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导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769974eb307e87101f69656.png)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技巧摘要: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新课导入则是这门艺术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新课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之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可见导入的重要性。
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因为这是课堂教学的开端部分,直接关系着之后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
由此,各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务必注重导入的技巧,力求通过精彩的导入,叩开语文学习的大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技巧;探究就新课的教学而言,课前导入是必不可少的。
成功的课前导入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之后的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注重课前导入,以成功的导入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课堂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乐学,最终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以下是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技巧的几点探究。
一、利用故事进行导入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都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而生动形象的故事无疑是抓住他们好奇心、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极佳途径。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新课的导入方法而言,故事导入是极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教师在利用故事进行导入时,学生就能被教师的故事所深深吸引,从而随着教师的引导步入新知识的殿堂。
如教学《哪吒闹海》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讲讲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故事,随着学生深深被故事所吸引,教师就可以顺势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学习哪吒大闹东海的故事。
相信学生们一定会被教师之前的故事深深吸引,从而也会更加兴趣浓厚地投入之后的学习中。
再如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一课文,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关于诚实的重要性的故事,学生被故事吸引的同时,教师再加以引导:做人要诚实,这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诚实的孩子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信我们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个故事中来体会诚实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96147dc195f312b3169a58d.png)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应抓住导入环节,从课的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语文课的导入有悬念导入、新旧知识联系导入、创设情境导入、音乐导入、多媒体导入等导入方法,教师要恰当运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入原则导入方法一、小学语文教学的导入原则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教师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而且还是学生扩大视野、拓宽思路、接受美育熏陶的一个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导”的科学,“入”的有味,我们通常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求准,突出针对性教学目标即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因此导入也必须针对教学目标的要求来设计。
准确地选择导入方法,使导入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和为什么学。
求思,突出启发性。
新课伊始,如果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这无疑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
这就要求导入语必须注重启发思维。
一般而言导入语的启发性多体现在“疑”上,多疑才能多思。
只有多思,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
2.求简,突出概括性导入要精心设计,短小精悍,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使其迅速进入学习情境。
一般来说,导入语应控制在2-4分钟,不能太长,否则,就会挤占教学时间,错过学生记忆的最佳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求精,突出科学性教学必须具有科学性。
导入的设计也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做到思想观点正确,论证合乎逻辑,举例可靠确切,方法严格规范,符号客观实际。
违背科学性的导入,尽管非常生动精彩,也不足取。
4求新,突出创新性人得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有强烈反应。
多变性,新奇性是引起大脑皮层快速反应的强刺激特质。
所以,教师针对每篇课文都要精心准备,巧妙设计导入语及导入方式,使学生课课都有“新感觉”,这将会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小学语文教学导入方法1.悬念导入法悬念可以使人萌发期待心理,从而产生扣人心弦的诱惑力,激起欲知其详的渴望。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08400ce87101f69e31955c.png)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导入方法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好的课堂导入十分重要。
好的课堂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针对导入的方法以及导入的实践,浅谈几点本人的体会:一、复习导入法复习就是温故,孔子云:“温故而知新”。
温故是对旧知识地回顾,温习旧知识,找出旧知识和新知识的结合点,这样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既有思想准备,又有知识基础,这样很有实用价值。
在教学老舍的《草原》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一提到草原,我们就会想到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它,同学们想一想,有一首《敕勒歌》是怎样描写草原的?(生背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白居易的《草》又是怎样写的?(生背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些都是古诗中描写草原的优美诗句,下面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来看一看草原吧。
这样就通过复习以前的知识顺势导入新课。
二、揭题导入法课文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的浓缩、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
在教学中把题目的意思揭示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首先问“崛起”的涵义,学生查阅得知是兴起。
接着问“之”的意思,明确是“的”的意思。
题目的意思就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
教师接着问,这是谁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明确是周恩来。
教师进一步解读题目的意思:这是周恩来在12岁时立下的远大志向。
当校长问学生为什么而读书时,有人说“为明理”,有人说“为做官”,也有人说“为挣钱”“为吃饭”……只有周恩来的这句回答掷地有声,时至今日,仍令我们热血沸腾。
这样学生由题目就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三、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即针对学生爱听奇闻异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使学生思路开阔,兴趣变浓。
如在教学《赠汪伦》时可以这样开头:李白在唐朝的诗坛很有名气,拥有很多崇拜者,汪伦便是其中之一。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https://img.taocdn.com/s3/m/70c222d833d4b14e85246850.png)
特意到外地买蛇养 ,这是 为什么呢 ?”以此来激发 学生动脑筋思考 。学 生会怀着 好奇的心情 阅读课 文。
一
课可用 “ 后羿射 日”的故事导入 ,激发学生探寻 自然奥秘的愿卑 。
3 设疑导入 .
