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典籍看古代潮州菜及其调料文化
关于潮汕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关于潮汕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品茶是潮汕地区很知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地区,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下面是我细心为你整理的潮汕茶文化的开展历史,一起来看看。
潮汕茶文化的开展历史潮州地方在元朝以前虽然已经是“稻再熟而蚕五收”,可是好像还没有种茶。
《永乐大典》之五千三百四十三卷,是此时此刻我们能看到最早的《潮州志》,在它“课税”一项内曾引用了《三阳图志》(三阳即是海阳今之潮安、潮阳、揭阳)。
《三阳志》及《三阳图志》于今已不行复见,但几经浩劫之后仅存很少的《永乐大典》中却刚好有一部《潮州志》在,而其中又引用《三阳志》等的原文,弥足宝贵。
从原文看来,《三阳志》是元朝时有关这三县的地方志。
说中到:“茶课自大禹别九州之产以作贡,而未闻贡茶,下逮汉、魏、晋、梁皆不及此,至李唐时如赵赞滂、王楼、王涯之徒始创茶之制,宋朝又有榷务交引三分税之法,而茶之赋始繁矣。
产茶之地,出税固宜。
无茶之地,何缘纳税?潮之为郡,无采茶之户,无贩茶之商,其课钞,每责于办盐主首而代纳焉。
有司万一知此,能不思所以革其弊乎?”这证明在元时,潮州地方还没有种茶的。
没有种茶倒没关系,因为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叶并不产自潮州。
可是“无贩茶之商”,这倒就麻烦了,假如《三阳志》所记属实,唯恐元朝时潮州还没有“工夫茶”这一享受呢。
这就不能不说是一件奇事了,到清代以后,潮州人之好茶,潮州“工夫茶”之出名,潮州人做茶叶生意之多,已经是众所周知了,清代的《潮嘉风月记》就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及瓷盘各一,唯杯之数那么视客之多寡,先将泉水贮罐,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后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艳”。
“投闽茶于壶内冲之”,到此时此刻也是如此。
工夫茶用的是铁观音,这是全国仅在福建才有的名茶。
自然,此时此刻潮州地方是产茶的,潮安凤凰山(过去属饶平)的“单从奇种”简名曰“凤凰茶”,就是闻名海内外,在今日国产的特级茶叶中数一数二,但惋惜产量不多,或许是“物以稀为贵”,因此它的价格也是国产茶叶中最名贵的。
潮汕菜的历史渊源
潮汕菜的历史渊源潮汕菜是中国传统菜系之一,起源于中国广东省潮汕地区,是中国美食文化的瑰宝之一。
潮汕菜追溯到唐朝时期,已有千年的历史,经过时代演变和文化融合,成为了如今广受欢迎的一种独特菜系。
一、潮汕菜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潮汕地区位于广东南部,包括潮州、汕头、揭阳等市。
潮汕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理环境适宜农田和水产养殖,为潮汕菜提供了丰富的食材资源。
此外,潮汕地区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吸引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和融合,这也为潮汕菜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潮汕菜的特色和烹饪方法1. 清淡鲜美:潮汕菜注重保留食材本身的鲜美和原汁原味,注重清淡、不偏腻的口味,追求素雅和纯净。
2. 精美细腻:潮汕菜注重刀工技巧和火候掌握,烹调过程中凸显菜品的纹理和质感,使得菜肴具有精细而艺术的特色。
3. 海派独特:由于潮汕地理位置的优势,海鲜成为了潮汕菜的重要食材之一,潮汕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调味方法,使海鲜菜肴鲜嫩可口。
4. 善于利用: 潮汕菜烹调方法多样,例如蒸、炒、煎、烧等,搭配丰富多样的食材,善于利用食材,追求菜品的最佳味道。
三、潮汕菜的代表菜品潮汕菜以其精致的工艺和独特的口味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潮汕菜品:1. 潮汕卤水:“卤水”是潮汕菜特色烹调方法之一,通过将食材放入经过多种配料熬制的卤汁中,达到入味的效果。
潮汕卤水包括潮汕卤水拼盘、卤鹅、卤味等,以其独特的调味和鲜美的口感而受到广泛喜爱。
2. 潮汕牛肉丸:潮汕牛肉丸有着细腻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制作工艺繁琐,常常使用绞肉为主要原料,再加入大量调料和配料,制作而成的牛肉丸外皮润滑,口感鲜美。
3. 潮汕文昌鸭:潮汕文昌鸭是潮汕地区著名的传统名菜,选用优质的鸭,将传统的烹制方式与现代创新相结合,色香味俱佳,柔嫩多汁。
四、潮汕菜的影响和传承潮汕菜除了深受当地人民的钟爱,还在海外华人社区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潮汕菜的烹饪技艺也逐渐传承和发展,潮汕菜馆在国内外开设,为更多人提供正宗的潮汕美食体验。
千年潮州的味道 打开中国古代文化冷冻库
潮州将传统文化“冻”在哪儿?寻常百姓家中的一碟潮州菜,亲朋好友相聚聊天时喝上的那盅茶,世代相承、充满温情的民间习俗……走入潮人的生活,才能更好地领略这一丝古韵。
千年潮州的味道文 肖岳山 图 李艺爽 DINOSHEN 姚双园 林文强 城市穿梭客 深圳点石文化传媒Food, Kungfu Tea and Other Local Culture打开中国古代文化冷冻库Chaozhou古时,潮州交通不便,与内地处于近乎隔绝的状态。
因此先民们从北方迁移带来的中原习俗和文化,很少受到朝代更迭的冲击,被较好地保留了下来,甚至有学者称这片土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冷冻库”。
潮州味道流传得低调质朴,当地人逐浪而生、靠海而食,总与海鲜河鲜为伴,以食材本味为至味,从汉唐“吃”到了今天。
吃完饭,潮州人相聚,喝工夫茶,操着乡音从“家”字谈开:哪家正张罗着孩子“出花园”,哪家又要去凑“游神赛会”的热闹……跟着他们走入乡里,一听潮剧、英歌,都高奏着唐宋之音。
没错,这些点滴细节就是“冻”在潮州的古“味”。
说不完的潮州菜品不尽的工夫茶潮州菜有极久远的渊源,上溯汉唐,受中原烹饪影响迅速发展。
唐代韩愈在潮州时,对潮菜赞叹不已,谓之“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
韩愈若能穿越时光而来,一定想不到千年之后的潮州菜已从市井走向厅堂,成为中国的高档菜系。
明末清初,潮州菜日臻鼎盛,城内名店林立、名师辈出、名菜纷呈。
时至今日,潮州菜已成为极具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中华名菜。
很多人对潮州菜的初始印象来自潮州“打冷”——一种以熟制凉菜为主的大排档饮食。
它走的平民路线与高档酒楼里精细昂贵的潮州菜十分不同,这也是它倍受喜爱的原因之一。
“打冷”的“打”实为“吃”,由来极古:在宋元小说里常有“打尖”或“打店”的说法,是指在旅途中到餐馆去吃饭,如果光顾的是潮州大排档,便是“打冷”。
“打冷”上菜以一个“快”字著称,最常见的菜式便是各类“鱼饭”。
鲜鱼用盐水煮熟,略微卤一下,再摆好盘、冻起来,吃时蘸豆瓣酱。
源远流长的古代调味品(二)
源远流长的古代调味品(二)作者:杨峰来源:《烹调知识》 2020年第12期杨峰/文糖,最美的“甜味”先秦时,人们已认识味道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周礼·天官》中“疡医”条记载:“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
”甜味,古时称甘。
古人使用最早的甜味调料有饴、蜜、蔗浆等,认为“甜味”最美。
饴,即麦芽糖,殷商时已出现,到西周时已是常见调味品和食品。
《诗经·大雅·緜》篇中说:“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翻译成白话文是,周原土地真肥沃,苦菜甜如麦芽糖。
到春秋时,比饴更甜的蜂蜜使用增多。
与此同时,甘蔗浆,带有甜味的枣、栗等果实也用于烹饪。
秦汉时,人们已懂得将蔗汁加工成固体糖块。
到宋代时,已能生产出质量上乘的红糖、白糖、冰糖。
烹饪鱼、肉等菜肴时用甜味调料,能除臭解腥、解油腻,能缓和辛辣味所引起的刺激,增加咸味的鲜醇,行话称之为“提鲜”。
并有开胃爽口,增强食欲,帮助肠胃消化的功能。
另外,烹制食品,如烤肉时涂上糖,可使外表变成诱人的焦黄色。
