绩高于或等于90分的人数乙组24人比甲组20人多,高分段乙组成绩比甲组好.故①②③⑤正确.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定义性质.7.A解析:A【分析】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据此可得答案.【详解】解: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3、4、6、8、8、9,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6+8)÷2=7,众数为8.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8.B解析:B【分析】由表可知,得分82的有1人,得分85的有2人,得分88的有3人,得分90的有2人.再根据平均数概念求解;【详解】解:(82×1+85×2+88×3+90×2)÷8= 87(分),所以平均数是87分.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9.B解析:B【分析】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反映的是数据的集中趋势,方差反映的是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越不稳定,方差越小,说明这组数据越稳定.【详解】解:由于方差能反映数据的稳定性,故需要比较这两名同学5次短跑训练成绩的方差.故选B.【点睛】考核知识点: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10.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找出从小到大排列后最中间的数和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可.【详解】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84,89,90,90,90,91,96,最中间的数是90,则中位数是90;90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90;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11.D解析:D【分析】根据样本、众数、中位数及方差的定义,结合表格分别进行解答,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10名学生的捐款数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本选项错误;B、中位数是30,故本选项错误;C、众数是30,故本选项错误;D、平均数是:(20×2+30×4+50×3+90)÷10=40(元),则方差是:110×[2×(20﹣40)2+4×(30﹣40)2+3×(50﹣40)2+(90﹣40)2]=40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方差、众数及样本的知识,掌握相关的定义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2.A解析:A【解析】【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详解】解:在这一组数据中20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20;将这组数据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16,16,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6.故选:A.【点睛】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二、填空题13.912【分析】利用平均数求法和方差的方法分别列式求得平均数和方差得出答案即可【详解】∵x1x2…xn 的平均数为2∴x1+x2+…+xn=2n ∴=2×2+5=9∵原平均数为2新数据的平均数变为9则原来解析:9 12【分析】利用平均数求法和方差的方法分别列式求得平均数和方差得出答案即可.【详解】∵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2,∴x 1+x 2+…+x n =2n , ∴12252525n x x x n++++⋯++ =2×2+5=9, ∵原平均数为2,新数据的平均数变为9,则原来的方差S 12=1n [(x 1-2)2+(x 2-2)2+…+(x n -2)2]=3, 现在的方差S 22=1n [(2x 1+5-9)2+(2x 2+5-9)2+…+(2x n +5-9)2] =1n[4(x 1-2)2+4(x 2-2)2+…+4(x n -2)2]=4×3=12. 故答案为:9,12.【点睛】此题考查平均数与方差的意义,掌握平均数与方差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4.【分析】根据题意可得×(1+3+2+5+a)=3解这个方程就可以求出a 的值;根据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出样本标准差【详解】根据题意由平均数的定义得×(1+3+2+5+a)=3解得a=4所以方差为:S【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15×(1+3+2+5+a)=3,解这个方程就可以求出a 的值;根据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出样本标准差.【详解】 根据题意 由平均数的定义得15×(1+3+2+5+a)=3, 解得,a=4.所以方差为:S 2=()()()()()2222213-1+3-3+3-2+3-5+3-4=5⎡⎤⨯⎣⎦2,.【点睛】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概念,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计算公式.15.刘亮【解析】【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得出两人射击成绩再计算出两人成绩的方差据此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解:李飞的成绩为58978910897则李飞成绩的平均数为=8所以李飞成绩的方差为×(5-8)2+2×解析:刘亮【解析】【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得出两人射击成绩,再计算出两人成绩的方差,据此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解:李飞的成绩为5、8、9、7、8、9、10、8、9、7, 则李飞成绩的平均数为57283931010+⨯+⨯+⨯+=8, 所以李飞成绩的方差为110×[(5-8)2+2×(7-8)2+3×(8-8)2+3×(9-8)2+(10-8)2]=1.8; 刘亮的成绩为7、8、8、9、7、8、8、9、7、9, 则刘亮成绩的平均数为73849310⨯+⨯+⨯=8, ∴刘亮成绩的方差为110×[3×(7-8)2+4×(8-8)2+3×(9-8)2]=0.6, ∵0.6<1.8,∴应推荐刘亮,故答案为:刘亮.