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

合集下载

key《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

key《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

key《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第一讲:导论1.是自然辩证法?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

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F.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所开创的研究领域。

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定义: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性。

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程表现出来。

作用:研究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一般的规律,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作出哲学概括。

研究对象:①自然界的辩证法;②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③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辩证法基本内容: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义: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四.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学科性质:⑴哲学的分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

(属于哲学门类:科学技术哲学,一门关于理论思维(辩证思维)的学科)(2)中间层次在科学与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之间的位置上,是联系二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具有中介学科特点的一个哲学学科。

(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科学之间的层次关系:哲学自然辩证法各门具体科学技术)(3)交叉学科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的,它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

自然辨证法思考题(修改)

自然辨证法思考题(修改)

1. 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自然辨证法》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的发展逻辑,把科技发展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思想。

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生产力范畴,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所以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 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自然辨证法的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具有哲学属性以及交叉学科的性质。

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内容: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为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辩证法的研究;另一方面为自然科学观,或称自然科学论,即对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研究。

自然辩证法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最富于成果和最引入注意的领域。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相同点在于均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作为研究内容。

区别在于,在对待自然上,科学技术哲学偏重哲学思考,自然辩证法偏重自然观。

在对待科技对社会作用上,科学技术哲学持肯定态度,认为科技促进社会进步。

而自然辨证法则对其作出反思,认为在资本主义之外有更好的社会形态会代替。

联系:相同点在于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追求三者的协调发展。

自然辨证法研究是自然辩证法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深入发展,也可以说自然辩证法是STS研究的重要学科。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谈谈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在《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界和社会”一文中,恩格斯明确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概论-各章内容提要及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各章内容提要及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各章内容提要及思考题《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要求和教学要点)导论教学要求:了解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内容;认识自然辩证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0.1自然辩证法及其学科地位0.1.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哲学学说。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不断丰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0.1.2 自然辩证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科学、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逻辑相并列。

作为重要分支,自然辩证法集中研究和主要适用于自然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层次,是具有相对性的哲学学科。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都以自然界作为研究对象,二者具有密切联系,但不能相互代替。

自然科学各门类运用特殊方法研究自然界的特殊领域以探索其探索特殊规律。

而自然辩证法是对自然界进行总体考察,研究带有普遍性的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研究要以自然科学为中介,植根于自然科学对自然界的实证研究。

自然辩证法指导自然科学研究,具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自然辩证法与历史上自然哲学有理论渊源联系。

古代和近代的自然哲学包含一些合理思想和观点,创立自然辩证法也吸取了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合理因素。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是一种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哲学思潮,包含了丰富的科学内容和不少合理的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应当而且可以吸收和借鉴其合理因素。

但自然辩证法与它们在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和基本观点上有着原则区别,自然辩证法可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整理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整理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整理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2)二、试述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3)三、什么是自然观? 简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思想和特征。

(4)四、简述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以及自然界系统演化的特点。

(5)五、什么是人工自然?简述人工自然的发展历程和规律。

(6)六、论述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8)七、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9)八、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的本质与特征是如何认识的? (10)九、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动力是什么? (11)十、科学方法论的立场与原则。

(12)十一、辩证思维方法的特征。

(14)十二、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特征。

(15)十三、怎样理解18-19世纪社会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技术思想的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 (16)十四、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与特征? (17)十五、技术体系具有哪些特征? (19)十六、怎样理解技术发展的动力? (20)十七、马克思主义对工程的本质与特征是如何认识的? (21)十八、工程是技术与非技术要素的集成,你如何理解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23)十九、工程具有演化的特点,请从具体的工程案例出发说明之。

(24)二十、试述马克思关于产业的论述 (25)二十一、试述产业的本质和特征 (25)二十二、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的互动? (26)二十三、社会对科学的影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7)二十四、工程的伦理规范中,伦理准则起到什么作用? (28)二十五、公众如何理解工程? (29)二十六、阐述社会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30)二十七、怎样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与时俱进? (31) 二十八、我国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2)二十九、如何认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32)三十、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33)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与复习题详解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与复习题详解答案