饮酒时适量掺蜂蜜喝,可让酒味更醇美。
白糖(甘蔗的茎汁提炼而成的为白砂糖,用甜菜根等提炼而成的为绵白糖),味甘性平,润肺生津,补中益气,清热燥湿,化痰止咳,解毒醒酒,降浊怡神;可用于治疗中虚脘痛、脾虚泄泻、肺燥咳嗽、口干燥渴以及脚气、疥疮、盐卤中毒、阴囊湿疹等病症。
此外,白糖有抑菌防腐的作用。
红糖,是指带蜜的甘蔗成品糖,营养成分比白砂糖高很多,含有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氨基酸、葡萄糖、钙以及铁、锌、锰、铬等微量元素。
红糖味甘性温,入脾经,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瘀。
适用于贫血、女子痛经、产后恶露不尽、胃脘凉痛等症。
冰糖味甘、性平,入肺、脾经;生津润肺、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利咽降浊,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肺燥咳嗽、哮喘、口干烦渴、咽喉肿痛等症。
适量食用糖类甜食品,可给体内提供热能,但多食会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若是经常爱吃甜食,不利于健康。
潮汕文化的历史、传统与特色
潮汕文化的历史、传统与特色摘要:潮汕文化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之一,代表了广东省潮汕地区的历史、传统和特色。
本文将介绍潮汕文化的历史背景、传统特点以及其在饮食、音乐和民间艺术方面的重要影响,以深入了解这个富有活力的文化。
1. 引言潮汕文化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使其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
本文将深入探讨潮汕文化的历史、传统和特色。
2. 潮汕文化的历史潮汕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潮汕地区的兴起和发展。
在历史长河中,潮汕地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融合了汉族文化和当地地域特色。
潮汕地区曾是海上贸易重要枢纽,这促进了文化和商业的交流,对潮汕文化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潮汕文化的传统特点潮汕文化以其独特的传统特点而著称。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传统特点:•饮食文化:潮汕地区以其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而闻名。
潮汕菜以其精致的烹饪工艺和独特的口味风格受到赞誉,如潮汕火锅和客家菜等。
•音乐与歌仔戏:潮汕地区有着独特的音乐传统,尤以潮汕音乐和潮剧(歌仔戏)为代表。
这些音乐形式在宗教仪式、节庆和文化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木偶戏与皮影戏:潮汕地区的木偶戏和皮影戏是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其精湛的表演技艺和生动的艺术形象吸引了众多观众。
4. 潮汕文化的饮食、音乐与民间艺术潮汕文化在饮食、音乐和民间艺术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饮食文化:潮汕菜在中国菜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口味风格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喜爱。
潮汕火锅的特色食材和汤底成为美食文化的亮点之一。
•音乐与歌仔戏:潮汕音乐和潮剧在地方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其表演形式和音乐曲调体现了潮汕人民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木偶戏与皮影戏:潮汕的木偶戏和皮影戏展示了当地人民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为潮汕文化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5. 潮汕文化的经济贡献潮汕地区以其发达的经济和商业活动而闻名。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经济贡献:•商业传统:潮汕地区的商业传统悠久,历史上曾是海上贸易的重要枢纽之一。
2021潮汕饮食文化论文(专业推荐范例4篇)范文3
2021潮汕饮食文化论文(专业推荐范例4篇)范文 潮汕美食,它是植根于潮汕大众饮食而形成的高品位美食;它是潮汕文化的一部分,是潮汕文化的一种物化;它符合世界饮食发展的大潮流.下面是搜素整理的潮汕饮食文化论文4篇,供大家学习借鉴。
潮汕饮食文化论文第一篇:潮汕传统饮食的文化审视 摘要:本文从饮食作为一种媒介、饮食文化作为一种传播的仪式观的研究视角入手,探讨潮汕饮食文化的文化记忆、文化审视, 指出饮食文化是潮汕文化的传播仪式符号体系, 为潮汕人提供着一种味觉的族群的身份认同。
同时通过访谈与问卷, 探讨潮汕饮食文化的传播困境, 指出潮汕饮食文化存在受众妥协性接受与文化多元融合的趋势, 但也存在塑造品牌意识薄弱的缺陷。
作为海丝文化重要发源地的潮州应当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讲好潮汕饮食文化故事, 塑造潮汕饮食文化品牌, 传播潮汕文化。
关键词:饮食文化;潮汕区域文化; 仪式观; 文化记忆; TheCulture, Ritual and Communication of Chaoshan Food HongYi School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Thisarticle st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od as a medium and food culture as a communicative ritual view, discusses the cultural memory and cultural examination of Chaoshan food culture, and points out that food culture is the ritual symbol system of Chaoshan culture, providing Chaoshan people with an identity that extents from taste to ethnicity. In the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about the predicament of the Chaoshan food culture,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Chaoshan food culture has the tendency of audience acceptance and cultural diversity, but there are also defects in brand shaping awareness.Chaozhou, the important birthplace of the Haisi culture, should tell an impressive brand story of Chaoshan food in the context of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policy and create a cultural brand for Chaoshan food, which is a key element for spreading Chaoshan culture. 每个文化群体都有基于“共享的一系列食品协议、用途、交流和行为”的独特而可辨认的美食,这些美食可以用来定义国家和该国的小群体 (Belasco, 2008年) 。
潮汕饮食及美食特色
潮汕饮食及美食特色海鲜粥盛唐之后,受中原烹饪技艺的影响,发展很快。
唐代韩愈临潮时,对潮菜美味赞叹说:“……章举马甲柱,所以怪目呈。
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
至明末清初,潮州菜进入鼎盛时期,潮州城内名店林立,名师辈出,名菜纷呈。
近代,由于潮籍海外华侨的往来,潮州菜博采海内外名食之精华,菜式更加丰富多彩,质量精益求精。
