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bf9266c71fe910ef02df885.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二节混凝土强度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第一节计量第二节搅拌第三节运输第四节浇筑前的检查第五节浇筑第六节养护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ﻫ第1。
0。
1条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
ﻫ第1.0。
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ﻫ第1.0。
3条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
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ﻫﻫ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ﻫ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和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的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
ﻫﻫ三、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ﻫ第1。
0.4条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ﻫ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ﻫ第2。
1.1条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 ﻫ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ﻫ二、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ﻫﻫ三、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Ⅰ)稠度ﻫﻫ第2。
1.2条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应以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表示,坍落度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
其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ﻫ第2。
(完整版)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完整版)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bf3b20b8762caaedc33d40c.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GB50164-20112011年4月2日颁布2012年5月1日执行前言•什么是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拌合物不是最终产品,完成最终产品的是混凝土工程。
•合格的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处于具体环境的具体工程所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匀质性,并且体积稳度。
•上述要求首先由原材料来保证,然而高质量的配制如果脱离工艺,仍无法保证工程质量。
决定混凝土最终质量的关键是工艺。
•混凝土工程已被分离到不同行业(原材料、配制搅拌、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责任者难以确定。
产生问题时,必然纠纷不断。
•混凝土工作者当前只能且必须做的是对脱离工艺的混凝土拌合物负责。
•管住混凝土工艺的环节是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1、总则1.0.1 为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促进混凝土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制订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1.0.3混凝土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原材料质量控制2.1 水泥2.1.1 水泥的选择:•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
•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和水泥•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胶砂强度较高,适合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可掺用较多的矿物掺和料来改善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参加混合材较少,有利于配制抗冻混凝土•有预防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采用碱含量不大于0.6%的低碱水泥•采用低热水泥有利于限制大体积混凝土由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2.1.2水泥质量控制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低碱水泥还包括碱含量中、低热水泥还包括水化热2.1.3应用方面尚应符合以下规定1宜采用旋窑或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2水泥砖的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应得到明示3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细度为选择性指标,没有列入主要控制项目,但水泥出厂检验报告中有细度检验内容;三氧化硫、烧失量和不溶物等化学项目可在选择水泥时检验,工程质量控制可以出厂检验为依据。
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3f5a32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7.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一)GB50164-20114月2日颁布5月1日执行前言•什么是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拌合物不是最终产品,完成最终产品的是混凝土工程。
•合格的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处于具体环境的具体工程所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匀质性,并且体积稳度。
•上述要求首先由原材料来保证,然而高质量的配制如果脱离工艺,仍无法保证工程质量。
决定混凝土最终质量的关键是工艺。
•混凝土工程已被分离到不同行业(原材料、配制搅拌、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责任者难以确定。
产生问题时,必然纠纷不断。
•混凝土工作者当前只能且必须做的是对脱离工艺的混凝土拌合物负责。
•管住混凝土工艺的环节是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1、总则1.0.1 为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促进混凝土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制订本1.0.2 本适用于建设工程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1.0.3混凝土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的规定。
2、原材料质量控制2.1 水泥2.1.1 水泥的选择:•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
•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和水泥•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胶砂强度较高,适合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可掺用较多的矿物掺和料来改善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参加混合材较少,有利于配制抗冻混凝土•有预防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采用碱含量不大于0.6%的低碱水泥•采用低热水泥有利于限制大体积混凝土由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2.1.2水泥质量控制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低碱水泥还包括碱含量中、低热水泥还包括水化热2.1.3应用方面尚应符合以下规定1宜采用旋窑或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2水泥砖的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应得到明示3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细度为选择性指标,没有列入主要控制项目,但水泥出厂检验报告中有细度检验内容;三氧化硫、烧失量和不溶物等化学项目可在选择水泥时检验,工程质量控制可以出厂检验为依据。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8c8af04844769eae009ed21.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1.1.1、各项质量指标检验:1、稠度。
通过塌落度(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或维勃稠度表示(适用于干硬混凝土);大于等于100mm塌落度混凝土允许偏差±30mm;2、外加剂。
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应检查其含气量(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的混凝土含气量限值4.5%,允许偏差范围±1.5%)。
引气剂的作用:⑴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中形成大量微小的封闭球形气泡,减少骨料间的摩擦力,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
若流动性不变,可减少水泥用量⑵降低混凝土强度:由于气泡的存在,①使其弹性变形增大,对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是有利的②减小混凝土的受力面积⑶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包括抗渗性(混凝土试件在抗渗试验时所承受的最大水压力)和抗冻性(混凝土试件所能承受的反复冻融循环次数):气泡的存在,堵塞或隔断混凝土中毛细管渗水通道,改变了混凝土的孔结构。
3、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第二节混凝土质量初步控制1、骨料质量检验:有质量证明书。
应按批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及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海砂还检验其氯盐含量。
2、粉煤灰等掺合料检验:烧失量及有害物质含量。
3、外加剂检验:有质量证明书。
检验其氯化物、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
第二节C50以上高标号混凝土原材料要求1、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标号之比0.9~1.5。
2、碎石:⑴碎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2.0⑵最大粒径不易大于25mm⑶含泥量不大于0.5%3、细骨料:含泥量不大于2%4、粉煤灰:采用一级粉煤灰(超细粉煤灰)。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80d913d0912a21614792968.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学习新规范《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按时间顺序分,混凝土质量控制分:事前(生产准备)控制、事中(生产)控制、事后(合格)控制。
