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敬畏之心
常怀敬畏之心
![常怀敬畏之心](https://img.taocdn.com/s3/m/f24277f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b.png)
文学艺术WEN XUE YI SHU常怀敬畏之心吴珊珊上海大学附属中学 (上海市 201907)朱熹曾言:“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敬畏原本是指人们在面对事物时的一种严肃谨慎的态度,但朱子在这里想告诉人们更多的则是在待人接物时,都应该做到常怀敬畏之心。
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就要保持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
在人类一味追求经济发展、没有意识到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候,地球上很多生物都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全球变暖,大片大片的冰川融化,让两极的北极熊、企鹅这些“原住民”们失去了世代繁衍生息的家园,只能在薄薄的冰层上挣扎求存;酸雨的加剧也让城市中原本屹立了百年千年的雕塑被慢慢腐蚀,人类辉煌而不可复制的历史文明最终只留下了千疮百孔的丑陋模样……而这都是人类肆无忌惮、不知对自然保持敬畏的后果。
“敬畏天命,使我们安分”,费孝通先生告诉我们,“安分”并非不发展,而是让人类自知底线,不要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而破坏自然法则,否则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终将成为人类忏悔过去的眼泪。
我们还应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
生与死,生命的永恒和短暂一直是困扰数代人的难题。
每一个人作为生命的个体都是渺小的,人们无法预测生命的终点,却可以决定自己生命的价值和烙印。
不懈的努力就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如今,因为心理压力和一点小事选择了解自己生命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每次这样的新闻报道出现人们都会感到无比惋惜和痛心。
其实无论个人对社会和国家做出的贡献和创造的价值是大是小,作为一个普通人,努力创造自己的价值的时候,就是生命之光闪耀得最绚烂的时候。
敬畏生命,就是让我们能够珍惜当下,抓紧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扎实地走好每一步,这便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不仅要敬畏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对他人生命的敬畏,让我们懂得亲情、友情、以及爱情的难能可贵,享受有亲朋好友和家人陪伴的点滴美好时光。
也正是因为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国家医疗设施不断地改进,完善,只为赶走病魔,让欢声笑语常留在人间;扶贫、慈善政策以及机构的出现,只为帮助有困难的人,将爱心的种子播撒到世界各地,让世间的每个生命都得到尊重、受到敬畏。
2024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3篇)
![2024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9349d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e.png)
2024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朱熹说。
“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这里的“敬”除了“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外,还指做事严肃认真,警惕自己,免犯错误;“畏”除了“担心忧虑”外,还形如“战战兢兢”之态。
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就能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
古人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甚至为所欲为,胆大包天。
有了敬畏之心,就不会忘乎所以无法无天。
所以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格外谦逊,敬畏之心是一个有品味有思想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人是不能没有敬畏之心的,做人应该心怀敬畏才能行有所止。
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敬畏什么呢。
敬畏身份。
身份,是社会赋予某群人____归属感的依据所在。
身为中学生,我们是到学校学习知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不是乡野村夫,市井泼妇。
所以就应该说话文明,行为礼貌。
因为你所有的行为举止,应该符合自己的身份,也应该尊重自己的身份,要有一种生怕因某一次疏忽而____了自己穿着的校服、佩戴的校徽的内心敬畏。
敬畏纪律。
纪律是对人行为的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纪律也是落实各项学习任务的保障,是规范,是秩序,是行为规则。
有些人不遵守纪律,时间长了,个人就变成了老油子,班级也被这些人拖得松松垮垮。
班级没有良好班风,就会败坏一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风气。
所以,身为中学生,要对纪律心存敬畏。
有句古话:“畏法度者最快活”,讲的是怕法、怕纪律就不会逾越法律纪律的红线,才能坦荡快乐地生活。
只要我们把纪律作为言行指南,我们的学习生活就一定会开心愉快。
敬畏时间。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时间都是公平的,一样的二十四小时,一样的每分每秒。
但是,有同学不懂得珍惜时间、敬畏时间,一天的事情,非要三天四天才完成。
学习时间没有真正用在学习上,上课不专心、天马行空,课后又把功课抛在一边,我行我素,时间就这样在他手里一分一秒的过去,学业也在他的手里耽搁,一事无成。
常存慎独之念常怀敬畏之心
![常存慎独之念常怀敬畏之心](https://img.taocdn.com/s3/m/b3cff1d5eff9aef8951e06ce.png)
常存慎独之念常怀敬畏之心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慎独是一种情操、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自律、是一种坦荡。