【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与方差,解题关键是根据折线统计图得出解题所需数据及方差的计算公式. 16.0【解析】【分析】先确定出abc 后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abc 的方差【详解】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c 的方差故答案是:0【点睛】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各概念的含义解析:0.【解析】【分析】先确定出a ,b ,c 后,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a ,b ,c 的方差.【详解】解:平均数()123242a =+++÷=;中位数()2222b =+÷=;众数2c =;a ∴,b ,c 的方差(222[(22)(22)22)30⎤=-+-+-÷=⎦.故答案是:0.【点睛】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各概念的含义.17.-149【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表示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进行讨论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数据2356x的平均数是=∴当x=-1时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中位数也是3;当x=4时这组数解析:-1、4、9【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表示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进行讨论,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数据2、3、5、6、x的平均数是23565x++++=165x+,∴当x=-1时,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中位数也是3;当x=4时,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中位数也是4;当x=9时,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中位数也是5;∴x=-1,4或9;故答案为-1,4或9.【点睛】此题考查了中位数和平均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18.5或-4【解析】【分析】根据极差的定义求解分两种情况:x为最大值或最小值【详解】一组数据-2013x的极差是7当x为最大值时x-(-2)=7解得x=5;当x是最小值时3-x=7解得:x=-4故答案为解析:5或-4,【解析】【分析】根据极差的定义求解.分两种情况:x为最大值或最小值.【详解】一组数据-2,0,1,3,x的极差是7,当x为最大值时,x-(-2)=7,解得x=5;当x是最小值时,3-x=7,解得:x=-4.故答案为:5或-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极差的定义,正确理解极差的定义,能够注意到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9.24【分析】根据方差公式S2=(x1﹣)2+(x2﹣)2+…+(xn﹣)2中各个字母表示的意义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数据个数是4从而得出这组数据的总和【详解】∵s2=(x1﹣6)2+(x2﹣6)2 解析:24【分析】根据方差公式S2=1n[(x1﹣x)2+(x2﹣x)2+…+(x n﹣x)2]中各个字母表示的意义,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数据个数是4,从而得出这组数据的总和.【详解】∵s2=14[(x1﹣6)2+(x2﹣6)2+(x3﹣6)2+(x4﹣6)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数据个数是4,∴这组数据的总和为4×6=24.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定义: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x,则方差S2=1n[(x1﹣x)2+(x2﹣x)2+…+(x n﹣x)2].20.50【分析】由于全班共有38人则x+y=38-(2+3+5+6+3+4)=15结合众数为50分中位数为60分分情况讨论即可确定xy之值从而求出x2-2y之值【详解】∵全班共有38人∴x+y=38-(解析:50【分析】由于全班共有38人,则x+y=38-(2+3+5+6+3+4)=15,结合众数为50分,中位数为60分,分情况讨论即可确定x、y之值,从而求出x2-2y之值.【详解】∵全班共有38人,∴x+y=38-(2+3+5+6+3+4)=15,又∵众数为60分,∴x≥8,当x=8时,y=7,中位数是第19,20两个数的都为70分,则中位数为70分,符合题意;当x=9时,y=6,中位数是第19,20两个数的平均数,则中位数为(60+70)÷2=65分,不符合题意;同理当x=10,11,12,13,14,15时,中位数都不等于70分,不符合题意.则x=8,y=7.则x2-2y=64-14=50.故答案为5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关键是根据众数的人数和中位数的数值进行分类讨论x、y的取值.三、解答题21.(1)50;见解析;(2)不一定;见解析;(3)728【分析】(1)由总人数为100可得m的值,从而补全图形;(2)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判断即可得;(3)样本中成绩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占调查人数的161050+,因此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列出算式1610140050+⨯,求解可得结果.