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三大民系概念
广东三大民系的差异
![广东三大民系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1d715ae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c.png)
广东三大民系的差异一千多年以来,中原人在不同的时期先后迁徙到广东的不同地区,与当地土著不断融合,逐步形成了不同文化习俗、不同性格本性的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潮汕民系。
一、三大民系分布的地区1、广府民系大多分布于珠三角和粤西南地区。
2、客家民系大多分布于梅州市、河源市、韶关市、惠州市、深圳市东面等地区。
3、潮汕民系主要在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等地区。
二、三大民系的差异1、语言不同。
广府人讲粤语(又称后话、广东话、广州话);客家人讲客家话(又称崖话、新民话);潮汕人讲潮州话。
2、入粤时间不同。
广府人最早,潮汕人次之,客家人最后。
3、与土著融合程度不同。
广府人最高,客家人次之,潮汕人最低。
4、人口数量不同。
广府人最多,约几千万;客家人次之,约2500万;潮汕人约1500多万。
5、擅长不同。
这里有一个传说,当年中原人南迁的时候,广府人的祖先带了筷子,所以到了广东后就擅长吃喝;而客家人的祖先带了书本,到了广东后就努力读书,考取功名;而潮汕人的袓先则带茶具,每天在一起喝茶,谈生意。
这个传说不必当真,但现实中有这些现象:广府人会花钱会吃,粤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客家人从政令,勤俭不乱花钱;潮汕人善经商,最会赚钱。
6、口味不同。
广府人、潮汕人偏清淡;客家人口味偏浓厚。
7、普通话水平不同。
客家人最好;潮汕人次之;广府最差。
8、喜欢的戏剧不同。
广府人看粤剧;客家人看广东汉剧;潮汕人看潮剧。
9、重学程度不同。
客家人最重视;潮汕人次之;广府人最低。
10、重商程度不同。
潮汕人最高;广府人次之;客家人11、团结程度不同。
潮汕人最团结,客家次之,广府人最低(因为广府人强势)。
12、男子身高差异大。
潮汕男子最高;客家男子次之;广府男子最矮。
13、女子相貌差异大。
潮汕女人皮肤白,美女多;客家女人次之;广府女人多数皮肤偏黑。
14、超生现象不同。
潮汕地区最严重;客家地区次之;广府地区最少。
15、海外分布情况。
广府人多分布在欧美地区;湖汕人、客家人多分布在东南亚地区。
广东:人文旅游资源构成
![广东:人文旅游资源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1bd56082dd88d0d233d46a51.png)
;三大民系:广府民系(广州话),潮汕民系(潮州话),客家民系(客家话)。
一.广府民系是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岭南居民体系,分布:珠江三角洲以及粤西大部分地区,中心在广州。
随着确立广州中心城市的地位,后人将以番禺话(广州话)为标准音的这一体系的居民称为广府民系。
广州话是岭南的古老语言,它大约形成于秦统一岭南时期。
西汉时基本形成了以壮语,侗语为主体,融汇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古粤语方言。
唐末宋初,粤语已成为独特的语系。
明代,粤语已与现代粤语大体相同。
自清到民国,粤语吸收了一些外来语。
广东约有3800万人使用粤语,全世界约有7000万人使用粤语。
二.潮汕民系分布在广东最东端,包括汕头,潮州,揭阳三大区域。
潮汕地区在先秦时属闽越,与福建南部山水相连,民情风俗,语言相差无几。
两晋以前,居民是闽越族人。
两晋是期,中原人南迁福建定居,再由福建南部转入韩江流域,从而形成了以与闽南方言属同一语系的潮州方言,构成了潮汕民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移民从福建南部通过海路迁到粤西沿海各州县及海南岛,形成了与闽南方言相近的海南方言。
所以,潮汕民系属于俗称的“福佬民系”。
潮州方言是中国八大方言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流行于粤东地区,也称为“潮州话”,“潮语”,是中国最古老,最特殊的方言而之一。
使用人数约有1000万,加上港澳同胞,华侨约有2500万以上。
三.客家民系目前,广东纯客家的县市有15个,主客混合的县市50个,是全国客家民系居民最密集的省份。
省内密集在梅州地区,以梅州为中心,包括兴宁,五华,大埔,蕉岭,平远全是清一色的客家人。
客家人的先民是自两晋以来南移至岭南的中原人,客家民系是经因了历史上多次战乱,历经约五次的迁徒才逐渐形成的。
第一次大迁移在两晋时期,因五胡乱华,八王之乱迁至安徽,江西北部。
第二次大迁移在唐朝末年,当明发生共同巢战争和藩镇割据,为避战乱客家先民迁至江西,福建,广东交界处,定居山区,较长时间过着封闭式,以家族为整体核心的生活,保持着从中原到江南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保留语言生活习俗方面的中原文化特色。
广东三大民系
![广东三大民系](https://img.taocdn.com/s3/m/d18ad8f5fab069dc502201f6.png)
论文全文:广东省的居民主要由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的人民,外加黎、苗、瑶、壮、回、满、畲、京等多个世居于广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组成。
其中三大民系的人民是广东居民的主体。
一.三大民系的分布广府民系: 主要分布在广州,番禺,南海,佛山,东莞及以南以西的广大地区(包括中山,江门,珠海,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等地区)潮汕民系: 主要分布在汕头,潮州,揭阳,普宁,汕尾等地区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惠州,韶关,清远,深圳龙岗等地区。
二.三大民系的特点:1. 广府民系:历史文化特征:广府人主要由中原地区自秦以来的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
其民系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人民的表现最为突出,既有古南越的遗传,又受中原汉文化的哺育,更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经济因素影响,因此具有多元化的层次和构成因素。