这是提 出问题 。制造 悬念 , 引起学生学 习兴趣 的导入 利用小学生 的好 奇心理 ,结合 教学 内容和学
生 的年龄特 点及认 知水平 ,适 度而巧妙地设置障碍 ,造成 悬念 ,可 以增强 学生 的求知欲 ,激 发其思考兴 致 。例如 《 与庄稼 》一课 ,教师在板 书课题 后提出 了一个 学生 意想不到 的问题 :“ 蛇 你们 怕蛇 吗?”大 多数学生做 出了肯定 地回答后,老师把话题 一转,又提 出新 的问题:“ 课文 里写有个 地方没有蛇 ,农民
维普资讯
第 2卷 0
第 1期
廷边教育学 院学报
J u a o n i stt o d ct n o r lf n Yab ̄ I tue f u a o m ni E i
Vo 2 LO
NO 1 .
20 0 6年 2月
Fe b.2 o6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浅谈小 学语文 课堂教 学 中的导入
魏 雯
( 延边大学师 范分院,吉林 延吉 1 3 0 ) 3 0 0
摘要: 导八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能引起注意, 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
机 ,建立知识 闻的联 系.因此 教师要根 据小 学生的年龄 、心理 特征精 心设 计导语 .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作用;类型
中囤分类号 :G 2 . 63 2 文 献标 识码:B 文章编号 :l7 -46 (060 一O8 —0 63 5 42 0) 1 O9 3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陈敏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陈敏](https://img.taocdn.com/s3/m/4e7ede88767f5acfa0c7cd2a.png)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陈敏摘要】众所周知,对于一堂课来说,好的导入是必不可少的。
导入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借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从这句话就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好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有效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除此之外,一个精彩的導入,会让教师很容易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入方式;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2-099-01教师应该很好地分析所要教学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发展特征,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好的导入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在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运用有效的课堂导入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语文课堂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情境导入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才能顺利进行。
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物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
”因此,创设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感情共鸣,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或叙述了生动的故事,或描写了美妙的景色,此类课文,可选其中精彩的画面或精彩的情节,通过具体形象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表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这样的课文的导语设计,教师要选准切入点,引“生”入情、入境,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事半功倍了。
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大年夜对你们来说,是多么美好啊!可是在另一个社会里,却有一个小女孩,在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光头赤脚,手拿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叫卖着。
小学语文课堂之有效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之有效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f4e6ccd08a1284ac85043a6.png)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之有效教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不仅表现为较强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下面笔者就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及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有效教学的功夫在课前——吃透文本课堂教学都向我们显示,课前准备越充分,预设越好,课堂效果就越好。
1.多角度地解读文本多角度地解读文本是上好语文阅读课的前提。
我觉得作为语文教师要经常变换角度去深入感受领会文本,或者站在作者的角度;或者站在学生或教师的角度;或者站在其他读者的角度,当然重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要学什么,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怎么教学生,这样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2.课前预习有实效多年的实践研究让我们悟出了“师生共同带着教材走进课堂”是一条值得研究的教学思路。
为此,我们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了“自学四部曲”。
(1)我学会的生字——新教材到了四年级,课文后面不再列出统一的生字表,学生要学哪些生字,由学生自主决定。
教材要求学生自己划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自己确定的生字。
我设计这一步意在诱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重点地选择内容、选择方法自学生字新词。
在理解词义上鼓励学生经常查阅字典,以督促他们不忘使用工具书,练就技能。
(2)我读懂了——意在让学生在自学中,主动地想方设法去获取课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课文大意,或与课文有关的人、物、事,或是一些相关知识。
由此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其在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3)我有疑问——这是学生质疑问难的好场所,意在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问,敢于向教材挑战,敢于向教师挑战,培养探究精神。
(4)我解决了第几个疑问——意在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在释放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探索并掌握知识,打开思维之门,在创造性学习中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智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a5f949a8956bec0975e36d.png)
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摘要】成功的导语,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
