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渗析装置动画演示
电渗析(ED)技术及操作简介
![电渗析(ED)技术及操作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09f39b565ce0508763213ed.png)
电渗析(ED)技术及操作简介电渗析原理电渗析器是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当含盐分的水流经阴、阳离子交换膜和隔板组成的隔室时,水中的阴、阳离子开始定向运动,阴离子向阳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阴极方向移动,由于离子交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阳离子交换膜(简称阳膜)的固定交换基团带负电荷,因此允许水中阳离子通过而阻挡阴离子,阴离子交换膜(简称阴膜)的固定交换基团带正电荷,因此允许水中的阴离子通过而阻挡阳离子,致使淡水隔室中的离子迁移到浓水隔室中去,从而达到淡化的目的。
电渗析器通电以后,电极表面发生电极反应,致使阳极水呈酸性,并产生初生态的氧O2和氧气Cl2。
阴极水呈减性,当极节水中有Ca=+和Ng++时由生成CaCO3和Ng(OH)2水垢,结集在阴极上,阴极室有氧气H2排出。
因此极水要畅通,不断排出电极反应产物,有利于电渗析器正常运行。
三、电渗析的结构电渗析不论其规格怎样,形式如何,均由膜堆、电极、夹紧装臵三大部件组成。
1.膜堆一张阳膜、一张隔膜、一张阴膜,再一张隔板组成一个膜对,一对电极之间所有的膜对之和称膜堆。
它是电渗析器的心脏部件,也是电渗析器性能好、坏的关键部件。
在此简单介绍组成膜对零件的主要材料:(1)阴、阳离子交换膜:按膜中活性基团的均一程度可分为异相膜(非均质),均相膜与半均相膜。
理论上讲均相膜优越,事实上由于各制膜厂技术水平不齐,生产经验不等,制出来的膜性能相关很大,即使同一家厂的产品由于批号不一样性能差别也不小。
本所通过试制比较确定采用上海化工厂生产的异相膜,该膜性能相对比较稳定。
(2)隔板:本所电渗析器隔板流进均为无回路短流形式。
其边框采用0.9毫米聚丙烯板冲压成型。
内烫二聚丙烯丝编织网构成水流通道,有时根据用户需要选用0.5或1.2毫米聚丙烯板加工成型(一般说隔板愈薄脱盐效果越好,但对进水水质要求也愈高)。
2.电极一般电渗析的电极采用石墨、铅、不锈钢材料,这些电极材料易得,造价低,制作方便;但电化学性能不好,寿命短。
电渗析
![电渗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13f760f46527d3250ce010.png)
2.液膜类型
内相
外相
①浸渍型:以多孔高分子膜作 由于将液膜含浸在多孔支撑体上,可以承 受较大的压力,且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可 为支架 , 使液体膜溶液 ( 有机 以承担合成聚合物膜不能胜任的分离要求。 溶剂 ) 浸渍在其孔穴部位 , 并 通常孔径越小液膜越稳定,但孔径过小将 使空隙率下降,从而将降低透过速度,存 在内外相均接触水溶液。 在传质面积小。
-31-
膜支架
O
3. 液膜分离原理
C 液料 液料 液膜 R C+R→P 液膜 液料 液膜
R1
C+R1 → P1
(c) 膜中化学反应
主要过程对电渗析有利,次要过程均会影响电渗析的除盐 或浓缩效率,增加电耗。设计中,应选择理想的离子交换膜和 最佳的操作条件,设法消除或改善这些不利影响。
-5-
极化与极限电流浓度
• 电渗析过程中,膜内反离子的迁移数大于溶液中的迁移数,从而造 成淡水室中在膜与溶液的界面处形成离子亏空现象,当操作电流密 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主体溶液内的离子不能迅速补充到膜的界面 电渗析的极化现象对电渗析的运行有很大影响: 上,从而迫使水分子电离产生H+和OH—来负载电流,这就是电渗 ( 1)极化时一部分电能消耗在水的电离上,使电流效率下降; 析的极化现象。
2)极化时,在浓水侧的阴膜界面上形成沉淀会堵塞水流通道。 • ( 电流密度是指单位面积膜通过的电流,使水分子产生离解反应时的 操作电流密度称为极限电流密度。 ( 3)由于沉淀和结垢的影响,膜性能发生变化,机械强度下降, 膜电阻增大,缩短了膜的使用寿命。
为了避免极化和结垢,目前采用的措施包括:
•
-23-
纳滤膜及其技术的应用领域
第六章渗析与电渗析
![第六章渗析与电渗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cce437fc4ffe473368abca.png)
血 流 量 (cm3/min) 过滤压力 (mmHg) 过滤流速 (cm3/min) 截留分子量
清 除 率 (cm3/min)
1200—1300 30—50 110—130 漏少许白蛋白
100—200 100—200 5—10 1万—2万
150—350 200—500 60—100 2万—5万
尿 素 (分子量=60)
图6-7 各种血液净化法对不同分子量溶质的透析效能
6.2 电渗析
引言 电渗析的基本原理 电渗析膜 电渗析器
6.2.1 引言
