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50例临床分析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a88a63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1.png)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治疗1、病因分析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
其主要病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痰湿内蕴痰湿内蕴是冠心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可导致心脏血液循环不畅,引发心肌缺血。
1.2 血瘀阻络血瘀阻络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心脏是血液运行的重要器官,当血液循环发生问题时,容易导致冠脉堵塞,引发冠心病。
1.3 肝火亢盛肝火亢盛是冠心病的常见原因之一,此时肝脏功能失调,容易导致心脏供血不足。
2、中医辨证分型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有以下几种:2.1 痰湿阻肺型表现为胸闷、气短、痰多、胸部胀满感。
2.2 气滞血瘀型表现为胸痛、胸闷、舌质紫暗、脉弦细涩等。
2.3 肝郁气滞型表现为胸腹胀满、情绪烦躁、口苦、舌质红、脉弦。
3、中医治疗方案3.1 祛痰化湿法方药:陈皮、枳壳、茯苓、白术、半夏等。
功效:祛除体内湿气,改善血液循环。
3.2 活血化瘀法方药:丹参、桃仁、川芎、赤芍等。
功效:活血化瘀,改善心脏供血不足情况。
3.3 疏肝理气法方药:柴胡、枳壳、郁金、白芍等。
功效:疏肝理气,缓解胸腹胀满等症状。
4、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4.1 中医辨证治疗病例分析报告4.2 相关中医药治疗方案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冠心病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
5.2 辨证治疗辨证治疗是中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辨别疾病的表现和体征,确定病因病机,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3 祛痰化湿法祛痰化湿法是中医治疗痰湿内蕴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中药方剂,去除体内的湿气,改善病情。
5.4 活血化瘀法活血化瘀法是中医治疗血瘀阻络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中药方剂,改善血液循环,清除阻塞血管。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1206d0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3.png)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冠心病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常见病之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相比于西医治疗方法,中医对于冠心病的辨证分型治疗显得更加独特且有效。
本文将对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的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是一种心脏病。
通俗地说,就是心脏的冠状动脉堵塞引起的病症。
冠心病具有以下的临床表现:胸痛、呼吸急促、心悸、气喘、心因性休克等。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与西医不同,是基于中医经典理论而来的,可以自上古时期追溯。
中医将辨证治疗分为辨证、辨证分型、辨治三个方面,辨证是指通过对病情进行判断,对疾病的性质和主要病因进行分析,明确治疗的各个方面。
辨证分型是指依据病情,将不同的证型进行分类,以明确治疗方向。
辨治则是指选择针对不同证型的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的常见证型气滞血瘀型病症特点:胸痛难忍,持续时间长,胸部有压迫性的疼痛感,常由情绪紧张所致,常见于冠心病急性发作时。
中医治疗原则:理气通络,活血化瘀,舒肝解郁。
中医治疗方法:使用活血行气的中药治疗,常用药有乌龙茶、柴胡、川芎等。
阴虚阳亢型病症特点:心烦口干,夜间盗汗,口干口渴,大便干结,女性可能出现月经过少或不规律。
中医治疗原则:滋养阴精,降低阳气。
中医治疗方法:使用补益阴精的中药,如黄精、黄芪、冬虫夏草等。
内热妄动型病症特点:心悸、激动,手心发热,脉搏紊乱,口干口渴,尿黄,大便稀薄。
中医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平肝熄风。
中医治疗方法:使用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的中药,如黄连、连翘、钩藤等。
气阴两虚型病症特点:胸痛,心悸,气短,四肢乏力,面色苍白或一直心悸。
中医治疗原则:益气健脾,滋阴润燥。
中医治疗方法:使用益气健脾、滋阴润燥的中药,如人参、补骨脂、枸杞等。
中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药物是关键的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物治疗方法:1.降脂化痰根据中医理论,冠心病的发生与高脂血症有一定联系。
50例冠心病中医治疗临床分析论文
![50例冠心病中医治疗临床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a4ab3d928ea81c758f578df.png)
50例冠心病的中医治疗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治疗,对于气阴两虚者,则加以活血通脉以及益气养阴;对于气虚阳衰者,则加以化瘀定痛以及益气温阳。
结果:46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8.0%。
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法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中医;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34-01在中医理论中,冠心病是“厥心痛”以及“心痹”当中的一种,在临床上通常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辨证施治方法包括益气补肾以及活血化瘀等[1]。
本文分析了50冠心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为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最小者28岁,年龄最大者65岁,50例平均(43.2±3.1)岁;对50例进行了相关检查,已确诊为冠心病。
病程在2年至14年之间,平均为7.6年;临床症状包括舌质紫暗、腰膝酸软、耳鸣头晕、胸闷气短、头目眩晕以及神疲乏力等。
1.2方法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对于气阴两虚者,则加以活血通脉以及益气养阴;治疗方剂为,夜交藤18g、茯苓10g、白芍10g、郁金15g、五味子12g、丹参10g、麦冬8g、何首乌13g、太子参25g。
水煎服,每天服用一剂。
(2)对于气虚阳衰者,则加以化瘀定痛以及益气温阳;方剂为,猪苓86g、丹参108g、生黄芪245g、淮小麦85g、五味子30g、细辛26g、桃仁75g、干姜25g、炒枳壳86g。
共煎上述诸药,将药渣去除后,取浓缩药汁,另加鹿角胶105g以及鳖甲胶85g,形成药膏,用开水冲服药膏,每天一匙。
(3)对于痰浊闭阻者,则加以豁痰宣痹以及通阳泄浊;方剂为陈皮8g、薤白10g、枳壳15g、瓜蒌10g、桂枝12g、半夏8g、石菖蒲13g。
冠心病辩证论治
![冠心病辩证论治](https://img.taocdn.com/s3/m/60b91bd66bec0975f565e23a.png)
