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将学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立体图形进行研究,共同探讨图形的特征。
2.每个小组通过讨论、操作等方法,分析所选图形的性质,并制作PPT进行展示。
3.各小组分享研究成果,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和提问,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
在小组合作环节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立体图形进行研究。通过讨论、操作等方法,每个小组分析所选图形的性质,并制作PPT进行展示。在分享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和提问,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为特级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直观表达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立体图形进行研究,共同探讨图形的特征。
2.每个小组通过讨论、操作等方法,分析所选图形的性质,并制作PPT进行展示。
3.各小组分享研究成果,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和提问,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立体图形进行研究。通过讨论、操作等方法,每个小组分析所选图形的性质,并制作PPT进行展示。在分享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和提问,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几何图形》优质课教案_0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1课时)课题:4.1.1 几何图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课型:新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2、能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能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能区分棱柱和棱锥,能从实际物体中“发现”常见的几何体。
过程与能力目标:在探索实物与立体图形关系的活动过程中,对具体图形进行概括,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描述一些现实中的物体.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对比”的数学思想,让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面对未知问题时能够“大胆猜测,小心求证”。
【教学重点】立体几何的认识及分类【教学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几何图形,【教学方法】活动式、讲授式【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生活从航空绘测到土木建筑以至家居装饰的小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建筑和图形?现实世界中有各种各样、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图形,它们一起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空间,也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视频展示后,引导学生用小学数学学过的一些几何知识去尝试着判断在刚才展示的图片中,都出现了哪些图形。
结束后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出学习几何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有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图形,千姿百态的图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起来,这些都和几何有关,那么什么是几何?什么是几何图形呢?以及刚才这些不同的图形都有什么性质和特点?这些都需要我们掌握更的图形知识。
进入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的学习,进入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让学生先熟悉导学案上课前预习部分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第113页到第116页的内容,并完成相关问题。
二、课前预习:(一)、让学生上台展示导学案上的第一个问题:1、感知1 几何是研究物体的、、的一门学科;练习1 下列选项是几何研究对象的是①、体积,②、温度,③、颜色,④、材质,⑤、质量,⑥、圆形,⑦、垂直展示完后再强调一下几何的研究对象,举例说明。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几何图形》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矩形、圆形等。
这些图形是学习几何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它们的定义、性质和相互关系。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图形观察和动手操作来加深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大多数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理解仅限于直观的观察,缺乏深入的理性分析。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矩形、圆形等,以及它们的定义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2.难点:对几何图形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几何图形。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折纸、拼图等动手操作活动,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引导发现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几何模型、折纸、拼图等。
2.教学课件:几何图形的图片、动画等。
3.学具:学生自带的折纸、拼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房间的布局、家具的摆放等,引导学生关注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几何模型、折纸、拼图等教具,展示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矩形、圆形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些图形,并讲解它们的定义和性质。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4.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5.理解并运用几何图形的变换(如平移、旋转等),培养图形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方面: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几何图形的奥秘。
2.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知识。
7.拓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几何图形设计、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结合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建筑物的形状、交通标志等,引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和兴趣。
5.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质及简单作图方法;掌握几何图形的面积、周长计算方法。
2.难点:
(1)理解几何图形的抽象概念,如点、线、面的关系,以及角的概念。
(2)灵活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几何图形知识,设计相关讨论话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讨论话题:
(1)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如何用基本作图工具绘制简单几何图形。
(3)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教学步骤:
(1)将学生分成小组,明确讨论话题和任务。
(2)学生针对讨论话题展开交流,互相分享观点和经验。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4.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入门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相交线、平行线、垂直、角的度量等。
本章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和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几何概念和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学会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理解相交线、平行线、垂直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性质,相交线、平行线、垂直的概念及性质。
2.教学难点:相交线、平行线、垂直的判断和证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几何图形。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几何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讲解法:教师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圆规、模型、实物等。
