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师范教育(教师教育)发展史-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日本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

日本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

近二十年来,日本的儿童数量不断减少,师范毕业生能找到教师工作的比例在过去的十年里也随之不断减少,到1999年仅为32%。

为了适应现实,从1998年开始,教师教育机构在三年的时间里,从15000减少到10000所,其4J,大部分机构改变了目的(不再是为了教师资格认证)。

2001年所有学教育的师范生中大约有40%的学生所学的课程与教师资格无关。

小的教师教育机构正在不断合并,他们希望通过合并来丰富自己的专业项目,以扩展课程,提供各种类型的培训。

国立大学私有化:国立大学在2004年全部实现私有化。

私有化以后,大学更自由了,但是也必须自负盈亏。

政府的支持不断减少,迫使包括教师教育机构在内的所有机构不断减少招生和员工,严重影响了这些机构的发展。

(二)教师教育课程和资格认证认识到日本传统教育在各个方面的不足以后,教育大臣强调指出.有必要鼓励“生育热情”,并在与中央教育委员会协商后,从1996年起把这一点作为了教育政策的核心概念。

其首要任务就是将新、老教师培养成能够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教师。

在教师培训和认证方面最近的进展是,1997年引进了一项《爱心体验特别法》(即eciall*aw on Caring Experienccs)。

根据该法,1998年后入学的大学生.想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在社会福利机构帮助残疾人和老人,有至少7天的爱心体验。

其目的是使小学和初中的教师认识到社会意识和人类尊严的重要性。

1998年日本修订了教师认证方式,包括为了应付日本教育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如爆炸事件、校园暴力、拒绝入学等,提高专业科目的重要吐。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要素,为了适应教育观念的变化,教师教育课程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包括训练教师独立、积极地处理工作问题和学生烦恼的能力。

在教师认证体系中,教学科目从40个学分减少到20个学分,相反专业科目的学分从19个增加到31个。

同时,在内容上强调教学职业的重要性,一系列与环境保护、人类种族、老龄化社会、促进和平有关的课程变成了必修课。

日本教育

日本教育

高中教育已达到了普及水平。 日本的高级中学担负双重任务,即普通教 育和专门教育,其按学科划分为普通、职 业和综合高中三类,按授课方式分为设全 日制、定时制、函授制三种。全日制修业 年限为3年,定时制及函授制为3年以上。
此外与高中并行的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教 育机构,如“各种学校”和专修学校等, 主要是对初中毕业以上程度的人,进行短 期的职业或专门教育,学制不一、课程多 样,颇具特色。
第二次教育改革是在美国的占领体制下短期内实 现的,它以美国第一次教育使节团报告书为蓝本 ,以《教育基本法》代替《教育敕语》,以和平 民主主义教育代替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教育,建 立起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在改革中起作用的 主要动力是平等化、民主化。
1947年3月31日,日本公布了《教育基本 法》和《学校教育法》,阐明了教育的基 本理念、日本各级学校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提出了教育的原则及学校教育各阶段具 体的教育目的,确立了教育平等原则,建 立了六、三、三、四制单轨学校教育制度 。
二、基本学制
日本现行的基本学制为六、三、三、四制 ,确立于战后初期的学制改革,并一直延 用至今。小学 6 年和初中 3 年为义务教育 阶段,就学率为 100%。高中虽非义务教 育,但就学率已达96.8%(1998年)。
三、各级各类教育
(一)学前教育 日本的学前教育机构包括以文部省主管的 幼儿园和隶属厚生省的保育所。 1947年公布的学校教育法,确立了新的幼 儿园教育制度,把幼儿园定为正规学校的 一种,纳入学校体系。
(六)教师教育
二战结束后,日本学习美国,取消师范学校一类 的特定的师资培养机构,中小学教师原则上均由 四年制大学培养。其中,多数小学教师是由国立 教育大学、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部和短期大学培养 ,初中教师是由四年制大学或短期大学培养,高 中教师则是由四年制大学和研究生院培养,大学 教师主要由研究生院培养。

日本教师制度发展历程

日本教师制度发展历程

日本教师制度发展历程日本教师制度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古代教育制度。

在古代,日本的教育主要由寺庙和家族进行,寺庙教育负责培养僧人以及传授经典知识,家族教育则着重于家族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教育开始逐渐走向现代化,而教师制度也随之发展。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效仿西方的教育制度,建立了现代化的学校制度,并引入了外国教师来指导教学。

教师成为了日本教育体系中的中坚力量,他们扮演着培养学生的重要角色。

然而,在这个时期,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并不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条件都相对较低。

到了20世纪初,日本的教育改革运动开始兴起。

在这场改革中,教师们积极参与,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师地位和待遇的要求。

为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日本政府通过立法措施,确立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并对教师的工资和福利条件进行了改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教师制度经历了一些变革。