(胸痹、心痛)冠心病辩证论治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一)经典辨证分型论治1.痰浊闭阻证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证机概要: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代表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栝蒌实12克,薤白、半夏各9克,黄酒70毫升,南星、半夏各12g,枳实、茯苓各9g,橘红6g,石菖蒲、太子参各6g,竹茹6g,甘草3g)常用药:瓜蒌、薤白化痰通阳,行气止痛;半夏、胆南星、竹茹清化痰热;人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石菖蒲、陈皮、枳实理气宽胸。
2.气滞心胸证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烷、宇胀闷,得暖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证机概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心脉不和。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陈皮、柴胡12g,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9g,炙甘草3g)常用药:柴胡、枳壳疏肝理气;香附、陈皮理气解郁;川芎、赤芍,活血通脉。
3.心血瘀阻证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病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证机概要: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6g,赤芍、枳壳、甘草各6g,柴胡9g)常用药: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和营通脉;柴胡、桔梗、枳壳、牛膝调畅气机,行气活血;当归、生地补养阴血;降香、郁金理气止痛。
4.气阴两虚证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恍白,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证机概要: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620c026edb6f1aff001f65.png)
6 2 . 5 %, 两组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x = 1 1 . 5 5 7 7, P = 0 . 0 0 0 7 ) ; 治 疗 后研 究 组 患者 的 并发 症 发 生 率 为 1 5 - 3 %, 对 照组 为
3 3 . 3 %, 两组 差 异有 统 计 学意 义 ( X = 4 . 6 3 1 3 , P = 0 . 0 3 1 4 ) 。 结 论 中 医辨证 治疗 冠 心病 的效 果 良好 , 并 发症 少 , 适 合
・
中医中药 ・
中 国 当 代 医 药2 0 1 4 年 8 月 第 2 1 卷 第 2 2 期
中医辨证 治疗冠心病 的临床效果分析
邓 鸥鸥 张伟彬 5 2 3 6 3 3 广东 省东 莞市 樟木 头 医证治 疗冠 心病 的 临床效 果 , 以探讨 其 临床 实用 性 。 方 法 选 择 2 0 1 2年 5月 ~ 2 0 1 3年 9月
eaS e DE NG Ou — O I L Z HA NG We i — b i n
De p a r t me n t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Z h a n g mu t o u Ho s p i t a l o f Do n g g u a n Ci t y i n G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 Do n g g u a n 5 2 3 6 3 3 ,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案例分享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32aac04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0.png)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案例分享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
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疗效。
以下是几个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案例分享,展示了中医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和取得的疗效。
案例一:患者李某,男性,60岁,冠心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气短等。
通过中医辨证施治,诊断为“气滞血瘀,痰湿内阻”。
治疗方案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祛痰化湿。
采用柴胡、香附、丹参等药物进行调理,加上针灸疗法,结合饮食调理和适量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减轻,胸闷、心悸等症状明显改善。
案例二:患者王某,女性,55岁,冠心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胸痛、胸闷、气短等。
中医辨证施治后,诊断为“心气不足,痰湿内阻”。
治疗方案为益气健脾、化痰通络。
采用人参、陈皮、佛手等药物进行调理,同时采用拔罐疗法和推拿按摩疗法。
患者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明显减轻,胸闷、气短等不适感明显改善。
案例三:患者张某,男性,65岁,冠心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
中医辨证施治后,诊断为“气虚血瘀”。
治疗方案为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采用党参、白芍、川芎等药物进行调理,同时结合适量运动和心理疏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心悸、气短等症状减轻明显,体力逐渐恢复。
以上三个临床案例的治疗方案都是根据中医经典理论和医生的临床经验制定的。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主要侧重于辨证论治,针对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综合运用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多种方法,以达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的目的。
此外,中医药治疗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整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药治疗冠心病需要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中医药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患者需要坚持治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3dafabb0717fd5360cdccb.png)
11
2 治 疗 方 法
龙 化瘀 通经 。诸药 合用 ,具 有 益 气养 阴 、活血 通 络之 功 ,使 阴 阳气
治疗 组予 中药 自拟益 气养 阴活 血法 为 主 治疗 ,基本 方 以补 阳 血 调 和 ,经 络通 畅 而达 到治 疗 目的。
还 五 汤加 味 :黄 芪 50g、当 归 10g、川 芎 lOg、桃 仁 lOg、红 花 6g、地
次 湿服 ,每 日 1剂 ,15天 1疗 程 。
栓 、动脉 硬 化斑 ,而且 可 以软 化血 管 、恢 复 动脉 弹性 ,从 而使 脑 血
对 照组 给 予 0.9%氯 化钠 注射 液 250ml加 入 复 方丹 参 注 射液 栓 形 成 患 者 脑 循 环 得 到 改 善 ,有 助 于侧 支 循 环 的建 立 :而 以生
『51张 玉红 ,宋 云娟 .刺 五加 注射 液合 补 阳还 五 汤 治疗 脑梗 塞 5O例 .