2.课件:制作与本章节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进行直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教室里的桌子、窗户等,引导学生关注平面图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平面图形的性质,如三角形、矩形的性质,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实际操作题,如用直尺和圆规作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几何概念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全章教案
展示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2直观感知,识别图形(1)对于各种各样的物体,数学中关注是它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2)展示一个长方体教具,让学生分别从整体和局部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外形,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看不同的侧面,得到的是正方形(4)引导学生得出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概念.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比如长方体,长方形,圆柱,线段,点,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有些几何体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如长方体,立方体等.有些几何图形和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如线段,角,长方形,圆等.3. 实践探究.(1) 引导学生观察帐篷,,金字塔的图片,从面抽象出棱柱,棱锥.(2)你能说说圆柱与棱柱,圆锥与棱锥的区别吗?(3)你能再举一些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的实例吗?(4)下图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4.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5.作业设计课本第121页习题4.1第1、2题;4.1.1 几何图形(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简单几何体的三种视图.2.会画简单立体图形及其它们的简单组合的三种视图.3.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4.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5.过程与方法在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活动过程中,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6.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活动,形成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和对学习的自信心.2).从实物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图形世界的无处不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重点与难点重点:1.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立体图形及其它们组合的三种视图.难点:1.在面和体的转换中丰富几何直觉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立体图形及其它们组合的三种视图.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请欣赏漫画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争执?(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著名诗句(《题西林壁》).你能说出“横看成岭侧成峰”中蕴含的数学道理吗?2.新课学习(1)不同角度看直棱柱、圆柱、圆锥、球 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右面,上面等各个角度观察:正方体木块,长方体木块,三棱镜,六角扳手,易拉罐,排球,圆锥,由浅入深,体会从不同方向看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等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难点是在体会曲面的透视图,让学生交流、体验,集体作出小结.(可以给出三个视图的名称)(2)猜一猜,看一看Ⅰ.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一个物体都是圆?(猜一物体)Ⅱ.什么物体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正方形?若是长方形呢?(各猜一物体)Ⅲ.桌上放着一个圆锥和圆柱,请说出下面三幅图是分别从哪个方向看到的.(3) 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以下实物(茶叶盒、魔方、书、乒乓球等你能一一画下来吗7(画出示意图即可)(4)(从不同角度看简单的组合图形,由少数组合逐步加多)如下图,画出下列几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最后从模型3.实践与探究(1)上图是一个由9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图形?再试一试,画出它的三视图.怎样画得又快又准?)用6个相同的小方块搭成一个几何体你可以用实物模型动手试一试行动手操作,得到正方体展开图。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几何图形》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了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包括点、线、面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和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几何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直观层面,对于抽象的几何概念和性质理解较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转变,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点、线、面的概念及其性质,能够识别和运用基本的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点、线、面的概念及其性质。
2.难点:几何图形的识别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模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几何图形。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黑板、粉笔。
2.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直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房屋、车辆等,引导学生关注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初步感受几何图形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点、线、面的定义和性质,同时进行解释和阐述。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学生对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点、线、面的性质进行解答。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给予学生解答指导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板书,展示他们的解答过程和结果。
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4.1.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4.1.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4.1.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可以从简单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2)会判断一个几何图形是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能准确识别棱柱与棱锥.2.过程与方法:经历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学习空间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2.难点:从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形也就是我们本节课的研究对象。
学会了今天的知识,也许明天的芜湖市地标建筑设计师就是你。
设计意图:站在数学的角度分析实物图片,寻找熟悉的图形,从而得到“几何图形”的概念,引出课题.(二)直观感知,获取新知问题1:我们该怎么研究我们的主角呢?(展示小学学习过的几何图形比如:球,平行四边形,圆柱,圆锥,三角形等),首先,我们一起将这些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小组讨论分类的方法。
