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山教案
采山(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采山》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它描绘了诗人攀登高峰、欣赏自然美景的过程,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这是山水诗的典型特点,也是我们中华文化中重要的诗歌形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采山》这首诗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诗人如何将自然景观描绘得生动形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采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户外游玩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大山?”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人在《采山》中表达的情感和景象。
-在诗歌情感体验方面,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从字面意义深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例如通过讨论诗人在登山过程中的心境变化,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诗歌仿写上,难点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将个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转化为诗意的表达,可以让学生从描述身边的小景物开始,逐步展开创作。
-对于文化背景的理解,难点在于将山水诗的发展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通过讲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传统文化更深的认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和表达自然之美”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自然之美,并学会用诗歌表达出来。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采山》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诗歌朗读和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遇到了一些挑战。通过这节课,我意识到几个关键点。
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优秀6篇)
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优秀6篇)《采松果》教案篇一设计思路:我班幼儿通过前几周的一些学习活动,对秋天成熟的植物、水果以及一些动物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小松鼠采松果”的音乐,旋律优美欢快,歌词有重复易理解。
中班幼儿乐于在游戏中表现自己喜欢的角色,因此想让幼儿通过在唱唱跳跳、愉快轻松的游戏中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松鼠采松果的情景,来激发对演唱活动的兴趣。
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的设计是欣赏感受,通过提问等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为表现打下基础;二环节是鼓励幼儿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用不同动作表现松鼠爬树、走路等;三环节在轻松的氛围中尝试游戏,将孩子对歌曲的理解再次提升。
活动目标:1、歌曲内容,熟悉歌曲节奏,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松鼠采松果的情境。
2、步了解音乐游戏的规则,并能在游戏中遵守。
活动准备:歌曲:小松鼠采松果。
活动过程:一、学唱歌曲。
1、歌曲《小松鼠采松果》2、点讨论(1)“跐溜,跐溜”是什么意思?想想小松鼠是怎么样爬树的?(2)小松鼠最喜欢爬什么树?爬上树去干什么?(3)小松鼠为什么要在秋天采松果?3、着音乐学唱歌曲,初步掌握歌词与曲调,学会接着节奏整齐一致地演唱。
小结:小松鼠爬树的时候是跐溜跐溜的,它最喜欢的食物就是松果。
二、模仿动作1、歌词内容模仿动作。
“跐溜,跐溜”——原地跳,双手模仿松鼠的前爪,想象小松鼠“跐溜”的爬树。
“我是小松鼠“——原地站起,起踵。
“噗噗噗噗爬上树”——拍手踏跳地行进。
“松树爷爷请给我一颗小松果”——立定,双手伸出。
2、握原地跳、起踵和踏跳行进等不同动作的要领,学一学,看谁更像小松鼠。
小结:表演的时候别忘了要原地跳、起踵和踏跳,三种动作是不一样的哦。
三、开展音乐游戏(一)游戏方法1、儿围成圈,双手放在身后扮作树爷爷。
请各位幼儿扮松鼠站在圈中央,请大家闭上眼睛,教师将10颗松果任意放在10位“松树爷爷”的手里。
2、曲前奏时“松鼠”起立,随歌曲模仿松鼠的动作,“松树”一边起踵一边唱歌。
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5篇
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5篇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5篇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歌曲中表达对国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能够养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歌曲,运用模仿、体验的方式,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并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指导学生看课本上的插图,请学生找出天安门、国旗和国徽。
在天安门广场,我们可爱的解放军叔叔每天早晨都会伴着雄壮的国歌将国旗升起,现在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国旗升起时的场面吧。
教师播放在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并请学生谈谈观看视频之后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画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分别代表什么,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时应起立,目视国旗。
我们的国旗这么美丽,所以有人给她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中所描绘的国旗吧!(二)新课教授1、教师播放歌曲,并设问,听完这首歌曲你能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并总结,五星红旗飘扬在蓝蓝的天空中,那么美丽,那么雄伟和激动人心。
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情绪又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并总结,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欢快且激动。
3、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提醒学生注意情绪。