事前控制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原材料质量检验与控制,二是配合比控制。
事中控制主要有计量、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控制。
事后控制指对混凝土质量按有关规范、规程进行验收评定。
以下主要从搅拌站角度进行归纳,原材料仅选用搅拌站常用原材料。
§1 事前控制一、事前原材料质量检验与控制1、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的检验原材料进场时,应按规定批次验收: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
外加剂产品还应具有使用说明书。
2、进场复验为了保证进场材料的真实质量,进场材料必须进行复验。
进场原材料复验检验批量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散装水泥应按每500t为一个检验批;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应按每200t为一个检验批;砂、石骨料按每400m3或每600t为一个检验批;外加剂按每50t为一个检验批;水按同一水源不少于一个检验批。
②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将检验批扩大一倍。
对经产品认证机构认证符合要求的产品。
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次检验合格。
同一厂家的同批出厂材料,用于同时施工且属于同一工程项目的多个单位工程。
③不同批次或非连续供应的不足一个检验批量的混凝土原材料应作为一个检验批。
3、质量主要控制项目⑴水泥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碱含量低于0.6%的水泥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碱含量,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水化热。
水泥应用还应符合下列规定:宜采用新型干法窑水泥;应注明水泥中的混合材品种和掺加量;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
⑵粗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指标和坚固性。
用于高强混凝土的粗骨料还应包括岩石抗压强度。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a8e805b551810a6f4248637.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二节混凝土强度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第一节计量第二节搅拌第三节运输第四节浇筑前的检查第五节浇筑第六节养护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第1.0.3条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
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和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的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
三、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第1.0.4条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2.1.1条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二、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三、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Ⅰ)稠度第2.1.2条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应以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表示,坍落度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
其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第2.1.3条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坍落度大小,可分为4级,并应符合表2.1.3的规定。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https://img.taocdn.com/s3/m/50a26e0a551810a6f4248689.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第1.0.3条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
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和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的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
三、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第1.0.4条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2.1.1条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二、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三、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Ⅰ)稠度第2.1.2条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应以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表示,坍落度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
其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第2.1.3条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坍落度大小,可分为4级,并应符合表2.1.3的规定。
第2.1.4条 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维勃稠度大小,可分为4级,并应符合表2.1.4的规定。
混凝土按维勃稠度的分级 表2.1.4的规定。
坍落度允许偏差 表2.1.5-1 维勃稠度允许偏差 表2.1.5-2(Ⅱ)含气量第2.1.6条 掺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满足设计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b04a063dd88d0d232d46ae2.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二节混凝土强度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第一节计量第二节搅拌第三节运输第四节浇筑前的检查第五节浇筑第六节养护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
第1。
0。
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第1。
0.3条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
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和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的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
三、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第1.0。
4条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2.1。
1条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二、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三、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Ⅰ)稠度第2。
1。
2条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应以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表示,坍落度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
其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第2.1。
3条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坍落度大小,可分为4级,并应符合表2.1.3的规定.混凝土按坍落度的分级注:坍落度检测结果,在分级评定时,其表达取舍至临近的10mm.第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d835ad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d.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关键信息项: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标准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性能指标骨料的种类、粒径、级配、含泥量外加剂的类型、性能、掺量掺和料的品种、质量、掺量水的质量要求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强度等级的确定坍落度的设定范围耐久性指标的考虑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调整原则3、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原材料的计量精度搅拌时间和搅拌方式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浇筑方法和顺序振捣方式和时间施工缝和后浇带的处理养护方式和养护时间5、混凝土质量检验和评定检验项目和检验频率强度评定方法外观质量的检查标准11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标准111 水泥水泥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的特点、环境条件及设计要求,选用适当品种和强度等级的水泥。
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等特殊工程,应选用相应特性的水泥。
112 骨料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粒径符合要求的碎石或卵石,其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应符合相关标准。
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坚硬、洁净的天然砂或人工砂,其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指标应符合规定。
113 外加剂外加剂的选用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条件和环境等因素确定。
外加剂的品种、性能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外加剂的质量应稳定,不得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114 掺和料掺和料可选用粉煤灰、矿渣粉等。
掺和料的品种和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在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掺和料的用量。
115 水混凝土拌制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不得使用含有有害杂质的水。