得到立体图形的概念: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得到平面图形的概念: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概念辨析: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使用分类的思想让学生对几何图形从新的角度分析,得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三)运用新知,内化认知问题1:举例说明教室内有哪些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呢?教师举例:帐篷,茶叶盒,金字塔,要求学生通过连线的方式找出对应的几何图形,并思考它们的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实物图,找出对应几何图形,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学会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为随后的探究活动作铺垫,同时,柱体和锥体也是立体图形中两种重要的几何图形.问题2:认识了柱体和锥体,请大家观察老师下面给出实物图片,让学生找出对应的立体图形并拖拽到相应的位置里, 同时说出哪些是柱体,哪些是锥体,并试试看能否把名称写出来?设计意图:柱体、锥体、球体是立体图形的三种常见形式,渗透二次分类的思想进一步挖掘概念,帮助学生把握立体图形的本质,从实物—几何图形—名称,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的能力问题3:拾阶而上,下面的图片是由哪些立体图形组成的呢?(学生同桌讨论,口述分析过程)Flash: 实物蒙古包(圆锥和圆柱)牛奶盒(棱柱)螺母(圆柱和棱柱)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不光有简单的立体图形,还有一些组合的立体图形,利用FLASH展示,直观形象,利于理解,凸显多媒体的优势,拓宽学生的知识视角,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剖析立体图形,渗透数学里的分类讨论思想。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数学第四章4.1.1 几何图形说课稿
4.1.1 几何图形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非常快乐能有这样的时机与大家共同讨论: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几何图形?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四个方面进展阐述分析。
一、教材分析〔首先是教材分析,将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的内容是对图形的初步认识,从学生的认知程度看,小学阶段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点、线段等几何图形已有了感性认识,因此对几何图形并不生疏。
从课程设置看,本节课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以及立体几何的根底。
从开展学生才能看,本节知识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对培养观察才能、抽象概括才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的〔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既有的知识和才能,遵循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的教学目的是:〔1〕知识与才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几何模型或实物,体验、感受、认知以生活事物为原形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的根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开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才能,培养动手操作才能,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进步解决问题的才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学习空间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别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识别简单的几何图形是教学重点。
从详细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是教学难点。
〔基于对教材理解结合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如何很好的完成教学目的?下面我们来研究第二个方面:教法学法〕二、教法学法分析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打破教学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我采用“课前预习---课中展示---观察---交流---概括---应用〞的形式方式,注重实验探究、自主讨论、自主讲课,直观演示和模型展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几何图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1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几何知识的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小学数学的知识,对一些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比较薄弱,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和判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难点: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三角板、直尺等。
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3.教学资源:相关的生活实例、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实例,如房屋、桌子、书本等,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初步感受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概念和性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4.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3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4.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3课时)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4.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3课时)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第1课时几何图形与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教学重点:识别简单几何体.教学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的欢庆之夜)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模型图.(出示章前图)你能从中找到一些熟悉的图形吗?(学生看书)小组讨论交流.你能再举出一些常见的图形吗?学生从周围的事物(如建筑物、地板、围墙、公园等)找到一些美丽图形的图片或实物,互相交流.在这些图片或实物中有我们熟悉的图形吗?二、找一找,议一议思考P115图4.1-3,并出示实物(如茶叶盒、地球仪、字典及魔方)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 出示棱柱、圆柱、棱锥、圆锥模型,看一看,再动手摸一摸,说说它们的异同.(教师巡视指导,提倡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互相补充.) 归纳: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三、立体图形的分类分类标准不同,得到不同的分类:四、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1.学生阅读课本P117,图4.1-6及以上相关内容,理解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意义和用途.2.练习:课本P121第4题.3.小结:从三个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方法.4.小组合作探究P117图4.1-7.问题:(1)从正面看,有几层?每一层分别有几个正方形?(2)从上面看,有几个正方形,这些正方形是怎样排列的?(3)从左面看,有几列?每一列有几个正方形?(4)画出从三个不同方向看该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平面图形.5.能力提升练习:(1)由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画出从左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2)由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搭成这个几何体最多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少呢?五、课时小结请学生谈: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六、课堂作业1.课本P118练习第1题.2.课本P121习题4.1第1、2、3题.3.(1)收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的实物;(2)设计一张由简单的平面图形(如圆、三角形、直线等)组合成的优美图案,并写上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教学目标:1.能直观认识立体图形和展开图,了解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2.会由展开图联想对应的立体图形形状.教学重点:1.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立体图形.2.