脑 血栓 形成 属 中 医“中风 ”范 畴 ,是 中老 年人 多 发病 。人 到 中 中国 中 医药信 息 杂 志,2000,7(5):54.
年 以后 ,元气 、肝 肾 阴津 已渐 亏 虚 ,而气 为 血 帅 ,气行 则 血行 ,气 虚 [6]林 可 翼 ,林 求 成 ,周 文 泉 ,等 .脑 血 管 病 治 疗.中 西 医 结合 杂 志 ,
而血瘀 则贯 穿该 病 的始终 [41,故对 脑 血栓 形 成恢 复期 患 者 。笔者 认 2000,23(5):14. 为在 注重 活血化 瘀 同时 ,还要 注重 益 气养 阴 ,以缓 则 治其 本 。主 中 f8]z-海 同,白海 波 ,严 伟 民,等 .养 阴盛 气活血 冲剂 对 小鼠脑 缺 血 时
以上所 有 病例 如 合 并有 高 血 压 、冠 心 病 、高脂 血 症 等 合 并症 神 经 细胞 ,抗栓 溶栓 作 用[81。辅 以益 气化 瘀药 共奏 祛瘀 扶正之 效 。
50例冠心病中医治疗的临床分析
![50例冠心病中医治疗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8bf7fb7c1cfad6195fa775.png)
中 图分类 号 :R 5 4 1 . 4
表 1两 组治疗 方 法治疗 冠心 病结 果疗 效对 比
佳时发作 ,心烦 ,容 易发怒 ,舌质 淡 白,苔薄 白。②治疗方法 :川芎
4 . 5 g ,陈皮 ( 醋 炒 )6 g ,香 附4 . 5 g ,柴 胡6 g ,白芍4 . 5 g ,甘草 ( 炙)
1 . 5 g 。加 减 :痛症严 重者 ,加 延胡索 ,加郁金 。频繁 出现暖 气现象患 者 ,加沉 香 ,旋覆花 。偶觉恶心呕 吐甚者 ,加半夏 ,法生姜 。 气 阴两 虚型 。 ①临床 症状 :偶 觉心 胸 烦闷 ,隐隐作 痛 ,全 身无 力 ,心慌气短 ,头晕 目眩 ,失眠多梦 ,舌质淡 红,舌少 ,脉搏 细弱而
【 J ] . 中国现 代医生 , 2 0 1 0 , 1 2 ( 4 ) : 4 6 — 4 7 .