【详解】解:(1)样本容量是:10÷20%=50.70≤a<80的频数是50−4−8−16−10=12(人),补全图形如下:(2)不一定是这些学生成绩的中位数.理由:将50名学生知识测试成绩从小到大排列,第25、26名的成绩都在分数段80≤a≤90中,他们的平均数不一定是85分,因为25、26的成绩的平均数才是整组数据的中位数.(3)全校1400名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人数为:161014007285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统计量的选择,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2.(1)40;补图见详解;(2)36°;(3)13200元.【分析】(1)用捐款40元的人数除以所占百分比即可求出调查的学生数,用调查的学生数乘以15%求出捐款20元的学生数,不去统计图即可;(2)用捐款50元的学生人数除以调查总人次再乘以360°即可求解;(3)计算出本次调查的平均数,再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1)10÷25%=40(人),40×15%=6(人),∴校团委随机调查了40名学生,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2)表示“50元”的扇形的圆心角为4360=36 40⨯︒︒;(3)206302040105041800=13200402⨯+⨯+⨯+⨯⨯⨯(元),答:七年级学生捐款约为132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加权平均数等知识,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关联量求出各组数据是解题关键.23.(1)83;(2)90<x≤100【分析】(1)按照各项目所占比求得总成绩;(2)各项目所占比求得总成绩大于83分即可,列出不等式求解.【详解】(1)70×10%+80×40%+88×50%=83(分);(2)80×10%+75×40%+50%•x>83,∴x>90.∵每个项目按百分制计分∴90<x≤100∴李颖同学的总成绩是83分,张明同学要在总成绩上超过李颖同学,则他的普通话成绩应90<x≤100.【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平均数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目的含义.24.(1)画图见解析;(2)中位数是3小时,众数是4小时;(3)400人.【分析】(1)根据阅读5小时以上频数为6,所占百分比为12%,求出数据的总数,再用数据总数减去其余各组频数得到阅读3小时以上频数,然后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分别求得阅读0小时和4小时的人数所占百分比,补全扇形图;(2)利用各组频数和总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中位数和众数;(3)用1000乘以每周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4小时的学生所占百分比即可.【详解】解:(1)总人数:6÷12%= 50 (人),阅读3小时以上人数:50-4-6-8-14-6= 12 (人),阅读3小时以上人数的百分比为12÷50= 24% ,阅读0小时以上人数的百分比为4÷50= 8% .图如下:(2)中位数是3小时,众数是4小时;(3) 1000⨯(28% + 12%)= 1000⨯40%= 400(人)答:该学校1000名学生双休日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4小时的人数为400人.【点睛】此题考查数据的收集,主要有中位数,众数,扇形图和直方图的画法及表达的意义.25.(1)详见解析;(2)中位数是3(h),众数是4(h);(3)全班学生上周双休日的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为3.36h.【分析】(1)由条形统计图知:读1小时的人数为3人,在扇形统计图中占的比例为12%,则总调查人数可求出.这样可分别求出读2小时的人数,读3小时的人数,以及读4小时的人数占的比例,再计算其在扇形统计图中的圆心角.最后求出读5小时的人数占的比例和读5小时的人数;(2)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解答.(3)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解:(1)由条形统计图知,读1小时的人数为3人,在扇形统计图中占的比例为12%,∴总调查人数=3÷12%=25人,∴读2小时的人数=25×16%=4人,读3小时的人数=25×24%=6人,读4小时的人数占的比例=7÷25=28%,在扇形统计图中的圆心角=360°×28%=100.8°,读5小时的人数占的比例=1﹣28%﹣24%﹣16%﹣12%﹣8%=12%,读5小时的人数=25×12%=3人.(2)中位数是3(h ),众数是4(h );(3)1×12%+2×16%+3×24%+4×28%+5×12%+6×8%=3.36(h ).估计全班学生上周双休日的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为3.36h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以及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和求法.26.(1)70;(2)详见解析;(3)80;(4)乙将被选中,理由详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均数公式即可求得a 的值;(2)根据(1)计算的结果即可作出折线图;(3)利用平均数公式即可秋求解;(4)首先比较平均数,选择平均数大的,若相同,则比较方差,选择方差小,比较稳定的.【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901009050805a ++++=,解得:a=70. (2)完成图中表示甲成绩变化情况的折线如图:(3)()乙1=8070809080=805x ++++, (4)甲乙成绩的平均数相同,乙的方差小于甲的方差,乙比甲稳定,所以乙将被选中.【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图的意义和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数学《数据的分析》1.平均数:(1)算术平均数:一组数据中,有n 个数据,则它们的算术平均数为 nx x x x n21.权的表示方法:比、百分比、频数(人数、个数、次数等)。