电渗析过程是一个电化学分离过程,在 电渗析过程中,应用荷电膜,在电位差推动 力的作用下,使溶液中的离子透过膜,而同 溶剂和其它的不带电的组分分开。这种使离 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膜进行渗析迁移的过 程称为电渗析(Electrodialysis)。
在实际中,电渗析过程物质透过膜的传 递十分复杂,以NaCl水溶液渗析过程为例加 以说明,见图6-10,主要有以下的几种物质
传递过程:
图6-10
电渗析过程中的各种传递过程
反离子迁移,是电渗析过程的主要传递过程, 使进料得以脱盐或浓缩。 同名离子迁移,是与膜中固定基团带相同电 荷的离子透过膜的迁移。这是由于电渗析膜 的选择性不可能是100%,使得与反离子迁 移量相比,量很小的一部分同名离子在电场 和浓度梯度的作用下,透过膜发生迁移,如 阴离子透过阳膜,而阳离子透过阴膜。同名 离子的迁移降低了电渗析过程的效率。
亦可写成阻力的形式,阻力R与在两液膜 及膜中的传质阻力R1,R2, Rm 的关系为:
R Rm R1 R2
(6-3)
不同的物质这三种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
的百分比是不同的。Colton曾考察了血液透析
电渗析操作说明
![电渗析操作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6b4220a59eef8c75fbfb3e8.png)
电渗析系统操作说明一、电渗析(ED)概述电渗析是一种利用荷电膜的选择透过性和电场力作用对水中的离子型物质进行分离而达到脱盐、浓缩等预期目的的一种膜分离设备。
电渗析器的主要部件为阴、阳离子交换膜、隔板、电极和直流电源四部分。
隔板构成的隔室为液体流经过的通道。
物料经过的隔室为脱盐室,浓水经过的隔室为浓缩室。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阳离子透过阳膜,阴离子透过阴膜,脱盐室的离子向浓缩室迁移,浓缩室的离子由于膜的选择透过性而无法向脱盐室迁移。
这样淡室的盐分浓度逐渐降低,相邻浓缩室的盐分浓度相应逐渐升高。
经过这样的过程物料中的盐分得以脱除。
电渗析膜技术主要应用于化学制药工艺中物料的脱盐(灰份的去除),涉及的脱盐产品有阿斯巴甜、L-肉碱、碘海醇、甘露醇、各类氨基酸、各种糖类、有机酸、醇类等。
也可用于高含盐废水的进一步浓缩,含氨氮废水的零排放处理,电镀废液中的金属回收,冶金行业的废水回用等。
二、电渗析安装示意图1、膜堆组装顺序:铁夹板-绝缘橡皮-电极板A-极室格网及极框-极膜-隔板正-阴膜-隔板反-阳膜-隔板正-阴膜-隔板反-……阴膜-隔板反-极膜-极室格网及极框-电极板B-绝缘橡皮-铁夹板。
膜堆组装顺序图2、组装过程请注意隔板的正反和膜片的交替顺序,防止浓淡水室的混料。
3、紧固夹紧螺杆时,首先从电渗析中部的螺杆开始上紧螺母,要求对角上紧并均匀用力,切不可单边用力过猛。
4、上紧螺杆后,再把电渗析器用起吊设备吊起,安装到支撑架上。
过程中需要注意电渗析器的重心位移,防止砸坏设备和造成人员的受伤。
-4-·5、电渗析器安装完毕后,将极水管、浓水管、淡水管和相应的电渗析器上的接口连接牢固。
电渗析管路连接图三、电渗析器进料要求:料液温度:5~40℃PH:2~12浊度<0.3mg/L高锰酸钾指数<3mg/L游离氯< 1.5mg/LFe3+<0.3mg/LMn2+<0.1mg/L进电渗析器之前,料液需经精度小于2微米过滤器过滤。
电渗析技术简介
![电渗析技术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cfe86b8fd0a79563c1e7245.png)
知识讲座第二讲电渗析技术简介电渗析是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膜法分离技术之一,它的应用范围巳从初期的海水和 苦咸水淡化扩大到电子、医药、化工、工业 综合利用等乃至环境保护领域中。
目前,我国巳有二十多个省市共1000多台电渗析设备投入运转。
为进一步普及电渗析技术,仍有必要对电渗折技术作概念性介绍。
一、电渗析的原理电渗析是利用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离子交换膜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使水中的离子作定向迁移,并有选择地通过带有不同电荷的离子交换膜,从而达到溶质和溶剂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其原理如图所示。
图为一个4隔室型的电渗折原理示意 图,A 为阴离子交换膜(简称阴膜),C 为 阳离子交换膜(简称阳膜),阴膜与阳膜交替 排列,两端设置电极。
阴膜与阳膜之间的空间称为隔室。
包含电极的隔室称极室,通入极室的水流称为极水。
将含有NaCl 的溶液分别通入隔室1、3和 2、4中,并将极水分别通入阳极室a 和阴极室b 。
当接通电源后,水中的离子即开始作定向迁移,阳离子向阴极迁移,阴离子向阳极迁移。
由于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阻挡阴离子;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阻挡阳离子。