自然辨证法思考题汇总目录绪论 (4)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4)2、二十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在哪些方面有了新发展? (4)第一章思考题 (5)1、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5)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5)3、简述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6)第二章思考题 (7)1、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前提。

(7)2、阐释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和条件。

(8)第三章思考题 (8)1、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8)2、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9)3、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哪三个“实现”? (9)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0)第四章思考题 (10)1、从科学事实到科学定律,一般有哪两条途径? (10)2、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10)第五章思考题 (11)3、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11)4、试述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并举例说明之(P110)。

(11)第六章思考题 (11)1、试述创造性思维过程。

(12)2、试述科学抽象的过程。

(12)3、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有何作用? (12)第七章思考题 (13)1、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包括哪几个方面?举例说明之。

(13)2、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之。

(14)3、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5)第八章思考题 (16)1、科学的进步有哪两方面的标志? (16)2、试述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P175)。

(16)第九章思考题 (17)1、试述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17)2、试述三种技术结构及其技术结构的历史发展模式。

(17)3、简述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

(17)第十章思考题 (18)1、试述技术创造活动的一般程序。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1、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史、体系结构发展历史: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酝酿和形成阶段。

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考察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提出的任务。

系统地研究并建立自然辩证法的工作,主要是恩格斯完成的。

为了写作《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精心准备和潜心研究。

为了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在认识自然界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恩格斯曾对直到他那个时代为止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最新成就,进行了极为广泛、深入的研究。

1873年5月底,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中提出一整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构想和计划。

以此为起点,在以后的整整3年里,恩格斯致力于对自然辨证法的全面探索和集中研究,并开始《自然辩证法》一书的撰写。

恩格斯逝世后,《自然辨证法》手稿一直由德国社会民主党保存。

直到1925年,在苏联学者的努力下,《自然辩证法》首次出版发行。

随后,此书各种语言版本相继面世。

1931年,苏联物理学家在第二届科学史世界大会上作了题为《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的报告,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社会经济背景角度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在西方科学史界引起强烈反响。

1932年,日本学术界在“唯物论研究会”内,设立了自然科学部门研究会,专门从事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末就已经出现了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组织,促进了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建设始于1956年,当时全国十二年(1956~1967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明确了其学科定位。

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自然辩证法”学科修改成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的二级学科,这一更名被看做是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实现的富有意义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自然辩证法在学科建设道路上朝建制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体系结构: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分为三大相对独立而又有机统一的版块。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一)1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主要内容和它们各自的积极意义。

答: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重要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把自然当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或是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古代自然哲学家从直觉出发,从整体来观察自然界,形成了自然界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认识,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实质上是正确的回答。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一是认为自然界及其构成自然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二是看到了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由于当时人们的经验知识较少,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进步到分析和解剖的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意义: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一个巨大的进步;它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一方面使它成为马恩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天才预见,并在近代发展为一系列科学理论。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的中心内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永远如此。

万事万物只是在空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如果有变化,那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推动所致。

这种自然观是与较低水平的生产力和较低水平的自然科学紧密相联系;意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的否定;对自然科学冲破神学唯心主义的羁绊具有积极意义。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目录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1)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4)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6)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7)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8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 (9)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10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 (12)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15)10、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911、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22)12、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 (25)13、如何坚持自主创新? (26)14、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工作 (27)15、企业能否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28)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自然辩证法既是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改造自然的实践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和自然科学。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自然界辩证法、自然科学辩证法、自然科学方法论,再加上技术辩证法,即独立出来的人工自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部分)和技术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用以说明事物、解决问题,使之变成生活的哲学、行动的哲学。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规律和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活的哲学。

但是,在当代,许多人对辩证法的认识,停留在经过高度抽象形成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上。