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4.极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极差反映的是数据的变化范围。

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一代表数据的总体 “平均水平”。

(受极端值影响)中位数:像一条分界线,将数据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众数:反映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这三个统计量虽反映有所不同,但都可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都可作为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

(中位数,众数不受极端值影响)5.方差:设有n 个数据n x x x ,,, 21,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2221)()(x x x x ,,…,,, 2)(x x n 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即用 ])()()[(1222212x x x x x x nS n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就越稳定。

一、选择或填空题:1、8个数的平均数12,4个数的平均为18,则这12个数的平均数为( ).2、衡量样本和总体的波动大小的特征数是( ) A .平均数 B .方差 C .众数 D .中位数3、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1,2,4,x ,6,9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4、某服装销售商在进行市场占有率的调查时,他最应该关注的是( )A .服装型号的平均数;B .服装型号的众数;C .服装型号的中位数;D .最小的服装型号 5、人数相同的八年级甲、乙两班学生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80 乙甲x x ,2402 甲s ,1802乙s ,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 )6、某校五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树如下:10、10、12、x、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数据10,10,x, 8的中位数和平均数都相等,则中位数为 7、某班20名学生身高测量的结果如下,该班学生身高的中位数是_________抽取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_,8、如果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101,102,103,104,105的方差是( ) 9,平均数均是7,甲的方差是1.2,乙的方差是5.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乙射中的总环数相同。

B 、甲的成绩稳定。

C 、乙的成绩波动较大D 、甲、乙的众数相同。

10、样本方差的计算式S 2=120[(x 1-30)2+(x 2-30)2 +。

+(x 20-30)2]中,数字20和30分别表示样本中的( )和( )12.某超市购进了一批不同价格的皮鞋,下表是该超市在近几年统计的平均数据.要使该超市销售皮鞋收入最大,该超市应多购( )元的皮鞋13.为了了解参加某运动会的2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查了2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200名运动员是总体B .每个运动员是总体C .20名运动员是一个样本D .样本容量是20 14.一城市准备选购一千株高度大约为2m 的树来进行绿化,•有四个苗圃生产基地投标(单株树的价格都一样).•采购小组从四个苗圃中都任意抽查了20株树苗的高度,得到的数据如下,应选购( )15.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计算后结果如下表,上述结论中正确的番号是( )某同学得出如下结论:(1)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 (2)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 (3)甲班成绩的波动情况比乙班成绩的波动小 16.某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纪录三项成绩分别按50%、20%•、•3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90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丙三人的各项成 绩如下(单位:分),学期总评成绩优秀的是( )17. 某同学随机调查了“幸福小区”10户家庭一周内使用环保方便袋的数量,数据如下(单位:只):6,5,7,8,7,5,8,10,5,9利用上述数据估计该小区2000户家庭一周内需要环保方便袋 只。

18.某鞋柜售货员为了了解市场的需求,需要知道所销售的鞋子码数的( )19.某班英语成绩的平均分是75分,方差为225分2,如果每个学生都多考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方差不变平均分不变B 平均分变大方差不变化C 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大D 平均分变大方差变大20.一组数据的方差为2s ,将每个数据都扩大三倍再加2,所得到的一组新的数据的方差为( ) 21,一个样本的方差是22221261[(5)(5)(5)]6sx x x L ,则平均数为( ) 22.某班七个小组人数为:5,5,6,x ,7,7,8.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23、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某班随机调查了10名同学某日的零花钱情况,其统计图表如下:零花钱在4元以上(含4元)的学生所占比例为 ,该班学生每日零花钱的平均数大约是 元。