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南征越族之际,珠江流域就开始得到开发,中原文化逐步进入。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广东地域有建立起地域性的南汉政权. 经济开始自成一体的发展。
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更是初具规模。
到了明代,珠江三角洲成为当时岭南地域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中山、番禺等地基塘农业驰名于世。
清代以来, 珠江三角洲的近代工业新兴产业更是发达。
广州这座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广府人民在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特征,给人们以多层次的、立体的和丰富的感受,使广府文化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优越的地位。
其文化精神特征有如下表现:一.在三大民系中最具开放性,比较易于接受外来新事物。
广府民系的人们视野较为宽广,思路较为开阔,善于吸收、摹仿和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将传统文化与之相互融合。
二.具有较强的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精明能干,善于计算的素质和敢于探索和尝试的精神。
正是广府民系人民善于经商和敢于探索的精神创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多元化的农工商经济三.具有较强的投机性、市侩性, 民系中的内部凝聚力相对较弱。
浅谈岭南建筑文化——广东主要三大民系建筑类型
![浅谈岭南建筑文化——广东主要三大民系建筑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18e15d19f18583d0496459db.png)
的 民居形式 ,维系着一个 古老庞大的家族 。过 去 ,这些聚居 不仅有 家族 制 ,还有 “ 老” ,三老为尊 。可 以说 ,客家这 三
一
类 民居 ,气 势 阔大 ,作 为家族 制度 的 象征 。人 们不 难发
Hale Waihona Puke 业。而 潮汕人的生活环境 ,使得其具有敢干 冒险开 拓、刻苦
耐劳 、注 重义气 、勇于任事 、勤俭立业等 民系特征 ,最 突 出 的是强烈 的凝聚力 ,由于外 出谋 生的人多 ,而生活 习俗 又有
异于本土 ,为求发展拓业 ,潮 人之间有一种互相照应 、团结 互助的风气。
有孔 林 书院 ,儒 家文化 影 响至深 。来 自中原 的客 家人 ,有 着相对强烈 的 “ 天人合一 ”观念 ,如 前所述 ,关于风 水、关 于 风水 林等 ,都 是 这一观 念 的体现 。 一如 孔子所 云 : “ 知 者 乐水 ,仁者乐 山 :知者动 ,仁者静 :知 者乐 ,仁者寿 。” (《 语 ・雍也 》 )。所 以 ,客 家人 到 了山 区 ,都要 刻 意 论 营 造 自然 山水 的 良好 环境 ,主客体 统一 ,也 就 是 “ 人合 天
”
秦汉 以后 ,汉文化 向岭东扩展 。晋唐时期 ,中原 主流文 化 影响逐渐扩大 ,陈元光平定泉潮 间蛮僚 啸乱、韩愈谪任潮 州刺史 ,是 这一 时 期的 重要事 件 。宋 元时 期 ,大量移 民入
潮 ,闽文化北来 ,使 潮汕地 区全面开发 ,是潮汕文化形成 的 重 要环 节 。明清 时 期 ,最 终形 成有 鲜 明特征 的潮 汕 民系文 化 。潮 汕地 区从宋代起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 ,文化教育事业 也相应发展 ,人才辈 出。
历史-广东三大民系论文
![历史-广东三大民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fddef4910ef12d2af9e78f.png)
广东三大民系位于广东省博物馆内的“广东历史文化陈列”是博物馆新馆三大基本陈列之一,该展有四个主题,分别是南粤源流、扬帆世界、继往开来和粤海烽火。
第一篇“南粤源流”就追溯了广东人的来源、民族融合的过程以及广东三大主体民系的形成和民俗文化特色。
而“广东三大主体民系”,就是今天论文的主角。
一、三大民系的基本情况目前广东省的居民主要由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的人民,外加苗、瑶、壮等多个少数民族人民组成。
其分布如下:◆广府民系:主要分布在广州,佛山,东莞,中山,江门,珠海,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等地区◆潮汕民系:主要分布在汕头,潮州,揭阳,普宁,汕尾等地区◆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惠州,韶关,清远,深圳龙岗等地区。
二、三大民系的特点:1.广府民系由于广府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其历史文化具有多元化的层次和构成因素,表现如下:a)在三大民系中最具开放性,比较易于接受外来新事物b)有较强的价值观念,精明能干,敢于探索和尝试c)有较为浓厚的宿命观,普遍存在迷信命运d)具有强悍反抗性和斗争性此外,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
如广州话称为“粤语”;广州戏剧称为“粤剧”、“粤曲”;广州菜常被称为“粤菜”;广州的著名工艺品被称为“粤绣”等。
在民俗礼仪方面,广府人既传承了中原传统,又创造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生菜会(取发财之谐音)、波罗诞、何仙姑诞、龙母诞等习俗盛行于珠三角地区,其内容多与祭祀本地神仙以及发财致富、出航平安等主题有关。
例如除夕花市,花木涌入城市,十里长街,市民结伴“行花街”,辞旧迎新,热闹非凡!另外广府的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吃在广州”的说法广为流传,飞禽走兽、山珍海味、野菜山花,皆可入肴。
还有广式饮茶,它兴起于19世纪末的广州。
茶楼的点心精美而又丰富,常见的如蛋挞、虾饺、排骨、烧买以及各类粥品。
到现代,广式饮茶已经成为生活水平提高后人民的一种饮食时尚。
2.潮汕民系潮汕民系是在潮汕平原上生活的居民。
广东三大民系
![广东三大民系](https://img.taocdn.com/s3/m/3ee5fe3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5.png)
广东三大民系民系,一般是指民族内部有同类语言、文化、风俗,并互相认同的分支,最早见于罗香林教授的《客家学导论》,当前对于汉族内部民系的划分,学术界并无统一的观点,有学者提出八大民系的说法,但也有人认为应该分为十六个民系更加合理。