因此,隔室1、3中的钠离子分别透过阳膜进入隔室2、4;氯离子透过阴膜进入隔室2、4。
而隔室2、4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则均被不同电性的离子交换膜所阻挡而不能迁出,于是形成1、3隔室中的离子数量减少,2、4隔室中的离子数量增加的交替排列的脱盐室和浓缩室。
在应用中,以紧面装置将众多的隔室压紧,使所有的淡水隔室和浓水隔室各自联通,即可进行工作。
二、电滲析器的构造电渗析器包括由离子交换膜、隔板、隔网组成的膜堆部分和电极、极框组成的电极部分。
各部分以紧固框架压紧,成为一个整体。
离子交换膜:电渗析设备中的离子交换膜在整个设备中是最关重要的部件,膜性能的优劣对设备的脱盐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离子交换膜通常以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为基膜,基膜的高分子链上,接有可以电离出阳离子或阴离子的活性基团,活性基团由固定基团和解离离子组成。
电渗析(ED)实验装置操作说明
![电渗析(ED)实验装置操作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c6f718c71fe910ef12df813.png)
电渗析(ED)实验装置操作说明一.实验设备1.电渗析:IONICS ,USA2.膜片型号:①ANION MEMBRANE:AR103DQP②CATION MEMBRANE:CR09EXMP③NUMBER:12SET二.实验料液Dilute tank:7.2L(古龙酸+30%NaOH),PH:7.0左右。
Concentrate Tank: 7.2L WaterElectrode Tank: 3L 1% NaSO4溶液三.操作过程1.料液中如有杂物或结晶,应先进行过滤后,方能加入水箱,以防膜片堵塞。
2.配置及量取溶液,加入对应的水箱古龙酸溶液—Dilute 水箱纯水—Conc 水箱NaSO4溶液—极水水箱3.启动泵浦,调整压力①打开泵浦开关(POWRE),先对料液进行搅拌,4分钟后可对母液取原样②打开膜堆开关(STACK SWITCH),将电压调节至26V左右。
③调节压力及流量,并保持压力的稳定浓水(CONCENTRATE):0.8bar-0.9bar母液(DILUTE):0.8bar-0.9bar极水(ELECTRODE):0.8bar-0.9bar④记录相应的数据每3-4小时,记录相应的运行数值(主要有:时间、电压、电流、电导、PH值、流量、压力、温度等),以便对运行过程进行分析。
每3-4小时,取样一次,约10ML。
⑤当母液的电导下降至5.0左右时,跟据其数值下降速度,基本可以停机。
⑥量取每个水槽中的体积,并做相应的记录(量取体积时,应注意将管道中残留的有效液体逼出。
四.膜堆的清洗1.关闭膜堆的启动开关,将变压器调至零点。
2.首先用1%的HCL溶液清洗,体积约4L,时间约15分钟。
3.其次用水清洗(注意先将管道中残留的HCL溶液顶出),5分钟左右。
4.再次用5%NaCL+0.2%NaOH溶液清洗,体积约4L,时间约15分钟。
5.最后再次用水清洗(注意先将管道中残留的5%NaCL+0.2%NaOH溶液顶出),清洗时间约5分钟即可。
电渗析知识
![电渗析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128547e376baf1ffd4fad2e.png)
超
超滤膜
滤
水盐
与 反
超滤过程
渗
透
压力(要大于渗透压力)
的
盐 大分子
区
供水
别
反渗透膜
示
意
水
反渗透
-18-
超滤的截留机理:主要是物质在膜表面及微孔内的吸附、在孔 内的停留(阻塞)、膜表面的机械截留(筛分)、架桥截留和 膜内部网络截留。
机械截留
吸附截 架桥
留
截留
膜表面截留
-19-
膜内部网络截留
超滤在水处理的应用
最-6- 佳的操作条件,设法消除或改善这些不利影响。
极化与极限电流浓度
• 电渗析过程中,膜内反离子的迁移数大于溶液中的 迁移数,从而造成淡水室中在膜与溶液的界面处形
电成渗离析子的亏极空化现现象象对,电当渗操析作的电运流行有密很度大增影大响到:一定程度 (1时)极,化主时体一溶部液分内电的能离消耗子在不水能的迅电速离补上充,到使电膜流的效界率面下上降,; (2从)极而化迫时使,水在分浓子水电侧离的阴产膜生界H面+和上O形H成—沉来淀负会载堵电塞流水,流这通道。
-7-
-8-
电渗析装置示意动画
2.电渗析器装置与组装
主要部件 离子交换膜:组装前膜预处理,操作溶液浸泡24-48小时,停运时充满溶液 隔板:膜的支撑体,保持膜间距,水流通道;浓、淡室隔开 电极:要求耐腐蚀、导电性能好 夹紧装置:把极区和膜堆组成不漏水的电渗析器整体
-9-
电渗析器组装
–几个术语:
–膜对:由1张阳膜、1张淡水隔板, 1张阴膜、1张浓水隔板 按一定顺序组成的电渗析器膜堆的最小脱盐单元
–膜堆:若干模对的集合体 –级:电渗析器中一对电极之间所包含的膜堆称为一级,一台
电渗析操作规程
![电渗析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7da4d8df90f76c661371a8b.png)
