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拓扑空间点集的聚点1

关于拓扑空间点集的聚点1
关于拓扑空间点集的聚点1

点集拓扑学

点集拓扑学 注明:这篇文章是一篇读后感,绝大部分是引用别人的观点,其中有本人不同的观点,写出来是和大家共同研究与学习交流。本文灵感来源主要有这些作者或老师:张德学,张景祖,熊金城。由于篇幅比较长,本人也正在学习中,只能一部分一部分续写。 点集拓扑学是几何学的分支,研究的是更一般的几何图形,即拓扑空间中的集合,是研究拓扑不变性与不变量的学科,主要表现在图形的弹性变形后的那些不变性和不变量,比如联通性,可数性,分离性等。其中有几个代表性的例子:1,一笔画问题,2,哥尼斯堡七桥问题,3,四色问题。这种弹性变形指的是拓扑学中的同柸,相近点变相近点的连续概念。拓扑学包括点集拓扑学,代数拓扑学,几何拓扑学,微分拓扑学,其中点集拓扑学是基础,称为一般拓扑学。 集合概念的发展历程: 集合论的最早创立是由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创立的朴素集合论,运用于纯数学中,然后经过进一步的规范公理化使其理论更加严谨规范化。朴素集合论对集合没有做出严格的定义,只是表示对元素或者对象的搜集,没有形式化的理解,而公理集合论只使用明确定义的公理列表,是对集合这门学科的进一步认识在现实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集合的定义: ① 公认定义:具有共同属性的对象的全体成为集合,对象又可以理解为个体或者集合中的元素。 ② 个人(本人)定义:我们把各种对象按照某种要求抽样集中起来构成一个群体称为集合,这种对象可能是独立的个体或者群体,也可能对象之间本身就有包涵关系的集合但不相同或相等,当我们把所有对象集中在一起称为全集或者幂集族。全集的一部分称为子集,幂集的一部分称为子集族。集合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其中元素用小写。 集合的表示方式: 1枚举法 一般在大括号里罗列出集合的元素,如下: {}{}{}{}香蕉,大象,人,,3,2,1,3,2,1,,, c b a 2文字语言表述法 用文字语言来表达构成集合的要求: 某个班级的全体男生,一盒象棋,一箱牛奶等。 3图示法 4数学关系描述法或者数学语言描述法 用数学关系式来抽象表达构成集合的要求,我们平时研究的最多的也就是这种表达方法: (){}(){}x P X x x x P X x ,∈∈或者 对集合的描述必须合理,要不然会出现悖论比如:理发师只给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这种表述就不合理,导致理发师傅是给自己理发还是不给自己理发都是矛盾,这句话应该理解为理发师只给除自己以外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 又比如:

《点集拓扑学》复习题

《点集拓扑》复习题 一、概念叙述 1、拓扑空间 2、邻域、邻域系 3、集合A 的凝聚点 4、闭包 5、基 子基 6、子空间 7、(有限)积空间 8、隔离子集 9、连通集 10、连通集 11、连通分支 12、局部连通空间 13、1A 空间 14、2A 空间 15、可分空间 16、Lindeloff 空间 17、i T 空间(1,2,3,4i =) 18、正则空间 19、正规空间 20、紧致空间 21、可数紧空间 22、列紧空间 23、序列紧空间 24、局部紧空间 二、判断题 1、有限集不可能有聚点 ( ) 2、拓扑空间X 的子集A 是闭集的充要条件是A A = ( ) 3、如果A B ?≠?,则A B A B ?=? ( ) 4、设Y 是拓扑空间X 的子空间,A 是Y 的子集,则A 在Y 中的导集是A 在X 中的导集与Y 的交。 ( ) 5、若:f X Y →是同胚映射,则()f X Y = ( ) 6、离散空间中任意子集的导集都是空集 ( ) 7、拓扑空间中每个连通分支都是既开集又是闭集 ( ) 8、度量空间必是2A 空间 ( ) 9、在l R 中,(],a b 是开集 ( ) 10、映射:f X Y →是连续映射的?若拓扑空间X中序列{}i x 收敛于 x X ∈,则扑拓空间Y中相应序列(){}i f x 收敛于()f x ( ) 11、设X为拓扑空间,C为连通分支,Y是X的一个连通子集,则Y C ? ( ) 12、2A 空间必为可分空间 ( ) 13、正则且正规空间必为0T 空间 ( ) 14、紧致空间的闭子集必为它的紧致子集 ( ) 15、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A X ?,则点x 是集合A的一个凝聚点 ?在{}A x -中有一个序列收敛于x ( ) 16、度量空间也是拓扑空间 ( ) 17、如果一个空间中有每个单点集都是闭集,那么这个空间必是离散空间 ( ) 18、拓扑空间X 是一个连通空间当且仅当X 中不存在既开又闭的非空真子集. ( ) 19、若拓扑空间中的子集A 是连通集,则它的闭包A 也是一个连通集。

点集拓扑学教学大纲

《点集拓扑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为数学系师范成人专升本选修课程,课程内容为点集拓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能以一般的观点总结和提高在一、二年级所学过的课程中有关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学习拓扑学、几何学、泛函和微分方程等课程提供所需用的最基础的知识。本课程总课时为72学时,习题课及机动课时约占总课时的四分之一。由于点集拓扑学是一门理论性强且较为抽象的课程,同时作为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它的许多概念又有直观的几何背景,因此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概念的引入、具体例子和反例的选配,以便更好地阐明各个基本概念的含义从而使学生能准确把握各个基本概念,同时搞清这些例子和反例也是加深理解抽象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带*号的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由舍取。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建议 第一章集合论的基本知识*12学时这部分内容是研究后续内容的一个知识平台,应该熟练掌握。如果学生对集合论内容熟悉且知识够用可采用复习方式,否则应采用讲授方式。 1.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运算(包括集族的概念和运算) 2.关系、等价关系和映射 3.可数集与不可数集、基数 4.选择公理* 第二章拓扑空间和连续映射20学时这一部分重点在于建立拓扑结构,理解拓扑空间的概念,掌握拓扑空间的基本性质,为进一步学习拓扑性质打好基础。在教学中应多给一些具体的例子从具体到抽象并通过度量空间的模形来突破抽象空间建立的难点。 1. 度量空间 (1)度量空间的定义和例子 (2)连续函数的ε-δ定义与开集的刻划