八大民系是指北方民系、晋绥民系、吴越民系、湖湘民系、江右民系、广府民系、闽海民系和客家民系,十六个民系则是将进一步北方民系又拆分成九个民系,分别是东北民系、燕幽民系、冀鲁民系、胶辽民系、中原民系、关中民系、兰银民系、湖广民系和江淮民系。
而在广东省内,一般认为有三大民系,分别是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潮汕民系,海陆丰人一般会根据其使用语言分别列入潮汕民系和客家民系,而湛茂地区也会根据使用语言分入广府民系和福佬民系。
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的定义较少有分歧,但关于潮汕民系和福佬民系,学术界并无统一说法,有学者认为潮汕民系也是闽民系的分支,理由是大部分潮州人的祖先一般是经由福建迁移至粤东地区定居,而且潮州话和闽南话很是接近。
但这一观点其实是存疑的,首先是认同感,潮州人很少认同自己是福建人,但一般会认同自己是广东人,强硬将潮州人分入闽民系并不妥当,其次是风俗,潮州人和福建人的差异其实并不小,如果仅凭妈祖信仰是不足以归入同类项的。
实际上,潮州人的说法还是基于潮州话作为前提来划分的,也就是说,潮汕四市包括潮州、汕头、揭阳和汕尾讲潮州话的人群是潮汕民系,而四市讲客家话的人群仍然属于客家民系,潮汕以外的地方比如国内的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台湾等地,以及东南亚、北美、澳洲等国外地区,只要是讲潮州话的人群也会被认为是潮州人。
至于湛茂地区讲雷州话的人群,也有人认为属于闽民系,但闽民系的说法以地域命名,本身就存疑,六甲番人认为更合适的说法应该是古河洛民系。
只说三大民系,按祖先来到广东的时间先后排序,分别是广府人、潮州人、客家人,最早来到岭南的广府人是赵佗所带领的秦军,而第一批潮州汉人是五胡乱华时的中原人,而客家人的最早祖先则是在安史之乱后迁移至此。
岭南民系——广府人
![岭南民系——广府人](https://img.taocdn.com/s3/m/58a5f40076c66137ee061960.png)
必须形成一种有别于周边其他民系的方言系统。
2、岭南三大民系
广府民系:
以粤语为方言,分布在广东的粤中、粤西南、广西桂
东、桂南、海南岛西部。从明代开始,粤中地区归属广州府,
故称广府人。 潮州(福佬)民系: 以闽南话为方言,分布在潮州地区、雷州半岛及海南 岛沿海,因闽南话来自福建,故称福佬。 客家民系: 以客家话为方言,分布在粤、赣、闽三省交界处、及
这种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有何影响?
3、广府民系的生产经营方式
宋元以前:以传统农业为主,种植水稻
宋元时期:由于移民人口的增加,促使大规模围垦
平原低地。广州地区,有很多地名都有“围”字。
明清时期:养鱼、种桑、果、蔗等。
对海洋资源的开发:
远海渔业捕捞
近海养殖 、珍珠和晒盐
唐宋以降,盐课岁入成为广东财政的主要来源:
西江流域:龙母信仰
临海地区:妈祖天妃信仰、南海神庙
伏波神信仰
石头、大树、井、灶、门槛、洞穴等都是崇拜的神明。
5、广府地区的民居
6、广府民系的语言 粤方言 “全国推广普通话,广东推广粤方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广府地区的饮食 广府喜欢喝汤,为什么?
观光、旅游、度假 美丽河源欢迎您
岭南民系
岭南民系
1、何谓民系?
又称族群,是同一个民族内部由于文化特质差异而划
分的群体。是指一个民族中的各个支派。
衡量民系的三原则:
在某一时空背景中,生活着一支稳定的居民共
同体,其人口数量一般不低于同一时空背景下的
土著居民; 这一稳定的居民共同体,必须形成一种独特的 心理素质和文化范式,以及自我认同意识;
《明会要》卷五十五:
浅谈广东三大民系
![浅谈广东三大民系](https://img.taocdn.com/s3/m/a51a72c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4f.png)
浅谈广东三大民系
广府人作为最早入粤民系,源于秦朝遗民。
在之后两千多年里,躲避战火的北方难民翻越梅岭关后到达南雄珠矶巷,休整之后顺北江来到珠江三角洲,所以广府人大都声称自己来自南雄珠矶古巷。
目前广府人主要聚集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以及其周边的粤西、粤北部分地区。
广府人官方用语为我们熟知的粤语,俗称“广东话”、“白话”、“广州话”、海外华人惯称“唐话”,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
潮汕人主要分布在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等地。
是历代从中原南下福建而后迁入粤东地区的早期汉人后裔。
潮汕人具有显著的海洋文化特征,潮汕人身影踏遍海内外,遍布华人商界的各行各业,被称为“东方犹太人”。
潮汕人的官方用语为潮汕话,是一种近似于秦汉魏晋时期的古汉语,潮汕人以说潮汕话为荣,在广府话和客家话两大方言与普通话的夹击下丝毫没有衰退
广东客家民系是当时两晋时期中原望族和高官的“衣冠南渡”和两宋时期因为外族入侵大量汉族南下广东与当时南方少数民族融合形成的独特保守群体。
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粤东、粤北,代表城市为梅州。
客家人官方用语为客家话,是在以江南方言、闽语、广府白话的基础上形成的语言,没有统一口音,客家的电视台多以“世界客都”梅州的梅县话播音。
广东三大民系概念的界定与文化特征修改
![广东三大民系概念的界定与文化特征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939b260a52ea551810a6878c.png)
论文题目广东三大民系概念的界定与文化特征学院政法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年级2008级学号 200824021127 学生姓名区航宇指导教师韩月香完成时间 2011年 6 月肇庆学院教务处制广东三大民系概念的界定与文化特征区航宇指导教师:韩月香【摘要】民系,是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先生创立的描述亚文化群体的概念。
人们习惯于把广东汉族居民分为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
本文对三大民系的概念逐一作出界定,并指出广府、客家、潮汕都不是种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三大民系作为特定族群存在和繁衍的缘由,并不在于自然意义上的血统的纯洁性,而是植根于方言、民俗等方面的文化基础,除此之外,还从方言特征和民性特征两方面着手分别分析了三大民系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民系广府客家潮汕广东,背靠巍峨南岭,南临浩瀚南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横亘北部的南岭山地,不仅是一条自然地带分界线,也是一条文化类型分界线。
