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第一单元基本运算。
1、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及运用。
2、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二、第二单元整数。
1、自然数、整数、正数、负数概念。
2、正负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特别是乘除法。
3、正负数的加减乘除,特别是乘除法运算问题的解题方法。
三、第三单元分数。
1、分数的基本概念,分子分母的含义。
2、同分母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特别是乘除法。
3、分数的加减乘除,特别是乘除法运算问题的解题方法。
四、第四单元小数。
1、小数的概念和表达法。
2、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特别是乘除法。
3、小数的加减乘除,特别是乘除法运算问题的解题方法。
五、第五单元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的概念。
2、乘法和除法规则及运用。
3、因式分解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六、第六单元乘方。
1、乘方的基本概念及运用来替代乘法的效率。
2、乘方的规则,以及乘方中的乘法规则的运用。
3、乘方问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七、第七单元根式。
1、次数为整数的根式的基本概念及运用。
2、根式的乘除运算规则,特别是乘除法。
3、根式的加减乘除,特别是乘除法运算问题的解题方法。
八、第八单元百分数。
1、百分数的概念及表达法。
2、百分数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及运用。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点知识点

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小数除法混合运算:和整数除法混合运算顺序相同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4)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1)用商不变定律;(2)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3)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4)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5)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被除数( 不变 ),除数( )1,商( )被除数。
除数( )1,商( )被除数。
除数( )1,商( )被除数。
4、计算应注意的问题:一看:审清题目。
二想:观察数字特征,选择合理的运算律。
三算:认真计算。
四查:查运算顺序;查数字;查每一步的计算。
5、解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取值,算式上用原数,答上最值;五步骤:审,找,列,算,答。
一个数除以小数一个数除以小数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小数除法 小数除以整数 整数部分够商1,整数部分不够商1,用0补限小循环小数(纯、混循环小数) 不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小数分类 限小四舍五入法(按要求) 进一法 去尾法解决问题 用连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据实际情况 求商的近似值大于 小于 等于等于 大于 小于用简便方法计算: 5.6÷3.5 5.32×3.54÷5.325÷0.25 2.5÷0.2×0.4 8.4÷1.25÷0.81、做一套衣服用布2.4米,28米长的布最多能做多少套衣服?2、五(1)班有51人,秋游去划船,每条船只能坐4人,他们一共要租几条船?3、1、游艺会上有个节目是“吹气球“。
买一包气球有200个,用去29.6元。
平均每个气球多少元?(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第二单元轴对称与平移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 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小数除法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
5 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 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 1。
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 b=ba乘法结合律:(a b) c=a(b c)乘法分配律:(ab) c=a cb c或a cb c=(ab) c(b=1时,省略b)变式:(a-b) c=a c-bc或a c-b c=(a-b) 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 b c=a(b 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
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9、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
6,一个因数是0.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知识点一、小数乘法。
1. 小数乘整数。
- 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2.5×3表示3个2.5相加的和是多少。
- 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要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0去掉。
例如:计算2.5×3,先算25×3 = 75,因数2.5有一位小数,所以从积75的右边起数出一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7.5。
2. 小数乘小数。
- 意义: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2.5×0.3表示2.5的十分之三是多少。
- 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例如:计算2.5×0.3,先算25×3=75,因数2.5有一位小数,0.3有一位小数,共两位小数,从积75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0.75。
3. 积的近似数。
-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先算出积,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数字,再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
例如:0.8×0.9 = 0.72,如果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上的2,2<5舍去,结果约是0.7。
4.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 乘法交换律:a× b=b× a,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例如:0.5×0.2 =0.2×0.5。
- 乘法结合律:(a× b)× c=a×(b× c)。
例如:(0.2×0.3)×0.4 = 0.2×(0.3×0.4)。
- 乘法分配律:(a + b)× c=a× c + b× c。
例如:(0.5+0.3)×0.4=0.5×0.4 +0.3×0.4。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35个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35个重要知识点归纳五年级数学上35个重要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1)四舍五入法;(2)进一法;(3)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小数除法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最新整理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三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三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一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二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4单元)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4单元)(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与整数的乘法意义相同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小数乘法的验算:(1)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再乘一遍。
(2)用除法验算。
(3)用计算器验算。
4、规律(书P6)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先计算出积;再看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的数位上是几;按照“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6、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7、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1)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含有括号的运算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8、运算定律和性质:(背、默)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9、解决问题类型一:解决超市购物问题(书P15例8)类型二:乘车付费问题(书P16例9)(乘车付费问题也可以推广到电话收费、阶梯水电费中。
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梳理