6.空间数据检查与拓扑处理

6.空间数据检查与拓扑处理 实验内容: 一、林业小班拓扑的建立与检查 创建拓扑的流程图 1.创建地理数据库 在ArcCatalog树中,右键单击“6.实验指导\Data”文件夹,单击新建“文件地理数据库”,输入所建的地理数据库名称“Forest.gdb”,在新建的地理数据库上右键选择新建中的要素数据集。在打开的新要素数据集对话框中,将数据集命名为Topology,导入数据集匹配坐标系统“竹园_林班.shp”。 2.向数据集中导入数据 在ArcCatalog树中,右键单击Data文件夹中的Topology数据集,单击导入,选择要素类(多个),导入“竹园_林班.shp”、“竹园_小班.shp”。 3.创建拓扑 (1)在ArcCatalog树中,右键单击Topology要素数据集,选择拓扑,打开新建拓扑对话框,设置名称和拓扑容差(拓扑容差应该根

据数据精度而尽量小,它决定着在多大范围内要素能被捕捉到一起),在下一步参与创建拓扑的要素类对话框中选择参与创建拓扑的要素类(至少两个)。继续在下一步拓扑等级数目对话框中设置等级的数目及拓扑中每个要素类的等级,这里登记相同设为1.下一步,设置拓扑规则。这里设置“竹园_小班.shp”必须被包含在““竹园_林班.shp”中,“竹园_小班.shp”自身不能重叠。单击OK,返回上级对话框,打开参数信息总结框,检查无误后,单击完成按钮,拓扑创建成功。出现一对话框,询问是立即进行拓扑检验,创建的拓扑出现在Catalog 树中,单击是按钮,出现进程条,进程结束时,拓扑检验完毕,创建的拓扑出现在Catalog中。 4.查找拓扑错误 打开ArcMap,将Topology添加到ArcMap中,查看拓扑错误,如下图所示:

《点集拓扑学》第3章§33商空间

§3.3商空间 本节重点:掌握商空间、商拓扑、商映射的定义. 将一条橡皮筋的两个端点“粘合”起来,我们便得到了一个像皮圈;将一块正方形的橡皮块一对对边上的点按同样的方向两两‘粘合”起来,我们便得到了一个橡皮管,再将这个橡皮管两端的两个圆圈上的点按同样的方向两两“粘合”起来,我们又得到了一个橡皮轮胎……这种从一个给定的图形构造出一个新图形的办法可以一般化. 我们在第一章中讨论过等价关系和商集的概念.所谓商集乃是在一个集合中给定了一个等价关系之后将相对于这个等价关系而言的等价类所构成的集合,通俗地说便是分别将每一个等价类中的所有的点“粘合”为一个点后得到的集合.在定义1.5.6中我们也曾说起过在一个集合X中给定了一个等价关系R之后,从集合X到商集X/R有一个自然的投射p:X→X/R,它是一个满射.注意到了这一点,下面引出商拓扑和商空间的概念的方式便显得顺理成章了. 定义3.3.1设(X,T)是一个拓扑空间,Y是一个集合,f:X→Y是一个满射.容易验证(请自行验证)Y的子集族. 是Y的一个拓扑.我们称为Y的(相对于满射f而言的)商拓扑. 容易直接验证在上述定义的条件下,Y的一个拓扑是Y的商拓扑当且仅当在拓扑空间(Y,)中FY是一个闭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是X中的一个闭集. 定理3.3.1且设(X,T)是一个拓扑空间,Y是一个集合,f:X→Y是一个满射.则 (1)如果是Y的商拓扑,则f:X→Y是一个连续映射; (2)如果是Y的一个拓扑,使得对于这个拓扑而言映射f是连续的,则这也就是说商拓扑是使映射f连续的最大的拓扑. 证明(1)根据定义自明. (2)如果U∈,由于满射f对于Y的拓扑而言连续,故因此U∈.这证明. 定义3.3.2设X和Y是两个拓扑空间,f:X→Y.我们称映射f为一个商映射,如果它是一个满射并且Y的拓扑是对于映射f而言的商拓扑. 根据定理3.3.1可见商映射是连续的.下面的这个定理告诉我们如何利用商映射来验证一类映射的连续性. 定理3.3.2设X,Y和Z都是拓扑空间,且f:X→Y是一个商映射.则映射g:Y→Z连续当且仅当映射gof:X→Z连续. 证明由于商映射f连续,故当g连续时gf连续. 另一方面,设gf连续,若W∈,则.然而 所以根据商拓扑的定义.这便证明了g连续. 为了应用定理3.3.2,如何知道一个拓扑空间的拓扑是相对于从另一个拓扑空间到它的一个满射而言的商拓扑便成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只给出一个简单的必要条件.为此先陈述开映射和闭映射的定义. 定义3.3.3设X和Y是两个拓扑空间.映射f: X→Y称为一个开映射(闭映射),如果对于X中的任何一个开集(闭集)U,象集f(U)是Y中的一个开集(闭集).定理3.3.3设X和Y是两个拓扑空间.如果映射f: X→Y是一个连续的满射,并且是一个开映射(闭映射),则Y的拓扑便是相对于满射f而言的商拓扑. 证明我们证明当f是开映射的情形.设Y中的使f连续的拓扑为,商拓扑为 如果V∈,由于映射f连续,,因此V∈.并且.

