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教师如何备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教师如何备课
备课是一个古很老套的话题,但凡有几年教学经历的人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备课呢?
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备学生
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获得,技能的训练上。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
要从学生的发展着眼,真正在备课的每一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想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在真情的涌动下,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通过平时的听课了解,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解学生与研读教材同等重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研究一旦确定,相对而言比较稳定,而学生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发展的人。教师对教材的研读、教学方法的设计,都是通过学生的学习、理解来展现的。通俗地说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台”是师生所共同拥有的教材,而搭台就是教师要通过教材这个媒介,选用恰当的方法,洞悉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建构适合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情境,以便有效组织学生唱戏。因此,备学生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备课时如何备学生呢,
1、全面了解学生。要做到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基本的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情感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措施。
2、深入研究学生,找准教学起点。现在学生学习的渠道多了、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会超出我们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可能已经清楚了,我们认为很简单的不用教的,学生可能不会。如果我们按事先设计的内容教学,效果可能不佳。因此,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教学,就必须把握准教学的起点。
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能力?掌握的程度如何?没有掌握的是哪些?
哪些新知识是学生自己能够自主学习的?哪些需要教师引导和点播的......
通过对学情的了解,确定哪些知识是重点探究的,哪些可以甚至不讲的,从而很好地把握起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实施教学。
3、备学生发展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因此,课堂教学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学目标的问题。素质教育首先应体现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其次,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强调内化过程,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发展目标的协调一致。
4、纵观全班学生,关注个别差异,设计不同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二、隐性备课重于显性备课
备课切忌拿到教材就急于动笔,边写边想。我认为应该有一个思想上的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放飞自己的思想,想的远一点、杂一点没关系,而是着重思考整体的思路和框架。依托教材,联系学生实际情况,思考如何让学生达到预定的目标。这就是我们说的隐性备课。
1、备课不等于写教案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等。写教案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写教案是显性的,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则是隐性的。我认为隐性备课最重要。
2、隐性备课最重要
隐性备课是"内功",有时是看不到的,也无法形诸于文字。"内功"好的人即文化修养高、悟性好,花的时间可能短但效率高,反之就会低。当然,“内功”的修炼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日积月累。
隐性备课最重要的是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一般分四个步骤:第一步: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第二步:朗读课文(多读,用心揣摩课文的意境、思想感情)。第三步: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第四步: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老师要先做一做。这是针对语文课来说,其实,其他学科也需要理解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
隐性备课还包括查阅资料
思考了大致的思路和框架之后,还要查阅相关的资料,资料的储备,有利于课堂的拓展延伸,让课堂富有弹性,充满灵气。发挥资料最大的价值,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
3、要思考教法
有了思想的准备,资料的储备,教师已具备了驾驭课堂的初步能力,但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充满了不可预知性,面对突发的情况,教师要有足够的准备去化解,这就要求教师多设计几种方法,多了解学生。
在思考教法的时候,必然"备学生"、"备学法"。课文钻研好了,教法也往往随之有了。隐性实际并不隐形,它是写教案之前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无形的思考。
三、解读并超越教材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然厌学。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一)看重教材
我们经常说,教书育人。它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教书的目的而言,教书要育人,不做教书匠;另一层是从育人途径而言,育人要教书,在教书中育人。因此,必须看重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