孕育、发生、成长于这条界线以南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广东文化或岭南文化,经过两千余年的开发,在土著南越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博采其他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之精华,经过长期的整合、融合、创新、升华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区域文化体系。
广东独特的文化体系塑造的其独特文化个性,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研究成果也不少,例如《说是说非广东人》(叶曙明、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人是天下的眼》(王国梁、团结出版社)、《其实你不懂广东人》(雷铎、广东经济出版社)等等,都从不同角度探讨广东岭南文化或广东人的民性。
不过人们所谈论或理解的“广东人”指的往往只是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广府人,而且人们一般观念上的广东文化标签—粤语、粤剧、茶楼文化、年宵花市等等,其实也是意指广府文化。
熟知广东的人都知道,广东人又分为三支,在粤东还分布着与“正宗广东人”的广府人泾渭分明客家人和潮汕人。
广府、客家、潮汕就是所谓的广东三大民系。
广东的民系文化是全国最具特色的民系文化。
全国八大民系,广东独占其三,分别是广府、客家和潮汕(闽南民系的分支)三大民系。
广东三大民系
![广东三大民系](https://img.taocdn.com/s3/m/9f16ddd8ce2f0066f5332210.png)
广东是一个移民省份。
古代为瘴疠之地,而如今却是繁华之域,如果没有几千年几百年来前赴后继的外来移民、南渡衣冠,是不可能有今日的。
而移民多自北来,尤以河南,陕西,山西等中原一带为多。
几经转折,几经融合,终入粤地。
而据入粤之先后、与土著融合之程度,又形成汉之三大民系:广府、客家、潮汕(或福佬)。
三大民系各有特色,合为广东之三夺奇葩。
语言:广府说粤语(又称广州话、广东话、白话),客家说客家话(又称新民话、艾话),潮汕说潮州话。
聚居地:广府居珠三角、粤西、粤北;客家居粤东、粤东北、粤北,散居珠三角及粤西;潮汕居粤东四市。
入粤先后:广府》潮汕》客家与土著融合程度:广府》客家》潮汕人口:广府》客家潮汕广府的代表城市为广州;客家代表城市为梅州;潮汕代表城市为潮州。
客家居山,潮汕靠水,广府山水兼居。
广府人善经商,客家多从政,潮汕两者兼之。
广府人会花钱,潮汕人会赚钱,客家人会省钱。
普通话水平:客家》潮汕》广府饮食口味:广府潮汕好清淡,客家口味浓厚。
戏剧方面:广府有粤剧,潮汕为潮剧,客家为广东汉剧。
重学程度:客家》潮汕》广府重商程度:潮汕》广府》客家富裕程度:广府(珠三角)》潮汕》广府(非珠三角)》客家团结程度:潮汕》客家》广府男子身高:潮汕》客家》广府女子相貌:潮汕》客家》广府女子优秀程度:客家》潮汕》广府重男轻女程度:潮汕≈客家》广府大男子主义:客家≈潮汕》广府超生现象:潮汕》客家》广府体育:广府潮汕好篮球,客家好足球海外侨民分布:广府多在欧美,客家潮汕多在东南亚■开放务实的广府人广府文化分布于珠江流域,珠江三角洲是其重要聚居地。
广府人是三大民系中最先形成,也最早受到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因此最具开放性。
广府人易于接受外来事物,敢于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
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容闳、第一个工程师詹天佑、第一个飞行员冯如即为杰出代表。
广府人具有冒险、创新精神,在近代史上极具反抗性和斗争性,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广东概览之三大民系
![广东概览之三大民系](https://img.taocdn.com/s3/m/fe8da25333687e21af45a9d3.png)
广东概览之三大民系三大民系广东的汉族居民,主要可分为广府、客家与潮汕三大民系。
三大民系的形成,是中原汉族与岭南土著长期融合的结果。
这种融合早已有之,而较大规模的融合则始于秦征岭南,经过两晋、两宋、明末三次移民高潮(来自中原地区,还包括楚、吴越、闽等岭北地区),逐渐形成了三大民系。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三大民系的人民长期各自保持其生活习俗、文化意识和性格特征,共同构成了广东文化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风情魅力,并以其各自的优势,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发展。
但是,三大民系的形成,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文化基因、经济条件,加上语言不通,彼此之间长期缺乏正常的交往沟通,不仅民系之间社会经济、精神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就是在同一民系中,边远山区与沿海平原地区也有较大差距。
客家民系文化特征客家人不为广东独有,江西等省也有相当比重。
客家人之得称,有多种说法,归根结底,应是与原当地土著居民相对而言而得来的。
客家先民,来自进入岭南的中原移民,在南迁过程与本地土著融合而形成客家民系。
客家方言在广东诸方言中与普通话差异最小,反映了客家民系形成时间最迟,有研究者认为其最后形成的时间在明朝后期至清初这段时间。
由于南迁入粤较迟,平原的肥沃地带已被当地人和先期移民占据,故客家人多处闭塞贫困的山区,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俗语,非艰苦奋斗无以图存。
在长期的迁移中,客家人养成一种刻苦耐劳,自立自强建设家园的淳朴民风。
同时,又因为在历史上的多次迁移中,都是整个家族集体迁徙,以封闭式的生活为主,因而家族观念特别强固,保持着较多的从中原到江南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其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不同于广府人、潮汕人的重商意识,而是崇尚读书,外出求学蔚为社会风气,有“文化之乡”之称。
历史上客家人涌现了不少杰出人物。
客家民系中,有一种颇为强烈的自信、自立、自强、自我奋斗意识,这是客家民系在独特生活环境下的历史产物,但同时也有一些不适应于市场经济的容易趋向于封闭、保守的小生产意识。
细说广东1:怎么区分广东的三大民系?粤语,客家话哪个更古老?
