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六年级下
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教学设计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之前首先要培养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无穷的学习动力。

虽然学习的道路是艰辛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结果令人期待的。

现代社会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武装我们,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变得无比强大。

正所谓,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我们只有把握住每一天,不断的鞭策自己,奋力前行,成功始终是属于奋进的人。

只要坚持学习,成功必将属于你我。

我们也必将成为人生的赢家。

愿在好学奋进的道路上,你我结伴前行,相互搀扶、共同进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多彩。

携手同行,加油!。

道德与法治《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习题(附答案)教案

道德与法治《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习题(附答案)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案+习题(附答案)5 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课题应对自然灾害课时安排 2 课时1.进一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与习惯。

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教、自护能力。

2.知道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缘由,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教自护能力。

教学3.运用读图表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增强防灾减灾的的意识,提高目标自数自护的能力。

4.感知保护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加强防灾避险的意识。

1.感知防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自然灾害及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

教学2.树立环保意识: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招施。

重点3.学习不屈的抗灾精神,用行动共同保护地球,预防、减少自然灾害。

教学 1 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用行动共同保护地球,预防、减少自然灾害。

难点 2 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课件准备教学第一课时设计一、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汶川地震2.谈话引入,启发思考2008 年5 月12 日14 时28 分,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大家仍记忆犹新。

导入短短的三钟,无数家园瞬成废墟,无数亲人生离死别,无数孩子成为孤儿,直接经济损失8451 亿元人民币。

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除了地震外,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呢?会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将如何应对呢?3.揭示课题:《5 应对自然灾害》二、活动一运用读图分析我国自然知识知多少1.出示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这是一张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

从图中,你有什么发现?小结:1、种类多、分布广2、对我国影响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和病虫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

洪灾主要发生在南部,旱灾主要分布在北部。

3、在沿海地区都有台风发生,而地震主要发生在中西部活动二看统计图,分析自然灾害的危害性1.出示统计图新课认真阅读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教学小结:1、旱涝灾害和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最大的。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应对自然灾害》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应对自然灾害》教案、教学设计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自然灾害吗?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自然灾害经历,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
2.讲解地震、洪水、台风等常见自然灾害的预防知识和方法,如:地震时如何逃生、洪水来临时如何避险、台风来临前要做好哪些准备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尊重自然,珍惜生命。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明白预防自然灾害是每个人的责任。
3.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勇敢、冷静和团结互助精神。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学习。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知识与技能,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关爱生命、团结互助的情感态度。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应对自然灾害》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及成因,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认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掌握预防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学会查找和利用身边资源,了解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政策和措施。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掌握预防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会查找和利用身边资源,了解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政策和措施。

道德与法治《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习题(附答案)教案

道德与法治《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习题(附答案)教案

道德与法治《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习题(附答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及特点,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种类及特点2. 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4. 如何在自然灾害中保护自己和他人5. 自然灾害后的心理调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及特点,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自然灾害中保护自己和他人,自然灾害后的心理调适。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模拟自然灾害发生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学会应对。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应对方法。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自然灾害中保护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视频教学:播放自然灾害应对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或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及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让学生掌握应对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在自然灾害中保护自己和他人。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自然灾害中保护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视频教学:播放自然灾害应对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技巧。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附答案:1. 自然灾害的种类及特点: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

气象灾害包括洪水、干旱、台风、冰雹等;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生物灾害包括蝗虫、鼠灾等。

2. 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所在地区的自然灾害类型,掌握预警信号的含义,学会紧急避险、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地震时的“三步走”原则(低头、蹲下、抓稳)、洪水时的“逃生三原则”(高处、干燥、安全)等。

第5课 应对自然灾害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5课 应对自然灾害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知道人类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2.道德修养:知道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提升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意识与技能。

3.责任意识:学习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感人事例,感悟人们在危难中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利用自然灾害分布图,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特点。

(重点)2.通过实验,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难点)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学生课前调查、上网搜集资料。