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立体图形、某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可以是哪些平面图形.教学难点: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体会一个立体图形按照不同方式展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教学过程:一、问题呈现1.学生阅读课本P117图4.1-8及相关内容.2.动手操作:将一个长方体墨水瓶盒按不同的棱剪开铺平,并画下其形状观察长方体墨水瓶盒展开图中有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之间大小形状有什么关系?3.课本P118探究:(1)先由平面图形想象立体图形的形状.(2)实际操作:将这些平面展开图画在纸上,看能否围成想象的立体图形.4.小组合作探究: 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哪些形状? 5.交流总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形状: 141型:(共6个).231型:(共3个).33型:(1个).222型:(1个).二、练习(1)课本P118第2题.(2)如图所示,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的是()(3)课本P123第12题.三、课时小结学生谈: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四、课堂作业1.课本P122第6题、第7题.2.下图是一个立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其中三格已经分别填入一个数,请在其余三个正方形内填入所有可能的数,使得折成立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则填入正方形间A,B,C内的数依次为.第3课时点、线、面、体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的实例,学生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猜测和概括等能力,同时渗透转化、化归、变换的思想.教学重点: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在实际背景中体会点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多媒体演示西湖风光,垂柳、波澜不起的湖面、音乐喷泉、雨天、亭子……随着镜头的切换,学生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垂柳像什么?平静的湖面像什么?湖中的小船像什么?随着音乐起伏的喷泉又像什么?在岸边的亭子中我们寻找到了哪些几何图形?从中感受生活中的点、线、面、体.二、讨论(动态研究) 课件演示:灿烂的星空,有流星划过天际;汽车雨刷;长方形绕它的一边快速转动;问:这些图形给我们什么样的印象?观察、讨论,让学生共同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让学生举出更多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利用教学模型完成课本P121练习第2题(动手转一转).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观察、感受,经历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通过合作学习,感悟知识的生成、变化、发展,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再创造能力.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印象,化解难度.三、讨论(静态研究)教师展示图片(建筑或生活的实物等),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平面、曲面、直线、点等.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更多的包含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的例子.四、探索1.阅读课本P119,并回答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2.课本P121习题4.1第1题(提供实物,议一议,动手摸一摸),思考以下问题:这些立体图形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圆锥的侧面与底面相交成几条线,是直线还是曲线?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边? 让学生自己体会并小组讨论得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五、课时小结六、课堂作业“当你远远地去观察霓虹灯组成的图案时,图案中的每个霓虹灯就是一个点;在交通图上,点用来表示每个地方;电视屏幕上的画面也是由一个个小点组成;运用点可以组成数字和字母,这正是点阵式打印机的原理.”说说你对上述这段叙述的理解和体会.第二篇:七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总结七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优生较少,这就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几何图形初步》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的内容,主要包括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几何图形的对称性、中心对称性和旋转对称性。
本章是学生初步接触几何图形的开始,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几何图形的的基本性质和判定方法,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几何图形,对于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可能感到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逐步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同时,七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还在形成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了解几何图形的对称性、中心对称性和旋转对称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几何图形的对称性、中心对称性和旋转对称性。
2.难点:几何图形的判定方法,对称性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几何图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2.教学素材:几何图形的相关图片、实例等。
3.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包括导入、呈现、操练、巩固、拓展、小结等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是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线段的性质、角的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等知识。
本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形模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为后续几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几何图形的性质和概念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善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规律,提升学生的几何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学会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几何语言的表达。
2.难点: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运用,以及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判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物模型,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反馈评价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图形。
2.实物模型:准备一些几何模型,如三角形、四边形等,方便学生直观理解。
3.练习题:准备适量的基础练习题和拓展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平面图形的概念,如教室的黑板、窗户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几何图形。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件,介绍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线段、角、相交线和平行线等。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4.1 几何图形 教案