4、教师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用强拍拍手,弱拍拍腿的方式让学生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并说一说2/4拍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前面一拍是强拍,后面一拍是弱拍。
5、跟随教师的示范一起拍出2/4拍的强弱规律。
6、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随琴声律动身体,再次体会歌曲的拍子、速度和情绪。
7、教师教唱歌谱,学生用拍手、拍腿的方式挥拍演唱曲谱。
8、学生齐读歌词后填词演唱。
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聆听歌曲《拾稻穗的小姑娘》感受音乐情绪及节奏,通过音乐律动及歌曲聆听感受体会劳动辛苦,引导学生要珍惜粮食、乐于劳动。
《采山》教案优秀
《采山》教案优秀《采山》教案优秀1教学目的:1、通过倾听和表演本课歌曲,理解本课主题“开心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
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用学过的唱名填写并精确演唱,在实践中掌控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3、认识和节奏,能精确地读拍。
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点: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掌控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教学方法:音乐自由教学法教具预备:多媒体、琴、打击乐、彩笔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表演《小渔篓》;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老师与同学一起随音乐《劳动最光荣》进入音乐课堂。
师: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同学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育孩子们自信演唱的技能;同时,培育孩子的音乐记忆力,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多多积累好听的音乐。
〕二、表演《小渔篓》:“同学们,老师今日给大家带来一首海边孩子劳动的歌曲,大家想听吗?〔多媒体播放歌曲〕。
1、完整初听歌曲,让同学初步感知歌曲的音乐心情、特点、及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小伙伴的心情。
3、用“La”轻声跟唱歌曲旋律,留意歌曲演唱心情。
4、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予以实时订正。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编创与活动:“同学们的歌声太好听了,瞧!海边的小伙伴给大家送礼物来了。
”〔多媒体出示带有唱名的贝壳、海星、海螺等等〕1、划分小组进行争论。
2、每小组争论、填写唱名形成旋律。
3、每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写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组演唱的精确、流畅,旋律好听,便将哪一组选为优胜组。
〔或许有些小组编写的并不流畅,老师也要予以表扬和鼓舞,由于只要每个孩子都动脑参加进来了,就是最大的收获。
〕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倾听《拾稻穗的小姑娘》;倾听《太阳出来喜洋洋》;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随音乐《小渔篓》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
〔可以借此巩固复习歌曲《小渔篓》〕二、倾听《拾稻穗的小姑娘》: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海边小伙伴送来的礼物创编出了那么多好听的'旋律,有一位小姑娘可焦急了,她说她也有一首好听的歌要送给大家,你们听,她唱着歌来了。
《采山》(教案)
举例:通过图片、实物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并在课堂上进行实际运用练习。
(3)句子解析:分析诗句中描绘的山林景象,体会作者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举例:解析“阳光穿过树叶,洒在青石小路上”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阳光、树叶、青石小路的形象描绘。
5.社会责任与担当:通过学习本诗,教育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采山》(教案)
1.教学重点
(1)诗歌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采山》一诗,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举例:指导学生注意诗句中的停顿、重音,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如“山花/烂漫,松鼠/跳跃”。
(4)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举例:通过讨论、分享,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5)创作实践:仿照《采山》一诗,创作一首描绘大自然景象的小诗。
举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诗歌创作,鼓励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
2.教学难点
(1)诗歌朗读的韵律感:学生在朗读时,对诗歌的节奏、韵律掌握不够准确。
突破方法: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互相评价,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2)生字词的运用:学生在理解生字词后,难以将其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突破方法:设计相关练习,如填空、造句等,加强学生对生字词的运用能力。
(3)句子解析:学生对突破方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句,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诗句中的美。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小诗。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采山》,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采山》的曲调、歌词及意义。
2. 音乐基础知识:音阶、节奏、音符等。
3. 音乐技能:唱歌、跳舞、奏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采山》的学唱和表演。
2. 难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音乐技能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音响设备。
2. 乐谱、乐器。
3. 教学场地布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采山》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 新课教学:(1)教师讲解歌曲《采山》的背景、曲调、歌词及意义。
(2)教授音乐基础知识,如音阶、节奏、音符等。
(3)教授音乐技能,如唱歌、跳舞、奏乐等。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进行歌曲《采山》的学唱和表演。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节奏等问题。