点集拓扑学练习题

练习(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 1.集合X 的一个拓扑有不只一个基,一个基也可以生成若干个拓扑( × ) 2.拓扑空间中任两点的距离是无意义的.( √ ) 3.实数集合中的开集,只能是开区间,或若干个开区间的并.( × ) 、T 2是X 的两个拓扑,则T 1UT 2是一个拓扑.( × ) 5.平庸空间中任一个序列均收敛,且收敛于任一个点。( √ ) 6.从(X ,T 1)到(X ,T 2)的恒同映射必是连续的。( × ) 7.从离散空间到拓扑空间的任何映射都是连续映射( √ ) 8.设12, T T 是集合X 的两个拓扑,则12 T T ?不一定是集合X 的拓扑( × ) 9.从拓扑空间X 到平庸空间Y 的任何映射都是连续映射( √ ) 10.设A 为离散拓扑空间X 的任意子集,则()d A φ= ( √ ) 11.设A 为平庸空间X (X 多于一点)的一个单点集,则()d A φ= ( × ) 12.设A 为平庸空间X 的任何一个多于两点的子集,则()d A X = ( √ ) 二.填空题:(每空格3分) 1、X=Z +,T={Z 1,Z 2,…Z n …},其中 Z n ={n,n+1,n+2,…}, 则包含3的所有开集为 321,,Z Z Z 包含3的所有闭集为 ,...,,,/ 6/5/41Z Z Z Z 包含3的所有邻域为 3321}1{,,,Z Z Z Z ? 设A={1,2,3,4,5} 则A 的导集为{1,2,3,4} ,A 的闭包为{1,2,3,4,5}

2、设X 为度量空间,x ∈X,则d ({x})=? 3、在实数空间R 中,有理数集Q 的导集是____ R ____. 4、)(A d x ∈当且仅当对于x 的每一邻域U 有 ; 答案: ({})U A x φ?-≠ 5、设A 是有限补空间X 中的一个无限子集,则()d A = ; A = ; 答案:X ;X 6、设A 是可数补空间X 中的一个不可数子集,则()d A = ; A = ; 答案:X ;X 7、设{1,2,3}X =,X 的拓扑{,,{2},{2,3}}T X φ=,则X 的子集{1,2}A = 的内部为 ; 答案:{2}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已知{,,,,}X a b c d e =,下列集族中,( )是X 上的拓扑. ① {,,{},{,},{,,}}X a a b a c e φ=T ② {,,{,,},{,,},{,,,}}X a b c a b d a b c e φ=T ③ {,,{},{,}}X a a b φ=T ④ {,,{},{},{},{},{}}X a b c d e φ=T 答案:③ 2、已知{,,,}X a b c d =,拓扑{,,{}}X a φ=T ,则}{b =( ) ①φ ② X ③ {}b ④ {,,}b c d 答案:④ 3、已知{,,,}X a b c d =,拓扑{,,{}}X a φ=T ,则{}a =( ) ①φ ② X ③ {,}a b ④ {,,}b c d 答案:②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教学资料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1.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同其它一些事务信息处理系统如银行管理系统,图书检索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地理信息系统中具有大量几何目标信息。这些几何目标信息还包含两类信息,一类是目标本身的位置信息;另一类是地物间的空间关系信息。如果忽略几何目标间的空间关系信息,那么从数据结构的角度看,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就可以设计成通常事务信息处理系统的形式。也就是说,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必须同时考虑几何目标的空间关系、地物位置信息及特征信息,致使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比较复杂。为了研究几何目标的空间关系,在此引入拓扑关系的概念。 2. 拓扑的基本概念 几何信息和拓扑关系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描述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的不可缺少的基本信息。其中几何信息主要涉及几何目标的坐标位置、方向、角度、距离和面积等信息,它通常用解析几何的方法来分析。而空间关系信息主要涉及几何关系的“相连”、“相邻”、“包含”等信息,它通常用拓扑关系或拓扑结构的方法来分析。拓扑关系是明确定义空间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用它来描述并确定空间的点、线、面之间关系及属性,并可实现相关的查询和检索。从拓扑观点出发,关心的是空间的点、线、面之间的联接关系,而不管实际图形的几何形状。因此,几何形状相差很大的图形,它们的拓扑结构却可能相同。

图3-4(a)(b)所表示的图,其几何形状不同,但它们结点间拓扑关系是相同的,均可用图3-4(c)所示结点邻接矩阵表示。(c)中交点为1处表示相应纵横两结点相连。 同样,图3-5(a)(b)所表示的图,其几何形状完全不同,但各面块之间的拓扑邻接关系完全相同,如图3-5(c)邻接矩阵所示,(c)中交点为1处表示相应的两个面相邻。

《点集拓扑》§2.4 导集,闭集,闭包

§2.4 导集,闭集,闭包 本节重点: 熟练掌握凝聚点、导集、闭集、闭包的概念; 区别一个点属于导集或闭包的概念上的不同; 掌握一个点属于导集或闭集或闭包的充要条件; 掌握用“闭集”叙述的连续映射的充要条件. 如果在一个拓扑空间中给定了一个子集,那么拓扑空间中的每一个点相对于这个子集而言“处境”各自不同,因此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处理. 定义 2.4.1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A X.如果点x∈X的每一个邻域U中都

有A中异于x的点,即U∩(A-{x})≠,则称点x是集合A的一个凝聚点或极限点.集合A的所有凝聚点构成的集合称为A的导集,记作d(A).如果x∈A并且x不是A的凝聚点,即存在x的一个邻 域U使得U∩(A-{x})=,则称x为A 的一个孤立点. 即:(牢记)