导入的方法有:一、旧知导入法;二、谈话导入法;三、创设情境法;四、故事导入法;五、引趣导入法;六、背景导入法。
【关键词】喜闻乐见;艺术性;巧妙成功的导语,如同深深拉开的大幕,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到精美的置境;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
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每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歌唱奠定了基础。
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环节就好比一台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安排得有艺术性,就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因此,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方法导入新课. 那么如何导入新课呢,下面就针对导入的方法谈一谈。
一、旧知导入法孔子云:“温故而知新。
”因此复习知识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
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时,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具体导入是这样: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卖火柴”这部分课文的内容,这个小女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学生回答之后,我用激情的语言引出问题:是啊,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只能蜷缩街头,又冷又饿,那么她的命运会怎样呢?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谈话导入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相关的一些谈话,引起学生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也可以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质疑。
比如学课文《海上日出》,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日出吗?”学生可能会回答看过;接着问“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就很容易回答出刚升起的太阳的颜色、形状等;教师继续问“你们在海上看过日出吗?”大部分学生会说没有看过;于是教师就可以很自然地把话题转到“我们今天跟着巴金爷爷去海上看看日出好吗?”学生当然会欣然同意,那么一节快乐的语文课便开始了。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https://img.taocdn.com/s3/m/b04f3c4fb307e87101f6967c.png)
( 书课题 ) 板
解题导人法是 利用题 目中的关键 字或词导 人新课 的方法 , 教师还可以根据 内容提 出一系列的问题。这种
导入法 , 往往能让学生 明白课 文的主要 内容 。如《 将相 和》 一课 , 让学生读题 目, 说说题 目的意思。题 目中的将 是谁 、 相又是谁 ?他们之 间发生 了什么事?又是怎 么和 好的?这样一来 , 本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就熟悉 了。再让 学生 带着这些 问题读课 文 。还如 《 窃读 记 》从 窃 字入 ,
三、 直观形象导入法 直 观形象导入法 ,通 常要借助多媒 体资源 ,如图 片、 声音 、 视频等 。如《 圆明园的毁灭 》先让学生观察插 ,
图, 如今 的圆明园只剩下断垣残壁 , 以前 的 圆明园是什
— -
卜 一—+ ・ ” 一-—卜 +
体把 握课文 内容 ( 主要是材料 内容 ) 和形 式 ( 体 和语 文 言 )要 求学生 确定对课 文 的整体观 念 , , 让学生 对课 文 中的“ 有 个整体形 象 , 人” 对课 文 中的 “ 有个 整体 思 事” 考。在注重培养学生整体 阅读 能力 的同时 , 还应在阅读 中逐步发掘与培养 学生的创造性 阅读 能力 。美 国诗人 柯 勒律 治把读 书人分 为 四类 : 一类 , 比计 时 的沙漏 , 好 读书好像 漏沙 , 注进 去 , 出来 , 漏 到头来痕 迹也 没有 留 下; 第二类 , 比海绵 , 好 什么都 吸收 , 挤一挤 , 出来 的 流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之[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f60e0179563c1ec5da715c.png)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之浅谈新课改对我们的语文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能适应新课改的形式,广大教师通过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方式等途径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跃了起来。
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下面我就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来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一、深入分析学情,明确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有效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
1.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把握尺度。
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分析能力、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过程的设计、授课方法的选择等都必须依据教学目标进行调控。
教师在授课前,就要对照事先制定的课时目标逐一查对,看看自己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如果课堂出现节奏松散的情况,则说明课时不紧凑,要增加容量;如果出现学生疲于应对无法消化理解的情况,则说明目标制定得过高过难,不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
2.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层次化。
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如:在学习《草原》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①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面向全体同学);②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理解文章结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领悟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应团结互助、创建和谐社会(面向全体同学);③学有余力的同学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并用精彩的文字描述草原新景象(中优等生)。
目标制定准确,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就比较人性化。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及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1d0c6cbde518964bce847cdb.png)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及效果奶子山街中心校曾淑兰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爱上课堂,那么导入便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环节就好比一台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安排得有艺术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就能使导入环节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助其牵引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
