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精选8篇)
![金属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855c4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3.png)
金属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精选8篇)金属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b、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推断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2、过程与方法a、学会通过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b、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对比分析,对信息的归纳处理,获取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b、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c、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1、内容分析在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其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一个重点。
此前,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研究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对其中表现出的金属活泼程度的不同有所了解。
在这里安排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能使学生掌握金属化学性质的'共性,又能通过反应上的区别加深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
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见过几个置换反应,但是并不熟悉,运用也不熟练,因此我改变了教材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填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要求,重点要求学生对反应能否进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即可。
而将对置换反应特点和规律的总结放在下一课时,这样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建构更加完整,对置换反应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也更容易。
2、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有意义的建构。
三、教学对象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
因此,可以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完成对金属活动性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初中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08ddaa4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4.png)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初中
目标: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了解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特点。
一、金属的硬度和延展性
1. 实验:取一块金属样品,用金属锤子击打金属,观察金属的变化。
2. 结论:金属通常具有一定的硬度,可以被锤打成薄片或拉成细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3. 应用:金属的硬度和延展性使其成为制造工具和建筑材料的理想选择。
二、金属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1. 实验:用一个金属线圈连接一个电源和灯泡,观察电流是否能通过金属导通。
2. 结论: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能够传输电流和热量。
3. 应用:金属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发电行业,用于传导电流和散热。
三、金属的化学反应
1. 实验:将金属样品与盐酸或硫酸等酸性溶液反应,观察是否会产生气体释放。
2. 结论:金属能够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并释放能量。
3. 应用:金属的化学反应性使其在金属加工和合金制备中起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金属具有硬度、延展性、导电性和热导性等特点,同时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一定的活性。
深入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金属资源,开发出更多的应用场景。
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大全]
![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a10c4e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7.png)
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大全]第一篇: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大全] 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初中化学组的***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师:同学们,绝大部分金属有金属光泽,请观察实验台上的镁条有没有金属光泽?师:对,没有,拿砂纸对镁条进行打磨,会发现什么? 我们来试试。
看,镁条也表现了金属光泽,那为什么打磨之前看不到呢? 上节课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本,有没有人试着来回答一下? 哦,我听到有的同学说, 是不是被氧化了啊? 对!就是被氧化了,看来大家预习得不错,氧化是金属的一种化学性质,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对比探究,讲授新课师:首先我们通过短片来看一下,金属的第一个性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即金属的氧化性。
师:视频播放完了,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实验现象呢? 你手举得最高,你来说说吧!师:哦,这位同学说,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有火星,最后生成了黑色的物质;铝在空气中加热,逐渐熔化、失去光泽,但过一会儿不再变化;铜在空气中加热,红色逐渐变成黑色。
回答得非常好,为什么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呢? 因为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我们得出结论:氧化是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的表现。
它们的反应方程式分别是:师:接下来我们继续观看下一个实验———金属与酸的反应。
师: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铁、铝能与酸反应,产生了一种能燃烧的气体———氢气,铜不能与酸反应。
师:请同学们试着写出它们的反应方程式,并和老师的板书进行对比自纠。
师:同学们方程式都对比完了吗? 有全对吗? 真是太棒了。
师:好,同学们仔细观察铁、铝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能发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特点规律吗? 是不是发现,金属和酸的反应就好像金属把酸中的氢给挤走了一样? 对,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的化学反应——置换反应。
试讲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
![试讲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d11612d9580216fc710afd7e.png)
明师教育试讲教案华南师范大学 罗京初三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与金属材料第二课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学习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及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3)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
教学重点:(1)金属活动性顺序。
(2)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及稀硫酸反应及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
教学过程知识回顾金属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大多数呈银白色,银和铁呈银白色,金为黄色,铜为紫红色),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随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合金: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且熔点一般比组成它们的金属都低。
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新课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条件)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
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应2Mg + O 2 ===== 2MgO4Al + 3O 2 ===== 2Al 2O 3 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应 3Fe + 2O 2 ==== Fe 3O 4 2Cu + O 2 ==== 2CuO 3、金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根据以上事实,我们可判断出这些金属的活泼程度,不同金属活动性不同。
高温高温结论:镁和铝比较活泼,铁和铜次之,金最不活泼二、金属与酸反应(1)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可与酸发生反应。