在上述定义之中,凝聚点、导集、以及孤立点的定义无一例外地都依赖于它所在的拓扑空间的那个给定的拓扑.因此,当你在讨论问题时涉及了多个拓扑而又谈到某个凝聚点时,你必须明确你所谈的凝聚点是相对于哪个拓扑而言,不容许产生任何混淆.由于我们将要定义的许多概念绝大多数都是依赖于给定拓扑的,因此类似于这里谈到的问题今后几乎时时都会发生,我们不每次都作类似的注释,而请读者自己留心. 某些读者可能已经在诸如欧氏空间中接触过刚刚定义的这些概念,但绝不要以为对欧氏空间有效的性质,例如欧氏空间中凝聚点的性质,对一般的拓扑空间都有效.以下两个例子可以帮助读者澄清某些不正确的潜在印象. 例2.4.1 离散空间中集合的凝聚点和导集. 设X是一个离散空间,A是X中的一个任意子集.由于X中的每一个单点集都是开集,因此如果x∈X,则X有一个邻域{x},使得

《点集拓扑讲义》第三章-子空间(有限)-积空间-商空间-学习笔记

!!!!!!!!!!!! 第3章子空间(有限),积空间,商空间在这一章中我们介绍通过已知的拓扑空间构造新的拓扑空间的三种惯用的办法.为了避免过早涉及某些逻辑上的难点,在§3.2中我们只讨论有限个拓扑空间的积空间,而将一般情形的研究留待以后去作. §3.1子空间 本节重点:掌握度量子空间、拓扑空间子空间的概念,子空间的拓扑与大空间拓扑之间的关系以及子空间的闭集、邻域、基、导集、闭包与大空间相应子集之间的关系及表示法. 讨论拓扑空间的子空间目的在于对于拓扑空间中的一个给定的子集,按某种“自然的方式”赋予它一个拓扑使之成为一个拓扑空间,以便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进行考察.所谓“自然的方式”应当是什么样的方式?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从度量空间做起,以便得到必要的启发. 考虑一个度量空间和它的一个子集.欲将这个子集看作一个度量空间,必须要为它的每一对点规定距离.由于这个子集中的每一对点也是度量空间中的一对点,因而把它们作为子集中的点的距离就规定为它们作为度量空间中的点的距离当然是十分自然的.我们把上述想法归纳成定义: 定义3.1.1 设(X,ρ)是一个度量空间,Y是X的一个子集.因此,Y×Y X×X.显然:Y×Y→R是Y的一个度量(请自行验证).我们称Y的度量,是由X的度量ρ诱导出来的度量.度量空间(Y,ρ)称为度量空间(X,ρ)的一个度量子空间.

我们常说度量空间Y是度量空间X的一个度量子空间,意思就是指Y是X的一个子集,并且Y的度量是由X的度量诱导出来的.我们还常将一个度量空间的任何一个子集自动地认作一个度量子空间而不另行说明.例如我们经常讨论的:实数空间R中的各种区间(a,b),[a,b],(a,b]等;n+1维欧氏空间 中的 n维单位球面: n维单位开、闭球体: 以及n维单位开、闭方体和等等,并且它们也自然被认作是拓扑空间(考虑相应的度量诱导出来的拓扑). 定理3.1.1 设Y是度量空间X的一个度量子空间.则Y的子集U是Y中的一个开集当且仅当存在一个X中的开集V使得U=V∩Y. 证明由于现在涉及两个度量空间,我们时时要小心可能产生的概念混淆.对于x∈X(y∈Y),临时记度量空间X(Y)中以x(y)为中心以ε>0为 半径的球形邻域为,. 首先指出:有=∩Y. 这是因为z∈X属于当且仅当z∈Y且(z,y)<ε. 现在设U∈,由于Y的所有球形邻域构成的族是Y的拓扑的一个基,U可以表示为Y中的一族球形邻域,设为A的并.于是

《点集拓扑讲义》第三章 子空间(有限),积空间,商空间 学习笔记

第3章子空间(有限),积空间,商空间在这一章中我们介绍通过已知的拓扑空间构造新的拓扑空间的三种惯用的办法.为了避免过早涉及某些逻辑上的难点,在§3.2中我们只讨论有限个拓扑空间的积空间,而将一般情形的研究留待以后去作. §3.1子空间 本节重点:掌握度量子空间、拓扑空间子空间的概念,子空间的拓扑与大空间拓扑之间的关系以及子空间的闭集、邻域、基、导集、闭包与大空间相应子集之间的关系及表示法. 讨论拓扑空间的子空间目的在于对于拓扑空间中的一个给定的子集,按某种“自然的方式”赋予它一个拓扑使之成为一个拓扑空间,以便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进行考察.所谓“自然的方式”应当是什么样的方式?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从度量空间做起,以便得到必要的启发. 考虑一个度量空间和它的一个子集.欲将这个子集看作一个度量空间,必须要为它的每一对点规定距离.由于这个子集中的每一对点也是度量空间中的一对点,因而把它们作为子集中的点的距离就规定为它们作为度量空间中的点的距离当然是十分自然的.我们把上述想法归纳成定义: 定义3.1.1 设(X,ρ)是一个度量空间,Y是X的一个子集.因此,Y×Y X×X.显然:Y×Y→R是Y的一个度量(请自行验证).我们称Y的度量,是由X的度量ρ诱导出来的度量.度量空间(Y,ρ)称为度量空间(X,ρ)的一个度量子空间.

