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解读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太阳地球和月球:探索宇宙的奥秘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家园,太阳则是给予地球生命能量的来源。

而月球则伴随着我们的地球,对地球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小学科学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知识点,带你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

首先,我们来了解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直径距离地球约1500万公里,体积庞大,质量占据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由氢和氦组成。

它以核聚变的方式产生强大的能量,从而向太空中释放出巨大的光和热。

地球是我们熟悉的居住星球。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公里,这个距离约为光从太阳到地球所需的时间,也是我们所说的“光年”的基础。

地球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

它由地壳、海洋、大气和生物组成。

地球既是一个巨大的磁体,也是一个复杂的地质系统。

接下来,我们来探索月球。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地球运行。

从地球上观测,我们能看到月球表面的不同形态和现象。

月球直径约为3476公里,表面被坑洞和山脉所覆盖。

它没有自己的光源,而是接收到太阳光的反射。

因此,月球的表面看起来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月球的运行周期大约为27.3天,这意味着我们在月亮一轮回(从一次新月到下一次新月)需要大约29.5天。

这是因为月球不仅绕地球运行,同时也围绕太阳运行,导致月亮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发生变化。

不同的月相代表了月球对太阳光照的不同程度。

最为熟悉的月相是满月和新月。

满月时,月球与太阳和地球呈直线状,月球背面对着地球,我们从地球上能看到月亮的整个表面。

而新月时,太阳、地球和月球形成一条直线,但月球背对着太阳,我们看不到月亮的表面。

此外,新月时,也可能在月球的一边看到一条微弱的月亮弧。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弯月”。

月球除了不同的月相,还会发生日食和月食现象。

日食发生时,月球挡住了一部分或全部太阳光从而使地球上出现阴影。

月食则是发生在满月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光照射到月球表面的部分或全部。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教案一. 教材分析《太阳地球和月亮》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关系,知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认识到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地球和天空中的物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关系,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认识到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关系,知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教学难点: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地球仪、太阳模型、月亮模型。

2.教学素材:相关图片、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地球、太阳和月亮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直观地展示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如何产生的。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通过填写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及时批改,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珍惜自然资源,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关系,以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解读含教学流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解读含教学流程

6.2.2 描述 行进中的光 被阻挡时, 就形成了阻 挡物的阴影。
13.3-1 知道 月球是地球
的卫星。
13.4-2 描述 月球表面的
概况。
13.3-2 描述 月相变化的
规律。
13.4-1知道 地球是一个 球体,是太 阳系中的一 颗行星。
14.2-1 知道 地球表面海 陆分布的情
况。
14.2-2 知道 地球陆地表 面有河流、 湖泊等水体 类型。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解读
单元教材内容
1课
2课
3课
4课
5课
6课
7课
8课
第1课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知识分享会,比较图片和探索活动这三种形式,收集和了解 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记录在活动手册的韦恩图中。
第2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制作日晷活动,学生探索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第3课主要内容:通过模拟实验,学生将知道影子的产生要素,以及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的乐趣。 愿意与他人合作,善于分工协作,乐于分享自己的收获。 能用科学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别人意见,
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
形成基本意识
单元 目标
了解地球 爱护地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亲历人类认识和探索宇宙的过程,感受技术的进步对 人类自然认知深度的推动作用。
了解自然规律的发现对生活运用,技术发展带来的便 利。
15.1-1 举例 说出人类生 活离不开淡 水,树立节 约用水的意 识。
理解知识关系
月相变化

月球

地月系
是是
影子
单 元
卫星
照射
球体
照射下

有是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解读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解读
意识到与其他星球相比较,地球是十分特别的星球,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地球。
再见!
第4课的主要内容:本课围绕月相卡片,进行观察,排序,装订成册等活动,使得学生对 月相变化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课不要求学生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只需要学生认识 到在一月之中,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即可。
第5课主要内容:通过查看图片,查找资料和模拟环形山等方式从多个维度地认识月球。
第6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将经历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地球是一 个球体
海洋面积 远大于陆 地面积。
地球陆地 表面有河 流、等水 体类型。
地球是一 个液态水 十分丰富 的星球。
第1课
第2课
第2课
第3课
第5课
第4课
第6课
第7课
第7课
第7课
13.4-3 知道 太阳是一颗
恒星。
13.1 描述一 天中在太阳 光的照射下, 物体影子的 变化规律。
17.3-1 使用 和制作简易 的古代的测 量仪器模型, 如日晷、沙 漏等。
第7课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数格子等方式充分认识到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 分丰富的星球。
第8课的主要内容:本课是单元小结,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地球主题海报,认识到 地球的更多方面。
会遇到的困难
组织的困难
材料的困难
会遇到的困难
理解的困难
资源的困难
需要下的功夫
准备好材料
高清图片
需单要元教下材的内功容夫
6.2.2 描述 行进中的光 被阻挡时, 就形成了阻 挡物的阴影。
13.3-1 知道 月球是地球
的卫星。
13.4-2 描述 月球表面的
概况。
13.3-2 描述 月相变化的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一课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科学知识,又有实践活动,适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宇宙已有了一定的认知,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乐于探究。