根据新宪法的规定,教育被视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

教师们开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进入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的教育制度受到了一系列的改革。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理念的改变,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还要充当学生的导师和指导者。

此外,在这个时期,教师的培训和评估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到了21世纪,日本的教师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教师的培训和评估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此外,日本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总体而言,日本教师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从传统到现代、从外来引进到日本本土化、从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几个阶段。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然而,教育改革仍然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日本的教师制度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如何适应社会变革和培养更具创新能力的教师等。

日本师范教育和女子教育

日本师范教育和女子教育

• 随着国民教育的发展,师范教育进 一步受到重视,1900年的《教师 免许令》,强化了对教师的国家管 理。形成了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 • 小学师资由师范学校和女子师范学 校培养。师范学校还附设专攻科、 教员讲习科和保姆讲习科等。 • 中学师资由专门的高等师范、女子 高等师范等组成。
• 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一律享受公 费待遇, 而且全部在校寄宿、集 中训练, 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并且规定了在教育部门服务的年 限。这是国家在管理师范教育上 采取的有效措施, 也是定向型师 范教育的一大特色。 • 师范生待遇好,地位高,受到社 会尊重,吸引了大批有为青年报 读。
• 第一阶段:明治维 新时期 • 第二阶段:20世纪 初
第一阶段:明治维新时期师范教育 的建立和发展
1)1871年,日本文部省开办东京师范学校,聘请 了美国师范学校教师,引进各种教学方法、教材、 各种教学设备,以作为当时教育改革的示范。 2 1875 2)1875年,日本官方制定了教师资格审核制度, 师范学校也承担了在职教师培训。 3)1866年,颁布《师范学校令》,进一步把师范 教育分成培养小学教师的普通师范学校,以及中 学和高等师范学校的高等师范学校Fra bibliotek局限性
• 当时的师范学校教学内容除了文化课外还有强制 性的军事训练制度,着重培养师范生顺良、信爱、 威重的品德。师范教育的发展是靠政府强制力量 推行, 具有明显的国家性和封闭性, 国家统一要求 把师范学生培养瓜为“ 忠君爱国, 效忠天皇” , “ 具有顺良、信爱、威重之气质” , 这是国家主义 在师范教育上的具体化, 还把军营式的生活引进师 范学校, 在这样一种气氛下造就出来的教师, 自然 也就造就了一大批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 带有浓厚 的忠君爱国和举国主义色彩,激发了日本人得侵 略性和盲从性,对日本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极为恶 劣的影响,最终导致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日本教师教育

日本教师教育

概念界定教师的职前培养:即学生必须在中等师范学校或高等师范学院接受2—4年的专门培训才能取得教师资格。

封闭型教师培养模式:是指在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模式,师范学生入校时就已确定要从事教师职业,这种模式注重师范性。

开放型教师培养模式:是指在普通大学里培养教师的模式,师范学生入校时并不确定要从事教师职业。

教师的职后教育:是教师教育的第二、第三阶段的教育,它贯穿于教职生涯的始终。

教师的职后教育是对已经获得一定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因此,我国把职后教育成为“继续教育”,日本称为“研修”,法国称为“职业继续教育”。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

主要有两层涵义:一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培养、专业培训和自身不断自主学习、提高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它体现了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过程:二是指教师这一传统的职业逐渐符合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专业待遇和专业地位的过程,它体现了人们对教师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认可程度的变化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从教师群体发展的角度看,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这个职业群体符合专业发展的程度,即职业专业化过程。

还有学者在综合一些学者的各种论述后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归纳起来有两种基本观点:一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即教师教育)。

作为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多侧面、多等级层次的发展过程;作为教师教育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也具有多种层次。