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导入方法的选择进行慎重的筛选,努力使学生进行愉快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怎样选择好导入的方法呢?就此本人结合自己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对不同种课型导入方法的运用及效果。
〔一〕背景介绍导入有些课文,由于写作年代较早,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感到生疏,难于理解。
对于这样的课文,就可以通过介绍背景来导入新课。
如?月光曲?一课的导入:同学们,一百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
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
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
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一首,叫?月光曲?。
像这样的介绍背景式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创设情景导入所谓创设情景导入是指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借用幻灯、录音、录像、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或引发学生相应情感体验的情境,使学生在欣赏或情绪感染中就势转入课文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
它又包括以下三种方法:1.激情渲染导入“激情〞就是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俗话说:假设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
学习新课时,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
例如:教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文,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生在东北的我们,对美丽的草原无比向往,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由蒙古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现在,让我们来聆听这优美的旋律,欣赏大草原的无限风光,边听边看边想,这首歌能使你想到什么?〔预设:学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如草原的美,到处是绿草鲜花;天空也是那么蓝;牛羊遍地。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ff13f56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d.png)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一、引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科学等学科中的问题和概念。
同时,语文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语文素养能够让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一)教学方法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往往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的机会。
而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材内容的讲解,缺乏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
(三)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
如果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就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一)多样化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例如,在教授《狼牙山五壮士》时,可以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五壮士的英勇无畏。
2、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问题、完成任务。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3、游戏教学法将语文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
比如,通过猜字谜、词语接龙等游戏,巩固学生的字词知识。
(二)丰富教学内容1、引入经典文学作品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小王子》《夏洛的网》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2、结合生活实际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比如,让学生写观察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1、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和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层次上有所进步。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的艺术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的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71e1dbd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a.png)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的艺术语文是人类最富有创造力、最具表现力的语言,是人们交流、感悟、表达思想与情感的重要工具,而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语言能力培养,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审美情感、文学情感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导入艺术元素,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学的兴趣与热爱,成为了语文教师们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之一。
艺术,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富有美感、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既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具体的艺术形式,也包括文学、戏剧、电影等抽象的艺术形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艺术元素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导入艺术元素呢?我们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导入,引入艺术元素。
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小熊的故事》、《海底两万里》等,利用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展示与诠释文学作品的内涵,让学生通过听故事、看图画、唱歌曲、学舞蹈等多种方式来感受文学作品,引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与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心中绘制出故事中的场景与人物形象,然后利用美术的形式进行表现,让学生通过绘画作业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再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的形式,选取与故事情节相符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感受、表演故事情节,通过音乐与舞蹈的相互配合,将故事中的情节与人物形象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与感知文学作品的美与魅力。