镁、铁、锌可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铜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2)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经检验是氢气。
(3)金属种类不同,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一样。
镁、铁、锌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的剧烈程度不同。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11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375b6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70.png)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11篇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1本节课是在上一节介绍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
..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我将从以下几点来分析这节课一、教材分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上一节介绍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
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等反应的不同,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教材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的顺序认识都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
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新知识。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的顺序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二、教学目标: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的实际。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金属镁.铝、锌.铁.铜的化学性质,认识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记住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培养观察.归纳能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金属的活动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乐于探究物质的奥秘.三、教材处理与学法指导:教材处理:首我提出一个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新买的铝壶用了一阵子表面会变黑?”引入新课。
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通用5篇
![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18445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f.png)
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通用5篇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通用5篇我们的教案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某些金属在化学性质中有相似的地方,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2.了解置换反应的特点,并能加以判断3.熟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4.会熟练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去判断金属能否在某些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教学重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教学工具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镁条、铝片、铜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稀HCl、稀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钉、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教学过程[引言]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问]大家观察桌面上的镁条、铝片、铜片分别是什么颜色的[问]把这些金属分别在空气中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大家动手做这个实验。
请大家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问]铁在纯氧中点燃能反应吗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根据上面的反应,我们可得出金属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小结] 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板书]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有什么不同[问]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跟氧气反应呢如果不是,能举出一些例子吗[问]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什么[讲解]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
如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根据上述事实,我们可判断出这些金属的活泼程度。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最新6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最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f0e12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6.png)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最新6篇)《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判断实验准备教师: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镊子、试管夹、试管架、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条。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下列实物照片:黄金项链、银戒指、铁匠铺刚打制出的镰刀、镁条。
从学生熟悉的装饰品入手,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寻求“金属为什么会变色”的欲望。
问题是否为各种金属的本质颜色?不是本质颜色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①学生讨论并填写下列表格并交流:(任选两种)物质本色观察到的颜色是否变色原因(猜想)②猜想镁条、镰刀变色的原因。
③链接民间谚语:“真金不怕火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学生讨论、小结:有的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有的不能。
如(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从生活中的普通现象得到金属能与酸反应这一性质,无生硬感和灌输感,可谓水到渠成。
衔接生活小知识绿豆在铁锅中煮熟后为何会变黑?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绿豆在铁锅中煮了以后会变黑;苹果、梨子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也会变黑。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教师讲解:这是因为绿豆、苹果、梨子与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
绿豆在铁锅里煮,会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铁,所以会变黑。
问题:从刚才的生活小常识中你有什么启示?过渡自然。
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言语过渡更具“挑逗性”,学生也觉得“学习化学真有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公开课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01238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c.png)
《金属的化学性质》公开课教案第一章:金属的性质1.1 金属的定义与特点介绍金属的定义,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强调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提取方法。
1.2 金属的电子结构解释金属原子内部的电子结构,的自由电子概念。
说明自由电子在金属中的运动与导电性。
第二章:金属的氧化与还原2.1 金属的氧化介绍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氧化物的过程。
通过实验演示金属的氧化反应。
2.2 金属的还原解释金属的还原性,金属从其氧化物中夺取氧原子还原成金属。
通过实验展示金属的还原反应。
第三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3.1 金属的腐蚀解释金属腐蚀的原因,如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
介绍金属腐蚀的常见形式,如锈蚀、氧化层等。
3.2 金属的防护介绍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如涂层保护、阴极保护等。
强调金属防腐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第四章:金属的反应性与合金4.1 金属的反应性介绍金属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如金属与酸、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通过实验展示金属的反应性。
4.2 合金的性质与应用解释合金的定义,合金的组成与特点。
介绍合金的性质,如硬度、韧性、耐腐蚀性等。