辩证法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理论中,专搞概念的演绎,死抠书本的教条,就会变成空洞的、枯燥的、僵死的东西,那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

只有使辩证法回到现实中来,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用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显现其活的、旺盛的生命力。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

⾃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第⼀章⼀、简述唯物主义⾃然观的演变。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然观,包括古代中国朴素唯物主义⾃然观和古代希腊朴素唯物主义⾃然观。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然观四、当代马克思主义⾃然观,包括系统⾃然观、⼈⼯⾃然观和⽣态⾃然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然观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组成了马克思主义前的唯物主义⾃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然观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然观组成了马克思主义⾃然观。

马克思主义前的唯物主义⾃然观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然观组成了唯物主义⾃然观。

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简要评述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的主要观点1.⾃然界和⼈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机器2.⾃然界的各种运动都可归结为物质在绝对时空中的遵循因果规律的机械运动,并由外部原因导致,可⽤数学⽅程描述3.⾃然界的万物都由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构成4.⾼级的运动或复杂的事物可以归结于低级的运动或简单的要素5.⾃然界只有量变⽽没有质变6.⾃然界的安排受上帝的“⽬的性”⽀配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的基本特征和缺陷基本特征:(1)机械性。

(2)形⽽上学性。

(3)不彻底性。

主要缺陷:(1)以机械决定论认识⾃然界。

(2)以因果决定论看待⾃然界。

(3)以孤⽴和静⽌的⽅法研究⾃然界。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的意义相对于古代朴素⾃然观的进步性:(1)⽤⾃然本⾝的结构和状态解释⾃然。

(2)反对抽象思辨,强调经验和实证⽅法,主张⽤分析还原的⽅法去研究对象,使对事物的内部了解更加清晰准确。

(3)极⼤提升了⼈们认识⾃然和改造⾃然的信⼼和勇⽓。

1.为马~⾃然观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等)2.为马~⾃然观形成提供了⽅法论前提。

(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思维⽅式转变,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法)三、3.简要评述系统⾃然观。

(⼀)系统⾃然观的主要观点(1)⾃然界及万物都是系统⽅式存在的物质系统(2)⾃然物质系统是通过⾃组织不断演化的(3)⾃然界的发展是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过程系统⾃然观的基本特征:(1)系统性。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 -回复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 -回复

以下是一些关于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思考题,以供您参考:
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它与科学技术哲学有何关系?
2. 请阐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原则,并说明这些观点和原则对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实践的意义。

3. 请分析自然辩证法中的“辩证”一词的含义,并说明辩证思维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4. 请论述自然辩证法中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以及技术发展对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实践的影响。

5. 请结合当前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谈谈自然辩证法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

6. 请分析自然辩证法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并说明这一思想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7. 请论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并说明这些创新思维和方法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的应用。

8. 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自然辩证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价值。

9. 请谈谈你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你的启示和帮助。

10. 请展望自然辩证法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并说明这些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对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实践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2022《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4.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5.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5.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自然辩证法概论》解答参考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一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当今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思想依据;同时,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解决当今环境问题,构建当代生态文明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绪论: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是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的?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是什么?学科内容包括哪些?3.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于科技工作者有何意义?第一篇科学技术与自然观1.什么是自然观,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2.中西方古代自然观有何相似之处,与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何联系?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差异对中西方医学的发展有何影响?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自然科学基础如何?4.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及基本思想和特征。