(3)集体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
2. 学习效果:评估学生对歌曲《采山》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曲调、节奏等。
3. 音乐素养:考察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如音阶、节奏、音符等。
4. 创作能力: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评价其创新能力。
七、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歌曲《采山》的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 练习唱歌《采山》,加强发音、节奏的准确性。
3. 复习音乐基础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八、课程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比赛,展示所学成果。
2. 邀请民族音乐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
3. 开展民族音乐实践活动,如民族舞蹈、民族乐器演奏等。
九、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音乐教案《采山》
小学音乐教案《采山》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演唱歌曲《采山》;学会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等;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寓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增强音乐素养;通过学习歌曲《采山》,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采山》简介: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曲调和歌词;讲解歌曲中的文化元素和寓意,如山、树、果实等。
2.2 乐理知识:介绍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音符等;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简单的乐理符号和读谱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简单的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2 歌曲学习:让学生聆听歌曲《采山》,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和特点;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第四章:实践与展示4.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乐段进行合作演唱;鼓励学生自主编排动作和舞台表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4.2 展示与评价:每组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作为观众进行评价;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改进建议。
强调音乐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
5.2 拓展:推荐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音乐资源,如音乐书籍、网站等;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如合唱团、乐队等,提高音乐素养和技能。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的演唱、乐理知识和文化背景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6.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歌曲学习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和建议;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采山》,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增强集体荣誉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舞蹈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素养。
3. 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采山》,了解歌曲背景,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节奏。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采山》。
2. 了解歌曲背景,感受歌曲风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节奏的变化。
2. 歌曲的高音部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音响设备。
3. 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采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风格特点。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歌曲《采山》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主题。
3. 教学歌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歌词,注意节奏的变化。
4. 教学旋律:教师教授歌曲旋律,重点指导高音部分。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对唱等形式的实践活动。
6. 舞蹈教学:教师教授与歌曲相关的舞蹈动作,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主题和风格特点。
8.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歌曲《采山》,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歌曲演唱:评价学生对歌曲《采山》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旋律和节奏。
3. 舞蹈表现:评价学生在舞蹈中的表现力,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比赛,鼓励创新和团队合作。
2. 邀请家长参加课堂活动,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结合学校文化活动,如文艺晚会,让学生参与表演,提高舞台经验。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升。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九、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将继续学习歌曲《采山》,重点巩固歌词和旋律,提高演唱技巧。
第五单元《采山》(教案)
1.教学重点