强调合金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提炼5.1 金属的冶炼方法介绍常见的金属冶炼方法,如湿法冶金和火法冶金。
解释各种冶炼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
5.2 金属的提炼与精炼介绍金属提炼与精炼的过程和方法。
强调提炼与精炼在获得高纯度金属中的重要性。
第六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6.1 电化学腐蚀的基本概念介绍电化学腐蚀的定义和原理。
解释原电池的形成和电化学腐蚀的过程。
6.2 电化学腐蚀的影响因素讨论金属电化学腐蚀速率的影响因素,如电解质浓度、温度、金属的表面积等。
6.3 电化学腐蚀的防护方法介绍电化学腐蚀的防护方法,如牺牲阳极保护法、阴极保护法、涂层保护法等。
分析各种防护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第七章:金属的催化作用7.1 催化作用的基本概念解释催化作用的定义和原理。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de97e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2.png)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精选14篇)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1一、设计思想1、生活即化学,化学即生活的思想新课程化学教材对元素化合物部分摒弃了传统的编写思路,倡导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背景中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应用”的编写思路,表达了生活即化学,化学即生活的教学思想,化学不再只是一门科学性的高中课程,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科学。
因此在本教学设计中体现了“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新课程化学教材编写的意图。
2、课堂的动态生成思想走进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
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考虑最多的往往是目标意识:这个课如何达到预定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却很少去想学生的体验,去了解他们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希望接受什么,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
因此,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什么,也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
重要的是,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要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想关注的内容、希望接受的信息,从而产生动态课程效果。
3、实验探究教学思想现代化学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以此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形成求学所必需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实验探究的教学是以实验为中心主题的探究教学。
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等科学方法,对某些化学反应实质、现象以及化学实验装置从多角度、多层面做深入的研究探索,进行探究其规律的学习,有力地解释客观事实的实验属性,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优秀5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aa5e4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a.png)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优秀5篇)《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②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熟悉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是: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1.金属活动性顺序。
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尤其含亚铁的)。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学法指导】探究法、对比法、讨论法【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镁条、铝片、铜片、被氧化了的镁条与铝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
学生用具: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钉、锌粒、铜片、铁片、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问题导入】展示古代金、银、铜、铁等金属制品的图片。
为什么有的保留这么完整,表面没有什么改变;而有的金属表面却有这么大的改变呢?这些金属制品的“化妆师”是谁呢?【互动合作】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2Mg+O22MgO4Al+3O22Al2O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本组的实验方案或生活实例。
听讲,进一步理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引入】确切地说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偷偷在起作用。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的金属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展示】镁、铁燃烧的图片【演示】将一根铜丝和金戒指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
试讲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
![试讲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6ef2b34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6.png)
试讲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章:金属的特性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的定义和特性;2. 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能够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教学内容:1. 金属的定义:金属是一类具有良好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的物质;2. 金属的物理性质: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弹性等;3.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反应时,通常会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4. 区分金属和非金属的方法:使用磁铁、酸碱指示剂等。
教学活动:1. 引入金属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金属的物理性质;3. 通过实验或讲解,让学生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别;作业与评估:1. 学生能够回答金属的定义和特性;2. 学生能够区分金属和非金属;3. 学生能够描述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第二章:金属的活动性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的活动性及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2. 掌握金属活动性序列;3. 能够预测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教学内容:1. 金属的活动性:金属与其他物质反应的能力;2. 金属活动性序列: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活动性顺序;3. 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酸反应氢气;4.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新的金属和盐。
教学活动:1. 引入金属活动性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活动性对化学反应的影响;2. 讲解金属活动性序列,并通过实验演示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预测不同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4. 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现象。