但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尚不牢固,对太阳、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逐步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太阳、月球和地球之间关系的理解,宇宙观念的建立。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直观教学:运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太阳、月球和地球。

3.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太阳、月球和地球的模型,图片,视频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观察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太阳、月球和地球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三个模型,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太阳、月球和地球吗?”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和视频,说一说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特点。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观察活动,让学生分组观察太阳、月球和地球模型,并记录观察到的特征。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授课内容。

教材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出发,以培养科学素养为核心,通过探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点和关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对地球和月球的构成、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此外,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大量的观察、操作和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点,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点,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地球和月球的构成、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模型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3.教学资源:相关视频、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太阳、地球和月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出问题:“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呈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观察天空、制作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模型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3.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7. 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8.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9.操作步骤:(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

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10.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1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12.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13.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14.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15.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16.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17.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18.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19.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0.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21.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Unit Three: The Sun。

Earth。

and MoonLesson One:1.The Sun is a star that emits light and heat。

providing Earth with light and warmth。

The Moon reflects sunlight。

does not emit light or heat。

and is Earth's satellite。

orbiting around it.2.The Sun and Moon are both spherical。

but their surfaces are different.3.Understanding that the distance een the Sun。

Moon。

and Earth is different.4.Wayne's diagram.Lesson Two:1.Throughout the day。

under the sunlight。

the length and n of an object's shadow changes in a certain pattern。

We notice thatthe shadow is long in the morning。

short at noon。

long again in the afternoon。

and changes from long to short to long again。

The n of the shadow rotates clockwise like a clock。

from northwest to north。

then to northeast.2.The sundial is an ancient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time。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地球和天空》这一单元,对地球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但是,对于太阳和月球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

2.让学生建立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

2.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 教学准备1.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

2.实验材料:地球仪、月球仪、手电筒等。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区别。

2.呈现(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征。

实验一: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被手电筒照射到的部分,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实验二:用手电筒照射月球仪,观察月球仪上被手电筒照射到的部分,让学生了解月球的自转和公转。

4.巩固(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基本特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有什么联系?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掌握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

《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结构
涉及领域 地球与宇宙科学 地球与宇宙科学工 程与技术 物质科学 地球与宇宙科学 地球与宇宙科学
地球与宇宙科学 地球与宇宙科学
地球与宇宙科学
学习目标
课题
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
1.仰望天空
描述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规律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使用和制作简易日晷
描述光被阻挡时形成了阴影
3.影子的秘密
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
4.变化的规律
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描述月球表 5月球---地球的卫星
面的概况
知道地球是球体,是行星
6.地球的形状
知道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有河流、7.地球---水的星球
湖泊等水体类型;节约用水
综合以上所有内容
8.太阳月球和地球
“聚焦” 问题:关于
太阳和月球,我们都知 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 同和不同?
变化的规律地球与宇宙科学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描述月球表面的概况5月球地球的卫星地球与宇宙科学知道地球是球体是行星6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解读
学生的认知基础
课标 要求
6.2.2 描述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13.1 描述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3.3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 13.4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描述 月球表面的概况。1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 14.2 知道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情况。知道地球陆地表面有 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15.1-1举例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淡水,树立节约用水意识。 17.3-1 使用和制作简易的古代的测量仪器模型,如日晷、 沙漏等。
日晷:计时工具
核心问题:影子是怎样产 生的?可以产生哪些变化?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1.像开着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星星、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

2.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屏。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4.影子的特点: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5.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例如: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6.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影子最长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中午。

7.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

8.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9.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地球是球形的,地球是运动的,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并于去世前发表了著作《天体运行论》。

10.天体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正好与地球上看到的其他天体自东向西或顺时针的运动方向相反。

1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每24小时转动一周,相当于一小时转动15度。

12.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方面与地球不同。

13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14.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15.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作月相。