第四单元4.1几何图形一、学习目标:1、掌握几何图形的概念,能分清什么是立体图形,什么是平面图形;2、结合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展开立体图形,以及点、线、面、体的关系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初步建立空间观念.二、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基本的几何概念,能够识别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难点: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展开立体图形【知识梳理】1、几何图形(1)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有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图形上的点不全在同一平面内.常见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3)平面图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常见的平面图形有: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2、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1)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往往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2)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3、点、线、面、体(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也简称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组成几何图形的最基本的元素,一切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组成的.(2)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从运动的观点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典型例题】知识点一:几何图形例1. 下图所示的圆锥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A B C D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从上面观察几何体时得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2)解题思路:从上面看该圆锥的大轮廓是圆,并且还可以看见圆锥的顶点.故选C ,而不是B .答案:C解题后的思考:观察几何体时先确定大的轮廓,再注意一些小细节.例2. 如图所示,一个斜插吸管的盒装饮料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 )A B C D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可将要观察的饮料盒看成一个长方体,但多了一根斜插的吸管.2)解题思路:从正面观察这个图形时,饮料盒部分看到的是长方形,注意吸管的倾斜方向.答案:A解题后的思考:本题可以使用排除法来解,根据吸管的倾斜方向,选项B 、C 、D 都不正确,故选A .例3. 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立方块所搭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立方块的个数,请你画出从该几何体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32133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2)解题思路:由图可知,这个几何体前后两排,左右三行.从正面看:从左到右,第一行看到第一排2个立方块和第二排最上面的一个立方块,共看到3个正方形;第二行只有第一排一个立方块,所以只能看到1个正方形;第三行前后两排各有三个立方块,只能看到前排的三个,即看到3个正方形.从左面看:第一排中可以看到第一行的两个立方块和第三行最上面的一个立方块.共看到3个正方形;第二排只能看到第一行中三个立方块,共看到3个正方形.答案:如图所示:从正面看从左面看解题后的思考:解答本题要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把这个几何体按行和排分成若干个小的单元,采取化繁为简的方法解题.这个几何体如图所示:例4. 如图所示,将下图的平面图形折成一个正方体,得到的是()A B C D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题要求由平面图形确定原立体图形,有一定的难度.2)解题思路:由平面图形中的想象其空间关系,更有效的方法是动手操作,折一折.答案:B解题后的思考:本题容易出错,出错的原因是缺乏空间想象力,没有弄清展开图形折叠小结:对立体图形的考查主要是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和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关于用正方体堆成的几何体的问题,先把握住从上往下看到的图形,它是整个几何体的基础,再分析各部分的层数,问题便容易解决了.知识点二:点、线、面、体例5. 如图(1)所示,梯形绕直线旋转得到的实物图是图(2)中的()A B C D图(1)图(2)图(3)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梯形旋转时,不同的边形成不同的几何体,因此梯形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一定是一个复合图形.2)解题思路:选项A是圆锥体,可以由直角三角形绕其直角边旋转得到;选项B是一个复合几何体,可看作由圆锥和圆柱组合而成,可以由直角梯形绕直角边旋转得到;选项C 是圆柱体,可以由长方形绕其一边旋转得到;选项D也是一个复合几何体,可以看作由两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组合而成,而图(1)是一个梯形,可以分割成如图(3)所示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绕轴旋转可以得到选项D中的几何体.答案:D解题后的思考:平面图形旋转形成几何体时,与轴同一方向的线旋转后得圆柱体,与轴成一定角度的线旋转后得圆锥.例6. 实践与探究.(1)用厚纸板按照下图的样子画好剪下,再把它们折起来粘好.6厘米4厘米3厘米4厘米6厘米2厘米(2)用沙子装满粘好的硬纸盒,通过实验对比,你发现了什么结论?为什么?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第(1)题可以粘成三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第(2)题先计算三个盒子的容积,再进行比较.2)解题思路: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解答过程:(1)会形成三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如图所示:(2)通过实验可知,后两个的容积都是第一个的一半.因为:第一个的容积是6×4×1=24(立方厘米);第二个的容积是6×2×1=12(立方厘米);第三个的容积是4×3×1=12(立方厘米).解题后的思考:通过动手实验的方法探究问题的结论在科学研究中用途非常广泛,同学们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例7. 蛋糕店的店员包装蛋糕盒时,要用彩带捆绑,再在打结处贴一朵装饰花,请你算一算,按如图所示那样包装一个高为10厘米,底面半径为20厘米的圆柱形蛋糕,最少需要多长的彩带(彩带打结处不计)?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要求的彩带的长度是几条圆柱底面圆的直径和圆柱的高的和.2)解题思路:上底面和下底面共有6个直径、上底面和下底面之间共有6个高.解答过程:彩带的总长:(20×2+10)×6=300(厘米).答:最少需要300厘米长的彩带.解题后的思考:要弄清彩带构成了多少条底面直径,多少条圆柱的高,再作计算.例8. 用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其中相等的两个小正方体之间至少有一个面互相重合)从正面看到和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试分析探究,这样的几何体是不是只有一种?若不止一种,则最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多少个?从正面看从左面看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题只给出了从正面和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原几何体的形状不能唯一确定.2)解题思路:结合以上两个图形,第一层从左向右,第一排有3个小正方体;第二排最少1个,最多3个;第三排最少1个,最多3个;第二层只有1个.因此,最少需要小正方体的数目为(3+1+1)+1=6(个);最多需要小正方体的数目为(3+3+3)+1=10(个).解答过程:这样的几何体不止一种;搭成这样的几何体最少需要6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10个小正方体.所有可能情况如图所示:解题后的思考:要确定一个几何体的形状,需依据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来确定,只从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来看,几何体的形状不能唯一确定.小结: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就能组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预习】直线、射线、线段(4.2)一、预习新知1、直线、射线、线段.2、公理.二、预习点拨探究与反思探究任务一:直线、射线、线段【反思】(1)什么是直线、射线、线段?(2)怎样画直线、射线、线段,怎样表示它们?探究任务二:公理【反思】(1)什么是公理?(2)关于直线和线段的两个公理分别是什么?【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六个面B. 圆锥的底面是圆C. 棱柱的上、下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D. 三棱柱有三个面、三条棱2、如图所示的4个立体图形中,从左边看是长方形的有()个.A. 0B. 1C. 2D. 3圆柱体 圆锥体 半球体 长方体3、下列各选项中的图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哪一个能得到如右图所示的立体图形.()A B C D ll l l l4、下面四个图形中,是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的是()A B C D5、下列各图中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A B C D6、下左图是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所搭成的几何体及从上面看这个几何体所看到的图形,那么从左边看这个几何体时,所看到的几何图形是()从上面看A B C D*7、一个数学玩具的包装盒是正方体,其表面展开图如下.现在每方格内都填上相应的数字.