电渗析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工作原理:电渗析器是利用再直流电场作用下,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的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使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在隔室中发生离子迁移,分别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而达到除盐或浓缩的目的。
一、开机运行:首先检查电渗析器的管路系统、电器系统、供水系统是否完好,再调整好进出水阀门,先打开浓淡水出水阀、极水排放阀、气动浓水回用阀,再打开电渗析进水阀及气动原水进水阀、浓水进水阀,再后打开供水泵进出水阀,在打开供水泵进出水阀门时,把阀门开小一点,启动供水泵、调整流量(供水泵阀门),达到所需流量后(原水、浓水各10t/h,极水2t/h)使流量计内无气泡,方可通电。
通电时,电压要缓慢向上调,根据该设备的具体情况,电压控制在160-200v之间,运行3-5分钟,测定淡水水质,二、倒极(调换电极)当电渗析连续工作50分钟后需倒极一次,倒极时,首先把二路水(浓淡水)同时送浓水箱,再把整流器调至零切断电源,启动另一向电源,(例:整流器原来开正向、倒极后开反向)缓慢调整电压,测定淡水水质,合格后淡水送淡水池,浓水继续进浓水箱(注:倒极后浓淡水管互换了,原来的淡水管变成浓水管,浓水管则成淡水管),倒极时,电渗析只停电不停水,如果是手动,倒极时,应把原来关闭的原水进水阀、浓水进水气动阀打开,关闭原来开启的进水阀,水合格后,调整气动淡水出水阀及关闭淡水至浓水箱阀门,浓水继续进浓水箱。
三、酸洗:当电渗析器连续工作数天后,脱盐率有明显下降,压力明显上升,必须用酸洗的办法来消除之缺点,酸洗时,首先关闭流量计进水阀及浓淡水出水阀,极水排放阀也同时关掉,打开流量计后面的三只进酸阀及回酸阀,极水回酸阀也同时打开,然后打开酸洗泵进出水阀,启动酸洗泵,将稀盐酸循环打入电渗析器(注:酸洗浓度为3%,按酸洗箱容积配比),酸洗时间为50分钟,酸洗结束后,关闭所有进酸阀、回酸阀及酸洗泵进出阀门,打开原水运行进水阀,同时打开浓水排放阀,用原水冲洗电渗析器及电析室,冲洗至PH6-7(用1-1电渗析4的PH试纸测定),即可投入再运行,生产淡水。
电渗析器操作规程
![电渗析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673316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5.png)
电渗析器操作规程一、引言电渗析器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设备,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环境等领域。
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电渗析器的正常运行,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设备准备1. 确保电渗析器处于水平位置,并连接电源线。
2. 检查电渗析器的膜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3. 准备所需的电渗析液和样品溶液,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三、操作步骤1. 打开电渗析器的电源开关,待设备初始化完成后,进入主界面。
2. 设置温度: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温度,一般为室温或恒温。
3. 设置流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流速,一般为0.5-2 mL/min。
4. 设置电压: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压,一般为50-200 V。
5. 设置时间: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为1-12小时。
6. 将样品溶液注入电渗析器的进样孔,确保无泄漏。
7. 打开电渗析器的运行开关,开始实验。
8. 实时监测实验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9. 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渗析器的运行开关,断开电源线。
10. 清洗电渗析器:将电渗析器的进样孔和出样孔连接到清洗液的容器中,打开电渗析器的运行开关,使清洗液通过电渗析器,清洗至少30分钟。
11. 清洗完毕后,关闭电渗析器的运行开关,断开电源线,将电渗析器拆解,清洗各部件,并晾干备用。
四、注意事项1. 操作前应熟悉电渗析器的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要点。