5.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有哪些?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6.什么是自组织,系统实现自组织的条件有哪些?怎样理解涨落在自然界演化中的作用?7.耗散结构论是如何分析和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生物进化论之间矛盾的?8.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9.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10.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应该如何看待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11.传统发展观有哪些缺陷?12.生态自然观的内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何重要意义?第二篇科学技术方法论1.什么是科学认识,科学认识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如何理解科学认识与科学方法之间的内在统一性?2.16世纪以后,随着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哪两个有代表性的科学方法论派别,它们的观点如何?3.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有哪些?什么是科学问题?如何进行科研选题?4.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有哪些?与观察方法相比实验方法有何特点和优势?科学观察和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5.观察与理论的关系如何?捕捉机遇应具备哪些条件?6.科学思维方法在科学假说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有哪些?7.检验科学假说的途径有哪些,如何正确理解科学假说实践检验的结果?8.系统方法的特点有哪些?它与古代整体方法及近代还原方法有何联系与区别?第三篇科学技术观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2.简述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或科学的社会规范)。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p1 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p3(前言)意义补充: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自然界的辨证发展包括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的演化,也就是包括天然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人化自然向人工自然的转化、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

1. 天然自然可以定义为是不依赖于人和人的力量而存在的物质世界。

天然自然就是人类的认识和行为未曾影响到的自然,大到人类尚未认识到的宇宙现象,小到我们周围的未曾认识到的微观世界。

天然自然的微观构成是自然物。

自然物是自然界中的天然存在,作为一种天然存在的自在之物,展现了自然的本质力量。

2. 天然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

“人化自然”是人类观测所及从而能够感知的那部分自然。

“人化自然”是人类进行认识自然的科学研究的领域,目前存在“人化自然”主要有:宇宙演化态“人化自然”、恒星演化态“人化自然”、地球演化态“人化自然”、生物演化态“人化自然”等。

“人化自然”是发现规律性的天然自然。

“人化自然”由天然自然转化而来的。

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主要标志是对其规律的认识,微观构成是“认识之物”。

其宏观形成过程大致如下:1)宇宙演化“人化自然”的形成。

宇宙演化“人化自然”的形成的形成是对宇宙演化规律的认识,其基本内容有:宇宙起源于200亿年前一个极高温极高密度的“原始火球”的大爆炸。

2)恒星演化“人化自然”的形成。

恒星演化“人化自然”是对恒星演化规律的认识,其过程主要是氢核聚变为氦核及各种重元素的原子核聚变过程。

在恒星演化状态下存在质能守恒定律。

3)地球演化与“人化自然”的形成。

地球演化“人化自然”是对地球演化规律的认识,其基本内容有: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地圈、大气圈和水圈等。

在物理变化中有能量的相互转化和守恒,在化学变化中有质量守恒。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p1 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p3(前言)自然辩证法既是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改造自然的实践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和自然科学。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自然界辩证法、自然科学辩证法、自然科学方法论,再加上技术辩证法,即独立出来的人工自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部分)和技术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用以说明事物、解决问题,使之变成生活的哲学、行动的哲学。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规律和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活的哲学。

但是,在当代,许多人对辩证法的认识,停留在经过高度抽象形成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上。

辩证法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理论中,专搞概念的演绎,死抠书本的教条,就会变成空洞的、枯燥的、僵死的东西,那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

只有使辩证法回到现实中来,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用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显现其活的、旺盛的生命力。

辩证法就是哲学在生活中最生动、最突出的体现,展示了辩证法无坚不摧的强大威力。

有许多将辩证法运用得活灵活现的经典例子。

例如:“夏天有苍蝇、蚊子,但夏天能长出我们所必需的粮食和各种作物;冬天虽然少一些害虫,但冬天也不长庄稼,因此,谁也不会希望总是过冬天。

”道出了评价改革开放要看主流的道理。

又如:“按锁配钥匙,锈锁先膏油。

把思想问题比做锁,是先有锁,钥匙后配。

对很落后、难办的人,转化得有个过程,得先点一点儿油,慢慢再捅,不然不是把锁捅坏了,就是把钥匙弄断了。

”告诫人们做思想工作要尊重规律,要讲究循序渐进。

我们如果把唯物辩证法、群众的智慧和通俗生动的语言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使他的思想和观点呈现出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如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道出了许多深刻的辩证法道理,给人印象深刻。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1.人与自然究竟是怎样的关系?答: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①人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②人类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界的物质资源;③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④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

2.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对立的:①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②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