时至今日,潮州菜已经发展成为独具岭南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我国名菜之一。
潮汕饮食-特点及其成因潮州菜作为潮汕文化的一个部分,它的特点的形成,同样是离不开潮人赖以生存的地理自然环境、人文风俗、及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
下面我们以这些方面为出发点,从五个方面来论述潮州菜的特点。
一、擅长烹制海鲜海鲜粥擅长烹制海鲜,可以说是潮汕菜最为突出的特点。
用料广博,是中国菜很多菜系都共同具有的特色,然而在众多的烹调原料中,特别突出擅长烹制海鲜的,恐怕只有潮州菜了。
潮州菜擅长烹制海鲜,首先是因为潮汕地区盛产海鲜。
潮汕地区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东端至饶平县东界镇上东乡,与福建省诏安县交界;西端至海丰县,这条海岸线曲折蜿蜒,共长三百多公里,而且这条海岸线沿海布满岛屿、丛礁。
潮汕平原所面对的滔滔大海,是丰富的海产品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源泉。
潮汕地区盛产海鲜,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一人类生存规律的支配下,潮汕在很古远的年代,便有了喜食海鲜的习惯。
潮汕人喜食海鲜的习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潮州饮食文化的特色,当潮州菜得到形成、发展的时候,这种特色自然也就成为潮州菜的一大突出特点。
潮州菜擅长烹制海鲜的特点,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是海鲜类菜肴,在潮州菜中占有很大比例。
现代著名潮菜大师朱彪初编著的《潮州菜谱》,共收集传统潮州菜133款,其中海鲜尖菜肴便占42款,而且还不包括淡水鱼类,共占32%。
潮菜擅长烹制海鲜体现在第二方面,便是潮州菜烹制海鲜的烹调技艺多样且精细。
潮州菜常见的烹制方法有十余种之多,而其中大部分都可被潮菜厨师用以烹制海鲜菜肴,诸如:炸、炊、煸、煎、泡、焯、炒、炖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潮菜厨师在烹制海鲜时,能根据不同的海鲜的不同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烹调方法,使烹制出来的菜肴,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原料的特色。
古人做菜时的调料从何而来?扒扒古代的调味品演变史
古人做菜时的调料从何而来?扒扒古代的调味品演变史中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
在这片华夏大地上,吃,总是排在第一位的大事,来不得半点儿马虎。
古往今来,人们对吃的要求,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除了要吃饱,还要吃好。
只见炊烟起,火正旺。
刀起刀落,内功尽显。
色,香,味,俱全,才能算一顿满意的饭食。
大多数美食,少了调料,就像少了灵魂。
我们调料大家族,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上,通过自身的努力,书写出了不一样的故事。
01 调味概念的形成古人有关调味的讨论,在三千多年前就有记载了。
翻开古籍,发现“调味”,总是与“和”这个语汇一起出现,比如枚乘的《七发》里就说:“伊尹煎熬,易牙调和。
”这里面提到了一个人,叫伊尹。
这个人可不得了,是商朝初期的大臣,也是厨子们的祖师爷,人称烹饪之圣。
他是古代一名非常出色的食品研究专家,擅长烹饪还有调味。
在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着一个故事,说伊尹非常想接近成汤,帮助他成就大业,却苦于没有门路。
后来成汤娶了有莘氏的女儿,伊尹作为陪嫁佣人,顺利成为了成汤的奴隶,在厨房里帮忙。
有一天,他背着一个砧板和一口大锅来见成汤,还呈上了提前做好的一份天鹅羹,结果大受欢迎。
见成汤享用美味很高兴,伊尹趁热打铁,借烹饪的事情讲了一大通治国的道理,说治理国家和做菜一样,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
成汤听完惊讶地发现,这个厨子很不简单,就解除了伊尹的奴隶身份,封他为宰相。
厨子一跃成为了宰相,原来的业务能力就丢弃了吗?并没有。
在《吕氏春秋·本味篇》里,记载了伊尹有关调味的论断。
伊尹认为,烹调首先要认识原料的天然属性,水产动物、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是美味的主要来源;烹饪的火候要适度,要注意鼎中的变化;最后的美味应该达到这样的要求:“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这样一系列理论成果,使得伊尹成为了中国调味的创始人,《吕氏春秋·本味篇》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篇烹饪理论名著。
浅谈潮汕传统文化
浅谈潮汕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
《周易》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
文化影响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
文化之于生活,文化之于教化。
传统文化是祖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粮食,或有百年、或有千年,浑厚而独特,源远而流长。
潮汕,位于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中心,三面背山,一面向海,地处独特,自唐以来,英才辈出、人文厚重,宋“前七贤”明“后八俊”,也因此潮汕被称为“海滨邹鲁”。
最具代表潮汕传统文化莫过于潮汕话与潮汕功夫茶。
潮汕话是中国最古老最变化多端的语言,也是当今保存古汉语最多最特殊的方言,是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也是广东三大语种之一。
潮汕话初始于秦、汉时期,成型于唐、宋,到了明末清初,逐渐形成独立的语言体系。
有人说这是一种没有文字的语言,神奇而有奇妙,可谓唐音古韵千年不易。
俗话说“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潮汕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如泰国、新加坡、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以及远至欧洲北美洲等地,正所谓“本地一个潮汕,海外一潮汕,海内又一潮汕”。
潮汕话就是潮汕人的“母语”,维系感情的纽带,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
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胶地人”(自己人)。
潮汕话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继承与传承了潮汕地区千年的传统文化,祖祖辈辈薪火相传,缔造了独具一方的潮汕风情。
如潮乐、潮剧。
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有“南国奇葩”的美誉。
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戏曲,潮剧用潮汕话来演绎。
其实它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足以体现一方水土民风的潮汕传统文化。
潮汕话对“海内的潮汕”与“海外的潮汕”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对内,潮汕话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一种文化。
对外,潮汕话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的见证。
它维系了一股“同心同德同乡人”的情感,正如这情感的纽带凝聚了海外的潮汕人,这是一种“同乡”而又犹如亲人般的情怀。
潮汕菜简史
潮汕菜简史:与广府菜齐名,精致的潮汕菜何以享誉海内外?本期导读:说到粤菜,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是“四大菜系”之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时候接触到的其实都是狭义的粤菜,也就是广府菜。