已知将这个表面展开图沿虚线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数之和为“0”,则填在A、B、C内的三个数依次是()A. 0,-2,1B. 0,1,-2C. 1,0,-2D. -2,0,1A BC2 -1*8、如图所示的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所得到的图形,则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个A. 4B. 5C. 6D. 7从上面看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是由__________个面组成的,面与面相交成__________条直线.10、当车上的雨刷擦过满是雨水的车窗后,将得到一部分明亮的车窗,这里包含的数学知识是__________.11、下面是某个立体图形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所得到的平面图形,则该物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12、一个棱柱共有12个顶点,所有的侧棱长的和是120cm ,则每条侧棱长为__________. **13、下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简单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图形,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块数是__________块.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14、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根据下图中该正方体A 、B 、C 三种状态所显示的数字,可推出“?”处的数字是__________.14512335?A B C三、解答题.15、根据下图回答问题:⑥⑤④③②①(1)请说出①~⑥中几何体的名称,并简要叙述它们的一些特征.(2)将①~⑥中的几何体分类.16、如图所示是一个由9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请画出来.17、现有一个长为5cm ,宽为4cm 的长方形,如果绕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结果不取近似值)18、下列图形都是几何体的展开图,你能说出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吗?⑥⑤④③②①**19、把正方体的6个面分别涂上6种不同的颜色,并画上朵数不同的花,表面上的颜色现将上述大小相同、颜色和花朵完全一样的4个正方体拼成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如图所示,那么长方体的下底面共有多少朵花?**20、如图所示,小明把一棱长为3的正方体魔方每个面正中心的一个正方形向里挖空(相当于挖去了6个小正方体),请问他所得到的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多少?【练习答案】一、选择题:1、D 解析:三棱柱有5个面,9条棱.2、C3、B4、A5、D6、B7、A 解析:折成正方体后,面A与0相对,面B与2相对,面C与-1相对,所以填在A、B、C内的三个数依次是0,-2,1.8、B 解析:由从上面看所得的图形确定底层有3个小正方体,由从前面看和从左面看所得的图形可确定第二层;第三层各有1个小正方体,故共有5个小正方体.二、填空题:9、4,4 解析:这个立体图形的上下两个底面是半圆、侧面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曲面组成,面和面相交所成的线有直线,也有曲线,其中直线有4条.10、线动成面11、三棱柱解析:这是一个倒放在水平面上的三棱柱.12、20cm解析:因为棱柱有12个顶点,可知该棱柱为六棱柱,其侧棱有6条.13、10或11,如图所示:或14、6 解析:与1相邻的四个面分别为4、5、2、3,则1的对面为6,再由B可知3的对面为4,由A可知5的对面为2,可推出“?”处的数字为6.三、解答题:15、解:(1)①圆柱的特征:两底面是圆;②圆锥的特征:一个底面是圆,另一“底面”缩小成一个点;③正方体的特征:所有面都是正方形;④长方体的特征:各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⑤六棱柱的特征:两底面是六边形,侧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⑥球的特征:表面是一个曲面,不能展开成平面图形.(2)可分为柱体①③④⑤,锥体②,球⑥.16、解:如图所示: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17、解:以长边为轴旋转所得圆柱体的体积是π×42×5=80πcm3;以短边为轴旋转所得圆柱体的体积是π×52×4=100πcm3.18、解:①是正方体,②是长方体,③是圆锥,④是圆柱,⑤是五棱柱,⑥是三棱柱.19、解:观察图形可知,黄的对面是紫,红的对面是绿,蓝的对面是白,所以长方体的下底面共有花朵:5+2+6+4=17(朵).提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摆放出现的颜色,确定出上底面中黄、紫、红、蓝的对面(下底面)的颜色.确定方法:观察左数第四个正方体,在同一顶点处的三个面分别是蓝、黄、红,结合左数第一个和第三个正方体,黄、白相邻,红、白相邻,蓝必然和白相对;结合第二个正方体,红、紫相邻,在第四个正方体中黄必然和紫相对;则红和绿相对.20、解:3×3×6+6×4=78.所以所得到的几何体的表面积是78.提示:得到的几何体的外部表面积等于正方体表面积减去一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内部表面积等于六个小正方体的五个面积的面积和.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六个小正方体的四个侧面面积的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设计
3.采用任务驱动法,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时,可以设计“如何判断三角形的类型?”这一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三角形的性质。
4.强化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5.创设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动手作图、测量和计算中巩固几何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几何图形初步这一章节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以及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
2.难点:
-理解和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性质。
-掌握尺规作图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包括点、线、面、角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能够准确地识别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
2.使学生了解平面图形的分类,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尺规作图的能力,掌握基本的作图方法,如作直线、作圆、作角等,并能够利用这些方法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几何学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3.通过几何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几何图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1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几何知识的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些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可以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几何知识有一定的初步了解,但总体来说,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等,但对于三角形、四边形等复杂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途径,逐步深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2.难点: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几何图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4.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基本几何图形的图片、动画等。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方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设计一些有关基本几何图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房屋、车辆等,引导学生关注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几何图形(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够观察、识别和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提高对几何图形的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通过画图和制作几何模型,加深对几何图形特征的理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几何图形是……(详细解释概念,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它们在数学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设计、艺术创作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以及几何图形在实际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能够将所学几何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几何图形的分类及性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使学生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本分类及性质。