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121 强度等级的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根据工程结构的设计要求、使用条件和环境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122 坍落度的设定范围坍落度应根据混凝土的浇筑方式、构件截面尺寸、钢筋密集程度等因素确定,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d7f213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8.png)
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耐久性和经济性。
因此,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浇筑和养护等方面,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 水泥(1)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使用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水泥。
(2)水泥应在密闭、防潮的环境中储存,避免受潮和污染。
(3)水泥应进行检验,保证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2. 粗、细骨料(1)粗、细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使用受污染或质量不合格的骨料。
(2)骨料应进行检验,保证其强度、含泥量、含尘量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3)骨料的储存应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受潮和污染。
3. 水(1)水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水。
(2)水的质量应进行检验,保证其pH值、氯离子含量等指标符合设(3)水应在无菌、无污染的情况下使用,避免对混凝土材料产生影响。
三、配合比设计的质量控制1. 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
2. 配合比设计应进行严格的计算和检验,确保各组分的配合比例合理、稳定。
3. 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原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4. 配合比设计应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施工和质量检验时使用。
四、浇筑的质量控制1. 浇筑前应进行场地清理和平整,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平整度和表面质量。
2. 浇筑过程中应进行控制,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投料、拌和、搅拌和浇筑,避免浇筑中途出现漏浆、断筋等情况。
3. 浇筑过程中应进行及时的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4. 浇筑后应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因缺乏养护而产生龟裂、渗水等质量问题。
五、养护的质量控制1. 养护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和养护方式符合2. 养护应在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因环境影响导致混凝土质量发生变化。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9c187ae79563c1ec4da711b.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二节混凝土强度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第一节计量第二节搅拌第三节运输第四节浇筑前的检查第五节浇筑第六节养护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第1.0.3条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
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和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的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
三、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第1.0.4条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2.1.1条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二、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三、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Ⅰ)稠度第2.1.2条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应以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表示,坍落度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
其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第2.1.3条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坍落度大小,可分为4级,并应符合表2.1.3的规定。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完整版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100bb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2.png)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 B 5 0 1 6 4 — 9 2目录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第一章总则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 1993 年 5 月 1 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通知建标〔1992〕667 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有关计委,各计划单列市建委: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 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造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造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 年 9 月 29 日编制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 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造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对全国混凝土的质量状况和有关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吸取了行之有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借鉴了国外的有关标准。
在先后完成本标准的初稿、征求意见稿及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后,完成送审稿,经审查会审定稿。
本标准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等。
本标准为首次编制,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寄交给中国建造科学研究院(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建设部1992 年 9 月第一章总则第 1.0.1第二章 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 混凝土拌合物第 2.1.1 条 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二、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三、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b8416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a.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要求,包括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以及强度检测等方面。
原材料选择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首先从原材料的选择开始。
以下是混凝土原材料的标准要求: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起着关键作用。
水泥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原材料:水泥应选用矿渣、石灰石、粉煤灰等作为主要原材料。
•化学成分:水泥中的氧化钙、氧化铝、氧化铁等化学成分应符合标准要求。
•物理性能:水泥的压力强度、抗折强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等物理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填充材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骨料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原材料:骨料可以选择山石、河砂等作为主要原材料。
•粒度分布:骨料的粒度分布应符合标准要求,包括最大粒径、最小粒径等指标。
•圆度和强度:骨料的圆度和强度应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
水水是混凝土中的化学反应介质,对混凝土的硬化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水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清洁度:水应是清洁的,不含有杂质和污染物。
•pH值:水的pH值应符合标准要求。
•用量控制:水的用量应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配合比设计的标准要求: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水的质量与水泥的质量之比,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直接影响。
水灰比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范围选择: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应有不同的水灰比范围。
•最大限值:水灰比应有最大限制值,以防止混凝土强度过高或过低。
骨料用量骨料的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有着重要影响。
骨料用量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体积比例:骨料与水泥的体积比例应符合标准要求。
•混凝土容重:混凝土的容重应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结构密实。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b12b8f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1.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二节混凝土强度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第一节计量第二节搅拌第三节运输第四节浇筑前的检查第五节浇筑第六节养护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
0。
1条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第1。
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第1.0。
3条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