殊不知,广义上的粤菜其实除了广府菜,还包含着客家菜以及潮汕菜。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同样与广府菜那般富有名气的潮汕菜,一起走进璀璨的潮汕饮食文明。
潮汕人的来源以及潮汕文化的形成任何一个菜系的背后,都会有一个特定的人群在传承。
毫无疑问,潮汕菜的背后,是一群潮汕人在不断努力传承与发扬。
因此,在了解潮汕饮食文明之前,我们需要先探究一下潮汕人的来源。
我们所说的潮汕人,在旧时一般称为“潮州民系”,其主要是由外来移民和本地土著相互融合而发展形成的。
据史料记载,早在数千年前,潮汕地区就已经有土著居民生活的迹象,而大量移民入潮,却是宋元年间发生的事。
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如今的潮汕人主要聚居在广东地区的潮州、汕头、揭阳、汕尾等地。
我们不去过多考究潮汕人的迁徙,但有几个时间节点,我们可以了解到潮汕人背后的文化交融,当然,这必然包括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饮食文化。
潮汕地区与闽南平壤相接,两地没有山川阻碍,交流频繁且方便,也间接导致两地文化趋于统一性,很长一段时间,潮汕文化仍旧以闽越文化为主。
先秦时期,有少量中原移民迁入潮汕地区,此时的潮汕文化开始吸收中原文化。
东晋之后,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潮汕地区的文化逐渐形成了富有潮州特色的汉文化。
宋元以后,大量福建移民的涌入,让潮汕文化愈加明显地被赋予了闽南特色,由此以后,潮汕文化也发展成为有闽南特征的汉文化。
潮汕菜的历史潮汕文化的形成,也促进了潮汕菜的诞生。
一个群体的口味习惯,会在其菜系中较为集中地体现。
接下来我们深入研究一下潮汕菜的历史,以便更好地去理解潮汕人的饮食文化。
潮汕菜是广东三大菜系之一,其在海内外的名气几乎可与广府菜齐名。
作为潮汕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潮汕菜,其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甚至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
关于潮汕风俗文化方面的书籍
关于潮汕风俗文化方面的书籍潮汕地区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这个地区的风俗文化丰富多彩,令人瞩目。
对于一些想要了解潮汕地区文化和历史的人来说,了解潮汕风俗文化方面的书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本文将推荐一些关于潮汕风俗文化方面的书籍,让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潮汕文化。
1.《潮汕文化史》《潮汕文化史》这本书可以说是潮汕文化方面的“百科全书”,涵盖了潮汕历史、文化、民俗、语言等方面的内容。
全书共分上下两册,由潮汕大学历史系编撰。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潮汕地区的历史,包括汉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化生活以及现代潮汕的社会文化生活。
同时,本书还介绍了潮汕方言和潮汕人的习惯和民俗等。
2.《潮汕名人故事》《潮汕名人故事》这本书是由潮汕地区学者刘沪录所著。
本书主要是介绍潮汕地区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如清代的黄宗羲、钱钟书等,以及潮汕地区的名人故事。
书中内容有趣生动,给读者带来了很多有趣的信息。
3.《潮汕的饮食文化》潮汕地区的饮食文化非常有名,丰富多彩。
《潮汕的饮食文化》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潮汕地区的传统饮食文化,包括各种传统小吃和名菜。
书中还介绍了潮汕饮食文化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了解潮汕饮食文化的必读之作。
4.《潮阳文化散步》《潮阳文化散步》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潮阳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名胜古迹、民俗文化等。
本书为游客提供了很好的旅游指南,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潮阳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5.《潮汕夜话》《潮汕夜话》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一些潮汕地区的传说和神话故事。
书中介绍了许多的神话传说,如潮汕八仙过海、观潮等。
本书为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体验,让人更好地了解潮汕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总之,以上推荐的几本书籍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文化。
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关于潮汕文化方面的书籍出版,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潮汕的独特风貌。
潮汕传统文化
潮汕传统文化潮汕传统文化概述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无疑就有潮汕文化的存在。
潮汕文化历史悠久、起源于潮汕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创新于现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有自己的潮汕方言、潮剧、潮乐、潮菜、工夫茶、潮汕工艺、潮汕民俗等特色。
潮汕文化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古今中外生活在潮汕大地的子民,都深受它的陶冶。
每个潮人的身上,不管是思想、语言、或者行动,无时无处不表现着潮汕文化的特征及其影响。
潮汕工艺潮汕地区的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如花似锦,驰名中外。
早在新石器时代,潮汕就已经有了石器和陶器的生产工艺,到了东周时期,潮汕的陶瓷造型和施釉工艺,玉器、木器、青铜器工艺,已具有广东先进水平。
东晋时期,青瓷、铜铁冶铸工艺,特别是金银饰品工艺,已形成较强的地方特色。
宋元两代,玉石木雕刻、陶瓷生产规模很大,而且出了不少珍品,产品种类,技艺水平,受到中外人士的青睐,出口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明清是潮汕工艺美术的鼎盛时期,大批工艺美术精品遗存于世,潮汕开元寺大殿龛桌和圆雕《金千佛塔》以及玉雕产品鼻烟壶、玉印、头插、怀古、如意等,令人拍案叫绝。
潮汕民间的花灯、嵌瓷、香包、泥塑、剪纸、首饰等,都富有地方特色,驰名中处,成为官民人等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和时节应用品。
潮汕工艺美术经过千百年的精炼,融汇中外,推陈出新,自成流派,形成鲜明、浓郁的地方艺术风格。
中国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有精辟的论述。
潮汕工艺既有中原文化的承传性、原发性,又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潮汕工艺品是潮汕人民为了满足自己生产、生活的需要,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就地取材制作出来,常常表现出它的独创性,令人拍案叫绝。
潮剧潮乐潮剧由南戏演变而来,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潮剧。
潮剧是潮汕的地方戏,也是广东三大地方剧种之一,全国十大剧种之一,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潮剧也被称之中国艺苑奇葩,获得海内外广泛的好评。
其突出特点是:优美抒情,潮汕味浓,有大批优秀剧目,独特表演艺术和著名演员,雅俗共赏,深受群众喜爱,有多部潮剧拍成电影传遍国内海外,潮剧团也多次赴国内各地和海外演出,尤其是丑戏的表演艺术更是脍炙人口。