我们常说度量空间Y是度量空间X的一个度量子空间,意思就是指Y是X的一个子集,并且Y的度量是由X的度量诱导出来的.我们还常将一个度量空间的任何一个子集自动地认作一个度量子空间而不另行说明.例如我们经常讨论的:实数空间R中的各种区间(a,b),[a,b],(a,b]等;n+1维欧氏空间 中的 n维单位球面: n维单位开、闭球体: 以及n维单位开、闭方体和等等,并且它们也自然被认作是拓扑空间(考虑相应的度量诱导出来的拓扑). 定理3.1.1 设Y是度量空间X的一个度量子空间.则Y的子集U是Y中的一个开集当且仅当存在一个X中的开集V使得U=V∩Y. 证明由于现在涉及两个度量空间,我们时时要小心可能产生的概念混淆.对于x∈X(y∈Y),临时记度量空间X(Y)中以x(y)为中心以ε>0为 半径的球形邻域为,. 首先指出:有=∩Y. 这是因为z∈X属于当且仅当z∈Y且(z,y)<ε. 现在设U∈,由于Y的所有球形邻域构成的族是Y的拓扑的一个基,U可以表示为Y中的一族球形邻域,设为A的并.于是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1、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同其它一些事务信息处理系统如银行管理系统,图书检索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地理信息系统中具有大量几何目标信息。这些几何目标信息还包含两类信息,一类就是目标本身的位置信息;另一类就是地物间的空间关系信息。如果忽略几何目标间的空间关系信息,那么从数据结构的角度瞧,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就可以设计成通常事务信息处理系统的形式。也就就是说,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必须同时考虑几何目标的空间关系、地物位置信息及特征信息,致使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比较复杂。为了研究几何目标的空间关系,在此引入拓扑关系的概念。 2、拓扑的基本概念 几何信息与拓扑关系就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描述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与空间关系的不可缺少的基本信息。其中几何信息主要涉及几何目标的坐标位置、方向、角度、距离与面积等信息,它通常用解析几何的方法来分析。而空间关系信息主要涉及几何关系的“相连”、“相邻”、“包含”等信息,它通常用拓扑关系或拓扑结构的方法来分析。拓扑关系就是明确定义空间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用它来描述并确定空间的点、线、面之间关系及属性,并可实现相关的查询与检索。从拓扑观点出发,关心的就是空间的点、线、面之间的联接关系,而不管实际图形的几何形状。因此,几何形状相差很大的图形,它们的拓扑结构却可能相同。 图3-4(a)(b)所表示的图,其几何形状不同,但它们结点间拓扑关系就 是相同的,均可用图3-4(c)所示结点邻接矩阵表示。(c)中交点为1处表示相应纵横两结点相连。

同样,图3-5(a)(b)所表示的图,其几何形状完全不同,但各面块之间的拓扑邻接关系完全相同,如图3-5(c)邻接矩阵所示,(c)中交点为1处表示相应的两个面相邻。 总之,拓扑关系反映了空间实体之间的逻辑关系,它不需要坐标、距离信息,不受比例尺限制,也不随投影关系变化。因此,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了解拓扑关系对空间数据的组织,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处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空间数据拓扑关系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下述几种: 一、拓扑关联性 拓扑关联性表示空间图形中不同类型元素,如结点、弧段及多边形之间的拓扑关系。如图3-6(a)所示的图形,具有多边形与弧段之间的关联性 P1/a1,a5,a6;P2/a2,a4,a6等,如图3-6(b)所示。也有弧段与结点之间的关联性,N1/a1,a3,a5,N2/a1,a6,a2等。即从图形的拓扑关联性出发,图3-6(a)可用如图3-6(b),(c)所示的关联表来表示。 用关联表来表示图的优点就是每条弧段所包含的坐标数据点只需存储一次,如果不考虑它们之间关联性而以每个多边形的全部封闭弧段的坐标点来存储数据,不仅数据量大,还无法反映空间关系。

《点集拓扑学》第5章 §5.2 可分空间

§5.2可分空间 本节重点: 掌握可分空间的定义及可分空间与第二可数性公理空间的关系,与度量空间的关系; 掌握稠密子集的定义及性质. 定义5.2.l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D X.如果D的闭包等于整个拓扑空间X,即=X,则称D是X的一个稠密子集. 以下定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讨论拓扑空间中的稠密子集的意义. 定理5.2.1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D是X中的一个稠密子集.又设f,g:X→Y都是连续映射.如果,则f=g(本定理说明两个映射只须在稠密子集上相等,就一定在整个空间相等) 证明设.如果f≠g,则存在x∈X使得 f(x)≠g(x).令:ε=|f(x)-g(x)|, 则ε>0.令 =(f(x)-ε/2,f(x)+ε/2) =(g(x)-ε/2,g(x)+ε/2) 则根据映射f和g的连续性可知都是x的邻域,从而U =也是x的一个邻域.由于子集D是稠密的,所以U∩D≠.对于任意一个y∈U∩D,我们有, f(y)=g(y)∈,矛盾. 我们也希望讨论有着较少“点数”稠密子集的拓扑空间,例如具有有限稠密点集的拓扑空间.但这类拓扑空间比较简单,大部分我们感兴趣的拓扑空间都不是这种情形,讨论起来意思不大.例如一个度量空间如果有一个有限的稠密子集的话,那么这个空间一定就是一个离散空间.相反,后继的讨论表明,许多重要的拓扑空间都有可数稠密子集.