![细说广东1:怎么区分广东的三大民系?粤语,客家话哪个更古老?](https://img.taocdn.com/s3/m/1081ccb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a.png)
细说广东1:怎么区分广东的三大民系?粤语,客家话哪个更古老?展开全文【编者按】今天开始,编者会不定期发一些广东有关的方言、习俗、文化等文章,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学习。
◆◆◆◆◆◆◆◆◆◆◆我们知道,广东有三大民系: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
那广东人到底是谁怎么认定自己是广府人、客家人还是潮汕人?比如三大民系的富豪代表霍英东、李嘉诚、曾宪梓,移民香港几代人了,为什么还说是三大民系富豪代表?凭自己的出生地吗?还是籍贯(即爷爷出生地)?又或者是户口?据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在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中作过一个调查:到底广东人是根据什么认定自己是哪个民系的?结果,在被访对象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根据方言,其次才是血缘关系,第三才是地缘关系。
也就是说人们是根据乡音找到自己的同乡,即使你出生在汕头,你不会说潮汕话,也不被认为你是潮汕人;而即使你出生在客家话之乡梅县,如果你不会说客家话,也不被人们认可你是客家人。
可见方言在广东人心目中的地位。
但同样是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调查,有82%的广府人、39%的客家人、38%的潮汕人认为自己的方言比其他方言好听。
众所周知,广东人都是历史上北方移民的后代,由于广东地处南粤之地,战乱较少,粤语、客家话、潮汕话都还保留着古代词汇。
甚至很多人在探究:到底哪个方言/语言更古老?小编不是潮汕人,标题字数有限,没能把“潮汕话”打上去。
这里列了几个词汇/句子来比较。
有的词汇粤语和客家话是一样的,有的好像是客家话更接近古代用语,比如说:去哪何?、哀仔,很典型的古语。
潮汕话的条友们,也可以将以上词汇/句子对应潮汕话在留言区列出分享(虽然我看不懂)我是@冬雷惊梦喜欢历史文化,更以广东人为豪,请多多关注我哦!。
广东省最大三个族群:客家、潮汕、广府的迁移历史
![广东省最大三个族群:客家、潮汕、广府的迁移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9e311e9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2.png)
广东省最大三个族群:客家、潮汕、广府的迁移历史习惯上,外地人通常只将广东省的人称为广东人。
但其实广东是有着三大族群之分的,这三大族群分别是主要生活在广州珠三角地区,讲粤语的广府人;分布在粤东潮汕地区的,讲潮汕话的潮汕人;遍布粤北山区,讲着独特客家话的客家人。
三大族群在语言上差别较大,生活习俗上也有不同。
同一个省份生活着三大族群,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要从他们祖先的迁移历史说起。
客家“客家人”面前的这个“客”字并不是凭空想象的,其最早来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度及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那时候移民到广东一带的外乡人都被编入了客籍,他们自己也习惯称自己是“客户”,于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客家”。
广东客家人指的是“客家民系”,这一民系如今已经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民系之一。
客家民系形成时间比潮汕、广府晚,主要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人口南迁过程较长。
历史上客家人的先民共有六次大规模南迁,分别是秦始皇时期,五胡乱华时期,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北宋灭亡南宋诞生时期,明末清初时期,最后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中原汉人迁移到岭南一带,与岭南的百越诸族以及土著糅杂生活在一起。
文化上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与创新,血脉不断混合,但主体依旧是中原人。
如今的客家人遍布亚洲,光广东一个地方的客家族群就有将近2100万人口。
潮汕战国时期,越国被灭,越族大规模南迁,于是闽南与潮汕的百越时代被开启了。
越王勾践的子孙后代的一部分来到九龙江与粤东地区,和当地闽人、“蛮人”相融合,建立了闽越族群。
除此之外,越王勾践的子孙无诸自立为王,将领土势力不断扩张,子民又和古越族后裔结合。
当时的潮汕地区青铜器文化发展很快,而且潮汕大地上的人十分“好勇”。
宋代以前,潮汕地区人口稀少,属于“蛮荒”之地。
随着北宋建立,大批闽地人迁移至潮州一带生活,当地的人口与经济发展迎来了一波小高潮。
宋元时期,潮汕人口密度达到全国前列。
闽人的迁入,让潮汕一带的手工业发展迎来拐点,又由于位置靠海,导致海运海商逐渐兴起,“潮人善贾”一度闻名。
潮汕、广府、客家三大民系发展历程之间的渊源
![潮汕、广府、客家三大民系发展历程之间的渊源](https://img.taocdn.com/s3/m/f96eb31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0.png)
潮汕、广府、客家三大民系发展历程之间的渊源由于历史的不同发展历程造就了潮汕人抱团经商,不问政事;广府人注重生活品质,与世无争;客家人读书从军从政。
今天就来说说潮汕、广府、客家三大民系发展历程。
潮汕民系,即潮汕人,即传统上的潮州人,隋宋两次南迁最终定居潮州府形成潮汕文化。
他们起源于中原、繁衍于潮汕、成名于海外。
当代多数潮汕人以潮州话(也称“潮汕话”,简称潮语,近似秦汉魏晋时期的古汉语)为母语,现集聚于海内外近60个国家和地区。
潮汕人敢于闯荡、善于经商,以“爱拼才会赢”为座右铭,他们在各大领域尤其是商界成就显著。
故早在上世纪初便被誉为“东方犹太人”。
潮汕人所在的潮汕地区在古时称为潮州府,如今潮汕地区则主要指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以及原潮州府丰顺县。
广义上加上了汕尾和海陆丰地区,但是和粤东三市人合不来。
他们更倾向于把自己划向珠三角。
广府民系(广义的广府民系又称为粤海民系,为广东本地三大民系之一;狭义的广府民系则来自广州府的历代地名,即广州一带的人群,古称番禺旧裔),即为广府人,是以南越族原住民为主体,经过汉文化两千多年不断同化而成的一个民系。
狭义的广府民系只包括以广州文化为核心和以广州话为母语的人,主要分布于今天的广州、佛山一带;广义的广府人则包括九大分支,包括大量语言、风俗相距较远,不少甚至很难沟通的人群,这些民系包括粤海民系、莞宝民系、罗广民系、四邑民系、高凉民系、邕浔民系、勾漏民系、钦廉民系以及吴化民系。
在明朝海禁后,大量进入珠三角的人群以及后来的香港人都被粤语同化。
根据谱牒记载,现在分布在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多数广府人都是原珠玑巷居民的后裔。
因此,珠玑巷成为了广府民系的民系认同物。