一、日本中小学教师现状二战后,日本废除了战前封闭型的师资培养模式,转而采用美国式开放型师资培养模式。

以师资培养为主要任务的大学可以是国立、公立或私立大学(短期大学、以培养教师为主的教育大学、综合性大学及大学院等),而不再仅限于战前的国立或公立性质的学校。

战后,日本教师教育改革中确立教师教育的两大原则是“教师培养在大学”的原则和“资格证书主义”原则。

2-3-6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2-3-6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私立 249 132 287 146 203 175 210 180
思考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及经验?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及经验?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完成途径与欧美国 家有何不同? 家有何不同?
日本高等教育的 发展历程
日本高等教育体制示意图
专修学校
大学
短期大学
高等专门学校
日本大学分类图
研究型大学 学部大学
大学院大学 硕士大学 准大学院大学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阶段
1990年以来 年以来
结构调整
1950年后 年后
战后改革和大众化
1903年以后 年以后
高等教育制度的系统整合
1870以后 以后
近代高等教育的创立
单位: 每十年在学人数的增长率(单位: %) )
时间段 1895-1905 1905-1915 1915-1925 1925-1935 1935-1946 1946-1955 1955-1965 1965-1972
整体 257 135 245 138 245 132 180 168
国立 289 146 197 117 320 87 124 132
1894年《高等学校令》 年 高等学校令》
标志性历史事件2 标志性历史事件
1903年《专门学校令》 年 专门学校令》 1918年《高等教育令》、《大学令》 大学令》 年 高等教育令》 1947年《教育基准法》、《学校教育法》 学校教育法》 年 教育基准法》 1948年《新制国立大学实施要纲》、1947年 年 新制国立大学实施要纲》 年 大学基准》 《大学基准》、1956年《大学设置基准》 年 大学设置基准》 1961年《高等专门学校设立基准》等 年 高等专门学校设立基准》 20世纪 年代连续修订《大学设置基准》、 世纪90年代连续修订 世纪 年代连续修订《大学设置基准》 研究生院设置基准》 学位规则》 《研究生院设置基准》、《学位规则》等

日本近现代师范教育历史及启示

日本近现代师范教育历史及启示
张 剑
( 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中文系 黑龙江呼兰 lO0 ) 55o

要 : 本 的高速 进步的基础是教育 , 日 教育的根本在 教师 , 日本的 师范教 育历 史的分析 可给 中国师范教 育改革 以启 对
示 , 中国的师范教育少走弯路 , 于在短 问 内 以使 便 赶上世界 的先进水平 , 师范教育赶 上 了, 科教兴 国就 有了基础 。
二、 本现代 日 师范教育 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 日本进 入 了教育史 上 的第二次 改 家对学校的控制, 其中的《 师范学校令》 规定师范学校应培养 出具有品德和学识的教师, 这些人应具有“ 良、 顺 信爱、 威重” 革期 。对师范教 育 的改革 首 先 是从 对师 范教 育 的批 判 开始
关键词 : 师范教 育史 ; 示 启
中圉分类号 : 4 一0 co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l4 4 920 )3 0 2 —0 l )—89 【o6 0 — 13 2 X


日本近代师范教育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 , 日本 为 了使 教育适 应社 会的需 要 和发展 , 新改革教 育制度 、 重 调整 了学 校结构 。师范教育 也从
的品质。并把师范学校分成寻常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 的。 寻常 由于封 闭的师范 教育 , 容易使 学生思想 、 眼界 、 质受 限 , 气
取 师范学校设在府县, 招收高等小学毕业生, 毕业后做公立小学 所 以日本决定彻底改变 二战前 的 教师培 养的 旧模式 , 消师 将原来的 1 所师范合并为 7 2 5 所学艺大学、9 1 个 校校长或教员 , 学生学 费全 由学校 出, 生毕业后 有义务做教 范种类学校, 学 学艺 系和 1 个教育 系。各个 公立 大学必 须设 置学 艺 系或教 8 师 。高等师范学校 只在东京设一所 , 出学校费用 , 国库 学生毕

日本教师专业化的历程及启示

日本教师专业化的历程及启示

日本教师专业化的历程及启示夏鹏翔内容提要:日本的教师教育始于明治维新,之后经过130余年的历史变迁,其发展速度和质量提升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二战前,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为中等师范水平,二战后升格为大学本科,进入新世纪以来又出现了本升硕的动向。

这一系列现象表明,日本始终坚持教育推动国家发展这一理念,其中小学教师新一轮的学历提升为正在普及本科学历的我国的小学教师教育展示出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中小学教师教职研究生院本升硕教师专业化是当前教师教育的核心概念。

20世纪6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新生的理念,教师专业化明确了教师教育要推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专业化这一主要目标。

这种理论的提倡和普及,促使各国建立了教师教育的新制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例就是美国于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大学教育学院与中小学联手开办的教师培训学校,通过大学与中小学建立联系,一方面将理论问题带到教育现场,解决以往大学的研究脱离教育实际、闭门造车的弊病,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可以直接与教育专家展开讨论,联手攻关。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问世20余年以来,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日本于2008年4月创建的教职研究生院,可以说是这种学校的延续和发展。

这些举动表明,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要求和重要标志,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当前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的共同目标。

一教师专业化的提起教师职业作为人类社会最为古老、最为重要的职业之一,经历了从兼职到专职、从专门到专业的漫长发展过程。

从17世纪末法国“基督教兄弟会”开办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以后,教师专业化始终是教师教育领域的一大研究课题。

所谓专业化,是指一个普通职业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形成本职业的专业标准,并在社会上获得专业认可的过程。