-课文理解:学生能够理解《采山》一课的全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领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情感的理解: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描述和细节,体会作者在采山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自然景观的描绘:掌握课文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方法,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语法知识:掌握“被”字句和“把”字句的用法,能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能够正确运用“被”字句和“把”字句,丰富表达方式。
-能够在口语交际中,清晰、连贯地分享个人经历,展示良好的听说互动能力。
3.文化理解与传承: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培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念。
-能够理解课文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能够在讨论中表现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有的小组在分享成果时,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为了帮助这些同学,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口语表达训练,如模拟采访、辩论等,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今天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积极提问,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其次,在语法知识讲解方面,我发现同学们对“被”字句和“把”字句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进行更多的互动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这两种句型,以便他们能更熟练地掌握。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通过讨论和写作练习,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但在指导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方面还有待提高。未来,我将努力设计更具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我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学会演唱歌曲《采山》。
培养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感受音乐的美感。
运用集体合作、分组练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热爱和尊重。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歌曲《采山》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民间歌曲,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活泼欢快。
歌曲反映了我国民间采茶人的生活场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2 学情分析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
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兴趣,但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参差不齐。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采山》。
了解并体验我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3.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对民间音乐风格的理解和表现。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简单的民间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谈论对民间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4.2 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采山》的背景、歌词含义和旋律特点。
分组进行歌词学习和演唱练习。
4.3 课堂练习学生跟随教师哼唱歌曲,注意节奏和音准。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
4.4 创作与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歌曲创编,可以改变节奏、添加伴唱等。
各组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评价。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5.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演唱技巧和创作能力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知识拓展教师介绍民间音乐的其他形式,如民乐、民间舞蹈等。
学生通过聆听、观看等方式,感受不同形式民间音乐的魅力。
6.2 实践拓展组织学生参观民间音乐表演,如戏曲、民间音乐会等。
学生参与民间音乐活动,如民间舞蹈比赛、合唱团等。
小学音乐《采山》说课稿(共五则)
小学音乐《采山》说课稿(共五则)第一篇:小学音乐《采山》说课稿小学音乐《采山》说课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采山》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音乐《采山》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课《愉快的劳动》中的第二课时歌曲《采山》教学。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采山》这一课描写了孩子们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一起到野外,山上玩耍、劳动,采摘的故事,歌曲学习中所出现的不同音乐节奏更是成为了孩子们学习娱乐的道具,充分带动了枯燥乐理知识的感悟学习。
这既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的儿童歌曲,又是在第一课时欣赏乐曲的基础上,以体验实践教育为主线的一堂音乐课。
2、通过本课的教学,结合新课程理念和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歌曲《采山》,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能正确流畅的演唱歌曲。
(2)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锻炼学生音乐节奏的感知认识能力及配合意识。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别确定为:重点:(1)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游戏带动十六分节奏的学习。
(2)培养学生有表情唱歌的能力,并在学唱歌曲中培养学生的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难点:(1)十六分音符不同搭配下的衔接感悟。