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和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的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三、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第1.0.4条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2.1.1条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二、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三、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Ⅰ)稠度第2.1。
2条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应以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表示,坍落度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
其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第2。
1。
3条 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坍落度大小,可分为4级,并应符合表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b97f47b172ded630b1cb6e4.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第1.0.3条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
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和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的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
三、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第1.0.4条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2.1.1条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二、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三、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Ⅰ)稠度第2.1.2条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应以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表示,坍落度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
其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第2.1.3条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坍落度大小,可分为4级,并应符合表2.1.3的规定。
第2.1.4条 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维勃稠度大小,可分为4级,并应符合表2.1.4的规定。
混凝土按维勃稠度的分级 表2.1.4的规定。
坍落度允许偏差 表2.1.5-1 维勃稠度允许偏差 表2.1.5-2(Ⅱ)含气量第2.1.6条 掺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满足设计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0c9c2c47e21af45b207a83e.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二节混凝土强度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第一节计量第二节搅拌第三节运输第四节浇筑前的检查第五节浇筑第六节养护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5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通知建标〔1992〕667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有关计委,各计划单列市建委: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9月29日编制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对全国混凝土的质量状况和有关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吸取了行之有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借鉴了国外的有关标准。
在先后完成本标准的初稿、征求意见稿及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后,完成送审稿,经审查会审定稿。
本标准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等。
本标准为首次编制,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寄交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建设部1992年9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c03fab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a.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的控制对于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包括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选择、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探讨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
1.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将水泥、骨料、粉煤灰、掺合料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凝土。
配合比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重要指标。
在混凝土质量控制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制定配合比,确保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并避免出现裂缝、浮层等质量问题。
2. 原材料选择的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掺合料等,其选择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泥的选择应符合标准要求,并要进行质检。
骨料应满足强度、粒度和含水率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粉煤灰和掺合料的使用也需符合相关标准,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裂性和耐久性等指标。
3. 施工过程控制的标准: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包括搅拌、浇注、振捣、养护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在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在浇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压力,避免出现堆积和分层现象。
振捣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振捣方法和时间,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在养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长期耐久性。
总结回顾: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主要包括配合比的控制、原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过程的控制。
在配合比的制定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原材料的选择要符合标准要求,并进行质检,以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和抗渗性。
施工过程中的搅拌、浇注、振捣和养护等环节都需严格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耐久性。
只有通过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混凝土质量控制,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个人观点:混凝土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c0d7b6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1.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目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二节混凝土强度………………………………………………………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第一节计量………………………………………………………………第二节搅拌………………………………………………………………第三节运输………………………………………………………………第四节浇筑前的检查……………………………………………………第五节浇筑………………………………………………………………第六节养护………………………………………………………………第一章总则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合用于工业与民用建造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
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和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的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
三、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目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二节混凝土强度………………………………………………………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第一节计量………………………………………………………………第二节搅拌………………………………………………………………第三节运输………………………………………………………………第四节浇筑前的检查……………………………………………………第五节浇筑………………………………………………………………第六节养护………………………………………………………………第一章总则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
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和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的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
三、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二、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三、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Ⅰ)稠度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应以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表示,坍落度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