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16.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本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知识要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本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知识要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本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要点一、太阳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1.5亿千米。

2、太阳是一颗气体星球。

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光球层,在日全食时可观察到日冕层。

3、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光球层)、耀斑、日珥(色球层)和太阳风(日冕层)。

4、太阳黑子:(1)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2)周期约为11年,发生在光球层。

(3)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5、影子产生的条件:(1)需要有光和遮挡物。

(2)遮挡物在光源和屏之间。

(3)屏能承接影子。

6、太阳位置的变化与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

在同一时刻,任何直立的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的变化和长短的变化,早晨,影子指向西方;正午,影子指向正北;傍晚,影子指向东方。

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

7、手电筒的位置改变,对物体的影子有什么影响?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高度有关,光源越高,影子越短;光源越低,影子越长。

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相反。

二、月球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山脉和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2、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没有空气和水。

3、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4、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5、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经长期探测,发现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三、地球1、地球的自转(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解读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解读

6.2.2 描述 行进中的光 被阻挡时, 就形成了阻 挡物的阴影。
13.3-1 知道 月球是地球
的卫星。
13.4-2 描述 月球表面的
概况。
13.3-2 描述 月相变化的
规律。
13.4-1知道 地球是一个 球体,是太 阳系中的一 颗行星。
14.2-1 知道 地球表面海 陆分布的情
况。
14.2-2 知道 地球陆地表 面有河流、 湖泊等水体 类型。
1课
2课
3课
4课
5课
6课
7课
8课
理解教材结构
理解教材结构单元科学概念目标
太阳的特点 月球的特点 地球的特点
太阳是恒 星,给地 球带来热 量。
一天中影 子变化有 一定的规 律。
行进中的 日晷是古 光被阻挡 代的测量 时,就形 时间仪器。 成了阻挡
物的阴影。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月相变化 有一定的 规律。
培养基本能力
观察图片 模拟实验 制作模型 制作海报
制订 计划 制作日晷
观察图片 模拟实验 制作海报
搜集 证据
处理 信息
太阳和月球的韦恩 图
地球主题小报
培养基本态度
科学态度目标
单元 目标
能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对探索天文保持兴趣。 通过模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根据事实根据调整自己的
观点。 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探究,体会发现规律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解读
单元教材内容
1课
2课
3课
4课
5课
6课
7课
8课
第1课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知识分享会,比较图片和探索活动这三种形式,收集和了解 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记录在活动手册的韦恩图中。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一、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会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3.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4.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5.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二、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3.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上午影子由长变短,中午最短,下午影子由短变长,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三、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阻挡物。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阻挡物和屏。

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3.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4.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

5.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已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四、1.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叫月相。

2.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亮面在右侧,由缺到圆,直到满月;下半月,亮面在左侧,由圆到缺,直到朔月。

3.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五、1.月球又称“月亮”。

在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之前,古代的人们只能在晴朗的夜晚用眼睛仰望皎洁的明月。

2、月球基本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昼夜温差很大,声音无法传播。

3.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

4.模拟制造环形山需要的材料有托盘和细沙,大小不同的球。

5.模拟制造环形山的步骤:(1)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

三下《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解读完整版课件

三下《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解读完整版课件

14.2.2知 道地球陆 地表面有 河流、湖 泊等水体 类型。
15.1举例 说出人类 生活离不 开淡水、 树立节约 用水的意 识。
核心概念 具体概念
太阳
月球
地球
课时分布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第5课
第6课
第7课
第8课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图片的方式获取天体信息,并描述天体的外部特 征; 2.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推理论证实验猜想; 3.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模拟实验结果; 能在一天之中坚持观察和记录影子变化情况,制作 简易日晷,并分 析规律; 4.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加工、筛选和整理资料; 5.能利用韦恩图的方式收集整理对比两个天体的信息。
四下 四上 三下 三上
岩石与土壤
知道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特征,知道与它
们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初步了解
地球上大气、水、土壤、岩石的基本状况;初
太阳、地球和月球 步认识大自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
天气
和能源,以及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灾害。
二下
二上 我们的地球家园 一下
知道与太阳、月球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知道 天气、土壤等对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5.《月球-地球的卫星》
查阅资料—课外资料
5.《月球-地球的卫星》
无意识查阅—有意识查阅
“要我学”—“我要学 ”
5.《月球-地球的卫星》
问题驱动查阅资料
维恩图和问题库
没有生命
月球适合人类生存吗?
没有生物
月球适合怎样的生物生存呢?
我们为什么看不到月球背面 ?
卫星、真的很冷吗?……
教师资料与学生资料相结合 查阅资料的指导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1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第一课1.太阳是一颗恒星,自身发光发热,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月球反射太阳光,不发光也不产生热,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着地球转。