2. 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溶液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3. 严禁将电渗析器用于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的处理。
4. 实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电渗析器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止实验并进行检修。
5.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洗电渗析器,避免残留物的堆积和污染。
6. 在清洗电渗析器时,应注意防止膜片的损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进行清洗。
7. 如需更换膜片或其他部件,应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更换正确。
五、故障排除1. 电渗析器无法启动:检查电源线是否接触良好,确认电源是否正常。
电渗析实验实验报告
![电渗析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fc9c60752d380eb62946dbd.png)
第一章实验装置说明第一节系统概述一、概述电渗析(简称ed)是一种利用电能的膜分离技术,是水处理的基础实验之一,被广泛地用于科研、教学、生产之中,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电渗析器的组装、构造,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电渗析器工作原理及流程的理解。
二、装置特点1. 框架为不锈钢材质,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操作方便;2. 电渗析器外壳采用有机玻璃制作,方便观察;3. 采用一体式设计,紧凑美观,方便搬移;4. 组装方式灵活,电极可以倒换,以消除极化影响,防止结垢;5. 增设有浓水部分循环系统,可提高水的回收率和减少耗电量等。
第二节实验装置介绍一、对象组成由动力系统、水箱、两级两段电渗析器、电渗析器有机玻璃外箱体、潜水泵、循环水泵、水压表、浓水循环有机玻璃水箱以及不锈钢框架等组成。
1. 水箱:储水箱由不锈钢板制成,尺寸为:长×宽×高=70cm×50cm×65cm。
2. 两级两段电渗析器:采用阳膜开始阴膜结束的组装方式,用直流电源。
离子交换膜(包括阴膜和阳膜)采用异相膜,膜板材料为聚氯乙烯,电极材料为经石蜡浸渍处理过的石墨(或其他)。
尺寸为:长×宽×高=24cm×25cm×53cm。
3. 电渗析器有机玻璃外箱体: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尺寸为:长×宽×高=40cm×50cm×63cm。
4. 潜水泵:电源:220v、50hz;最大扬程8m;额定功率:250w;电流:1.5a。
5. 循环水泵:电源:220v、50hz;额定扬程 8m,输入功率:90w。
6. 浓水循环有机玻璃水箱: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尺寸为:长×宽×高=25cm×40cm×45cm。
7. 水压表:采用耐震水压表,测量范围:0~0.25mpa二、控制系统由对象控制箱、整流器、流量计、漏电保护器及旋钮开关等组成。
电渗析课件
![电渗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388dc089eb172ded63b71f.png)
电渗析过程原理及应用一、电渗析过程原理电渗析是指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溶液中的荷电离子选择性的定向迁移,透过离子交换膜并得以去除的一种膜分离技术。
电渗析过程的原理如图所示,在正负两电极之间交替地平行放置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膜,依次构成浓缩室和淡化室,当两膜形成的隔室中充入含离子的溶液并接上直流电源后,溶液中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方向迁移,穿过带负电荷的阳离子交换膜,而被带正电荷的阳离子交换膜所挡住,这种与膜所带电荷相反的离子透过膜的现象被称为反离子迁移。
同理,溶液中带负电荷阴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阳极运动,透过带正电荷的阴离子交换膜,而被阻于阳离子交换膜。
其结果是使第2、4浓缩室的水中离子浓度增加;而与其相间的第3淡化室的浓在实际的电渗析系统中,电渗析器通常由100-200对阴、阳离子交换膜与特制的隔板等组装而成,具有相应数量的浓缩室和淡化室。
含盐溶液从淡化室计入,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溶液中荷电离子分别定向迁移并透过相应离子交换膜,使淡化室溶液脱盐淡化并引出,而透过离子在浓缩室中增浓排出。