它要求这一职业对社会具有不可或缺的功能,要求从业人员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保持并发展这一专业地位。

日本的师范教育

日本的师范教育
` 》,
,
这个 报告
:
中学 为 六 周
,

关 于 今后 学校综 合扩充 和 整顿 的 其 中对教 师 培 训 的 基本 精神 是
学 和 实 习 学校 以 及教育 委 员会 的联 系协 商和 共 同 组织 的 工作 二 的
。 、
以 提 高教育 实 习 的质 量
政府 认 为 决定 教育 的 最大 因 素是 教 师 的 质
。 ”“
特 别 重 视 加 强 教师 的在职 进 修
,

教 师职 业本 来是需 要有 极高 的专 门 性
.
,
日 本对 教 师 的业 务进 修一直 是 很 重 视
作为教育 工作 者 有 专 门 的学识 能力

要 求他 必 须 具备对 教育 宗
;
进 入 七 十 年 代 以后
,
由 于 教学 内容 的更
,
旨和 人 的成长 发展 的 深 刻理解
,

各府

县 教师 检 定
上 越 和 鸣 门三 所教育 大

考试 也 出 现 了 十 分激 烈 的 竞争
,
优 秀人 才 纷
, 。
这 三 所 大学 是 以 研 究生 院 为 主 体
, 。
主要
纷 奔 向教 师行 列 集 中 了 大量 高水 平 的 师 资 从 而大大 提 高 了 普通教 育 的 质量 这个 措施 特 别值 得我们 效 法 与研 究

、 。
招 收 在职 教师入 学 平 和 实践 的 能 力
提 高在 职教 师 的理 论 水

,
使 高 中 教育 阶 段 逐步 增 加
具 有硕 士 学 位资格 的 一级 教 师 的 比 例 修

日本师范教育

日本师范教育
日本教师教育
10小教2班25号 郭胜兰
日本教师教育
• 一,日本教师教育历史 • 二,日本教师教育概况 • 三,日本中小学教师(★)
日本教师教育历史
• 一、近代师范教育的创立及发展(1872年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封闭型或定向型】 • 二、现代教师教育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放型或非定向 型】 • 三、当代教师教育的进一步完善(80年代末 至今)【综合型】
日本教师的工资待遇
• 日本中小学教师职业被视作“圣职”,教师 被称为“先生”,与议员齐名。 • 人们普遍认为,教师是为社会作出巨大牺 牲的职业,因而是无比神圣的,教师本身 也是廉洁清正的。日本中小学教师的社会 地位高,工资待遇高是在情理之中的。
日本学校对教师的评价— —标准化
日本没有好教师差教师之分,不像中国一 样好多这样那样的评比及相应称号,教师 只要考试(核)能达到全国确定的标准, 就是一名正式的老师,不同标准等级的老 师就能享受各自相应的工资和荣誉。
大 阪 教 育 大 学
京 都 教 育 大 学
日本上越教育大学
日本师范教育概况
• 培养机构:二战结束后,日本学习美国,取 消师范学校一类的特定的师资培养机构. 多数小学教师——国立教育大学、综合大学 的教育学部和短期大学培养 初中教师——四年制大学或短期大学培养 高中教师——四年制大学和研究生院培养 大学教师——主要由研究生院培养
中小学教师
中小学教师教育的三个阶段
• 1.修业阶段 修业阶段,即大学的理论学习阶段, 重在学习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知 识,包括一般教养科目、学科专业科 目、教职专门科目。
课程设置
• 二战前,师范教育的课程是由国家制定的, 主要为实现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服务; • 战后实行开放型师资培养教育,尊重大学的 学术自由,提倡有特色的学科课程和教育内 容。

欧美各国及日本师范教育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欧美各国及日本师范教育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欧美各国及日本师范教育的历史与发展趋势1.产生及其体系形成时期早在17世纪上半叶,被称为现代教育之父的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六年初等教育的思想,创立了班级授课制,围绕班级授课制的需要又订立了相应的学期、学年和假期制,为推进普及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着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学校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势头,对教师需求也随之增加,在这种形势下,于17世纪末叶师范教育产生,当时主要是一些培养教师的短训班和一些规模不大的师范学校。

如1684年法国天主教兄弟会开办的“教师讲习所”,1694年德国哥达举办的师范学校等等。

这些师范学校的出现,标志着对教师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和教师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到来。

18世纪后半叶,蒸汽机发明和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社会化大生产不仅给教育的飞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学校教育要迅速扩大教育对象,给未来的劳动者以文化科学知识、机械原理和技能的教育,以便培养出适应机器大生产的新型劳动者。

学校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普及教育由必要性变为现实性,进而促使师范教育迅猛发展。