例如,三角形可根据边长和角度分类,掌握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四边形可分为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了解各自的特点;圆的基本性质如半径、直径、圆周等。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得还不错,但在面积计算公式运用方面,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讲解重点难点时,需要更加细致地进行解释和举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公式。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表现得积极主动。他们通过合作解决问题,不仅加深了对几何图形的理解,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不过,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确保每个人都能充分参与。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几何图形1认识几何图形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几何图形1认识几何图形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逻辑推理:通过学习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能够从已知信息推出未知信息。
2.空间想象: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能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并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图像。
3.几何直观: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直观能力,能够运用图形语言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线:由无数个点组成,有长度没有宽度
-面:由无数个线组成,有长度和宽度
-体:由无数个面组成,有长度、宽度和高度
2.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 ①几何图形具有稳定性
- ②几何图形具有有序性
- ③几何图形具有简洁性
3.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①几何图形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②几何图形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几何图形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案例研究: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几何图形,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导向学习:学生分组完成几何图形相关的项目,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几何图形的角色,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加深对几何图形特点的理解。
-《几何图形的故事》:通过讲述几何图形的历史和发展,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初中数学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3.教学评价: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提问、表达观点。
b)终结性评价:通过作业、测验等形式,评估学生对几何图形知识的掌握程度。
c)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促进自我提高。
4.教学拓展:
a)开展课外活动,如几何图形设计比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摄影等,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
b)引导学生探索几何图形在建筑、艺术等领域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建筑物的形状、交通标志、艺术品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几何图形的美妙和实用性。
2.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图形?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3.通过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图游戏,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几何图形的变换和组合,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讲授新知
1.系统讲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体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56页的练习题1、2、3,以及第57页的提高题4、5。这些题目涵盖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旨在检验学生对几何图形基本概念、性质和作图方法的掌握。
2.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思考并简述几何图形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要求不少于200字,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几何图形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3.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运用几何图形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4.1.1 几何图形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展示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二、出示学习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三、出示自学提纲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2.图中的一些物体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把相应的物体与图形连接起来?。
你能再举出一些常见的图形吗?明确目标,开展自主学习小组里各个同学拿出你们搜集的几何实物图形或模型。
讨论:看看哪些事物是属于同一类的?(如茶叶盒和毛笔都是属于圆柱)比一比:哪个小组搜集的图形种类最多?数量最多?交流:请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之间交流类比。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活动小结:图形在生活里的无处不在,我们要善于利用我们的眼睛去细心的观察生活。
要用心灵去感受美。
观察屏幕里的这些图形,你能正确、迅速的区分出哪些是棱柱、棱锥和圆柱吗?思考:下列图形包含哪些简单的图形?分别请学生回答复杂图形都是由简单图形构成的。
几何图形二、自学反馈三、质疑精讲四、总结提高3、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于2002年8月28日在落幕。
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第24届大会作为第一个在发展中国际举行的会议而留名史册。
这次大会的会标就选定了验证勾股定理的“玄图”作为中央图案,可以说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也充分弘扬了我国古代的数学文化,这也是国际数学界对我国数学发展的充分肯定。
大会的会徽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房图》。
你知道他是有哪几种平面图形构成的吗?自己动手试巩固练习1、请你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接起来.2.如下图所示,这些物体所对应的立体图形分别是:___________.3.下列几种图形:①长方形;②梯形;③正方体;④圆柱;⑤圆锥;.其中属于立体图形的是()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③⑤;D.④⑤4.图中的各立体图形的表面中包含哪些平面图形?试指出这些平面图形中的位置5.图中的一些物体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把相应的物体和图形连接起来回忆所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行、正方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小组共练,及时纠错,共同提高小组讨论了解和介绍数学史,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动手构作业:课堂:习题4.1 1,2,3题;家庭:(1)课本习题4.1 7,8题(2)收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实物,设计一X由简单那的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等)组成的有美团,并配上几句简单诙谐幽默的解说词图的能力练习检测巩固新知教后记板书设计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可以从简单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的区别;
(2)会判断一个几何图形是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能准确识别棱柱与
棱锥.