由此可知,采用电渗析过程脱除溶液中的离子基于两个基本条件:直流电场的作用,使溶液中正负离子分别向阴极和阳极做定向迁移;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使溶液中的荷电离子在膜上实现反离子迁移。
电渗析器, 就是利用多层隔室中的电渗析过程达到除盐的目的,电渗析器由隔板、离子交换膜、电极、夹紧装置等主要部件组成。
电渗析器中,阴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事实上,对一定的分离要求,电渗析器也可单独由阴离子或阳离子交换膜组成。
电渗析脱盐过程与离子交换膜的性能有关,具有高选择性渗透率、低电阻力、优良的化学和热稳定性以及一定的机械强度是离子交换膜的关键。
二、电渗析的基本理论1、Sollner双电层理论1949年Sollner提出解释离子交换膜的双电层理论,以阳离子交换膜为例,当离子交换膜浸入电解质溶液中,膜中的活性基团在溶剂水的作用下发生解离产生反离子,反离子进入水溶液,膜上活性基团在电离后带有电荷,以致在膜表面固定基团附近,电解质溶液中带相反电荷(可交换)的离子形成双电层。
膜分离技术电渗析PPT讲稿
![膜分离技术电渗析PPT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cadb6f78ccbff121dd3683df.png)
5. 水的分解:是由于电渗析过程中产生浓差极化或中性水 离解成OH-和H+所造成,控制浓差极化可防止其产生。
电渗析中的传递过程
6. 水的电渗析过程:由于操作条件控制不良而造成极化现 象,使淡水室中的水解离成H+和OH-,在直流电场的作 用下,分别穿过阴膜和阳膜进入浓水室。此过程的发生 将使电渗析器的耗电量增加,淡水产量降低。
7. 压差渗透过程。由于淡化室与浓缩室的压力不同,造成 高压侧溶液向低压侧渗漏。
总之,电渗析器在运行时,同时发生着多种复杂过程,除 反离子迁移是电渗析的主要过程外,其余几个过程均是电 渗析的次要过程。但在这些次要过程的影响下,将使电渗 析器的除盐或浓缩效率降低,电耗增加。因此,必须选择 合适的离子交换膜和适宜的操作条件,以便抑制或改善这 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电渗析器的组装及反离子迁移过程:阳膜上的固定基团带负电荷,阴膜上 的基团带正电荷。与固定基团所带电荷相反的离子被吸 引并透过膜的现象称为反离子迁移。例如:淡水室中的 阳离子(如 Na+)穿过阳膜,阴离子(如Cl-)穿过阴膜 进入浓水室就是反离子迁移过程,电渗析器即借此过程 进行海水的除盐。(主要传递过程)
2. 同性离子迁移:与膜上固定基团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穿过 膜的现象,称为同性离子迁移。由于离子交换膜的选择 透过性不可能达到100%,因此,也存在着少量与膜上固 定基团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穿过膜的现象。这种迁移与反 离子迁移相比,数量虽少,但降低了除盐效率。
电渗析中的传递过程
电渗析方法
![电渗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4d62a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b.png)
电渗析方法我折腾了好久电渗析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这电渗析啊,我一开始真是瞎摸索。
就知道它是一种靠电场来分离东西的技术,但是具体怎么做,那真是两眼一抹黑。
我刚开始就特盲目,把设备啥的都一股脑儿拿来就弄。
我以为就跟普通过滤似的,把东西放进去就成。
结果那是大错特错啊。
我先说一下这电渗析设备里基本有个膜的结构。
这个膜可很关键,就像咱们家的筛子一样,不过这筛子是靠电来工作的。
我最初没搞清楚这个膜的作用原理。
我就随便设置电场强度,也不考虑对膜的影响。
有一回啊,那个电场强度太大了,我发现膜居然有点损坏了。
就像你用大力气去拉扯筛子,把筛子给扯坏了似的。
这时候我才明白,电场强度的设置得谨慎。
还有这个溶液的问题。
我试过各种浓度的溶液,发现溶液浓度对电渗析的效果影响也特大。
比如说我弄一个特别浓的溶液,想让它快点分离,结果反而适得其反,东西分离得乱七八糟的。
就好像你要从一堆杂物里挑东西,杂物太多太乱了,反而不知道怎么挑了。
那正确怎么做呢?首先啊,要把膜给整明白了。
在正式开始之前,要检查膜有没有破损之类的。
电场强度呢,要从小开始试,慢慢调整到合适的值。
就像调收音机的频率一样,一点一点找最清晰的那个点。
对于溶液浓度,得根据你要分离的物质的特性来决定。
我再说说膜的选择吧。
这里面有好多种类型的膜,不同类型差别可大了。
我之前稀里糊涂的,没想过膜的种类的重要性。
后来我发现,要是选错了膜,就像穿错了鞋跑步一样,效率低得很。
有些是阳离子交换膜,有些是阴离子交换膜,那是得根据你要分离的离子成分来选择合适的才行。
我还不太确定的是不同温度下电渗析的效果是否会有变化。
我只试过常温的情况。