到19世纪,各国都普遍设置了师范学校,由初等师范、中等师范到高等师范,形成了师范教育体系,使普及初等教育有了稳定的、高水平的师资来源。

2.发展时期19世纪后半叶,工业生产进入电气化时代,生产水平提高要求劳动者文化水平也要相应提高。

因此,各工业国不得不延长普及教育的年限,由实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向普及中等义务教育转化。

高等师范教育因此而得到迅速发展,并且中等师范教育也逐渐向高等师范教育转变。

比如美国,1893年纽约州奥尔巴尼市把师范学校升格为州立师范学院起,到1917年取消中等师范学校,此后中小学师资均由师范学院培养。

德国在19世纪,小学和国民学校的师资一律由师范学校培养,由于工业化生产发展的需要,要在国民学校高年级开设专业课,相应要求教师要有大学文化程度。

于是,德国于1926年在普鲁士邦成立第一批师范学院,并且确立了以高等师范为主、综合大学教育系为辅的师范教育体系。

日本教师教育发展动向及启示_王建平

日本教师教育发展动向及启示_王建平

#" 发 展 硕 士 研 究 生 教 育
作为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另一项对策是发展硕 士研究生教育,制定培养在职教师的教育硕士课程 计 划 。它 被 认 为 是 提 高 教 师 专 业 化 的 必 要 途 径 之 一 。
!" 硕 士 学 位 问 题
在发展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课程 计划的多样性问题;另一方面必须考虑学位的授予 问题。以前的研究生院是以培养研究者为主要目的 的研究机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为满足高等 学校和专门研究机构的人才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 和需要的变化,研究生院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不
王建平
! "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 $ % & ’ ( ) % *
教授
+
’$$$.*
$ ’ ! ) $ ! , ! + ! % , $ -
教育科学研究 .//0122
的研究。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和结束后,一方面将在实习 学校实践研究的成果及时反馈大学所在院系;另一 方面要将最终研究结果在实习学校进行发表和交流。 课程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培养研究者向培养高度专 业化职业人转化。这是日本教师教育在理念和实践 上的重要变化。同时,提出“硕士课程开放制” ,即 扩大普通大学硕士课程的培养进修范围,提供多种 需要的进修内容,为教师培养多样化、个性化提供 硕士课程基础。但是,研究生院仅仅重点强调了 “在职教育” ,而对于如何加强职前硕士课程的问题, 尤其是要向高度专业化职业人培养方向转化,在课 程方面应该采取何种对策的问题基本没有提到。这 一问题是目前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的主要研究课题 之 一 ,即 开 展 硕 士 课 程 计 划 “多 样 性 ”研 究 。 上述相关措施无疑为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考 试录用及在职进修等方面提供了积极的借鉴经验。

日本教师教育

日本教师教育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日本教师教育》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日本教师教育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教师
现状
认证
密切关系
教育
证书
职前教师
教育
发展
教育 教师
教学
教师
日本
制度
案例
教师资格
内容
发展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本书以日本教师教育发展为考察对象,详细梳理与分析自诞生至今的日本职前、入职、职后教师教育以及与 此有着密切关系的相关制度的演变和现状,从而为我国教师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第二节日本教师资格证书案例
一、日本开放体制60余年:授予教师资格证书的两类机构 二、案例:宫城教育大学教师资格证书授予
第一节日本教 师教育认证的
演变和现状
第二节日本教 师教育认证案 例
第一节日本教师教育认证的演变和现状
一、日本教师教育认证的演变 二、日本教师教育认证的现状
第二节日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师教育认证案例
第二节日本教师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重新定位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与时代发展同步 三、改进课程实施 四、完善实习体系与内容 五、启动教师教育认证制度 六、推进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更新)制度 七、落实职前、入职、职后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日本教师教育》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一、JUAA认证标准 二、JUAA认证程序 三、JUAA对宫城教育大学教师教育课程的认证