我们可以通过诗词的导入,引入艺术元素。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美的古诗词,利用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来展示与诠释诗词的内涵,让学生在欣赏、吟诵、体验诗词的感受诗词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学情感。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美的古诗词,辅以悠扬的音乐与柔美的舞蹈,让学生在音乐与舞蹈的配合下,感受诗词的意境与情感,体验诗词的美与韵;再教师可以在诗词的学习中,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通过朗诵诗词的方式来展现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审美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课新课导入的技巧
![浅谈小学语文课新课导入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422350a8762caaedc33d432.png)
浅谈小学语文课新课导入的技巧所谓“导入新课”是指新课开始到学习新知这一段时间内的师生共同活动。
一出好戏应有一个好的开场,一个优秀的武师一出手就能赢得观众的喝彩,同样一堂课的“导入新课”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新知识的教学,一段精心设计独具匠心的导入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
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好“课前导入”,优化其课堂结构呢?下面我就自己的一些做法谈一点认识。
一、开门见山导入法最常见的导入法是导入语直奔主题。
如我在教学《掌声》一课时,问学生:“孩子们,今天咱们一起上课,你们欢迎我吗?”答:“欢迎!”师:“表示一下!”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师:“谢谢同学们欢迎的掌声!今天我感冒了,有点不舒服,你们能鼓励鼓励我吗?”教室里再次响起了掌声。
师:“谢谢同学们鼓励的掌声,听到你们的掌声,我感觉好多了。
掌声可以催人奋进,掌声可以增加一个人的自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9课《掌声》。
”我执教的五年级下册,第六课《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今天咱们聊一个轻松地话题,谈一谈童年好吗?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记忆,谁想把自己有趣的故事说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呢?”几句话,就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使他们畅所欲言。
有的说:“爸爸教他学游泳,他不敢把头伸进水里,爸爸急了,还没等他吸气,就把他按到水里了,结果喝了好几口水。
”还有的讲起了“在暑假里,拿起泡沫碎屑,到房顶上制造人工降雪”的事情。
女生们兴致勃勃地讲她们用罐头盒当锅,玩炒菜做饭的有趣游戏,那节课教学效果很好。
二、情境导入法现在生活中一些活生生的例子,有的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贴近生活,学生们乐于接受。
如我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是这样导入的:“学生们,你们知道现在的国家总理是谁吗?”生答:“是温家宝总理。
”师:“谁能说说总理是怎样关爱我们的?”生甲:“我爸爸说是温总理免了我们的农业税和学杂费。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https://img.taocdn.com/s3/m/72a49fe9b7360b4c2f3f6442.png)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篇一摘要: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人形式,就必须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人形式导人新课。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入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导入的成功与否影响着一节课的成败。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生动有趣的作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艺术性一直是我们教师所极力推崇的。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如何才能让平凡的课程变得生动活泼,如何才能把平淡的文字演化成绘声绘色的课堂教学,而且能够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集中精力去听课,这是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引起注意的。
一、导入的作用1.引起注意,使学生较快进入学习状态。
上课开始。
学生由课问的游戏状态到真正进入学习状态有一个时间差。
如果教师精心设计导语,给学生较强、较新颖的刺激,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并且指向特定的学习任务。
这样既搞好了这个时间差的过渡,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将教的目标迅速转化为学的需求,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准备。
2.激发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兴趣是晟好的老师”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机。
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
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如果教师的导入采用生动有趣的、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方式,就会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其产生学习动机。
3.沟通感情,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
亲其师而信其道课堂伊始。
教师就能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导语来教学,就会缩短与学生的感情距离。
在设计导语时。
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
尽量让大部分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如果学生一开始就被问题难倒了。
再想让他们进入到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往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4.明确目标,向学生交代学习重点。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课堂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
小学语文教学导入艺术[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导入艺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e2274c94028915f804dc221.png)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导入艺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更是如此,因为在新课改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更重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参与性,而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我们的课堂能够吸引他们,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抓住学生的内心,而抓住学生的内心在课堂的开始,也就是导入环节,我们一定要重视。