古往今来,很多仁人志士都把“慎独”看作是自我完备的道德修养。
春秋时,齐国有人在建筑工地上挖到一块精美的宝石,便悄悄将宝石送给京城管建筑的最高官子罕,子罕看着奇光异彩的宝石说:“我以廉洁为宝,假如我接受了这块宝石,我就失去了自己的宝贝了。
”由此可见子罕的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当今的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等也都是“慎独”的典范,他们那种高尚情操和道德境界让亿万人民敬仰,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然而,当今社会不少官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方向,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自我克制,在阴暗角落里胡作非为,大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认为人不知、鬼不觉。
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锒铛入狱,甚至丢掉性命。
究其原因,就是不能够做到“慎独”,吞下自酿的苦果。
敬畏,《菜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
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
”“敬”就是尊重,“畏”就是害怕。
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曾国藩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
只有心存了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政海里、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执着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甚至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
今天我们说敬畏,就是要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组织、敬畏群众。
敬畏之心的名言
![敬畏之心的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e8ded0a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67.png)
敬畏之心的名言1.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曾国藩)人生在世,应该心存敬畏。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归,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反之,若心无敬畏,则行无所止,于是胆大妄为,伤天害理,最终必自取灭亡。
曾国藩一生常怀敬畏之心,心有所向,行有所止,内清外浊,内方外圆,谨言慎行,终成一代名臣。
2.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朱熹)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
《围炉夜话》说: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南宋大学者朱熹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这些都是在告诫人们:人生在世,应当常存敬畏之心。
真正厉害的高手,越做得出色就越要学会谨慎,不能有任何骄傲和自满,甚至打歪主意的想法。
3.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归,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明代方孝孺)有一句话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当你开始对所做的事,存有一丝懈怠的心态时,就没有了立足的资本,自然就容易被打回原形。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生应当有所敬畏,才不会为所欲为。
4.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孔子)知道敬畏,懂得敬畏,是君子的处世之道;唯我独尊,不可一世,是小人的狂妄言行。
只有心存敬畏,才能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执着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5.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围炉夜话》)为人处世,只要处处存有敬意,便能理顺所有头绪。
走得更远的人,都必须要有一颗敬畏心,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免于灾难,才能减少自损的可能性!6.所谓高贵的灵魂,即对自己有敬畏之心。
(尼采)所谓高贵的灵魂,不在于外在的藻饰,而在于内心的坚守,即对自己有敬畏之心。
有了敬畏之心,便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草木之青。
专业人士应常怀敬畏之心
![专业人士应常怀敬畏之心](https://img.taocdn.com/s3/m/36d8220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f.png)
专业人士应常怀敬畏之心引言作为专业人士,我们在工作中应时刻怀有敬畏之心。
这是指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的专业领域是庞大而复杂的,我们需要持续研究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本文将探讨为何专业人士应该怀有敬畏之心,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实践这一理念。
理由一:保持谦虚怀有敬畏之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谦虚的态度。
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是无穷无尽的,而我们个体的知识和能力始终是有限的。
怀有敬畏之心可以提醒我们不要过于自满,时刻保持研究的心态,以免因为自以为是而错过更好的解决方案。
理由二:注重责任专业人士的工作通常影响着他人的生活和利益。
因此,我们应该怀有敬畏之心,意识到我们的工作责任重大。
我们需要始终保持专业道德,尽职尽责地对待工作,以确保我们的行为不会给他人带来不良后果。
实践方法一:持续研究怀有敬畏之心意味着我们要不断追求知识和技能的增长。
我们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和研讨会、阅读专业书籍和资料,与同行们交流等方式来持续研究。