2.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准备实验器材、资料包。

教学过程活动一:自然灾害知多少1.认识自然灾害一龙卷风引出“黑名单”(1)激趣引导。

(播放视频并配解说)龙卷风是一种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是在强烈的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由空气对流运动造成的。

它在接触地面时,直径从几米到几百米,平均为250米左右,最大为1000 米左右。

在空中直径可有几千米,最大有10千米,极大风速每小时可达150千米至450千米。

龙卷凤持续时间,一般仅几分钟,最长不过几小时。

但它却是一类不可小看的气象灾害,龙卷风经过之处,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它往往使成片的庄稼、成万株的果木瞬间被毁,令交通中断、房屋倒塌,人畜生命和经济遭受巨大的损失。

(2)过渡:人类诞生于大自然,但大自然并不总是人类温暖、安全的摇篮,当大自然发怒"或者“生病”时,就会给人类带来自然灾害。

(板书:自然灾害)(3)给灾害排排座。

①导入:龙卷风只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世界上的自然灾害真不少!这是一份自然灾害的“黑名单”,请同学们给它们“排座位”,分分类。

(出示课件:主要自然灾害名单)(学生分类识别)②查验:对对答案吧,看看自己排得对不对,对哪些灾害还不熟悉。

(出示课件:自然灾害种类表)自然灾害种类表气象灾害洪涝、旱灾、台风、沙尘暴、暴雨、暴风、寒潮、冰雹、冻雨、雷电、霾、浓雾、龙卷风等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爆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地等生物灾害虫害、鼠害、草害、病毒传染病、细菌传染病等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等火灾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等天文灾害太阳风、大耀斑、磁暴、陨石等2.标位置找特点——分布图上有秘密(1)引导: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的自然灾害情况吧,(板贴:中国地图)课前老师请大家走访了自己的家人,在阅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危害程度以及这种灾害分布的主要区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下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下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

本单元以爱护地球,共同责任为主题,主要从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出发到人为对环境的破坏引发各种自然灾害,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感知防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自然灾害及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

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改善生活环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共同担负起爱护地球的责任。

本课先从我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入手,让学生感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缘由,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才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然后聚焦的是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树立防灾避险的意识。

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学情分析在我国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发生,新闻中也经常会报道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感受还是不深的。

首先体现在人类面临的环境灾难在某个区域,我们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

其次,有的自然灾害对学生的生活影响不大,学生感受不到。

因此.学生的防灾避险意识比较淡薄,防灾避险的能力比较弱。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分布及其危害;知道如何预防自然灾害、灾害来临时保护措施。

2、具有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意识;灾害面前,要有镇定自若的态度和不畏艰险的勇气。

3、感知保护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加强防灾避险的意识。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教学内容“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课时目标1、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3、知道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2、树立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主动防灾。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知道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难点: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应对自然灾害》是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应对方法,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以及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进行自我保护,还包括一些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实例和案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于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认识。

学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技巧。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的自然灾害实例和案例感兴趣,希望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经验。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进行自我保护,以及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灾害的威胁,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的自然灾害实例和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掌握应对方法。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和应对方法。

2.教学案例:收集一些具体的自然灾害实例和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模拟道具:准备一些模拟自然灾害的道具,如地震时的震动桌、火灾时的烟雾发生器等,用于实践教学。

4.安全器材:准备一些安全器材,如安全帽、防毒面具等,用于演示和练习。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应对自然灾害》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应对自然灾害》优秀教学案例
2.提问:“你们知道自然灾害的种类有哪些吗?”“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发学生思考。
3.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应对自然灾害》,阐述学习本节课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1.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及危害
a.介绍地震、洪水、台风等常见自然灾害的种类及成因。
b.分析这些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生产带来的危害。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及危害,掌握基本的自然灾害知识。
2.培养学生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技能,如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洪水来临前的防范措施等。
3.使学生了解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法治意识。
4.培养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学会从多种途径获取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虚拟情境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灾害的严重性。这种情境创设使得学生对自然灾害产生敬畏之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问题导向,培养思维能力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课堂互动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a.你认为我们身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b.面对这些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预防工作?
c.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防范自然灾害的经验和做法。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对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进行梳理,强化学生记忆。
(二)问题导向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下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4.学习不屈的抗灾精神,用行动共同保护地球,预防、减少自然灾害。