2.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各不相同。

3.理解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不同。

4.XXX第二课1.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我们发现:一天中的影子上午长,中午短,下午长,会由长变短,再变长;影子的方向会像时钟一样顺时针转动,会由西北到北,再到东北。

2.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制作日晷排序:(1)根据太阳或指南针找方向。

(2)对准方向、平放纸板。

(3)在纸板中心立上短杆。

(4)在纸板上描绘影子。

3.太阳的位置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

由于太阳的位置是由低-高-低,所以影子的长短发生了“长→短→长”的变化;又由于太阳是东升到南,再到西,而影子的方向和太阳正好相反,所以影子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

第三课1.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光源、遮挡物和屏(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前提。

光源收回光,光照射到屏上。

遮挡物挡住了一部分的光,这时候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暗的,就形成了影子。

2.光源和遮挡物的变革会导致影子是非、大小和偏向的变革。

当我们改动光源的照射角度时,影子的是非和偏向会发生变革。

当我们改动遮挡物的外形时,影子的外形会发生变革。

影子的大小、偏向、是非和外形都可以发生变革。

3.影子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多。

人们用影子的原剃头明了电影,艺术家用影子的原剃头明了皮影戏,科学家用影子的原剃头明了无影灯,让医生们在手术时不再受影子遮挡视线的困扰。

3.我们仰望天空,天空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云朵,有些像船,像老虎,像桌子,它们是天然的遮光物,当阳光撒下的时候,会在天然的接收屏(大地)上形成影子。

例如阴天,其实我们就都生活在云的影子里。

第四课1.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2022新版)一. 教材分析《太阳、地球和月球》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知识,建立对太阳系的基本概念。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活动和详细的解说,引导学生探索这些天体的特点和关系。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自然界的事物充满好奇。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对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天体的特点和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点,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珍惜资源,关注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点,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月球的盈亏。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情境教学: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点。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视频等。

2.教学道具:地球仪、月球模型等。

3.教学资源:相关科普文章、网络资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天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地球仪等道具,呈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科书的内容,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月球的盈亏。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解答疑问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认识。

科学三年级下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梳理

科学三年级下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3-1《仰望天空》1、太阳与月球的异同点2、为什么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大小差不多?答:因为太阳离地球很远,而月球离地球很近,所以虽然实际上太阳比月球大很多,但从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大小差不多。

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中午)最短。

2、(日晷)是我国古代根据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变化规律制作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是(相反的)。

4、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与太阳位置和方向关系表:表注解:1.一天中的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中午最短,早晨和傍晚最长)。

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太阳的位置从低变高又变低导致的(正午太阳最高,早晨和傍晚太阳位置低。

)2.一天中的影子方向变化规律是:由西逐渐向北再逐渐向东。

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太阳的位置从东边升起往南去最后西边落下。

3-3《影子的秘密》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2、不同条件与影子变化的关系:3、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皮影戏,无影灯)。

3-4《月相变化的规律》1、(月相)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下半月再(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

3-5《月球-地球的卫星》1、月球小档案:①年龄:约45亿年②直径:约3500千年③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④形状:球形⑤是地球的卫星⑥表面有月海、月陆、环形山⑦本身不发光不发热,我们看到的亮光是反射的太阳光⑧基本上没水、没空气⑨有引力,但比地球的引力小得多。

2、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造成的。

3、我们总是看到月球的同一面,原因是(月球绕地球一圈和自转一圈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

3-6《地球的形状》1、地球是球形的证据:古人的方法:①从远方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②发生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太阳月球和地球》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太阳月球和地球》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太阳月球和地球》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太阳月球和地球》为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7单元,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太阳的特点与对地球的影响,月球的特点与月相变化,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内容包括:
1.太阳的认识:太阳的结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月球的认识:月球的表面特征、月相变化及其原因;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虽然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积极参与,但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仍显得有些迷茫,不知道如何展开。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应在活动前给出更明确的讨论要求和指导,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交流。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讨论成果的质量。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模拟等方法,探究太阳、月球和地பைடு நூலகம்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科学思维:运用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法,分析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科学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敬畏心,激发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感,增强环保意识;
4.科学交流与合作: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中,学会倾听、表达、沟通,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年级下册科学《太阳、地球和月球》教科版知识点复习资料[带目录]