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基础关系。

总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

一部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

人与自然共处于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所以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

2.试析近代机械自然观。

答:近代机械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分离的和对立的,自然界没有价值,只有人才有价值,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就为人类无限制地开发、掠夺和操纵自然提供了伦理基础;牛顿力学正确反映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主要表现在:①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物质要改变状态,只有依靠外力;②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是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③物质的运动只能改变其速度和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④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⑤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来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人们根据它可以精确预测结果;⑥物质微粒可以无限地分割,而且是可以无限制把它分离开来的。

3.古代朴素的自然观的特点表现在哪里?古代朴素的自然观的基本特点表现在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答: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①肯定世界的物质性;②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因素;③力图从具体的实物寻找世界的本原;④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自然观的最高形式;⑤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和猜测的成分。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doc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doc

2012《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4.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5.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5.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6.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8.观察是否渗透信念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3.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5.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6.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1.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2.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3.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4.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5 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6.怎样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自然辩证法概论》解答参考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汲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思想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意味着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思辨地构造体系的自然哲学的终结。

它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还是对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同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还处于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分析经验材料的阶段,只有力学发展到了比较完整的形态。

这种状况反映到哲学中来,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机械的观点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它造成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特有的、在当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局限性是它的不彻底性,这主要表现在它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则是唯心主义的。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辩证的、实践的自然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11.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12.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人并非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自然中的一员)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与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

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

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4)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和正义性等特点。

人类是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要求超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并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

生态文明所理解的公平是一种广义的公平,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公平。

其中,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是公平原则的核心。

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揭示了生态自然观的本质。

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自然观要求人类不仅要了解“自我”,更要了解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再生能力和自然协调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利用科学与技术开发、利用、改造自然;要保证自然界的健康发展和演化,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给予”,即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为自然界建立一种有益于人类的新平衡,建立起物质交换、能量流通和信息传递的良性循环。

生态自然观还要求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做自觉的调控者,当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人类要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调节的原则是:“人类的生存的基本需要高于生物和自然界的利益;生物和自然界的生存高于人类的非基本需要(即过分享受和奢侈的需要)”。

“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

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现代科学的本质:(1)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人类自古以来就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并随着实践的发展将这些经验知识理论化,从而最终形成了科学知识。

与此同时,从近代科学兴起之后,人类就将这些科学知识用来进一步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使科学知识获得了实际的价值。

这表明人在自然界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可以通过科学和工业对自然界进行能动的认识和改造。

(2)科学是社会和精神领域的劳动。

科学作为一般的劳动,属于“精神生产领域”,而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

(3)科学是生产力。

随着现代工业将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耗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

”由此形成的就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4)科学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层面体现出其社会价值。

科学是人类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构成了社会的精神财富;同时,科学作为生产力的要素被用于创造物质财富,因此科学本身成为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组织和国家的致富手段。

现代科学的特征:(1)科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因此,科学具有理性和可证实性的特征。

(2)科学又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因此,科学是具有探索性的、创造性的社会劳动。

(3)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人类文明史和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精神创造方式,是人类文化中最活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科学既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性质和价值,同时科学又扎根于文化之中。

(4)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早期的科学只是单纯的认识自然,是属于科学家个人的行为。

随着近代科学的诞生和科学潜在应用价值的出现,科学开始出现组织化和社会化,企业、集团、国家乃至国际间合作的科学研究逐步增多,科学研究之外的社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到科学研究中来。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协调科学研究的进行,科学逐步成为一种社会建制,用社会的组织形式来协调科学活动,使科学研究带有明显的社会色彩。

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1)按照科学家个人的理论背景和兴趣爱好,发现和确认问题。

方法:直觉、洞察力、逻辑推理方法。

(2)获取科学事实。

根据已确认的问题或者说科研选题的需要搜集事实材料:通过文献调研或检索获取间接经验事实,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得直接经验事实。