5 O 例冠心病 中医治疗的临床分析
黄 大 道
(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麻布 岗中心卫 生院,广东 河源 5 1 7 3 3 8 )
【 摘 要】 目的 主要 探讨 中医 治疗 冠 心病 的治 疗方 法 以及疗 效 。方 法 选取 2 0 1 1 年 2月至 2 0 1 2 年 2月前 来我 院就诊 的 冠心病 患者 5 0 例 ,随 机将 其 分 为两组 ,每 组 2 5人 ,一 组是 采 用中 医治疗 的 中医治疗 组 ,另一 组是 采 用西 医治疗 的对照 组 ,并对 两组疗 效进 行对 比 。结果 中医
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50例临床分析
![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50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02d82c6294dd88d1d26b9d.png)
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50例临床分析辨证分型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冠心病的主要证候辨证分型,制定4个协定处方治疗冠心病。
现将其中连续治疗一个月以上、临床资料较完整的50例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50例冠心病患者均系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的35岁,最大的73岁,平均54岁。
职业:干部18例,知识分子10例,职员3例,工人14例,家庭妇女5例。
病程最短的5个月,最长的达30年。
2 辨证分型2.1 气虚血瘀型心痛、短气、迫汗、面色咣白,舌质淡或暗、苔白、脉细无力或结代。
治则益气活血通脉。
处方:冠心病1号方,党参15g,黄芪15g,丹参20g,当归15g,葛根20g,生山楂20g,田三七12g,川芎12g,炙甘草6g。
2.2 气滞血瘀型胸闷气短,心悸或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两胁胀痛,心烦不安,舌质有瘀点,或有紫斑,脉弦或涩。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处方:冠心病Ⅱ号方,柴胡12g,枳实12g,当归15g,川芎15g,桃仁各12g,丹参20g,檩香12g,葛根20g,炙甘草6g。
2.3 痰瘀互结型胸闷或胸痛形体肥胖身重乏力,脉滑而实,苔厚腻或垢浊。
治则理脾化痰,通瘀散结。
处方:冠心病Ⅲ号方,半夏12g,枳实12g,竹茹12g,陈皮12g,茯苓20g,白术12g,瓜蒌20g,薤白10g,丹参20g,檀香12g,炙甘草6g。
2.4 阳虚欲脱型心痛短气,大汗出,四肢冷,面色苍白甚至昏厥,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欲绝或结代。
治则回阳救逆固脱。
处方:冠心病Ⅳ号方,附子10g,人参10g,黄芪15g,五味子10g,生龙牡各30g,肉桂6g,田三七12g,炙甘草6g。
兼证加减如心绞痛明显酌加灵脂、蒲黄;高血压明显加牛膝、钩藤、珍珠母;失眠多梦,加枣仁、夜交藤;胸闷加川朴、痰浊壅盛加苏合香、毕拔、沉香,气滞为主可酌加川楝子、元胡、佛手、香附等。
3 疗效观察3.1 诊断、疗效标准3.1.1 诊断标准根据80年代广州会议有关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案例分析——冠心病】王某,男,49岁【...
![【案例分析——冠心病】王某,男,49岁【...](https://img.taocdn.com/s3/m/365cc62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6.png)
【案例分析——冠心病】王某,男,49岁【...
【案例分析——冠心病】
王某,男,49岁
【主诉及病史】胸部闷痛半年。
患者自感心慌心跳、呼吸不利、左侧胸部胀闷作痛,病已半年,
面色不华,夜寐不安,舌淡红、少津,舌边尖、舌下均有瘀点,脉细结代。
【诊断】胸痹(心气虚夹血瘀型)
【辨证分析】患者面色不华,自感心慌心跳、呼吸不利、左侧胸部胀闷作痛、夜寐不安。
其中以心慌、心悸、胸痛为主要症状,结合舌苔、脉象可诊断为心气虚夹血瘀型胸痹。
患者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故发胸痛,呼吸不利;心气不足,故面色不华,心慌,心悸,夜寐不安;舌淡红、少津,舌边尖、舌下均有瘀点,脉细结代均为心气虚夹血瘀之象。
【治法】益气养血,温通脉络,活血化瘀。
【方药】通脉汤合生脉散加味。
黄芪、太子参、麦冬、五味子、制乳香、远志、当归、三七粉、丹参、川郁金、赤芍。
7剂,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药后心慌心跳稍减轻,胸闷伴刺痛发作次数减少,呼吸稍畅,脉舌如前。
原方再进7剂。
随访:继服药4周后,脉结代消失,舌边尖瘀点减少变浅,继投原药以巩固疗效。
随访两年未复发。
【小结】
此案患者因久病气血亏损,阳气不足,血行不利,血络阻滞而见气虚血瘀之证。
《仁斋直指方》云:“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
”“血无气不行,血非气不化。
”故气衰则血少,气滞则血瘀。
临床常伴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头晕目眩等症状。
根据“虚者补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的原则,治疗常以活血化瘀配补气养血温阳之品,药如党参、黄芪、桂枝、首乌、熟地黄等。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f87dc9d5bbfd0a7956734c.png)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
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治疗组(9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以中医辨证分型理论为指导在一般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2 诊断标准及辩证分型冠心病的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国际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并经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心电图等医学检验确证。
中医辨证分型[2]:参照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治疗组分为5型:1.2.1 气滞血瘀型诱因:气郁日久,淤血内滞,脉络不通。
主证:胸痛如刺,或绞痛发作,入夜更甚,甚则胸痛彻背,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涩。
1.2.2 痰浊闭阻型诱因:痰浊盘踞,胸阳失展。
主证: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痰多而黏,舌苔浊腻,脉滑数。
1.2.3 阴寒凝滞型诱因:诸阳受气于胸,而转行于背,致使阴寒内侵,胸阳被遏,阳气不运,气机阻痹。
主证:胸痛彻背,痛不得卧,遇寒痛甚,得暖痛减,胸闷,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脉弦紧。
1.2.4 心肾阳虚型诱因:心阳虚弱,鼓动无力,致使水液无法正常运化。
主证:心悸盗汗,心痛或胸闷阵作,腰酸膝软,畏寒肢冷,耳鸣头晕,舌红或有紫斑,苔白或腻,脉沉细或结代。
1.2.5 气阴两虚型诱因:心脉痹阻日久,渐致气阴虚弱。
主证:心胸疼痛时作,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多梦易惊,舌红、苔薄少津,脉细或结代。