4、为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我在课前还作了充分的教具准备:录音机、课件、电子琴、蘑菇节奏图片等。
二、说教学方法快乐是儿童健康情绪的主色调,儿童学习过程本身应当让孩子们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如何实现这一点呢?1、我主要以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为主,结合直观开像法,创编教学法等。
2、针对儿童的思维方式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结合音乐课、听、唱、动三部分内容的特征加深情境教学。
第五单元第一课时《采山》(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所学表达技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并与小组成员交流心得。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问题,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
有的学生在描述自然景观时,仍然显得有些词汇贫乏,这说明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词汇量的积累。另外,部分学生在运用句式时显得有些生硬,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多提供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将这些表达技巧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比较被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熟悉或者缺乏自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经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通过课文中的表达技巧来描绘自然景观,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如果对今天的课程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举例:通过写作练习,指导学生如何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时间顺序和具体事例,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3)情感体验的深入:学生对作者的情感体验可能难以产生共鸣,需要引导他们深入感受。
举例: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与大自然的互动经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情感。
(4)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小组合作中,如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有效交流,是教学的难点。
4.情感体会: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采山过程中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通用14篇)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通用14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篇1教学内容:整十数连加连减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进一步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教育学生要用心计算。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教学用具: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2+1+43+1+59-2-330+6030+5040+5090+1060-3090-1080-20xx-7030-20二、学习新课:1、学习连加先计算:3+2+4再计算:30+20+40学生分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是什么?讨论:整十数连加与10以内连加法的异同2、学习连减:学生试做:80-20-30学生汇报计算方法(8个十减去2个十得6个十再减去3个十是一个十就是30)三、巩固练习:⑴.出示卡片后直接说得数⑵.争夺红旗比赛五、课堂作业:20+50+107090-10-20xx20+60+108080-40-20xx40+10+209070-50-1060六、板书设计:采松果20+50+107090-10-20xx20+60+108080-40-20xx40+10+209070-50-1060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篇2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p23—p24)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上个星期天,小松鼠和妈妈一起采松果,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主题图)讨论: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通过讨论,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一共采了多少个?(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3)、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二)、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1、这些问题你能设法解决吗?(学生列出算式25+4和25-4)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第五单元《采山》(教案)
2.教学难点
-诗歌意境的把握:学生往往难以深入体会诗歌中的意境,需要教师引导,通过图像、音乐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想象和理解。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学生可能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不深,需要通过具体例句分析,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知和运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仿写练习。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采山》诗歌的基本内容、词汇运用和写作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描绘自然景观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仿写练习,学生们表现得积极主动,但我也观察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度,我考虑在下次活动中,可以设置明确的角色分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说。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思考还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对他们的引导不够具体,或者问题的设置不够开放。今后,我需要在这个环节更加注重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仿写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所学描绘自然景观”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小学音乐教案《采山》