语文学科教学的导入环节越来越被重视,很多人都说导入是一门艺术,它好比一记敲在学生心灵上的重锤,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它好比一把金钥匙,可以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环节着手来做好小学语文的导入环节呢?一、品题解读,导入新课题目犹如一篇文章的“眼睛”,在引入新课时,引导学生观察课题、探知题意,能激起学生急切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
在教学中,尝试抓住课题进行解读,酝酿出与课文情调相应的课堂氛围,然后导入课文进行深入学习,可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故事渲染,导入新课教师在上课之初根据课文,精心设计导语或小故事,渲染气氛,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就是好奇心重,喜欢了解和探究那些他们感兴趣的知识,只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做好有效的铺垫,很快就能把学生吸引到即将学习的内容中来,他们内心期待能够找到故事的答案,这种动力会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巧设疑问,导入新课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根据课文特点,采取巧妙方式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我们在这一环节进行时,可以安排学生事先对所学知识进行预习,到了课上,我们教师可以就本节课知识的一个环节进行设问,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
四、联系生活,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人和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
俗话说,生活是每个人成长的最好的老师,学生印象最深的,也最有发言权的就是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事物。
因此,把生活中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引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来,学生会因为熟悉而觉得有话可说,这样就会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设计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设计_人教版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885a26aaa0116c175f0e48a2.png)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设计人教版新课标语文老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
的确,拥有好的导入就为一堂成功的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
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而一堂课的导入如果能够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在整堂课中的表现,使他们在课堂中保持最好的状态。
一、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要求1.有利于引起注意,具有吸引性。
应该说,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的注意从下课游戏中转移到上课的内容上来是课堂导入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注意转移是指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过渡到另一个对象上。
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小学教师必须看到儿童还不善于主动转移注意的特点,在上课之初,要重视组织教学的作用,把儿童的注意引导到课程的学习上来,并使儿童养成迅速转移注意的习惯。
2.有利于抓住重点,具有针对性。
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要清楚,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自己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基础的工作,是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教材服务的。
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要让导语和教学新知紧密结合起来。
这样,既能使学生了解本课文的学习内容,又能明确本课文的学习目标,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利于激发热情,具有启发性。
朱智贤指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基于小学生的思维的特点考虑,小学语文课堂的导入要与感性认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直接进入理解文章内容的紧张思维状态。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之导入语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之导入语](https://img.taocdn.com/s3/m/74033586e518964bce847ca9.png)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之导入语作者:张宜萍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年第07期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是语文课的第一个环节,非常关键,教师应当重视。
我们必须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来导入新课。
如何导入新课呢?下面我就导入新课的方法谈一些浅见。
一、创设情境法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其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或描写了美妙的景色,或叙述了生动的故事。
对此类课文,我们可选其中精彩的画面或精彩的情节,通过具体形象的描述或声情并茂的讲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对课文《桂林山水》可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而桂林则是这个大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那里的山是那么奇,那么险,那么秀;那里的水是那么清,那么绿,那么静。
谁到了那儿,都会为那奇特的风景所陶醉,被那美妙的景色所感染。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
这样导入,学生就会为桂林山水的美妙所吸引,同时也对桂林山水的主要特点有初步的了解,就会全身心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中,陶醉对课文的阅读和景色的欣赏中去。
二、音乐导入法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真正的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丰富的心灵。
用音乐导入,能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进入或体会到课文所描写的境界,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这种方法灵活多变,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并能克服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