定义5.2.2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如果X中有一个可数稠密子集,则称X是一个可分空间. 定理5.2.2 每一个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的空间都是可分空间. 证明设X是一个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的空间,B是它的一个可数基.在B中的每一个 非空元素B中任意取定一个点∈B.令 D={|B∈B,B≠} 这是一个可数集.由于X中的每一个非空开集都能够表示为B中若干个元素(其中当然至少会有一个不是空集)之并,因此这个非空开集一定与D有非空的交,所以可数集D是X的一个稠密子集. 包含着不可数多个点的离散空间一定不是可分的.这是因为在这样一个拓扑空间中,任何一个可数子集的闭包都等于它的自身而不可能等于整个空间. 可分性不是一个可遗传的性质,也就是说一个可分空间可能有子空间不是可分的.例子见后面的例5.2.1.然而由于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是一个可遗传的性质,因此根据定理5.2.2我们立即得到: 推论5.2.3 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的空间的每一个子空间都是可分空间. 特别,n维欧氏空间中的每一个子空间(包括它自己)都是可分空间. 例5.2.1 设(X,T)是一个拓扑空间,∞是任何一个不属于X的元素(例如我们可以取∞=X).令X*=X∪{∞}和T*={A∪{∞}|A∈T}∪{}.容易验证(请读者自己证明)(X*,T*)是一个拓扑空间. 我们依次给出以下三个论断: (1)(X*,T*)是可分空间.这是因为∞属于(X*,T*)中的每一个非空开集,所以单点集{∞}是(X*,T*)中的一个稠密子集. (2)(X*,T *)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当且仅当(X,T)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 事实上,B是(X,T)的基当且仅当B*={B∪{∞}|B∈B}是(X*,T*)的一个基,而B 与B*有相同的基数则是显然的. (3)(X,T)是(X*,T*)的一个子空间.因为T*T.

点集拓扑学拓扑知识点

(点集拓扑学拓扑)知识点

————————————————————————————————作者:————————————————————————————————日期:

第4章 连通性重要知识点 本章讨论拓扑空间的几种拓扑不变性质,包括连通性,局部连通性和弧连通性,并且涉 及某些简单的应用.这些拓扑不变性质的研究也使我们能够区别一些互不同胚的空间. §4.1 连通空间 本节重点: 掌握连通与不连通的定义. 掌握如何证明一个集合的连通与否? 掌握连通性的拓扑不变性、有限可积性、可商性。 我们先通过直观的方式考察一个例子.在实数空间R 中的两个区间(0,l )和[1,2), 尽管它们互不相交,但它们的并(0,1)U [l ,2)=(0,2)却是一个“整体”;而另外两 个区间(0,1)和(1,2),它们的并(0,1)U (1,2)是明显的两个“部分”.产生上述 不同情形的原因在于,对于前一种情形,区间(0,l )有一个凝聚点1在[1,2)中;而对 于后一种情形,两个区间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有凝聚点在另一个中.我们通过以下的定义,用 术语来区别这两种情形. 定义4.1.1设A 和B 是拓扑空间X 中的两个子集.如果 ?=???)()(A B B A 则称子集A 和B 是隔离的. 明显地,定义中的条件等价于?=?B A 和 ?=?A B 同时成立,也就是说,A 与B 无交并且其中的任何一个不包含另一个的任何凝聚点. 应用这一术语我们就可以说,在实数空间R 中,子集(0,1)和(1,2)是隔离的, 而子集(0,l )和[1,2) 不是隔离的. 又例如,易见,平庸空间中任何两个非空子集都不是隔离的,而在离散空间中任何两个 无交的子集都是隔离的. 定义4.1.2 设X 是一个拓扑空间.如果X 中有两个非空的隔离子集A 和B 使得X=A ∪B ,则称X 是一个不连通空间;否则,则称X 是一个连通空间. 显然,包含着多于两个点的离散空间是不连通空间,而任何平庸空间都是连通空间. 定理4.1.1设X 是一个拓扑空间.则下列条件等价: (l )X 是一个不连通空间; (2)X 中存在着两个非空的闭子集A 和B 使得A ∩B=? 和 A ∪B = X 成立; (3) X 中存在着两个非空的开子集A 和B 使得A ∩B=? 和 A ∪B = X 成立; (4)X 中存在着一个既开又闭的非空真子集. 证明(l )蕴涵(2): 设(1)成立.令A 和B 是X 中的两个非空的隔离子集使得 A ∪ B =X ,显然 A ∩B=?,并且这时我们有 B B B A B B A B X B B =???=??=?=)()()( 因此B 是X 中的一个闭子集;同理A 也是一个X 中的一个闭子集.这证明了集合A 和B 满足条件(2)中的要求. (2)蕴涵(3).如果X 的子集A 和B 满足条件(2)中的要求,所以A 、B 为闭集, 则由于这时有A =B /和B=A ',因此A 、B 也是开集,所以A 和B 也满足条件(3)中的要

点集拓扑学练习题及答案

点集拓扑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已知X {a,b,c,d,e},下列集族中,( )是X上的拓扑? ① T {X, ,{a},{ a,b},{ a,c,e}} ② T {X, ,{ a,b, c},{ a,b,d},{ a,b, c,e}} ③ T {X, ,{a},{a,b}} ④ T {X, ,{a},{ b},{ c},{ d},{ e}} 答案:③ 2、设X {a,b,c},下列集族中,( )是X上的拓扑? ①T {X, ,{a},{ a,b},{ c}} ②T {X, ,{a},{ a,b},{ a,c}} ③T {X, ,{a},{ b},{ a,c}} ④T {X, ,{a},{ b},{ c}} 答案:② 3 、 已知X {a,b,c,d},下列集族中,' ( )是X上的拓扑? ①T {X, ,{a},{ a, b},{ a,c,d}} ②T {X, ,{a,b,c},{ a,b, d}} ③T {X, ,{a},{ b},{ a,c,d}} ④T {X, ,{a},{b}} 答案:① 4、设X {a, b, c},下列集族中,()是X上的拓扑. ①T {X, ,{b},{ c},{ a,b}} ②T {X, ,{a},{ b},{ a,b},{ a,c}} ③T {X, ,{a},{ b},{ a,c}} ④T {X, ,{a},{ b},{ c}} 答案:② 5、已 知 汨X {a,b,c,d},下列集 :族中, (( )是X上的拓扑? ①T {X, ,{a,b},{ a,c,d}} ②T {X, ,{a,b},{ a,c, d}} ③T {X, ,{a},{ b},{ a,c,d}} ④T {X, ,{a},{ c},{ a,c}} 答案:④ 6、设X {a, b, c},下列集族 中 ,( )是X上的拓扑? ①T {X, ,{a},{ b},{ b,c}} ②T {X, ,{a,b},{ b, c}} ③T {X, ,{a},{a,c}} ④T {X, ,{a},{b},{c}} 答案:③ 7、已知X {a,b,c,d},拓扑T {X, ,{a}},贝U{b}=() ①?②X ③{b} ④{b, c, d} 答案:④