客家民系,即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现在在广东主要分布于梅州和惠州一带,客家语是当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人是秦朝末至宋朝初,黄河流域汉族居民数次从中原南迁,抵达粤、闽、赣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
广东省三大民系概述:广府民系、潮汕民系、客家民系
![广东省三大民系概述:广府民系、潮汕民系、客家民系](https://img.taocdn.com/s3/m/949b33980029bd64783e2c86.png)
广东省三大民系概述
广东的汉族居民,主要可分为广府、客家与潮汕三大民系。
三大民系的形成,是中原汉族
与岭南土著长期融合的结果。
这种融合早已有之,而较大规模的融合则始于秦征岭南,经过
两晋、两宋、明末三次移民高潮(来自中原地区,还包括楚、吴越、闽等岭北地区),逐渐
形成了三大民系。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三大民系的人民长期各自保持其生活习俗、文化
意识和性格特征,共同构成了广东文化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风情魅力,并以其各自的优势,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发展。
但是,三大民系的形成,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文化
基因、经济条件,加上语言不通,彼此之间长期缺乏正常的交往沟通,不仅民系之间社会经济、精神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就是在同一民系中,边远山区与沿海平原地区也有较大差距。
三大民系的分布:
广府民系:主要分布在广州、佛山、东莞以及粤西南的广大地区。
潮汕民系:主要分布在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等地。
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惠州、韶关、深圳龙岗等地。
广东三大民系概念的界定与文化特征修改
![广东三大民系概念的界定与文化特征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939b260a52ea551810a6878c.png)
论文题目广东三大民系概念的界定与文化特征学院政法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年级2008级学号 200824021127 学生姓名区航宇指导教师韩月香完成时间 2011年 6 月肇庆学院教务处制广东三大民系概念的界定与文化特征区航宇指导教师:韩月香【摘要】民系,是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先生创立的描述亚文化群体的概念。
人们习惯于把广东汉族居民分为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
本文对三大民系的概念逐一作出界定,并指出广府、客家、潮汕都不是种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三大民系作为特定族群存在和繁衍的缘由,并不在于自然意义上的血统的纯洁性,而是植根于方言、民俗等方面的文化基础,除此之外,还从方言特征和民性特征两方面着手分别分析了三大民系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民系广府客家潮汕广东,背靠巍峨南岭,南临浩瀚南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横亘北部的南岭山地,不仅是一条自然地带分界线,也是一条文化类型分界线。
孕育、发生、成长于这条界线以南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广东文化或岭南文化,经过两千余年的开发,在土著南越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博采其他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之精华,经过长期的整合、融合、创新、升华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区域文化体系。
广东独特的文化体系塑造的其独特文化个性,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研究成果也不少,例如《说是说非广东人》(叶曙明、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人是天下的眼》(王国梁、团结出版社)、《其实你不懂广东人》(雷铎、广东经济出版社)等等,都从不同角度探讨广东岭南文化或广东人的民性。
不过人们所谈论或理解的“广东人”指的往往只是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广府人,而且人们一般观念上的广东文化标签—粤语、粤剧、茶楼文化、年宵花市等等,其实也是意指广府文化。
熟知广东的人都知道,广东人又分为三支,在粤东还分布着与“正宗广东人”的广府人泾渭分明客家人和潮汕人。
广府、客家、潮汕就是所谓的广东三大民系。
广东的民系文化是全国最具特色的民系文化。
全国八大民系,广东独占其三,分别是广府、客家和潮汕(闽南民系的分支)三大民系。
广东三大民系追根溯源可至山西大槐树与蒙古拓跋鲜卑
![广东三大民系追根溯源可至山西大槐树与蒙古拓跋鲜卑](https://img.taocdn.com/s3/m/88b409f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f.png)
广东三大民系追根溯源可至山西大槐树与蒙古拓跋鲜卑
广东三大民系追根溯源可至山西大槐树与蒙古拓跋鲜卑
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都是2000多年前从中原南迁移民,有人说最早南迁的是广府人,其次是潮汕人,客家人最后迁,我认为广东三大民系的始祖都是赵佗,没有秦征百越,就没有赵佗的南越国,也就没有广东的三大民系,广东可能就是百越混战,也就不会有三大民系与苗、瑶、畲、壮民族的大融合与大同化。
先秦时候广西与越南都是连为一体,毫无地域之分。
越南属于中国领土时候,与广西也是连为一体的。
如在先秦时候,中国东部沿海一直到北部湾沿海一带,以及现代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都是属于百越之地。
其中,今天广东一带属于百越中的南越部族,广西一带属于西瓯、部族、骆越部族,越南地区属于百越中的骆越部族(后为交趾)。
三大民系都属于中原南迁,南迁有先有后,中原南迁的来源不一样,那落地居住地也不一样,这就是形成三大民系的源与流,中原人追根溯源远一点也是蒙古人拓跋鲜卑人与中原人的融合与同化的关系,中原的融合与同化不止是拓跋鲜卑,还有胡人、匈奴人,只不过拓跋鲜卑统治占的成分更大,汉族一直在不断的同化与融合才逐步形成的中华大民族,中原人又夹杂了好多山西大槐树的移民,所以说汉族也不是所谓的纯中原人。
说来说去广东三大民系的广府、潮汕、客家的真正奠基人就是赵佗的秦军与后来的南越国与诸多百越族的融合体,赵佗并非是某一民系的先祖,而是整个秦军以赵佗为首的秦军与南越国为主体逐步奠定了广东三大民系。
广东分广府、客家、福佬三大民系,你认为哪一个民系的影响力最大?
![广东分广府、客家、福佬三大民系,你认为哪一个民系的影响力最大?](https://img.taocdn.com/s3/m/8a9909f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b.png)
广东分广府、客家、福佬三大民系,你认为哪一个民系的影响
力最大?