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梳理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 “0”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0.04 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小数乘小数知识点一: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2、用计算器来验算积的近似数知识点一: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知识点一: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知识点二: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法,后加法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四单元:可能性: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客观事件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0”,客观事件中,“一定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1”,当可能性是相等的时候,用数据表述是“”。
五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列竖式时要求把两个因数从右边起第一个非零数字对齐,前面的数字依次对齐。
2.小数乘法应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在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位数,再点小数点。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时,要保留到哪一位,如果数字小于5则全部舍去;如果数字大于或等于5要向前一位进1。
5.简便算法:(1)3个数或4个数相乘用乘法结合律,先把优异数对相乘(25×4=100,125×8=1000)后再与第三个数相乘。
(2)两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是优异数(25或125)则把另一个因数转化为4乘几或8乘几的形式,如果有一个因数靠近整十整百数则把它转化为整十整百数加几或减几的形式。
(3)加、减号两边各有一个乘法算式,乘法算式中如有一个共同的因数则用乘法分配律,用相同的因数乘另外两个数的和或差。
6.分段计费问题:总费用=基础费用+超额费用=基础固定费用+超额量×超额单价或=基础量×基础单价+超额量×超额单价第二单元位置1、竖为列,横为行,先写列,再写行(列,行)2、平移:向左平移(列减小,行不变);向右平移(列增大,行不变);向上平移(列不变,行增大);向下平移(列不变,行减小)。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1.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先除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不够除要在整数部分的个位商0。
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求商的近似数时,先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在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4.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15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15篇)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1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0”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0.04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知识点一: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知识点一: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保留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知识点一: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知识点二: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法,后加法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五、简便运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五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整理(1-3单元单元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整理(1-3单元单元人教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3.6×5表示5个3.6的和是多少或者3.6的5倍是多少。
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2.6×0.4就是求2.4的十分之四是多少。
8.5×3.4就是求8.5的3.4倍是多少。
2、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小数末尾有0的要去掉。
3、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即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没有括号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4、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取近似数的方法: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
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来咯!一、小数乘法1. 小数乘整数- 就像交朋友一样,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看成整数来乘。
比如说0.5×3,你就先算5×3 = 15。
然后呢,再看原来的小数有几位小数,0.5是一位小数,那就在积15的右边起数出一位点上小数点,所以结果就是1.5啦。
这就好比给数字穿上合适的衣服,原来小数的位数就是衣服的尺码,要让积穿上合适的“衣服”哦。
2. 小数乘小数- 这个就稍微复杂一点点啦。
比如0.3×0.4,还是先把它们当成3×4 = 12。
然后呢,0.3是一位小数,0.4也是一位小数,总共是两位小数,就在12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结果就是0.12。
这就像给两个小伙伴找到合适的位置站好,小数点的位置可不能错哦,错了就像小伙伴站错队啦。
3. 积的近似数- 有时候我们不需要特别精确的答案,那就要求积的近似数啦。
就像你去买东西,大概知道要花多少钱就行。
比如1.23×4.5≈,如果要保留一位小数,那就先算出1.23×4.5 = 5.535,然后看百分位上的数字3,小于5就舍去,结果就是5.5啦。
这就像给答案做个小修剪,让它变得简洁又实用。
4.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小数乘法里也能用哦。
就像在整数的世界里有这些好用的规则,到了小数的世界里,它们也跟着来帮忙啦。
比如说0.25×4.78×4,就可以用乘法交换律变成0.25×4×4.78,先算0.25×4 = 1,再算1×4.78 = 4.78,是不是很方便呢?这就像给计算开了个小捷径,让你算得又快又准。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1.5的3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按整数算出积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数化简;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 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 a÷b÷c=a÷(b×c)a÷(b×c) =a÷b÷c第二单元位置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2、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一个点的位置。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法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事项:(1)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2)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小数乘法末尾对齐。
(3)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因数末尾对齐。
如:二、小数乘法规律:1、积不变性质: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积不变。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数乘几,积就乘几。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就除以几。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如:0.23×1.04﹥0.23 3.5×7.3﹥7.34、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如:3.2×0.88﹤3.2 0.13×4.76﹤4.76三、积的近似数(1)四舍五入(2)进一法(3)去尾法。
最后两种方法多用于解决问题,可以直接用约等于写出答案。
提醒点:计算钱数,一般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
四、小数四则运算顺序、简便运算定律跟整数是一模一样的。