第七节 日本教育

第七节 日本教育

• 随后1886年相继制定了《帝国大学令》、《师范 学校令》、《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和《学 位令》,以立法的形式规范了日本教育体系。 1890年颁布的《教育敕语》使政教合一的教育性 质得到加强,明确了日本现代教育的方向。日本 的第一次教育改革是同其国家主义紧密地联系在 一起,并伴随国家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而形成与确 确 立起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经过改革,日本形成了 立起国家主义教育体制 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主义教育体制,这对以高速 的近代化、产业化为目标的日本来说是极其合理 的体制。
二、基本学制
• 日本现行的基本学制为六、三、三、四制,确立 于战后初期的学制改革,并一直延用至今。小学 6 年和初中 3 年为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率为 100 %。高中虽非义务教育,但就学率已达96.8% (1998年)。根据《学校教育法》有关条文规定: 学校系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短期大学、 高等专门学校、盲人学校、聋人学校、养护学校、 专修学校以及各类学校。 • 其间,日本也多次设想对这一学制进行改革。尤 其在最近的第三次教育改革中,实施初高中六年 一贯制教育制度,并加强了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的联系
(三)中等教育
• 高中处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承上 启下的阶段,担负着向高等学校输送合格 学生和为社会培养劳动力的双重任务。它 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但由于科学技术的 发展与生产力的提高,高中教育已达到了 普及水平。学校教育法规定,“高中是在 初中教育的基础上,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 以实施高等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其目 的。”
(五)高等教育
• 高等教育的水平结构分三个层次, • 第一级水平为短期大学、大学专科、高等专门学校4~5年 级、专修学校中的专门课程; • 第二级水平为大学本科; • 第三级水平为研究生院、大学专修科和特设科。 • 短期大学的目的是“在高中教育基础上,进行专门职业知 识和实际能力为重点的2年或3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优秀的 社会人才”。 • 日本的短期大学具有如下特点:重视专门知识技能的培养; 课程设置、学期安排、授课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和方 法与当地社区文化及人才需要结合很紧密;招收新生多采 用推荐入学办法;学制年限较短,学生来源广。

日本的师范教育

日本的师范教育

明治维新(1868)至19世纪末的教育
(一)教育管理体制的演进 1871 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作为负责教育行政管理的中央机关。 1872年,日本制定颁布了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令》,具体 制定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学制令》对各级学校教育 和全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废除封建教育制度,学校 向一切人开放,讲授以西方新知识为基础的实际学科。《学制令》命 令在文部省统一管理下将全国分为 8个大学区,每区设大学一所;每 个大学区又分为 32个中学区,各设一所中学;每个中学区又分为 210 个小学区,各设一所小学。从这个学制来看,其教育行政管理的中央 集权制和学区制的思想取自法国,而单轨制的设想则主要借鉴了美国 的教育。
(二)森有礼的教育改革
森有礼在任文部大臣期间,对日本的学校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1886 年,在他的主持下,日本颁布了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令,统称为《学 校令》,以此区别于原来的学制令和教育令。其中包括《帝国大学 令》、《师范学校令》、《中学校令》和《小学校令》。 这次改革的主要特点,一是中小学特别强调培养“善良臣民” 的道 德教育;二是把学术研究与教育、英才教育与国民教育严格区别开来。 这为日本的双轨制学校体系打下了基础,并对推进日本近代教育的发 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3、高等教育
日本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大学是1877年建立的东京大学,它的成立成为 日本近代发展高等教育的开端。东京大学是在原有的开成所和医学所 的基础上兴办的。 1885年,东京大学已发展成为五个学院(文、法、 理、工、医)组成的综合性大学。1886年东京大学改称帝国大学,它 效法德国大学的经验,十分重视教学和研究两方面的工作。 除了帝国大学(东京大学)外,明治政府又建立了另外几所大学,如京 都大学、九州大学、北海道大学等。与此同时,一些私立大学也被建 立起来,例如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创办的庆应义塾发展为庆应 大学,著名政治家大畏重信创办了早稻田大学等。

第八章 日本的教师教育

第八章  日本的教师教育

第三节 日本教师的聘任制度
在日本要成为中小学教师一般要经过三次审 查与考试: 第一次:大学毕业时提交毕业论文 第二次:符合规定者领取都道府县教育委员 会颁发的教师许可证 第三次:参加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举办任用 教师的甄选考试
一、教师任用过程
甄选考试:笔试和面试 录用教师除了学力考试之外,还有实技考试、 面试、小论文、模拟教学、制定指导方案、 适应性检查等多种选考方法,近几年又重视 团队活动、志愿者活动、教育实习等各种社 会体验。
法律保障教师进修: 教师进修活动在校外进修半日-一个月的短 期进修; 派遣到大学和都道府县教育中心参加一个月 至一年的中期进修 在新设想大学等进行一至两年的长期进修 教师在职进修日益多样化
二、进修内容与方法
1、内容两个领域: 为了取得资格或学位,进修内容偏重于理论性; 旨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进修内容立足于实用性; 2、进修方法: 校长管理讲座(一年四次);骨干教师进修讲座 (一年四次);派老师去国外进修;资助都府道县 举办各种进修活动;文部省规划的教师进修。 各种进修活动的种类统计有73种。
日本筑波大学桑原敏明教授认为教师应有的 素质能力有十个方面: 喜欢接近青少年,并愿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发 展而献身; 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有共同的理解; 具有广博的学识教养; 对于不断变化的社会,具有正确的感受性;
熟识专门学术的探究方法及技术; 对教育内容与方法,具有开发创新的能力; 对于教育组织,深入理解并有判断力; 具有教育者的责任感; 对于人格的陶冶,具有探究精神; 愿意为能力的发展作出终生的努力。
第四节 日本教师进修制度
一、教师进修时间
《教育职员许可法》中规定: 在职教师通过进修取得学分,经过学力检定可以获 得高一级的教师许可证。 教师为达到职责使命,必须经常不断地进修 奖励和援助教师从事进修活动 教师的进修权力不是任命权者所赋予,而是教师本 身应有的 教师应享有离开工作单位去进修及留职长期进修的 机会。