《点集拓扑学》第7章§7.1紧致空间

第7章 紧致性 §7.1 紧致空间 本节重点: 掌握紧致子集的定义及判断一个子集是紧致子集的方法.(这些方法哪些是充要条件); 掌握紧致性是否是连续映射可保留的,是否是可遗传的、有限可积的. 在§5.3中,我们用关于开覆盖和子覆盖的术语刻画了一类拓扑空间,即Lindeloff空间.现在来仿照这种做法,即将Lindeloff空间定义中的“可数子覆盖”换成“有限子覆盖”,以定义紧致空间.读者在数学分析中早已见过的Heine-Borel定理断言:实数空间R的任何一个子集为有界闭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每一个开覆盖都有一个有限子覆盖.(在§7.3中我们将要推广这个定理.)因此我们现在作的事也应当在意料之中. 定义7.1.1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如果X的每一个开覆盖有一个有限子覆盖,则称拓扑空间X是一个紧致空间. 明显地,每一个紧致空间都是Lindeloff空间.但反之不然,例如包含着无限但可数个点的离散空间是一个Lindeloff空间,但它不是一个紧致空间. 例7.1.1 实数空间R不是一个紧致空间.这是因为如果我们设 A={(-n,n)R|b∈Z+},则A的任何一个有限子族 { },由于它的并为 (-max{},max{}) 所以不是R的一个子覆盖.因此R的开覆盖A没有任何一个有限子覆盖. 定义7.1.2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Y是X中的一个子集,如果Y作为X的子空间是一个紧致空间,则称Y是拓扑空间X的一个紧致子集. 根据定义,拓扑空间X中的一个子集Y是X的紧致子集意味着每一个由子空间Y中的开集构成的Y的开覆盖有一个有限子覆盖,这并不明显地意味着由X中的开集构成的每一个Y的覆盖都有有限子覆盖.所以陈述以下定理是必要的. 定理7.1.1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Y是X中的一个子集.则Y是X的一个紧致子集当且仅当每一个由X中的开集构成的Y的覆盖都有有限子覆盖.(此定理表明开覆盖中的开子集可以是X的,也可以是Y的)

点集拓扑学练习题(第二章)(答案)

练习(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 1. 集合X的一个拓扑有不只一个基,一个基也可以生成若干个拓扑(X ) 2. 拓扑空间中任两点的距离是无意义的.(V ) 3. 实数集合中的开集,只能是开区间,或若干个开区间的并.(X ) 4. 「、T2是X的两个拓扑,则T i UT是一个拓扑.(X ) 5. 平庸空间中任一个序列均收敛,且收敛于任一个点。(V ) 6. 从(X, T i)至U(X, T2)的恒同映射必是连续的。(X ) 7. 从离散空间到拓扑空间的任何映射都是连续映射(V ) 8. 设T i,T2是集合X的两个拓扑,则「T2不一定是集合X的拓扑(X ) 9. 从拓扑空间X到平庸空间丫的任何映射都是连续映射(V ) 10. 设A为离散拓扑空间X的任意子集,则d A (V ) 11. 设A为平庸空间X (X多于一点)的一个单点集,则d A (X ) 12. 设A为平庸空间X的任何一个多于两点的子集,则d A X (V ) 二.填空题:(每空格3分) 1、X二Z+,T二{ZZ …乙…},其中 乙={n,n+1,n+2, -}, 贝S包含3的所有开集为Z1,Z2,Z s 包含3的所有闭集为乙,Z4,Z5,Z6,...

包含3的所有邻域为Z1,Z2,Z3,{1} Z3 设A二{1,2,3,4,5} 则 A 的导集为{1,2,3,4} , A 的闭包为{1,2,3,4,5}

2、设X为度量空间,x € X,则d ({x} ) =_ 3、在实数空间R中,有理数集Q的导集是_____ R ____ . 4、x d(A)当且仅当对于x的每一邻域U有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答案:U (A {x}) 5、设A是有限补空间X中的一个无限子集,则d(A)= _____ — A= ; 答案:X ;X 6、设A是可数补空间X中的一个不可数子集,则d(A)= ______ — A= ; 答案:X ;X 7、设X {1,2,3} , X 的拓扑T {X, ,{2},{2,3}},则X 的子集 A {1,2}的内部 为____________ ;_______ 答案:{2}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1.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同其它一些事务信息处理系统如银行管理系统,图书检索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地理信息系统中具有大量几何目标信息。这些几何目标信息还包含两类信息,一类是目标本身的位置信息;另一类是地物间的空间关系信息。如果忽略几何目标间的空间关系信息,那么从数据结构的角度看,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就可以设计成通常事务信息处理系统的形式。也就是说,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必须同时考虑几何目标的空间关系、地物位置信息及特征信息,致使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比较复杂。为了研究几何目标的空间关系,在此引入拓扑关系的概念。 2. 拓扑的基本概念 几何信息和拓扑关系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描述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的不可缺少的基本信息。其中几何信息主要涉及几何目标的坐标位置、方向、角度、距离和面积等信息,它通常用解析几何的方法来分析。而空间关系信息主要涉及几何关系的“相连”、“相邻”、“包含”等信息,它通常用拓扑关系或拓扑结构的方法来分析。拓扑关系是明确定义空间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用它来描述并确定空间的点、线、面之间关系及属性,并可实现相关的查询和检索。从拓扑观点出发,关心的是空间的点、线、面之间的联接关系,而不管实际图形的几何形状。因此,几何形状相差很大的图形,它们的拓扑结构却可能相同。