作业与评估:1. 学生能够回答金属活动性的定义及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2. 学生能够记忆金属活动性序列;3. 学生能够预测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第三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和过程;2. 掌握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3. 能够分析金属腐蚀的现象和防护措施。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面试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面试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288d5dc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1.png)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面试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起始节。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 2中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本节学到的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必修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元素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做进一步巩固;而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提出本节教学的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能说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认识钠的还原性,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并会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实验,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探究活动,亲身参与实验的操作,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钠在不同条件下和氧气的反应以及如何从实验的角度揭示反应过程教学难点:由于学生以前没有看到过钠,更谈不上钠的化学反应了,燃烧后得到的过氧化钠化学式特殊,学生比较难以接受,因此钠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及其产物的比较分析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同时也应该由点到面,能够学会几种金属之间性质的比较具体情况,以及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原子的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些都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所在。
关于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3篇
![关于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9d6c4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7.png)
关于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3篇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响2)初步熟悉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响,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响,能用置换反响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挨次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响进展推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挨次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1)熟悉科学探究的根本过程,能进展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看、试验等方法猎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拟、归纳、概括等方法对猎取的信息进展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育勤于思索、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亲密关系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挨次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挨次的初步探究教学方法:试验探究多媒体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什么共同性质?情景导入:拿破仑的故事在拿破仑时期。
一次宴会上,皇宫贵族们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名贵,都选用金制、银制的餐具。
只有拿破仑用的是铝制的餐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当时拿破仑已经是一国元首。
)讲授新课: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响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响2Mg + O2 ===== 2MgO4Al + 3O2 ===== 2Al2O3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响3Fe + 2O2 ==== Fe3O4 高温2Cu + O2 ==== 2CuO3、金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响结论:镁和铝比拟活泼,铁和铜次之,金最不活泼二、金属与酸反响〔活动与探究〕金属与酸反响高温金属镁锌铁现象(A组)稀盐酸属溶解,反响猛烈有较多气泡产生,反响较猛烈有少量气泡产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A组)稀盐酸Mg + 2HCl ==== MgCl 2 + H2 Zn + 2HCl ==== ZnCl2+ H2有大量气泡产生生,金Fe + 2HCl ====FeCl2+ H2无明显现象四位先生的表情:铜结论:金属活动性Mg > Zn > Fe > Cu〔活动与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挨次原理: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反应出来思索:通过试验1、2、3,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能否据此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挨次?答复:试验1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3篇)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83fcf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c.png)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3篇〕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镁、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响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响。
3、通过金属与氧气、酸反响的实验探究,初步了解金属的活动性。
学时重点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响。
学时难点用实验探究金属的活动性。
教学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前边咱们讲了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谁能告诉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拟有什么优良性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及黄金饰品越来越多的成为寻常百姓的装饰品。
随之而来的假黄金诈骗案也越来越多,提示:黄铜为铜锌合金,外观和黄金相似人们为何会上当?你能想出一个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吗?通过测密度;硬度不同,相互刻画等那么,能不能使用化学方法鉴别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温故知新归纳总结评论请同学们回忆有哪些金属能和氧气的反响?金属铁和镁镁在空气中点燃;铁在纯氧气中燃烧的图片。
镁在空气中加热即可发生反响,而铁必须在纯氧中才能燃烧,从反响条件上比拟,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镁比铁活泼。
教师出示外表氧化的镁片,再用砂纸打磨一半后,引导学生比照观察镁铝在常温下就能和氧气反响,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和氧气反响,但在高温条件下却能和氧气反响,我们得出金属的第一个化学性质一多数金属能和氧气反响〔但反响的剧烈程度不一样〕燃烧金戒指的图片: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化学原理?教师启发引导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响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金难与氧气发生反响学到这同学们有没有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了?用火烧你能描述具体的操作方法吗?很好,取少量金属块在火焰上加热,假设金属外表发黑那么原试样为黄铜,假设无变化,那么为真金。
1.比拟镁铝铁铜金分别与氧气反响时的难易程度有何不同呢?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不同的金属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不一样。
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与别的物质起反响,且反响现象越剧烈。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ccf40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4.png)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一、化学性质简介:金属是一类具有良好导电性、延展性、塑性和高熔点的元素,常常用于制备各种制品和合金。
金属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氧化性、反应性和阳离子性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金属的氧化性,在空气中与氧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2. 掌握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学反应,如与酸、水和卤素的反应。
3. 了解金属的阳离子性质,在化合物中呈阳离子状态。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金属的氧化性:(1)内容:金属在空气中与氧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2)方法:实验演示或实验操作,用锌箔在明火中加热,观察其与氧的反应。
2.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1)内容:金属与酸、水和卤素等非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2)方法:实验演示或实验操作,用锌和酸反应、钠与水反应、铁与溴反应等实验,观察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反应的现象和结果。
3. 金属的阳离子性:(1)内容:金属在化合物中呈阳离子状态。
(2)方法:以金属铜为例,演示或实验操作,用铜粉与硝酸反应,观察铜在此反应中的氧化态变化和形成的阳离子。