只有保持研究的态度,我们才能紧跟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实践方法二:审慎决策怀有敬畏之心也意味着我们要对自己的决策负责。
在面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时,我们应该谨慎思考,并考虑各种可能的后果。
我们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做出明智的决策,以避免出现不可预料的问题。
结论专业人士应该常怀敬畏之心,因为这有助于保持谦虚、注重责任,并不断提升自己。
通过持续研究和审慎决策,我们可以更好地履行我们的工作职责,为他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以上是本文对专业人士应常怀敬畏之心的讨论,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常怀敬畏之心》课件
![《常怀敬畏之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a64a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5.png)
对自然的敬畏
总结词
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该对自 然保持敬畏之心。
详细描述
我们应该认识到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我们应该尊重 自然规律,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让 自然保持其原始的状态。
对规则和法律的敬畏
总结词
规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石,我们应该对它们 保持敬畏之心。
详细描述
推动道德进步
敬畏之心是社会道德进步的内在动力,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 。
提升人生价值和意义
1 2
实现自我价值
在敬畏之心中,个人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掘 自身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丰富精神世界
怀有敬畏之心使人的内心世界更加充实、美好, 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3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敬畏之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敬畏之心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尊重他人
在与他人交往中要尊重他人的权 利和尊严,不歧视和排斥任何人
。
真诚待人
在社交中要真诚待人,不虚伪和做 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善于倾听
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理 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促进彼此之 间的交流和理解。
在休闲活动中的敬畏之心
尊重自然
在休闲活动中要尊重自然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不破坏和污染环
02
对法律、道德和社会规范的漠视,可能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引
发社会动荡和冲突。
阻碍个人成长和发展
03
缺乏敬畏之心可能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从而阻碍个人成
长和发展。
02
CATALOGUE
如何培养敬畏之心
对生命的敬畏
总结词
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培养敬畏之心的第一步。
常怀敬畏之心演讲稿感恩演讲稿
![常怀敬畏之心演讲稿感恩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da8f392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4.png)
常怀敬畏之心演讲稿感恩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演讲。
今天我要谈的主题是“常怀敬畏之心,感恩”。
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常常会忘记珍惜身边的一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因此,我想借此机会提醒大家,我们应该常怀敬畏之心,时刻感恩。
首先,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
生活中,我们常常在追求个人的欲望和追求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些最基本的东西。
我们以为所有的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从而没有了敬畏之心。
我们对于自然的奇迹、生命的伟大、父母的养育之恩等等,都应该敬畏。
正如孔子所说:“敬事后于人,而道自己也。
”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我们才能够更加谦虚、更加感恩。
其次,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种美德,能够使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和回报。
我们要感恩的事情太多了,首先是感恩家人的养育之恩。
我们从小到大,家人无私的付出成就了我们今天的成就。
而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支持和帮助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此外,我们要感恩老师们的教诲,他们帮助我们开启了知识的大门,给予我们无尽的智慧。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感恩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在我们困难的时候,总有一个温暖的肩膀可以依靠。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的付出和帮助,我们才能够拥有美好的生活。
最后,我们要把敬畏和感恩转化为行动。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感谢,而是要将感激之情化为实际行动。