小学音乐教案《采山》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采山》,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学唱、演奏、编创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知识与技能:了解歌曲《采山》的背景及特点,学会歌曲演唱,能够参与音乐演奏和编创。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采山》的演唱。
2. 了解歌曲的背景及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特殊的节奏和音准。
2. 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现。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乐器。
3. 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故事引入《采山》这首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聆听:播放歌曲《采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 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特殊的节奏和音准。
4. 演奏:学生用乐器演奏歌曲,增强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
5. 编创:学生分组进行编创,将歌曲《采山》进行改编,展示成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采山》。
2. 学生能理解并表现出歌曲的情感。
3. 学生能够参与乐器演奏和编创活动。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3. 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如参加学校的音乐社团、举办家庭音乐会等,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采山》的歌词创作,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歌词。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欣赏学生们的音乐表演,增进家校联系。
3. 开展音乐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交流能力。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采山》教案3篇 采山课件及教案
《采山》教案3篇采山课件及教案下面是分享的《采山》教案3篇采山课件及教案,以供借鉴。
《采山》教案1一、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采山》。
2、认识X和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歌曲《采山》,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能正确流畅的演唱歌曲。
2、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学习掌握XXXX 和X X X X X X 的节奏,能准确地读拍。
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3、能从歌曲中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游戏带动十六分节奏的学习。
2、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体验歌曲的音乐意境。
教学难点:十六分音符不同搭配下的衔接感悟。
四、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蘑菇节奏卡片六、教学方法快乐是儿童健康情绪的主色调,儿童学习过程本身应当让孩子们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针对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准备带大家去山里郊游,你们想去吗?生:想!师:好!那现在我们就搭乘快乐音乐大巴一起出发吧!(师播放课件,学生边听采山的伴奏音乐边欣赏山景图片)师:同学们,山里美不美?你们在山里都看到了什么呀?生:蘑菇、木耳、野花、山菜、树木、小河等。
师:是啊!山里树木茂盛,物产丰富,真是个好地方!(二)节奏学习——节奏模仿游戏1、采蘑菇比赛(大屏幕上出现蘑菇图片)师:同学们看,那儿有许多蘑菇,好新鲜啊!你们想不想去采蘑菇啊?生:(想!)师:那现在我们就来一个采蘑菇比赛吧。
但这些可爱的小蘑菇必须要聪明勤快的小朋友才能采到它们哦,你们看,蘑菇上有一小节节奏,如果谁能模仿出来,就能采到一个蘑菇。
你们有没有信心采到它们啊?(在黑板上翻开蘑菇节奏卡片)(1)老师先来拍击这条节奏,然后唱着“蘑菇蘑菇谁来采”个别同学模仿,(模仿正确的奖励自制蘑菇一只)(2)请大家一起练习。
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6篇
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6篇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采上音乐课教案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采山》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区分乐曲《牧童短笛》的两种情绪,找出相似的乐段;2、能指出竖笛的组成部分,基本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并吹出声音;3、能大胆的用歌声,表演等形式表现歌曲《采山》的情绪。
教材重点与难点:能大胆的用歌声、舞蹈等表现歌曲丰富的情趣;基本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并吹出声音教学准备:光盘、钢琴、竖笛教学过程:一、走进山野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倒过农村吗?谁能跟大伙说说农村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师:今天老师带大伙到农村去看看,体验山野的美景和他们的生活。
二、山野寻乐(1)导:引入歌曲《采山》师;山野的空气新鲜,到山野去玩可能更有趣。
(2)即兴位歌曲伴奏学生随《采山》音乐用身体动作伴奏感受书山旋律的欢快情绪及典型的节奏型(3)随乐动一动学生想像雨中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等情景,引出歌词。
随乐用舞蹈表演歌曲中的情境,并体验采山时的快乐,熟悉歌曲的旋律。
(4)朗读歌词跟师独儿歌(边做动作边读词)在读歌词中体现“乐”的情绪(5)听赏歌曲听范唱,看mtv感受歌曲的甜美与快乐(6)学唱旋律、歌词跟琴用lu或la等母音视唱旋律(学生带着音乐现象唱)跟琴视唱歌词(7)演唱歌曲可分师生对唱,表演唱等多种形式。
(8)创编歌词学生创编歌词,寻找采山时的更多乐趣,并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予以表现三、欣赏《牧童短笛》(1)创设情境(一)牧童骑牛师:听有一位牧童骑着牛儿,悠闲地吹着笛子,从这段音乐中你能猜出他放牛的心情吗?这首钢琴曲模仿的是那种乐器的音色?学生欣赏《牧童短笛》第一段感受乐曲的旋律和情绪板书:圆润、舒缓的波浪线跳跃、起伏较大的波浪线学生选择谈一谈为什么?学生可以表现牧童当时的心情等(一段的情绪,并描绘音乐所表现的场景及牧童骑牛吹笛的心情)学生在书上涂上颜色(第一段)(2)创设情境(二)牧童嬉牛a、学生听《牧童短笛》第二段选择哪一种节奏声波线,为什么?b、即兴表现第二段的欢快音乐,体验愉悦的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山》说课稿