潮汕地区的人文历史简介
潮汕地区的人文历史简介潮汕地区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历史悠久,文化独特。
本文将从古代起源、世代传承、人文风貌等方面,简要介绍潮汕地区的人文历史。
一、古代起源潮汕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前后的秦朝时期。
在漫长的历史中,潮汕地区相继归属于诸多王朝,如东汉时期的东莞县,宋代的潮阳路等。
这些王朝的兴衰更迭,为潮汕地区的人文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世代传承潮汕地区的人文风貌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
其中,潮汕方言是地区的一大特色,受到了外来语言的影响,独具一格。
此外,潮汕地区的饮食文化也非常有特色,如潮汕牛肉、手打鱼丸汤等,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而闻名于世。
在潮汕地区的传统音乐方面,潮剧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潮剧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戏剧性的剧情,吸引了无数观众。
此外,潮汕地区还有众多的民间艺术形式,如木偶戏、皮影戏等,这些艺术形式通过世代传承,保留了潮汕独特的文化特色。
三、人文风貌潮汕地区的人文风貌多元而独特。
其中,宗族关系在潮汕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潮汕地区的人们非常重视家族、宗族的荣誉感和凝聚力,传统的宗族祭祀活动是人们亲近祖先、加强家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同时,潮汕地区还崇尚孝道,尊敬长辈是地区人民的传统美德之一。
潮汕地区的建筑风格也有其独特之处。
潮汕传统建筑注重对自然环境的融合与尊重,建筑材料多采用木质或砖瓦,建筑形式多以庭院为中心,古朴而精致。
这种传统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迷人的人文景观。
四、当代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潮汕地区的人文历史也在不断演变。
如今,潮汕地区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潮汕地区继承与传承传统文化这一重要使命并没有改变,人们依然保留着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并将其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总结起来,潮汕地区作为中国广东省的一个重要文化区域,在古代起源、世代传承、人文风貌等方面都具备了独特的特色。
潮汕文化的八大特色
潮汕文化的八大特色展开全文潮汕人都应该知道的——潮汕文化的八大特色2019-05-19 21:17 来源:金浦商会联盟中华文化包括中华各民族、各民系、各地区、各种专题的文化,潮汕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潮汕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色,弘扬潮汕文化的优良传统,对于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潮语讲古潮语“讲古”,是以潮汕方言讲故事,形式与北方评书基本相同,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娱活动,既有群众自发聚集在一起讲的,也有专门请讲古为业的民间艺人讲。
潮汕以前没有像北方一样的专门说书场,故讲古艺人便利用宫庙、公园、广场等人多的公共场所开讲。
解放前,汕头的福合埕、潮州的开元寺、揭阳的城隍庙等地都设有讲古摊,日夜开讲。
讲古艺人多为谋生计的穷困文人或败落子弟,每讲到一个段落至精彩处,便停下来向听众收赏钱。
听众多为老年人、体力劳动者和小贩。
听说书的人,坐其椅子的就必须给钱,但多少不限。
若站着听的人,就不必给钱,说书人对此等听众也很欢迎,因为热闹更易于吸引人。
说书的传统书目多为长篇章回小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长枪袍带书,如《三国演义》、《精忠说岳》等。
二、短打公案书,如《水浒传》、《包公案》等。
三、神怪书,如《西游记》、《济公传》等。
四、谈狐说鬼书,如《聊斋》等。
20世纪30年代的潮州还掺入一些武侠小说,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而在潮汕农村,群众自发地多聚集在田间、桥上、树下等地,听者也多为男人,因为女人较喜欢听潮州歌册。
2潮汕工艺潮汕木雕是工艺美术的佼佼者,说来有趣,在卷帙浩瀚的《辞海》中,要查出“木雕”一词,必须贯以“潮”字方可查到。
“潮汕木雕”成为专有名词,可见其艺术性之强、影响面之广。
潮汕木雕在唐宋时已初具规模,至明清而日臻完美,如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潮汕木雕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其形式有圆雕、沉雕、浮雕、多层次的镂空雕,而外形色彩上,可分为黑漆装金、五彩装金、本色素雕三类。
在应用上则大致分为建筑装饰、家具装饰、神器装饰和案头陈设等四类。
调味料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调味料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调料”,在这颗星球上无论任何珍馐美味都离不开的东西。
想要将一种种食材变得美味,“调料”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
西方的正餐往往尽是满目琳琅的一桌调味品,从植物做成的酱汁到粉末,各类乳制品自行切割与食材进行搭配。
看似高端,实则骨子中还透着些许野蛮。
而中国菜,往往一盘盘的上桌,只需执箸便可享受美味,而调料的滋味已经完全融进了菜里。
那些厨房内的瓶瓶罐罐可以说是中国菜的“血液”,没有它们,食材终究只是装在盘中的一块肉或几片菜罢了。
盐丨梅丨酒:三味续千年传为商王武丁作的《商书》佚文《说命》(公元前1600年)三篇,下篇有“若作酒醴,尔惟麹糵;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注渭:“酒醴须麹糵以成,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先秦文献有云:“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
”其实上面两段看似晦涩的文字主要记录了古人的一些烹调方法,而这些烹调方法中都运用到了盐、梅、酒。
这就说明我国先民很早就对烹调两者关系的个中奥妙有较深的领会。
盐在我国古代日常调味品中,盐高居首位。
我们知道,盐中的氯化钠是咸味所自来,主要作用能调节细胞间渗透平衡及正常的水盐代谢,是人体血汗中不可缺少成分,又能调增食品滋昧。
盐的使用与制作方法的记录存在于更早的炎黄时期。
《世本》称炎帝时“宿沙作煮盐。
”也就是说通过煮沙子取得盐的方法。
《说文》谓卤“象盐形”。
自此古人便将天然的咸味称之为“卤”,人工制作的称之为“盐”。
从此我国的烹调方式就变得更加多样,并以之增加食物的美味及腌藏食物。
历代所食盐主要有:海盐、池盐(湖盐)、井盐、岩盐(矿盐)。
其中池盐的历史最为悠久,西周时,山西运城的解池已大规模生产池盐。
此外,陕西及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宁夏等少数民族地区亦产池盐。
四川开凿井盐,始约于战国时秦国蜀郡宁李冰的倡导,东汉时的画像砖上也有制盐的完整而生动的形象。
从汉代开始,盐井的建造趋于成熟。
汉代四川有盐井的有十六县,唐代达六十四县;明洪武时期共产井盐约一亿斤,弘治间增加二亿斤,至清代雍正九年(公元1731),光四川一省盐井有六千余口,年产量达到九亿余斤。
中国古代调味料
盐、梅、酒是最先出现的三大烹饪调味品。
传为商王武丁作的《商书》佚文《说命》三篇下篇有“若作酒醴尔惟麹糵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注渭“酒醴须麹糵以成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先秦文献有云“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