24、一组数据中游a 个x 1,b 个x 2,c 个x 3, 数组成一个样本,则一样本的平均数为 25.在数据-1,0,4,5,8中插入一个x ,使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则x =26.在演唱比赛中,8位评委给一名歌手的演唱打分如下:9.3,9.5,9.9,9.4,9.3,8.9,9.2,9.6,若用去尾平均数计算这名歌手最后得分约为________.27.为了估计湖里有多少鱼,我们从湖里捕上150条鱼作上标记,然后放回湖里去,经过一段时间再捕上300条鱼,其中带标记的鱼有30条,•则估计湖里约有鱼_______条.28.某人开车100km ,在前60km 内,时速为90km ,在后40km 内,时速为120km ,则平均速度为_________. 29.某公司欲招聘工人,对候选人进行三项测试:语言、创新、综合知识,并按测试得分1:4:3的比例确定测试总分,已知三项得分分别为88,72,50,•则这位候选人的招聘得分为________. 二、解答题1.当今,青少年视力水平下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了了解某市30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了一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利用所得数据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①本次抽样调查共抽测了 名学生;②参 加抽测的学生的视力的众数在 范围内;中位数在 范围内;③若视力为4.9及以上为正常,试估计该市学生的视力正常的人数约为多少? 2、 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个数分别是: 甲:0,1,0,2,1,0,1,1,2,2 乙:1,3,0,1,0,2,1,1,0,1请你运用学的知识作出判断,估计哪台机床性能较好。

为什么?(注意:要列出式子) 3. 2000年~2005年某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如图5所示).根据图示信息:(1)求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2)哪些年份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一年增加了1 000元以上? 说明理由。

4:某养鱼户养鱼三年,第一年放养了2万尾,成活率为7成,在秋季随意捞出10尾,称重为(单位:千克);0.8, 0.9, 1.2, 1.3, 0.8, 0.9, 1.1, 1.0, 1.2, 0.8 (1)估计池塘中鱼的总重量。

(2)若将鱼全部卖掉,市场售价为4元每千克,成本投入1600元,求纯收入,(3)若第三年纯收入为132400 元,求第一,二年每年平均增长率。

5、一养鱼专业户为了估计池塘里有多少条鱼,先捕上100条做上标记,然后放回池塘里,过了一段时间,分组 频数 010x8 1020x12待带标记的一混合于鱼群后,再捕捞3次,记录如下:第一次共捕捞95条,平均重量是2.1千克,有标记的有6条;第二次捕捞107条,平均重量是2.3千克,,带有标记的有7条;第三次捕捞98条,平均重量是1.9千克,带有标记的有7条;(1)问他鱼塘内大约有多少条鱼?(2)问他鱼塘内大约有多少千克的鱼?6、某球队对对两人进行3分球投篮测试,每人每天投10次,五天中进球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经过计算,甲进球的平均数为x 甲=8,方差为23.2s 甲.(1)求乙进球的平均数x 乙和方差2s 乙;(2)现从甲、乙两名队员中选出一人去参加3分球投篮大赛,你认为应该选哪名队员去?为什么?7.(8分)某乡镇企业生产部有技术工人15人,•生产部为了合理制定产品的每月生产定额,统计了15人某月的加工零件个数:(1)写出这15人该月加工零件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假如把每位工人的月加工零件数定为260(件),•你认为这个定额是否合理,为什么?9. 为了了解全校400名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的情况,随机对4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锻炼的时间进行了调查如下:(单位:分)40 21 35 24 40 38 23 5235 62 36 15 51 45 40 42 40 32 43 36 34 53 38 40 39 32 45 40 42 45 50 45 40 50 26 45 40 45 35 40 10. (1):补全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2)填空: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由统计分析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9.35(分),众数是__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3)。

如果描述该校40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参加锻炼的总体情况,•你认为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中的哪一个比较合适?(4)。

估计这所学校有多少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锻炼的时间多于30分?11.有14个数据,由小到大排列,其平均数为34,现在有一位同学求得这组数据前8个数的平均数为32,后8个数的平均数为36,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合计 40 1.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