重点预防、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难点预防、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地震应急避险科普问题:你还知道哪些自救知识吗?和小组一起交流吧。

小小擂台赛通过刚才的交流,现在以小组为单位,举手抢答你所知道的防灾避险小知识,看看哪一组成为今天最终的擂主吧!引入课题——《应对自然灾害》观看视频讨论交流分组竞赛初步了解自救知识通过知识竞赛,进一步普及防灾避险知识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防御自然灾害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调查提问:你有避险意识吗?仔细阅读第39页的内容,在和同桌一起交流感受:你认为哪些做法是正确的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对于错误的行为,说一说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PPT图片情境呈现。

雷电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空旷的地带;如果不能及时同桌交流思考回答PPT图片材料阅读了解明白具备防灾避险意识的重要性。

撤离,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

当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情境分析雷电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容易遭到雷击,因此我们不能在大树下避雨。

当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也不能选择在山谷扎营,在山谷扎营可能会被山洪、泥石流冲走或被石头等砸伤。

活动园:自主阅读第40页的内容请同学们和小组一起画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逃生图吧。

(结合调查结果设计图例,并将合理的逃生路线标注在图上。

)指导学生查看阅读校园逃生图。

(PPT展示)小结:1.怎样应对自然灾害(1)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以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教案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教案
了解一些防灾避险的小知识°
认识预警信号,并在课后了解暴雨、台风等不同等级预警信号的挺对措施°
课堂小结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了解自然灾害,防御自然灾害对于我们国家,我们每个人都十分重要°
总结提升
板书

13、课后作业:请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副校园逃生图°
从灾后数据中感受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影响°
通过小组合作,了解各个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和影响,再汇总得出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和影响°
通过分析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成因,深刻认识到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人类一些不当行为对于自然灾害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防范自然灾害的发生°
3、小组合作:请以小组为单位,请在地图中任选一个区域,小组间不重复选择,然后完成以下任务:
[1]请分别找出各个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和该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
[2]了解这些自然灾害会带来的影响,并制作成表格°
4、班级大合作:请汇总所有小组的数据,并总结出:
[1]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2]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5、总结:
[1]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
[2]我国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地质灾害°
6、我的灾害记忆:在你的记忆中,你的家乡经历过哪些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7、填一填:
自然灾害
危害
人为因素
……
……
……
8、思考:从表格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
5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不屈的抗灾精神》第1课时 教案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不屈的抗灾精神》第1课时 教案

第5课《防御自然灾害》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主题:爱护地球共同责任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我们的国家”里的第5条,了解我国曾发生过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感受人们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学习在自然灾害中互护与互助。

“我们共同的世界”中的第6条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加、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等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抗灾精神,教学落脚点在尊重自然规律,敬畏自然,同时帮助孩子理解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教学目标
1.体会到不屈不挠,团结互助是中国人民的抗灾精神
评价任务
1.能够和小伙伴分享自己所了解到的抗灾故事(完成目标一)
2.说一说自己对抗灾精神的理解(完成目标一)。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应对自然灾害》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应对方法,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灾害应对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应对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敬畏自然的意识,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应对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自然灾害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网络资源,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和特点。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自然灾害知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自然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技巧。