我觉得要是在特别冷或者特别热的环境下操作,这个电渗析可能会有不同表现,但是我还没详细试过,也算是给我以后的探索留个方向了。
电渗析器操作规程
![电渗析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9f5298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9.png)
电渗析器操作规程一、引言电渗析器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浓缩溶液中离子或者小份子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实验室研究和工业生产中。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操作人员正确、安全地使用电渗析器,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设备准备1. 检查电渗析器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者故障应及时修复或者更换。
2. 准备所需的电渗析器膜,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膜材料和孔径大小。
3. 准备所需的电渗析器槽和电极,确保其清洁无污染。
4. 准备所需的电渗析器电源和控制器,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三、操作步骤1. 将电渗析器槽放置在水槽中,用去离子水彻底清洗槽体内外,确保无杂质残留。
2. 将所需的电渗析器膜剪裁成适当大小,放置在槽体内,注意不要损坏膜材料。
3. 将待处理的溶液注入电渗析器槽中,注意不要超过槽体容量的80%。
4. 将电渗析器电极插入槽体中,确保电极与溶液彻底接触,并将电极连接至电源和控制器。
5. 打开电源和控制器,设置合适的电流和时间参数,启动电渗析器运行。
6. 监控电渗析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确保其稳定在设定范围内。
7. 定期检查电渗析器槽内的溶液浓度变化,根据需要调整电渗析器运行时间。
8. 当电渗析器运行结束后,关闭电源和控制器,拔出电极,取出电渗析器槽。
9. 将电渗析器槽内的溶液倒掉,并用去离子水彻底清洗槽体内外,以防止污染下次实验。
10. 将电渗析器膜用去离子水清洗并储存,以备下次使用。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实验室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和实验眼镜。
2.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电极与溶液中的金属物质接触,以防止电解反应和产生有害物质。
3. 操作人员应熟悉电渗析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4.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电源和控制器的电压和电流参数,避免超过设定范围,以防止设备损坏或者安全事故发生。
5.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和控制器,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清洗和保养设备,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电渗析操作规程解析
![电渗析操作规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dbcc7a4b35eefdc8d3336c.png)
两钠废液电渗析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江苏华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目录一岗位的基本任务 (1)二工艺流程叙述 (1)三中和调节系统 (1)3.1中和调节系统原理 (1)3.2中和调节系统工艺流程 (2)3.3中和调节系统的设置 (2)四电渗析工艺流程 (3)4.1电渗析原理 (4)4.2电渗析器(膜堆) (4)4.3原理分析 (6)4.4电渗析工艺流程 (7)4.5电渗析系统 (9)五开机前准备及操作 (10)5.1 中和系统试开机前准备 (10)5.2 电渗析联调准备及操作 (11)六安全生产过程 (14)6.1安全应急预案 (14)6.2安全应急撤 (16)6.3安全注意事项 (17)6.4异常处理 (17)一岗位的基本任务将送来的表冷液中和到设定的pH值4.5~6.5,在电场作用下利用膜分离原理将表冷液分离成浓缩溶液和淡化合格水。
浓缩溶液输送到生产系统进行回收利用;双钠含量≤25mg/L的淡化合格水输送到循环水池作为补充水。
二工艺流程叙述硝酸铵产品的生产过程是用浓度50%左右的稀硝酸与气氨进行中和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的热量与硝酸浓度有关,中和液中的水吸热气化,最终得到75%左右的硝酸铵浓液,进一步蒸发,最终得到硝酸铵。