1.3 治疗方法1.3.1 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硝酸酯类、抗凝药、调血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采用卧床静养、吸氧等常规西医治疗。
1.3.2 治疗组依据中医辨证分型,针对加各型患者的病因、症状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治疗。
气滞血瘀型患者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痰浊闭阻型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阴寒凝滞型选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合乌头赤石脂丸加减;心肾阳虚型选用真武汤加味;气阴两虚型选用炙甘草汤合天王补心丸加减或生脉散加减[3]。
辨证治疗冠心病100例疗效分析
![辨证治疗冠心病100例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39d55b77232f60ddcca15e.png)
断 。疼 痛 表 现 为 隐 痛 、 痛 、 痛 , 可 窜 及 肩 背 、 刺 绞 常 前 臂、 胃脘部 。其 中痰瘀交 阻 , 阳不 振有 2 胸 4例 , 阴亏血
瘀2 4例 , 虚血瘀 2 气 0例 , 阳虚血瘀 l 6例 , 心血 瘀 阻 l 6
例。 2 治 疗方 法
加入 5 %葡 萄糖或 生 理盐 水 2 0 l 5 m 中静脉 滴注 。 2 4 气虚 血瘀 : 型病 人 因元 气 不 足 , 力 推 动 血 液 . 该 无 运行 而 发生血 脉瘀 阻 不通 , 除可 见胸 中隐痛 , 闷不舒 胸 外 , 常有 心悸 气 短 、 欲 减 少 、 疲 乏 力 、 还 食 神 自汗 、 面 颜 微浮 、 面色 无 华 、 便 清 长 、 质 暗 、 细 弱 等 脾 气 亏 小 舌 脉 虚、 肾气 不足 的症 状 。治疗 当从 补益 心 气 , 脾化 瘀着 健
维普资讯
光 明 中医 20 年 5月 第 2 第 5期 07 2卷
CG T M Ma 07 V l 25 J M C y20 . o 2 .
・8 ・ 1
学对 糖尿 病 的研究 取 得 了较 大 进 展 , 而 由于 对 糖 尿 然
开 阖失司 , 固摄 无权 , 水谷 精微 直趋 下泄 为 小便 而排 则
燥热 愈盛 , 热 愈盛 阴愈 虚 。病 变与 五脏均 有关 , 主 燥 但
要在肺 、 ( 、 脾 胃) 肾三脏 , 以 肾为重 。 尤
肺之 气 为水 上 之 源 , 布津 液 , 肺受燥 热 所 伤 , 敷 若 则 不 能敷 布 津液 而 直 趋 下 行 , 小 便 频数 量 多 。 胃为 故 水谷之 海 , 为 后天 之本 , 胃引其津 液 。若 脾 胃受 燥 脾 为 热所 伤 , 阴津 不 足则 口渴 多饮 , 胃热腐 熟太过 而 多食 易 机, 脾气 虚不 能运 化 水谷精 微 , 身濡 养不 足则形 体 日 全
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
![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https://img.taocdn.com/s3/m/3cdc7f14c5da50e2524d7f91.png)
米 非 司酮 是炔 酮衍 生 物 ,是孕 激 素拮 抗剂 ,作用 于 子宫 内膜 , 可与 内源性 孕 酮竞 争结 合 受体 ,产 生 较 强的抗 孕 酮作 用 。使 蜕膜 和 绒毛 组织 发生 变性 坏死 ,但 L 降 低 ,黄体 溶 解 ,导致 依赖 于 孕 酮 H
河北 省 泊头 市 医院 ( 6 1 0) 0 25
1 甲氨 蝶呤 ( X) MT
MT 是 目前药 物治 疗 异位 妊娠 的最 常 用药 , X 疗效 比较 肯 定 , 属 抗代谢 类 药物 ,是 一种 叶酸拮 抗 剂 ,对 滋 养 细胞 高度 敏 感 ,能抑 制 滋养 细胞 增生 ,使 胚 胎绒 毛组 织 变性 坏 死 ,导致 胚胎 死 亡 而达 到治 疗 目的 。MT 可全 身 或局 部用 药 ,全 身用 药可 分 单次 和连 续用 药 。 X 11 单次 用药 . 目前 ,多 采用 MT 0m/ 肉注 射 ,也有 采 用 7 一5m/' X5 gm肌 O7 m 的 g 报道 。 12 连续 用药 . ①MT 0 ..m /' 肉注 射或 静脉 注射 共 4次 , MT 后 2 X . 1 m肌 5 0g 用 X 4 小时 加用 亚 叶酸钙 ( F 01 gk ,以减轻 MT 的副反 应 。②MT C ) . m/ g X X 每 次 1—Om肌 肉注 射 或静 脉注射 ,每 日 1 ,45天为 1 程 , 52 g 次 — 疗 可 用 1 个疗程。 - 3
2 米非 司酮
发育 的胚 囊坏 死 。用 法 :米 非司 酮 10m 口服 ,每 日 2 , 0 g 次 4天为 t 疗 程 ,治疗 血 p H G<10U L异位 妊娠 包块 ≤2c 的未破 裂型 异 .V 00 / n r 位 妊娠 。 3 、甲 氨蝶 呤 中药联 合 甲氨 蝶 呤 5 gm 单次 肌 肉注射 后 第 2天 开始 口服 传统 中药 异 0m/ 位 妊娠 方 加 减味 ,主 要成 分 为 :赤芍 、丹参 、桃 仁 、元胡 、三棱 、 莪术 、天 花粉 、 紫草 、蜈 蚣等 ,每 日 1 ,连 服 57天。 中药活 血 剂 — 化瘀 ,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阻止滋养细胞和 胚 胎 的生 长 ,使 异位 妊娠 病 灶加 快坏 死 吸收 ,缩 短疗 程 ,减 轻副 反 应。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临床思路分析50例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临床思路分析50例](https://img.taocdn.com/s3/m/a02e051069dc5022abea0070.png)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26期冠心病极大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是临床上较多见的疾病,危害极大。
该病主要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导致机体血供不足,出现器质性病变,引起心肌功能异常障碍[1]。
因此临床上需要完成的重点课题之一便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从而缓解症状[2]。
为此,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冠心病患者50例,进行中医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冠心病患者50例,获得患者家属同意,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除外肿瘤和沟通存在障碍的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2~71岁;观察组患者年龄45~70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方法:⑴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给予患者硝酸甘油舌下含服,3次/d,1片/次,规格为0.3mg/片;或是给予消心痛治疗。
⑵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①气滞心胸型:主要表现有胸闷胸痛、心绞痛,情志不佳的时候发作频繁,容易发怒,舌苔发白,舌质淡白。
治疗时给予川芎5g,陈皮5g,柴胡5g,香附5g,白芍5g,甘草1g,加减治疗:对于痛症严重的患者,可以适当加入延胡索、郁金,如果有嗳气,可以加入沉香、旋覆花,如果是恶心呕吐严重的患者,可以加入半夏法生姜。
②气阴两虚型:主要的表现有心烦胸闷,隐痛,乏力,心慌气短,失眠,头晕,舌质淡红,脉搏细弱。