”是知人们很早就对烹调两者关系的个中奥妙有较深的领会。
我们知道盐中的氯化钠是咸味所自来主要作用能调节细胞间渗透平衡及正常的水盐代谢是人体血汗中不可缺少成分又能调增食品滋昧。
盐的始用当甚早。
《世本》称炎帝时“宿沙作煮盐。
”甲骨文有云“取■”《合集》7022末一字疑为卤字。
《说文》谓卤“象盐形”。
《玉篇》云“卤咸也。
”《一切经音义》云“天生曰卤人生曰盐。
”卤似指自然界的天然盐块而非人工熬煮之盐。
甲骨文又有“卤小臣”《合集》5596一名似晚商已有盐官之设。
《本味》述伊尹烹饪理论有“咸而不减”之说。
《尚书·洪范》记商末箕子言有“润下作咸”凡咸、苦、酸、辛、甘“五味”咸为其一。
梅则主要利用其果酸作调料梅酸具有收敛固涩、健脾胃、增强肝脏功能的作用。
新石器早期人们已知利用梅酸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出有梅核。
安阳出土商代铜鼎曾发现有满盛已炭化梅核者。
殷墟西区M284墓中随葬一铜鼎内也尚存一梅核。
至于酒的出现似可上推到新石器中期以前大汶口文化遗址墓葬出土有高柄陶酒杯以及硕大的滤酒缸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小口圆肩小底瓮、尖底瓶、细颈壶等或认为曾作酿酒、盛酒或饮酒之用。
《淮南子·说山训》谓“清醠之美始于耒耜”显然酒的出现与农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世本》称“仪狄始作酒醒变五味。
”《战国策·魏策二》云“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
”看来酒为饮料及调味品至夏禹时已相当流行。
最早的酒属于谷物天然酒谷类粮食受潮发芽变霉由微生作用而引起糖化和酒化大概至商代人们已从中悟出制造麹糵即酵母的酿酒新技术。
郑州商城出土陶缸曾发现粘有白色水锈状沉淀物。
藁城台西中商遗址在一酿酒坊址出土的陶瓮内发现盛有这种沉淀物达8.5公斤经鉴定就是酵母同出四件大口罐内还分别装有桃、李、枣等说明商代不仅掌握麹糵酿酒又能酿制果料酒。
潮州菜
潮州菜的特色品种主要有红炖鱼翅、明炉烧响螺、油泡鱿鱼、清炖乌耳鳗、巧烧雁鹅、护国菜、八宝素菜、 上汤螺把、干炸蟹塔、金瓜芋蓉等。
潮州菜
中国四大菜系之粤菜的主干与代表
01 发展历史
03 常用食材 05 经典
目录
02 菜系特色 04 经典菜品 06 有关活动
潮州菜,也称潮菜,是享誉中外的一大菜系,是中国四大菜系之粤菜的主干与代表。
潮汕菜故属闽地与闽南相近,隶属广东之后,又受珠江三角洲的影响。故潮州菜接近闽、粤,汇两家之长, 自成一派。因“色、香、味、型”并美而饮誉中外,已有千年的历史。食材讲究、选料广博、做工精细、菜烹饪技艺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象拔蚌
象拔蚌在潮州酒家俗称为“象鼻蚌”,近数年潮州酒家才开始作为烹饪原料烹制菜肴。象拔蚌味鲜甜,肉质 爽脆,在潮州菜中,它的吃法有多种,常见的有片成薄片生食,配上麻油等酱碟;其次有和潮州特产酸咸菜等一起 煮成汤,也可煮粥、油泡、生炒等,烹制象拔蚌时切忌过火,否则肉质变韧。
响螺
响螺是潮菜筵席上较贵重的海味,潮州名菜“明炉烧响螺”就是以响螺为主料,其次在潮州菜中,人们还喜 欢将响螺的头部和尾部用来炖汤,而中间称为“螺盏”部分,则经常切成片后用来“白灼”。潮州菜烹制响螺的 技术要求很高,特别是在刀工、火候上十分讲究。
潮州菜富有地方风味,以精于烹制海鲜、重视原汁原味、以昂贵著称,其选料考究、刀工精细,且烹调方式 多样,着意追求色香味俱全,有中国最高端菜系之称。
发展历史
潮菜简介_其他介绍
潮菜简介潮州菜源于潮州,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潮州菜可追溯到汉。
盛唐之后,受中原烹饪技艺的影响,发展很快。
唐代韩愈临潮时,对潮菜美味赞叹说:“……章举马甲柱,所以怪目呈。
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
至明末清初,潮州菜进入鼎盛时期,潮州城内名店林立,名师辈出,名菜纷呈。
近代,由于潮籍海外华侨的往来,潮州菜博采海内外名食之精华,菜式更加丰富多彩,质量精益求精。
时至今日,潮州菜已经发展成为独具岭南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我国名菜之一。
潮州地处亚热带,南临大海,海产丰富。
潮州菜的最突出特点,是以烹制海鲜见长。
对海鲜的烹调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至于以酱碟佐料,达到新鲜美味,清而不淡,鲜而不腥,郁而不腻。
如鸳鸯膏蟹、生菜龙虾、红炖鱼翅、蚝烙、清炖乌耳鳗、清汤蟹丸等,是潮菜海鲜类的代表名作。
潮州菜的另一特点,是善于烹制以蔬果为原料的素菜。
对蔬菜果品,粗料细做,清淡鲜美,营养丰富,如护国菜、马蹄泥、厚茹芥菜、糖烧地瓜等,皆为美食家所称道。
潮州菜之所以享有盛名,不仅在于用料丰富,还在于制作精妙,加工方式依原料特点而多样化,有煎、炒、烹、炸、焖、炖、烤、焗、卤、熏扣、泡、滚、拌等,而且刀工讲究。
多样化的制作方式,形成了潮州菜的风味特色。
潮州菜特别重视配酱调味。
不同菜色,配以不同酱碟,一菜一碟,咸甜酸辣,各有讲究。
而酱料中的南姜、梅膏、鱼露、红豉油、三渗酱等,尤为潮州特产。
潮菜酱碟繁多,蔚为大观。
潮州菜在讲究色、味、香的同时,还着意在造型上追求赏心悦目。
厨师用竹笋、萝卜薯类等,精工雕刻成各式各样花鸟造型,作为点缀或菜垫,形成独特的“彩盘”艺术。
潮州菜的筵席自成一格,大席喜用12道菜,其中咸、甜点心各一道。
喜席必有头尾两道甜菜,称为“头尾甜”。
为弘扬潮州饮食文化,使潮州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使人们真正领略南国美食之都的风采,本栏目将陆续推出富有潮州风味的名菜系。
远方的朋友,此时此刻,您也许会感觉丝丝清香,这阵阵的香哟!它将乘载您的思绪悠悠飘向风景如画的潮州,那道道喷香的潮州菜加上潮州人的热情好客,一定会令您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典籍看古代潮州菜及其调料文化陈㊀非1ꎬ郑国岱2(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烹饪科学学院ꎻ2.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ꎬ广东广州510303)㊀㊀摘要:潮州菜历史悠久ꎬ文化底蕴深厚ꎬ保留了诸多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华ꎬ具有食材考究㊁制作精湛㊁追求本味㊁时令养生㊁开放兼容等独特风格ꎮ尤其是调味料种类繁多㊁内涵丰富ꎬ既保留了古代酱文化的精髓又结合地域物产ꎬ并且和海外饮食文化交流融汇ꎬ自成一体ꎬ堪称一绝ꎮ透过古代典籍和韩愈㊁杨万里等人的诗歌作品ꎬ可以帮助我们寻觅潮州菜往古的滋味及其历史脉络ꎮ关键词:潮州菜ꎻ调料ꎻ酱文化ꎻ溯源中图分类号:D03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 ̄3798(2014)02 ̄0103 ̄05一、潮州菜的风格特点潮州菜也称 潮汕菜 或 潮菜 ꎬ是海内外潮州人(也称潮汕人或潮人ꎬ包括韩江三角洲平原的原住民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侨民)共同创造的一种特色菜系ꎮ 潮菜的起源可追溯到秦汉以前ꎮ至唐代ꎬ已初步形成潮菜的某些特色ꎮ宋以后至清朝ꎬ潮菜逐步形成了风味体系 [1]ꎮ潮州菜风格的形成ꎬ除了潮汕地理环境物产丰富的客观因素ꎬ还有重要的人文基因ꎮ首先ꎬ潮汕人是由秦汉以来的中原移民与南越土著人交融而成的一个独特族群ꎬ南宋王朝沿着东南沿海的逃亡之路更留下了诸多文化遗传ꎬ潮汕至今保持着强烈而浓郁的礼教和宗族文化传统ꎮ其次ꎬ唐宋时期潮州窑的兴起和明清时期的 海上丝绸之路 ꎬ使位于韩江下游的潮州府成为闽粤赣边区繁华的经济中心ꎮ到了万历年间ꎬ潮州才子林熙春在他的«感时诗»序中感叹吾乡 服食侈靡于斯为极 ꎬ在«宁俭约序»又描述自己家乡肴馔 水陆争奇ꎬ第宅错绣ꎬ鲜衣丽裳ꎬ相望于道ꎮ [2]1地理学家王士性在«广志绎»中也描写了他在潮州见到的繁华景象: 闾阎殷富ꎬ士女繁华ꎬ裘马管弦ꎬ不减上国ꎮ [3]清代俞蛟在«梦厂杂著 潮嘉风月记»曾描述潮州 绣帏画舫ꎬ鳞接水次 繁华气象ꎬ百倍秦淮 [4]ꎮ地理㊁历史和经济繁华共同培育了潮汕的精细文化特质ꎬ从农民精耕细作的 绣花锄头到精美华丽的潮汕民居ꎬ从潮绣㊁木雕㊁陶瓷等民间工艺到潮州话㊁潮剧㊁潮乐ꎬ从工夫茶㊁潮州小食到潮菜筵席等等ꎬ无处不透射着 精致 精神ꎮ潮州菜此种 精致 的精神又体现为五个方面的特点[5]ꎮ一是用料广博ꎬ雅俗共赏ꎮ潮汕俗语: 坐书斋ꎬ哈烧茶(喝热茶)ꎬ鲍鱼猪肉鸡ꎬ海参龙虾蟹 ꎬ 燕㊁翅㊁鲍㊁参㊁肚(鱼胶) 等是菜谱里的常规菜ꎬ也是潮汕人家压箱底的必备食材ꎻ番薯芋头可以烹制成美味美形美意的 金玉满堂 