我们可以通过行动,回报家人的养育之恩,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我们可以通过行动,回报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我们可以通过行动,回报老师的教诲和辛勤的工作,努力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可以通过行动,回报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参与公益活动,回馈社会。
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我们才能真正的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同学们,让我们常怀敬畏之心,感恩生活中的点滴,让我们把感激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回报一切对我们的付出和帮助。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勇敢地走出去,积极地付出,努力地追求梦想。
常怀敬畏之心,严守纪律规矩意识
![常怀敬畏之心,严守纪律规矩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72f2125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9.png)
常怀敬畏之心,严守纪律规矩意识
怀着敬畏之心,严守纪律规矩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这种意识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它提醒我们始终保持正确的行为准则,不轻视规则的重要性。
怀着敬畏之心,我们深知自身的局限性和脆弱性。
我们明白我们的行动对他人和社会可能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们更加慎重地做出决策和行动。
严守纪律规矩意识,则要求我们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无论是在家庭、工作、学校还是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原则,同时也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一个公平、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并实现共同的发展和进步。
怀着敬畏之心,我们能够保持对生活的敬畏和对他人的尊重。
严守纪律规矩意识,则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底线。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建立起一个和谐、法治的社会,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公平的待遇和机会。
让我们一同怀着敬畏之心,严守纪律规矩意识,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
的世界。
常怀敬畏之心的高三作文(精选5篇)
![常怀敬畏之心的高三作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64ebba5f0e7cd185253627.png)
常怀敬畏之心的高三作文(精选5篇)常怀敬畏之心的高三作文(精选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常怀敬畏之心的高三作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常怀敬畏之心的高三作文1我们敬畏生命。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生命又非常脆弱。
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乌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体验到“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顿悟与喜悦。
其实,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悲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我们敬畏规则。
康德说过:“我最敬畏的是两样东西: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生命是脆弱的,更是可贵的,而敬畏规则,遵法行事,才是生命安全的根本保障。
法律也好,道德也好,都是规定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规则无处不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红灯停、绿灯行”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明码实价、信誉至上是企业经营的商业规则,救死扶伤、仁心仁术是医院遵循的职业规则,公正执法、不徇私情是司法机关秉承的法律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
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
我们敬畏自然。
大自然是抚育人类的母亲,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敬畏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把对日月星辰的外在敬畏,转化为对自然的内在敬畏,正视人类自身不过是自然的一种普通生命存在,把自然世界丰富而具体的多种物质存在,当作人类相同的生命体系对待、建立人与万物血脉相通的生命感受。
只有学会了敬畏自然,我们才能博得自己生存的空间。
即使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常怀敬畏之心的高三作文(精彩3篇)
![常怀敬畏之心的高三作文(精彩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c979b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0.png)
常怀敬畏之心的高三作文(精彩3篇)常怀敬畏之心作文篇一我们敬畏生命。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生命又非常脆弱。
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乌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体验到“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顿悟与喜悦。
其实,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悲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我们敬畏规则。