三年级下册科学《太阳、地球和月球》教科版知识点复习资料[带目录]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总结归纳目录一、仰望天空 (1)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2)三、影子的秘密 (3)四、月相变化的规律 (4)五、月球——地球的卫星 (5)六、地球的形状 (7)七、地球——水的星球 (7)八、太阳、月球和地球 (8)一、仰望天空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3.操作步骤:(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

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4.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三、影子的秘密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乐趣。 愿意与他人合作,善于分工协作,乐于分享自己的收获。 能用科学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别人意见,
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
形成基本意识
单元 目标
了解地球 爱护地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亲历人类认识和探索宇宙的过程,感受技术的进步对 人类自然认知深度的推动作用。
了解自然规律的发现对生活运用,技术发展带来的便 利。
第4课的主要内容:本课围绕月相卡片,进行观察,排序,装订成册等活动,使得学生对 月相变化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课不要求学生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只需要学生认识 到在一月之中,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即可。
第5课主要内容:通过查看图片,查找资料和模拟环形山等方式从多个维度地认识月球。
第6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将经历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第7课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数格子等方式充分认识到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 分丰富的星球。
第8课的主要内容:本课是单元小结,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地球主题海报,认识到 地球的更多方面。
会遇到的困难
组织的困难
材料的困难
会遇到的困难
理解的困难
资源的困难
需要下的功夫
准备好材料
高清图片
需单要元教下材的内功容夫
6.2.2 描述 行进中的光 被阻挡时, 就形成了阻 挡物的阴影。
13.3-1 知道 月球是地球
的卫星。
13.4-2 描述 月球表面的
概况。
13.3-2 描述 月相变化的
规律。
13.4-1知道 地球是一个 球体,是太 阳系中的一 颗行星。
14.2-1 知道 地球表面海 陆分布的情
况。
14.2-2 知道 地球陆地表 面有河流、 湖泊等水体 类型。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解读
单元教材内容
1课
2课
3课
4课
5课
6课
7课
8课
第1课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知识分享会,比较图片和探索活动这三种形式,收集和了解 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记录在活动手册的韦恩图中。
第2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制作日晷活动,学生探索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第3课主要内容:通过模拟实验,学生将知道影子的产生要素,以及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培养基本能力
观察图片 模拟实验 制作模型 制作海报
制订 计划 制作日晷
观察图片 模拟实验 制作海报
搜集 证据
处理 信息
太阳和月球的韦恩 图
地球主题小报
培养基本态度
科学态度目标
单元 目标
能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对探索天文保持兴趣。 通过模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根据事实根据调整自己的
观点。 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探究,体会发现规律
1课
2课
3课
4课
5课
6课
7课
8课
理解教材结构
理解教材结构单元科学概念目标
太阳的特点 月球的特点 地球的特点
太阳是恒 星,给地 球带来热 量。
一天中影 子变化有 一定的规 律。
行进中的 日晷是古 光被阻挡 代的测量 时,就形 时间仪器。 成了阻挡
物的阴影。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月相变化 有一定的 规律。
地球是一 个球体
海洋面积 远大于陆 地面积。
地球陆地 表面有河 流、等水 体类型。
地球是一 个液态水 十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富 的星球。
第1课
第2课
第2课
第3课
第5课
第4课
第6课
第7课
第7课
第7课
13.4-3 知道 太阳是一颗
恒星。
13.1 描述一 天中在太阳 光的照射下, 物体影子的 变化规律。
17.3-1 使用 和制作简易 的古代的测 量仪器模型, 如日晷、沙 漏等。
15.1-1 举例 说出人类生 活离不开淡 水,树立节 约用水的意 识。
理解知识关系
月相变化

月球

地月系
是是
影子
单 元
卫星
照射
球体
照射下

有是


行星

地球
照射
太阳

恒星





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
人类生存的家园
包括
包括
水的面积远大于陆地的面积
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培养基本能力
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观察比较图片的方式获取天体信息,并描述天体的外部
特征。 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推理论证实验猜想。
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模拟实验结果。
单元 目标
能在一天之中坚持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情况,制作简易日晷, 并分析规律。
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加工,筛选和整理资料。
能利用韦恩图的方式收集整理对比两个天体的信息。
意识到与其他星球相比较,地球是十分特别的星球,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地球。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