方法1、看(观察算式)2、想(思考能否简便计算)3、做(确定定律按运算律简便计算。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减法性质:a-b-c=a-(b+c) a-b-c=a-c-b除法性质:a÷b÷c=a÷(b×c) a÷b÷c=a÷c÷b去括号: a+(b-c)=a+b-c a-(b-c)=a-b+c a (b÷c)=ab÷ca÷(b÷c)=a÷b×c乘法分配律(提取式)拓展应用1.35×12-1.35×2 95.5÷1.6-15.5÷1.6乘法分配律(添项)99×25.6+25.6 3.5×8+3.5×3-3.5两数之和两数之差两数之积4.5×102 99×2.65.6×125减法1 减法2 减法352.8-6.5-3.5 5.28-0.89-1.28 7.63-(1.9+2.63)连除1 连除2 连除33200÷2.5÷0.4 370÷2.5÷3.7 210÷(12.5×2.1)同级运算中(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时),后面的数可以带符号进行交换。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3表示的3倍是多少或3个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就是求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就是求的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人教版 五年级 数学 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要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 “0”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0.04 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知识点一: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知识点一: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知识点一: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知识点二: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法,后加法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
算。
如:1.5 X 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 X 0.8 就是求 1.5 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 X 1.8 就是求 1.5 的1.8 倍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视小数点,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
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 补足。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 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4、规律: 一个数( 0 除外)乘大于 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 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6、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 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 算到角。
7、 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8、 运算定律和性质:
乘法分配律: (a+b) x c=a x c+b x c (a-b) x c=a x c-b x c 除法:除法性质:a 宁b 宁c=a ^ (b x c)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 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 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加法:加法交换律: a+b=b+a
减法:减法性质: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
a x b=
b x 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a-(b-c)=a-b+c
乘法结合律: (a x b) x c=a x (b x c)
如:0.6 + 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 ,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如果有余数,要在余数后面添0 再除。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把除数扩大,使除数变成整数,再将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添上小数点,用0 补足。
4、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 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 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
如
6.3232……的循环节是32.
7、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也可能是相同
的。
2 、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一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字母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2、a x a可以写作a?a或a ,a读作a的平方。
2a 表示a+a
3、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要先写“解”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4、解方程的原理:
1)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 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10 个数量关系式:
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 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二因数x因数一个因数二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二被除数宁除数被除数=商乂除数除数=被除数宁商5、方程的检验过程:
检验:方程左边二……
= 方程右边
所以,x= …是方程的解。
6、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 表示。
(2)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7、和倍或差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设一倍的量为x,另一个量根据倍数关系表示为几
X。
再根据两个量的
和或差列出方程。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X 2字母公式:C=(a+b) X 2
面积二长X宽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二边长X 4字母公式:C=4a
面积二边长X边长字母公式:S=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底X高字母公式:S=ah
底二面积宁高高二面积宁底
三角形的面积二底X高+ 2字母公式:S=ah 宁2
(底二面积X 2+高;高二面积X 2+底)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宁2字母公式:S= (a+b) h 宁2上底二面积X 2宁高一下底下底二面积x 2宁高一上底
高二面积X 2宁(上底+下底)2、单位换算的方法: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
3、常用的单位间的进率长度单位:
1 千米=1000米1 米=10 分米1 分米=10 厘米1 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
1 平方千米=100 公顷1 公顷=10000 平方米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4、图形之间的关系: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 2 倍
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面积,四边形的
等底,则三角形的高是平行
2 倍。
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面积,等高,则三角形的底是平行
四边形的2 倍5、把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了。
6、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1)仔细观察,确定组合图形可以分割或添补成哪些可以计算面积的
基本图形。
(2)找到计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所需要的数据。
(3)分别计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然后再相加或相减。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1、平均数二总数量+总份数
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
一般水平更合适。
3、求一组数据中位数的方法:
先将这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好,如果这一组数据是单数个,中间
的数就是这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一组数据是双数个,中间两个数的和除以2 就是这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2、邮政编码:由6 位数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3 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 2 位表示投递局。
3、身份证号码:18 位
前六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7 —14 位表示出生年月日,倒数第
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最后一位是校验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