图3-4(a)(b)所表示的图,其几何形状不同,但它们结点间拓扑关系是相同的,均可用图3-4(c)所示结点邻接矩阵表示。(c)中交点为1处表示相应纵横两结点相连。 同样,图3-5(a)(b)所表示的图,其几何形状完全不同,但各面块之间的拓扑邻接关系完全相同,如图3-5(c)邻接矩阵所示,(c)中交点为1处表示相应的两个面相邻。

空间数据拓扑关系的自动生成_0

---------------------------------------------------------------最新资料推荐------------------------------------------------------ 空间数据拓扑关系的自动生成 空间数据拓扑关系的自动生成冯文钊拓扑空间关系是一种对空间结构进行明确定义的数学方法,具有拓扑关系的矢量数据结构就是拓扑数据结构。 矢量数据拓扑关系在空间数据的查询和分析过程中非常重要,拓扑数据结构是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应用功能所必需的,它描述了基本空间目标点、线、面之间的关联、邻接和包含关系。 拓扑空间关系信息是空间分析、辅助决策的等的基础,也是GIS区别于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的主要标志。 拓扑空间关系的自动建立算法是 GIS 中的关键和难点算法之一,国内外对该问题一直在进行研究。 而且,由于拓扑关系自动生成与维护的复杂性, GIS 学术界研究人员针对 GIS 是否需要拓扑关系,问题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拓扑空间关系表达。 对于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问题,研究的焦点是如何提高算法与过程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本章将讲述其实现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算法的一般过程为: 1.弧段处理,使整幅图形中的所有弧段,除在端点处相交外,没有其他交点,即没有相交或自相交的弧段。 2.结点匹配,建立结点、弧段关系。 3.建立多边形,以左转算法或右转算法跟踪,生成多边形, 1 / 18

建立多边形与弧段的拓扑关系。 4.建立多边形与多边形的拓扑关系。 5.调整弧段的左右多边形标识号。 6.多边形内部标识号的自动生成。 事实上,拓扑关系的生成过程中还涉及到许多工作,例如弧 段两端角度的计算、悬挂结点和悬线的标识、多边形面积计算、点 在多边性内外的判别等。 第一节拓扑关系的计算机表达一、拓扑结点结点用来描述 如管线的交点、道路路口等现实世界的特征对象,结点可以用来检 测弧段与弧段的连接关系和多边形特征是否能正确地完成。 只与一条弧段相连接的起点或终点叫做悬挂结点。 如图 1 所示 P 点就是悬挂结点: 图 1 结点一般包括: 结点号、结点坐标、与该结点连接的弧段集合,结点的数据 结构可以表示如下: class Node { private: long _ID; //结点号 Point * _Point; //指向 结点坐标的指针 P(悬挂结点) vectorArcPoint * ArcCollection ; //与该结点相联接的弧段集合指//针 public: Node() {}; //构造函数 ~Node() {}; //析构函数 other Method; //其他公共操作 } 二、拓扑弧段

拓扑空间、开集、闭集、闭包、聚点、邻域

第一章拓扑空间与拓扑不变量 数学分析中的连续函数的定义与和值域都是欧氏空间(直线、平面或空间)或是其中的一部分。本章将首先把连续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主要特征抽象出来用以定义度量空间,将连续函数的主要特征抽象出来用以定义度量空间的连续映射。然后将两者再度抽象,给出拓扑空间和拓扑空间之间的连续映射。随后逐步提出拓扑空间的一些基本问题如邻域、开集、闭集、闭包、聚点、导集、内部、边界、序列、极限等。进一步引入紧致性、连通性、可数性与分离性等重要的拓扑不变性 §1.1拓扑空间、开集、闭集、聚点、闭包、邻域 一、问题的引入 数学分析里我们知道,在连续函数的定义中只涉及距离这个概念,定义域是一维欧氏空间,即实数空间,两点之间的距离d(x,y)=|x-y|,即两两实数之差的绝对值,定义域是n维欧氏空间,两点x=(x1 ,x2,…,x n),Y=(y1,y2,…,y n) 之间的距离 d(x,y)= 。 无论是几维空间,它的距离都有下面的性质: 1. d(x,y)≥0 , ?x,y∈n R; 2. d(x,y) = 0 ?x = y ; 3. d(x,y) = d(y,x) ?x,y∈n R; 4. d(x,z) ≤d(x,y) + d(y,z) , ?x,y,z∈n R; 这些性质反映了距离的特征。 将n R推广为一般的集合,我们由距离可以抽象出度量以及度量空间的定义。(一)度量空间 1.定义 定义1 设X是一个集合,ρ:X×X→R ,如果对于任何x,y,z∈X,有 ①(正定性)ρ(x,y)≥0 并且ρ (x,y) = 0 ?x = y ; ②(对称性)ρ (x,y) = ρ (y,x) ; ③(三角不等式)ρ (x,z) ≤ρ (x,y) + ρ (y,z) 则称ρ是集合X中的一个度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