吴楠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课《采山》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采山》这一首描写了孩子们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一起到野外,山上玩耍、劳动,采摘的故事,歌曲欢快、活泼、清新别致,歌曲的旋律大跳和级进音程的交替进行,节奏鲜明紧凑,配合着旋律音程的起伏,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动力感,配上生动、形象的歌词,极易为儿童接受和喜爱,歌中描述了小朋友在蒙蒙细雨中采山的愉快心情。
表现了小朋友光着小脚在山林中奔跑,连梦中都要笑出声来。
这首歌的词曲结合紧密,形象、生动,深深打动每一个演唱它的人,是一首适合儿童学唱的歌曲。
2、通过本课的教学,结合新课程理念和三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歌曲《采山》,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能正确流畅的演唱歌曲。
(2)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锻炼学生音乐节奏的感知认识能力及配合意识。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别确定为:
重点:
1、能有感情的演唱和表演歌曲,从中体验课堂乐趣;
2、多变的节奏的学习,特别是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和休止符的掌握和运用;
3、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的态度和情绪的把控。
《采山》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采山》,并乐于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2、能表达歌曲节奏,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点: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采山》。
2.能准确演唱十六分节奏。
3.能从歌曲中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1. 十六分节奏的掌握。
2. 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捉泥鳅》
三、新课导入:
同学们到过大山吗?谁能跟大家说说大山是什么样的?(大家说的非常好,山野里的空气很新鲜,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到美丽的大山里看一看,走一走,感受一下这山野风光。
1、初听音乐,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2、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新歌《采山》。
四、师生互动、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范唱。
(学生感受歌曲,熟悉曲调)
听了这首歌曲你觉得情绪怎样?(节奏欢快、活泼,让人心情愉悦)
2、学生复听歌曲。
(打拍子,在心里跟唱)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晰。
4、请学生跟着琴用“啦”模唱歌曲。
5、听老师唱歌曲,学生在心里默唱。
6、练习歌曲中的难点节奏
X X X X X O X. X X X | X X X|
采呀采呀蘑菇跳过水坑往前走
7、全班分AB两大组,A组轻声填歌词,B组用“啦”模唱歌曲。
反之,B组轻声
填歌词,A组用“啦”模唱歌曲。
8、请学生跟琴轻声填唱歌词(教师注意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问题,采用灵活的
方法加以纠正)。
教师提示学生:看谁的耳朵最灵敏,跟唱得最准确。
9、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0”乐句,提示学生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因为有
八分休止符的出现而使旋律的演唱变得生硬,以致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效果。
10、用欢快的活泼的情绪,清脆的嗓音演唱歌曲。
11、变换演唱形式巩固演唱,领唱加合唱。
领:采着小雨去采山合:去采山
领:小小脚丫跑的欢合:跑的欢
合:采呀采蘑菇,采呀采木耳,采来山菜嫩又香。
领:带着香甜回家走合:歌儿飘上山尖尖
(第二段相同)
五、课堂小结,结束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劳动的歌曲《采山》。
在学习中我们感受到采山的小朋友在劳动中的喜悦心情和劳动所创造的成果,学完这首歌曲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学生,在劳动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一切。
你们有信心吗?(学生随音乐走出教室)
《采山》教学反思
吴楠
在准备这节课时,我首先认真的熟悉了教材,详细阅读了教参,把握了歌曲的特点,了解了歌曲的难点,确定了以体验劳动快乐为主线的教学目标。
然后,我才根据教学目标安排设计了这节课!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主要安排了三个环节。
一是节奏XXXX X 0 的练习;二是用跟唱法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让其从劳动中体验快乐的感觉。
随说新课标更注重孩子的体验、感受,对歌唱方面的技能要求并不是很严格,但这也并不是说课堂教学中不必要对学生的歌唱提要求,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体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表现,有了好的表现,才会有更好的感受与理解。
淡化技能并不是不要技能,而是要求老师要有在无形中渗透技能并使孩子容易掌握的教学方法,让歌唱教学这块内容更加丰富起来。
让孩子从自己的歌声中体会感受美,达到我们美育的目的。
一首歌曲旋律和歌词是两个重要的部分,而在这堂课上我主要想解决的是旋律的节奏问题。
因为这首歌中的歌词还是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不做过多解释学生也能够理解。
而节奏则是旋律的主宰。
这首歌曲的旋律中出现了较多的十六分音符,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要掌握它们是一个难点。
第二块内容就是用跟唱法学习歌曲。
在教学中我发现歌曲的旋律非常快,要想让孩子准确的唱出歌词,就必须让他们先读歌词,了解歌词。
然后再用跟唱法学习歌曲。
另外,要想让学生用最美的声音表现歌曲,就必须让学生有最真实的感受。
所以在设计这个教学环节时,我抓住了孩子爱玩的天性,让孩子在音乐中玩起了《采山》的游戏。
让孩子在玩中充分的感受采山姑娘的愉快心情!这样孩子才能用最真实的感受来表现歌曲!老师只需要对孩子们的演唱稍加纠正就可以了。
这样以来老师也不必在感情的处理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就可以轻易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节课上下来,才感觉到在某些细节上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有更好的改善和完善。
愿望总是美好的,但结果往往不是完美的。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也从中得到了更多的启示,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会有更加成熟的教学思维,更加精彩的教学活动,来丰富我和孩子们共同的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