日本教育历史

日本教育历史

日本教育历史古代中世纪教育古代——(受中国影响很大)●经济方面,水稻种植技术、青铜、铁的冶炼技术。

●文化方面,儒学的传入(公元5世纪时);汉学、汉字的传入和汉学家的到来,宫廷教育的兴起;佛教经朝鲜传入日本,圣德太子,推动了中日文化交流(直接派遣留学生,不再以朝鲜为中介,直接向中国学习儒、墨、法家的思想)和佛教的传播。

同时,他注重开拓本土教育,鼓励开办私塾。

奈良时代(中国的唐朝时期)●孝德天皇推崇中国的帝王治国之术,仿照唐制建立政治制度。

(大化革新:废世袭建中央集权行政体制;废贵族土地私有制,班田收受法;统一租税)●对唐文化的全面吸收,正值唐朝鼎盛时期,向中国派遣大量的留学生、工匠、艺人等,学习中国的佛教思想,加强统治、唐代的学术思想的传入、唐文学艺术的传入与吸收。

●贵族学校教育制度,将学校制度纳入国家的律令之中,走向制度化。

分大学和国学:《大宝律令》(大学归式部省管辖,培养统治阶级的官吏,严格的入学资格限制,五位以上官吏的子孙可以入学,六七八位官吏子孙须地方举荐,庶民子孙无资格)。

国学是为地方的上层人物子女设立,都是仿照唐制。

●私塾和家庭教育(庶民的教育)儒学和佛教的发展,促进私塾的发展,主要讲授文学艺术、美术、金工木工,女子没有学习的权利。

平安时代(日本封建制形成发展时代)●经济的发展,日本庄园(由贵族占有的土地演变而来),进而因《垦田永世私有令》发展成为封建庄园。

●封建庄园的壮大,摆脱了封建集权制,发展为官僚氏族集团,他们自己组织武装力量镇压庄民的反抗,这支武装力量就是最初的“武士”。

●平安贵族国风文化,在吸收唐朝文化的基础上自我创新,佛教方面的净土信仰,神佛合一;文学方面,空海用单音节草书体汉字制成“平假名”,吉备真备用楷体汉字偏旁制成“片假名”,终于有了自己的文字,《源氏物语》、《日本书记》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贵族教育与私学,当时的人们根据他们爱好上和行动上的审美标准来判断一个人是否高尚,高尚人的三项基本技能(赋汉诗、写和歌、弹奏管弦乐器),也是贵族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
.
9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进入了教育史上的第二次改革 期。
对师范教育的改革首先是从对师范教育的批判开始的,由
于封闭的定向的师范教育,容易使学生思想、眼界、气质受限, 所以日本决定彻底改变二战前的教师培养的旧模式。
1945年9月15日,在美国占领军到来之前,文部省发布了 《新日本建设的教育方针》。它一方面强调今后的教育必须 “更加努力捍卫国体”,另一方面又提倡必须排除军国主义, 致力于建设和平的国家。
1897年10月9日,文部省公布《师范教育令》,废除
《师范学校令》。
1907年,文部省公布《师范学校规程》,使《师范教育 令》规定的师范学校制度具体化了。实施后,师范学校迅速 增多。至1912年,师范学校有86所,学生人数为14013名。
1902年起,设立6所 临时教员养成所。
.
5
1912年至1926年是日本的大正时代,其间的1914年至1918
1872年8月3日,颁布《学制》,第40章规定小学教员无论 男女必须年满20岁,持有师范学校毕业证书或中学毕业证书。
1873年以后,陆续在大阪、 宫城、爱知、广岛、长崎、新 泻等地设立师范学校。
1874年,设立东京女子师范 学校。
.
3
除官立师范学校以外,各府县设立了大量教员养成所。 1876年,各府县设立的教员养成所总数已达63所,其培养方式 不拘一格,学习期限几个月至两年不等。
.
1
.
2
早在《学制》颁布前的1872年4月,文部省就在《关于建立 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的呈文》中谈到,普及小学教育离不开合格 的教师,必须建立师范学校。在《学制实施顺序》中也将发展 师范教育,兴办师范学校作为重要的一项。
1872年7月,东京师范学校于《学制》颁布前成立,这是
日本近代最早的教师培养机构。
.
12
.
13
1971年4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中教审)成立了起草委 员会,6月正式向文部大臣提交了最终咨询报告——《关于今后 学校教育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措施》,即著名的“四六答 申”。在这个咨询报告里,中教审会长森户辰男宣称:现在要 进行的改革是继明治维新时的第一次教育改革、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的第二次教育改革之后的维系着国家和社会未来的“第三 次教育改革” 。
本宣布投降,是昭和时代前期。