康德说过:“我最敬畏的是两样东西: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生命是脆弱的,更是可贵的,而敬畏规则,遵法行事,才是生命安全的根本保障。
法律也好,道德也好,都是规定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规则无处不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红灯停、绿灯行”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明码实价、信誉至上是企业经营的商业规则,救死扶伤、仁心仁术是医院遵循的职业规则,公正执法、不徇私情是司法机关秉承的法律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
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
我们敬畏自然。
大自然是抚育人类的母亲,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敬畏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把对日月星辰的外在敬畏,转化为对自然的内在敬畏,正视人类自身不过是自然的一种普通生命存在,把自然世界丰富而具体的多种物质存在,当作人类相同的生命体系对待、建立人与万物血脉相通的生命感受。
只有学会了敬畏自然,我们才能博得自己生存的空间。
即使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也要确保大自然的天蓝。
水清,花艳,草绿。
也只有人与自然的相融、和谐,我们才可能生活得更舒适,生存得更美好。
我们敬畏自己。
孔子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意思是,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
常怀自然的敬畏之心作文
![常怀自然的敬畏之心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e2b67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3.png)
常怀自然的敬畏之心作文《常怀敬畏之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人们要对自然存敬畏之心,因为它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大自然是慷慨的,它给予人类取之不尽的食物,饮之不尽的清泉,呼吸不尽的空气。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才是对大自然的尊重,才是对人类自己的珍爱。
人们要对自然存敬畏之心,因为它是我们的精神依托。
它既滋养了人的肉身,也丰盈了人的灵魂。
我们的文学艺术,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画意诗情,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桃源佳境,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塞外风光,我们的文学艺术,无不打上自然的烙印。
我们从自然中获得无尽的美感和启迪,我们也在自然中安放我们的精神家园。
然而,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却在逐渐淡漠。
我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无节制地破坏自然。
我们砍伐森林,污染河流,捕杀动物,导致了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生态失衡。
我们正在遭受自然的无情报复,地震、海啸、飓风、瘟疫频发,这是自然对我们的警告和惩罚。
恩格斯早就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我们不能再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而要对自然常怀敬畏之心。
我们要尊重自然的规律和价值,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修复生态。
我们要尊重自然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向自然学习,与自然合作。
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我们才能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我们才能欣赏到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崇高。
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我们才能享受到自然的恩赐和福祉,体验到自然的智慧和乐趣。
高中国旗下讲话:常怀敬畏之心
![高中国旗下讲话:常怀敬畏之心](https://img.taocdn.com/s3/m/ec7922ba5acfa1c7aa00ccf8.png)
高中国旗下讲话:常怀敬畏之心高中国旗下讲话:常怀敬畏之心提要:同学们,你们是优秀的,你们秉承校训“敦品励学、自强不息”,严谨、善思、厚学,阳光、乐观、进取,你们的表现让你们自己骄傲高中国旗下讲话:常怀敬畏之心同学们、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几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是美籍华人作家、画家刘墉先生的,题目是《恨老师》。
说,刘墉得知女儿抱怨,因为没有得到体育老师的“额外重视”和“特殊待遇”而说出“恨老师”的时候,他向女儿明确指出“别让“恨老师”成为你的借口”。
刘墉写到,“这下子我懂了!你不喜欢老师,是因为老师没给你特殊待遇。
……问题是,老师为什么要对你特别?……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但是那个“得到”应该是“赢得”,而不是莫名其妙地硬要别人对你刮目相看。
……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不是“秀”给老师看的,也不是用来“报答”老师或“报复”老师的……怪不得你恨老师,因为你学不好,所以用恨老师来作借口。
”第二篇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着名学者钱文忠老师的《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说,“教育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凭什么对注定将要接替我们的子孙让步,我想不明白。
……现在,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这当然是可以的和应该的。
那么,惩戒呢?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也不相信。