治疗主要给予患者黄芩20g,川芎20g,红花5g,麦冬10g,莪术10g,加减治疗,对于有心绞痛或者是胸闷的患冠心病的中医治疗临床思路分析50例张敏652100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第二人民医院,云南宜良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9.26.062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冠心病的中医治疗临床思路。
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冠心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西医治疗为对照组,中医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疗效并分析中医治疗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5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50例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81f88ac168884868762d6d9.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50例疗效观察目的:探讨自拟“葛红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两组均进行西医常规用药治疗,治疗组加服自拟“葛红汤”治疗。
结果: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心电图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加减应用“葛红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标签: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治疗;自拟“葛红汤”方;临床应用笔者遵循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之理论精髓,自拟“葛红汤”方应用于临床对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辨证治疗,并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进行对比研究,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例冠心病心绞痛均选自2004年6月~2009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临床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6.6(35~70)岁;病程在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内科学》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诊断标准,确定中医证型和选择病例。
1.3 病例纳入标准冠心病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以上的稳定性心绞痛,每周发作2次以上的患者。
1.4 病例排除标准排除近6个月内心肌梗死患者,更年期女性,合并严重心律失常、重度心肺功能不全者。
心绞痛分级在Ⅰ~Ⅲ级者。
1.5 治疗方法对照组发作期含服硝酸甘油,缓解期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次,2次/d;辛伐他汀片,10 mg/次,1次/d,20 d为1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葛红汤”治疗,药物组成:丹参30 g、葛根15 g、红花15 g、当归15 g、赤芍15 g、川芎15 g、党参25 g、五味子15 g、麦冬15 g、羌活10 g、菊花15 g、炙甘草5 g,如心脉瘀阻重者加三七10 g、三棱10 g、莪术10 g;气虚者加黄芪30 g、山药15 g;胸阳痹阻加菖蒲15 g、薤白15 g、郁金15 g;痰阻者加半夏15 g、白术20 g、茯苓15 g;阴寒凝滞者加附子5 g。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e8dbf225727a5e9856a61db.png)
两 虚 型 5型 ; ③ 患者 临床 症 状均 表现 为气 短 、 气
促、 胸 闷、 乏 力 以及 心 悸 等 ; ④ 患 者 及 家 属 均 知 情 同
意 此 次研 究 。
表1 两 组 冠 心 病 患 者 一 般 资 料 统 计 结 果 对 比分 析 ( 例 , ±s )
义 县 中医 医 院 内科 8 2例 冠 心 病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给
岁; 病 程 2—1 3年 , 平均病程 ( 6 . 3±1 . 4) 年; 既 往 病
制剂等 , 卧床 静 养 以 及 吸 氧 等 治 疗 。 治 疗 组 患 者 应
用 中西 医结 合 辨 证 分 型 治 疗 , 具 体方 法 : 在 对 照 组 常 规 西 医治 疗 的 基 础 上 , 根 据 中 医 辨 证 分 型 患 者 的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7 . 1 3 . 0 4 8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7 ) . 1 3 . 1 9 4 3 - 0 2
冠心病是 临床 比较多见 且多发 的心 脏病之 一 ,
西医治疗, 治疗组应用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纽治疗总有效率是9 5 . 1 %, 对照组治疗总有
效率是 6 5 . 9 %, 组间临床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 。结论 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 能够获得 良好的临床疗效,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推广。 关键词 : 中西医结合疗法; 辨证分型; 冠心病; 胸痹
型: 发 病 原 因 主 要 是 因 瘀 血 内 滞 以 及 长 期 气 郁 所 致 , 症 状 主要 表 现 为 舌 质 暗 紫 、 胸 刺 痛 以 及 脉 沉 涩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c14328c8d376eeafaa31cc.png)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分析中醫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以探讨其临床实用性。