ꎬ就连番薯叶第34卷㊀第2期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Vol.34㊀No.22014年4月JournalofGuangdongUniversityofEducationApr.2014被制作成精美绝伦的 太极羹 ꎮ二是技艺工夫ꎬ精拙交融ꎮ潮菜享有 工夫菜 之誉ꎬ刀工㊁烹制都很考究ꎬ技法多达数十种ꎻ潮菜最讲究的是汤水ꎬ堪称食不离汤ꎬ食客戏称吃潮菜为 水饱 ꎬ制汤则必精ꎬ烹时又必拙ꎬ食材无论贵贱ꎬ从草鱼生到响螺片ꎬ皆以 汤灼 为尚ꎮ三是追求味蕴ꎬ崇尚本真ꎮ潮菜不仅讲究色㊁香㊁味ꎬ更追求形㊁意㊁蕴ꎬ追求味淡而真ꎬ美食界早有 食广州味潮汕 的说法ꎬ美食中的潮菜就像风景中的桂林山水ꎬ汪曾祺称赞为 桂林山水洞㊁潮菜色味香 ꎬ著名学者冼玉清教授诗赞潮汕美食: 烹调味尽东南美ꎬ最是工夫茶与汤 ꎮ四是以人为本ꎬ养生为道ꎮ潮菜遵循天地机理ꎬ 药食同源 ㊁ 医食同源 ꎬ应令而食ꎬ追求天人合一ꎮ潮菜酒楼经理擅长按照食客性别㊁年龄㊁喜好和身体状况配制菜单ꎬ将理性的医理有机而不露痕迹的植入感性的美味佳肴ꎬ在食客大快朵颐之际同时达到阴阳和谐㊁养生健身之功ꎮ五是相容并蓄ꎬ开放创新ꎮ林熙春«感时诗»中的 法酝必从吴浙至ꎬ珍馐每从海上来 [2]7记载了潮菜的开放和相容ꎬ因此潮菜菜谱常被称作 无谱 ꎬ说的是就潮菜搭配和制作的灵活和个性化ꎬ更是潮菜的开放和无边界化[5]ꎮ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称潮菜 在中国菜中最具有未来派的特色ꎬ符合现代美食家的品味标准 [6]ꎮ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ꎬ近年来ꎬ潮州菜的地位不断提升ꎬ2010年作为广东菜的代表出展了上海世博会ꎬ2012年作为中国国家饮食馆的代表出展韩国丽水世博会ꎬ还将代表中国菜出展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5]ꎬ难怪20年前就被称之为 中国第一菜 [7]ꎮ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塑造了潮州菜独特的品味ꎬ而调味料从内涵到形式都是潮州菜独树一帜的文化标签ꎮ二、潮州菜的调料文化中国各地菜肴的调味工作大多在烹饪过程完成了ꎬ菜肴上桌时ꎬ一般不需要再提供调味料ꎬ比较少的淡口味菜需要增配调料ꎬ通常也以酱油㊁醋㊁辣椒酱等为主ꎮ潮菜崇尚鲜活真味ꎬ因而大多数菜肴烹饪时都尽量以本味呈现ꎬ而调料就扮演了 事后 调味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ꎻ潮汕语境中的调料也称酱料或蘸料ꎬ特指随菜肴烹饪完成后上桌时所配搭的调味料ꎬ因多用碟装故也叫酱碟或 蘸碟 ꎻ王仁湘先生说周天子的 肴馔都是淡味ꎬ进膳时要现吃现用不同的酱调味 [8]ꎬ这表明潮州菜对淡味㊁本味的追求蕴含着悠久的民族饮食文化基因ꎮ㊀㊀(一)周代调料礼仪与潮州菜调料的搭配中国调料的主体是酱料ꎬ但并不局限于酱ꎬ而酱的用途也不止于蘸ꎮ调味料是伴随着饮食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的ꎬ而酱应该是调味料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ꎬ它的含义和用途也更宽广ꎮ著名食学家赵荣光教授认为中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开始掌握了发酵技术的族群ꎬ并把 酱 定义为 广泛利用各种动植物原料的发酵盐渍食物ꎬ是中国古代酱类食品的总属称谓 [9]ꎮ商代之时ꎬ调味品主要是盐㊁梅ꎬ取咸㊁酸主味ꎬ到了周代ꎬ更多的是直接食用的酰醢之类ꎬ就是酱ꎬ«说文解字»中说: 酱ꎬ醢也ꎬ从肉从酉ꎮ [10]其实ꎬ古代不只有肉酱ꎬ也还有用米㊁麦㊁豆㊁果㊁鱼等制成的各种酱ꎮ只是这时的酱不是一般寻常百姓能够享用的ꎬ它是一种比较奢侈的调味品ꎬ食酱者大多是王公贵族等上层人物ꎮ周天子饮馔定例为饭㊁饮㊁膳㊁羞㊁珍㊁酱六大类ꎬ酱居其一ꎬ周王祭祀或宾客用膳要 百二十品 ꎬ配酱亦达 百有二十瓮 ꎬ酰物㊁醢物各六十瓮[11]ꎬ可见其时调味品之发达ꎮ除了周王ꎬ一般的士大夫对调料也很讲究ꎮ孔子要求 不得其酱ꎬ不食 ①ꎬ可见 食礼 的严格ꎮ各类肉食按传统配有规定的酱汁调味ꎬ 食蜗醢ꎬ菰ꎬ雉羹ꎮ麦食ꎬ脯羹㊁鸡羹ꎬ糜腥㊁醢㊁酱ꎮ ②食雕胡米饭和野菜羹需要配上螺肉酱ꎬ吃烧鸡是配上醢酱ꎬ烧鱼放入鱼子酱ꎬ烧甲鱼时用醢酱ꎬ吃干肉片配用蚁卵酱ꎬ吃干肉粥是配用兔肉酱ꎬ吃熟糜肉片配用鱼肉酱ꎬ吃鱼片配用荠酱[12]ꎮ所以«礼记 曲礼»说: 献孰食者操酱齐 ꎬ孰食即熟肉食ꎬ酱齐便是复合调料ꎬ也就是 酱齐为食之主ꎬ执主来则食可知ꎬ若见芥酱ꎬ必知献鱼脍之属也ꎮ [13]也就是说ꎬ吃什么肉ꎬ401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34卷㊀一定要配什么酱ꎬ有经验的吃客只要看到侍者端上来的是什么酱ꎬ便能得知会吃到什么美味了ꎮ潮菜调料文化如出其辙ꎮ今天ꎬ在潮菜的餐桌上有经验的吃客一看侍者摆上了橙黄清亮的普宁豆酱ꎬ就知道是蘸鲜嫩海鱼的ꎻ把豆酱加工过的熟豆酱ꎬ应该是配更香郁的深海鱼肉或者蛇肉㊁杜龙肉之类的ꎻ看到芥末酱油碟ꎬ就知道可能是吃生脍了ꎻ一看沙茶酱ꎬ就知道有绝顶美味的潮汕牛肉丸可飧ꎻ鱼露上撒着胡椒粉的碟子ꎬ一定是配蚝烙的ꎻ金桔油㊁酸梅酱ꎬ那是配白灼墨鱼或油泡豆腐鱼的ꎻ爆葱花酱油配的是白灼虾ꎻ姜末浙醋ꎬ定是有螃蟹啦ꎻ至于臭豆腐一般难闻却极香的虾酱ꎬ当是来配极鲜美的海螺肉ꎻ潮汕独有的三糁酱ꎬ一定是配血蚶和小内螺(一种海螺)的了ꎻ一小碗浙醋加一碟芫荽ꎬ那是鱼翅或者红烧龟裙的配料ꎻ白醋南姜末ꎬ可以闻到狗肉香ꎻ腐乳花生酱ꎬ那是羊肉美ꎻ更有甚者ꎬ有很多菜是一菜多酱的ꎬ如堂灼大响螺片ꎬ通常会配上虾酱㊁芥末酱油㊁熟豆酱㊁梅羔酱(酸甜)等三四种酱碟ꎬ汕头皇城大酒楼的七星燕ꎬ就是一钵燕窝ꎬ配上白果㊁芋泥㊁莲子羹㊁枣汤㊁杏仁汁㊁姜蜜㊁红烧汤等7种调味料ꎬ供食客自己点蘸调制ꎬ味趣无穷ꎮ㊀㊀(二)唐代以来有关潮州菜调味文化的文字记载㊀㊀潮汕地区的经济繁荣是随着唐代潮州窑的兴起而开始的ꎬ而潮州菜的独特品味给南来北往的食客们留下深刻印象并留下文字记载也是在那个时期开始的ꎮ在唐代文化名人中ꎬ韩愈与潮州饮食文化有很深的因缘ꎬ他从长安被贬任潮州刺史期间ꎬ写下了«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14]ꎬ描述 南烹 筵席的盛况ꎬ除了鲎鱼㊁蒲鱼㊁章鱼和瑶柱等等纷纷争奇斗艳ꎬ 蚝相粘为山ꎬ百十各自生 ꎬ而且都是活的①ꎬ还有 其余数十种ꎬ莫不可叹惊 ꎬ 调以咸与酸ꎬ芼以椒与橙ꎮ 吃得他 咀吞面汗骍 ꎬ大快朵颐ꎬ遂 聊歌以记之ꎬ又以告同行 ꎮ诗中不仅赞叹了岭南食材的丰富和吃法的新奇ꎬ而且告诉我们当时饮食文化中有盐醋椒橙等丰富的调味料等重要信息ꎮ南宋诗人杨万里曾于孝宗淳熙八年(1181)腊月率师到潮州平定海盗沈师之乱ꎬ在潮州前后居留20多天ꎬ留下了关于潮州饮食习俗的诗歌ꎬ其中的«食车螯»[15]5云: 珠宫新沐净琼沙ꎬ石鼎初燃瀹井花ꎮ紫壳旋开微滴酒ꎬ玉肤莫熟要鸣牙ꎮ枨拖金线成双美ꎬ姜擘糟丘并一家ꎮ老子宿酲无解处ꎬ半杯羹後半瓯茶 ꎮ从中ꎬ我们可以真切地感觉到杨万里面对养沐水中析尽细微白沙的肥美花蛤伸展着洁白的玉肤ꎬ石锅里烧着水刚刚冒出井里那样轻盈的水花ꎬ花蛤们纷纷扭着腰身张开双壳ꎬ这时候要往锅里滴几滴酒(去腥提鲜)ꎬ赶快把花蛤捞出ꎬ要是熟透了就糟了ꎬ会失去在牙间柔嫩的吱叫ꎻ花蛤的金色边线展开成了一对美丽的造型ꎬ赶快把备好的姜料与花蛤拌在一堆ꎬ就可以痛快饕餮了ꎮ在«食蛤蜊米脯羹»[15]10中他又写 倾来百颗恰盈奁ꎬ剥作杯羹未属厌ꎮ莫遣下盐伤正味ꎬ不曾着蜜若为甜ꎮ 看来ꎬ当时的人把这极其普通又极其美味的蛤蜊米珍惜得好像要用梳妆盒来装和称量ꎬ烹调时还不敢放盐ꎬ紧怕伤了他的正味ꎬ目的就是要让烹好的羹汤就像放了蜜似的鲜甜ꎬ可见百味之王的盐在蛤蜊米面前也成了 偏味 ꎮ我们惊叹今天潮州菜对 本味 正味 的 鲜㊁甜 要求ꎬ以及 莫熟要鸣牙 的口感牙感追求竟与宋时并无异样ꎮ清代的«澄海县志»记载: 澄地多鱼ꎬ人善为脍ꎮ披云镂雪ꎬ洁白可爱ꎬ杂以醋韭等物食之ꎬ谓之鱼生ꎮ 其中可见调料为醋和韭ꎮ清代潮州知府周硕勋认为这种食俗是 尚承蛮徼遗俗ꎮ 可见重原味㊁喜吃生是自古越人的饮食习俗ꎮ还有人据此测算潮汕人吃生比日本和欧洲早千年以上ꎬ进而猜测日本人吃鱼生是潮州所传[1]8ꎮ三、潮汕饮食生活中的调料文化㊀㊀(一)调料在饮食生活中的地位西汉蒙书«急就篇»中说 芜夷盐豉酪酱浆 ꎬ说明了当时饮食生活中调味品的地位ꎬ«清异录»说: 酱ꎬ八珍主人也 [16]ꎬ唐代的柳王比在«渊鉴类函»中说 孝悌忠信乃食之醢酱ꎬ岂可一日无哉! 