2.过程与方法:经历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
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
发对学习空间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形成积极参与数
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
2.难点:从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三.教学方法:观察--发现---归纳
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入:播放视频《这就是芜湖》
问题1:从刚才的视频中,大家都看到哪些你熟悉的建筑物?
(由学生举手发言)
设计意图: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受芜湖建筑的宏伟,欣赏芜湖的美景美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问题2:这些建筑物有的气势宏伟,有的巧夺天工,那么设计师是如何设计创造的呢?我们研究物体的角度很多,比如颜色,材质等,但在我们几何学里,主要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关系,老师从中选取几幅具有代表性的地标式建筑,我们来一起分析分析,从物体
形状的角度,你能找到哪些熟悉的图形?
举例说明:(1)线段,三角形,梯形,(2)长方体,点
(3)球体,(4)圆……
归纳:这些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叫做几何图形,几何图形也就是我们本节课的研究对象。
学会了今天的知识,也许明天的芜湖市地标建筑设计师就是你。
设计意图:站在数学的角度分析实物图片,寻找熟悉的图形,从而得到“几何图形”的概念,引出课题.
(二)直观感知,获取新知
问题1:我们该怎么研究我们的主角呢?(展示小学学习过的几何图形比如:球,平行四边形,圆柱,圆锥,三角形等),首先,我们一起将这些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小组讨论分类的方法。
得到立体图形的概念: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得到平面图形的概念: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概念辨析: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使用分类的思想让学生对几何图形从新的角度分析,得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
(三)运用新知,内化认知
问题1:举例说明教室内有哪些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呢?
教师举例:帐篷,茶叶盒,金字塔,要求学生通过连线的方式找出对应的几何图形,并思考它们的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实物图,找出对应几何图形,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学会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为随后的探究活动作铺垫,同时,柱体和锥体也是立体图形中两种重要的几何图形.
问题2:认识了柱体和锥体,请大家观察老师下面给出实物图片,让学生找出对应的立体图形并拖拽到相应的位置里,
同时说出哪些是柱体,哪些是锥体,
并试试看能否把名称写出来?
设计意图:柱体、锥体、球体是立
体图形的三种常见形式,渗透二次
分类的思想进一步挖掘概念,帮助
学生把握立体图形的本质,从实物
—几何图形—名称,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的能力
问题3:拾阶而上,下面的图片是由哪些立体图形组成的呢?
(学生同桌讨论,口述分析过程)
Flash: 实物蒙古包(圆锥和圆柱)
牛奶盒(棱柱)
螺母(圆柱和棱柱)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不光有简单的立体图形,还有一些组合的立体图形,利用FLASH展示,直观形象,利于理解,凸显多媒体的优势,拓宽学生的知识视角,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剖析立体图形,渗透数学里的分类讨论思想。
问题4:看得出,立体图形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可是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不单单是立体图形的独角戏,还需要平面图形的参与才更加的完美,那么,下面的图片里出现了哪些平面图形呢?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多角度的,平面图形也是这个世界的参与者,通过生活里的图片再次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四)课堂小结,知识升华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发言,老师归纳总结:
(1)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和区别
(2)用FLASH展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
虽然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它们也是相互联系的,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
(五)游戏感知,自主体验
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绝不是一个45分钟就能够完全领略的,但是我们要有信心,任何复杂的图形,任何唯美的建筑一定都是利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巧妙组合的结果。
(1)下面是老师利用所学知识设计的两个作品,你能看到哪些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学以致用,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2)有奖竞猜,猜猜老师下面画的是什么几何图形?
设计意图:游戏环节,既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又因为答案的不确定,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对下节课的知识做了有效铺垫。
(六)布置作业
习题4.1,1.2
利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手工制作一幅优美的图画或一栋建筑.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了巩固性作业和设计性作业,其中作业2的设计具有开放性,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平台.
板书设计
4.1.1 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
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