播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旧知导入法子曰:“温故而知新。
”因此,复习旧知识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
如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时,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具体导入可以是: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卖火柴”这部分课文的内容,这个小女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学生回答之后,可以用激情的语言引出问题:“是啊,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只能蜷缩街头,又冷又饿,那么她的命运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接着学习课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https://img.taocdn.com/s3/m/10d25733376baf1ffc4fad2f.png)
浅 谈
小
学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的 导 入
杨 学会
( 州市 太宝 中心学校 彭
准备 引入 , 是教 学过程 中 的重要 一环 ; 讲求导 人艺术 , 则可为教学序列的展 开 , 进教学 目标的达 成奠定 良好 的 促
基 础
6 13 ) 19o
乌鸦蚂妈 只好 飞出去给它们 找吃 的。她飞呀 飞呀 , 飞了很
起学生 的 趣 , 于学 生对 课文 内容 的理解 。如教学 《 便 飞 夺泸定桥 》 , 时 先播放夺桥的惊 险的录像 片断 , 抓住学生 的
情绪 , 然后提问 , 面对这样危险的桥红军为什 么要夺它 ?又 是 怎样夺 的?这表现了红军 怎样的品质?请同学 带着这些 问题初 虞 文 , 而进入新课教学 从
准确的提 问能够 帮助学生 理清课 文 内容 , 提高对 课文 的理解力 如教学 《 将相和》 , 时 提问“ 指 的是谁?“ 将” 相” 指的是谁?他们为什 么要和好 ?抽学生讲一讲关于他们 的 故事 , 生回答后 , 学 教师作补充 , 并对廉颇 、 蔺相如的事迹作 简单的介绍后间 : 故事里 , 以看 出他 『具有什么样的品 从 可 『 ]
远很远 的地方 , 好不容易才找到一 片肉, 她高 地 叼着 肉飞
了回来 , 站在大拇上 休息 。这 时 , 住在树下洞里 的狐狸也 出
来 找东西 吃 , 它伸伸 懒腰 、 抬头看 见乌鸦妈妈嘴 里 的肉. 就
馋 得直流 口水 , 于是它想 出许 多办法 , 于把乌鸦妈蚂嘴里 终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 的一 半 ” 是很有道理 的。因此 , 在
质 ? 由 此 进入 新 课 教 学
运用实验 , 能把课文 中抽 象的内容变具体 , 使学生能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导入【摘要】一堂课如同一篇优美的散文,开头便要漂亮,引人入胜;一堂课又恰似一支动人的乐曲,开头就要定好基调,扣人心弦……常言道: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的第一环节,十分关键,应当引起重视。
【关键词】语文课堂导入方法
俗话说: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因此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就必须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那么,如何导入新课呢,下面就针对导入的方法谈一些浅见。
1旧知导入法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在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不管采用哪一种导语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
”因此复习知识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
2设置悬念法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
”根据学生爱追根求源
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造矛盾,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注意。
因此,在课堂教学导入时,利用巧妙设问造成悬念,让学生处于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3创设情境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教材中不少课文,或叙述了生动的故事,或描写了美妙的景色,此类课文,可选其中精彩的画面或精彩的情节,通过具体的形象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表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故事诱导法
“故事是儿童的一大需要”,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要学的教材的兴趣。
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
在新课教学中就是要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事例,激发他们求知的情趣,引导他们在欢乐中进入学习。
5音乐导入法
借助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歌曲作为导入的途径。
这种方法灵活多变,利于调动学生情绪,并能克服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
播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第五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时,课前用
录音机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让学生欣赏,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首曲子吗?作曲家为什么要写这首动听的曲子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利用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便自然而又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新课的角色。
6名言引入法
名言警句是人类思想、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
教师通过引用与课题相关的名言作为引言,引导学生进入新课题。
引用与本课题有关的名言名句导入新课,既渲染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设计导入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①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
②导入要有趣味性。
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学习效率自然会高。
③导入要有启发性,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
④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
要使新课的开始能扣动学生的心弦,需要教师讲究语言的艺术。
⑤导入新课的时间不宜太长。
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不能喧宾夺主。
总之,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新课都是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我们要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使导入——这个教学的“第一锤”敲在学生心灵上,迸发出迷
人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李君庆等主编.素质化课堂教学策略.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12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付宜红主编.小学语文课堂。