如果5012014年第2期陈㊀非等:从典籍看古代潮州菜及其调料文化没酱的话ꎬ饮食也就没什么体统了ꎮ如今ꎬ比较完整和讲究的潮菜筵席ꎬ通常是在 燕翅鲍参肚(鱼胶) 或龙虾㊁响螺等上好食材中选一种为头菜ꎬ然后搭配鱼虾蟹肉禽蔬等大菜㊁行菜ꎬ其间间杂令人眼花缭乱的蘸碟ꎬ每两道菜之间要上一道工夫茶ꎬ筵席往往以甜品作为开始和结束(尤其是喜宴和寿宴)ꎮ如果把头菜和大菜比为王侯ꎬ调料在此间的分量真的不亚于将相ꎬ正如商王赞美他的宰臣时说 若作和羹ꎬ尔惟盐梅 [17]ꎬ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就像烹调羹汤ꎬ没有高明的宰臣辅佐就像佳肴缺少了调味品一样ꎮ㊀㊀(二)调料的生产汉代甚至有人因卖酱而暴富ꎬ司马迁的«史记 货殖列传»中记载 张氏以卖酱而隃侈 ꎬ说明酱的产业早就出现了ꎮ到了北魏ꎬ酱的生产和制作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ꎬ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讲酱㊁醋㊁盐豉的就有6篇ꎬ其序言说: 起自农耕ꎬ终于醯醢 ꎬ其中有 作酱法 专章介绍各种酱的制法ꎬ除了豆酱㊁虾酱㊁麦酱㊁榆子酱㊁生月延等作法ꎬ还有肉酱作法两种㊁鱼酱作法5种ꎬ还记载了酱缸中上层澄清的一层液体 酱清 ꎬ就是今天的酱油ꎮ到了唐朝ꎬ为了满足君主祭祀和筵席之需ꎬ光禄寺还设立了 掌醢署 ꎬ«新唐书 百官志»记载ꎬ掌醢署设 主醢十人 ꎬ 酱匠二十三人 ꎬ 酢匠十二人 ꎬ 豉匠十二人 ꎬ 菹醯匠八人 [12]ꎬ专门负责 供醢酰之物 ꎮ 酱成于盐而咸于盐 的道理与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样ꎬ不论酱料还是调料ꎬ其制作离不了盐ꎬ古代(尤其在内陆)的盐非常珍贵ꎬ其用食物保存盐的意义大于用盐保存食物ꎬ于是人们用造酱来充分发挥盐的食品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存盐ꎮ潮汕自古就是重要盐场ꎬ从饶平到惠来沿海有小江㊁招收㊁隆井等较大规模的盐场ꎬ北宋的王安中路过潮州ꎬ用 万灶晨烟熬白雪 咏叹潮州盐业生产的盛况ꎮ再加上物产丰富ꎬ尤其是海产丰盛ꎬ人们用盐渍的方法保存剩余的食物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ꎬ随之又延伸发明了难尽其数的杂咸(小菜)和调料ꎬ潮汕各邑食俗ꎬ也因物产不同而酱料不同ꎬ揭阳著名特产是 揭阳豉油 ꎬ饶平澄海的鱼露最出名ꎬ普宁的豆酱鱼露厂的 翡翠牌 鱼露已行销海内外ꎬ并到香港设立分厂ꎮ今天ꎬ传统工艺加上现代科技的调料正在大量工业化ꎮ但是ꎬ潮汕调(酱)料文化没有因此而在民间消亡ꎬ对美食追求没有止境的人们ꎬ还在热衷于研制各种新奇的调料ꎮ㊀㊀(三)潮汕民间的调料文化隋代以前ꎬ老百姓吃不起盐ꎬ 终年不食盐味 是平常事ꎬ更不要说 酰醢盐梅ꎬ以烹鱼肉 了[18]ꎮ唐代ꎬ随着社会的繁荣和饮食文化的发展ꎬ酱和醋被视为烹饪各种食物的 主人 和 总管 ꎬ在民间也得到进一步的普及ꎮ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 鲞铺»就记载当时的杭州 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ꎬ柴㊁米㊁油㊁盐㊁酱㊁醋㊁茶ꎮ或稍丰厚者ꎬ下饭羹汤尤不可无ꎻ虽贫下之人ꎬ亦不可无 [16]ꎮ酱ꎬ这王侯筵席上的珍馐也飞入了平常百姓家ꎬ成为了开门 七般事 之一ꎮ宋室南迁ꎬ是对潮汕文化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ꎬ潮汕饮食既有悠远传统的文化基因ꎬ同时又很草根ꎮ例如 咸梅汁 ꎬ可能是最古老的调味料了ꎬ但今天还是潮汕人家橱柜里的必备ꎻ潮州菜的魅力就在于鲜活的食材和无穷无尽的调料变幻ꎬ除了工厂生产的各种常规的 标准料 ꎬ各家酒楼食肆都有自己的 秘制 调料ꎮ据厨界前辈讲ꎬ考量潮菜厨师的水平ꎬ一半是做菜功夫ꎬ还有一半是调制调料的功夫ꎻ人们到一条街上去吃饭ꎬ同样的肴馔ꎬ选择哪家店?可能就靠舌尖留下的对各店调料的记忆来判断了ꎬ和大户人家的 私厨 一样ꎬ留着食客胃口的功夫ꎬ也没有别的ꎬ就是创新菜品和调制出令人着迷的独家调料ꎮ潮汕的菜市场里ꎬ有人摆售自家调制的酱料ꎬ比贴着标签的工厂货要贵的多ꎬ而且更受欢迎的多ꎮ潮汕民间对调味(调料文化)的热爱和追求ꎬ是奇特而执着的ꎬ这也是潮州菜保持一定品位的活力之源ꎬ夸张点说ꎬ家家都有调味的私家心得和心仪ꎬ亲友家宴往来ꎬ发明了新配方ꎬ也是煮夫煮妇们乐得炫耀的饭桌谈资ꎮ如今ꎬ潮汕人家的调料到底有多少种?答案却是比较肯定的ꎬ就是很难有人能数得清ꎮ此外ꎬ潮菜价格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一个 贵 字ꎬ当然ꎬ对于老饕们ꎬ潮菜之贵在于选材和制作的精良ꎬ但是ꎬ还不止于此ꎮ潮菜何 贵 之有?需再进一问ꎬ如果调味权是菜的 主601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34卷㊀参考文献:[1]陈汉初.潮菜在中国烹饪文化中的地位及发展前景展望[J].中国食品ꎬ2003ꎬ25(21):7-8.[2](明)林熙春.城南书庄草[M]//林忠宣公全集(卷之十五).清 乾隆57年重刻本ꎬ广东中山图书馆藏.[3](明)王士性ꎬ广志绎[M]//吕景琳ꎬ点校.元明史料笔记丛刊ꎬ北京:中华书局ꎬ1981:293.[4](清)俞蛟ꎬ梦厂杂著[M]//骆寳善ꎬ校点.明清笔记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ꎬ1988:182.[5]陈非.菜立潮头:解读潮菜进入上海世博会[J].中国烹饪ꎬ2010(6):26-27.[6]陈传康ꎬ李蕾蕾.潮汕饮食文化与潮汕美食旅游(三)[J].沿海新潮ꎬ1994ꎬ2(2):63-65.[7]陈传康.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分化和发展趋势[J].地理学报ꎬ1993ꎬ49(3):226-233.[8]王仁湘.往古的滋味 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ꎬ2006:63.[9]赵荣光.中国酱的起源㊁品种㊁工艺与酱文化流变考述[J].饮食文化研究ꎬ2004(4):24.[10](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ꎬ1963:313.[11]周礼译注[M].杨天宇ꎬ译注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51.[12]于春风.漫谈酱的历史[J].上海调味品ꎬ2004(1):36-37.[13]礼记集解[M].(清)孙希旦ꎬ集解.北京:中华书局ꎬ1989:65.[14](唐)韩愈.韩昌黎诗系年集释[M].钱仲联ꎬ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ꎬ1984:1132.[15](宋)杨万里.诚斋集(卷十八)[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ꎬ2005.[16]陶谷.清异录 馔羞门三十九事[M].明刻唐宋丛书九十种本卷4.[17]今古文尚书全译[M].江原ꎬ钱宗武ꎬ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83.[18]张平真.开门七事话酱醋[J].中国酿造ꎬ2000ꎬ18(4):33-34.(责任编辑㊀黎尚健)AncientTeochewCuisineanditsCondimentSauceCultureResearchingFromtheAncientBooksandRecordsCHENFei1ꎬZHENGGuo ̄dai2(1.CollegeofCulinaryScienceꎬGuangdongUniversityofEducationꎻ2.Department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ꎬGuangdongUniversityofEducationꎬGuangzhouꎬGuangdongꎬ510303ꎬP.R.China)Abstract:TeochewcuisinehasalonghistoryandrichculturalheritageꎬandretainstheessenceofChinesetraditionalfoodculture.Ithasmanyuniquestylesꎬsuchasstrictnessinmaterialselectiionꎬthefineworkmanshipꎬtheingredientofnaturaltasteꎬspecialattentiontoseasonalhealthꎬanopenandreceptiveattitudeꎬandespeciallyawiderangeofcondimentsaucerichincontents.ThecondimentsaucenotonlyretainstheessenceofancientChinesesaucecultureꎬbutalsohastheinnovationfromtheculturalexchangebetweenregionalproductsandoverseasfoodwhichhasitsownstyleandbecomeauniquewonderinTeochewcuisine.Intheancientbooksandrecordsandthe701 2014年第2期陈㊀非等:从典籍看古代潮州菜及其调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