广东分为讲广府白话的广府民系,讲客家话的客家民系,属讲闽南话语系的潮汕人、雷州半岛人和茂名电白人。
广东本地客家人约2500万,占到广东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
广东广府民系主要分布在广东境内以珠江三角洲及粤西大部分地区,以及香港、澳门等。
广东省讲广府白话的人口近4000万人。
广东讲闽南语系的人约为2200万。
从人口数量来看,广府民系人最多。
三大民系分布地图如下:
广东2017年GDP排行如下:
从以上城市GDP排行来看,排第一的深圳本地人讲广府白话和客家都有得比。
但这个城市最通行的话是普通话。
而排行第二的省会城市广州讲白话为主,第三的佛山、第四的东莞、第六的中山等都是讲白话。
排在较前面的只有第五的惠州讲客家话的人比较多。
而同是讲客家话较多的韶关排在第十六位,梅州排在第十七位,河源排在第十九位。
讲闽南语系比较多的湛江排第八名,汕头排第十一名,潮州排第十八名。
经济发展无疑使当地居住民系影响有极大的支持。
而同在珠江三角洲的香港、澳门特区也是讲白话占优势的地方。
与广东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互动非常多,也进一步加强了广府白话和广府民系的影响。
广东分广府、客家、福佬三大民系,你认为哪一个民系的影响力最大?
![广东分广府、客家、福佬三大民系,你认为哪一个民系的影响力最大?](https://img.taocdn.com/s3/m/f4d274f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7d.png)
广东分广府、客家、福佬三大民系,你认为哪一个民系的影响力最大?粤先生家里住着广府,客家,潮汕,这汉民族'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家里和谐相处,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同时也丰富了中华文化隋隆民系隋隆民系,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分布于广东、香港、澳门、广西、海南及国外北美洲、英国、北欧、澳洲、新西兰、东南亚等地区,以粤语为母语隋隆人根源于秦朝遗民秦末,中原战乱四起,河北人赵佗宣布独立,建立南越国,后亡于汉武帝。
广府人的祖先远不止这些秦朝官兵,之后漫长的两千多年,每一次中原燃起烽火,都有大批汉人南徙,其中一部分越过江西大余梅关,来到粤北南雄的珠矶巷,休整之后顺北江南下来到珠江三角洲。
广府人大都声称自己来自南雄珠矶巷,缘由正在于此,广府人中有不少是来自江西的主要分为广府民系、高裔民系、潭溪民系、岽岸民系和粘米民系广府民系包括围头,地域东起花都番禺、北抵清新怀集、西洎罗定封开、南达香港澳门高裔民系涉及阳江、茂名、湛江三市,属于粤语系统,与广府方言可以沟通,但因地域文化有异所以单列潭溪民系包括江门市、珠海市,又称四邑民系,四邑话具有闽粤客和少数南越语特点,在海外粤语中仅次于广府话岽岸民系包括从化增城东莞等区市,方言基本无法与广州音进行沟通粘米民系祖先来自东莞,分布在惠汕,粘米话是粤方言一支演变出来的,兼具粤闽客特点又自成一系的混合型方言循衡民系循衡民系是客家人在广东的分支,客家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本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南迁汉族移民群体中的一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北方中原地区的人民,因为战争和政治原因,曾经有过几次大规模的南迁行动,尤其是南宋,因为金的军事打击,而退守到淮河大散关以南地区,大批中原世族和民众,带着对昔日荣耀的无比眷恋,纷纷离开家园,从中原向南大举迁移,南迁到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这些客居异乡的人群,保持原来的方言,生活习惯与礼俗,还保留着中原地区的生活传统,因此被称为客家人客家人是一个跨省民系,除官话外省份最多,而且有客家话的省份几乎都有官话。
广东有三大民系:广府系,潮汕系和客家系,他们谁最早落户广东?
![广东有三大民系:广府系,潮汕系和客家系,他们谁最早落户广东?](https://img.taocdn.com/s3/m/3eb8beb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1.png)
广东有三大民系:广府系,潮汕系和客家系,他们谁最早落户广东?自秦始皇开始,就一直在为实现大统一而努力。
始皇帝完成了这项宏图大业,统一六国,统一了度量衡,秦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也因此成为了“千古一帝”,这位叱咤风云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改币制,整交通,成就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广府古城但秦始皇毕竟也是肉身凡胎,终有离去的那一天。
始皇帝驾鹤西游之后,很多地方又开始了骚动,五胡乱华,安史之乱等等。
经过千百年的变动,有了如今繁荣的广东。
在广东存在着五大民系,分别为雷州人,潮汕人,海陆丰人,广府人,客家人,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能够得到认可的只有三大民系,即广府系,潮汕系和客家系。
这里所说的民系,是指一个民族内部的分支,分支内部有共同或同类的语言、文化、风俗,相互之间互为认同。
所以,雷州人和海陆丰人按照使用的语言,一般是归纳到潮汕民系和客家民系之中。
这三大民系在广东可谓是叱咤风云,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还都很了不起。
在众人的印象中,广府人收租,潮汕人做生意,客家人当官,个个都是气派十足。
要追根溯源的话,这三大民系还是很有来头的。
五胡乱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排列,最先落户广东的当属是广府系。
因为在秦朝之前,广东并不富饶,相反是一片蛮荒之地,秦始皇曾经派人统治百越,但因为时局动荡,秦朝灭亡之后赵佗自立为王。
当这个王并没有过得太舒服,汉武帝时,将其歼灭。
从那个时候算起的话,最早的广府人是南下广东的秦人士兵和当地的原住民结合产生的后代。
正所谓先到先得,广府人最早来到广东,并且开始了安逸的生活,同时把最好的土地和资源都收入囊中。
潮汕人接下来在广东落户的是潮汕人,这一部分主要是移民。
南北朝时期为了躲避战乱,中原地区的居民开始大规模的迁移,特别是五胡乱华时期,迁移大军浩浩荡荡。
唐宋时期也有很多移民来此定居,因为忙于奔波,疲于战乱。
潮汕人不喜欢外嫁也不喜欢外娶,这种独有的风俗也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与此相比,客家人是最晚落户广东的,他们的祖先最早是在安史之乱后迁移至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民系,是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先生创立的描述亚文化群体的概念。
人们习惯于把广东汉族居民分为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