生产硝酸铵产品过程中所产生的蒸汽,经冷却器冷凝后,得到冷凝废水,冷凝废水中含有可利用的硝酸铵及氨,如直接排放,严重污染环境,同时白白浪费其中可回收利用物质。
三中和调节系统3.1 中和调节系统原理:硝酸铵产品的生产过程:是用50%的稀硝酸与气氨进行中和反应,反应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
释放出的热量与硝酸浓度有关,中和液中的水吸热气化,最终得到75%左右的硝酸铵浓液,进一步蒸发,所产生的蒸汽,经冷却后,得到冷凝废水,冷凝废水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铵和氨直接进入电渗析系统会对电渗析膜堆体造成损坏,降低膜堆的使用寿命,经处理后排放水也不能达标,所以必须将冷凝废水进行中和处理,其中和处理的原理是:在冷凝液进入电渗析系统前加一套中和装置,加入少量的稀硝酸或少量的气氨,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硝酸铵。
膜析法扩散渗析和电渗析法ppt
![膜析法扩散渗析和电渗析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cd7ffd5f0e7cd1852536c3.png)
板框式扩散渗析组件
螺旋卷式扩散渗析组件
目的
为了克服板 框式扩散渗 析组件体积 庞大、不方 便运输、传 质不充分等 缺点而应运
而生的。
特点
结构
主要特点是 结构紧凑装 填密度高、 传质效率高、 单位膜面积 处理量大、 易于与其它 设备集成等。
将一张离子交换 膜夹在两个表面 有小孔的半圆形 中心管之间,在 膜的两面分别衬 上流道隔网,之 后将膜与隔网围 绕中心管卷形成 具有两个流道的 圆柱形膜组件主 体,最后将该主 体密封在圆柱形
的PVC外壳内
02
PART
电渗析法的定义
利用半透膜的 选择透过性来 分离不同的溶 质粒子的方法
称为渗析
在电场作用下进 行渗析时,溶液 中的带电的溶质 粒子通过膜而迁
移的现象称为电 渗析。
利用电渗析 进行提纯和 分离物质的
技术称为电 渗析法
用于酸碱回收、 电镀废液处理 以及从工业废 水中回收有用
物质
海水泵
无阀滤池
海水池
在电场作用下进行渗析时,溶液中的带电的溶质粒子通过膜而迁移的现象称为电渗析。
通常由有机玻璃制备,分为两个隔室(一个渗析室,一个扩散室),两个隔室之间用离子交换膜隔开
该装置主要是用于实验室研究
利用电渗析进行提纯和分离物质的技术称为电渗析法
从芒硝废液中制取硫酸和氢氧化钠
用电渗析法进行海水淡化
电渗析法最先用于海水淡化制取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海水浓缩 制取食盐,以及与其它单元技术组合制取高纯水,后来在废水 处理方面也得到较广泛应用。
如在废水处理中,根据工艺特点电渗析操作有两种类型:一种 是由阳膜和阴膜交替排列而成的普通电渗析工艺,主要用来从 废水中单纯分离污染物离子,或者把废水中的污染物离子和非 电解质污染物分离开来,再用其它方法处理;
渗析和电渗析过程1ppt课件
![渗析和电渗析过程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4132d5f61fb7360b4c65a3.png)
在许多应用中,有许多其它过程同电渗析过程相竞 争,如蒸馏,离予交换,反渗透和色谱分离等过程。 l 9 8 8年,全世界电渗析设备的总销售额超过 l·5× l 0 8美元。 虽然该过程的原理已被建立了5 0多年,但真正工业 化的时间还不到二十年,最近十年的年销售额增长率为1 5%左右,据有关专家预测,电渗析过程将会继续开发出 新的应用领域,市场的增长速度可能会超过现在增长的 水平。
血液透析(人工肾)的装置如图6—4,透析液 的典型组成由表6一l所示; 人体所需的成分采用与血液大体相同或更高 一些的浓度; 准备由人体除去的成分则采用低一些的浓度, 并调节成与正常人血液相同的渗透压,每次 透析约3_6小时; 需透析液l 0 O一2 0 O升。 透析过程中,血液成分与透析液成分变化如 图6—5所示。
渗析和电渗析过程1
6.I渗析过程
6.1.1渗析过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渗析(D i a lys i s)过程是溶质分子借扩 散作用透过膜,由浓溶液向稀溶液方向的传递过 程, 同时在反方向上还发生溶剂分子透过膜的 扩散。
渗析过程的原理示 意图如图 6 一 l ,在 膜的一侧(A侧)通过 原液,称为渗析液 或渗余液,在膜的 另一侧通过溶荆(或 水),称为渗出液或 扩散液。
随着超滤技术的发展,渗析过程逐渐被超滤 过程所代替,其应用领域在不断缩小。 尽管如此,渗析过程在某些方面的应用中仍 是一种有效的膜分离过程,原因在于它本身的一 些特点:如渗析过程是在等温、等压的务件下操 作,接近于生物体内的膜分离过程;设备和装置 较其它膜分离过程简单 ; 当处理一些高浓度蛋白 质溶液时(百分之几以上),由于浓差极化的原因, 应用超滤过程较因难, 此时应用渗析过程就比较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