我们讲跟国际接轨,接轨了吗?我是在欧洲留学的。
大家看看英国的好学校规矩严到什么地步,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
说白了,就是可以适当地揍。
……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墙上经常悬着一把戒尺。
据说,孩子表现不好,按规定打三下。
……必须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
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学。
我们对孩子没有一些控制、抑制、约束,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
常怀敬畏之心作文800字
![常怀敬畏之心作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b052d2389eb172dec63b711.png)
常怀敬畏之心作文800字关于《常怀敬畏之心作文800字》,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孤云出岫,却化作温柔的晚霞,这是云朵对天空的敬畏;傲梅斗雪,却芬芳寒冷的冬日,这是梅对自然的敬畏;旷世巨钻,却匍匐于山脚之下,这是石头对高山的敬畏。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敬畏难以立身,常怀敬畏之心,才能廊然无累,快意人生。
常怀敬畏之心,才能建功立业。
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却听命于宋公明,书写乱世传奇;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奏响激昂乐章,这都是部下对首领的敬畏。
项羽一代枭雄,既有破釜沉舟的壮志凌云,也有奈何虞姬的铁汉柔情,却因自大专权,气走韩信、赶走亚父,失去了部下的敬畏之心,落得乌江自刎的悲壮结局。
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有敬畏之心者忠,失敬畏之心者必败。
常怀敬畏之心,才能领悟高山流水之美。
现代人失掉了对自然的敬畏,自以为登得上珠穆朗玛峰、跨越了时区,就是对时空的掌握。
古人怀着对草木花鸟的敬畏之心,骑着毛驴乐哉悠哉,走过春花秋月,穿过弄堂古巷,吹过黄土飞扬,见过露珠摔出万道金光,听过穿林打叶声,这才是真正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千篇一律的导游讲解带不来小桥流水的诗意,也带不来物事人非的岁月变迁。
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摇身一变成了自然的消费者,失掉了敬畏之心的游客,难略冬雪夏蝉的雅致逸趣。
常怀敬畏之心,才能体味书卷真意。
心浮气躁,既达不到陶潜“心远地自偏”的淡然,更看不清“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胸无敬畏,既听不见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浑呼号,也走不进“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琵琶送行。
古人敬师、畏君、庄己、孝亲,都是对伦理道德的敬畏。
让我们也怀着一颗敬畏古人的心,去体味他们的人生跌宕、际遇起伏。
敬畏既不是畏惧,也不是盲从,所敬畏的是正义凛然,敬畏的是善良真诚。
我们所敬畏的是心中的道德准则,是摇摆不定时敲响的警钟。
敬畏是以人为师、以史为镜、以恶为戒,常怀敬畏之心,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怀敬畏之心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有所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
邓小平同志这段话,说得十分明了,积极透彻,这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谆谆告诫。
畏,就是害怕、有所敬畏。
人要有一点敬畏之心的,如果老子天下第一,什么都不怕,就可能放纵自己,为所欲为,以致犯错误、栽跟头。
有些干部胸中就缺少一个“畏”字。
有的口无遮拦,信口雌黄,什么话都敢说,结果嘴上惹出麻烦:有的行为失范,什么事情都敢做,什么地方都敢去,钟情于声色犬马,结果在美色面前当了俘虏:有的私心过重,欲望过甚,什么好处都想有,什么东西都敢要,结果在物质利诱中败下阵来。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教训很多,足以让我们引以为戒。
敬畏之心,人该有之。
有些干部为什么无所顾忌、缺少敬畏呢?其个中因素颇为复杂,但大抵不外乎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自恃背后有保护伞,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张狂一点,肆意一点,不能拿他怎么样:一种是心存侥幸,总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做得很隐蔽、很巧妙,别人难以发现:还有一种是不注重学习法律知识,法纪意识淡薄,正可谓“无知者无畏“,因为对什么都满不在乎,以致做了违法乱纪的事都不知道。
常怀敬畏之心,首先要畏初始。
唐代柳宗元说过:“君子之惧,惧乎未始”。
意思是说,君子如果有恐惧,应该恐惧在灾祸
发生之前。
一个人犯错误,往往是从一些细小之事开始的,有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有沾小好处就可能贪大便宜,缺口一但打开,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因此,敬畏之心,贵在初始。
我们为官行政一定要慎之以初,严于发端,遇事先要掂量后果,想一想这事该做不该做,尤其是在事关个人名节问题上,务必把握好自己,避免小节不防,大节不保。
其次要畏法规。
一个人如果缺乏对法律的畏惧感,往往意味着对法律的藐视。
有了这种心态,就会放纵自己的行为,最终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畏法度者最快活”,这是古人的至理名言。
我们要随时随地记住:法律就是高压线,任何时候都碰不得。
尤其在当今多样、多元、多变的社会生活面前,各种观念多,各种诱惑也多,只有把党纪国法内化为自觉行动、处处严格法律、严守法规,才能真正经受住各种考验。
再次要畏欲感。
人有七情六欲,关键是“欲”要正当、要有度。
“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知足”,纵欲之时就是“咎”、“祸”来临之际。
现实中不难见到,有一些落马贪官自毁前程,成了阶下囚,甚至走上不归路,大都是私欲膨胀、物欲诱惑的结果。
是人都难免有功利之欲,完全做到清新寡欲,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抑制自己不应有的私欲,常除非分之想,常思贪欲之害。
古话说:“善泳者溺,善攀者坠”。
何故?盖因为自以为能而有恃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