在这一时期,日本的经济生活
发生了巨大变动,政治局面十
分混乱,社会危机不断加剧。
日本政府为打开这种局面,发
动了大规模对外侵略战争。这
一时期日本政府对教师的思想
统治更加严厉。
.
6
1935年,日本将原来各府县设立的青年学校教员养成所改为 官立的青年师范学校。创设了青年师范学校制度。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此时的日本教育强化依据天皇制伦
理的道德教育和军事训练。师范教育也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
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小学教师培养的重点转移到高等师范教
育上来,对高等师范学校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作了相应的改革,
师范学校得到较大发展。临时教员养成所一度只剩一所,后来
重新发展到十余所的规模。
1926年12月,日本改元昭 和。自此至1945年8月15日日
1879年,废《学制》,颁布《教育令》。1880年颁布《改 正教育令》。
1881年,颁布《师范学校教则大纲》。
1886年,颁布《学校令》。
1886年4月10日,《师范 学校令》颁布,全文共十二
条。它使师范学校体制得以系 统化,日本近代双轨制学校体 系正式建立起来。
.
4
1893年,井上毅就任文部大臣,任内主持制定了《工业 教员养成规程》,规定1894年6月,工业教员养成所在东京 成立——最初的职业教师培养机构。
“四六答申”的第9条是确保教员培养和提高教员地位的措施。
1974年2月25日公布的 《关于为保持和提高学校教 育水平确保义务教育诸学校 教育职员人才的特别措施法》 (简称《人才确保法》)为 教员培养和提高教员地位提 供了法律保障。
这次改革不仅拓宽了师范 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师范教育 的学术水平,而且还开放了师 范教育的门户,吸引了大批学 业优秀的学生。
.
11
1949年5月,制定《教职员许可法》,意味着战后教师
养成制度的基本完成。
60年代,文部省推行教师在职进修制度,将接受此进修作 为晋升校长、教头的必要条件。建立此项制度的同时,成立了 在职教师深造用的教育会馆、教育研修中心、教育研究所,形 成定期的在职进修的程序,它进一步确保了教师的再提高和再 进步。
在这样的战争状态下,师范教育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七·七事变”后,日本教育全面采取了法西斯主义的方针路 线,当时的教育审议会本着皇国主义、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
指导思想对教育制度、内容、方法等进行了全面改革。与师范教 育相关的是1938年2月的咨询报告《关于国民学校、师范学校及幼 儿园》。其中指出师范学校教育应按照如下旨趣磨炼将成为教育 者的人物:①(使学生)重视皇国之道的修炼,躬行实践,以积
累成为先达之人的修养;②
(使学生)重视勤劳地进行身
心一体的训练,致力于深化学
识、提高体质、醇化情操,体
会皇国在东亚和世界的使命,
并培养(他们)担当磨炼大国
民这一重大责任的见识和实力。
.
7
1943年3月8日,文部省修改了《师范教育令》,将地方府 县设置的师范学校升格为国家官立师范学校,招收中学毕业生, 修业3年,使之由原来的中等教育水平升格为专科学校的水平。 同日还制定了《师范学校规程》、《高等师范学校规程》和 《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规程》。同年3月31日修改了《青年学校 教员养成所规程》。政府加强了对各类师范学校的直接控制。
改革的要点是:取消师范种类学校,将原来的125所师范学 校合并为7所学艺大学、19个学艺系和18个教育系。各个公立大 学必须设置学艺系或教育系。把教师的培养在综合大学里进行, 作为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在教育学科中培养。培养教师的大学 有学艺大学、教育大学、设有教育学部的综合大学和有教师资 格的普通大学,这被称为“开放制”的教师培养方式。
1946年3月3日,由27人组
成的美国教育使者团抵达日本。
3月底向占领军总部提交了
《美国教育使者团报告
书》,4月7日公布后,作为
日本战后教育改革的蓝本。
.
10
1947年3月31日,《教育基本法》与《学校教育法》一道公 布施行。《教育基本法》确立对教师的身份地位和待遇的保障, 尊重其教育权(第6条)。伴随新学制的实行,日本教师养成制 度进行了新的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