其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坍落度大小,可分为4级,并应符合表的规定。
混凝土按坍落度的分级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维勃稠度大小,可分为4级,并应符合表的规定。
混凝土按维勃稠度的分级坍落度或维勃稠度的允许偏差应分别符合表的规定。
(Ⅱ)含气量掺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满足设计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根据混凝土采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其含气量的限值不宜超过表的规定。
掺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气量的限值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检测结果与要求值的允许偏差范围应±%。
(Ⅲ)水灰比和水泥含量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和水泥含量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实测的水灰比和水泥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Ⅳ)均匀性混凝土拌合物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性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检查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性紧,应在搅拌机卸料过程中,从卸料流的1/4至3/4之间部位采取试样,进行试验,其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二、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第二节混凝土强度普通混凝土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12个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混凝土强度,除应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分批进行合格评定外,尚应对一个统计周期内的相同等级和龄期的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统计计算强度均值、标准差及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值的百分率,以确定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其中υfcu应符合本标准的第条规定,σ和p应满足表的要求。
对商品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一个月;对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混凝土生产管理水平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和强度不低于规定强度等级值的百分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一、标准差:σ=Σf2cu,i-N·μ2fc二、百分率:p= ×100%式中fcu,i—统计周期内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坑压强度值;N—统计周期内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组数,该值不得少于25组;μfcu—统计周期内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0—统计周期内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值的组数。
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不宜大于5%,其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бσ=бσ/μfeu×100%盘内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及其标准差可利用正常生产连续积累的强度资料按下列公式确定:μceu=Σfcu,i/nбσ= Σ△fcu,i式中бσ—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σσ—盘内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μfcu—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fcu,i—第i组三个试件中强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n—试件组数,该值不得少于30组。
fcu,i—第i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按月或季统计计算的强度平均值宜满足下式要求:fcu,k+σμ≤μfcu≤fcu,k+σ式中μt—按月或季统计的强度平均值;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σ—按月或季统计的强度标准差,确定标准差的试件组数不得少于25组。
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根据混凝土试件所能承受的反复冻融循环次数,混凝土的抗冻性划分为D10、D15、D25、D50、D100、D150、D200、D250和D300等9个等级。
根据混凝土试件在抗渗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混凝土的抗渗性可划分为S4、S6、S8、S10、S12等5个等级。
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试验方法庆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实测的混凝土抗冻性或抗渗性指标,不应低于设计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的氯化物总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对素混凝土,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2%;二、对处于干燥环境或有防潮措施的钢筋混凝土,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1%;三、对处在潮湿而不含有氯离子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不得超过水泥重的%;四、对在潮湿并含有氯离子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不得超过水泥重的%。
五、预应力混凝土及处于易腐蚀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不得超过水泥重的%。
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应包括组成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和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确定。
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Ⅰ)水泥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碴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快硬硅酸盐水泥》的规定。
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应根据工程特点、所处环境以及设计、施工的要求,选用适当品种和标号的水泥。
对所用水泥应检验其安定性和强度。
有要求时,尚应检验其他性能。
其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水泥细茺检验方法》、《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和《水泥化学分析方法》的规定。
水泥应按不同品种、标号及牌号按批分别存储在专用的仓罐或水泥库内,如因存储不当此起质量有明显降低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在使用前对其质量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的结果使用。
(Ⅱ)骨料普通混凝土所用的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骨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粗骨料最大粒径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得大于混凝土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并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
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板厚的1/2,并不得超过50mm;2、泵送混凝土用的碎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1/3;卵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2/5;二、泵送混凝土用的细骨料,对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少于15%,对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少于5%;三、泵送混凝土用的骨料还应符合泵车技术条件的要求。
骨料质量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验:一、来自采集场的骨料应附有质量证明书,根据需要应按批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及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二、对无质量证明书或其它来源的骨料,应按批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及粗骨料的针片颗粒粒含量,必要时还应检验其他质量指标。
三、对海砂,还应按批检验其氯盐含量,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四、对含有活性二氧化硅或其他活性成分的骨料,应进行专门试验,待验证确认对混凝土质量无有害影响时,方可使用。
骨料在生产、采集、运输与存储过程中,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
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
在其装卸及存储时,应采取措施,使骨料颗粒级配均匀,保持洁净。
(Ⅲ)水拌制各种混凝土的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物用水标准》的规定。
不得使用海水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不宜用海水拌制有饰面要求的素混凝土。
(Ⅳ)掺合料用于混凝土中的掺合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的规定。
当采用其他品种的掺合料时,其烧失量及有害物质含量等质量指标应通过试验,确认符合混凝土质量要求时,方可使用。
选用的掺合料,应使混凝土达到预定改善性能的要求或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取代水泥。
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取代水泥的最大取代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掺合料在运输与存储中,应有明显标志。
严禁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材料混淆。
(Ⅴ)外加剂用于混凝土的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的规定。
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
选用的外加剂应具有质量证明书,需要时党政军应检验其氯化物、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经验证确认对混凝土无有害影响时方可使用。
不同品种外加剂应分别存储,做好标记,在运输与存储时不得混凝土入杂物和遭受污染。
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i的规定,通过设计计算和试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