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观察并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577,P=0.0007);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对照组为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13,P=0.0314)。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良好,并发症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CM differentiation in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in order to explore its clinical applicability. 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2 to Sept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CM treatment programs.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all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7% inthe study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62.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11.5577,P=0.0007).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was 15.3% in the study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33.3%,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4.6313,P=0.0314).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CM differentiation in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good,has less complication,it is reliable for long-term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冠心病也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从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1]。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50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50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a1a72269eae009591bec16.png)
文章编号:WHR201H22077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50例临床分析杨海滨崔龙刘娜马春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来本院治疗的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西药治疗应用在对照组(25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在观察组(25例)中,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对比。
结果:在治疗 总有效率对比中,观察组(96.0%)与对照组(8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C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与维持 时间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与维持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CP< 0.05)。
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促使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增加,对患者的体征与症状可以进行显著改善,在临床 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在临床上冠心病比较常见,且该病的病死率较高,对患 者的生命健康会造成较大的影响[1]。
该病主要症状为压榨 性疼痛,在精神紧张与疲劳的时候会出现闷痛与紧缩性疼 痛,疼痛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在休息后能够自行缓解,但是疼 痛会逐渐蔓延到患者的颈部、手臂、胃部、后背等部位,在发 作时通常会出现眩晕、气促、恶心等症状。
针对该病的治疗, 需要研究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便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2]。
本研究对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来本院治疗的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人院 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25例)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43〜78岁,平均为 (58. 3±3. 2)岁。
病程为1〜9年,平均为(3. 7±0. 2)年。
观 察组(25例)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44〜79岁,平均 为(59. 4±3. 7)岁。
中医辩证佐治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辩证佐治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717a791b307e87100f6960f.png)
中医辩证佐治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6-03-10T15:50:12.3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2期作者:郭炳锋郭丽晔[导读] 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东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建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对冠心病患者施行中医辩证佐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充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东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061000;2 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建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061000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行中医辩证佐治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
方法:选取我单位慢病管理的10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观察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给予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则接受中医辨证佐治,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与评价。