(3)假说的形成是一个思维加工的过程,是基于已有的材料,运用逻辑方法和非逻辑方法(灵感、想象、直觉)进行科学抽象,从而形成假说。

(4)假说形成之后,还要进一步搜集经验事实来对假说进行检验。

如果该假说被经验事实所证伪,就要对假说进行修改或提出一个全新的假说;在这一假说的修改和更新过程中,可能还要搜集新的更多的经验事实。

(5)如果假说被确证,则可以将此假说和其他的已得到确证的假说或理论尽可能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比较严密的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论体系。

在这一环节,逻辑方法,尤其是公理化方法非常重要。

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技术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技术观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技术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技术的特征:(1)自然性和社会性;技术作为人用来延长人的自然肢体和活动器官的自然物,是客观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决定了技术实践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物质的运动规律,作为手段和方法的技术也必须依靠自然事物和自然过程,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创造出来,现代技术更是人类自觉利用自然科学知识的结果。

技术作为变革自然、调控社会的手段,又必须服务于人类的目的、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所接受,否则也难成为现实生产力。

(2)中立性与价值性;技术的工具性指的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体系,具有其作为达到人类目的的手段的作用。

其次,技术是一种影响社会价值的实质性的力量。

(3)自主性和建构性;技术的自主性是指技术是一个相对独立与自主的系统,有其内在的动力。

有自我发育与自我增长的特点。

技术的后果与影响是内在于技术的,他们被设计在技术之中,而不管设计者是否完全意识到它。

技术的社会建构性是指技术是一种由社会建构的产物。

技术总是居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的,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

这个过程是技术的社会化过程,是技术的社会制约过程,也是技术的社会建构过程。

(4)主体性和客体性;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过程,人们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这些主体要素有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在现代技术活动中,经验性的技能、诀窍和规则仍然是必要的。

同时,技术还是精神向物质转化,知识转化为物质手段和实体的过程,包含了各种客体要素,如工具、机器设备等。

(5)跃迁性和累积性;技术首先是发展变化的,在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技术不同,因此技术具有跃迁性。

同时,技术又具有累积性。

新的技术(群)出现后,原来的技术并非全部被否定掉,而是经过一个扬弃的过程,从而形成技术的多层次性和多种类相互融合的特征。

(6)国际性与民族性;技术的国际性是指技术的本质目的是为全人类而不仅是为某一特定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而服务的特性。

技术的民族性是指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因受其本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对不同技术形式的选择。

(如技术转移)技术的发展动力:⑴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需要的产生是由矛盾引起的,其中最为基本的是人和自然的矛盾。

⑵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技术目的,就是在技术实践过程中在观念上预先建立的技术结果的主观形象,是技术实践的内在要求,影响并贯穿于技术实践的全过程。

技术手段即实现技术目的的中介因素,包括实现技术目的的工具和用工具的形式。

目的与手段是相对而言的,又互为条件。

⑶科学发展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西方在近代工业革命以前,科学与技术基本上处于分离状态,从19世纪第二次技术革命至今,科学走到了技术前面,成为技术发展的理论向导。

(4)文化对技术发展的张力作用。

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学发展观、建构和谐社会,促进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共同进步。

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社会生活质量、社会关系的改变,对社会政治、社会文化,都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但是,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可能导致与人类相悖的消极后果乃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因此我们应当正视和尽力解决科学技术应用而带来的社会问题。

因此需要辨证地看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影响。

1.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潜在的、间接的生产力,需要通过技术转化,在生产、工程实践的具体运用即“物化”过程中才能变成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并推动经济发展;2.科学技术通过对生产力各要素发挥作用而体现其生产力的职能并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功能;3.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是最主要的作用,经济竞争常常通过科学技术竞争而实现。

第二,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1.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繁荣促进各项社会生活事业如衣食住行、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的发展;2.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社会关系的改变如城乡关系、工农关系、脑体关系、性别关系、家庭关系的改变3.技术进步促进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家庭办公、交通方式的改变,生活环境的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