5.实践演练:学生进行防灾减灾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关爱生命、敬畏自然的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我国自然灾害1.种类: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2.特点:突发性、破坏性、周期性3.应对方法:a.地震:躲到桌子下、远离建筑物b.台风:在家躲避、不要外出c.洪水:远离低洼地区、注意防范d.干旱:节约用水、寻找水源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下第五课 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下第五课 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教学设计
(3)经验验证和认知提升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后面的地图,把你了解的灾害在相应位置标出来。
学生活动
(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
个别分享交流
观看图片、体验灾害的影响
全员标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搜集调查,在倾听共享中感知我国自然灾害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环节二:探寻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以及地域之间的关系
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带来的损失严重。但另一方面,国民的防灾减灾意识还有待加强。由于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不足且应灾能力较低,很多人在灾害发生时不知所措,有的甚至选择错误的逃生方式,最终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破坏自然资源与环境,而且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给人们造成身心创伤,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有必要提升学生的防灾避险意识。
课时教学设计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课题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们的国家”第5条“了解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感受人们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学习在自然灾害中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和第12条“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而编写的,一共有3个框题,分别是“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防御自然灾害”和“不屈的抗灾精神”。组成了“了解灾情-防御灾害-弘扬精神”的内容层次递进逻辑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御和降低自然灾害,从而为下节课学习“防御自然灾害。”做好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故事导入:
师: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被称为“汶川大地震”。此次地震中,一所普通乡镇中学的师生幸免于难。从2005年开始,这所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一次科学、严格的紧张疏散演习。地震发生后,得益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例外的教学楼和教室紧张撤离,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全体师生毫发无伤。而此时8栋教学楼出现部分坍塌,已全部成为危楼。
课题:第二单元爱护地ຫໍສະໝຸດ 共同责任5.应对自然灾害(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分布地区,并认识到自然灾害的表现及带来的危害,清晰引起灾害的原因,了解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巨大自然灾害
教学重点: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学会避险自救。
教学难点:
灾害面前,要有镇定自若的态度和不畏艰险的勇气。
课前准备:
教学反思
人,安徽5人,山东5人,江苏1人,台湾1人),14人失踪(浙江3人,安徽4人,山东7人),209.7万人紧张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537.2亿元人民币
5.教师小结。
(三)完成37页活动园。
1.认真阅读下面的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2.学生读图分析。
3.指名回答。
4.教师小结。
4.学生交流。
生:从图中,我看到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生:我看到……
5.说一说你的家乡经历过哪种自然灾害?
6.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二)自然灾害的表现及危害。
1.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可持续发展。
2.学生读37页图片和文字。了解自然灾害表现及危害。
A.我的家乡云南大部分地区曾遭受危机的干旱,一百多天没有降雨,河流断流,水库干涸。
B.我的家乡甘肃曾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很多人遇难。
C.我国南方曾发生危机的寒潮冰雪灾害,造成农作物冻伤或冻死、高速公路结冰、煤电供应不够,危机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3.你还知道我国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和它所带来的的
危害。
三、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四、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知道了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分布地区,并认识到自然灾害的表现及带来的危害,清晰引起灾害的原因。了解了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巨大自然灾害。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全国29各省市自治区都发生了例外程度的洪涝灾害。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被称为“汶川大地震”。
2019年8月10日——2019年8月14日10时,“利奇马”共造成中国1402.4万人受灾,57人死亡(其中浙江45
1991年淮河流域大洪水,1991年5月、6月份开始,中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水灾,5个省、自治区发生危机旱灾。据当时初步统计,安徽全省受灾人口达4800多万人,死亡267人,直接经济损失近70亿元。江苏全省受灾人口达4200多万人,死亡164人,直接经济损失90亿元。
1998年6月中旬发生的的特大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北方松花江流域,造成了历史稀罕的大洪水灾害。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活动一: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一)什么是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时自然界中发生的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异常现象或事件。
2.我是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危机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
虫害等。(图片出示)
3.读36页中国自然在灾害的分布图,观察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说一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那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应对自然灾害》的课堂。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出示学习目标。
2.目标解读:
本课学习,同学们要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分布地区,并认识到自然灾害的表现及带来的危害,清晰引起灾害的原因。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4.教师补充介绍。
1981年7月9日,四川省遭受了特大暴雨的袭击,使全省18个地、市、州的90多个县区发生了约6万处滑坡、崩塌,其中规模较大的达47000多处,特别是盆地北部边缘山区和中部丘陵区分布尤为密集。它们中断了交通、破坏了灌溉渠系、耕地和山材,滑坡数量之多,发生时间之集中和造成灾害之危机程度都是历史上稀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