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施行中医辩证佐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充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辩证佐治;临床效果作为临床一项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指的是因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使得血管的管腔出现阻塞或狭窄现象,或是因功能性痉挛使得心肌缺氧等。
冠心病的发病率随着老年人群的增大而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头晕、恶心、呼吸短促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晕厥或休克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1]。
因此,探寻出安全、有效的冠心病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102例冠心病患者为例,通过对其展开中医辩证佐治,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单位进行慢病管理的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的10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
其中,男60例,女42例,年龄段为48-81岁,平均年龄为(60.3±7.1)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50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09-07-23T10:06:51.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4期供稿作者:张艳玲 (黑龙江省宾县中医院黑龙江宾县150400
[导读] 辨证分型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冠心病的主要证候辨证分型,制定4个协定处方治疗冠心病。
【关键词】冠心病
辨证分型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冠心病的主要证候辨证分型,制定4个协定处方治疗冠心病。
现将其中连续治疗一个月以上、临床资料较完整的50例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50例冠心病患者均系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的35岁,最大的73岁,平均54岁。
职业:干部18例,知识分子10例,职员3例,工人14例,家庭妇女5例。
病程最短的5个月,最长的达30年。
2 辨证分型
2.1 气虚血瘀型心痛、短气、迫汗、面色咣白,舌质淡或暗、苔白、脉细无力或结代。
治则益气活血通脉。
处方:冠心病1号方,党参15g,黄芪15g,丹参20g,当归15g,葛根20g,生山楂20g,田三七12g,川芎12g,炙甘草6g。
2.2 气滞血瘀型胸闷气短,心悸或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两胁胀痛,心烦不安,舌质有瘀点,或有紫斑,脉弦或涩。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处方:冠心病Ⅱ号方,柴胡12g,枳实12g,当归15g,川芎15g,桃仁各12g,丹参20g,檩香12g,葛根20g,炙甘草6g。
2.3 痰瘀互结型胸闷或胸痛形体肥胖身重乏力,脉滑而实,苔厚腻或垢浊。
治则理脾化痰,通瘀散结。
处方:冠心病Ⅲ号方,半夏12g,枳实12g,竹茹12g,陈皮12g,茯苓20g,白术12g,瓜蒌20g,薤白10g,丹参20g,檀香12g,炙甘草6g。
2.4 阳虚欲脱型心痛短气,大汗出,四肢冷,面色苍白甚至昏厥,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欲绝或结代。
治则回阳救逆固脱。
处方:冠心病Ⅳ号方,附子10g,人参10g,黄芪15g,五味子10g,生龙牡各30g,肉桂6g,田三七12g,炙甘草6g。
兼证加减如心绞痛明显酌加灵脂、蒲黄;高血压明显加牛膝、钩藤、珍珠母;失眠多梦,加枣仁、夜交藤;胸闷加川朴、痰浊壅盛加苏合香、毕拔、沉香,气滞为主可酌加川楝子、元胡、佛手、香附等。
3 疗效观察
3.1 诊断、疗效标准
3.1.1 诊断标准根据80年代广州会议有关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3.1.2 疗效评定标准心电图疗效标准:经治疗,原异常心电图恢复正常为显效;休息时,心电图ST段下降,经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但示正常为有效;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为无效。
症状疗效标准:治疗后,在日常活动中不出现心绞痛症状为显效;治疗后轻微活动心绞痛不发作,但剧烈活动后可发作为有效;治疗后症状与治疗前基本相同的为无效。
3.2 观察结果 50例冠心病(对少数长期服用硝酸甘油的病情较重患者,在保持原剂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中药治疗观察),用I号方的15例;用Ⅱ号的23例;用Ⅲ号方的9例,用Ⅳ号方的3例,四方合计获心电图显效者(注:50例中,治疗前43例为心电图异常)10例,占23.3%;有效者16例,占37.2%;无效者17例占39.5%。
总有效率60.5%,4方合计获症状显效者13例,占26%;有效者30例,占60%;无效者7例,占14%;总有效率86%。
4 临床体会
冠心病心绞痛应属中医胸痹、心痛证范畴,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就有类似的记载: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有“心痛者,胸中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即叙述了心痛的部位也包括了疼痛的放射方向,它可能是世界医学史上对心绞痛的最早记载;宋《圣济总录》和《类证活人书》中均更为具体指出:“痛在两乳之间,鸠尾之间即膻中也”、“胸膺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背痛”。
膻中相当于胸骨中下段,胸膺则包括了心前区,这一记载与现代医学关于冠心病心绞痛以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最为常见,少数则在胸骨下段甚至上腹部的认识基本一致。
其病因病机,我们认为也多为脏腑虚损,阴阳气血失调外加劳累、精神、气候、饮食等因素影响,导致气滞血瘀,胸阳不振,痰浊内生,使心脉痹阻引起胸痹心痛。
总之,为本虚标实证,本虚以气(阳)虚损为多见,标实以气滞血瘀、痰浊阻络为多见,针对冠心病上述病理变化,我们拟定治疗冠心病四方,因虚实偏重不同,治疗上也各有侧重,或以通为主,或以补为主,或通中寓补,或补中寓通,虚证中以气(阳)虚为主,故补虚以益气温阳为主,实证中以痰浊为主,故通法以除痰通络为主,但无论气(阳)虚,或痰浊内阻均可不同程度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气滞血瘀,故活血化瘀法贯穿治疗过程的始终。
通过临床观察,我们所设治疗冠心病4方虽不及某些芳香走窍药物起效迅速,但是具有攻补兼施,标本兼治的作用,能从根本上起到缓解心绞痛的作用,且能增强体质,改善心气(阳)虚的脉证,久服无伤正之虚,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确实有着较为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