四、教学辅助材料:1. 实验器材:试管、锌箔、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溴水、硝酸等。
2. 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结果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安排:1. 引入:“你们知道金属的一些性质是什么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金属的化学性质。
”2. 金属的氧化性的教学:a. 介绍金属的氧化性,简单解释金属与氧的反应;b. 展示实验演示或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金属与氧的反应;c. 解释金属与氧化物的关系,引导学生总结氧化反应的特点。
3.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的教学:a. 介绍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如金属与酸、水和卤素的反应;b. 展示实验演示或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同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c. 引导学生总结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反应的特点。
4. 金属的阳离子性的教学:a. 介绍金属的阳离子性,解释金属在化合物中呈阳离子状态;b. 展示实验演示或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金属在特定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态变化;c. 引导学生总结金属的阳离子性质特征。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docx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9cf4aee5a8102d277a22f83.png)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情况。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如Mg)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情况。
(3)归纳金屈活动性顺序,并能利用金屈活动性顺序初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木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探究并归纳金屈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一实验探究一得出结论一练习巩固。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情分析]本届九年级三、四班共有75人,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虽然各人的学法有所不同,但在教学、作业、复习等方面都会自觉地做,上课解决的问题也较多。
[引言]:这节课学习常见金属在溶液屮的活动性顺序,先从熟悉的金属开始。
镁条、铝片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铜片具有紫红色的金属光泽。
一--颜色、固体是物理性质。
今天,我们学习的“金属的活动性”是化学性质。
金属的活动性,即活泼程度,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和其他物质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
首先,可以从它们与氧气能否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考虑。
[实验](1)镁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而铝要在纯净的氧气中才能燃烧。
占燃2Mg+02== 2MgO4Al+302=2Al203(事实上,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则;Mg、Alo(2)事实上,在常温下,镁、铝就能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
FeMgs Al、则:Cu但Fe、Cu在较高的温度吋能与氧气反应。
点燃△3Fe+202 == Fe30i 2Cu+02 == 2CuO(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师教育试讲教案
华南师范大学 罗京
初三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与金属材料
第二课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1)学习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及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3)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
教学重点:(1)金属活动性顺序。
(2)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及稀硫酸反应及金属间的置换反
应)。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金属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大多数呈银白色,银和铁呈银白色,金为黄色,铜为紫红色),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随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合金: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且熔点一般比组成它们的金属都低。
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新课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条件)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
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应
2Mg + O 2 ===== 2MgO
4Al + 3O 2 ===== 2Al 2O 3 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应 3Fe + 2O 2 ==== Fe 3O 4 2Cu + O 2 ==== 2CuO 3、金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
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根据以上事实,我们可判断出这些金属的活泼程度,不同金属活动性不同。
高温
高温
结论:镁和铝比较活泼,铁和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二、金属与酸反应
(1)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可与酸发生反应。
镁、铁、锌可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铜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2)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经检验是氢气。
(3)金属种类不同,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一样。
镁、铁、锌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的剧烈程度不同。
镁反应最剧烈,其次是锌,然后是铁。
(4)与酸反应时,能生成氢气的金属活动性强,否则就较弱。
结论:金属活动性 Mg > Zn > Fe > Cu
注:(1)所用酸一般是盐酸或稀硫酸,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作用来制氢气,因为这些酸具有强氧化性,它们之间即使发生反应,也不放出氢气
(2)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2亚铁离子。
【思考】我们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证明不同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呢?如果两种金属都是不能和盐酸、稀硫酸反应的,例如Cu和Ag,那我们如何判断它们的活动性强弱呢?
【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第五单元时,曾经做过用铁钉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反应后在铁钉表面有紫红色的铜产生。
【过渡】我们可以用铁和铜的化合物反应得到铜,说明活动性强的金属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能提取出来。
三、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实验探究】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相互从其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铝 > 铜 > 银.
注:(1)在反应中盐必须是可溶性的,一定在盐溶液中反应,一些不溶性的盐跟金属不能在水中发生反应,如 Fe + CuCO3≠Cu + FeCO3(CuCO3是难溶物)
(2)很活泼的钾、钙、钠等金属,与排在它们后面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元素,而是与溶液中水反应,放出氢气,如钠放入到硝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
2Na + 2H2O = 2NaOH + H2↑
(3)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2亚铁离子。
【分析】科学家进行类似于我们的探究,经过了许多类似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进行了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总结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思考】金属活动性顺序对判断金属活动性提供了什么依据?
2、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课堂练习】
1、向含有AgNO3、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
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Ag、 Fe、 Cu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2、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参加和稀硫酸反应,将Y放入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
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Y>X)。
课后仔细分析精选练习中的4、8、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