本文对三大民系的概念逐一作出界定,并指出广府、客家、潮汕都不是种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三大民系作为特定族群存在和繁衍的缘由,并不在于自然意义上的血统的纯洁性,而是植根于方言、民俗等方面的文化基础,除此之外,还从方言特征和民性特征两方面着手分别分析了三大民系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民系广府客家潮汕
广东,背靠巍峨南岭,南临浩瀚南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横亘北部的南岭山地,不仅是一条自然地带分界线,也是一条文化类型分界线。
孕育、发生、成长于这条界线以南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广东文化或岭南文化,经过两千余年的开发,在土著南越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博采其他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之精华,经过长期的整合、融合、创新、升华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区域文化体系。
广东独特的文化体系塑造的其独特文化个性,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研究成果也不少,例如《说是说非广东人》(叶曙明、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人是天下的眼》(王国梁、团结出版社)、《其实你不懂广东人》(雷铎、广东经济出版社)等等,都从不同角度探讨广东岭南文化或广东人的民性。
不过人们所谈论或理解的“广东人”指的往往只是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广府人,而且人们一般观念上的广东文化标签—粤语、粤剧、茶楼文化、年宵花市等等,其实也是意指广府文化。
熟知广东的人都知道,广东人又分为三支,在粤东还分布着与“正宗广东人”的广府人泾渭分明客家人和潮汕人。
广府、客家、潮汕就是所谓的广东三大民系。
广东的民系文化是全国最具特色的民系文化。
全国八大民系,广东独占其三,分别是广府、客家和潮汕(闽南民系的分支)三大民系。
广府语言
例如:客车-巴士;出租车-的士;球-波;衬衣-T 恤衫;
聚会-派对;胶卷-菲林;小商店-士多;小费-贴士;票-飞等等这种现象其他方言中也有,但都远不如粤语突出。
其实这正是粤语的一贯作风,自古有之。
它原本就是中原汉语、当地土话、少数民族语言和外国语的“杂交品种”。
直到现在,粤语中还有不少当年“百越杂处”的痕迹比如“这”说成“呢”,就和壮、侗、傣、黎、布依语相同或近似又如细想叫捻,抓住叫揿,一团叫一旧,便是壮语。
乜、拧等字都念阴调,也和壮语相似;修饰词放在被修饰词后面,比如客人叫人客,干菜叫菜干,公鸡叫鸡公,牯牛叫牛牯,更是壮语的构词特征。
汉语和壮语虽然都属汉藏语系,但毕竟不是同一个语族,粤语却能将它们融为一体。
这种融会贯通、大而化之的神通,正是粤语和粤语文化的特征。
[11]
(二)民性特征
有这样一个对三大民系的形象比喻:广府人好比是美国人(爱好自由),潮州人好比是日本人(很是精明),客家人好比是犹太人(那样勤勉)。
另外也有么一句话这样形容:广府人会花钱、潮汕人会赚钱、客家人会省钱。
1、广府人
由于至少从汉代开始与海外文化的接触交流不断,故广府民系的人民,在三大民系中最具开放性,比较易于接受外来新事物,敢于吸收、摹仿和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将传统文化与之相互融合。
广府人还具有敢于探索和尝试的拼搏精神,视野较为宽广,思路较为开阔,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较强,精明能干,善于计算,创造了珠江三角洲多元化农业商品经济,以广府人为主干的“广帮商人”清中期就已驰名全国。
同时,也带来了投机性、市侩性的负面作用,以及较为浓厚的宿命观,如广府商家中普遍供奉关公为财神,在穗港澳等地民间存在迷信命运,敬神奉鬼的风气。
商品意识不仅弥漫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往往制约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人们更多的是注重经济上的利益关系,民系中的内部凝聚力相对较弱。
广府人由于最早受到海外,尤其是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得风气之先,加上强悍的民性,冒险、创新的气质,因而反抗性和斗争性也特别强烈,在中国近代史上,精英继出,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中,有一种“敢为天下人先”的最为宝贵的性格特征。
2、潮汕人
潮汕地区地狭人稠,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矛盾很大,激烈的竞争环境培养了潮汕人的创造、开拓和冒险精神,不少人外出到海外谋生,形成社会风气,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在手工业上精雕细琢,在商业上更是精打细算,极善经营,闻名海内外,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
清中叶著称一时的广帮商人,主要由广州帮和潮州帮商人组成,潮州帮商人在国内的东南沿海及江西一带生意做得很大,在泰国、新加坡一带颇有势力。
强烈的商品意识,是潮汕人一种颇具优势的文化潜质,使他们在改革开放时期足迹遍及城乡,渗透各行各业,特别活跃。
潮汕人的生活环境,使得其具有敢干冒险开拓、刻苦耐劳、注重义气、勇于任事、勤俭立业等民系特征,最突出的是强烈的凝聚力,由于外出谋生的人多,而生活习俗又有异于本土,为求发展拓业,潮人之间有一种互相照应、团结互助的风气。
明清时期,在国内大商埠多设有潮州会馆;现代,在海外不少国家和地区组建有潮人社团。
但其“省尾国脚”地狭人稠的边陲意识具有强烈的保守性、封闭性和内向性。
强烈的宗亲观念和地缘意识,也使得潮汕人对非本宗族或非本地域的人或事的排斥,表现出一种狭隘的种群观念。
3、客家人
由于南迁入粤较迟,平原的肥沃地带已被当地人和先期移民占据,故客家人多处闭塞贫困的山区,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俗语,非艰苦奋斗无以图存。
在长期的迁移中,客家人养成一种刻苦耐劳,自立自强建设家园的淳朴民风。
同时,又因为在历史上的多次迁移中,都是整个家族集体迁徙,以封闭式的生活为主,因而家族观念特别强固,保持着较多的从中原到江南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其最大的一个
特点是不同于广府人、潮汕人的重商意识,而是崇尚读书,外出求学蔚为社会风气,有“文化之乡”之称。
历史上客家人涌现了不少杰出人物。
客家民系中,有一种颇为强烈的自信、自立、自强、自我奋斗意识,这是客家民系在独特生活环境下的历史产物,但同时也有一些不适应于市场经济的容易趋向于封闭、保守的小生产意识。
总之,广东三大民系是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方志学研究的绝好素材,也是现代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文化土壤,研究三大民系的意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